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真正深信因果了,不會有任何的埋怨、後悔


時間:2014/6/24 作者:心源

我們這次的講題是「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能夠無怨無悔,那是時時心胸坦蕩,心胸泰然。其實無怨無悔的人生一定是從我們的心感悟出來的,當我們的心中有怨有悔,就不可能走出這樣的人生格局出來。其實有怨有悔自己都會痛苦,不可能去利益他人。在我們之前跟大家的分享討論當中,很多聖賢人的一句話就把這個道理講得很透了。比方佛陀講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聖賢的教誨不用多,一句話至誠的心信受,至誠的心去奉行,人生的問題就化掉一大半了。

欲知前世因。前世可以算是我們這一生之前走過的路,以至於是上輩子、上上很多輩子所作的因、所造的因,現在這一輩子來受果報。所以人真正明白因果不空,因果相續的真相,我們遇到的哪件事情能埋怨?有沒有哪件事能埋怨?沒有能埋怨的,都是自作自受。當然這一句自作自受不見得是壞事,種惡因當然得惡果,但種善因就得善果。當人真正深信因果了,確實沒有任何的埋怨,不只沒有埋怨,還會面對每天歡歡喜喜,因為每天都可以把債給還掉。大家有沒有跟人家借過錢後還債的經驗?比方跟銀行借了五十萬,這個月領了薪水還了三萬、還了五萬,看到那個數字一直減少,慢慢覺得身心愈來愈輕鬆,叫無債一身輕,所以還債是好事。這個世間沒有壞事,我們會覺得壞事,那是我們的執著,我們會覺得壞事是我們生貪著,喜歡順境不喜歡逆境。而逆境也不是真的逆境,逆境還是自己的好噁心造成的,所以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自己的心。

我們人生的怨、人生的障礙絕對不是別人造成的,是自己造成的。我們有了這分感受之後,那真的對一切人無怨。你看佛陀在前世是忍辱仙人的時候,遇到歌利王割截他的身體,諸位朋友,我們這一生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惡緣?割截身體有沒有?都沒有。佛陀遇到這麼艱難,這麼惡劣的因緣都沒有生煩惱,我們還有什麼好煩惱的?你說不對,他是佛陀,是不是?你看我們學佛第一個態度,學佛就要學誰?你們怎麼都不講話?所以你看態度決定一個人修學的成就,態度決定成功,不是說等我成就了,這些習氣我來改,那顛倒了。是心態才決定了我們往後的發展,萬法由心生。

往往師長在教誨我們的時候,最重要的教誨開始就告訴我們。我記得師長有次講了一個主題,是「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兩個小時的一個講題。那時候剛好有些同修來參訪,師長用短短兩個小時,把整個淨土宗修學的這些綱領原則講了一遍。印象很深是師長一開頭就說:學佛就是學佛的存心,佛的用心。第一句話。諸位朋友,我們想想佛有沒有怨?佛有沒有悔?都沒有,那我們怎麼學到了?我們跟誰學的?所以我們是不是真學佛?要冷靜。我們腦子裡有怨有悔,我們不是跟佛學,我們跟誰學?跟自己學。

......

我們聽這些聖人的教誨重在力行,重在聽了之後當下就轉變我們人生的心態。所以諸位朋友,我們今天當下有沒有契入無怨無悔的人生?我剛才講得口沫橫飛,都沒有反應。你看一句,一句就可以進了。我們有時候心裡會說:我才剛學一年,放不下是正常的。假如有這個想法,這一輩子都放不下,為什麼?當場這個念頭又是執著,明明是來佛門放下執著的,結果愈學愈執著。

這一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就代表著我們要為我們的人生負完全的責任。所有這些惡的緣分都是我們之前自己犯的過錯,所以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聽到這句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什麼心境?趕快逃,變得離群索居,誰都不想見。明明長輩到家裡來了,都視而不見,讓人家覺得這個學佛的人行為舉止怪怪的。我們學佛最重要的一個入門,放下我執,放下自私自利,這是頭關。這一關沒打破,我們一年級都上不去,都還是在幼稚園,都是留級,甚至於還要小心會降級,有沒有?這個降級是事實,我們要依教奉行,提起高度警覺。

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蔡禮旭老師主講(第二十五集)2007/2/6台灣中壢善果林淨土寺檔名:52-184-0025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