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第二集


時間:2013/10/21 作者:果林果梅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們,大家晚安。

我們《了凡四訓》今天是第二節課,上一節課提到了凡先生童年,父親就過世了,母親希望他不要考功名,然後去學醫,可以謀生計,可以養生,又可以幫人治病,這也是他父親生前的願望。他也很乖,父親有這個宿願,母親又這樣要求,他就很老實地開始學醫了。

後來差不多十五歲的時候,他在慈雲寺遇到一個老者:

【修髯偉貌。】

應該長得蠻高大的,這個“偉”就是跟一般人不大一樣,蠻不平凡的長相。

【飄飄若仙。】

好像跟世間的人氣質不大一樣,仙風道骨。

請問大家世間的人是什麼氣質?一般講叫“銅臭味”,好像每天就是在為名利而奔波。尤其大家假如有機會,在大都市的火車站前面,您在那站十分鐘,看看人的表情如何?好像都沒什麼表情,都好像在趕啊、拼啊、沖啊,說實實在在話,有時候也不知道在忙什麼。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天睡覺起來,突然想到:啊,我今年好像四十歲了,好像這一生也不知道在忙啥。現在我講到這個故事有點不同的感受,因為我今年也四十歲了,前幾年講還沒什麼感覺。四十,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不惑”是指對整個人生,整個宇宙種種道理、現象,他都沒有迷惑,都很明白了。所以想到孔子這一句話,我是四十還一大堆惑。那想不通的事還這么多的話,這一生就蹉跎了。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也對不起古聖先賢、師長的這些教導。所以人應該明明白白了解自己每一天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我看大家四十歲以上的人占一半以上,我們人生的意義、目標到底是什麼?這個叫人生的價值觀。請問我們的下一代知道人生活著有什麼意義嗎?你去問小朋友,小朋友馬上告訴你,吃好的,穿好的,然後想玩什麼都可以玩。是不是這樣?這樣的人生,那叫做揮霍時光,然後把福報都給折完了。

小的時候我讀過一段話,叫“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我當時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一點肅然起敬,很想對這一句話行個禮。這句話很有道理,生活的目的是什麼?在增進整個社會人群的幸福,說得好!每一個行業都在服務人群,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當我們在服務人的時候自己就很高興。我從事國小教育,學生能得利益了,他能進步、他能懂事了,是我一生的快樂。比方說你做包子,你的包子很用心做,大家吃得很高興、吃得很健康,你看到每一個人健康、歡喜了,你就覺得自己有意義了,各個行業都是以服務而產生快樂。

但是現在整個價值觀有點偏掉了,人生以賺錢為目的,好像沒有辦法在工作當中高興:“沒辦法,為了錢,不乾也得乾。”其實在乾的時候就痛苦了。只有什麼時候快樂?領薪水那一天才快樂一下。價值觀偏掉之後,痛苦都是自找的。

我樂在我本來的國小工作,我每天都幹得非常充實、快樂,坦白講教三十幾個學生還是挺累的。你們好像不以為然,告訴大家,每一個行業的辛苦,你只有去了之後體會過才知道。不能你先生他的工作情況不知道,你就常常說:“啊,你們做那個很輕鬆啊。”這種話不可以講,會傷人家的心。“事非經過不知難”,當然人假如善於用心體會,你就特別能體會別人的不容易。

我舉個例子,我姐姐坐月子都在我們家,在我們家坐月子,小外甥半夜起來哭,我就被列入排班的隊伍裡面。結果我這一排班,我姐姐、我媽媽人家一抱都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排班最多不能超過十五分鐘,不然我的手就要斷了。在我們家住一個月,我都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我以後看到母親,感受一不一樣?不一樣。尤其看到馬來西亞的媽媽更不一樣,因為她們一生就是四個、六個。真是,我要給她敬禮,為什麼?幫中華民族培養這么多人才,不簡單。一個就很辛苦了,還照顧這么多的孩子,不容易。

諸位媽媽們,一個時代最重要的就是棟樑之才,沒有什麼比人才對這個時代更重要的。所以您把你的兒女培養好,對祖宗叫“大孝”,你栽培一個兒女出來光宗耀祖,大孝;你把孩子培養好了,對他的人生一輩子的影響,他的人格、他的價值觀正確了,對孩子叫“大慈”,真正的慈愛,你奠定了他一生幸福的根基;對國家叫什麼?“大忠”,你培養了一個國家的棟樑之才、一個行業的榜樣,那個貢獻太大太大了。所以這個時代真的缺榜樣。

剛好前幾天看我們大陸政府,中國大陸政府他們每兩年辦一個道德模範的表揚。其中有一個是助人為樂的榜樣,他是一個鞍山鋼鐵的工人。諸位朋友們,一個工人的貢獻大不大?他假如盡忠職守,對他身邊的人來講他都是榜樣。他在工作當中又盡心盡力栽培後進人才,他對這個單位有深遠的貢獻。這一位郭明義先生他不只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他是工人,薪水沒有很多,他把很大部分的薪水拿來幫助貧窮的人、生病的人,只要他知道誰有困難就去幫助。然後自己獻血也是在整個國家都排在前面的,就盡全力地去幫助別人。現在在大陸受到他的影響,加入他的慈善團隊的人有多少呢?五萬多人。一個人的愛心,感動到現在跟著他盡力地去利益社會的已經有五萬多人了。所以,諸位朋友,請問這個國家應該頒獎給誰啊?頒獎給郭先生的爸爸媽媽。有沒有道理?他那個人格特質誰教他的?父母潛移默化教給他的。

所以諸位家長們,你們現在的榜樣說不定就已經在誕生一個偉人,在扎一個偉人的德行基礎。是不是這樣?你們都一臉無辜的樣子,我都快講不下去了。

許哲女士很偉大,她那種無私的愛心,就是她小時候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她心靈的影響。她上次來馬來西亞也有講到,是吧?小時候她已經很窮了,沒什麼吃了,剛好有人敲門,她媽媽一打開門,看到那個面容鐵定是兩三天都沒吃了,比他們還慘,她媽媽二話不說,也沒跟他們講什麼,馬上就把吃的端給那些人吃了。很可貴在哪呢?她媽媽跟他們兄弟姐妹很有默契,都不用講話,眼睛晃一下就知道意思了,很可貴。這是他們的家道,很有默契,看到比她們更可憐的人二話不說,大家都歡喜。結果許哲女士回想當時候看到那個貧窮的人吃下去那種感謝、滿足,她覺得幫人是最有意義的事情,結果他們兄弟姐妹個個都是慈善家。所以父母的人格對孩子一生影響非常的大。

剛剛也是跟大家提到,事情沒有經過,其實不知道箇中的辛苦。所以我自己照顧過小孩,我看到為人母親都是肅然起敬。那自己在社會當中打拚過,就知道一個男人扛起一個家的重擔都是不容易的。其實夫妻之間,或者是在單位同仁之間,都能彼此感謝對方的付出,體會他的不容易,互相感恩、互相欣賞,相信家庭跟團體都是一團和氣。不能體會對方的辛苦,然後還要常常指責這個、挑剔那個,那人家就很難受了。

像我當時候到國小去教書,真正教過之後才知道以前自己的態度是很錯誤的。什麼態度呢?我以前都覺得那個國小老師真輕鬆,是不是?你們比我有良心,你們都知道不容易,我都以為很輕鬆。可是自己後來去教了才知道,原來那放假的時候是喘息的時間,因為國小老師他教書是扛起什麼呢?最重的是精神壓力,三十幾個孩子的安全,隨時隨地都要去關注。再來,你假如有責任感,那三十幾個孩子的德行你要怎么樣去教育他們?像我們當時候華文要教、數學要教、社會要教、體育要教,我還教過美勞,全包。然後一個禮拜二十幾節課,那真的是蠻辛苦的。

我媽媽教了三十幾年書,所以我這個兒子還挺不孝的,她教三十多年,我一直都覺得她很輕鬆。可能是老天爺給我一個回頭的機會,誤會母親這么久,自己真的去教了之後才知道不容易。而且國小女老師更不容易,白天要看幾十個孩子,晚上還要看自己的孩子,你說那是人幹的事情嗎?那么辛苦。我教三十幾個,我媽媽那個時候教六七十個人,回家還要照顧小孩。我姐姐大我三歲,我二姐大我兩歲,三個孩子離那么近,三個孩子都要帶,都要吃奶,然後每天還要看六七十個孩子。

有時候我想到上一輩的人,他們是怎么撐過來的?有時候想一想,我們這些年輕人現在那些辛勞真的是微不足道。結果付出的那么少,抱怨是上一輩的不知道多少倍,你說這其中的差異在哪?在人生態度。上一代的人有道義,所以該他做的事情無怨無悔。我們這一代人沒道義,特別會計較,付出一點就很多埋怨、抱怨出來了。所以道德的教育很重要,道義的教育很重要。

在學校教書的精神壓力,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好。我當時候有一年教六年級,有一個女同學爬上窗戶,那個窗戶是兩層的,她要爬上去拔上一層,要把它拆下來洗。她跨上去握住上一層的玻璃看著我:“老師可不可以拔下來洗?”我說:“不行。”我說“不行”完,one、two、three(一、二、三)她就拔了。我明明跟她說不行,她不聽我的,三秒鐘之後她就拔了,然後整個人就這樣……,結果一倒下去的時候兩片大玻璃碎在她的身上。不是看電影,就在我面前發生。然後旁邊的學生就要馬上衝過去,要動手了,我馬上大喊:“等一下!”沒有嚇到你們吧?我這當老師的人在某些情境你要不鎮定也不行。

我後來又想到我媽媽給我講一件事,說她教的一個學生有羊癲瘋,突然發作了,自己要咬自己的舌頭,那種情況都要趕緊處理,拿東西給她咬,有時候處理完那個事情,自己一想都發抖。

結果我馬上喊等一下,學生假如去碰了,割流血就麻煩了。我一喊“等一下”,我趕緊把那個窗框,木頭的窗框,先拉開來,把那個學生拉出來。去拿掃把,學生去拿掃把趕緊掃一掃。把她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這樣居然一點傷都沒有,謝天謝地。

都處理完了之後,我自己才在那裡緊張,你知道嗎?當時候不知道緊張。我就想到我媽媽跟我講的一段話,我媽媽說她弟弟,就是我舅舅,有一天就笑我媽:“你當老師當了幾十年,連個獎狀都沒有拿到,什麼記功嘉獎也沒有。”我媽跟她弟弟講:“記什麼功,嘉什麼獎?學生都安全就是最好的事情了,還記什麼功?”我那時候聽不懂,處理完這個孩子的情況,這一段話就自己冒出來了,真有意思,就體會到了。但很有意思,我媽說我舅舅跟她講完以後,她每一年都記功嘉獎。所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該是你的跑不掉的,不用緊張。

所以人一明理,就不會在那裡患得患失,在那裡強求了,該來的還是會來,不用急。所以每一個行業以服務為目的,享受那一份價值,每天都很快樂充實。我常跟朋友開玩笑,現在拿再多的錢,讓我去乾其他的行業我也不乾,我們自己從事教學工作,覺得很歡喜。

了凡先生他十五歲的時候到慈雲寺遇到了這一位長者,他是:

【余敬禮之。】

從這裡看得出來他的家教很好,而他一生很多重要的轉變,都是來自於他恭敬長者、恭敬智者,所以得到他們的愛護、幫助。從了凡先生的經歷也給予我們為人父母者提醒,您假如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會有很多貴人幫助他,要教他什麼?尊敬長者的態度。他沒有這個“敬禮之”,恭敬的態度,縱使身邊有很有智慧的人,人家也不可能幫他,因為他不受教。

所以很感謝父母從小的教育,讓我們一見到長者一定要行禮問好,一定要端茶倒水,習慣成自然。

我在二○○二年到了澳洲學習,剛好我們九個大男人住在一起。其中有幾個是長者,我就主動給他們行禮問好,他們生活上需要什麼幫助,我就趕緊跑去乾。還主動稱呼他們:盧叔叔好,張伯伯好。結果禮敬長者,他們對我都非常愛護。像盧叔叔他二十九歲就當專業總經理了,就是企業的醫生,很高度的智慧、歷練。我就這樣恭敬他,隔天他就把很多人生的智慧教誨我了,給我講了一、兩個小時,聽完我有感覺叫醍醐灌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是真的太深的體會。我聽完了,不由自主地我就跪下去給他感謝了。

你們有沒有經驗聽一個長者講很有智慧的話,聽到不知不覺就給他跪下去了?你們還沒遇過,今天回去昭告天地,給你的祖宗稟告一下,我要承傳起我們這個家族的道統,希望你們在天之靈保佑我,遇到有智慧的長者,我跟他們好好學習,可能至誠感通,這個緣就會出現了。你們要用相信的眼神看著我,有感有應。

為什麼我遇到盧叔叔?告訴大家,我們這個民族有厚德,傳了五千年,代代都有非常有責任的讀書人,他不是只想著自己的家,他是想著天下。所以,這樣的長者他只要看到有責任心的晚輩,跟他沒有一點血緣關係,他會和盤托出,毫無保留幫助他。

當時候我們在學校教書,教了幾年感覺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這很嚴重。所以我教不下去了,為什麼?我領政府的俸祿,那是人民的納稅錢。國小老師的責任是什麼?教好下一代的孩子,這是我們國小老師的責任。我看他一年不如一年,這個錢我領不下去了,我得要把原因找到。原因在哪?有知識的教育,缺乏了倫理道德的教育。人真的找到問題了,心才安了,不然每一天都過得不安心。

雖然找到問題了,教兒、教女、教學生,先教誰?自己。不是學生缺倫理道德,我自己都缺倫理道德缺得很嚴重。從小就是升學主義,缺“德”的教育嚴重!所以我得自己先補課,趕緊向師長老人家,還有當時候學院的很多老師學習。我們有這一份心希望能夠對下一代有利益,就馬上跟這些有智慧的長者接觸上了。剛好盧叔叔就坐在我旁邊,連隔一格都沒有,就隔壁。所以人的善願能超越時空,感應你人生的好因緣。所以人不要忽略了你的每一個心念,那都在招感你往後的人生。

我去補習班準備考試也很有意思,就是我在社會當中追名逐利幾年之後挺累的,跑到台灣的東邊叫台東,你們去過嗎?山明水秀,在那裡把心靜下來。結果就遇到那裡有一所國小一個國小老師生產,然後缺兩個月的代課老師。所有的年輕人都跑到大都市去了,然後那一年又大學畢業才可以代課,所以整個鄉鎮找不到一個大學畢業生,都找不到,就找到我了。我一聽要去教國小,還是一年級的,我很怕把他們捏傷,長得都好小,我給他們推辭掉了。過了幾天又來,沒辦法,真的找不到了,就想到爸爸說的不要拒人於千里之外,我勉為其難就答應了。

結果好像教到第二天還是第三天,剛好那一天我看到地上有一些螞蟻死了,俗話講入土為安,我就把螞蟻都埋一埋,祝福祝福它們。結果幾個小蘿蔔頭看我蹲在那裡就很認真地走過來:“老師你在幹嘛?”我說:“我在埋螞蟻,入土為安,它們死了很可憐。”那個小孩的表情我都還記得,他聽你講,很認真,小孩很天真,我們要珍惜孩子的天真。父母、老師在小孩的心目當中是天,你講的每一句話他都印在心上。所以你看一、二年級的孩子回到家:“媽,我們老師說……”那個叫聖旨。你看這個工作是多有意義,你把那些最正確的做人道理,就在這一、兩年扎在這個孩子的心中,太有意義的工作了。

我跟他們講,他們很認真聽。隔天我走在走廊上,看到他們兩三個人蹲在那裡很認真,不知道在幹嘛,我就把頭低下去:“你們在幹嘛?”,他們一回頭很認真跟我講:“埋螞蟻。”哇!這些孩子我一輩子都感激他,為什麼?他那種天真、他那種善良讓我找到人生的價值,在孩子這么小的年齡里,能夠把這些倫理道德教給他,這個工作太有意義了。所以那個孩子的仁愛心啟發了,我的使命感也啟發了,在那一刻我已經告訴自己回家準備考試。

四個月之後我就回高雄準備考試,我覺得老天爺對我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連補習費都幫我準備好了,因為代課兩個月,我的補習費就有了,你看很有感應。我那時候到補習班很難考,一百個人差不多考三四個而已,統統是大學畢業以上的。可是我一點都不緊張,為什麼?今年沒考上,明年再考;明年沒考上,後年再考。一定給你考上,反正這條路走定了。結果很有意思,你越下決心,反而很快就感應了,就很順利就考上了,四個多月以後。當然我那時候也蠻有信心是什麼?看那些同學又有男朋友,又有女朋友,分心了,做什麼事要專心才能做得好,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從容準備考試。後來順利就考上了,就這樣一路走過來了。

當初二○○七年的時候我們校長職工會那些校長們,那都不是普通人,都是真的一心為教育的,我們也都是被他的精神感召,後來就跟職工會有五年的協定,每一年做教師的培訓,結果培訓到最後就培到這裡來了。也很感激我們大馬的同胞們,對我們來自祖國大陸、台灣、其他地區的華人,對我們的愛護跟支持,讓我們有這些成長的機會,這個緣分都不是偶然的。

了凡先生能遇到這么多貴人,來自於他好的家教。結果這位老者跟他說了。

【語余曰。】

這個老者看看他之後跟他講:

【子仕路中人也。】

這個“仕路”就是官場上的人,你應該是命中當官的。

【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

他看到他沒有在讀書,可能是在山裡面採藥,就覺得很可惜,就問他,你應該是可以有當官的命,明年應該可以進國家辦的縣學讀書,你何不趕緊去好好用功呢?

【余告以故。】

了凡先生把家裡的情況,父母對他的期許讓他學醫都告訴了這個老者。“告以故”,這個“故”就是把原由告訴他了。

【並叩老者姓氏里居。】

這個“叩”就是請教,很恭敬地請問老者尊姓大名,您府上在哪裡?這個老者說到:

【曰。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

他姓孔。大家假如認識新的朋友,對方說:“你好,我姓孔。”你當下感覺不一樣吧?我遇過好幾個孔子的後代,他們只要一姓孔,我就很自然地立正,要給他挖寶,他有孔家的家道承傳,可以從他們身上挖到很多寶貴的智慧。不簡單,傳了兩千五百多年、八十幾代,上百萬人個個都有家教。夫子這個厚德庇蔭兩千五百多年之後的子孫,這真的是我們為人父母、為人祖先的好榜樣。不只是我們華人尊重,孔氏的後代到其他的國家,人家都是上賓對待。

這個孔先生是“雲南人也”,他得到宋朝時候,“邵子”是指邵雍,是北宋時期的大儒。北宋有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這個是五大儒。這么一講大家可能不是很有印象,我念幾句話大家就知道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張載說的話。

“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當然,你背不出來沒關係,要學習蓮花的精神,出淤泥而不染,不受到不好的污染,保持自己的清淨,保持自己的這種潔白、好的人格,這個是周敦頤先生寫的。

這五大儒很有名的,那是傳整個宋朝的理學,其中就有這位邵雍夫子。而且這個邵雍夫子很特別,他還傳了《皇極經世書》。這個《皇極經世書》就是可以推算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跟天下的命運,都能推算得出來。所以這本書也很不簡單,是一本數理來推算命運的書,而且它是得到正宗的傳承。

“數該傳汝”,這個孔先生看到他第一次,然後就說這一本寶書是要傳給你的。好厲害,他們都有直覺,一看就知道這個因緣到他身上了。假如哪一天突然有一個很特別的人來到你的面前,然後說哪一套寶書是要傳給你的,你會不會嚇壞了?“這個是不是詐欺集團?”

當然,其實看到這裡的時候,傳這些這么難得的學問,都是特殊的因緣。而且這個承傳道統的人他很有責任,他從他的師父那裡接過來,他得要再傳下去才行,不然他就覺得對不起整個祖師了。所以這些承傳道統的人,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傳承的人。

比方中醫濟世救人,這個世間很多很好的中醫,他最大的願望是什麼?趕緊要把他一生的經驗傳下去,只要有年輕人肯學,他一定和盤托出教了。所以諸位家長,你們只要栽培你的孩子,就是要承傳道統的,時節因緣成熟了,這些在山裡面的高人,可能就會把很多道統的東西傳給你的孩子。我不是在說故事,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這些人都有使命的,絕對不會眼睜睜地看著這個道統給斷掉。

我最近認識一個朋友,他國小好像沒畢業,人很老實,看著自己的文化都要快斷絕了,然後社會風氣又很不好,他就很著急。結果他在夢中見到誰呢?神農始祖。神農嘗百草。你們不認識神農帝呀?神農嘗百草,這個是醫家的始祖。老人到他夢裡來教他中醫,所以這個世間所有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因為誠心而可能。我們看孟子跟孔子學,孔子不在世了,他能學到亞聖都是靠這顆至誠的心。孔子那個時候讀書都能夢到周公,周公都已經離開了幾百年了,是不是?所以你假如發大願承擔道統,你以後睡覺會挺忙的,歷代這些祖師可能都會來教誨你。

從這一些有緣的人我們可以理解到,中華民族的始祖,真的是對後代無微不至地照顧,留下了文言文,承傳了五千年的道統,全世界只有這個民族而已。沒有智慧、沒有真正的慈愛不可能能傳那么久的。所以看到這裡很有感觸。你不用怕好像自己能力不夠,人都有明德、都有潛力的,你用至誠的心,你的潛力就會出來,會感很多善緣來幫助你。

想當年我考大學聯考的時候,華文不及格。我念高中的時候,有一次月考華文全班第二名,倒數第二名。你們有沒有考過華文考全班倒數第二名?你們都比我優秀。後來,我是二十五歲那時候剛好在電視裡面,看到師長講中華文化這些道理、教誨。怎么有長者能把人生道理講這么透!我就開始學了。

因為師長跟聖賢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我很相信他們,我不懷疑自己。我以前很沒信心,看得出來嗎?以前都流行做什麼心理測驗,你的個性很像老虎的,你的個性很像無尾熊、很像孔雀,我都要趕緊跑去做,做完以後說我很像無尾熊,你看沒信心到這種程度了。還要問同學:你覺得我這個人怎么樣?同學說,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很沒信心。可是我學傳統文化以後,我相信聖賢、老祖宗不騙人,我把我以前錯誤的思想全部跟垃圾車走了,我不留它了。我現在思想觀念完全跟師長、跟經典教的來思考就對了,這樣思考事情很輕鬆,很多事情一想就迎刃而解了。以前為什麼想東西都越想越煩惱?因為都沒有跟這些正理、這些宇宙人生的道理相應,越想越鑽牛角尖就越痛苦了。現在那些錯誤的想法統統打包扔出去了,身心就輕鬆了。

你們今天打不打算把所有這些思想垃圾一次打包完?想,看誰去聯絡一下垃圾車來一下。該放下的趕緊放下了,那些錯誤的思想折磨我們多少年了,別再自討苦吃了。

結果我放下了,我相信我有明德、我有本善,相信至誠感通,聖賢、祖先會保佑我。我再來讀華文不一樣了,就讀得很能領會其中的道理。所以告訴大家障礙不在外面,在哪裡?在自己這一顆心。所以告訴大家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聖賢、佛菩薩會保佑,曾經考過倒數第二名的華文的人,也可以出來跟大家分享交流傳統文化,你還有什麼好害怕的?

而且你們的小孩是從小開始學,所以我們看到你們的孩子,晚上睡覺都會偷笑,後繼有人了,他們從小就能學,我們才對得起中華民族的祖先。那一天我看到一個墨寶“河川若斷流,我輩何以對子孫?”連個生活的環境都沒有了,怎么對得起子孫呢?“文化若失傳,我輩何以見祖宗?”五千年文化到我們手上給斷了,我們怎么有臉面去見五千年的祖先呢?所以看到下一代的孩子那么小就可以學,我們很欣慰,尤其看到孕婦進來聽課是最高興的,他在胎中就在學習,就在做好胎教,那這個一定可以教出聖賢人出來。好,今天看能不能來談談怎么求到聖賢的孩子,求子三要。

接著,了凡先生請孔先生到他們家做客。

【余引之歸。告母。】

把這個情況,認識孔先生的這些因緣,讓母親了解。

【母曰。善待之。試其數。纖悉皆驗。】

他的母親說“善待之”,這個“善”就是很熱情地、很盡力地,來招呼、照顧孔先生。我們有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婦女,對人都非常慷慨。現在年輕的女子沒受過傳統文化,是對人很吝嗇,對孩子很慷慨,剛好倒過來。以前的婦女對人很慷慨,然後對自己的孩子嚴格。對孩子嚴格,他生活有規矩,他不會貪慾很重,他容易知足。可是你對人很慷慨,你所做的這些善事統統給孩子積陰德。結果現在對人很吝嗇,沒有福,對自己孩子很慷慨,從小他就很會花錢,這都倒過來了。所以看古人怎么當母親的,怎么當父母都是學問,所以她“善待之”。

“試其數”,就是把家裡的一些情況讓他算一算,結果“纖悉皆驗”,“纖悉”是指很多他們家庭裡面一些微細的事情,都算得很準,這個“驗”就是很準確。母親跟他就很相信這個孔先生了。

【余遂啟讀書之念。】

他就受到孔先生的啟發,就生起了要去讀書考功名的想法了。

【謀之表兄沈稱。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余遂禮郁為師。】

他找他的表哥,這個“謀”就是請教他,跟他一起商量。表哥馬上就說了,教書先生郁海谷剛好在沈友夫家教學,開私塾。以前私塾在大戶人家的祠堂上課,這些大戶人家心量都很大,除了教自己的子孫,附近鄰里鄉黨的孩子有願意學的一起來。而我們讀到這一段,可以感覺得到我們這個民族特別重視倫理、重視親人之間互相幫助,很有情義。他一去找他的表哥,他表哥馬上就盡力幫助他,這是很重要的民族精神,要傳下去,要有情義,要有人情味。現在工商業社會,連兄弟之間都不幫忙了,就退得太厲害了。別人退,我們依然保持有道義的人生態度。

他的表哥沈稱說道,我送你到那裡去學習非常方便,在那裡寄宿也沒問題。所以他就禮拜郁海谷先生為老師,就開始繼續他的學業了。

我們再看下一段:

【孔為余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

孔先生為他推算他在讀書、考試的整個名次,算到他考縣考童生會考十四名。這個“童生”,“童”字不是指年齡,是還沒有考上功名的都稱“童生”。到縣裡考是十四名,“府考”是比縣更大的單位,我們都說知府知府,府考是七十一名。“提學考”,這個“提學”就是屬於省,縣、府、省,就越高的一個行政單位,考第九名。結果他算完隔年他真的去考,三次考試的名次完全一樣,算得太準了。

【復為卜終身休咎。】

這個“復”就是再請孔先生幫他算終身的“休咎”,這個“休”是指吉祥,“咎”是指兇險,就是幫他算一生的吉凶禍福。

【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余備錄而謹記之。】

算整輩子的吉凶禍福,所以他很認真地記,一句都不敢落掉。算得有夠細的,連死的是哪一天的哪一個時辰都算得出來,這本書也太神了吧!這本《皇極經世書》不得了,這么厲害。算得準還不厲害,能改命才厲害。所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算一輩子,算他哪一年考試第幾名,哪一年可以補上廩生。秀才他還有分好幾個等級,領的公家俸祿都不一樣。廩生之後再提升到貢生,他當了貢生之後還有當選四川一個大尹,大尹是指縣長,到一個縣去做縣長。而且當了三年半以後“即宜告歸”,就可以告老還鄉回家了。然後他的壽命到五十三歲那一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時,丑時是凌辰一點到三點。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時辰。大家注意子、醜,子是十一點到一點,醜是一點到三點,為什麼要強調?十一點到三點是整個人體新陳代謝最重要的時間,十一點到一點走到膽經,一點到三點走到肝經,肝膽相照,肝膽是把你整個身體的毒素能夠排解出來。

我發現在馬來西亞十一點叫還早,那個都已經半夜十二點多了看到外面夜市還一堆人在那晃。這個真的是跟自己的健康過不去,跟上天作對,不符合天道的規律。小孩子在長身體的時候睡眠很重要,假如孩子從小就喜歡熬夜,他以後健康一定很不好。所以現在家長要早睡早起做榜樣,最晚十一點以前一定要躺下去。假如能夠再早一點,十點到十點半就要睡了,能夠睡到隔天四點左右很好,六個小時差不多了,你的精神就非常好。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都是三點半起床,哇,早起真好!做了很多事,一看手錶怎么才九點多而已,好像一天拉長了。那個晚睡的人一睡又睡到中午,現在有一些年輕人還睡到下午,那個對身體就很大的損害了。

算他的壽命算到連哪一個時辰都算出來了,“當終於正寢”,這個“正寢”就是無疾而終。現在壽終正寢的人很少,有沒有?現在都是在醫院斷氣的多。首先第一點就是生活不正常,身體這個機器都弄壞了,可能四十歲以後就一大堆慢性病都來了,首先是要身體健康。再來要多積德行善,就能善終。違背良心的事情做太多了,可能三十歲就得吃安眠藥了,你就很難壽終正寢。

諸位朋友們,我們文化裡面講“五福臨門”。哪五福?健康、長壽、財富,再來好善好德,最後一個考善終,叫好死。這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好死,叫好死就好超生,是吧?你的下輩子那就是更好了。可是現在的人都是在彌留狀態斷氣的,你說他會去哪裡?所以真正的福要留在晚年享、留在臨終享。告訴大家,你的生命要結束的時候你腦子清清楚楚,你一定是去好的地方,是吧?所以福分要留在晚年、留在臨終的時候享,現在不要享。現在能多做事就是福氣,多付出就是福氣,多吃虧就是福氣。告訴大家,年輕的時候就很會計較、很會算的人,算到最後上了年紀會老年痴呆症。那個腦筋想太多了,想得都壞掉了,耗損得太厲害了。別算了,人算不如天算,人生很簡單,“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多包容、多有度量、多吃點虧是福氣。我看你們的眼睛又有點吞不下我的話了,我就不勉強了。

我們這個時代都太精明了,從小就跟人家比賽、競爭分數,都太會算了。所以這幾年對我來講最重要的一個學習就是學笨一點,笨也得學,學憨厚一點,學什麼都別計較,這個很重要。學看什麼都順眼,學被人家罵還高興,是不是這樣?你們沒反應?《了凡四訓》告訴我們的“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去年講了一遍,這句話你們沒記起來啊!記起來你的好日子就來了。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你沒有過錯被人家毀謗、被人家侮辱,你的子孫就會發達了,是不是?你沒有過錯還被人家罵,人欠你天就還你,尤其被罵了之後還對人家笑一笑。所以什麼叫理得心安,這些道理都搞清楚了,你這一生沒有壞事了,哪一天你看到你的朋友,“哎,我今天真好,今天有人罵我,送福氣給我了”。被罵都是好事了,那你這一生還有什麼壞事呢?確實你真明理了,事事都是好事,人人都是好人,你真有這樣的心境,你《了凡四訓》是真的有學進去了。

了凡先生又告訴我們“謗毀之來如磨鍊玉成之地”,人家的侮辱、毀謗來了,就好像在磨鍊你,要成就你的道德學問。“我將歡顏受賜,何怒之有?”他來測試一下我的道德學問到哪裡,他來成就我的。以後人家再罵你,你就笑一笑,“來,放馬過來”,接受人家的考驗,這個都是《了凡四訓》裡面教的。

接著說到“惜無子”,很可惜呀,你命中沒有子嗣。“余備錄而謹記之”,他非常詳細地、謹慎地把它記下來。從這一段可以了解得到,孔先生他這個算命的功夫是非常高的。接著經文講:

【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

從此以後所有的考試名次沒有一次是不準的,“懸定”就是統統被他預先就算定了。

【獨算餘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

他當廩生要吃到九十一石五斗米才會升到貢生。

【及食米七十餘石。屠宗師即批准補貢。余竊疑之。】

結果他當廩生吃到七十餘石的時候,當時候的屠宗師,就是當時候的教育廳長(那一個省的教育廳長),屠宗師就批准他升上貢生,所以當下他就有點,這個“竊疑之”,“竊”就是私底下覺得:“哎喲,不準,才七十餘石我就可以當貢生。”

【後果為署印楊公所駁。】

後來果然被署印,就是代理的教育廳長,這個算是楊廳長把他駁回了,沒有通過。

【直至丁卯年。】

到了丁卯年他三十三歲的時候,“殷秋溟宗師”,當時候的提學司就是這個教育廳長殷秋溟先生。

【見余場中備卷。】

剛好看到考場這些備取的試卷,拿起來看,剛好看到他寫的文章,非常感嘆。

【嘆曰。五策。即五篇奏議也。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縣申文準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

結果這個殷秋溟先生看了他的文章以後,覺得他的學問非常好,不能埋沒他,後來就批准他當貢生。批准以後,加以前所吃的米,加一加真的就是九十一石五斗,完全一樣。所以他就:

【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他很知命認命,都被算準了。今天我們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資料摘自: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第二集)蔡禮旭老師2012/3/12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檔名:07-045-002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