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10集)


時間:2014/10/23 作者:果林果梅

今天我們就到了本經的正文,正式我們一起來參學這個經的本文。經我們一般把它分成三部分,一上來是序分,中間是正宗分,之後是流通分。這種分法古德觀點也不十分一樣,有的就把所有的重要內容全都放在正宗分裡頭。蕅益大師的觀點,他說都有重要性,他做了一個譬喻,他說序分像人的頭,眼耳鼻舌這五官都在頭上,很重要,這有內容。正宗分如身體,身的五臟,心肝脾肺腎、腸子,都在身體裡頭,主要的這些機能;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這一切都在身體裡頭。流通分如手足,你有腦袋、有身體,你沒有手、沒有腳,怎麼行動?因此這三部分各有其重要的內容和任務。我們就學習蕅益大師把這個經分成三分,根據這個原則分的,而這個原則和咱們中國的古德分魏譯本的分法也是一致的。我們把第一品到第三品做為序分,第四品到四十二品是正宗分,這以後到四十八品是流通分。

在序分裡頭又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通序,一部分是別序。通序就是每個經都有的,所謂六成就,六成就底下要講;再一個是別序,別序就是每個經和每個經不一樣的。通序是各經都是同一規律,都有的;別序,那就不一樣了。《阿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沒有人提問,佛就對大家說了,大慈悲!因為當時的聽眾問不到這個地方,不會問,所以佛就悲憫,不問自說。這是《阿彌陀經》的因緣。《觀經》是韋提希夫人,兒子不孝要殺父殺母,所以大悲請佛救度,這個因緣而說經。咱們《無量壽經》就是佛放光現瑞,阿難嘆為從未得有,今天現這樣的瑞相,這是什麼緣故?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經很特殊。阿難跟佛這麼久,他都是見所未見,因此而提問,佛現這個瑞相必有因緣。佛就給他說出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的因地如何修行、如何發願。這一段就成為咱們的別序,這是本經所獨有的,這是序分。

現在我們先看通序,通序就是本經一上來最前的兩品,咱們先看頭一品「法會聖眾第一」,從「如是我聞」到「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這一段就是第一品,我就不讀了。下面,我們說過是通序,就是各經都是如此。通序怎麼來的?這是由於佛在涅盤的時候,阿難很悲傷。很悲傷,阿泥樓陀就教給他,說你光悲傷有什麼用?你現在應該趁這個時候問佛,你要問四件重要的事情,教給阿難。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切經首,當置何字?」在佛死後,佛的一切教化當然都要會集成為經典,都成為經,經的最開頭要擺哪些字?阿難就問了,佛就說,「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等六事」。所以,「如是我聞」是佛告訴阿難,一開頭就這四個字。底下還有,就是佛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當時還有多少人來參加,就跟現在一樣,時間、地點、條件,要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把這些要談清楚。證信,確有其事,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發生的,有多少人參加,共同證明這個事。這個叫做通序,叫六成就。六成就包括什麼?一是「信成就」。信就非常重要,底下我們要講。沒有信字,一切都沒有辦法,你要是沒有信心去看經典,你最多只是得一點佛學。入寶藏,信是如手,沒有信你拿不著東西,進了寶藏你也是空手而回。聞,這是從佛那聽到的。所以先要「信成就、聞成就」,然後「時成就」、「主成就」,說法之主是誰,這是主中之主,再有「處成就」,在什麼地方,再有「眾成就」,當時聽法的有什麼人,這六件事情,這六個要是都具備,這個可以證信,佛就告訴他應當這樣。

「如是我聞」這個我字是誰?就是阿難。很簡單的話來說,如是我聞應該是我聞如是,就是最初的話是我從釋迦牟尼佛那所聽到的就是這樣的。底下說的證信,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聽到的就是這樣。這說得很簡潔,就是這樣,意思也很深,底下我們再一點點來講。為什麼要這麼說,要說是阿難從佛那聽到的?因為阿難他又重新說經,他升大座,他重說,重說這時大家就生一種懷疑,一個懷疑佛又重生,佛涅盤又活了,像耶穌復活,疑心佛又復活了;第二又懷疑,想到這是阿難成佛了,不然他何以能登座說法?第三就是他方的佛來示現在說法。當然大眾對於阿難重說,大家有這些想法。阿難一開頭告訴「如是我聞」,那是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聽來的,是阿難聽來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三種疑就破了。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有人就會想到,佛成道二十年以後阿難才出家,佛的堂弟,又過了十年才做為侍者,因為做為侍者才能聽到佛所說的一切法。有的是這個會參加,那個會不參加。做為侍者,佛說法三十年後他才當侍者,三十年以前佛所說的經,阿難何能說為都是我聞?這個懷疑很有理由,佛都說法三十年你才當侍者,你所聽到的是三十年以後所說的,怎麼一切經都說是你聞?這有三個解釋,第一個是「輾轉聞」。像《報恩經》就說,「阿難所不聞經」,沒有聽過的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從其他的師兄弟那聽到,可以從天帝,他們都來聽經,他們可以說,這是《報恩經》說的。第二是「佛重說」,佛對於阿難重說一次,也在《報恩經》。當阿難得到佛的命令叫他當侍者的時候,他求三個願,他說佛叫我當侍者,我要向佛求三個願,其中第三個願就是「所未聞經,請佛重說」,我沒有聽到過的經,請佛為我再重說一遍,佛答應了他,所以第二個就是佛對他重說。第三,「阿難自通」。我們不要小看阿難,在《金剛華經》,「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得了這個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阿難能夠憶持十方諸佛所說的十二部大經,還不光是釋迦牟尼佛說的經。所以第三就是阿難自通,這個依據出於《金剛華經》。這三說不妨都同時存在,所以這個就沒問題了。

底下就把為什麼要這樣說,以及阿難如何能夠說是我聞,這些個作用和可疑之處解釋清楚了。「如是」,這兩個字是什麼?就是在六成就裡頭是信成就,因為這樣一說大家就會信。在六種成就居為首位,這個信字。在《智度論》,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如大海,要有信心才能入,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你要真正的信了之後,現在經你不懂,你一遍一遍看下去,你看一遍和一遍不同,跟別的學問不一樣,沒有師可以自通。你就這麼看,信為能入。「又《華嚴經》說:信為手」,如入寶庫,「慧為目」,智慧是眼睛,你沒有眼睛看不著,你光是看著了,怎麼拿?靠手,信是手。所以這非常重要,「如人有手,至珍寶處,隨意採取」。可見信即是入法的初門,入法以此為門,最初之門,除了這你進不來。同時,因為他信才能入,你入法就得靠信。同時,「又為攝法之上首」,最重要的。你要攝這個法,要消歸自己,不是鸚鵡學舌;現在許多人總會說,所成就的不過是鸚鵡學舌,就搬弄著說說,那是沒用的。你要消歸自己,成為自己的,就攝法了。要靠信,上首。所以說,「才入信門,便登祖位。」這是大信、徹信,剛剛進了信的門,你就登了祖師之位。所以實際上我們今天在學佛,主要的就是在增進咱們的信心,這也是個無止境。大家都做了將相所不能為的大丈夫事,都已經出家了,難道說不信嗎?但是此中還有無量的可進展之處。所以信有六信,有淺信、有深信,才入信門,真正入了信門,便登祖位。首先講這是信成就。

再細一點說,「如是」意思是什麼?就是指你所聞的這個內容它的本體,就是它的法體,它的本體就是實相的本體。因為實相微妙的道理,從古至今是沒有變異,沒有什麼叫發展,你所發展的只是它的一些見話門頭的方便;沒有什麼叫創新,你要創新就是魔說。佛佛道同,古佛所說,今佛還是這樣說。所以現在大家懂得求新,要有所創新,你創去吧,那你所學就不是佛法。因為古今不變,所以叫做如,相如,古也如,今也如,未來還是如。你當然有種種不同的說法,那魔總是有的。那不同的說法,那就很肯定,不是佛法。你說魔多難聽,不好聽。為什麼叫如是?是如這個實相之理而說,就是如,跟著如這個實相之理。因為你既然如了實相之理而說,所以是是,是就不是非。所以是非是非,怎麼叫是?因為你這個是實相的本體,它怎麼能不是?徹古徹今都是這麼說,就是如這個實相的妙理,所以叫做如;所說的就是妙理,就是是。所以如是兩個字含義就很深。

再說,實相的妙理是什麼?就是當前你本人一念本心的自性。這個自性本來沒有生滅,本來沒有染污,本來沒有增減,也沒有去來。「湛然常住」,就在你正當煩惱時,這個心還是湛然,是常住,沒有變異,所以叫做如。依這個心(自性)來念佛、來求生淨土,你能念的是什麼?是你這個一念心(那就是實相的心),你所念的是實相的佛(佛當然是實相所顯現),所生的土(到極樂淨土)是實相的土。常寂光,常寂光不就是實相嗎?常住,寂靜,而有無量的照用,生的土是實相土。所以「能念是實相心,所念是實相佛,所生是實相土,鹹為實相正印之所印」,都是實相這一顆正的法王的法印所印出來的。所以蕅益大師說什麼叫如是?「決定無非,曰是。」這決定沒有不對,所以叫做是。所以這是經的含義。像我這麼說,我所從佛那聽的法就是這樣的,這句話也就過去了。但是咱們這麼細細的一說,這裡頭就很有可值得參究的內容。所以一般常常有人說淨土宗淺,其實淨土宗是圓教,稱為圓中之圓,你怎麼能說淺?所以可以這麼說,凡是說淨土宗是淺的,只能說明他自己對於淨土宗理會得非常淺。這就是信成就,決定無非,你信,是不是?如是,古佛也這麼說,今佛也這麼說,未來的佛還是這麼說。

底下就聞成就,「我聞」是聞成就。阿難在結集的時候,升座頭一句話就說「如是法門,我從佛聞。」這就是如是我聞,就這個,如是法門我從佛那聞到的。「我者自我」,就是阿難自稱,聞是阿難所親自聽到的,拿這個來告誦大家,讓大家證信。我今天對大家所說的,是我親自從釋迦牟尼佛那所聽到的,就是這些,就是這樣,讓大家來信。不是阿難自說,阿難臆造。

這裡頭有個很好的問題,就是「聖人無我」,《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阿難頭一句話就說我聞,還有個我,怎麼回事?這就叫「不壞假名」。你在這個世間都是假有,所以假名不能廢除,你廢了假名就無可說,就沒法表達。因為你所說的都是實相,「實相無相,故非同於凡夫之有我」。所以阿難說如是我聞,因為說是實相,實相就沒有凡夫的這個我。實相無不相,實相無相,你單是這一句話,又跑到一邊里去了。所以轉入陰山背後,枯木崖前歧路多,很多人用功用到一念不生,就這麼枯寂,在那入枯木定,這個很多歧路,不是好事。「實相無不相,故非同於二乘之無我」。二乘指的阿羅漢,灰身滅智,那無我,他這個人我的我就沒有了。所以阿羅漢證到這個無我,他就真正出輪迴、出生死了,分段生死沒有了。所以阿羅漢稱為聖人,但是他不明白第一義諦,他無我。實相無不相,所以也就不同於二乘的無我。我阿難隨順世間,用這個假名稱為我,就合乎第一義諦,不同於凡夫之有我,不同於二乘之無我;而說我,我只是個假名而已,假名稱而已,那就合乎中道。而說沒有我是空諦;在這世間都認為是有我,這是個假諦。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就是中諦,中道第一義諦。所以仍然說我。

又《觀經疏》裡頭說到,「無我則無聞」,沒有我誰聽?「無聞則化道絕」,你沒有聞,你沒有說,你不能再往下傳,化道就絕了。所以「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為了這個法能夠流通。所以我們很多來說都是有這些方面;真實說,佛說法四十九年,還未曾說著一字。所以我們知道,我們今天這種傳說只是為了傳化不絕。在這裡頭大家要從言說了解無言說的意思,才是真正解了如來的真實義。

「我聞」,聞是耳根的事,現在不說耳聞說我聞,是什麼意思?就是用我字來統一切諸根,拿這個總的,這個我是總相,耳是別相,說個總相的我來代替別相的耳,所以說我聞。「以上如是表信順」,信就是這樣的,這是信,決定無非,順乎這個正理,這是信順,我們要信還要順。順者,信了之後就要順乎這個佛教,不是說我相信是這麼回事,但是我不願意順著它這個道理去思惟、去做。我信他說得對,這種事也常有,那還不夠,你信還要順。「我聞表師承」,師承很重要。所以《圓覺經》說,咱們凡夫你怎麼能夠來學習圓覺的無上之道,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找到一個善知識。善知識怎麼找?《圓覺經》講得非常好,大家應當看看《圓覺》。所以這個師承很重要,我聞就代表師承。但是釋迦牟尼佛這傳承,跟阿難說,這是師承。我現在所聞所說都是釋迦牟尼世尊他的金口所宣說,這個傳承是有來歷的、有根本的,所以不是另外之說,也不是我自己從心裡造出來的。

「一時」,沒有說某年某月,只是一些經談個一時,這就妙極了,跟現在科學的觀點就十分的相合。有些解釋是古代的解釋,因為古代科學沒有這麼發展,但是原則就比現在的科學還透,就是這個時不是個實法。所以愛因斯坦,他現在才得出相對論,咱們佛法里早就有,時間沒有一個實法,這個長短是隨你的心的。牛頓就不懂這道理,愛因斯坦他懂,懂得一些,初步的懂得一點點。科學界慢慢的會多懂一點。我說將來歐美的人學佛法他要靠科學。咱們中國人學佛法接受得最好,因為咱們中國有孔老,有孔子的學說、老子的學說,都很高深,孔子偏於世間,老子偏於出世。將來歐美他們來接受,靠科學。

隨你的心,「延促同時」,長,一萬年是延;促,一秒鐘是促,是同樣的時間,三大阿僧只劫那就無數的劫了,跟這一念沒有兩樣。《疏鈔》說得很好,為什麼經裡頭只說一時?「或說者得陀羅尼」。陀羅尼比三昧還高。三昧,你必須入這個三昧,你才能顯現出三昧境界中你的智慧光明、你的功德威力,你不入三昧就不行;得陀羅尼,無所謂。得了陀羅尼之後,你不管幹什麼,你陀羅尼不失。說者得了陀羅尼,他能一剎那之間,「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這個時間,他一剎那,他就可以起一萬萬年的用處,你一萬萬年要做的事情,他這一下就完成了。我記得第一班他們同學,因為看見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年歲有的說法不一,他問我,他說能不能找到一本最可靠的佛的傳記?我說各人所見不一樣,你可能一定把這個年頭,像咱們世間考證科學似的,把這個年序(現在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根據這個再來判斷是真是假,這是荒謬絕倫,哪能跟你這個粗淺的見解去判斷?見長見短都不一樣。智者大師不是說,釋迦牟尼佛還在說法,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你要考證什麼去?所以只能說佛涅盤、佛的舍利,那是顯現而已,那是一種幻相;真實的,佛在說法,靈山那說法還在,還在那正說。

「或聽者得淨耳根」,所謂五根得耳根淨,他在一剎那聽到一個字的時候,他能了解一切法。或者說者用很少的時間,而聽者覺得很多;或者說者時間很多,而聽者一剎那他就領受了。這一會之中也不一樣,見佛身也不一樣,都不一樣,所謂各個不同,有的看見佛無量相好莊嚴,有的看見佛就是一個黃面比丘,還有一個人看見佛是塊黑炭,業力很重。你也可以考證,佛到底是黑炭,還是黃面比丘,誰說得對。現在很多聰明人,盡做傻事。所以,或者說者有神力能夠延促隨宜,聽的人根器也利鈍不一。三乘凡聖所見佛的報身、化身,佛的年歲長短,成佛的久和近,「各各不同」。所以現在還用這種很粗糙的一種科學方法去考證,這根本是缺乏信心。所以我們怎麼辦?只能夠說是佛跟弟子師資機感相遇、相會、相投,說聽都圓滿,這個叫做一時。所以說只能叫一時。這是蓮池大師的說法,在《疏鈔》裡面。

《佛地論》講,「說聽究竟,總言一時」,說和聽都究竟了,總之就叫做一時。「是故經中不言某年某月,但以師及弟子機應和合」,就是感應相和合,說和聽的事情圓滿了,叫做一時。我們再說一點,經中它不舉年月日,各地的曆法也不一樣。而且我們中國的曆法也不一樣,《周易》說的六月實際是八月,有的建子,有的建寅,現在咱們這建寅,以寅月為正月;有的是以子月為正月,那就不一樣,以子月為正月就是十一月當正月。所以《易經》上說的跟現在差兩個月,曆法不一樣。而且這個世界時間也不一樣,經上說四天王天一天是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是最低的天、最矮的天、最近的天,最接近於人類的天。我說它低,因為它最接近於人類,比人高不了多少。它的一天就是人間五十年。我們現在科學,太陽也圍繞著中心,銀河有箇中心,它也是有公轉。它圍著它的中心轉一圈,也就是太陽上的一年。太陽上一年相當於咱們地球上多少年?相當於地球的二萬萬年。所以太陽上的一年就等於地球上的二萬萬年。那這天體還要超過太陽還不知有多多少了。再說一步,就是這個時間並不是常數。相對論,當這個速度很高,接近於光速的時候,時間是變的;就是科學上說時間是變的,隨著速度而變化,不是個常數。我們學物理,速度等於什麼?距離被時間除。所以你跑百米,你跑了十秒,那你的速度是什麼?你每秒跑十米,平均速度。當然這個有快有慢,但是平均速度每秒跑十米,這是你的速度。但是每秒跑十米它必須有一個含義,這個秒是固定的,不然這個秒是可長可短,這個毫無意義。所以這些科學就把時間做為一個定數。這個只有在速度很低的時侯是可以成立,但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是變的。時間接近光速,那極樂世界到我們這,天人往返,那早超過光速了。所以愛因斯坦有句話很好,時間、空間、物質這些東西都是屬於人類的錯覺。所以我們要破這些概念,所以稱為一時,如是我聞。

底下就是「佛」,佛是「主成就」。這是六成就中最主要的,不是佛說,別的說我們就不去研究了,耶穌說、穆罕默德說我們不研究了,受了三皈依的人,你專門學習穆罕默德說,你就連佛教徒都不是了,你不符合三皈依,是佛說。佛這個意思就是佛陀,譯成華文就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都圓滿。因為自覺就不同於凡夫,凡夫是不覺,所以自覺就異於凡夫。覺他異於二乘,阿羅漢他們自了,獨覺就是自己覺悟,沒有覺他。所以自覺就超越凡夫,覺他就超越二乘,覺滿就超過了菩薩,菩薩是自覺、覺他,但是他沒有圓滿。所以就超過這一切,超過一切凡夫、超過二乘、超過菩薩。「三覺俱圓,眾聖中尊」,所以稱為佛。又稱為智者,智就是覺悟的意思。「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後頭說有廣大種種智,有五種殊勝的智慧,都是覺滿之義。「在本經中」,這個「佛」字,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佛本來是通號,但是這裡頭我們不言而喻,「一時佛在」,這個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處成就」,地方,在這個地方。這個王舍城有兩說,一個是舊城,一個是新城。古人就有不同的說法,現在我們看是舊城,因為《智度論》裡說,佛涅盤以後,阿闍世王因為這個城裡的人少了,所以另外築了一個新城,舍了這個大城,在旁邊做了個小城。新城是佛涅盤以後的事情,因此佛就不可能(在佛在世的時候)在這個新城說法。這個證據很夠了,是不是?底下我們這個經中還引了其他的證據,我們現在的時間寶貴就不說了,這一句話就夠了,新城是佛涅盤之後才出現的,只有在舊城說法。所以這一段就是在王舍城。

底下,《法華論》說,「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在印度的時候,當時王舍城超過其他任何城市,所以在這一城說法,也表示這個法門是最勝,這是《法華論》的觀點。說《法華》是在王舍城,就表示這個法門最勝,我們這個經跟《法華》是一致的。所以《法華》的奧藏、《華嚴》的密髓都在這個經中。在當初印度分為五天竺,五天竺有十六個大城,王舍城是最大。後來,你看佛死了之後,他那個國王嫌城太大,另外做個小城。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城裡頭說《無量壽經》,也就表示這個法門最殊勝。底下《大寶積經》的論我們就不引了,這個意思已經夠了,將來有願意詳細的可以看書。

「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據《淨影疏》說,這個山可以翻為「靈鷲山」,因為這個山有靈仙所住,所以稱為靈;也有很多鷲鳥在這,所以稱為鷲。又這個山頂長得像一個鷲的頭的樣子,所以稱為鷲頭山。《智度論》又說,它說這個山在五山之中(城外有五個山),這個山最好、最勝,因為這個山上的精舍它離城很近,它又很難上。近城,所以他就到城裡去乞食,乞食於其城中。所以我們常說釋迦牟尼佛不要一文錢,他並不求要資財,他也不想要拉你一張選票,他教化我們都是為了度脫我們,他自己是不積儲資財的。所以天天到吃飯就日中一食,到城裡去乞食,給大家種福。近城,他就是乞食容易,很近;難上,俗人就不大好來了,他都是專誠的人、精誠的人才來,很難上,雜人就不多。所以在這個地方。第二,這個山是一個有福德的吉祥之處。這個地方有時也很重要,一個吉處。所以我們有時候到個地方就覺得很愉快,有時一到那個地方就覺得很不舒服,所以環境有時影響人。人傑地靈,地靈人傑,地靈也可以使人傑,所以地方很要緊,很多聖人都喜歡在這待著,這是第二個理由。第三個理由,是三世諸佛的住處,三世諸佛都在這個地方,過去的佛也喜歡在這待著,現在的佛也是如此。第四點,這個地方很清淨,又有福德,又閒靜,是一切諸佛所行之處,十方諸菩薩都讚嘆恭敬。剛才說三世諸佛的住處,所以十方的菩薩都讚嘆恭敬,一切護法神(八部大力眾神)都護持保護這個地方,恭敬供養,所以很多大乘經都在這個山上說。第五,這其中有無量的智慧、福德、力大的菩薩,到這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所以《大智度論》這引出五個原因。《法華論》就說,「耆闍崛山勝余諸山」,勝過其餘的山。佛在這說《法華》,表示這個法最勝,佛也在這說《無量壽經》。這就是處成就,處很好,最為殊勝,在印度當時最為殊勝。

底下是眾成就,「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只是說了一個比丘,在底下補充了比丘尼,還有優婆塞、優婆夷。在第二品的後頭補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所以加在一塊是兩萬人。所以說兩萬人的大會,超過余經;還有「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天人來了。在經的末了,還有「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那就說這一切也是都在會裡頭了,都是眾。所以眾成就就包括不但這一品的萬二千人,還有第二品末的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人,還有經末的一切菩薩、聲聞、天龍八部,這都是眾,這眾成就。所以說這部經的時候大家同見極樂世界,在這個後頭,這是非常重要的。佛說你看見了嗎?當時二萬人(這是說咱們地球上的人,那些天人、天龍八部,那些諸大菩薩,是他方世界來的,沒有說在內,就說咱們地球上的人就是二萬),都親見。所以這可以證信。這是總的,這個眾,眾包含什麼。

底下我們來解釋大比丘,先解釋比丘,「與大比丘」,就是跟大比丘是共同的,當時都在一起,佛與大比丘同在一會之中。「比丘是梵語」,它含三個意思,意思多,所以就不翻,你翻了哪個意思,翻了一個,丟了兩個。所以現在有人要翻咒,非常的不通,還很時髦。頭一個,他念咒,他會想這咒是什麼意思,這已經是多事。翻譯的事就不合乎原則,義多不翻,咒的字有無量的意思,那就更不能翻。所以現在有人也很忙,做了好多事情,有許多是不應當做的事,不必做的事,畫蛇添足。畫蛇添足,你去添它幹什麼?咒也要翻,意思多了都不翻,你咒還能翻嗎?

「三義者」,一個是「乞士」,乞是求也,士是士夫。出家以後他就是乞食,他不經營商業,也不種田,也不進行工業,他都不搞這些,「不事經營,無所貯積」,沒有存儲。現在在東南亞還有許多國家是這樣,他們還是托缽,他們出去要飯。他批評中國,他說你們現在中國自己置產業,自己這麼弄飯吃,不符合佛制。不但現在中國它是行不通,中國現在你要去乞食你可能餓死,可能一點點誰也不給你,你連著三天就完了。所以,「萬緣俱放,一意清修,故曰乞食養身」,要些吃的養身,這是乞士的一個意思。還有一個是「乞法」,求法,「參師訪道,露宿風餐」,露天裡睡覺,風裡頭吃飯,「詢求妙法」,所以是乞法(求法)來養心。這是第一個比丘的含義,乞士。二是「破惡」,破除邪惡的東西,用正慧來觀察一切,就是用正慧來看待一切,就是破這個煩惱之惡。我們生氣是煩惱,憂愁是煩惱,很多人不知道,你歡喜也是煩惱,這一切都是惡。要破這些惡,要破見思惑,把見思惑要破盡,超出三界,所以叫做破惡,把這個惡破除。第三是「怖魔」,讓魔恐怖。《涅盤經》說「魔性垢弊」,垢字的意思是惡,惡的意思,這個字好多含義,這裡的意思是惡,他就是妒忌障礙,最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看見有人超過自己他就害怕。所以這是他第一個怕,有人出家他怕;他怕你要教化,你教化大家都跟著你走了,跟著你走魔的民眾就少了,他也害怕,他們的隊伍就衰弱了。所以比丘是怖魔,使魔恐怖。所以當受戒的時候,地行夜叉他就唱,什麼什麼人受戒了,空行夜叉就聽到,他接著在空中唱,一直聲傳到天界,大家都知道誰誰誰出家了,魔聽到就恐怖。這就是比丘的含義。

怎麼稱為大比丘?這個「大」字的含義有三個,「謂大、多、勝」。大者是「曠備高德」,曠是空曠、廣曠之義,曠備很有意思,有多德、很廣,然而不以此自居,還很虛,所以這個曠字用得很好,曠備高德。「過余近學」,比近學的人(學得很淺的人)都超過了,超一切近學,所以叫做大。第二個意思是多,多是什麼?「內典外籍,無不博通」。內典是佛教的,外籍有點像咱們中國孔子,許許多多的學說他都能通,不是知道得很窄,這就是多。「勝者,勝過余學,超於九十六種外道之上。」這個就是大、多、勝,這是大、多、勝的意思,就是形容這個大,大字包含三個意思。

《佛地論》又有三個意思,所謂這個大者,第一它是「最極利根」,就是根性最利,就是「波羅蜜多種性」。這個是要到彼岸的,現在許多的修法不能到彼岸。涅盤是彼岸,生死是此岸,煩惱是中流。所以你生了天,耶穌教、回教、道教,它最高是生天,生了天還是在此岸,在生死岸中,在輪迴之中。非想非非想天,最高的天,壽八萬劫,八萬劫過後,最後他心裡又動了,慢慢起來,他還是要回到輪迴中來,所以他這個就不是波羅蜜。這個最極利根,他是波羅蜜多種性,這個種性是可以到彼岸的,是這樣的根器,所以稱為大。當然還沒有到,但是他有這個根器,他是這個根器,也就是是這個材料。第二,「得無學果位」,他已經得到無學的果位,阿羅漢才是無學果位。他得這個小果之後,他就回小向大,趨向於大菩提。這樣三個含義稱之為大比丘。嘉祥師說,大又有三個含義,「一生大解,二破大惡,三證大果」。所以把上面的綜合起來大比丘是什麼?「乃德高望重、回小向大之比丘」,德高望重、回小向大,趨向於大乘,這樣的比丘,「乃比丘眾中之尊宿」。

這樣的萬二千人,日本的《會疏》解釋這萬二千人,別的經都是千二百五十人,《金剛經》千二百,都是一千二百多人。今天這個《無量壽經》跟《法華經》說是一萬二千人,這是因為佛出世的本心、本懷,而出現了這樣一代的盛會,所以十方的大德都來了,人就多了。會眾這麼盛,也正表世尊說法的殊勝。所以這是很稀有的,一萬二千人光是比丘,還有比丘尼,這些四眾一共加上是兩萬人。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一切都是大聖,不但是聖,而且是大聖,達就是證,已經證了神通。這兩句就讚嘆大比丘的德。一切就是普遍,該羅一切,都在內了,讚嘆為大聖。因為這些大比丘,《嘉祥疏》說,「游心空理」,心之所在都是在空理之上;「隱顯難測」,聖人之心凡夫沒有法子測。所以常常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凡夫沒法子測,所以稱為聖人。《會疏》是日本著作。初果以上都叫做聖者,因為究竟到大阿羅漢,所以叫大聖。一切大聖,這都是究竟果位的阿羅漢。再有,就是有好些外面所顯現的是聲聞,而實際是佛的示現、菩薩的示現。很多大阿羅漢,佛的左右,都是已經證佛位的人,助釋迦牟尼佛來弘化。所以很多外面所顯現的是一個阿羅漢,而實際都是大菩薩,甚至有佛,像須菩提等等,都是佛,佛的顯現。《淨影疏》說大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位高」,一個是「德勝」,在眾中是位也高、德也勝。把這些綜合起來就是說,「從德而言」,他是「契於空理」,大阿羅漢都證到了我空,「會合正道」,得到初步的涅盤。

底下,「神通已達」,《淨影疏》,就是慧遠大師,隋朝的,他作的《淨影疏》,他說是「嘆其德勝」,德很勝;「所為神異」,所以稱名為神,因為它神異,凡情所不能達的。什麼叫通?沒有壅礙叫做通。壅,阻塞、堵住就不通。通,「所謂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與漏盡」等等的,這稱為通。「故知神為不測之義」,非思惟所能測;「通為無礙之義」,沒有這些障礙。我們眼睛本來是通達的,耳朵本來也是通達的,但是我們自己把它障礙住了,所以看也不過就看幾十里遠,所看也不過就是一段段的光譜,太長、太短都看不見,種種都是如此,都有障礙。「達者」,《嘉祥疏》說,就是嘉祥大師,他說就是證,「證六通三明等」,神通已達就是證了神通。

阿難當時沒有得漏盡,他只是初果,要到了四果才證漏盡,但是他是當機,這個法會阿難是當機,因為他問出來的,而且很多都是囑咐阿難。所以這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是阿難和彌勒共同當機。這個事情《淨影疏》它解釋,阿難怎麼也跟這一切大阿羅漢一樣,都稱為神通已達?它說阿難是「增上利根」,他的根器是特別的利,而且是增上的利。雖然還是在學地,還是有學,要去學,有所需要、有所學(到了阿羅漢就是無學地),可是他成就了無上的勝妙功德。阿難他有特殊的善根,雖然是初果,他成就無上勝妙功德,所以他也稱為大聖。這個勝妙功德就是這個經中,他問了這個問題,佛就稱讚他說「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從現在以後,就佛說法以後,一切的含靈,一切的眾生,都因為你問這個問題而能夠得到度脫,就是概括了一切,所以就成就無上的殊勝功德。眾生之所以得度,就因為阿難有這一問;阿難有這一問,佛就說這個經,而這個經將來,像這個會集本,將來就是最後什麼經都滅了,而這個經還存在、還住世。「於神通中」,他雖然沒有漏盡,但是他「解了畢竟」,他徹底了解,所以也可以叫做已達。中國過去的顯教方面,對於阿難稱為「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些解釋,根據密法來說,在《胎藏界曼陀羅鈔三》裡頭說,阿難的密號是集法金剛。金剛同於菩薩,一個是現淨善相,一個是現威猛相,阿難他的密號是集法金剛。所以就是《淨影》所說的是成就無上勝妙功德。他雖然顯現是初果,但是他已經成就這樣的功德,在密法上稱為集法金剛,因此都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阿難在裡頭完全是當之無愧。

底下就列名了,第一個是「尊者憍陳如」。尊者可以翻譯為聖者、智者等等的意思,受尊敬的,是聖者,是智者。「謂智德具尊者,乃阿羅漢之尊稱」,尊者可以翻譯為聖者,也可以翻譯為尊者,就是智德皆尊的人,是阿羅漢的尊稱。「有德可尊,故曰尊者」,這是《淨影疏》的話。《會疏》就說,「尊謂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這是尊者的意思。尊者憍陳如,尊者是一個稱號,是一個尊稱;「憍陳如」是「阿若憍陳如。阿若是名,憍陳如是姓」。要翻譯成我們的話,就是「了本際」或者「知本際」,或者說「已知、無知」,無知不是沒有知,是他知道無這個含義。《淨影》解釋說,「阿」這個字就是無,「若」這個字就是智,他是從無證入,得了智慧,所以叫做無智。無智不是說沒有智,他是從無證入,成就了智慧,所以叫無智。無就是一切法的本體,本來無一物,實際理體,不受一塵,一塵都沒有,無。所以名為本際,他不是叫了本際嗎?對於這個本際知見明了,所以叫做了本際。這都是《淨影疏》裡頭的話,解釋阿若這個意思,對於他的本際知見明了,這就叫做了本際。

憍陳如就是佛最初度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法華文句》就說,「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第一個悟道的。《阿含經》說,「佛稱之為我聲聞中第一比丘」,也是第一。現在我們這個經裡頭,頭一個就把憍陳如擺在前頭,正表示咱們所有能夠聽到經,能夠信受這個經法的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也包括在座的諸位。在本經「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這是經文),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所以能信受這個法門的,都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的第一弟子。因此在這些聖眾之中,第一個便是阿若憍陳如,他是第一弟子。

第二,「尊者舍利弗」。舍利的意思是一種鳥,鶖鷺,就是他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眼睛像那個鶖鷺一樣。弗是子的意思。以鶖鷺來形容他母親,是她的兒子,所以稱他為舍利弗,就是鶖鷺子。有人叫做珠子,珠也是來形容他的母親,母親的眼睛像珠子一樣。又叫做身子,因為他母親身子很端正,他是他母親的兒子,所以叫這個名字。舍利弗在佛弟子中是智慧第一。他這個智慧,他在母親胎里的時候母親就能夠妙辯,懷這孩子的時候跟人家辯論就能超過餘人,就能勝過他舅舅俱絺羅(也是佛的弟子,後來證阿羅漢)。俱絺羅已經學了很多,他的母親在懷著舍利弗的時候,辯論就超過她這個兄弟。舍利弗八歲就登座,雖然是外道,他登座;十六歲就出國,各國去遊說,他辯論,他說法弘揚,他辯論無雙。他學佛之後,七日之內就遍達佛法,智慧第一。本經所要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阿彌陀經》裡頭說的,「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只有大智慧的人,對於這個才能夠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陳如之後就是舍利弗。

底下,「大目犍連」,也就是「摩訶目犍連」。摩訶是大的意思;目犍連是他的姓,「譯為贊誦、采菽、萊菔根等」。他們這一族裡頭出家的人很多,所以對於他分別,加一個大字,稱為大目犍連。采菽是他們的姓,他叫做拘律陀,父親是宰相,他是他父親從拘律陀樹神那求子得了兒子,就管兒子叫這個名字。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智度論》說,舍利弗是智慧中第一,目犍連是神足第一。所以,舍利弗在佛的右面,目犍連就在佛的左面。他的神通很大,他能夠一城的釋迦牟尼佛的本家,他都把他們托到天上去。他降伏毒龍,種種的神通,神通第一。所以就是佛弟子中,這都是拔尖的人物。

「迦葉」也是姓,這個姓翻成為「龜」,或者翻為「飲光」,名字叫「畢波羅」,也是樹的名字,也是父母在樹神那祈禱生的,就把這個樹的名字叫他的名字。他是大富長者之子,很有錢,但是他能夠舍。他不但舍,他還修苦行,同時他是為佛菩薩所稱讚,所以稱他為大迦葉。迦葉可以翻譯的意思是龜,他是先代學道有龜現這個瑞相,所以這一族就叫做龜氏。又叫做飲光,因為在毗婆尸佛的時候他是一個鍊金的師傅,有一個貧女,貧女很貧,她就是一點金子給他,他就正好補足了,來莊嚴佛像。從這以來他們九十一劫,這兩個人都是身如黃金,光色顯耀,把別的顏色都能夠不顯,就好像月明星稀,月亮很亮,星星就不顯了。他身體很光,別的光就不顯了,所以稱他為飲光,就是說他使別的光不顯了。

他這個頭陀行,在佛弟子之中,他頭陀行第一。頭陀行我在這個註解裡頭引了十二種內容,我這隻舉兩種,一個就是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而且不喝漿,而且他是不睡覺,「但坐不臥」,就是還有十件事。老了之後,釋迦牟尼佛就說你已經老了,別這麼苦修,但是他還堅持。所以佛很讚嘆他,他就沒有個人的這種想要求安逸的心,「有頭陀行,我法久存」。頭陀的意思就是翻為抖擻,精神抖擻,抖擻有去掉的意思,抖擻這些塵勞煩惱,這一共十二種。

再來更應當注意的是什麼?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人物,他是傳佛心印的初祖。所以從很久遠以來,台教就攻擊禪宗,說拈花這個公案沒有根據,是禪宗人編出來的。有根據,這是《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頭的,「梵王至靈山,以金色缽羅華獻佛,捨身為座」,用自己身體做床座,請佛坐在他身體上說法。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對於法的恭敬。禪宗的二祖,雪都沒過了小腿,站在那不動,達摩還認為他不誠懇,他把胳膊砍斷,為了求法。這個梵天捨身為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請佛為眾生說法,佛就登座。他不是獻了花嗎?佛就拈起花給大家看,讓大家看。大家不明白,今天讓我們看這個花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他噗哧笑了一聲。佛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這樣的妙法,正法的眼藏(正法眼這個藏,所以就是要有法眼,而且是正法眼),涅盤的妙心(主要涅盤三德,就是最高的證到涅盤,涅盤的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付囑給誰?付囑給了大迦葉。

《涅盤經》也一樣,《涅盤經》說,將來對於經典你們都莫衷一是的時候,你們要問就問迦葉。所以經典的解釋權在迦葉那。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事,只有能得佛心印的人才有解釋權,說老實話。這個文字你可以這麼講,可以那麼講,可以體會得深,可以體會得淺,傳佛心印!這只能打個比方,你在銀行存了一百萬塊錢,你有印鑑,去取錢,你寫個條去取錢,填個單子,他給不給你?支票也可以,他給不給你?他要看你的印鑑,印鑑對了就付錢,不管什麼人拿去他就給,所以印的作用就是如此。心印,就是這個譬喻,你這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法,你能不能得利益,得符合這個心印。

這就是禪宗第一條公案,拈花微笑的公案,傳心給迦葉成為初祖,阿難成為二祖(你看,這初祖、二祖都在這個會上,阿難是當機),之後二十八傳到達摩,到了中國,第六傳傳到六祖,禪宗在中國大盛。現在國際上承認禪宗是中國的,其實應該說都是印度的,不過在中國確實是大放光明。他們說禪宗是中國的,老子、禪宗這是中國的;梵,婆羅門(梵)和佛教是印度的。所以在魏譯本裡頭有三十多位上首,現在這個地方就是精煉了,只挑出幾位,這幾位後頭我們都講,都有很深的含義。把禪宗的初祖擺在這,也就表示禪淨不二。

底下就是「阿難」。阿難可以譯作「阿難陀」,簡稱為「阿難」。也可以翻成「慶喜、歡喜」,又可以翻譯成「無染」,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淨飯王的兒子,所以他是佛的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淨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了佛,又聽見宮中生子,所以非常高興,說今天大吉,是個歡喜的日子,就跟大家說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就是阿難。阿難就是歡喜的意思,慶喜、歡喜,這麼個因緣,是在佛的成道日他出生了。所以他很小,佛說法三十年他才當侍者。還有,他隨佛到天宮、到龍宮,婦女都極美,他心中沒有染著,所以稱為無染。他平常是這麼好的,他還蒙受摩登伽之難。他不是一個登徒子,好色,他平常是這樣的水平。所以這個裡頭,將來大家讀讀《首楞嚴》,這就是不明白兩種根本,不明白什麼是生死根本、什麼是涅盤根本,就是修行也是墮落為聲聞、緣覺,甚至於墮為魔王、魔子魔孫,就是不明白這兩種根本。阿難就是犯這個病,雖然他這麼無染,因為他不明白這兩種根本,他還是免不了摩登伽的難。底下以前說過,就不重複了。阿難就是佛所說的他都能夠記得住,一個字不忘。所以《涅盤》裡頭稱阿難是「多聞士」。迦葉也稱讚,「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阿難是多聞第一。憍陳如是第一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迦葉是頭陀行第一,又是傳佛心印,阿難是多聞第一,是二祖。

這個「等」就是表示還有多少人,因為《魏譯》中一共列名三十一位,現在會本僅在三十一位中把上首五個人的名字列出,所以用一個等字來概括其餘的人。

「上首」就是首座,大眾一座的上位,「稱為上首」。各經上首的人數不一樣,唐玄奘所翻譯的《阿彌陀經》,稱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他只列四個人為上首,就是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泥律陀。本經是列五個人,這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的這些大尊者之中的上首。

底下再討論一點,說「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本來是贊菩薩的話。在《密跡金剛力士經》裡頭有這樣的話,「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俱,菩薩八萬四千,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那是贊菩薩的話,在我們經中拿來讚嘆聲聞,這就表示常隨的這些聖眾,他本來就是法身大士。都是大士,證了法身的大士,他是隱了他的本,他的本地他不顯,他垂示一種跡象,恆寂,就顯現出一種聲聞的相;還有就是他方的聖眾,來幫助佛的弘化。所以,「一切大聖」是指本地都是究竟菩提的人,「神通已達」表示他從體起用,他是遊戲神通,到咱們這地球上來,幫助佛來弘化。所以我們要知道,這些聲聞眾是大權示現的法身大士,幫助釋迦牟尼佛來開顯淨土法門。

再有,以上這五個人,所謂「了本際」,就是他了知他久遠的本際,所以擱為首位。這樣了了本際,就是《楞嚴經》那兩個問題就解決了,剛才說的。所以這個擱在最要緊,擱在第一位。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表示彌陀的智慧,是「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樣的智是深廣沒有邊際的。所以舍利弗第一,來表達佛的智慧無邊。目犍連的神通第一,就是表示遊戲神通的誓願。所以大家都在遊戲神通,顯現各方往來各個國土,極樂國土可以遍游一切國土,這都是遊戲神通。大飲光就表示彌陀的光明是殊勝,沒有不照,「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用飲光表示,表示跟經中都相合。慶喜就表示聞了名就歡喜,所以聞名歡喜,至心信樂,乃至十念都可以生。所以這個十念必生,剛才那個問題,大家去看看經文,第十八願,你聞名之後至心信樂,心心回向,乃至十念都生。它沒有說絕食,所以那位加上絕食能往生,這不好,不合適,就是要念到最後。這都能度脫,所以歡喜。

再有結合禪宗,迦葉是初祖,阿難是二祖,憍陳如表當人的本際,舍利弗表示每個人本有的智慧,目犍連就表示我們固有的神通,飲光就正好像百丈的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你開悟之後你的靈光就獨耀(獨,無侶,沒有侶伴,獨耀),迥脫根塵(迥然超脫於六根六塵),這是飲光的含義;慶喜,這一開悟你慶快平生,痛快,我這一生參學勢必歡喜無量,「心心相繼」。所以一部大經,也就是付法傳心。《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這個道理很多參禪的人不大懂。所以參禪的人不信淨土,古人就說「管保老兄欠悟債」,那就表明你這個老兄悟得還不夠。所以這部大經,「正是付法傳心」,就是傳心;「一句名號,直顯本來面目」。一聲佛號一聲心,佛號就是你的心,你一念心就顯了,顯你的本來面目。這是圓教的道理,不是頓教,僅僅是限於頓教還不能理解這個。所以說這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徹底了解。所以說念佛是淺,這都是只能說他自己淺。「於此薦得」,你在這個地方你能夠透,你才能稱得上是帶角之虎。「但當驀直念去」,你就是直念去,「便是無上深禪」。不管你是定中念、散中念,都功不唐捐。這就把列這些名,體現一下禪淨不二的意思。

再有,咱們這個經裡頭,先是聲聞,後是菩薩,把聲聞擱到菩薩前頭。《佛地論》說過這個話,它說「先說聲聞,後說菩薩」為什麼?因為聲聞眾都是挨著佛旁邊的,離佛最近。而且聲聞他最莊嚴,都是現比丘相;而且是親受化,也常隨佛,形象都是三衣缽具,這都是跟佛的形象相像。所以先列聲聞,後列菩薩。這是據《佛地論》的。

底下就是菩薩,第一個是「普賢菩薩」。菩薩兩個字應該是「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摩訶翻譯成我們的話是大,菩提翻譯是道,質帝是心,薩埵是眾生或者是有情,所以這個名號全翻過來就是「大道心眾生」,簡稱,把這個梵文簡稱為「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悟、就是道、就是覺有情。跟佛證的一樣就叫做覺,無明還沒有盡就叫做情,要讓有情覺悟能同於佛這就是覺有情,這是菩薩的任務。所以覺有情就是菩薩兩個字的簡稱,含義就是覺有情。

為什麼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因為他有四種大。《清涼疏》,清涼是國師,是華嚴宗的祖師,也是弘揚淨土宗的。他說為什麼菩薩稱為大?有四種,「一者願大」,他的志願很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他要廣利眾生;「三者時大」,他可以經過無量數劫來度化眾生而無疲厭;「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不是一般的功德,一乘的功德。一乘就是《法華》的,不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是一佛乘,他有一佛乘的種種功德。因此有這四種大,所以稱為大道心。《法華》有六大,「一、信大法,二、解大義,三、發大心,四、趨大果,五、修大行,六、證大道」,說明這大道心。所以這大不一樣的。

普賢的含義也可以翻譯為「遍吉」。清涼國師在他的《華嚴經疏》裡頭,他說普賢有三種普賢,第一是位前的普賢,就是你只發了普賢的行願,發了大的普賢心,就是我們說發了大菩提心。所以修佛法先要發菩提心。所以必須先要明白菩提心是什麼。現在有的人問他什麼是菩提心,他就不知道。淨土宗往生的人,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只有一個念,沒有發菩提心,只有一條腿,腳踏車只有一個輪子,鳥只有一個翅膀。要發菩提心,可以一點點來,很不容易。簡單稱為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大慈悲不是小慈悲,大智慧。二是位中普賢,指他是等覺菩薩,就是等覺的普賢。所以普賢菩薩可以示現為因地,只發了普賢的願,可以示現為位中菩薩(等覺菩薩),只差一位就是佛位,等覺之上是妙覺,妙覺就是佛,只有一分的生相無明還沒有破,就差這一點點,這一破就是佛,等覺菩薩。第三是位後普賢,已經成了佛之後的普賢,他因為得了果還不捨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稱為位後。這個位後的意思,《清涼疏》說,「果無不窮曰普」,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佛位也窮盡了,這個叫做普,這就是位後普賢。「不捨因地曰賢」,他已經成了佛,他還不捨因地,還在修行,這很賢,哀憫眾生。所以普賢的含義(就是位後的含義),就是說這是佛的化現。

至於《會疏》裡頭所說,「體遍法界,故曰普」,他的體遍於法界,所以叫做普。「位鄰極聖,故曰賢」,他的位置靠近了極聖,就是佛,所以叫做賢。《會疏》的解釋是位中的普賢,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位鄰極聖,他的地位鄰近於登峰造極的聖果,是等覺菩薩的地位,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位前就不用說了,那就是示現剛發這個心。底下還有引證了幾種經論來解釋普賢的,我們就不再說了,時間很緊,願意看的自己看一看書。底下就是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脇士,就好像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一樣,是釋迦牟尼佛會中的上首,在華嚴會中也是上首,毗盧遮那的上首。再有,普賢菩薩是一切佛的長子,在《四十華嚴經》裡頭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他的名字叫做普賢。這是什麼意思?古人都是以長子來繼承的,現在日本還是這樣,父親的家業長子繼承,二兒子、三兒子都沒分,不像中國可以分家,他那是長子繼承。所以國王都如此,長子是太子,其餘就不能,都做皇帝不行的。如來有長子,就是繼承一切如來的是普賢。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普賢在我們會上是如來的法身所顯現,化身為等覺大士,來演唱聖教。

如果從密教來看,「普賢即是密教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即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在密部經典中,這部《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是法身大士。還有金剛智的,這是一位金剛上師,他的《五秘薩訣》裡頭說,「金剛薩埵者」,金剛薩埵是誰?「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另一個名稱。也叫做「一切如來長子」,也叫做「大阿闍黎」。現在這個阿闍黎大家就混叫了,什麼人都想當阿闍黎,都是不如法,很多地方大家就不重法了。本經裡頭「德遵普賢第二」品中,也還有「為教菩薩,作阿闍黎」,有這樣的經文。

在我們這個經中,把普賢大士列為上首,「正顯密淨不二」,剛才說了禪淨不二,這個地方顯了密淨不二。密淨不二,念佛號就是念咒,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只要能信得及。所以禪宗說一莖草可以當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當一莖草用。所以有許多都是所謂仁者妄生分別,自己在那生了分別。先師夏老居士說,淨土宗就是密教顯說,密教公開了就是淨土宗。藏密最古的是紅教,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紅教尤其尊重阿彌陀佛,勸大家生極樂世界,和其他的教派不大一樣。真正密淨不二的這些,在這個註解不詳細說了,這個地方說了一點。

再底下是「文殊」。文殊翻「曼殊室利」,也翻「妙首」,也翻「妙吉祥」,也翻「妙德,是諸佛之師」。《放缽經》釋迦牟尼佛自己說,「今我得佛」,今天我成了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釋迦牟尼成佛是由於什麼?都是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過去說不清那麼多的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至」,當來的一切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威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釋迦牟尼佛說小孩都要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極贊文殊。所以《心地觀經》說,「三世覺母妙吉祥」,三世諸佛覺悟的母親就是妙吉祥,就是文殊,妙吉祥是文殊的號。文殊還有一個號叫做「妙德」,妙德是什麼意思?《法華嘉祥疏》說,「文殊,此雲妙德」。為什麼稱為妙德?「以了了見佛性故」,他了瞭然的見了佛性。因為了了見佛性故,「德無不圓,果無不盡」。所以禪宗說,悟了就是佛,不悟就是眾生,它中間沒有這些個過程。正如國際上稱禪宗是中國的,禪宗是很殊勝。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為妙德。《會疏》是日本人的著作,「具三德秘藏」,涅盤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的秘藏,而神化不可思議,所以稱為妙德。再解釋「妙吉祥」,《圓中鈔》說,《圓中鈔》是幽溪大師作的,「微妙三德,同佛所證」,剛才說這個三德,他這三德同於佛之所證,所以叫做妙吉祥。底下不再引證了。

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在咱們世界是文殊,在五台,當然不只是在五台,但是他常常示現在五台,遍一切處不單是五台,但是跟五台很有緣。他在他方世界,北方的常喜國成佛,叫做寶積如來;過去是龍種尊王如來,大家拜懺,龍種上尊王佛就是文殊;在北方的常喜國,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所以文殊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都是成佛的人。現在示現在大會之中,以大智最尊,表這個法門是菩薩中的大智,唯有大智才能信入。所以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大家要知道,一切世間裡頭包括什麼?它不僅僅包括六道,包括聲聞、緣覺,包括菩薩,包括一切世間的這九種。還有妙德是什麼?就是了了見佛性,他位鄰普賢居第二位,也是表示禪跟淨不二。了了見佛性,後頭經中都有他方許多菩薩,到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說法,阿彌陀佛說法都是這樣的,都是一味的,都是這個精神,都是了達實相,了達諸法皆空。

底下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此雲慈氏」,他名字叫「阿逸多」,阿逸多就翻成「無能勝,具足則為慈無能勝」,這是阿逸多的意思。《彌陀疏鈔》裡講,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親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們這一族,過去這一族都叫做慈氏,這是慈氏這個名字的來由,他們稱這個名號。「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他也發願願意跟他一樣的這個名號,「即得慈心三昧」。再有,他在當婆羅門的時候,「號一切智,於八千歲」,八千年裡頭,「修習慈行」,修慈。又在弗沙佛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一塊發菩提心,修習慈定。《思益經》說,慈氏是「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悲華經》說,彌勒大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現在慈氏在兜率天彌勒內院,他稱為補處,在兜率天的四千年之後就到人間成佛。這四千年是兜率天的四千年,我們地球是多少年?這個算出來,地球要在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以後才是彌勒菩薩來,才「三會龍華」。又有人說,咱們現在不成功不要緊,等彌勒菩薩來。等彌勒菩薩你就不知道等多少時候?等他來時,現在修過佛的人,將來等彌勒來龍華會上都把大家度脫,但是你要等五十七億六千萬年,這個時間你要輪迴六道,天堂、地獄去轉,遙遠得很。他的福德最勝,那個時候人的壽命很長,福德很好。他不像釋迦牟尼佛,他三會龍華,度生事業就圓滿了。

「本經以上三大士為菩薩眾中上首」,因為這三位跟淨土的緣特別深。《普賢菩薩行願品》,它裡頭我們稍微讀一讀,他發了十大願王:「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遠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所以一部《華嚴》,最後就是這個《行願品》,專門講的就是這個。所以淨空法師他就講《華嚴》、講《楞嚴》,最後就讀到《行願品》他就改了,專弘淨土,他專弘專修淨土,他就是看見這《普賢行願品》感動。而且下面說,「願我臨欲命終時」,這個我就是普賢菩薩,「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是他發願往生。文殊,大智慧的文殊,多少佛之師,發了同樣的願,就是普賢菩薩的文字是七言,他的文字是五言。《文殊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這兩個大士都發了大願,都求生極樂,所以以這兩個菩薩做為上首,讓大家仰信,文殊這樣的大智,普賢這樣的大行,我們就要信這個大智、入這個大行,我們要導引眾生同歸極樂。所以在這個經中把這兩位大士列在最前。

再列彌勒是什麼?因為彌勒就關心淨土,他曾經就問過淨土法門。在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在《大寶積經》裡頭,彌勒就問佛,他說「若有眾生髮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所以彌勒同樣是請佛講這個念佛往生的法,而且這個經的後半部,佛就把這個經囑咐給彌勒菩薩。所以佛這個時候就說,對於這個經,是諸佛所讚嘆,就「付囑汝等作大守護」,汝等就是彌勒等,「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所以彌勒承佛的囑咐,他就要弘揚這個經,持這個經。所以彌勒不但將來在龍華會上要說這個經(因為他受了囑咐,他答應了,他必然龍華會上還是說這個經,所以大家都可以得度),而且我們可以說,盡未來際還是說這個經。你看這個普賢,位後普賢,成了佛他還在度眾生,還是在常說不絕。

「賢劫」就是現在我們這個時劫,賢劫中一切菩薩。咱們這個世間為什麼稱為賢劫?因為這個世界有一千尊佛出世。根據《佛祖統計》,第一個佛叫做拘留孫佛,第二個叫做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個迦葉佛,第四個釋迦牟尼佛,以後還有九百九十六尊佛。但是這個佛到下一個佛之間,剛才說了,是五十七億六千萬年,時間還是很長。有佛的時候少,沒有佛的時候長,所以我們不要錯過當前這個最寶貴的機會。

上一品就是六成就。我們這個一萬二千比丘超越別的經典,同於《法華》,普賢最為上首,同於《華嚴》,所以表示我們這個經跟圓教最高的兩部經,一個《法華》、一個《華嚴》是等同的。第一品咱們就講完了,下面講第二品,今天就到這。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黃念祖居士主講(第十集)1991檔名:51-001-0010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