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9集)


時間:2014/10/17 作者:果林果梅

今天我們講經題,經題,一經之題,在天台裡頭,天台宗它是五重玄義,五重玄義第一重玄義就是講名字,我們現在是華嚴宗的十門分列,分成十個部門,把經題擺在第九。總之這個很重要,不管什麼人講經,就是不講前頭的概要,也要先講講題目。這就正好是從講概要到講正文,這就是過渡,交叉了。

今天我們就是「總釋名題」,題目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也很長的一個名字,現在把它簡略,可以稱為《佛說大乘無量壽經》。這個經題是從現在所住存在世間的五種譯本的題目會集而成,會集就是這個意思。有多種的翻譯,梵本現在也不可得,通梵文的人水平也不大夠,再重新翻譯,翻譯過十二次,不斷的在翻,也不見得就能超過古人。所以力之所及,就可以從各種已經翻譯的本子裡頭把它會集一下,這叫會集本。現在對於《金剛經》有人這麼做,這都是會集本。《阿彌陀經》鳩摩羅什和玄奘各翻譯了一次,先師也把它會集。因為有的好簡,有的著重於文字通順,鳩摩羅什就「秦人尚簡」,他就喜歡簡化,而玄奘就講信,要忠實於原譯,他的就比較繁。《阿彌陀經》玄奘的譯本是十方佛贊,鳩摩羅什的翻譯是六方佛贊,他尚簡,就簡化了。所以有會集的必要,把各種譯本之長會集起來。

《無量壽經》上次已經說過,又是特殊的,各種不同的譯本差別很大,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所以會集。會集的這五種經,這五個題目,印得很詳細,我們就只把題目念一念。《漢譯》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十號的一種翻譯,是阿彌陀佛這幾個字中的一種含義,所以可以翻為無量壽、無量光,這是無量清淨平等覺。吳譯本,孫權那邊翻譯的,前頭一個很長的名字,他就是把那個音翻譯出來了,所以這個字就不大好懂,很長;翻譯意思,他還是把它譯成《無量壽經》,也叫《阿彌陀經》,這是吳譯本。魏譯本大家都知道,就是大家常念的《無量壽經》。唐譯本就是《無量壽如來會》。宋譯本,就是宋朝翻譯的本子,最後翻譯的本子,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經的名字很重要,所以古人說,「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一看見經題,他就知道全部的利益。「忙人見經題」,很忙的人,他心裡頭很多的事情,忙忙碌碌的人,而不能專心修持,他看看經題,「亦能得利益」,也能從經題中得到利益。所以日本人都在念《妙法蓮華經》,「南無妙法蓮華經」,就念這個經題,拜這個經題。所以這題目,名題,十分重要。全經的要旨都顯示出來,讓我們學者,我們行人,因這個名字而了達經的本體,一看經題就能夠看全經的大意,可以從這裡頭能夠了解,所以經題很重要。

五種的經題要會集,以前不是有幾種本子了嗎?王龍舒的一本,他就管他所會集的本子稱為《大阿彌陀經》。這個「阿彌陀」,當然吳譯中有阿彌陀這個意思,它是可以的,但是「大」字,沒有哪個稱大阿彌陀、大無量壽,都沒有,這個「大」字就是王龍舒加上的。這個就是我們會集的一種所忌,你要都是經中原來的語言,會集的人不能隨便增加自己的文句,你把自己的文句加在經裡頭,或者加在題目裡頭,題目也是佛印證的,這不就是把自己的意思變成了佛的意旨?這是大大的不可。所以為什麼王龍舒作了之後魏默深又要作,魏默深作了之後先師夏老居士又作,就是他們在這方面給後人開了一個很不好的例,你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句加進去,那就很不妥當,這就是一個毛病。彭二林的一個刪節本和後來魏默深會集的本子,最初都叫做《無量壽經》,這就沒有分別了,你這個會集本跟原來的譯本同一個名字,人家一看名字,誰知道是哪一種?所以後來王耕心就把魏默深的本子給它加上兩個字,《摩訶阿彌陀經》,「摩訶」當然也是大的意思,摩訶兩個字同樣的沒有來歷。就是這五種名字前頭都列了,會集的經過,他們的例子不妥當。

再考,《無量壽經》曾經翻譯了十二次,名字還都在,名字中用「無量壽」做名字的有十本,以「清淨平等覺」做為名字的有兩種,以「正覺」做為名字的有一種,這樣的話,就要綜合各譯的內容。現在先師的會集就把宋譯本的經題直接用上,宋譯本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正好是這會集本名字的前半段,一點也不要增減,完全是原題目。最末的一個擺在前頭,最初的一個譯名擱在底下,最初的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無量」兩個字就不要,前頭已經有「無量壽莊嚴」,只剩下「清淨平等覺」,把「清淨平等覺」《漢譯》這個名稱加到宋譯的這個名稱之下,就成為現在這個名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字不要,經字擱到底下去,這是宋譯;《漢譯》,「清淨平等覺經」。這兩種一來天衣無縫,所以說「不假斧斤」,用不著任何的造作,這兩個譯本的原名攝在一個題目裡頭了,十二部經題都以無量壽、清淨平等、正覺,這都擺進來了。

「全經大旨」,回頭我們要發揮,整個《無量壽經》兩萬多字,大旨在這一個經題之中昭然若揭。而且淨土宗的重要的含義都具備在這一個題目裡頭,底下我們要發揮。所以一個題目之中往往要包括人法喻,人是說法的人或者其他的人,法,你這是什麼法,有什麼譬喻,完整的經題之中要具備人法喻;教理行,教是教法,理是本體,如何來行持,在題目中也表現;體相用,體大、相大、用大,在一名之內都顯現了。「如帝網珠」,這個題目就好像帝網的一珠,這一顆珠子就把其餘九百九十九顆珠子它們的一切光明莊嚴都攝在一個珠裡面,就好像一切無量的妙義都攝在一個經題之中。所謂會集,可以是會集的用心、會集的妙,這個可以做為一個例子,可以從這看到一點麟爪。所謂一麟一爪,你要看見這是龍的麟、龍的爪,就知道這是全龍。從這個經題的會集就可見整個經的會集都是如此,不假斧斤,圓攝眾妙。這是總的讚嘆了一下,底下這個讚嘆之詞,它的意思,在下面的討論中我們會清楚的看到,現在就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

「佛說」,佛就是梵語佛陀的簡稱,它的含義就是覺者、覺悟者。咱們眾生迷,是迷者,迷了自己的本覺。佛就是他已經沒有迷了,沒有迷,剩下就是覺。所以《圓覺》的話很好,「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也都是極頓的話,沒有那麼許多漸次,圓頓法。咱們淨土宗是圓頓法。迷就是眾生,覺悟就是佛,沒有那麼些階梯,這是從頓法來說。但是圓教裡頭,無階梯之中不妨還可以有階梯,而有階梯之中不妨還是平等。

佛是三覺都圓滿。三覺是什麼?「自覺」。所以我們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覺,你自己不覺悟,自己還在迷,自己還滿眼睛都是翳,自己還是白內障,都快瞎了,要給別人領路,就一盲引眾盲,而且自己名為說法,實際是放毒,不自覺。阿羅漢只知道自覺,他就是阿羅漢,佛就呵斥為焦芽敗種。你不自覺而想覺他,你修一些福是可以,所謂的痴福,修一些痴福將來如仰箭射虛空,最後還要掉下來。所以首需要自覺,你才能夠覺他。「覺他」,我們修行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覺他,所以不同於阿羅漢。生極樂世界的人純粹是大乘,《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以二乘的種性,只知道求自覺的人,不知道覺他的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道理有很多念佛的人不明白。說得很明白,「二乘種不生」,這是天親菩薩的論,所謂三經一論,《往生論》。覺他,因為覺他,所以才要覺自。不是想我自己怕苦,我要出苦,只是個人打算,個人打算這個心就太小了。而且「覺滿」,沒有欠缺。這三個覺都圓滿,這才名之為佛,「名為佛陀」。我們就曉得,佛就是三覺圓滿的眾生,眾生就是完全在迷,還沒有覺悟的佛。我們從這個概念上說,佛教是無神論,不是有個造物者、有個神,至高無上,他永遠是覺悟的,我們都要靠這個神的加持才能夠生天堂,平等的。借《心經》說,我們跟佛是平等的,不增不減,在佛也不增,在我們也不減,真實平等之義。所以我們後來是平等覺,這個名題目里有,「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名號的含義,它中間含了這個意思在裡頭,可以翻譯為這樣的文字。

再有,「佛者乃十號之一」。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第十就是佛,通號。因為有這個十號具足,這個世間所尊重,就稱為世尊。這樣的說法,世尊是在十號之外。可是《成實論》就不一樣了。所以很多東西它都有出入的,有的人常常很執著。這都沒有什麼,就是開合的不同,不要總覺得好像是莫衷一是,到底哪個對哪個不對?都是仁者妄生分別。《成實論》就把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合成一號,這兩個合起來做為一號,做成一號就變成九個,世尊加上去就是十號。所以世尊可以在十號之內,可以在十號之外。今天我們這個地方提一提,就不再說了。只是要說什麼?就是佛這個十號之一是個通稱,就好像我們現在在座,居士是個通稱,咱們現在在座的人,除了諸位大比丘之外,大家都是居士,居士是通稱。你必須叫張居士、王居士才知道是誰,有的時候還兩個都姓這個姓,把他名字擱上去,那是他的別稱。就是說佛是個通稱。這個通稱,就本經來說,我們已經可以知道這個佛所指就是指我們的本師,大慈大悲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

「釋迦牟尼」是印度的音,翻成我們的話就是「能仁、寂默」,能夠仁(仁義的仁),又寂默。所以這個名號就含了極深的道理,他是能仁,能度一切眾生,覺他,他覺他,可是寂默,無所動,無所動而在度眾生。所以就是常寂光,寂而恆照,照而恆寂,寂和照不二。寂是體,照是用,體用。在禪宗,體用何妨分不分。所以佛法很殊勝的意思,咱們導師的名字裡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寂默就大智,能仁就大悲,悲智不二,悲智並運,登峰造極,佛。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究竟極果,乘大願船」。為什麼說乘大願船?咱們的本師無量無量塵點塵點劫以前久已成佛,但是以大願故,還示現從尼泊爾出生。所以這一種完全是示現成佛,為度我們。為度我們所以才演說這本經,而且這本經將來一切經都滅了,只有這一部經住世,而這部經今天當正式開始放光。所以也可以這麼說,從現在起,一直到最後最後的一百年,都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當機,都要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釋迦牟尼佛說的,在這經里說的。這個佛就指的是「一切眾生大恩大德之慈父,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

「說」的含義是悅,喜悅的悅,「悅所懷也」,心中很高興。說跟高興連在一起,我們常說暢所欲言。而且這個還不同,這個是釋迦牟尼金口所宣,是佛說。「佛以度生為願」,現在眾生根機熟了,可以來聽這個妙法,通過這個法而能得到解脫。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今天這個時機成熟,來跟大家說,心中很舒暢,滿自己的本願,大暢本懷,所以是悅所懷。但是不能老如此,最後一百年一過,還有世界,還有眾生,可是法就滅了。所以這種機會是難得的。所以有身命是很容易,如果不出輪迴沒有盡。可是你聞法的機緣不多,從現在起就有限的一點點時間,最後再饒上一百年,再以後你就沒有佛法可聞了。而且咱們這是賢劫,賢劫有一千尊佛出世。就是在現在來說,說難聞不難聞?咱們偌大個北京城,能像今天我們在這一塊又有幾人?不說現在,佛當年在王舍城,三分之一的人見佛,三分之一的人只知道名字沒見過,三分之一的人連名字都不知道。所以佛法難遇難聞,我們現在要很珍重我們這種機緣,要深自慶幸,也要發起大的願力,使得其他的眾生同沾這個甘露的利益。這解釋了「佛說」兩個字。

「大乘」,這個字可以讀大乘,也可以讀大乘,如果當做名詞來講的話,你讀大乘;譬喻那就要讀乘,就是一種交通工具,就是車子。你看,古文老說「出車千乘」,就是他能派出一百輛兵車。所以下象棋,車馬炮,很少人念車馬炮,是不是?那是一個古來的音,念車。出車千乘,這個讀乘,就是車。千乘之國是個大國。我們這用大乘是什麼意思?兩個意思,我們一切不外乎是能跟所,一個是能乘者大,一個是所乘者大,這兩方面的意思都有,是大人物所乘、大士所乘,這個法是個大法、是個大車,可以運載一切眾生達到究竟。所以他就分別於聲聞、緣覺,只求自覺的,那個叫做小乘,他那個車很小,就是能乘的也小,所乘的也小,發心不大。能乘的小,你的法也只是自覺,所以能乘的也小,也沒有利他之心。

《十二門論》解釋「摩訶衍」,摩訶衍就是梵文大乘的音譯,它比喻「於二乘為上」,於聲聞乘、緣覺乘它是上,上首,所以叫做大乘,只是對小乘而言,它是大乘。「佛大人乘是乘」,這兩個雖然是同樣的一個字,這個音應該要分別,前頭一個音是動詞,後頭一個音是名詞。佛是大人(所以《八大人覺經》說大人),佛這個大人他乘坐這個工具,所以叫做大,因為能乘的是大,佛所乘。「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能讓眾生得到大利益的事,所以叫做大。就這個法很大,也就說這個工具很大,讓眾生都得到好處,滅苦,「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佛所乘是大,能乘的又是大,「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這個乘能夠窮盡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稱為大。這是大乘之含義。《十二門論》又說,「《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無量無邊」,這個法是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這是《十二門論》解釋摩訶衍的話。還有《寶積經》說,「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這說的是法,這是所乘,所乘的是什麼?是諸佛如來他真正的正覺,這個覺悟是真正的正覺(你看兩個正形容這個正覺)所行之道,所以這個乘名為大乘。

以上這些經來論這個大乘,我們可以把它歸納,就是如來跟大菩薩是能乘,能乘者大,就叫做大。「又所乘之道」,他所行之道,「是諸佛如來之所行」,這菩薩之所行,所乘者也大,所以也叫大乘。又這個大字是從體上得名,指的本體。它的意思是以常和遍為義。常就三際一如,過去、未來、現在,它沒有生沒有滅,常;遍就遍一切處,沒有一個地方不遍。體就是沒有邊涯,沒有邊邊,沒有窮盡,也沒有一切對待。說這個大不是相對的那個大,我們說這個錄音機比那個錄音機大,這是對待。錄音機又比這個桌子它又小了,桌子比房子它又小了,要說房子是大,這是對待的大。我們用這個大字,這個大字我這個註解里沒有引,這個大字的解釋就是沒有對待。這個大字是其大無外,同時其小無內,它大到是沒有外邊,沒有一個在它之外,同時又其小無內。所以佛教是極微妙,我常說這是大安樂法門,這是一切不能相比的,我們總是在執著裡頭。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才是大。「絕諸對待」,你有大有小都是對待法。「橫該十方」,從空間說就遍滿十方,從時間說就「豎通三世」,過去、未來、現在。「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這個大是什麼大?在時間上說,沒有一個法在這個之前,才叫做大,「唯此先於諸法」。所以傅大士,梁武帝的時候傅大士,他說「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你說天地,宇宙出來了,有個東西在宇宙之前,它無形,它本來就是很寂寥的,就形容這個大字。「故強名為大」,勉強名之為大。因為這個大字它包括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個大字就是勉強的名稱。

底下我們說它是常,《涅盤經》就說,「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所以愛因斯坦他就進步得很厲害,說我們現在空間、時間、物質這些概念都是人類的錯覺。有大有小、有東有西、有南有北,空間這些概念;時間的概念,過去、未來、現在、多少劫、多少剎,一剎那就是短,一劫是多麼長,都是錯覺,所有物質。從前人老問,這個你怎麼說是空?現在一句話告訴你,錯覺。《涅盤經》說,「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這是形容大,這個大字我們就講得比較多。所以佛法要發揮起來無窮盡的,智者大師當年講《妙法蓮華經》,講了一個妙字,講九十天,九旬談妙。你要說,一個字可以窮劫說不盡;你要簡化,維摩詰就默然。所以我們在經題中這個大字稍微多說了幾句。

而且我們要結合我們淨土法門,你說這個大乘,這很廣泛,也可以說是通論,摩訶衍是通論,結合我們淨土法門,何以見得能乘也大、所乘也大?所以我們都要消歸自己,不就是說食數寶。這個我們就可以用《觀經》的兩句話,最簡單,也最明了。淨土三經,《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淨宗的第一義諦,而且推廣一切法門也都不外乎這兩句。是心作佛,作佛你就是要念佛,是心作佛,是心就是佛,你能念的這個心它本來就是佛。你能念的這個心就是能乘的,能乘的大,它是佛,還不大!所乘呢?你所修,就是所乘的,是心在作佛。你作的是什麼?這是作佛的法,你不是作別的,是作佛,要成就的是佛,你所乘之道也大。你本來能念的這個心就是佛,你現在所作的,你所乘坐的也是佛,這還不都大嗎?「又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心;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心」。所以,「能修所修」,都是心。能修就是這個是心是佛的心,所修的也是修的是心作佛,作的是佛,佛就是這個心,所以你能修所修都是心,「即心即佛,心佛不二」。也可以說,「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佛」,剛才已經解說過,「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佛。自佛他佛,只是一佛」。

「自他不二」,自他不二又能所「自他宛然」。自他不二,自他宛然,這個有時候很難懂。舉一個很淺近的物理學上的例子,磁場,兩塊磁石相吸,念過國中物理的人都知道,兩個磁石相吸就發生磁力線,發生磁力線就好多條條,都連起來,一頭連到這個是北極,一頭連到那個是南極,構成一個磁力線的圖,稱這個為磁場。就以這個例子來看,為什麼說自他不二?佛是一塊磁鐵,打個比方,我們眾生有佛性,就跟鐵有磁性一樣。磁性是什麼?不可得。但是它有磁性還有作用,一切發電機、電動機都靠磁,不可得而妙用無窮。佛性也是如此,更微妙,比磁性更微妙。但是眾生是什麼情況?這個磁是亂的,這個電磁走的軌道都是亂的,這個這麼走,那個那麼走,把自己的作用都抵消了,所以它就沒有作用。但是你擺在另外一個磁石的旁邊,受到那個磁場的引導,這電子就都走好了,一致了,和咱們修行一樣。

剛才是用磁做譬喻,來解釋一下自他不二、自他宛然。這個本來是鐵,它還沒有磁化,由於這個磁的作用,使得它這個電子的軌道都規律了,於是乎顯出磁性來了。本來都有磁性,是同樣的東西,是平等。但是一個已經是磁,一個還是鐵,這個差別又宛然。經過誘導,這個電子的軌道都順了,又成了磁石,又一樣,又平等,所以宛然又平等。自和他,生跟佛是宛然,生跟佛又平等。本來是一樣,可是一個迷、一個覺。迷,這些妄念,就是亂動這些東西不妄動,恢復到本來次序,跟佛一樣,平等,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而且你在這個磁場中,看這兩塊磁石也有自有他,可是磁場只是一個,你說這是誰的磁場?所以自他它又宛然、它又不二,因為兩個現在都是磁石,還有兩塊在這出現。所以通過這個譬喻,很能幫助我們體解。我們自他不二就是說的生佛不二,生佛不二可是又生佛宛然。

雖然能所不二,我們能修與所修也沒有二,沒有離開能所。所以有很多修行都是沒有離開能所,就現在這些個修練,練這個功、練那個功,完全都在能所之內。自己是能修,這個功是所修,能所是對立的,一有所就沒有道。所以觀音的反聞,就是入流亡所,頭一個字,先把所要忘掉,這個所。現在我們大乘,剛才解釋,「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它就是能跟所是不二,都是佛,都是心。而「修證不無」,雖然你本來是佛,修證才證明他不無,你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南嶽懷讓見六祖,六祖問他,「什麼物?怎麼來?」回答不出。多少年之後才能回答,「說似一物即不中。」後來六祖就問他,「還可修證否?」他說,「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要去修證不是沒有,但是你要染污就沒有。所以六祖印證,「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所以能所不二,修證不無,修證才是不無。「超情離見,強名為大」,這一切情見都超過之後,這才是這個大。這個大也無名,你不可以有個名字來概括它,只是勉強把它叫做大。這個經中就是勉強名為大乘,以這個為譬喻,說明全經的大旨。全經這一部法,這一個法門就是如此,能乘者大,所乘者大,能乘者皆是心、皆是佛,所乘者皆是心、皆是佛,皆大,絕對待的大,勉強叫做大乘。

再底下,佛說大乘無量壽,「無量壽」在古印度語是Amita,Amita是極樂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是此土的教主,Amita是彼土教主的聖號。這三個字就是密語、就是咒,所以先師說淨土宗是密宗的顯說。密教說是最殊勝,日本人判教把禪宗判第八,華嚴判第九,密宗判第十,他們的判法。但是淨土是密教的顯說,Amita裡頭就含了無邊的密義。現在有許多人說要去翻咒,覺得很時髦,這個咒語是什麼意思,把它意思翻出來。其實這是畫蛇添足,這個密語是密義,它有無量的含義。要說掛一漏萬,其實不是掛一漏萬,你是掛一漏了無量。它只有這一個意思,別的意思就沒有了,那不行。所以這個翻譯是很不妥當。有人把《心經》也翻了,寫信問我。我說難道玄奘那麼好的梵文,就這幾個咒他不會翻?他不翻是有極深的含義。從有言說到離言說、從顯到密,先給你講很多很多道理,後頭就是「揭諦,揭諦」,按照正音念是「阿諦,阿諦,波拉諦,波拉桑阿諦,菩提娑哇哈」。有什麼意思?以前那些意思到這全用不著了,所以妙就妙在這。密義,密義翻成無量壽,翻成無量光,或者十二光佛,無邊光、無等光、無礙光,這都是阿彌陀的號。《漢譯》稱為「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這都是阿彌陀可以翻譯的名號。這個裡頭都翻的是無量,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什麼的,都是無量。總之就說佛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都是無量。佛這個名號中的妙德無量,名號中所含的德號也是無量,功德無量,所以他的德號也是無量。我後頭引了一點,密宗的,把阿彌陀可以翻譯的意思,這三個字,我是挑了一點,後頭還很多,其實是無量。而且每一個名字,有這麼多名字,每一個名字所含的德也是無量。佛這個德號之中可以有無量的德號,每一個德號中所含的功德也是無量,這就是上頭我們所講的《華嚴》十玄的道理,一中就是多。往往有的人就是不能安心於他的法門,今天聽說那個法門好他就羨慕那個,自己修了修沒有影子想換,換到那去,過兩天又變又換,你這一生二換三換之後就快要到八寶山火葬場了。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切法門皆含無量功德,貴在堅持。

佛既然是無量的名號,怎麼我們這又單標無量壽?因為無量壽就代表法身常住,三際一如。法身常住,過去、未來、現在,都如一。無量壽是如如智的本體(如來最殊勝的智慧是如如之智,如如不動,如如之智),無量光是如如智的妙相,本體就不生不滅,就無量壽,而無邊無礙的光,這一切一切是這個智的妙相,用。所以經題就把壽這個德標出來,稱為無量壽,無量光這個德也就包括在裡頭了。因為什麼?相當然不離開體,體中就有相,既然出了體,相就在裡面。

再說日本人的解釋,日本的古德,不說現在的日本人,他們宗善導大師的教,對於《無量壽經》確實有很突出的見解。他說極樂淨土三種莊嚴,這三種莊嚴是指的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佛有無量的功德,有無量的莊嚴;菩薩有菩薩的功德,菩薩的莊嚴;國土種種的微妙,也是種種的莊嚴。詳細說在《往生論》中有二十九種莊嚴,概括就這三種莊嚴。這三種莊嚴的一切一切歸於壽命。這一切都是由本體所顯現的,而這一切莊嚴它必須依靠常住不壞做為本體,它才有意義。極樂世界將來也跟其他星星一樣的要大爆炸。現在確確是,星星爆炸、毀滅,化為微塵,微塵又匯聚,又成了新的星星。科學證明是這麼回事,跟佛說的一樣。那是一般的世界,極樂世界它就不是這樣,所以這個很要緊!不然你跑到極樂世界還要碰見大爆炸就白費功夫。所以說一切歸於壽命,而且一切歸於體,歸於法身。這含義很多,我上面頭一個說得很淺。再說,壽是代表本體,一切歸於體,體就是法身之德,歸於法身,歸於實相。所以一切功德莊嚴都是由於實相之所流現。

《甄解》又說,「安樂國土」,安樂就是極樂,「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依報、正報的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是天親菩薩的話,這一切莊嚴入了一法句裡頭。這個地方就很像禪宗的話,不往底下說就是禪宗的話。這一切莊嚴就入了一句裡頭,它就是,底下點破了,這一句是什麼?「無量壽故」,跟前頭的話是一致的。這是天親菩薩的話,「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是落在無為法身上,說破了就是教。所以經題中採用「無量壽」這個德號,這個是體。於是法藏(阿彌陀佛最初修行稱為法藏比丘),法藏在因地中所有的行願、所有的修持,與他成了佛果,果地一切佛的功德,極樂世界依報(就是國土種種的莊嚴)、正報(一切佛菩薩的莊嚴),以及全部的經旨(經的含義),都攝在這無量壽裡頭了。所以我們常說,要生極樂世界,一個是不退(我們世界的退緣多,誰都有退,進一退九。他儘管說得再好,碰見退緣,他一退退九步),極樂世界沒有退緣。極樂世界又壽命無量。現在我這個時候要用用功,就比我剛開始的時候要方便得多了,我不能再活個八十歲,壽命太有量了,再活八年都不容易,就咱們這苦。它壽命無量,又不退,還有不成功的嗎?所以一切歸壽命,這一點很重要。往生不是為貪圖安樂,而是為了真實去實現自己徹底度生的本願,不如此不能真實度眾生。

「莊嚴」,根據《華嚴探玄記》,「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這個莊嚴是什麼?所謂萬德莊嚴,佛以這一切德來莊嚴,莊嚴就是具德的意思;再有,是一種裝飾的意思,美化,讓它美起來,這莊嚴,含兩個意思。小本就是《阿彌陀經》,說「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他的佛土,前頭說了之後總結一句,成就這樣的功德莊嚴,極贊極樂世界。這個《往生論》我們已經說過,就不再說了。本經中說,法藏比丘發了願之後,他就「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專志莊嚴妙土是真實慧中的行動。真實慧中,那就不是有為法,無為而莊嚴淨土,莊嚴淨土而無為,這才是真的無為。把無為體會做什麼都不乾,一念都不動叫做離念、叫做無為,那是沉潭死水,死水不藏龍,也叫做陰山背後。「莊嚴眾行」,經里的話,一切行都得到莊嚴。後來又說,法藏匯報,「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我已經成就莊嚴佛土這樣的清淨之行。現在人談清淨就是一點事沒有,不吵,但是他是莊嚴佛土做為他的清淨之行。「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述說極樂世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沒有欠少。這都是咱們這部經裡頭的話,這些話就顯出經題「莊嚴」兩個字的含義。「蓋法藏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這是他的行願。從這個行動就得到他所應得的果,「故曰: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所感得這個國土,極樂世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所以因和果都是功德莊嚴。這箇中間包括很多具德的意思,偏於具德。

但是做為交飾、美飾,這經中也有,說「榮色光曜」,這些花果樹木榮色光曜,「不可勝視」,你看不過來。又說「無量光炎」,就是光焰,「照耀無極」,這一切都放光,種種的妙色之焰(焰表示它生動、蓬勃,不是像我們這光死的一片,它蓬蓬勃勃、活活潑潑的),這個是無極,不可窮盡,無量的色、無量的運動、無量的轉換,沒有邊際。「白珠摩尼」,摩尼是如意寶,「以為交絡」,做成種種的瓔珞,「明妙無比」,光明和美妙。咱們這個世界果子也有香的,像木瓜、佛手、香櫞,這都是果子(果實),它都是香的。極樂世界這些「花果恆芳」,老是香的;「光明照耀」,又有香,又有光,香光莊嚴。又說「隨風散馥」,隨著風吹都是香味。「沿水流芬」,像這些文字都是十分的美。隨風散馥,沿水流芬。又說「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光和色都具足。又說「奇妙珍異」,這是非常之奇特、非常之微妙、非常之珍貴、非常之突出,異,不凡。「周遍校飾」,遍於全國,互相來莊嚴。「光色晃曜」,光色明曜、生動。「盡極嚴麗」,莊嚴和美麗到了登峰造極。這些文句就是說國土這種莊嚴遍滿其國,這都是說它的美飾,這個國土,這方面的含義。

再說「具德」,具德這個地方有很重要的文句,經中第九品說,「如實安住,具足莊嚴」,這兩句話好。我從前就是對於說到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我覺得這個沒有什麼意思,現在我就很感興趣。它這一切是由於它是如實安住,實是什麼?實是真實,經中說的三個真實,咱們這經有三個真實,剛才說有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本際,就是真如),真實之利(可以給眾生真實之利),這是本經的三個真實,三個真實是一致的,是相聯繫的。極樂世界有這麼樣的莊嚴,是由於它如實安住,如這個實際、如這個實相而安住,所以才能顯現如此不可思議、不可窮盡的莊嚴。這些莊嚴都由於這個德,什麼德?如實安住於本體。第十五品說,「一切莊嚴,隨應而現」,很自然的隨你所感,應當所應的自然就顯現。就好像那個水,你願意深它就深,你願意洗淋浴的就從頭上衝下來,你願意它是暖一點就暖一點,你願意它冷一點就冷一點,一個池子裡頭,大家各個滿自己的意。而且聞法,各人聽到自己所願意聽的,都在一塊,隨應而現。這個是顯明什麼?就是顯明事事無礙圓明具德十玄門。這一切一切都是沒有礙,這水應了你就不能應我就是有礙,這是一切無礙、一切自在,一切這麼微妙,一切圓明具德,事事無礙。

上次講了十玄,大家恐怕還是覺得不大好相信,這本來也是。前幾年留蘇的一個留學生回來,在科學方面的研究所裡頭工作,一天他來看我,他說我正在研究新的數學,他也舉了實例,說可是我不懂,我想不通。他說這個新的數學叫新的級數,當這個項目到無窮多的時候,他說按理不但是全體包括局部,而且是局部包括全體。這是新的數學,偏於理論,理論中得出這個結論,局部包括全體。那不就是咱們所說的多裡面包含一,十個手指頭包括每一個手指頭,每一個手指頭包括十個手指頭,一裡頭包括多?這就想不通了,就是這個意思,局部包括全體。可這包括,我覺得我手包括十個手指頭,全部包括,這個誰都懂;但是倒過來說,一個手指頭包括全體的手,這就很難懂。事例有兩個事例,我先說一個,就是全息照相。咱們這照相是平面的,全息照相是立體照相,所以這個照片一放就跟一個真人一樣,立體的人坐在那。當然坐著就是坐著,站著就是站著,他如果是個動作就是個動作,這個圖顯出是立體的。但是它有個版,你要通過這個版才顯出來這個相。要把這個版給摔了,拿出一個小渣,再通過這個設備,怎麼樣?放出來還是整個人。小渣是底片的一個局部,它為什麼還能顯出整個人?它包括了全部的作用,局部包括全體;只是顯的這個相,人比原來小一些,不然就太奇了,因為世間的東西它究竟還是有極限。

所以過去有好多好多我們那個很機械的一些唯物論的東西,那完全是錯誤,就是愛因斯坦說的,全部是錯覺,咱們佛教說的全部是由於你妄想。錯覺和妄想正是相對的,錯跟妄很相似,覺和想不是很相似嗎?所以一剎那可以包括三大阿僧只劫。因此那些爭論,一定說三大阿僧只劫成佛,一定說一剎那可以成佛,這是戲論,愚痴,哪有這些分別?你錯覺。什麼叫一剎那?什麼叫三大阿僧只劫?不過現在從科學的發達,對於弘揚佛法就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這說到事事無礙,所以把前頭那個我們再補充一個。後來我跟他說,我說這有什麼難懂,佛教釋迦牟尼佛早就這麼講了。我又給他舉了些例子,他也想通了,拿水和波等等的,我上次舉過了。所以今天我給大家補充這個例子就很實際,局部包括全體,一個破的東西,一個渣,就等於原來的東西,作用一樣。因為它是全息照相,信息它全部,有這個條件,它所集的東西到了無限大,全部不能再比它多,全部它都有了,因此在這個情形之下,局部包括全體。

差不多宋譯的經題字都解釋了,底下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者,身口意三業」,一切業,不管善業、惡業,都是由身口意來造的,這三種業不管是善、是惡,要離開一切惡行、一切煩惱、一切垢污。惡念當然是要離,善念有的時候你要知道,也還沒離開煩惱。比方有人他戀愛,要犧牲性命去保護他的愛人,這是善念,但是他還是有垢污,他還是貪戀,所以不是清淨。你離開了一切惡,離開了煩惱,離開了垢染,這就叫做清淨。《探玄記》說,「三業無過」,沒有過失,叫做清淨。所以不容易,還有過失,有過失就是不清淨。「又清淨土」,清淨土就是指的淨土,清淨身指的是佛身,清淨人指的是如來。清淨這個形容詞它都是這麼用的。《往生論》中說,「三種莊嚴入一法句」,入一個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地方就跟咱們經題中「莊嚴清淨」恰恰十分相合。你看兩個題目湊在一起,跟《往生論》的這個一模一樣,三種莊嚴入一清淨句,莊嚴清淨,把這個妙法宣達得多麼清楚,「妙合天然」。三種莊嚴就是無量莊嚴,這三種莊嚴都入在一個清淨句裡頭,這就表示一切都一,無量的莊嚴入在一裡頭。又《維摩詰經》裡頭說,「心淨則佛土淨」,你這個介爾之心一淨國土就淨,一就是一切,這國土是一切,你的心就是理一心,一包括一切。所以《華嚴》的玄旨,在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來。

「又《漢譯》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這也從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頭可以啟用這個含義。而且《漢譯》的經文中,它的第十八願,這一段是《漢譯》的原文,「我作佛時,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淨潔心」。我稍微解釋一下,法藏說我作佛的時候,別國的人民,作菩薩道就是修菩薩道、行菩薩道的人,念什麼?念我的淨潔心。這是《漢譯》的原文,念阿彌陀的淨潔心,這就是禪宗。「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不可以計算的比丘,「飛往迎之」,來接引他,「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作阿惟越致。」等他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帶著無量的聖眾去迎接,就站在他的面前來接引他,他就可以跟阿彌陀佛回去,生到阿彌陀佛國土,作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轉了。這個裡頭就是很低很低的水平,很多惑都沒有斷,還是凡夫,他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生到凡聖同居土,凡夫和聖人在那同居。他雖然是凡夫,可是他是阿惟越致,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之所感。在我們這個國土要不退,那要很高很高的,至少要到小乘的初果以上。這個就是去了就是阿鞞跋致。所以蕅益大師讚嘆,說他是阿鞞跋致,他是凡夫;說他是凡夫,他又是阿鞞跋致,十方世界都沒有這個特殊的例子,所以稱為不可思議。

這裡頭所謂淨潔心,它叫淨潔心,「念我淨潔心」,原文是淨潔心,就指的是清淨心。「佛名無量清淨佛,佛心是無量清淨心」,把這一切功德莊嚴總起來是一法句,叫做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而這也就是什麼?就是這一句佛號,一法句。所以發大乘心的人,持名念佛,臨命終時得到佛的接引往生。所以莊嚴清淨也就正符合本經的宗旨。本經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個清淨句就表現的無為法身,代表的是實際理體,從這個實際理體,從這個清淨句就出生三種莊嚴,流現出三種莊嚴,而三種莊嚴就同入到一個清淨句。所以這個展開就是無量莊嚴,退藏就是一清淨句,就是清淨心。這就是咱們經題中「莊嚴清淨」的含義。

再就是「平等」,平等覺。平等是離開差別。《華嚴》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和佛和眾生這三樣沒有差別。所以我們是大平等,佛一點也不比誰高,我們主要是體會佛這個平等之義。所以我常常說很多信佛的人,我說你們都是把佛看成上帝。有一個人寫了很多很多東西,他問我,我說你說的還是上帝。他跳不出這個圈,怎麼有智慧、怎麼高、怎麼清淨、怎麼突出,說了半天,都是上帝那個範疇。這個三無差別就是平等之義。《入佛境界經》說,「菩提者,名為平等」。菩提是覺,覺是什麼?覺就叫做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這個字就非常好,既然說它是如,就不是一個。只有說這倆如同一樣,這三個如同一樣,沒說一個如同一樣的,這不成話,說到如就不是一個。既然如就沒有異,它同了,怎麼會不一樣?說這個如字就是不一不異。所以我們有許多東西,用佛的智慧眼去照的話,它一切都是極微妙,這個如字就很微妙,一個如字就是不一不異,而且真如。所以說「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入佛境界經》講入不二法門,真正平等還有什麼二?離開一切差別。所以這個地方也不可以混。差別都不對,只有平等對,你這是不是差別?所以沒有你眾生起心動念的地方。所以要平等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平等義,都是圓融無礙。

經中的「平等覺」,可以包括四個含義。平等覺,覺是覺悟,覺也就是佛,所以平等覺擱在一起它有四個含義,一個是「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沒有什麼不同,怨親平等,也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說地獄眾生就低,天的眾生就高,沒有這些差別對待,平等普覺,平等成佛。所以我們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迷惑多的人也行,上至文殊、普賢也行,它是平等的,「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一切的含靈,當來就從無量壽如來會上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現在,一切的含靈,一切有靈性的,就是一切有情,都是靠這個法而得度脫。這個法是什麼法?《無量壽經》中所說的法,「正顯平等普覺之義」。

第二個,拿這個平等的法去覺悟眾生,「以平等法覺悟眾生」,故名為平等覺。什麼是平等法?這禪宗的道理又來了。《淨影疏》解釋這個平等,「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無願、無作、無所有,原文是無作無所有。我們這個持名之法,「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來念去就暗合道妙。所以它不是一定要先悟後修。什麼法門都需要先悟後修。悟,茫茫人海中有幾位是悟了的?不可得,稀有又稀有。所以這個是暗合道妙。禪宗開悟是明合道妙,這是暗合道妙。哪怕一個老太婆,但是你心裡誠懇、綿密,你念到一切都放下,什麼你都不想,這就無所住;可是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綿綿不斷,而生其心。無住生心要在地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地前的三賢都只能夠分開兩段進行,有的時候無住,有的時候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但是我們現在凡夫,就可以不知不覺來暗合這個道妙。所以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無住生心是這樣。這樣的話,他念來念去,能也忘了,所也忘了,誰在念也不知道,念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可是這一句不斷,它不斷滅,淨念相繼。禪宗的保任,這不就是最後保任嗎?禪宗講保任,大家就只知道一個任字,忘了它上頭還有一個保字,你開悟之後要保任。心心不異謂之保,前心和後心沒有兩樣這叫保;要起便起,要坐便坐,叫做任。沒有一點造作,兩個字合在一塊。所以都是如此道理,能仁、寂默、保任,一切一切。你把它搞到一邊去了,老兄是入地獄如箭射。這個就是能所都忘了,就暗合道妙,你就用這個法教導眾生能夠成佛,你不就是用這個平等法嗎?這不就是無作嗎?這有什麼作?他能所都忘了,他也無所有,他什麼都沒有。所以就是以這個平等法教導眾生,這是第二個含義。第三個含義,表示如來所成的正覺。諸佛都是,佛佛道同,沒有哪個佛大、哪個佛小,哪個佛高、哪個佛低,「故曰平等覺」,第三個含義。第四個含義,就本經說,這個平等覺就指的阿彌陀佛。現在這四個含義,在我們的經題裡頭都有。

最後一個字是「經」,經就是線,「梵語修多羅」,也可以譯成「契經」,契就是契理、契機,現在簡化了,就稱為經,名線。經它就包括四個字,就是「貫攝常法」這四個字,既是線的含義,也是經文的含義,很合適的。貫攝常法,貫是貫穿所說的理,貫穿這個本體;攝是攝持一切眾生,所化的眾生,經就是要度生;常是古今不易,今佛所說,也是古佛所說。所以有好些人現在想創新,好像他就要比釋迦牟尼佛還高明一些,比古佛也高明一些,他一高明那就不平等,那就不是佛法,古今不易。「法則近遠同遵」,法,法則。咱們公布一部憲法,你說雲南就不聽,不行,近遠同遵。所以貫攝常法,這是經字的含義。這樣就把這個經題每個字所包含的意思,而且全經的大旨在這個地方也都透露出來了。

再有,這個經有人法喻。可以分成七類,一種是單一個人的,《阿彌陀經》就是單個人,沒有法,沒有喻。《大般若經》,般若是法,沒有人,沒有喻。《梵網經》,梵網是譬喻,沒有人,沒有法。這是單一的。復就兩個,《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這裡沒有喻。《妙法蓮華經》,妙法就是法,蓮華是譬喻,沒有人。《菩薩瓔珞經》,菩薩是人,瓔珞是譬喻,沒有法。《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是人,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人法喻都有。我們這個經也是人法喻都有,佛是人,無量壽,佛是咱們土的教師,無量壽是彼土的教師,兩土的果人都在內,這是人;莊嚴清淨平等覺是法,莊嚴清淨平等覺這完全是法;大乘就是譬喻,剛才說這是工具,做為譬喻,運載,運載一切,能乘的也大,所乘的也大,就相當於《法華》說大白牛車。這個是人法喻。

再有是教行理。佛經都是從本體上建立法門,從理體立教,從這個行,從你的修行才能明顯顯示出這個本體,也從行顯理。現在我們要是說這個經題中的教行理是什麼?經題中的教行理,「佛說大乘是教」,佛來講大乘這是教,「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你應當去莊嚴自己、莊嚴眾行,你應當清淨、要平等覺,「無量壽是理」,這就是說教行理。無量壽表示三際一如的法身常住,眾生本具的佛性,也就是「是心是佛」這個是心的本心,所以它是理,是本體。「佛說大乘是教」,它是根據無量壽的本體,指出以大乘為譬喻,來宣說眾生得度之法,成了這個經,所以「佛說大乘」就是教。「從教起行」,起行是「莊嚴清淨平等覺」,就是教化,佛所教化我們的妙行。我們拿一句阿彌陀佛來莊嚴我們的自心、清淨我們的自心,就是依教來修行。等到像《大勢至圓通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念佛不但是禪,而且是深妙禪,而且是無上深妙禪。大勢至菩薩就用這個法門,而且是跟五十二法王子同時宣說這個成就的經過,就是一句阿彌陀。「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方便,就這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自己就心開。開是開明本心,這就是顯出本具的平等覺,這是從行顯理。行你念阿彌陀,你心開就顯出理,從行顯理。再有你往生之後,你悟了無生法,你從體起用,又來廣度眾生,拿這個平等法來教化眾生,這又是從行來顯理,從你的教化來顯這個理。

拿這個經題配三大,體相用,「則無量壽體大」,法身的本體,「莊嚴清淨是相大,平等覺是用大」,可以平等普覺一切,不分你的根基,普度。以前我說過,連動物都得度,連地獄中的眾生,地獄中的眾生如果不停的念佛,一旦他業滿出來之後,他馬上證得清涼華菩薩,用大。所以我們淨土法門著重,它殊勝在用上。其實法法都平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這方面要偏贊一點?它就是在利他方面,普度,適合大家的根器,所以它和別的法門不一樣。

底下再把這個經題說一說,「無量清淨平等覺即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經題來配合三覺,「無量壽佛是我本覺」,我們念佛就是念我這個本覺的佛,阿彌陀佛是我本覺、是我本心。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是什麼?「以莊嚴自心」,這是什麼?開始覺悟,「是名始覺」。所以《淨修捷要》,阿彌陀佛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覺合本覺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這個阿彌陀、無量壽就是我們的本覺,我們從這個本覺起,我們念佛來莊嚴自心、清淨自心,開始覺悟,而最後趣到究竟覺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是配三覺也可以。也可以倒過來,把平等覺作我的本覺,我們起心念佛來莊嚴自己,這個是始覺,而最後證到果覺,那就無量壽,從兩頭說都可以。總之這個經題它的妙義是輾轉無窮,都在一題之內。《圓中鈔》說,「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你聽到經首題目的名字,你得到無量的功德。幽溪大師《疏鈔》說,他並且引證,這個話在《金光明經》中,許多大乘的經典裡頭都是這麼說。所以這個經題是很重要。這就把前頭的九門今天就結束了,下一次從「如是我聞」開始,正式講經文了。今天就到這兒。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黃念祖居士主講(第九集)1991檔名:51-001-0009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