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慈誠羅珠堪布:無論信與不信因果都在那裡


時間:2014/9/6 作者:如是

慈誠羅珠堪布:無論信與不信因果都在那裡

無論是否有信仰,誰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戒除、禁止、杜絕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為,適當地規範、調整與約束自己的心理與行為,這就是持戒。

現代社會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約束,如果人人都自由散漫、無所畏懼、毫無顧忌,則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雖然每個人都很喜歡自由,西方思想尤其強調自由,但在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有自我約束。試想,如果全世界都沒有法律法規、沒有倫理道德,肆無忌憚、隨隨便便,這樣一切都會混亂。

佛教的自我約束,建立在因果與利他的觀念之上。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最基本的因果觀念。做好事有好報,做壞事有壞報,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人做了違法的事情卻一輩子都沒被發現,那他就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因果就不一樣了,即使沒有人發現,也一定會有果報,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無論是否有信仰,誰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

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法律都是人為的法律,絕大多數建立在個人利益的基礎之上,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約束。佛教講的因果卻是所有生命之間的約束,無論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必須遵從這一規則,誰違背了誰就會受懲罰。

有了因果的觀念以後,我們做事就會有選擇,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就會懂得取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裡面的“善”與“惡”的界定,可以用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凡是對其他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叫惡,凡是對所有生命有利的事情都叫善。把善惡作為企業的道德準則,就會培養出誠實的高層管理者和員工,就會達成一致共識:要對社會、客戶負責,產品必須是合格標準的等等。取捨因果的結果,就是講究誠信;有了誠信,就會產生企業與客戶的雙盈。

交易可以分為三種層次:最下等的,是企業有利潤、顧客遭損失。但這種交易是短命的,一兩次受騙上當以後,就沒有人願意與其做交易了;這種企業一定沒有前途,一定會瓦解崩潰。中等的交易,是企業虧損但顧客獲利;上等的交易,是企業賺錢、顧客也獲利,這就是雙盈的交易。做到雙贏的企業,才是有前途的企業。所以,如果沒有因果觀念,一切都向錢看,不擇手段地謀取暴利,這樣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

佛教的因果其實一點都不神秘,但因為很多人對佛法不太了解,反而把佛教神秘化。有些學佛的人也喜歡神通,整天神神叨叨,把本來不神秘的東西神秘化,把稀鬆平常的道理神聖化,這樣反而造成了其他人對佛法的誤解。

有些事情為什麼一定要去做?因為需要愛的付出。有些事情為什麼不能做?因為這與愛有衝突。如果心中有了愛與利他的理念,就不可能做出違背良心、傷害他眾的事情,就不會形成毫無規矩、不講道德的市場機制,這不但對企業的良性循環有利,也對整個社會與所有生命都有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