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14/4/24

我們有沒有把十大願王落實?第一願「禮敬諸佛」,我們心目當中對一切眾生有沒有真誠恭敬?這一切眾生當中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禮記.曲禮》第一句「毋不敬」。這種真誠的禮敬好不好,它是珍寶還是糟粕?現在有些人看到古人的東西,是糟粕,都應該丟掉。孝養父母是糟粕不要了,不孝父母好;尊師重道是糟粕,別重道,也別去尊師,都不要了。凡是古人的東西全是糟粕,都不要了,那眼前的災難可有得受了。古人給我們的東西是健康的,就像食品一樣,真正是健康的。現在這些食品說改變基因,讓你吃了身上會生很多病,你還偏偏喜歡它,健康食品丟掉,喜歡吃這些東西,吃到死不知道怎麼死的,冤枉!中國這個東西帶給你身心健康,帶給你家庭幸福,帶給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你不要,那就沒法子。我這個人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古聖先賢的東西學得不多,只學了一點皮毛。可是我識貨,我知道這是好東西。我很想學,年歲太大了,現在只有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除此之外,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真話。希望這個世間有救世之人出現,怎樣才能救世?肯吃苦,肯守規矩,把古聖先賢的東西演說出來,演是真正做到,講清楚、講明白,教導天下人,這個世界就有救了。我們在湯池的經驗發現,人是很好教的。我們開辦之先,心裏面想到總要二、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沒有想到三、四個月效果卓著,我們大吃一驚!連所有的老師都感到非常驚訝,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就是沒人教!證明了古人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也證明了佛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一教就會了。

所以要「德遵普賢」,我們自己修養自己的道德,把普賢這十條做到,這是高水平的。普賢之德跟大乘菩薩之德有什麼不一樣?其實完全一樣,只是心量不一樣。你看普賢的心,你看名字上「普」,普是普遍,沒有局限,菩薩的心量沒有普賢菩薩那麼大,他普到什麼程度?遍法界虛空界。用大乘佛法來說,沒有一個不是佛,《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普賢菩薩的心。普賢菩薩的心跟法性一樣大,跟虛空法界一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所以他禮敬諸佛,那個諸佛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裡面包括有情眾生,上至諸佛如來,下至地獄眾生,有情眾生;無情眾生包括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乃至太虛空,無所不包,這麼大的心量。普賢菩薩那一拜可不得了,跟我們凡夫不一樣。我看到一個光碟,上一次北方有個同修送了兩片給我,我看了,是附體。中日戰爭兩個將軍附體,中國一位將軍,日本一位將軍,求超度。告訴超度的人,你們回向念他的名字要觀想,要想到他才管用。光念沒有想到沒有用,我上不去,你一定要想到我們才管用。這個信息好,現在多少我們都是依照這個文字念,沒有去想,那麼念是白念了。念到一定要想到,念到本師釋迦牟尼佛,你心裡真想釋迦牟尼佛,就會有感應,光口念沒想,不起感應。念觀音菩薩要想觀音菩薩,念到什麼就要想到什麼,才管用。普賢菩薩那一拜還得了!遍法界虛空界情與無情他統統想到了,這個功德多殊勝!禮敬諸佛不容易,遍法界虛空界一法都不漏。稱讚如來亦如是,都是那麼大的境界。我們真正依照那個修,從經開端到末後,你就成功了。開端的時候你是個大心凡夫,這部經學完之後,你成了妙覺如來,超普賢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普賢是等覺,超過是妙覺,就圓滿了。

這十願,我們能不能記住?能不能常常放在心上?要能記得住,要常常放在心上,要認真努力去做,隨時隨地去做。第一個是禮敬,第二個是稱讚。人起心動念有善有不善,善的稱讚他,鼓勵他;不善的不說,原諒他,不要放在心上,讓他慢慢覺得慚愧,自然就斷惡修善,改邪歸正,這就對了。一定要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召他。第三是供養,全心全力,隨分隨力,我有多大的能力,普遍供養。普賢菩薩的殊勝,就是沒有分別執著,平等供養,普遍供養,他心目當中一切眾生全是佛。供養任何一個人都是供佛,供養蚊蟲螞蟻也是供佛,那一點真誠恭敬他永遠不變。「懺除業障」,過去現前煩惱習氣很重,有意無意造作許多業障,天天懺悔,念念懺悔。十願前面這四條真修,後面才「隨喜功德」。隨喜功德非常重要,為什麼?把自己傲慢嫉妒這個煩惱降伏住。別人有好事情,不但不嫉妒,生歡喜心,讚嘆他。如果自己有能力幫助他,還要幫助他、成就他,這是隨喜。那個人修多大功德,你隨喜的功德跟他一樣大,你就得到了。為什麼要嫉妒?為什麼要障礙?隨喜,不費心力功德就獲得了。如果障礙、嫉妒,造的這個業報非常重,他的好事影響的面多大,影響的時間多長,那就是你將來遭的惡報,你遭多大的惡報,受苦受難,你受的時間多久,跟這個是一樣的,所以不可以做。別的惡業沒有提出來,這個特別提出來,這用意很深,是一般人很容易造的。

下面再「請轉法輪,請佛住世」。請轉法輪是請講經,請誰?我們年輕的時候學《行願品》,就想到請誰?請人難,不如請自己,請自己學講經靠得住,請別人靠不住,求人不如求自己,逼著自己要發心。看到眾生苦,看到地獄苦,講經教學是大好事,為什麼不乾?要發心學釋迦牟尼佛,一生就幹這個行業,而且是個義務的行業,不收學費,什麼都不計較。學生當中有供養的可以接受,生活能夠維持夠了,多餘的要學印光法師,完全拿來做弘法利生。印光大師把四眾的供養辦了一個印刷廠,弘化社是他老人家辦的,印經跟善書,勸善的這些書他都印。印的品質非常之好,在近代能稱得上叫善本,印得好,紙張好,字也很大,裝訂都很好,裡頭很少錯字,請這些專家學者來校對。所以弘化社的本子,好本子!可以用來做翻印的底本。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讀到佛經,能夠發心學佛,請轉法輪。

接著「請佛住世」,這總共七條,這七條叫願,後面三條是回向,十願裡頭願只有七條。請佛住世這意思是什麼?住在一個地方弘法,不能到處亂跑。這樁事情李老師跟我講過兩次,勸我住在一個地方,我說我非常想住在一個地方,沒有緣分,緣很薄。大家請你去講經,一部經講完了就得走路,沒有人在一個地方建一個道場來供養你,沒有!我們自己想建個道場都不行,到最後緣產生了變化,逼著你非走不可,所以一生流浪。有那麼一點點安慰的,就是看到釋迦牟尼佛一生流浪,釋迦牟尼佛居無定所。中國自古這些祖師大德有福報,能住在一個山頭十幾、二十年,甚至於一生不下山,大福報!我們沒有這個緣,大福報要有大力的人來護持。中國過去護持佛法的是帝王,現在沒有了,沒人護持。縱然有大富長者,不認識佛法,只是偶爾請你講一部經,修一點福,他就很滿意了,而不知道這大福報,他不曉得。所以他們有請法師講經,沒有辦法叫法師常住,這個他做不到。

後面回向。「常隨佛學」是回向菩提,「恆順眾生」是回向眾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就是回歸自性。十願要真做到,不得了!普賢十願什麼人是當機?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當機的,所以行超普賢是說這些人,不是說我們,我們沒有辦法,我們做不到。四十一個位次,從圓教初住開始學這部經典,這部經典學完,他就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都超過,他到妙覺位,你說這個法門功德多大。經初開始學,「德遵普賢」,你看到末後「行超普賢」,證妙覺如來。這一句德遵普賢,「前之德遵普賢與後之行超普賢」,這裡頭藏的意思要懂,顯示出這一部經不可思議!不但是釋迦如來四十九年所說經教的第一經,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修、所說、所傳的第一經,這個意思在這裡。四十八品經第一品是序分,第二品還是序分,第三品依舊是序分,這個經序分有三品,第三品是別序,第一、二是通序,到四十七品成佛了,行超普賢成佛了,這還得了!我們這部經學了一年,現在快學完了,有沒有行超普賢?沒有。為什麼?我們沒有德遵普賢。如果我們真的是德遵普賢,肯定能夠行超普賢。這是第一遍,第一遍吃了這道菜,囫圇吞棗,沒吃出味道出來。希望第二遍的時候要細心的去品嘗,細嚼慢咽,把它的味道嘗到,叫法味。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念老後面的註解,這是先講翻譯的,「且此不但無誤」,翻譯正確,決定沒錯誤。而實實在在是釋迦牟尼佛慈悲到極處,「剖出心肝,與眾相見」,這是形容世尊說這部經典。誰認識?不是過來人不認得!「蓋普賢乃大行菩薩」。這四大菩薩在中國是中國大乘的四根柱子。第一個是地藏菩薩,地藏代表什麼?地是大地,藏是寶藏,大地能出生五穀雜糧,地底下含藏著無量的珍寶,七寶都從地上開採出來的,所以大地含藏寶藏。佛用這個來表心地,心地裡面含藏的寶藏,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這三種無量變現出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無盡的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用心地來顯示,叫地藏。那開發寶藏用什麼?地藏菩薩四個字,「孝親尊師」。所以《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唯有孝跟敬,對父母的孝、對老師的敬,能開發自性的寶藏。這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你要沒有誠敬心,你沒有辦法開採寶藏。沒有智慧你不認識它,沒有方法你不能開採,你得不到受用。所以要智慧,開採的方法是孝敬,地藏代表孝敬。

從孝敬再提升就是觀世音菩薩無盡的慈悲,救苦救難。拿什麼來救苦救難?拿開採出來的,從自性裡頭開採出來的寶藏。這個寶藏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諸佛如來他所表演的、他所說的這是寶藏,用這個來救苦救難。如果專有慈悲沒有智慧,祖師大德有一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觀世音菩薩慈悲方便,如果沒有智慧的話副作用出來了。所以第三位是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讓孝敬、慈悲都行在正道上,不會產生副作用,文殊的智慧。普賢菩薩的大行,普賢菩薩把上面這三樣,地藏菩薩的孝敬、觀音菩薩的慈悲、文殊菩薩的智慧,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日常處事待人接物,這叫普賢。普賢菩薩實行,行的就是前面三個,如果這三個不能落實,不都全落空了?三個都落實,那就真管用了。這是大乘四大菩薩,四大菩薩是一體,不能分開。現在人不知道,專拜觀世音,其他都沒有了,所以他迷了,他沒有智慧,迷了。四大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性修不二,性修一如。這個道理要講清楚,然後大乘修學才是圓修圓解圓證,你得到的是圓滿的。

所以普賢是大行菩薩。「表差別智」,差別智就是日常生活當中用的智慧,樣樣都知道。「稱為華嚴長子」,在華嚴會上菩薩眾裡面,他的位子擺在第一,文殊擺在第二。我們後面這個三聖是華嚴三聖,當中是毗盧遮那佛,你看看這一邊普賢菩薩在右手,這一邊文殊菩薩在左手。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這邊是第一位,你看寫對聯,對聯的掛法,在我們自己背後一定是,這邊是主,落款的地方,這邊是賓,是客人。普賢是在主位,第一位,代表行。《華嚴》是什麼?《華嚴》是以行為第一,解為第二,文殊代表解。淨土宗也是的,著重在行,所以觀世音菩薩在這邊,大勢至菩薩在這邊,重視在行。你看菩薩他擺的位置,你就知道他重點在哪裡。這個法門,《華嚴》行第一,解第二。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供釋迦牟尼佛的,供迦葉跟阿難,也是迦葉代表行門,阿難代表解門,都是重在行。大乘教裡頭行擺在第一。所以「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願而稱王」,菩薩行願當中第一,這稱之為王,而它的作用是導歸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華嚴的歸宿,這個意義太深了。「普賢之願,廣大無際,窮劫無盡,導歸極樂,利濟無盡」,利是利益,濟是救濟,救濟苦難眾生。利是無上的利益,這個利益無有窮盡,所以「稱大願之王」。難怪世尊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

「是故本經來會聖眾,鹹遵普賢之德也」。這個經是大乘經,不但是大乘,古人把這個經認為是《華嚴》跟《法華》的歸宿,而《華嚴》跟《法華》是這一部經的引導。我們看梅光羲居士的長序,裡面就寫得很清楚。這個用意非常非常之深,確實是一切經裡面的第一經。彭際清居士稱本經為中本《華嚴》,稱《阿彌陀經》為小本《華嚴》,有道理!這三部經文字的分量有多少不同,《華嚴經》的分量大,《彌陀經》的分量少,但是內容沒有絲毫差別,所以彭老居士把它看成一部經。細說是《華嚴》,略說是《彌陀經》,所以《彌陀經》用做課誦本最理想。那這一部經折中,所以稱為中本,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精華,是《阿彌陀經》的細講,對於現在人學習是非常理想的一個本子。更難得黃老居士這個註解注得太好了,對我們初學的人有很大的幫助。學這部經就應當德遵普賢,你才能夠真正得到這部經所說的真實利益。三種真實當中,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你都能夠得到,關鍵在普賢行。

「但此經中,世尊於方便中獨垂方便,於圓頓中更顯圓頓,直以信願持名一法,廣攝六度萬行。」這是讚嘆,也是實話,確實是釋迦牟尼佛在方便當中獨垂方便,方便當中的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簡單的說就是最適當的方法,最直捷的方法,最容易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方法,這叫方便當中的方便,確實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圓頓中更顯圓頓。下面為我們說出來了,方便圓頓是什麼?就是信願持名。

《淨土大經解演義》595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