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昌臻法師:一句佛號 一部經 一生成就


時間:2009/1/5 作者:心源

昌臻法師:一句佛號 一部經 一生成就(圖:昌臻法師) 一切法門,都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有成就,淨土法門當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 ,必須專修,不能雜修。但是,不少同修對於這個問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錯誤理解,總覺得一句佛號太簡單了。怕不保險,所以想方設法多增加一些。念這樣經那樣經,這樣咒那樣咒,甚至於兼修其他的法門,認為這樣才“保險”。有些同修,學佛很用功,但他的功課非常複雜,有的人每天早晚按寺廟的“早晚課誦”全部做完,要做一個多鐘頭。你修淨土法門,用不著這樣做。不是說各種經越念得多,咒越念得多,什麼法門都修,寺廟裡僧人的功課也全部做完就對。這完全錯了,這叫雜修。這個問題相當重要,我們特別提出來,希望同修們認真思考,並聯繫自己的實際,認真解決。蓮池大師是菩薩再來、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明代的四大高僧之一。他寫了一篇文章,叫《念佛不專一》,他指出,他從前到處參學時,接觸過一些高僧大德。當時,他看見做盂蘭盆會,以為盂蘭盆會一定要設供。要做很多佛事,要念很多的經、咒。結果,就是集合大家念了三天佛,這就把盂蘭盆會做了。這是高僧的做法,說明了這些大德懂得念佛的作用,結果效果非常之好。他還舉了一件事,有一個廟子的當家師被逮捕,寺廟的首座和尚就集合全體僧眾生來做佛事,祈求保佑當家師能夠得到釋放。這個事一般人就要做“陽普佛”。念消災延壽藥師佛。但他們並未這樣做,也是集合大家念佛就解決問題。這都是高僧大德的做法。他們深深懂得,念佛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說求消災免難一定要念藥師經;消業障要拜粱皇懺,只要你懂得至心念佛一聲,可以消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什麼災難不能消除?你要說求延壽,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念佛還不能延壽嗎?要說開智慧,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無量光就是智慧之光。我們念阿彌佛的名號,還不能開智慧嗎?要說去病,一句佛號叫“阿伽陀藥”,萬病總持,什麼病都能解決。可是,有些同修以為要消災延壽非念藥師經不行,念佛號恐怕頂不住。解災難,要念觀音菩薩名號,怕念阿彌陀佛解決不了,這實際上是我們的分別意識在作怪,知見不正,這就造成了雜修,所以不專一。說的是修淨土法門,結果災難來了就趕快去念藥師經、拜梁皇懺,把平時念的佛號放下。認為這個不頂用,這個看法完全是錯誤的,這個雜修問題不解決,你念佛只能說種一點人天福報,要想今生了生死。出輪迴,生淨土,我看很難很難。所以我們要專門提出這個問題來給大家談清楚。“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這三句話是蓮池大師的開示,這不是隨便講的。蓮池大師他不但這樣教導我們,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他是大成就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大忙人,找他的人多得很,他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是,他每天保證念十萬聲佛號,而且著作不少,都收集在《雲棲法匯》中。《阿彌陀佛經疏鈔》就是他的著作。蓮池大師,一生成就,當然是上品往生。他修淨土法門真正是專到了極點, 正因為專到了極點,所以他的成就也就不是一般的了,成就才有這么遠大。有人懷疑:提倡“一號佛號,一部經”,是否不需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不能這樣除理解。前者側重說行門,後者側重說解門。解行須不可分,在不同階段各有側重。再者,“深入經藏” ,不能理解為“博覽群書” ;而是“善解如來真實義” ,方能“智慧如海” 。還有,學修佛法,不同於研究世間學問,而是一經通一切經通。這裡不要誤解祖師大德的開示。淨宗大德淨空法師在講《普賢行願品》時,他也有一段開示,他說,我們這一生,真正要想往生,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是一個“專”字,沒得別的訣竅,就是專。你要專信,來建立信心;專願,一定要發願求往生淨土,而且要發大願,發菩提願;專念就是念一句佛號,這就成功了。你真正做到了,三個月就可見效果。這個效果你自己就有感受。這絕不是虛無飄渺的,自己就能夠驗證。這段開示說得很好,說明你專到了極點 ,你就通了,跟阿彌陀佛掛上鉤了,電源接通了,你就得到了阿彌陀佛的加持,自然就容易感應道交,那還愁不能往生嗎?所以念佛法門沒有別的訣竅,訣竅就是專。雜是錯誤的,認為法門要多修些才保險,那是凡夫的看法。希望同修們結合平時自己的看法,很好地思考這個問題,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我們學一陣佛,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只種一點人天福報的因,太不划算了。古人有個比喻,好像把一個價值連城的寶珠,拿去換一個糖來吃了,這太不值得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專。因此,可以說修淨土法門究竟是專修或是雜修,這不只是一個方法問題, 而是一個方向性問題。淨空法師在講《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時,他說,佛陀在《大集經》里講過,正法時候的眾生戒律成就。成就就是證果位;像法時期,根性差一些了,禪定成就,修禪要有定力才能成就;末法時候,淨土成就。我們現在處在末法時期,所以只有修淨土法門才能成就。這並不是說其他法門不好,也不是說修其他的法門不能成就。而是從時節因緣來說,末法時期的眾生一般來講,只有修淨土法門才最切合根機,才有把握。我們今天處在末法時期,我們能夠相信淨土法門,這就算是應機了。如果我們修淨土法門又來一個大雜燴,那就成就不了。這不是淨土法門不好,而是我們修的方法錯了。你以為這一句佛號不保險,還要多念一些經咒,這是自己弄錯了,沒有認清專修的重要,沒有領會到佛陀所開示的“末法時期淨土成就”。修淨土法門要聽祖師的開示,就是一句佛號、一部經,你才能夠一生成就。你不相信這個開示那是自己誤事,不能 怪法門不對。要在一生當中,了生死、出輪迴、生淨土、這是一個方向的問題,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專修,必須對蓮池大師個開示深信不疑,而且按照這一開示修行,才能夠解決問題。如果你不相信這個,而按自己訂的去雜修,到處去打聽什麼法門是捷徑,什麼經咒更好,那是自己誤自己的往生大事。你既然選定了淨土法門,你又不相信淨土祖師的的開示“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你還要去學這樣那樣的法門,總想多學一些,你怎么能成就!舉個比喻,條條道路通北京,你選定了這一條路就按這一條走。如果你寶成路走了一段,聽說走成渝高速公路去更好,你又倒轉來走成渝高速公路。從成渝高速公路走到重慶了,又聽人說坐船過三峽去更好。這樣,東一下、西一下的結果就到不了北京。佛告訴我們的法門,每一個法門都可以使我們到達涅槃彼岸。但不能樣樣都修,你沒得那個精力,沒得那個時間,樣樣都修就不能深入,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必須專一。修任何一個法門都得如此,修淨土法門也不例外。這個道理可以舉一個事例來說明。這個例子是倓虛大師《念佛論》上講的,是近代的人,是諦閒大師的一個徒弟,是個補鍋匠,浙江人,一輩子補鍋,挑起擔子在街上轉。補到四十歲還不敢成家,因為沒有積攢,得有錢啦,他就感到人生的苦,懂得了人生是苦就想了出離。他找到諦閒法師,他和諦閒法師是同鄉。諦閒法師是修天台宗的。天台宗要講教理,沒有文化的人學不進去。諦閒法師說,你年齡都四十歲了,又沒得文化,就去念佛,修修念佛法門吧。我給你找個小廟子,找一個居士供養你兩頓飯,你就一心念佛。他一聽就信進去了。他就到那個廟子裡去,他也沒有念別的經,也沒有再打聽還有什麼更好的經呀咒呀、別的法門呀,去多學幾樣保險點。他就是一句佛號,坐著也在念,站著也在念,走路也在念。這樣念了三年,就對了。一天他給那個居士說,明天不要來做飯,他也沒說什麼原因,那個居士以為有人請他吃飯。過了中午了,居士去廟上看一下,看到他站在寮房裡,走攏一看,他已經往生了,手裡提著佛珠,站在床面前,居士看到,大吃一驚,把這個情況通知諦閒法師。諦閒法師在寧波,趕來都兩天了,他還仍然站在那裡。這就是很好的證明。他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便一生成就。他往生的品位不低呀,他已念到一心不亂了,他預知時至,舍報安詳,能夠站著往生了,他靠的什麼?就是一句佛號。所以有的同修以為一句佛號不保險,值得我們很好思考,你那個看法對不對?再談一下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句佛號念到底就能解決問題,我們先前已經舉了例子。現在,好多同修並沒有把念佛放到重要地位,有些人做功課,先念了很多的經,很多的咒,最後剩下一點時間來念佛。你那個位置擺錯了。那個補鍋匠,什麼經都沒有念,什麼咒都沒有念,他就是念一句佛號,真正作到了一句佛號念到底,念了三年,他們就預知時至了,就往生了。我們對照一下,有的同修什麼經都念,什麼咒都念,還把出家人的功課都拿來來早晚照著修,這完全是自己誤自己的事。你不相信祖師大德的開示,你要自己私心自用,認為你那個辦法對,那就沒法了。就是《淨土宗朝暮課誦》那些內容你也用不著全部把他做完,沒有那個必要。淨空法師他提了一個安排意見,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採用。他說,早課就可以念佛號,至少念半小時,有時間的應該多念,半小時還少了。把《阿彌陀經》念一遍到三遍,這個花不了多少時間。念《無量壽經》念第六章,就是四十八願,這也花不了多少時間。早課就這么多就夠了。晚課念佛號半小時到一小時,念《阿彌陀經》一到三遍,念《無量壽經》的三十二章到三十七章。如果你的時間不夠,念經可以減少,但是念佛不要減少。當然我們行住坐臥都要念佛,但是專念是很重要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時間專念,把念佛擺到修淨土法門的首要地位。.如果你安排了很多內容,念十幾種經咒,念了那么多年了。比如天天念《地藏經》一下把這它放下,擔心地藏菩薩會怪罪你。實際上, 這是凡夫的想法,你能專一念佛,地藏菩薩高興得很,怎么會怪罪你呢?當然,一心念佛,專念一句佛號,一般人做不到,原因很多,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不明白這一句佛號起什麼作用,有好大的力量。歸根到底也就是理論上不了解,不明白,因而,產生了種種的懷疑。總認為這一句佛號太簡單了,太少了,小娃娃都會念,太不保險了,這完全是凡夫知見。現在,我們從經論上提出幾點說明,就可以看得出這一句佛號有好大的威懾力。這可以幫助同修們認識這一句佛號的力量作用,念一句佛號可以成佛的道理,下面想從七個方面來談談:第一、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總概括。就是濃縮的三藏十二部經典。 這是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藕益大師說的。他說,一句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通通在裡面了,一千七百樁公案通通在裡面了,你真正把這一句佛號念懂了,三藏十二部你都通了,禪門的種種公案你都明白,一通百通,佛經說的就是一個問題,都是講的心地法門,這與世間的學問不同,世間的學問,你學理科,不懂文科。我們要信得過這點,曉得一句佛號概括了三藏十二部,把這點緊緊記住你就曉得這一句佛號的威力有好大,功用有好大。第二、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為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佛的法身無相,遍虛空,遍法界,凡夫看不到,我們看到的是佛的應化身,是千百億化身。我們看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釋迦牟佛是釋加牟尼佛,地藏王菩薩是地藏王菩薩,實際上從法身來說都是一回事,所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念了一切佛,同樣的,我們念一句釋迦牟尼佛,也念了一切佛,法身是共同的。但是因為阿彌陀佛與眾生緣份最深,他發的四十八大願要度一切眾生往生淨土,讓一切眾生成佛,這跟我們的關係最密切。所以說阿彌陀佛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念佛就是念心,我們的心就是佛,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十方三切一切諸佛都念了,這還能說不保險嗎?要還加別的什麼經什麼咒,完全沒有那個必要。第三、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無上就是沒有比他更高的。醫王就是醫中之王,一句阿彌陀佛就叫“阿伽陀藥” ,萬病總持,一切病都可以醫治,只看你信不信得過,只看你念不念得專一,念不念得至誠懇切。我們病來了,不念阿彌陀佛了,念藥師經,念消災延壽藥師佛,或者有些人得了癌症了,連阿彌陀佛都不敢念了念觀音菩薩,認為觀音菩薩可以消除災難,讓自己可以多活幾年。這些都凡夫的知見。實際上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消災延壽,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還不能延壽嗎?至心念佛一聲,可以消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還不能消災嗎?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用凡夫的知見來推測這些。弘一大師一生專門弘揚律宗,以戒為師,但是他修行完全是以念佛為主,有一次他病得很厲害。大家都勸他要請醫生看病,吃藥。他就寫了兩首語來教育大家,他自己也正是按這兩首偈語做的。偈語很好,希望大家都要按照這個做,疾病來了,到時候就手忙腳亂,念阿彌陀佛不行了,去做“陽普佛”、拜懺等等,這是對念佛法門不了解,信心不夠,認識不夠造成的。弘一大師兩首偈語就是回答當時勸他治病的人。偈曰:“阿彌陀佛,無上醫王,舍此不求,是謂痴狂。”阿彌陀佛是至高無上的醫王,舍此不求,就是捨棄不求阿彌陀佛,便叫痴狂。痴是愚痴,愚痴不是沒知識文化,而是沒有真智慧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理,狂是顛狂。顛是顛倒。看到一切事情都顛倒的。第二首偈是:“一句彌陀,阿伽陀藥,舍此不服,是謂大錯。”一句阿彌陀佛是萬病總持,這個藥你都不吃,就是大錯特錯了,是自己誤自己。這兩首偈語很好,既是我們學佛人建立專念彌陀名號,就可以一生成就,可以幫助我們堅定信心,也是我們遇到疾病來了,應該按照這個對待疾病,處理問題。佛法就是拿來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你平常念佛,一旦事情來了,你按世間的辦法來處理,找大醫院找名醫,。完全錯誤。我們大家都是學佛的,要堅信弘一大師的開示。並以此互相鼓勵提醒,病來了念佛求生淨土的信願決不能動搖,不能一心寄托在藥物上。那樣就會手忙腳亂,貽誤大事。弘一大師說,小病服藥,大病不服藥。意思是說,能治的病,可以用藥物施治;如果是不治之症,可不必用藥。這個開示值得我們去體會。人人都要遇到疾病,人人都要過生死關。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第四、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梵文譯音。為什麼用音譯,就是讓我們容易受持。實際上這就是咒語,咒是諸佛密語。所以,六字洪名就是無上密咒。如果還覺得這個還不夠,還要加這樣咒,那樣咒,這又是凡夫知見。加多了,結果到頭來沒有用。我們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一個炸彈掉下來了,馬上要爆炸,在這個緊急關頭念什麼?念楞嚴咒嗎?念大悲咒呢?你還沒想定,炸彈都爆炸了。我們在緊急關頭,生死關頭,愈簡單愈得力。我們看那個補鍋匠,他什麼咒都不曉得,他只曉得這一個咒,就是一號阿彌陀佛的名號念到底,便成就了。假如學雜了,恐怕達不到這個成就。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無上秘密的神咒,不可思議的,絕不能說只念一句佛號少了,不保險。如果真正念好了,就跟修密法是一樣的嘛,三密相應嘛。怎么說不解決問題呢?第五、這一句佛號就能夠增長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要想消業障、培福德智慧,一句佛號就解決問題了。玄奘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在“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後面,比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就多了這么幾句:“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由於稱念佛名的緣故,一切罪障消滅了,善根福德因緣就具足了。多這幾句很關鍵。告訴我們至心稱念這一句名號,就能消除我們多生累動的罪障,就能增長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因緣是往生的條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因緣從哪裡來?就從念這一句佛號來,並不是要另外去念很多的經、很多的咒才能得到,這是《阿彌陀經》上面佛陀的開示。我們的信要建立在這上面。你如果這個都不信,你還去聽別人給你講要念哪一個咒才好,念什麼經才好。佛陀的開示你都不信,你信那些,這是我們自己誤自己。前面舉的補鍋匠,就是相信佛陀的開示而成就的。第六、要想消除多生累劫的業障,還是只有念阿彌陀佛。這在佛經上說得很清楚。“至心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至誠懇切地念佛一聲,可以消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八十億劫,說明時間之長,生死重罪,說明罪惡之大,不是一般的罪。但是關鍵就是至心,就是至誠懇切的心,清清淨淨的心,你不專一怎么能達得到這一點。你這樣也想抓到,那樣也想學,一天早晚的功課列了十幾種,你說怎么能達得到專心致志。你心都搞亂了。一心稱名就能夠達到開悟,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的開示:“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用不著其他的方便,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就自然“心開”,就開悟了。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有這么大的功德,我們凡夫,沒有辦法去理解,但是我們必須相信佛陀的開示,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妄想來推測。我們之所以產生不放心,怕不保險,這就是凡夫知見,你用這個來推測,就要誤事呀。關鍵在於我們信不信得過,信得過必然一生成就。補鍋匠,他之所以一生成就,訣竅就在這裡,沒有別的訣竅,就是深信不疑。你給他說念佛號,他就只念這一句佛號,他再也沒有到處去東打聽西打聽,還要增加什麼東西。他就是專,專到極點,三年都念這一句佛號,他就成就了嘛。第七、蓮池大師說,我們念一句佛號,就是六度萬行都包括在裡頭了。因為你一心念佛,自然惡念不起了,你還能去作惡嗎?這就是持戒波羅密,戒行當然就清淨了。你一心念佛,自然內心就柔和了,當然什麼辱都可以忍受了,就修了忍辱波羅密了。一心念佛,自然不會退墮,你念佛真正念到功夫成片或者一心不亂,當然就是精進波羅密。一心念佛,一切妄想逐漸都消除了,就是禪定波羅密,就得到定力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時時都提起正念,這就是般若波羅密了。所以說,不要看一句佛號這么簡單,它是六度萬行都包括在裡頭,所以古德說:“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是真實語。為什麼,補鍋匠念一句佛號就有那種成就,就是他六度萬行都修了,功德都具足了,他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了,不然臨終怎么會那么安詳?上面談的一句佛號念到底,下面想談一下專修一部經——《阿彌陀經》。佛教的經典很多,三藏十二部我們沒有辦法修,就拿淨土宗來說,淨土五經,也不可能一齊都修,經典中,根據祖師大德的開示。當然就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無量壽經》叫大本《阿彌陀經》,它是《阿彌陀經》的註解,要詳細一些。我們看了《無量壽經》,當然就對《阿彌陀經》更能理解。淨土五經以這兩部經為主,其中又以《阿彌陀經》為主,因為〈阿彌陀經〉就把淨土法門的原理、方法,什麼都說得一清二楚了。我們經常念這部經,專修這部經,你自然信心就加強了,你對淨土法門的認識就會提高。我們按照祖師大德的開示,淨土的經論中就是以專修〈阿彌陀經〉為主。當然,能先理解它就最好了,有〈阿彌陀經白話解〉寫得很好的,很詳細,文化程度低一點的同修也可以看得懂。還有淨空法師的磁帶,也好懂。希望我們的同修們能夠安排時間把〈阿彌陀經〉好好學習一下,下功夫鑽研一下。這對淨土法門的理解就會提高,信心就會增強,認識就會改變,我們就不會動搖。我們有的同修這樣也想抓到,那樣也想抓到,甚至還想兼修其他的法門,說來說去就是對淨土法門不了解,或者說是錯誤的了解,所以認為還不保險。我們應該在經典上下一點功夫,有文化的人更好辦,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藕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淨空法師的講解,這些都不是很難讀的,希望大家抽時間好好學一學,這樣對我們修淨土法門,對我們一生成就,有很大的好處。總起來說,蓮池大師開示的“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就是我們修淨土法門的方針,我們必須依教奉行,你能夠深信不疑的依教奉行,保證一生成就。如果文化程度實在太低,就是一句佛號。有一些文化的能把阿彌陀經再認真地學一學,當然更好。學〈阿彌陀經〉,就包括學〈無量壽經〉。除此以外。還去加東西,就是對祖師的開示不相信,你要用你的見解或者照別人的看法去做,沒得好處。今天講的就是專修和雜修的問題,這關係著每一位同修今生能不能往生淨土的大事!修行的方法對不對頭,與每個人都有密切的關係。大家給自己訂了很多功課,各有各的看法,我現在提出一個問題:你到底聽哪個的?聽淨土宗祖師的開示,還是聽別的開示?並不是說其他宗的大德不好,不是這個意思,但不能聽。印光大師早就說了:你修淨土就不能去請禪宗的大德開示,為什麼?法門不同,方法就不同。舉個比喻,條條道路通北京嘛,你要問過來人,假若你要走寶成路去北京,你去問一個走過成渝高速公路過三峽去北京的人,他也是過來人,但他的經驗恐怕好多你就用不上,道理就在這兒。法門不同,就不能用其他宗派的大師的開示,這一點很重要。我們既然選定了淨土法門,就必須遵照淨土宗的祖師的開示。我再三提醒各位,究竟你們應該怎么修,就看你是不是相信蓮池大師的話:“一句佛號,一部經,”就保證你“一生成就”。你信得過,你就必然一生成就,你信不過,當然不可能成就。希望各位同修,很好結合自己思想實際,修行的實際情況,很好地認真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解決了,對於你今後念佛有很大的好處,能夠保證你這一生決定成就!附:昌臻法師出家奇緣1992年春節前夕,離欲上人叫寺內長住居士李仁傑用紅紙寫了三個大字:“方丈寮”,親自守著貼在客堂進門左邊一間屋的門坊上。李以為上人要遷新居,笑呵呵地問:“師父,你哪天搬過來住?” “我不過來,是新方丈住的。” “是哪一個?”上人神秘地一笑:“你以後就曉得了。”1992年4月16日上午,離欲上人口述,居士李仁傑記錄向成都文殊院傳送的加急電報稿:“成都文殊院省佛協志編室張妙首:我已病危,有寺廟經濟重大事情商計,希你與馮學成速來。樂至報國寺離欲電。1992年4月16日。”上午10點鐘電報發出。下午,上人到修建殿宇的工地上進行現場指揮,他目光炯迥,神清氣爽,無絲毫病灶。可是電報發出後,樂至縣城的居士則緊張萬分,一大群人找了汽車,直奔報國寺。晚上9時,車到報國寺,大家進入上人寮房,見上人安詳如常,於是紛紛頂禮。然後上人說:“你們都到了,張妙首也該攏了。”接著,又莊嚴地講了幾件事,其中一條就是報國寺未來接班人的事,他講道:“廟子頭的接班人張妙首,他現在文殊院,是解放前的大學生,當過考起的縣長,他就是這個廟子的接班人,法名叫昌臻,立刻披剃······”。晚上睡覺前,上人叫居士潘近仁再擬一個電報給張妙首、馮學成。“明天擬吧!”上人急急地說:“不行,不行,現在就快寫!”潘執筆擬電報:“成都文殊院轉張妙首居士與馮學成速來寺。離欲。”這一切都表明上人一直是神志清醒,心不顛倒。上人與昌戒各蓋一床被蓋睡了。昌戒睡在裡邊,聞著滿屋的異香。12點,上人要喝水,昌戒兌的是葡萄糖水,上人喝了一口。睡了一陣,上人問:“好多鍾了?”昌戒答:“三點半了。”又睡了一陣,上人問:“好多鍾了?”昌戒答:“快到四點半了。”上人說:“差不多了。不忙,我還要去解個手。”起床解了小便,要喝水,昌戒端了一小瓷盅的水來,說:“冷的,喝不得。”他說:“喝得!”喝了一半,留下一半,把瓷盅交給昌戒。不妙!上人的喉嚨里發出痰鳴聲。昌戒慌了,一邊扶著上人,一邊高喊:“潘老師,快來!”潘老師進屋一看,說:“快去請鄧醫生來!”鄧豈雲立刻跑來,按太陽穴,摸了脈,搖頭表示:“已經走了!”這時上人臉色與平時一樣,紅潤而有光澤,栩栩如生,身子穩穩噹噹地坐在床邊,雙手放在膝蓋上,也與平時一樣,無人扶助,一直坐了兩天兩夜。一生一世心裡只有眾生,慈悲濟世,普度有緣的高僧,就這樣,隨著異香,平靜自在地走了!潘近仁把發給張妙首的電報改為:“離師凌晨圓寂,速來!”叫昌順火速送去縣上發出。張妙首快來呀!在這最最關鍵的時刻,你在哪裡,此時,張妙首在飛馳的汽車上!原來,4月16日下午,張妙首才得到加急電報,大驚失色。心想:自己怎么能夠當上人的接班人呢?但是,如不願意,又怕對不起他老人家。(離欲上人曾於一年前致信張妙首:“我觀察你頗具慧根,應該來接替臨濟宗四十二代的傳承。”)17日下午3點鐘,張妙首走進師父的寮房,心情非常沉痛,立即跪在恩師面前,頂禮參拜。樂至縣許多居士才第一次見到師父昨夜多次提到的張妙首,細細一看:呀!這臉型,這頭頂,這風格,多像自己的師父啊!只是身上穿的是藍色卡其中山服,整整齊齊,頸項下面的扣子也是扣上的,確實是一位品德高尚,修養有素,學識淵博,注重儀表的有德之士。如果一披剃,穿上僧衣,搭上袈裟,更像我們師父了!大家對師父盼望已久的接班人,都投向尊敬目光,報以莫大的希望。下午4點過,立刻為離欲上人任命的接班人披剃落髮,立刻為新任的報國寺住持昌臻法師穿上法衣,搭上袈裟。一出家為僧,當即就擔任一座頗具盛名的寺院的住持,這在我國佛教史上可算是罕見的一頁!這時的昌臻法師決心以有生之年,以恩師為榜樣,把自己全部身心奉獻給佛教事業。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