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原創

昌德居士:《弟子規》修學報告


時間:2012/9/8 作者:昌德居士

我的第二篇學院修學報告《弟子規》

52--- 116細講《弟子規》

衷心頂禮尊敬的淨空老法師、尊敬的佛陀教育網路學院老師,學生向學院提交修學心得報告,請諸位大德慈悲批評斧正。

《弟子規》的綱目淵源,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一度成為私塾的必讀課本,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分、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我最初接觸學習弟子規在三年前,還在北京的時候。一位安徽廬江老法師家鄉的一位居士推薦的。她介紹了老法師提出的落實三個根,其中弟子規就是儒家的根本。恰好我們的小孫子出生了,於是我就抱著小娃娃讀誦弟子規,這樣也使我能夠背誦弟子規了,同時隨著小孫子慢慢長大,到他能夠說話的時候,就能夠逐漸能夠背誦了。弟子規就在我們的一生當中留下來深刻的印象。

學習了弟子規我才知道行為規範的重要性。弟子就是學生的意思,並不是孩子就要學,而且家長更應該學習,因為家長要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

入則孝是說明在家弟子一定要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為主要內容。孝順父母是從心上來關愛父母親。要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育之恩。從小到大如果沒有父母師長,我們的身命,法身慧命就無從談起。所以真誠的感恩之心就是孝順之心。有這樣的存心,自然而然就會對父母師長感恩戴德,對聖賢教育就會非常認同,就會依照聖賢教誨去做好每一樁事情。

兒女對父母的孝順不能僅僅表達在金錢滿足與物質享受這一個方面,關鍵是你有沒有這一顆真心,把真誠心感恩心運用在你的起心動念與行為造作的每一件事相上。這就是落實。如果兒女非常有錢有豐厚的經濟基礎,供養父母的金錢與物質也非常豐厚。如果沒有在心上真正關愛老人。甚至還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起了傲慢之心。這可以說是孝順父母了嗎?如果按照弟子規的要求,這個打分就沒有及格。就差得太遠了。現在的物質文明條件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在精神文明的條件上就遠遠落後了。所謂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這個方面大多數都兒女沒有做到。如果養的是一副空空的血肉身軀,沒有一點精神的內涵。那與一般動物有何差別呢。弟子規的作用在這裡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那麼學習弟子規有何意義呢?

弟子規的第一篇就是入則孝。入則孝的入,從形式上來看就是入得這個家就要盡孝。從內涵來看入則孝是從孝順、孝道入手。聖賢之道從哪裡入手?也是從孝道而入道。所以謂之:百善孝為先。

出則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而「悌」是孝的作用。孝的擴展,對待任何人必須要有恭敬心,對待自己必須要謙卑,虛心好學。所以古代委任官員有二個標準,一個是孝,一個是廉,稱之為「舉孝廉」。因為能夠孝順父母,就能夠忠於國家,就能夠熱愛人民。

「孝悌」德行建立了,要在「謹信」上去落實。所謂謹,是為人處事要謹慎,小心,這樣可以避免犯錯誤。從細微處做起,從起心動念來做起。行為規範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信」是誠信,信任,信用,任何一個團體機構都要以誠信為基礎。我國的許多百年老店就是靠的這個誠信,講信用、信譽。有了信譽就可以延續到今天。就能夠自立自強。自強不息。

信,還包含信念的意思,信念就是志向,人生有了方向、志向。有了目標,就非常有意義,有價值,就會樂此不疲。立志學習聖賢。立志來做聖賢。聖賢的生活就是幸福美滿的生活。

「泛愛眾,而親仁」,「泛」是廣泛的意思,「愛」是仁愛,「眾」是生活大眾,以廣泛的愛心對待社會大眾,就是博愛。,這個愛心從孝心而來。孝是一體的觀念,跟父母本來就是一體的觀念,才能對父母真正盡孝。真心的孝順,跟社會大眾一體,才能對社會大眾博愛。

「親仁」是親近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親近君子,親近聖賢,就是向他們學習。因為與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我們的德行、學問才能夠得到提升。聖賢教育的經典是聖賢之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學習的的榜樣。

「有餘力,則學文」。在落實前面六條的基礎上,有了力行的功夫就一定要學文。因為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會幫助我們提升的智慧、德能。學習的目的就是使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個明理的人,明白的人,才能成就我們的德能、提升智慧,成就聖賢。書本知識而不乎我們懂得多少。也不在乎能夠背得多少,關鍵是我們做到多少。所以落實《弟子規》是最為關鍵的根本。人人做到了,社會能夠和諧,國家能夠安定,家庭能夠幸福,所以弟子規要從家庭做起,從自己做起,從我做起。個人是家庭的一員,家庭是國家社會的一員。從基本做起,從根本做起。才是真正的聖賢的弟子,為國為民,排憂解難。才是人生意義與價值所在。才是究竟幸福圓滿的生活。弟子匯報就到這裡。謝謝各位老師指導。 弟子昌德合十2012-9-4

點我打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