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宏滿法師:淺談佛教思想與企業的和諧發展


時間:2012/11/6 作者:明華居士

宏滿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內容摘要:近年來,各類著名大學等機構面向全國各行業CEO、董事長、總經理、行政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幹部及熱愛傳統文化的有識之士,紛紛開設了國學(包括有易學、佛教、道家、儒家等傳統文化)與企業管理等方面內容的培訓班、研修班,以其從國學中汲取管理智慧,從而提高企業管理者的自身素質、文化水準和思想境界。佛教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想博大精深,對經世致用、修身養性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文明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今天,正值全世界都處於金融危機之時,企業如何突出重圍,求得生存,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所以企業也應從佛教思想精神中汲取管理智慧和思維方式,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佛教方面,對於企業的和諧發展,也有許多可供參考的管理經驗和思想資源值得借鑑與學習。

關鍵字:佛教思想 企業管理 和諧發展

前言

近年來,各類著名大學等機構面向全國各行業CEO、董事長、總經理、行政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幹部及熱愛傳統文化的有識之士紛紛開設了國學(包括有易學、佛教、道家、儒家等傳統文化)與企業管理等方面內容的培訓班、研修班,以其從國學中汲取管理智慧,從而提高企業管理者的自身素質、文化水準和思想境界。這種針對性的培訓,旨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思想資源和精神動力,擴大企業管理者的知識層面、文化結構和思維視野。這一熱門現象的出現,充分說明了企業的管理者強烈的意識到了企業不僅僅是為了眼前利益的獲得,更重要的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轉變和企業文化的提升。

今天,佛教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歷史淵源、眾多的教理典籍、系統的倫理規範、宏大的哲理體系、深邃的般若智慧、博大的慈悲心懷,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文明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但是對於企業的和諧發展,佛教的思想精神能提供哪些有益的提升與啟示呢?雖然佛教在實現普度眾生的同時,也非常關注社會的發展,所以對於國家實施的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戰略,佛教也是積極參與。作為國家經濟的主體——企業發展遇到一些困難時,佛教界積極與各類大學聯合開辦舉行關於佛教與企業發展的培訓班、講習班、研修班,通過加強溝通與學習,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把佛教中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思想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為企業的管理與發展提供有益的思想資源。如各大學為企業家及管理者舉辦的主題佛學講座就有:佛學高級遊學講習班;CEO靜心禪修大本營;禪宗與企業管理;五台山國學修煉特訓營;禪學智慧生活研修班;禪宗智慧與人文修養;禪說管理等國學講座深受歡迎,還有佛門高僧走進企業,與企業高管共同探討佛教思想精神與企業管理,為企業健康發展支招。尤其是目前國家和企業都正處於金融危機之時,佛教與企業的這種互動交流,對於提升企業的內在品質和思想認識有著更為積極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就從三個方面來談佛教思想,對企業和諧發展的作用。

一、佛教和諧思想對企業發展的指導作用

佛教僧團是人類最早的社會組織之一,對於組織的管理有很多的經驗。從佛世時佛陀成立的僧團,就有一套獨特而健全的管理模式,其主要是以人我和諧為共住的原則。我們平常講的三寶,其中的僧寶,就是梵語「僧伽耶」的簡稱,譯為漢語,就是「和合眾」,一群和合的人。具體化,又叫「六和敬」。有了這樣的共識和依循的準則,不論在身、口、意、見解、利益各方面,都能依此協調共事、消除矛盾、化解分歧、維持清淨和諧的僧團,使僧團能和合發展,正法得以久住。

因此,在六和敬精神的指導下,寺院實現統一的管理模式。如叢林中四十八大職事的設立,他們各有分工,各有所事,各有所責。在百丈清規中,就把叢林事務統分四十八單,在兩序的人事組織下,職務有文有武,有內務、有外務,有執綱紀、有執眾勞,有任教育、有任幕僚。如《緇門警訓》說:「叢林之設,要之本為眾僧,是以開示眾僧,故有長老;表儀眾僧,故有首座;荷負眾僧,故有監院……為眾僧出納,故有庫頭;為眾僧主典翰墨,故有書狀;為眾僧守護聖教,故有藏主;為眾僧迎待檀越,故有知客……。」各單職務由常住依職事發心、能力、德行、才學的不同而派任,大眾皆是基於服務的立場,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彼此互相尊重,使常住寺務正常運轉。這種管理模式和組織形式,很值得企業學習。

一個企業也應如此,一個企業就好象是寺院,四十八單職事就如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員工、部門與公司之間的人際關係與工作關係協調好,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經營目的。所以說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團隊的建設,也必須以追求「和諧」為主,這是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保障。什麼是企業?企業就是組合、組織、合作。就是一群人的組合、組織、合作。什麼是公司?公司就是大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即公利)而走在一起共事(各司其責)的人,也就是說,企業要和諧健康的發展,首先在於「人」的和諧(即企業內部人的和諧)。毛主席都講「團結就是力量」;孟子也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俗語也講「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些話都是在強調「人的和諧」。企業需要把各種關係和資源有機的統一,凝聚各方面力量,把大家的積極性提高到企業發展的目標和宗旨上來,這是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而佛教「六和敬」精神是佛教僧團內部保持和諧的重要指導精神,對於企業和諧和發展和團隊建設頗有啟示,將六和敬精神引入團隊建設中來,對建設一支和諧的團隊是有重大幫助的,我認為企業家對此應有高度的重視。「六和」是哪六和呢?即一、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二、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三、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的均衡。四、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五、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六、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這六點都是建設一支和諧團隊所不可缺少的。

六和敬是同時進行的,缺一不可。有了六和敬精神,企業團隊的和諧就能夠實現,也就能夠在企業同行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真正的一流企業,在於他的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境界。在團隊建設中,企業管理者如果志向高遠,智慧高超的話,那麼他就可以將六合敬發揮到最高境界,使團隊成員達到高度的融和,甚至可以說是消融,多化為一,團隊成了超人,擁有比眾多員工組織而成的普通團隊大得驚人的能量,它將無往而不勝,雖有千手千眼,本體卻一如,雖然化而為一,卻各個都稟賦著全體的精神,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化境!當然這不是一般企業家所能做到的,能將團隊建設到這個境界的,必是與道合一的偉大企業家。即使一般企業,只要依照六合敬的精神去管理,都能使企業和諧的發展下去。

二、佛教自利利他思想對企業發展的地位提升

在佛教里,自利利他思想是大乘菩薩成就圓滿功德的根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自利;二、利他、三、自利利他。自利,僅僅是為了自身的解脫修行。這是小乘人的修行目標。利他,這是在自利的的基礎上為社會及他人而做的善事。自利利他,是指菩薩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時,為了圓滿佛果,成就別人而做的利益眾生的事業,如《華嚴經》中所說的:「不為自已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也就是說,善的心行是從「我」出發的,是為了自己解脫的,是自利;善的心行是從「他」出發的,是為了他人的解脫的,是利他。非為己利,實為救濟貧困苦難所致力行善而成就的圓滿功德,是自利利他。」在《華嚴經》中,對於菩薩這一自利利他不二思想有非常精確的闡述:「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也就是說菩薩要成就自已,必須 「普度眾生」,從普度眾生中求得福德與智慧的圓滿。

大乘佛教這種自利利他的思想善行,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不僅要求自己和別人解脫痛苦,更要求把自我拯救建立在每個人的努力並引導眾生的共同努力基礎上。佛教自利是解決自身的煩惱與痛苦,利他就是莊嚴國土,淨化人心造福社會奉獻自我。對於企業來講,自利是解決了員工的物質需求,利他就是為社會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這是佛教與企業的共同點。

但作為社會組織之一的企業,應該吸納佛教自利利他的思想精神,把強烈的社會使命感作為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雖然企業目的就是贏利,但並不表明企業以贏利為唯一目的和準則。其一,企業可以通過產品給人帶來思想、身體上的便利。企業經營的產品只有是利他的才會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更穩健的經營風格,更長期的利潤。其二,企業通過贏利來幫助企業員工以及社會解脫痛苦、尋求安樂。而企業員工和社會得到企業的幫助後,會自然而然地信奉企業本身所宣導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業樹立了自利、贏利、利他的精神後,通過一定的途徑,讓企業員工和社會知曉、認同這些精神,會為企業本身的經營帶來極大幫助。

當然,公司要牟利。不牟利怎麼生存?不牟利,又何必開公司,辦企業?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商道佛道都是人道。這個道,和八正道的道是相通的。企業必須掙錢,必須講利潤,必須講效益最大化;但是我們追求功利,是為了超越功利,是為了把功利轉化為社會的福利,大眾的福利,這是企業的最大價值。企業家的視野開闊了,胸襟開闊了,企業家自身的境界也必然提升了、超越了。他對顧客提供的服務,必然更全面周到,給顧客以更有效更有保證的「利」。 有了利,還要更大、更多的利,而最大的利,是整體的利、全局的利、長遠的利、全社會公眾的利。這樣企業在牟利後為社會做福利,真正做到「雙贏」,樹立企業形象,擴大品牌影響,提升企業地位,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樣才能在行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現在很多企業,只顧一已的私利。為了增產、創收,牟取更多的暴利,而不顧生態環境的破壞,人們身心的健康甚至生命的安全,做出了許多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等不道德的行為。如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免檢產品三鹿奶粉事件,就嚴重的暴露出企業經營者為了自身的利益,無視消費者身心及生命的健康。也使人們對於企業的誠信度大大折扣,最終導致企業經營者的身敗名裂與企業的倒閉。不獨三鹿公司,一些大型企業,依靠自己壟斷地位或是地方保護,肆無忌憚地造假,污染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不僅威脅到老百姓的生活安全、經濟安全。事實證明,只為了個人或企業的一已之私,不顧社會大眾的利益,是永遠不可能有發展前途的。

香港的旭日集團主席楊釗先生,是一位佛學家,也是一位著名企業家。他曾說:「企業發展的動力在哪裡?一個現代企業,創造了大量財富以後,解決公司、員工的衣食住行等問題後,它的奮鬥目標是什麼呢?如果再找不到奮鬥目標,企業就會洩氣,大家都要安享太平,認為江山打下來了,沒有奮鬥的必要了。」楊釗先生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是運用了儒佛兩家的思想,儒家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佛家叫「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回饋社會,造福人群,企業的意義就在對社會作出奉獻,利人就是利已。楊釗先生說得好,掙錢不是目的,造福社會,才是目的,這就是一個現代企業家的理念。這是真正的企業目標,企業精神,也是可貴的企業價值觀。這是一種崇高的理念,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當然也是企業的境界。有了這種境界,才能提升企業的文化、品質、價值、地位。

三、佛教慈悲精神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我們一說起慈悲,就會想到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因為在佛教里,觀音代表了慈悲精神。何謂慈悲?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予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拔苦與樂即為慈悲。對於企業來講,企業的「慈悲」體現在關心員工,尊重消費者,善待競爭對手,三個方面,為社會的文明與發展貢獻力量。

1、關心員工。

這主要體現在對員工生活、工作、心理的關心。以及對員工性格、能力、健康、愛好的關心。而不是把員工看成是生產工具。從近代管理學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企業管理的趨向,如從「物性」管理,進展到「人性」管理;早先將被管理者視為生產工具,只求工作效率,增加產量,後來漸漸重視被管理者的心理因素、人際關係等人性問題。以及從「個體」到「整體」,建立員工的團隊認同觀念,創造企業形象,關注社會公益等,都是因應時代而自然演變的管理趨勢。唯有「人性化」,能關懷部下的需要,能尊重、提攜部下,並為他們解決問題的管理者,才能讓部下心悅誠服的接受領導。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潛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和財富。

2、尊重消費者。

市場經濟的形成,主要由企業(即商家)和顧客(消費者)組成。可見二者關係非常緊密。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無視或漠視消費者的權利,把許多不合格的產品,通過坑蒙拐騙,或是利用虛假的廣告或其他手段,來銷售給廣大的消費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這類報導,我們經常會在報刊雜誌上看到。這種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不法行為,不僅損害了廣大的消費,也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聲譽、形象和發展。

3、善待競爭對手。

在市場經濟中,競爭是存在的,但不能損人利己,更不可以出賣別人。這是企業最起碼的倫理道德和職業操守。商場如戰場,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所以對於行業的競爭者,我們也應尊重和善待。日本著名「花王」化妝品公司董事長丸田芳郎先生就說:「競爭不是掐人家的脖子,不是把人掐死,也不是互相掐脖子,掐個你死我活,而是互相競賽,互相促進,互相提升。」他願意把他的經營秘密,公開給他的經營對手。那麼有人就會問:我以真誠待人,人家不以真誠待我,我以義氣待人,人家不以義氣待我,也就是說,我講道德,對方不講道德,我不是吃大虧了嗎?表面上看你是吃虧了,實際上你並沒有吃虧,反而贏得了尊重和誠信。正如佛家講慈悲,是沒有條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一種很深刻的思想。「敵人」也是你的一部份。化敵為友,化不利為有利,不戰而勝,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無論是家庭、社會、企業內部或企業之間,一切人與人之間,都不能以「對局論」的原則為出發點。損人利己,不可能利己。競爭要有彈性,競爭也講互利互惠。惡性競爭只會兩敗俱傷,而不可能雙方得益。最大的得益,是互相合作,彼此信任,坦誠相對,善待他人。

結語

以上通過從佛教六和精神、自利利他思想及慈悲精神三個方面,來論述佛教思想對於企業和諧發展的意義和作用。當然佛教思想系統龐大,廣博精深,作為現代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現狀與需求,善於從佛教中吸取精華,為我所用,提升企業品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總之,企業要實現生產目標,實現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員工、企業與消費者雙贏、多贏的局面,就只有加強管理,善於管理,發揮團隊精神,提升企業文化內涵,從而實現企業的和諧發展。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