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彌勒菩薩火中現金身 速食麵調料袋化作佛像


時間:2008/5/20 作者:明華居士

1998年農曆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吉林省梅河口市解放街趙韓夫婦九歲之子趙XX,吃華豐牌速食麵時將調料袋掉在爐台上,其母做生意回家後用大同煤燒炕兩小時。次日早九時發現該調料袋已在爐台上化作一尊四公分高的彌勒菩薩像。 一個多月後犟牛居士、張德超、陳桂香、閆瑞、許淑琴、王彩鳳、金桂芝等居士聞訊後去趙家拍攝時,此像不知何故又長高了二公分。 趙家三代均是虔誠的佛門弟子,趙居士的母親74歲的王老居士也是一位老修行,趙居士早就想請佛像,自從彌勒顯聖,趙居士不僅如願以償,而且生意也非常之好。彌勒菩薩顯像是所有信佛人善根福德因緣具足、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的結果,是古今中外稀有難逢的佛緣,凡見聞顯聖者有福了。 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意思是「慈氏」。據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無能勝」。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據說釋迦曾預言,他離開此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據《彌勒下生成佛經》所說,到那時,娑婆世界(即我們所生活的有情世間)閻浮提有翅頭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彌勒屆時將托生於此城中一個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說法,其經歷一如釋迦牟尼佛。彌勒繼釋迦成佛後,將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廣度眾生。 在我國彌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時就已出現了繪製的彌勒像,如甘肅炳靈寺石窟中即有。大約在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院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其實這是按照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據《宋高僧傳》等記載,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人,又號長汀子。他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掛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在江浙一帶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語無常,四處坐臥。能預知晴雨,「天將雨,即著濕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為驗」。與人言吉凶頗為「應驗」。因其總負一布袋,故被稱為「布袋和尚」。他還常把布袋中化緣來的什物一古腦兒傾倒於地,對圍觀的人們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宋高僧傳》卷二十一)後梁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於明州岳林寺廡下的一塊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後人認為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宋崇寧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曇振為他建閣塑像。此後,江浙一帶就逐步流行一種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顏開的笑口彌勒像,並將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進山門就有皆大歡喜的感覺,深受世人喜愛,以後「大肚彌勒」的這一布置就成了寺廟的定製。 人們見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很多寺院的彌勒殿還有這樣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