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堪忍尊者:尋找不快樂的原因


時間:2007/12/14 作者:明華居士

了解內心世界的真正本質或實相,使我們有能力打破不清楚與迷惑的心態。這種智慧就像是一把刀,能夠切斷煩惱。這鑽石一般堅硬的刀鋒,足以粉碎所有惡業。透過深入的了悟,得到智慧,內心自然而然達到明澈的境界,建立真正和平的內在世界。佛法並不強調盲目接受教義。自己親身審察,並在內心體驗教法的真實性,比起不質疑的信仰教條重要多了。獲得這種智慧,是修心與證悟的唯一有效方法。 慧識不夠敏利,在宗教的道路上,不會有太大的長進。這種觀念,和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宗教正好相反。他們認為,宗教是嚴格的信仰,離開理性,甚至違反理性。因此,宗教超越質疑、邏輯、辯論,或是科學上的驗證。很不幸,許多宗教思想的敗壞,導致教條主義,更加強這種諷刺的觀念。然而,在此我並不想談論這種被稱為“宗教”的退化形式,事實上,那只是迷信罷了。我所關心的是一種內在的紀律,帶給自已及他人,內心得到真正的安詳。 有一種常見的錯誤觀念,認為篤信宗教的人,一定害怕接觸新挑戰威脅他的信仰。但是,真正的宗教就是智慧之光,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為何懼怕黑暗呢?光明是不會受黑暗影響的。同樣,慧識所發出的清明光芒,也不會被困惑不清的心擾亂,科學的求真精神,與真正的宗教沒有什麼衝突。畢竟,科學的試驗和日月的光明,兩者之間並沒有衝突。因此,科學與內心智慧的光芒,又何須對立呢? 缺乏分辨力的弱者,以消極的態度來接受宗教信仰。他們沒有哲學思想背景,對於能夠支持信仰的理論又十分無知,當別人詢問他的信仰時,會覺得非常不自在。這種人經常生活在緊密防備的狀態,恐怕遭遇的人事,會粉碎他安穩的精神堡壘。這種態度,錯不在宗教,而在於他們的了解太有限。真正的佛道正好相反,能夠使人把所有不同的生活中經驗都融合起來,形成有意義而連貫的整體,把恐懼與不安全感一掃而空。 當然,真正的宗教信仰背後的哲學與邏輯,和學校所教導的東西,不完全一樣。譬如,數學的邏輯,使你能夠以合理的態度,應付某一個定義嚴格的外在問題。問題被限制在某個範圍內,得到的答案,完全契合特定的問題。佛法的邏輯剛好相反,具有更高深又全面的目標,處理的是內在的問題,針對人生最重要的問題尋求答案——如何使自己與他人離苦得樂。運用佛法的邏輯找到答案,會發現不但解決了個別獨立的問題,同時,原先以為沒有關連的許多內心運作,相互也有關係。這種推理方法,要求非常嚴格,你必須不斷查證與研究其中的因果。究竟來說,這種推理,使人更加滿足。因為,它影響生活的內在品質。 如何運用這種內在的佛法邏輯呢?或許,你覺得不快樂,因此,仇恨的意念開始從內心升起,不要消極的觀察這種過程,或不由自主的被它所吞沒,應該研究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試著發現自己不快樂的原因,看看仇恨是不是適當的反應。換句話說,你要問自己,這種表達的方式,是否能夠改進所處的情況?從事這種分析,並不是要你神經兮兮的陷入出神狀態,相反的,它是使疑問得見曙光的方法。 這種質疑的態度,是追溯因果關係的過程,帶領你得到解答。這就像科學家不斷的做實驗,只為得到一個最好的答案,解決問題。做內心的實驗時,同樣應該對自己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如此,才能獲得精神上的成長、成熟,因而克服折磨生活的不自在與不滿足。譬如,你能夠分析正在增強的嗔心,不但能找出原因,並且找到有效的方法驅除,乃至完全消除嗔心。 我們經常因為強烈的欲望與渴求而受苦,由於曾經體驗過與某件事物有關且無法控制的“快樂”感覺。當這種感覺升起的時候,必須檢查並且清楚的看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些快樂的感覺,為何會造成渴求與欲望的不安?同樣,當你不快樂的時候,要查清楚,為什麼這種感覺會自動導致仇恨?有時候,對事情是既不快樂,也不是不快樂,這種中性的感覺,往往導致心理混沌,那是一種無知的狀態——你根本不想理會或對抗。這三種對內心經驗的反應,不一定很粗浮,往往非常細微,難以察覺。生而為人,我們隨時都受它們影響,雖然常常不知不覺。想要訓練自己的心念,一定要磨鍊智慧,並且對自己內心的運作更有自覺。 仔細察看感受的特性,以及它如何作用,你會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說,所有心理上的問題,都來自感受。快樂的感覺升起時,無法自主的心念,就開始受它左右。不快樂的感覺升起時,你的心念當然也無法自主,問題自然接踵而至。即使是既不快樂又不痛苦的中性感覺,也會帶來問題與痛苦,你不想理會中性感覺的原因,因此,不去探測它的實相,這種把自己與事情隔絕的態度,正是無明的本質,和開展慧識完全背道而馳。 感受引生欲望,仇恨與其他心理問題,但是,這只是片面的事實。這些心理狀態,會再引起煩惱,形成循環,環環相扣,在意識中旋轉無盡,幾乎占去我們所有的時間與能量。 仔細察看感受的本質,並且研究意識、心念、精神等的活動,非常值得,誰能夠否認?宗教的教義是否教導我們更有效的方法,獲得內心真正的安詳?科學與哲學是否反對這種研究的方法?根本沒有。事實上,如前所述,具有哲學背景只會加強這種內心探索的體悟。假如自己的信仰欠缺這種紮實的基礎,一旦碰到別人質問某個難題,原以為胸有成竹的答案,會突然消失了。其實,心理問題的解答,不應該如此脆弱。 讓我們深入觀察感受的本質。無論是快樂,不快樂,或是中性的感覺,大部分的感覺,都是從錯誤的分別心生起的。這種分別心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它所根據的是謬誤心念的投射,使自己看不見真相。這是指所有現象的真相,無論外在或內在,有生命或沒有生命的現象。感覺的升起,不僅是對人的反應,也可能是任何東西。大部分的衝突,都有一個對象,依這個對象而生起煩惱的是主體。主客體可能被當做互不相干。當你覺得,我恨“那個人”時,事實上,是你的感覺創造了這個對象。我的意思是,你感受的對象,和外在現象的真相,根本無關,它只是錯誤的分別心所繪製的影相罷了。 因此,處理心理衝突的潛在來源,其實相當簡單。只要記住,會引生煩惱,不外是迷信妄心的概念罷了。用這種道理來檢查對境,對於實況,會有清楚的觀點,不必訴諸非常複雜的推理。只要用自己的生活做實驗,每當你在覺察、行動或感受時,要立刻檢視是否在自我欺騙,或者,更確切的說,看看自己的心,是否對所覺察的對象,投射了不真實的分別。它可能欺騙你,而造成衝突與煩擾。 我們總以為,是他人造成我們的問題,奪走了我們的快樂。但是,仔細觀察,卻找不到這種敵人。從無始以來,歷經無數生,乃至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在欺騙自己。你或許認為,我從來不是那樣,我是好人。其實,用這么簡化的方式來看事情,永遠得不到徹底的覺悟。必須審查自己看待事情的心態,發覺自己如何把錯誤的觀念加諸他人,和所有其他的現象上面。 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繪影繪形,狹窄的解釋一切現象。甚至不需要分析究竟的真相你便能夠發現這種傾向,只要考慮相對的事相,問一問自己:“我是誰?我是什麼?”這時,一個你自以為“我”的鮮明相對影像,忽然出現在相對的層次。現在,仔細檢驗這個自我形象,再問自己:“我真是這個樣的人嗎?我在任何人面前,任何時刻,真的都是這樣子嗎?”誠實的做這項檢驗,你描繪出來的形象,就會消散了。看見這個不實的形象消失,你會發現自己一定也扭曲了其他現象。你繪製的感官世界,只不過是錯誤投射的產物。這個虛構的宇宙所引發出來的幻覺,使你來回穿梭在得意與失意之間。這種使人不滿足的循環,建築在幻 覺上,本身就是生死輪迴。你的審查會使你看見,它是自己的意念形成的。 訓練自己這樣看待一切,決不會認為自己的問題是由於社會、國家與父母的錯誤,你會了解問題實際上出在自己。為了使你能夠自我分析,首先你需要引導,以便能夠清晰地思考。幫助你理清許多將被揭露的不同心理現象。有些真相不是一下子就很明顯,必須在事前得到可靠的指導。所以,自我分析的過程,必須涵蓋教理。不過,這份檢驗真正的力量,得自你本身沒有謬誤的智慧能量,使你能夠有效掌控自己的生活。 接受這套方法,把它用在每天生活中試驗,安全可靠。這是實用的哲學,沒有花招也不會誤導人,只是讓你看見自己心理上的問題,來自對幻覺世界的投影。這種幻覺欺騙你,使你錯誤的把一些感受區分為“好”“壞”。其實,幻覺世界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的世界。它會屬於誰呢?審查一下!我對“人類”的印象和任何人都不會一樣。所以,佛教哲學從這個觀點告訴我們,境由心造,所有的現象都是自己的心造出來的。這些話語含有深刻、重要的意義。不是虛偽、被知性污染的頭腦所能了解的。一定要試驗,並且親身體驗,自己的投射本質上虛幻不實。只有這么做,才能看見隱含的真相。 審查是積極的活動。禪修並不是坐在一個角落,什麼事情也不做。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無論做什麼事情,或和任何人相處,都能夠審查,不是嗎?這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事情。有些人以為佛教的禪修,是為無所事事的懶人設計的,簡直大錯特錯。不了解禪修的人,可能認為“那些禪修的人只是坐在那兒吃、睡、大小便!”甚至一些禪修的人,自己也會這樣想。其實,真正的禪修者,對自己的成長與發展負全責,對任何事情,都不至於害怕到必須躲在角落。佛陀從來沒有說禪修像這樣。對佛法或宗教,抱著狹隘又不完整的了解,會導致不安全感以及想逃避現實。但是,真正的禪修,積極活潑,警覺靈敏的面對現實,刺透幻覺,直入真相的深處。 我們必須記住,感覺不只是生理的覺受,也可能是心理、情緒,甚至是迷信。所有存在的現象,都是感覺的對境。然而,大部分時間,你對自己的感覺並未覺察。所以,必須經常觀照內心,自我審察,這樣,才會逐漸培養出分辨的慧識。這種慧識,足以控制模糊、紛亂的感受,而不受其束縛。 我們己經說過許多次——“不要分別!分別是所有問題的源頭”。不過,你一定要明白,“分別”這個字眼,帶有兩種十分不同的意義。錯誤的“分別”意念升起時,自己所繪製的幻覺世界,混淆了真相,你卻忍不住認為——“我喜歡這個”。“我痛恨那個”。“他是對的”。“她是錯的”。諸如此類。這些反應和真相的本質完全無關。因此,這種分別完全出自煩惱。 但是,有一種正確的“分別”,是慧識的精髓,明白萬相的真相,使你的心清澈、明白。否則,事相會令人迷惑,攪成一團。即使是處理俗務,也有必要具備這種分別的能力。否則,連午餐都無法做了。假如你認為:“我已經連一點分別心都沒有了,所以,只要把所有的食物都丟在這個鍋子裡面就好了。”那么,你煮的飯會一塌胡塗,不是嗎? 為了深入觀照內心,以便發現應該加強與改正的地方,當然需要具備分別的能力。否則,誰能夠檢查你呢?譬如,當你進入深沉的禪思時,要保留一部分心思,來觀照禪修的品質。你必須知道,一切是否正確的進行,我的能量是否運行順暢?我是否仍然把握住禪修所緣的對象?否則,未經檢驗的心,就會分散到百千萬個不同的方向去。 有些人認為,深沉的禪思意味著,內心不再做任何分別。不過,無論如何絕對不能失去正念。不管是研究某個佛法的觀點,或發展一的定力,或是練習深入透徹的觀照力,禪修與正念,應該同時並存。務必在心意的正大門,保持這份警覺,非常重要又值得。 想想看,當你去超級市場買東西時,用掉多少能量?你深陷在眼前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洗衣粉和牙膏,想要做最正確的選購,好像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有價值,“我應該買這個?也許那個比這個好。哪一個比較便宜呢?那個包裝似乎比較好看”。其實,當你猶疑不決的站在那裡時,不妨問自己:超級市場的物品與自己內心的慧識,那一樣東西提供更多喜樂?超級市場所能提供的喜樂十分有限。但是,透過慧識所獲得的深刻體悟,恆久、而充滿福佑的喜樂。這是事實。而且,沒有人能夠干涉或阻擾這種從智慧中得到的快樂,因為它存在潛意識。只要如法的訓練自己,便永遠不會失去這份喜樂。 你擁有如此珍貴有力的機會,運用人生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在接受佛法、宗教,或其他形式的心靈文化時,必須清楚地斷定,什麼能為人生帶來最大的益處。在世俗欲望的迷宮中,是否真的能夠使你獲得滿足,還是必須深入前探索,才找得到真正喜樂的來源?如果從不加以分別,也不清楚的斷定,便接受宗教或是其他修行之道,修行不會有多大長進,必是十分膚淺。因為人格的深處缺少紮實的基礎,內心仍然混沌,受衝突的情緒蒙蔽,不會顯著的受益。所以,請各位千萬要觀照內心,決定什麼真正對自己最有益,並發掘自己的自性清淨心。謝謝!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