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13集)


時間:2014/11/13 作者:果林果梅

這部註解,也是這部經,是以前頭的內容比較費解。前頭這個概要,就是十門分列,討論全經的體性、宗趣等等比較深入,所以是比較費解的。我們劈竹子竿,頭一節是難劈的,但是經過這一年,我們再加上以後的兩次,可以把這第一節劈開,底下所謂迎刃而解,就比較順了。今天我們就接著上次的內容,繼續大家一塊參學。

這一品是「德遵普賢品」,是第二品。德遵普賢就是說,所有參加法會的這一切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在家菩薩以賢護十六正士為首,出家菩薩以文殊、普賢、彌勒為首,無量無邊的菩薩就不可說有多少,數目說是無量無邊,而其德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所以這一品稱為「德遵普賢」。而這一品裡頭詳細介紹了參加法會的出家、在家菩薩殊勝的妙德,可以使我們知道這些大菩薩都是果位上已經成就,而仍然示現在因地的這樣的大士,都是證明這一點,來說普賢大士之德的具體內容。

上次講到「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底下就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入了這個叫做空、無相、無願的法門。上一次講已經提到,二乘雖然得到了三空門,但是偏於空。三空門就是指的這的空、無相、無願三個皆空,二乘雖然也能夠見到這個三空門,但是他偏於空;這是菩薩的,就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所以首先把這個空、無相、無願的內容先做一個介紹。這個解釋,我們所依據的《淨影疏》在書上寫了,我就不再講了。我們底下講龍樹菩薩的著作,龍樹菩薩在現世我們知道是八宗的祖師,咱們中國把佛教分為十宗,而八宗都奉龍樹為祖師,沒有第二位。經典里說龍樹的過去是妙雲相如來,他也普被三根,深入淺出,著作浩如煙海,其中很精、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就稱為《大智度論》。現在根據《大智度論》的解釋,解釋這個空、無相、無願,它說「觀諸法空是名空」,一切法皆空。所以《心經》就講「無色聲香味觸法」,一直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都是無、空。所以諸法都是空,本空,這個叫做空。什麼叫做空?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在空中,既然是空,你還有什麼相可取?一取不就成有了嗎?而不可取相,在這個含義上,這個空字的意思就轉為什麼?是時空轉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空的含義就轉化為無相。空中本來無相可得,因為你看到無相可得的時候不可取相,這個時候這個空的含義就轉為無相。所以好些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很多是名言在那變化,而本體並沒有變化。

既然無相就不應有所作為,作是作為,這講的是無作,我們經裡頭說的是無願,空、無相、無願,無願就是無作,這個解釋也是根據《大智度論》。所以《大智度論》說,「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亦名無作」。所以這兩個名詞是一件事情。你既然沒有一個什麼要追求的,發了一個什麼什麼志願,你既然這個都沒有,你生死業就不會造了。你不求這個,不求世間的功名富貴種種種種的,就不造生死之業,所以叫做無作。所以無願就是無作。《大智度論》底下講無作,就是講的是無願,一個事實兩個名詞。既然空的含義轉為無相,無相之中還應該有什麼作嗎?相都不可得了,你還要去作為什麼嗎?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你無作就不作三界的生因,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時候這個含義就從無相轉為無作。這就把這個名詞解釋了,空、無相、無願它們的內容。

怎么說菩薩入空、無相、無願法門,而修持上說這是三件事到底是三是一,到底從何下手?《大智度論》底下講得很清楚,打個譬喻,譬如一個城,城有三個門。既然城有三個門,咱們要進北京城,假定城有三個門,你一個人絕不可能一下子要從這三個門一塊進來,是不是?你要進安定門就進安定門,你要進西直門進西直門,還有東直門,你不可能一個人從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一塊進來。這是譬喻。進,就從一門就進來了。進了門,城是什麼?城就譬喻是涅盤。所以一切修行,我們大家要知道,這是個選佛場,我們都是要成佛、要證涅盤,不是說當個方丈、做個大法師,成一個了不起的佛學家。我們要入這個城是涅盤之城,涅盤是三德都齊彰,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得到解脫,證了般若,恢復了法身,要進到這個城,這個城就有三個門,所謂空、無相、無願。底下《大智度論》的說法,我們也是邊看邊解釋。一個人進了空門,他真知道一切皆空,從這個空門進來,進來他心中也不得是空。不得是空是什麼意思?我《大經解》加了一句話,我們就好理解,他也沒有停滯在空相上。有了一個空,既然空就有一個空相,他就在這個空相上待住了,這時候這個門就堵住了。所以這一點很細,修行人我們要知道,往往不是沒有能夠入門,就是剛一進門堵住了,這個是非常可惜,在這堵住了。他就抓住一切皆空,本來無一物,就是空空蕩蕩,這就是墮在空相之中,墮在空相之中這個門就「通途更塞」,這個門就不成為門,成為關了,就把你關在這了。這個人就沒有從空門進來,如果他從空門進來底下就沒事了,就解決問題了,你就是一切皆不可得,通達無礙(用通達二字就是很活活潑潑的,不是一個死的空),就進來了;你抓了個空相,就堵住了。

如果你這個時候去掉空相,去掉空相這就是什麼?這就是無相門。不但是一切可見之相你都除了,連這空相你都除了,代表一切相你都真除了,真除了你就無相,你從無相門就進來了,從這個門可以進來。可是著於有無相的這個相,底下這句話,「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若於無相,無相本來是無相,你這一執著,它就成了一個相,這個相就名為無相之相。所以一切都不可執著。一執著,很好的一句話,就成了「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一句合頭語,經上的話,你就死於句下,你把它執著住了,這個裡頭就執為定法,這句話對於你就成為一個系驢的橛。驢是要亂跑的,拴一個橛在那,把驢捆在那,而且這個橛是一萬劫都在那存在的。所以這個事,你看無相進來之後,不能你再執著一個無相之相,又堵住了,你心一執著就生出戲論來了,所謂戲論者,就成了錯誤的見解,就成為戲論。這個時候你把這個無相之相也除掉,那就入了無作門。所以不是一個人一身從三門入,是有三個門你可以隨一而入,這就叫做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從哪一個門都可以入,這就超過二乘。所以剛才頭一句是「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對於聲聞、辟支佛他遠超。遠超表現在什麼地方?二乘對於三空門他是沉於空,他沒有真進來,但是菩薩就入了這個法門,這是遠超之處。

底下又有兩句,「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我們首先要解釋方便兩個字的含義,「方」,淺說就是方法;「便」是便用,就是便利。我們說得很粗俗的、很淺的、很通俗的說法,方便者就是我們要有便利的方法,有辦法,而且這個方法很便利。你要度眾生,你告訴他一個方法,他都是做不到的,你怎么度?你給他一個便利的方法,他能做得到,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方便很重要,要善立方便。底下我們看《法華義疏》說,「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這對於前面說的又引申一步,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們常常連在一塊說,方便善巧,連在一塊說。這個人他很善巧,很善於說法,很巧妙的能夠救度眾生,這稱為善巧。善巧是什麼?就是智慧之用,從智慧之體他要顯出作用,因此他就能夠善巧。這個就把方便又補充了一點。《大集經》又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能夠調化眾生,讓眾生全都趣向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叫做方便。所以這就把便利的方法,這裡頭它又有一個更進一步的含義了,不是指其他的方法,而是說我有這種辦法能夠善於調化這些眾生,讓他們都趣向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才是方便。所以,「達空無相是大智,隨宜施設名方便」。我們能隨宜有辦法建立法門來救度,這個才叫做方便。

方便也有兩種,這是根據《會疏》說的話,《會疏》它這么講,它一方面根據《涅盤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所以我們稱為慧母、智母,就這意思,因為智度就是般若,智慧是菩薩之母,菩薩都從智慧出生,方便就是父親,做為譬喻,所以智慧、方便很重要。知道一切空、無相,這是大智慧,我們隨宜來施設,建立法門來隨宜說法、救度,這個叫做方便,方便就很重要,是眾生的父。方便有兩種,這都是《會疏》的話,一個是「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自己本身深入的了解、解答、開解了這個空,對於空不是很淺的理解,而是深的解,而又不取這個空相,也不受證,這是進一步的境界,到這個證字。所以取證不取證,有很多它就是漸法,在途中他就取證,他就慢了,他在這個地方就耽擱下來;他對一切都不取證,直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且是一個很快速的,這就是頓。打個譬喻,你坐電梯,你中間都不下來一直到屋頂,二百層摩天樓,那就是直趣無上正等正覺。第三層你下電梯來轉一圈,第五層又下電梯又轉一圈,這就等於取證。這打個譬喻,大家都懂得了,中途你要取證,一證,你看第三層樓是怎么回事,你就明白了,是不是?所以,一個就是說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他直趣最高的屋頂,這是個方便。

第二個,「以實相理深莫能信受」,眾生的水平沒有人能夠相信、能夠接受。確實是如此,所以佛說《華嚴》之後就想般涅盤,大家不能信受,連羅漢都如聾如盲。佛後來就是接受大家從小乘說起,說法四十九年,最後說了《法華》。這些人跟著佛四十幾年,聽了很多法,已經提高又再提高,等說到《法華》的時候還有五千人退席。不是五個、十個,是五千!一個道場,你們想想看,比如說賽球,五千人一下走了,你說這是什麼場面?你們要知道。所以就是莫能信受,說《法華》五千人退席。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要聞到圓教的法,我們不驚不怖,沒有驚怖,也不牴觸,還能相信、接受,用《金剛經》上的話,「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今天咱們在這個地方研究的是圓教的經典,極殊勝的事情!

他莫能信受怎么辦?就需要方便來誘引、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誘導是有求必應,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妻得妻、求長壽得長壽,都是這些個人打算。觀世音菩薩為什麼這么做?兩句話就說明白了,「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眾生需要這些,滿足他們這些,這是欲,以此為鉤為牽,也就是為方便,而其最終之目的希望他入佛道,這個是誘引最好的例子。所以這些方便就是怎么著?就是用種種的方法、方便。再有那個魚籃觀音,大家都看見,畫觀音畫一個極美的少女,拿個籃子,籃子裡頭一條活魚,所以稱為魚籃觀音。觀音不拿楊柳、不拿水瓶(甘露瓶、楊柳枝這是常見的),而是籃子裡頭一條活魚,顯然這是拿去做菜或者去出賣,打上來、釣上來的。魚籃觀音是觀音化現的,那個打魚的地方,就是這些人不讀書,不懂得信念佛教,就知道捕魚、賣魚、吃魚,就這樣的過生活。忽然一天來了一個極美的女人,跟他們一起生活,籃子裡有條魚(當然不止一條,畫就畫一條),就是漁民。大家向她求婚,這個地方風俗很薄,沒有很深的文化,她說你們這么多人跟我求婚,我嫁給你們誰(有上千的人)?我拿《心經》你們去念,明天你們誰能背我就嫁給你們誰。《心經》大家第二天有一、二百人都能背,還有好多人背不下來,到底也念了,沒有背下來。能背那就行了,但是你們還是人太多,給你們什麼?給你們《普門品》,發給他們,你們去念,三天你們誰能背我嫁給誰。三天之後七個人能背,七個人能背,七個人還不行,給你們《法華經》,你們誰去背去,幾天之後誰會背我就嫁給誰。最後只有一個人都能背,這個人姓馬。所以這個觀音大家又稱為馬郎婦,夫婦的婦,稱為馬郎婦,就這個典故,這個人姓馬。背下來了就結婚,洞房花燭,正在剛剛喜宴之中,新娘子說不舒服,一下死了。當時很懊喪,就給埋了。埋了,後來過幾天來了個和尚,大家還在議論這個事,和尚說你們怎么這么愚痴,到現在你們還不明白,那是觀音菩薩來救度你們,你們這一方應該有難,觀音菩薩教你們來讀經。所以是觀音菩薩以菩薩的威力,怎么能消災?還是靠大家多念經。這個事情我們現在很需要,現在咱們應該說,我們這不是就是有災嗎?大家都走了又回來。所以要消災大家要多念,從這個故事裡要知道這個道理。這是叫你念,你看他這個念的動機都是俗念,是為要跟一個很美貌的女人結婚,這完全是世間的情慾之心,就從這個心來念,都能消一方之災。我們要發了大乘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之心,以這個心來念誦、來回向,力量是非常大。所以我們消災、救劫、饒益有情,要依靠念,這就是方便誘引。然後大家就說,你這個和尚這么說你有什麼根據?和尚說你們開棺材看,打開棺材看是空棺。所以流傳魚籃觀音,馬郎婦。因為解到這個方便誘引,就想出這些具體的事。當前我們很需要,我們不但自己念,而且要勸導其他的四眾弟子多多發心念誦。

最後,要這么念為什麼?先是誘引,最後都要入正道,都要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都要入涅盤之城。但是這要漸漸的才來開悟,一上來一般人不能懂得這個。「其德廣大」,這個方便之德是非常廣大,使本來不能夠信受的人他能信受,本來得不到救度的人可以得到救度。這是大悲心、大智慧到極點的流露,可以這么說。他沒有大悲他不肯這樣用心,沒有大智他想不出這個辦法,所以這些方便是大智大悲之所流露。「不二乘所能為」,不二乘所能為這個不字是日本人的古漢語,所以有點彆扭,但是還是不錯,比現在一般中國人還是強,不就是非,這個不字是非字,不是二乘所能辦得到的,「故言善立」。這是解善立方便,這是《會疏》的解,「方便有二種」,一種是不取證,一個是自己已經證到深解,但是眾生莫能信受,而能夠以種種的誘引讓他漸悟而得度,這樣就稱為善立方便,善巧的建立了方便的辦法。

「顯示三乘」,三乘當然我們都很熟了,就是羅漢、辟支佛、菩薩。「運載為義」,《法華》就是以羊車、鹿車、牛車,這三種車譬喻小乘、中乘、大乘。這又說方便了,《法華譬喻品》說,如來有無量的智慧,沒有畏懼,有諸法寶藏,能夠給一切眾生一佛乘的法,讓大家都成佛的法,但是「不盡能受」,不是所有的眾生都能夠接受。所以說到《法華》,最後最後,說法四十九年,培養、教育,還要有五千人退席,不能盡受。「舍利弗」,叫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因為這樣不能盡受,所以諸佛就以這個方便之力,於一佛乘說成是三,有羅漢、辟支佛、菩薩,慢慢漸修,到最後成佛,這就是「善立方便,顯示三乘」。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顯示三乘,一切諸佛也都是如此,一切大菩薩也是如此,方便誘引,救度眾生。以前這都是所謂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就是轉法輪。這一切都是轉法輪,怎么轉?就是這么轉,自己要自覺,自覺之中要覺他,覺他要善立方便,而顯示三乘來救度,使大家漸漸的都入一佛乘。這三個車都出來之後,佛就把這個,這也是方便誘引,這些兒子在火宅之中貪玩不肯出來,佛就告訴他,你們快出來,我這有羊車、鹿車、牛車,好玩極了,你們出來。這些孩子們統統跑出來,跑出來離開了火宅,父親很高興,就不至於在火宅裡頭燒死了。給他們的是什麼?給他們是大白牛車,超出他們所想像的,人人得大白牛車,成佛。這也顯出「善立方便,顯示三乘」的含義。這些諸大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都有這樣的德來參加這個會、來聽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對於這個經也就知道珍重。

底下,「於此中下,而現滅度」,是緊接著的。顯示三乘法有上、有中、有下,對於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現滅度,現滅度般涅盤是第八相,所以這兩句話就把第八相,所謂八相成道的第八相就點出來了。「而現滅度」,滅度是涅盤兩個字的舊譯。原來這一來咱們就翻譯了,翻成滅度,等到唐朝後來再譯,譯為圓寂。所以大家常常說某某和尚圓寂了,現在就成了死的一種好聽的說法。其實這個名詞非常高,圓寂者就是涅盤。所以現在底下把這兩個名詞,滅度和圓寂,底下做一個解釋。「滅度者」,滅字就是「滅生死之因果」,度是「渡生死之瀑流」。所以滅度兩個字,生死的因果他都沒有,也沒有因也沒有果他就出來了,這樣的話就渡過生死的急流。生死中流,此岸是生死,瀑流是煩惱,那邊是涅盤,渡過煩惱的瀑流而登上彼岸,這是滅度的含義。

底下《涅盤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盤。離諸有者,乃為涅盤。」渡這箇中流,就是煩惱,你滅了這些煩惱就叫做涅盤。離開一切有,三界之有都離開,一切有都離開,就是涅盤。所以圓寂怎么講?《賢首心經略疏》上說,「涅盤,此雲圓寂」,這是新譯,古譯就是滅度。「德無不備稱圓」,德沒有一樣不具備的才叫做圓。所以圓寂兩個字我們說很高就在這,沒有一樣德他不具備的。「障無不盡」,一切障礙沒有一樣不都除盡了的叫做寂。這是一個解釋。《甄解》是日本人的著作,說「義充法界,德備恆沙為圓」,這個義充滿了法界,德有恆沙的德都具備叫做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不要念相(音香)累,相(音香)累這個音譯,讀的意思就錯了,妙絕相(音象)累。這個本體窮盡真性,沒有一個地方還有障礙,就叫體窮真性;妙絕相(音象)累,很妙,絕了一切相的連累、累贅,一切相不能成為我的累贅,它不能給我添麻煩,不為一切相所累叫做寂。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為什麼對於中下而現滅度?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裡頭就說,「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佛要是久住於世,薄德的人就不去種善根,他說還來得及,不忙不忙;貧窮下賤他更是貪著五欲,奔吃奔穿,有一點錢就是買彩電、買電冰櫃,就是忙這些事。他就「入於憶想妄見網中」,他整個都是在那想這些事,在妄想這個網之中不得出來,就好像魚進了網裡頭一樣出不來。這種人要看見如來常住不滅,他就更可以憍恣,原來的這些壞習慣他就任性的去做了,對於佛法就厭怠。忙什麼?我有的是時間,佛還老在,不忙不忙,就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他不能想是難遭難遇,「恭敬之心」。你看看我們短短的時期,明真老法師、郭老師就都不在了,所以實際是難遭。如果都是老住世的話,大家就不起難遭難遇之想,你現在再找這樣兩個人就找不著。這是不起難遭難遇之想、恭敬之心,就出這個毛病。

「是故如來」,所以佛雖不是實際真正的滅度,「而言滅度」。所以叫做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現滅度是示現滅度,對於上根他沒有示現滅度,對於中、下,他這是一種方便,讓你知道佛不在了,你知道難遇難遭,你得抓緊時間。而且人命只在呼吸間,真是在呼吸間,不知道今天出門,回頭回家不回家這是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生起這種無常之心,難遭之想。佛做這個示現是為度中下的根機的。「若是上根,則見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離生滅」。「何期自性,本無生滅」,這六祖的話,沒了那還有什麼叫涅盤?再有,智者大師讀《法華》,他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佛在靈山說法,那一個大的法會還在那照常進行,儼然就是整個清清楚楚的在那,沒有散會,所以何有滅度?

曾經你們第一班的一個人問我,他說能不能找出一部最準確的佛教史,講釋迦牟尼佛出世這個因緣?我說不行。怎么叫準確?當時的人各個看釋迦牟尼佛是不一樣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看見釋迦牟尼佛就是無量莊嚴、無量相好,報身境界,那是菩薩的境界。這些阿羅漢、聲聞看見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身佛的境界。有很多看見佛丈六之身,金色光明,顯異不同,這就是等流身。還有人就只能看見就是一個普通的和尚,黃面比丘;還有人看見就是一塊黑炭,有的看見是一條象的腿,哪還有一定呢?所以我們太有一種常情,太限於常識。所以他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所見。這個法會到底是多長,智者大師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你要寫這些傳記你怎么寫?智者大師寫那會沒散會。所以我們不可以流入現在像日本、西歐的那些學者的辦法,又是考據,根據這些常識、世間有的這些書的記載做為證據來考證,因此對於龍樹入龍宮也不能信,等等都不能信,這個就太執著了。

底下,「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現在對於奇異功能大家就驚奇得不得了,這個你看一念之間遍游一切佛土,這就是與會的一切菩薩之眾都有這樣的神通妙用。底下我們講這一段,三摩地我們過去已經講過,主要可以翻為正定、正受。《智度論》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不是別的心,現在外道許多修習,他們是一種邪禪,有時入的是邪定,所以我們不管他們這個叫做三昧。他是以善心,善心專住在一處而不動叫做三昧。所以《四十二章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它在一處,而且是善的心住於一處,而無動搖,叫做三昧。《智度論》又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真正入了這個禪定,這也叫做三昧。所以很粗淺的說,三昧就是純熟。「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一切的行能夠和合、能夠相應(和合就是相應),你所修之法與你所證之境得到相應,都叫做三昧。「一切禪定」,這說了,能攝心的,你心攝於你所入之禪而不動,這都叫做三摩地,也都叫做三昧。底下我們不多說了。

上面是三昧,底下陀羅尼就是總持,以前也講過一點,這次我們再補充一點。《智度論》說(龍樹菩薩的話),陀羅尼是什麼?「秦言」,就是中國,他那個時候管中國叫做秦,我們就把它叫做「能持」、「能遮」。所以陀羅尼的含義,陀羅尼不只指的是咒,咒也在陀羅尼裡頭,陀羅尼這個意思比較廣。現在比方大悲心陀羅尼,就是大悲咒,當然陀羅尼裡頭有一個意思是咒,但是不能說咒就是陀羅尼,其餘還有是陀羅尼的,就是這樣。就是能持、能遮,能持就是它能夠持住,持是我們拿住、抓住、保持住種種的善法,能讓它不散不失,你這個善法能把它保持住、維護住。好像一個完整的碗你裝了杯茶,這杯茶它要保持住,它要是摔了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一個是能遮,就是不好的東西,要動惡念要想去做壞事,它這個陀羅尼總持的力量能夠使得你不去做。所以得到陀羅尼就是好在這,你的功德、你的善能讓你相繼續,保持不失,你要想做壞的事情、相反的事情,他自己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把陀羅尼的含義就解釋了,有能持、能遮兩個意思。

三昧,常說三昧跟三摩地,三昧是定,定的力量要發生智慧就叫陀羅尼,所以它比定多了智慧。《大智度論》講,「是三昧修行」,你入了正定來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所以我們知道陀羅尼是得三昧以後的事。「是諸三昧」,跟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所謂「共諸法實相智慧」,這個共字是個動詞,這些三昧與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就能夠生陀羅尼。所以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這是龍樹菩薩的話。還有陀羅尼殊勝之處,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也可以。什麼叫相應法?就是說你必須心專注在你這個法上,你這個三昧才出現。就是說你這個人要入定,你一定攝心,入了你這個定(某一個禪定),這個時候定中清淨,甚至於種種的神通才能出現。

釋迦牟尼佛曾經的一個師父,他得了五種神通,能夠飛行。他去受供,那天國王不在,讓國王女兒(公主)給他上供,公主接引他。公主給他頂禮的時候摸他的腳,給他頂禮,他的凡心一動,一動他飛行的神通就沒有了。這個就是不相應就不行,三昧就是相應法,必須跟它這個境界相應,他這個時候一個不相應,一動了凡心,就飛不起來了。他就跟她說,今天我不飛走了,我去找個地方去轉個彎什麼的,他就撒個謊。陀羅尼就不是這樣,陀羅尼就是你心這個時候在那生氣,你在罵人,它不丟;你現在不清淨,你心在煩惱,可是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你不丟。所以你一證到陀羅尼,你這事就好辦。還有,這個三昧你今生得到,來生就沒有了,所以你不往生不得了。雲門是禪宗五宗的祖師,一花五葉,五宗的祖師,他三次當了國王,第四世就沒有神通,就是不能老保持。所以往生法門之殊勝,得慢慢體會體會。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以後不管你多少生你永得。所以得到陀羅尼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今生你雖然不清淨,你動了凡心,你或者在煩惱之中,你這個陀羅尼的功德不失。三昧你就顯現不出來,今生你有,來生有時就失,那是三昧。但是陀羅尼多少生也不失。

所以,他們都得到了無生無滅的種種三摩地,又得了一切陀羅尼,這就很了不起。來會的這些人,這十六位在家居士為代表的一切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現這種身的一切大菩薩都是這樣。「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就不需要我入了禪定之後才出現三昧,隨時都能悟入華嚴三昧。就好像《首楞嚴經》,楞嚴大定沒有出入,隨時都在大定之中,這是入了華嚴三昧。我們就是要來說華嚴三昧,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這個三昧是一真法界,一切法界稱之為一真法界,這個一切皆入這個一之中,而且真實無妄所以稱為真。一真法界無盡的緣起,法門都是從因緣生,緣起之法,有無窮無盡的緣起。一真法界就一切本空,以無盡的緣起就出現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以這個為理為趣,理是本體,趣是趣向,就是以這個為本末、為始終、為因果、為理趣。開達了這個理趣,「躡解而起萬行」。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教?就是為了我們要躡解起行,不然你是盲修瞎練。有一個氣功師,他是嚴新很有名,這個氣功師很有名。最近他來看我,我就告訴他,你去念念經,他是想學密,他看《金剛經》非常歡喜,他說我要是不看,我就變一個糊裡糊塗學密的人。你要躡解起行,不然就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結果就不是自覺覺他,是自誤誤他,耽誤的誤。所以就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還領著一群瞎子,你們跟我走,走到哪去?都掉到火坑裡去了。有很多人他熱心極了,其實他的最後目的就是要達到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只能如此。所以我們就是要躡解起行,我們要從這些殊勝之解,從這個解上起行。底下還有一句話,「行起解絕」,這更不是這些學者所理解的了。一個就是他用了解他就是解,他不起行,一起行之後他還是這些解他都背著。行起解絕,這才是善於修學的人,真正起了正行之後,這些個解沒有,可是從解上起的行,這就對了。

所以華嚴三昧就是這樣,以這樣的一真法界無盡緣起,從這個理趣能夠通達,從這個解上起萬行,以這個萬行,萬行是因,拿這個萬行來莊嚴佛果,這個叫做華嚴。所以華嚴兩個字的含義,什麼叫華嚴三昧?先解說華嚴兩個字的含義,華就是開花的花,嚴就是莊嚴的嚴,把我們這個萬行如花拿來莊嚴佛果,所以叫做華嚴;一心修持,你一心一意的,不是散亂、昏沉,一心一意的來精修,就叫做三昧,華嚴三昧的含義就解釋了。《淨影疏》說,這一個三昧就「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這華嚴三昧,這是《華嚴經》的話。《八十華嚴》也說,「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這個三昧就叫做佛華嚴三昧。《六十華嚴》翻的最早,晉朝翻譯的。《華嚴》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最後。《六十華嚴》說,「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所以佛華嚴三昧就正是普賢菩薩所入的,也就是現在一切這些菩薩,德遵普賢的菩薩,都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們所入的。

底下《法界記》的解釋,說華嚴三昧是什麼?華就是開的花,就是菩薩的萬行,開的花就種種莊嚴,花眾生都是最喜歡,做為譬喻是最恰當,一切善行。「華有生實之用」,花要能結果實,開桃花還要結桃子,是不是?這是果實。咱們的萬行?咱們的行要有果,這不就相同嗎?花要結果,咱們行也要有果,雖然花跟咱們的行,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咱們的行是內,那個花是外,但是它所生的感應的作用是相似的,都要得果。所以就以法託事,用這個事(開的花)來表達這個法,叫做華,華嚴就是這個意思,都可以感果。「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就是你行都成就了,果實都圓滿了,契合相應了,垢障都永遠消除,不再生了,證理圓滿。我們現在常常就是時進時退,所以我常說扭秧歌,前進幾步就後退一步,這還是好的,有的後退幾步才前進一步,反正總是有退。這個他垢障永消就不退了,所以到了華嚴三昧,這一切都功圓果滿,垢障永消,我們以這個來讚嘆,所以稱之為嚴。就解釋華嚴兩個字的意思。

「三昧者,理智無二」。本體跟智慧是一個,就跟珠子發光一樣,珠子發光光所顯出來就是本體,所照的又是本體。光就是珠子,珠子是本體所生,這個光生出之後首先是照到本體,把珠子顯出來。所以珠的本體跟珠的光不是兩件事,你說是兩件事,實際也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沒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樣的。「交徹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這個解得很深,到了這個時候,這一切都不二,這是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還有什麼二?所以就沒有彼此、沒有能所。所以我們要到了離能所,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現在外面這些人修得非常熱鬧的,他們都是在這個所字裡頭,都有一個所修,一個所觀、所照、所覺、所得、所顯,這個所。當你有所就有能,但是你這個問題還是在初步,還遠遠的不行,就你都在所字裡頭。所以一部《楞嚴》,所要一立就沒有照了,觀世音菩薩的修行首先是入流亡所,把所字忘了。底下是為什麼本來是佛,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有所就沒有照了。《心經》是「照見五蘊皆空」,你有所,你所得、所體會、所什麼,所得的神通,還是有所,所得的境界,身體又怎么樣了,怎么變化,又有什麼周天,又什麼出了丹、出了嬰兒,小孩出來了,都是所,小孩不就是所生出來的嗎?這是明顯的所,都不是,都是妄。「彼此俱亡,能所斯絕」,能跟所都絕了,叫做三昧。這是殊勝的三昧,不是一般的三昧,所以稱為華嚴三昧。

底下,《華嚴經》本身也在讚嘆華嚴三昧,「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入華嚴三昧就一切都自在了。《合贊》,《合贊》也是日本的疏,它這裡讚嘆華嚴三昧也很深,它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它獨特的一個見解,指出佛華嚴就是法界唯心。一真法界,什麼是一真法界?一真是什麼?就是每個人當人你自己的本心。所以一真法界就是自心,於這個了達就是華嚴三昧。所以用三昧來莊嚴法身,法身就是本來的妙明真心,就是自心。「故知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出,復又會歸此法界。」一切法沒有不是從自心所流出,還又回歸於自心。這是《合贊》的,前頭和後頭我們可以合參。它是一真法界,無盡的理趣,這個就偏於說到一真法界,說到根本上了,一真法界就是真心。這個就解釋了「隨時悟入華嚴三昧」。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上次我說陀羅尼不要以為它就是咒,這個底下就說,有四種,都稱為陀羅尼。一個叫「法陀羅尼,又名聞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這是聞陀羅尼。「義陀羅尼」是第二種,於諸法的深義、真實之義,都能夠總持不忘。第三是「咒陀羅尼」,這才是咒,「於咒總持而不忘」。咒是什麼?就是諸佛菩薩從禪定中所發出來的秘密的言句,唯有佛與佛才能知、才能究竟,是佛在佛的禪定中。所以日本的大德判教判為第十心,秘密莊嚴心,說這些咒都是從佛菩薩秘密莊嚴心所流出來的。所謂三身四曼,密宗之教。這些咒有不測的神驗,凡情所測不到,現在最新的儀器也沒法子去計量、去推測的這種神驗,這就叫做「咒陀羅尼」。

咒從意思來翻譯,有四個意思。第一個可以翻譯為「明」,明就是光明之明,光明能夠破暗,智慧也能破除人的愚痴,破暗,所以叫做明。第二個含義就叫做「咒」。咒本來是中國的話,中國話有這個咒的意思,外道本來也有咒,念咒語,「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這就是咱們老的咒的一句;電視裡頭那個巫婆,念「天靈靈,地靈靈」,那些都是老的巫術的咒語,咒字本來是中國古代有的,所以就是咒。第三是「密語」,佛菩薩的密語,因為《秘藏記》說,「凡夫二乘不能知」,這個語是什麼意思,凡夫跟阿羅漢都不能知道。所以現在大家有人去翻咒,這個事我看是很多此一事,畫蛇添足。凡夫、二乘不能知,你把它註解成一種很簡單的,一個按藏文或者梵文把它意思這么翻過來,那不是變成凡夫也能知了嗎?這是不應當翻譯的,它無量的含義在裡頭,就這么念,就對了。第四個含義就是「真言」,稱為什麼什麼真言,因為如來的話真實無虛,所以稱為真言。所以陀羅尼有四種,第三種叫做咒,咒有四個含義。第四個最重要的陀羅尼稱為「忍陀羅尼」。忍陀羅尼是什麼陀羅尼?是安住於法的實相。諸法實相他能夠安住,這個叫做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就安住於法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亡失,所以持忍稱為忍陀羅尼。忍陀羅尼就真正相當於禪宗破重關的境界。現在大家又把禪宗的三關解釋得很把它降低,降低得快沒有了,不成個東西了。其實這個不是那么容易。破初關見法身,破重關安住於法身,就是說這的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在諸法實相上不動不搖。很多人自己覺得他破重關了,其實他離這連夢還沒夢著呢?就是對於定義上他就把它降低了。底下,安住於法身之後還有什麼?第三關,還有法身向上事,這是禪宗很特殊的,法身還要向上。所以中國的許多東西都是甚深、甚微妙,現在大家太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古人、對不起先德。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為什麼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因為眾生根器種種不同,像做個大夫你要治病,病情太多,你就要預備種種的藥,是這個意思。你看眾生也太窮了,需要的也太多了,你要滿足眾生願望,你要有眾多的財寶、眾多的東西,才能夠滿足大家的所需,所以就要百千三昧。就解釋這個意思。百千三昧,一個三昧中,《大智度論》說,都可以從中得到陀羅尼,也就是得到總持。所以具足總持百千三昧,就這個意思。因為要度眾生,所以就要百千三昧,三昧修習久了就出生陀羅尼(就是總持),因此出生無量的總持,所以具足總持百千三昧,這兩種都具足。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這又跟一般淺的,淺的他就覺得我住禪定就不應當再有所見、所什麼。他一種就是太淺了又不一樣,太淺了之後我這來,我這動、那熱了,這通了、那跳了,種種的什麼什麼這些境界,這都是有所,這都不是,都沒有深入的。深入之後,他就真正是寂然不動,寂然不動他就一切都空,所以他就如所住,他不生心。所以無住時候就能生心,生心的時候還無住,這種情況要在地上的菩薩才能達得到,地前三賢都做不到。這個我們就看出,住深禪定就無所住,可是悉睹無量諸佛,他心是生的,他不是槁木死灰。所以這些都是顯示很重要的,這一些境界和哲理。

《會疏》,這是日本人的著作,我這引的日本人的著作很多,因為他們對於《無量壽經》做了很多的工作。我們中國人只有兩本書,從古到今對於《無量壽經》,正式對《無量壽經》做註解的就兩個人。對原譯,不是指的會本,或者也是會本,對會本作註解,彭二林是對於刪節本,王耕心也是對於會本,這都是對於會本,加起來也沒有幾本。《會疏》它說,為什麼住深禪定?「所住三昧微深幽玄」,微是微妙,深入,幽玄,幽是幽深,玄是玄妙。「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不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初心的,沒有達到聖位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這個對於深禪定做了一個解釋,不是一般的禪定。

《甄解》又進一步,它參考了《唐譯》。「住深禪定」,這是《魏譯》的原文。《唐譯》就是「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所以有三智,三種智慧,阿羅漢所得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所得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所以一切種甚深禪定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這是佛的智慧的甚深禪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全部的理體所成的事、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禪定,「故云甚深」。你看,《會疏》解釋,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甄解》再進一步說,這是佛的智慧的禪定,所以叫甚深。所以我們知道這個甚深是理定,不是事定。所以我們說念佛有理念、有事念,所證可以證事一心、理一心,證到理一心就破無明,現生就是法身大士。禪定也有理定、事定,這所說「住深禪定」是理定。

《淨影疏》說,「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也是對於這個深禪定的一種解釋,所謂深的禪定是一切行就依於這個禪定。無心往來,你心中對於一切沒有往來之相,沒有去、沒有來,完全是從三昧法門的力量自然而起,不需要造作。因此,他這樣起的話,這個三昧是從定中出現的,所以住定。在定中自然的三昧力就出現行,悉睹諸佛就是行。因為這樣的禪定所產生的殊妙之行,就在這個禪定之中不起於座就看見,悉睹,就全都看見了無量的佛。所以有理、有事。

彌陀的第四十五願「定中供佛」,十方的佛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之後,都可以得到清淨、解脫、普等等等三昧、等等總持,都能住三摩地,他們都在定中能夠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他方世界的這些菩薩,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之後,就能得到這些三昧和總持。所以這個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聞名的功德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聞名也是得極殊勝的功德,不過我們表現沒有像那些大菩薩那么明顯,因為我們還有許多障礙在那,需要先消。他們就不一樣,他們馬上就得到種種的三昧、種種的總持,定中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而不失定意。我們一去供佛,一忙一亂,心裡就不定,就著在事上。要不失定意,就跟這是一樣。所以我們看見會中諸大菩薩也和往生的聖眾是一樣的,因為聽到彌陀名號,都得到種種甚深的禪定,無量總持,百千三昧,所以也就跟定中供佛同等的情況,可以在深禪定之中悉睹無量諸佛。定中既然去供佛,既然供佛就必定見佛,所以跟這是一致的。就像《般舟經》所說的,可以說四眾不需要天眼就可以徹見十方,不需要天耳可以徹聽,不需要神通就可以到他方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不於這個地方終,我壽命終了,跑那個世界上去生。「便於此坐見之」,不起於座,不是非死後才能生到那個國土,我就在這個座上就實現了這些事。

「佛(釋尊)言」,釋迦牟尼佛對大會說的,「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菩薩在這個法會上,在這個國土,要專念就見,見什麼?見十方一切諸佛。底下,「阿彌陀佛報言」,這是阿彌陀佛說的話,這個句子就在《般舟經》,經後頭有阿彌陀佛說的話,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想來生到我這個國土的,你們要念我的名字。

說到名字的功德,這個是道綽法師,也是禪師,他講了兩個譬喻非常好,他說持名有什麼用?他舉了個例子,他說一個人要是被狗咬了,治的方法就是拿虎骨,虎骨可以做藥,拿虎骨去按摩那個被咬的地方,大概還要配點什麼藥,就可以好。但是虎骨不常得,過去交通不方便,哪有那么多虎骨?得不到虎骨怎么辦?就用手擱那按,嘴裡念「老虎來了,老虎來了,老虎來了」,一樣可以治,治狗咬。這個例子,他說的。他還說了一個例子,他自己親身試驗過的,他說腳扭了用木瓜,木瓜是個藥,很香的,烤一烤,揉。買不到木瓜怎么辦?也就用手搓熱了它,揉那個不舒服的地方,嘴裡念「木瓜來了,木瓜來了,木瓜來了」,他就這么好了。他就說這個名字的作用。這些事相之中都包含了極深的理,這個理一時還不容易全接受,但是這個事,我們至少可以相信道綽這樣的大德用不著撒謊,他說他親身的經歷,必然是真實的。他說這個騙人又有什麼好處?這樣的大德,我們過去推崇為淨土宗的四祖,他是善導的師父。日本人對於善導就看的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尊敬極了,善導的師父。所以,欲來生者,當念我名。因為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所以這裡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也歸到念佛三昧。所以知道持名功德不可思議。

底下一句,「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這一念指的是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說法不一樣,有三個說法,也可以說四個說法。《仁王經》說「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就包括九十個剎那,一剎那裡頭有九百生滅,這是一個說法。《往生論注》裡頭說,「百一生滅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所以也就是一念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百一的生滅。這兩個都說一念之中有很多剎那,一個說六十,一個說九十。《智度論》和《探玄記》,《智度論》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念」,《探玄記》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這個一彈指,《智度論》說六十念,《探玄記》說六十剎那,這兩個就是六十剎就是六十念,一念就是一剎那。這裡就有三個說法,一念是一剎那,一念是六十剎那,一念是九十剎那。簡單好記,咱們就取後者,因為這有兩個相同的,兩個相同的有兩票,這簡單,我們就用這個,一念是一個剎那。一個彈指就有六十個剎那,六十念,這個就是我們所需要領會的。一剎那裡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往生論注》說有百一的生滅,很多的生滅。

所以往往有人說我已經離念了,我入了禪定,什麼都不想。你那只是什麼都不想,你不可以說我心中已經不動念了,你能見得著這一彈指之間的一個剎那嗎?你更能知道這一個剎那中有一百多的生滅嗎?完全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感覺,你怎么知道它沒有?這個就像那個電鋸,一開之後那個鋸條飛轉,可是你看不著有東西動,就看見一個輪子。何以故?動得太快了,雖動你不覺其動。所以打比方,急流水,急流水我們不太容易去體會,你不覺得動。這個大家很容易體會,電鋸大家很容易體會,那飛動你不知道,你看不出有東西在動,當然你理解它是在動,可是你用肉眼看這個東西就知道它在動嗎?不知道。所以先把這一點我們附帶說一說。

現在我們就說「於一念頃」,就把一念頃做為一個剎那,總之是很短的一個時間。現在就是算一彈指有六十個剎那,在六十分之一的一彈指,在這樣的時間裡頭已經遊了一切佛國土。所以這個地方就打破了時間的概念。毗目仙人拉著善財童子的手,善財就經過了無量的佛土,經過了無量的時間、無量的劫,等到毗目仙人把手一放,他一看,他就在這,沒動窩,還是剛才那時候。可是拉著他手的時候,他已經經過無量的劫、無量的佛土,做了好多好多事,就好像人作夢似的。我剛剛十三歲的時候上國中,一次聽演講,他說一個事很有意思,他說這個作夢就是極短的時間,他自己的經歷。他作夢,夢見什麼事?跟一個鄰居吵起來了,吵起來就打架,打架之後,他就把那個孩子打倒了,那個孩子氣得不得了,回他屋裡去拿出一把刀,一刀就把他脖子一砍,把他腦袋砍掉,嚇醒。他說,害怕極了,他說媽我做了個夢。他媽說,你什麼作夢,你剛才在玩,你哪是作夢?就是剛剛這么一閉眼。只是當時把你打傷,他媽說我在晾衣服,竹竿掉你脖子上,你剛剛還在床上鬧,就這么一會,竹竿一掉你醒了。就沒有多少時間,但是他已經入了一個很長的夢。

所以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由於人類的錯覺。他寫的,一個好朋友死了,他很傷悼他,他說你死了,你先走一步,我跟著也就來。其實沒有什麼叫先後,時間是錯覺,這一點科學證實了。所以以後弘揚佛法我們要注意這些最新的一些進展,對於弘揚佛法十分有利。你非常難懂、非常不能接受的,那是你世間的這些常識阻礙你,所謂那些錯覺在阻礙你。他們稱為錯覺,他們說時間、空間、物質,這是愛因斯坦的話,都是由於人類的錯覺。佛教是說什麼?是由於妄想,因為一念妄動,才有無明,才有世間,才有時空。世界,世就是時間,界就是空間。這一切,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這一切對立起來了,都是由於一念妄動,妄念。這個妄跟錯不是相對的嗎?相類的嗎?覺跟想這不是相對的嗎?相類的嗎?他說錯覺,我們說是妄想。當然他很難得理會到我們這個境界,但是科學在進步,在向這個大法趨進,這一點是很殊勝的。

阿彌陀佛的十一願,「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一念頃不能超過多少?多少億的那由他,那由他是很大的數,百千佛剎,就是無量無邊的佛剎。「周遍巡歷」,周遍,都到了,都在那巡遊,不是說電梯從門口過沒停就上去了,而是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可是這個時間只是什麼?只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切佛國都去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所以就跟「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是完全一致的,這是阿彌陀佛第十一願,往生之後就是這個境界。

三昧,剛才我們上文說都住華嚴三昧,這個三昧也叫「海印三昧」,對於前頭也是個補充。我們稱它為印是什麼意思?因為世間我們都靠印。一個官,官要官印,蓋上他的印,蓋上圖章就生效。過去存款要留印鑑,印鑑對了付你錢,不對不行,印很重要。還有,印上的文字不像咱們寫字是一筆一筆寫出來的,一按上去一時全部出來了,這也是個含義。沒有先後,同時出現,打破時間,而且是舉體的出現,沒有一個什麼地方遺漏,沒有地方一會一個隱、一個顯,就像大海,一切的什麼東西都可以在其中影現。雖然影現出種種,但是大海還就是那個水,「萬相繁興,而水湛然」。萬相繁興有種種差別,而水體,海水之體就是一個體,到處都是鹹的,沒有一個地方是甜的,它是湛然(就是一味),沒有差別相。沒有差別相,還有一種可以現萬相,「宛然萬相」,宛然是沒有差別之相。也沒有前後之時,就好像圖章,一現同時都現,所以是「延促同時」,短時間和長時間是一樣的。「三世古今」,古今,過去、未來都和當前一念不相離別、不相分離,所以三世古今「不離於當念」。一齊都是現在這個水之中,一切都自在,都出現,所以「十方世界不離於當處」。這種我們心胸就廣大了,三世不離於當念,十方不離於當處,從此你心中一念之善就三世都善、十方都善,一念之惡三世都惡、十方都惡。所以這一念你要是清淨,一念淨心成正覺。一念非常重要。

底下《甄解》,「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因為他所到的是阿彌陀佛的國土,「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結歸念佛三昧也」。這又把遍游諸佛國土歸到極樂世界、歸到念佛。就是說因為你念佛你就生到極樂,生到極樂就可以乘著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可以於一剎那之間遍到一切佛土,周遍巡歷,不失定意。所以就是說與會的大眾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

底下是「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得佛辯才,說這些人得的是佛的辯才。辯才有好幾個解釋,首先《淨影疏》(這是隋朝的慧遠大師,不是晉朝的慧遠,隋朝的慧遠,他作的《淨影疏》),他說「言能辯了,語能才巧」,這就是辯才。就是說的話大家能夠很清楚的理解、能夠辯了,說的話裡頭很才巧,很有才華,說得很巧,大家很願聽,聽了之後很容易接受,有說服力,叫做辯才。嘉祥,嘉祥就是三論宗的祖師,他說「速疾應機名辯」,很快的能夠應機叫做辯。什麼叫辯才?我很快的就能夠知道你,一下聽到用什麼話來對答你才最合適,這叫應機,很快的就知道。所以大夫也是望聞問切,要看看你、問問你,給你切切脈,然後知道你什麼病,給你藥。這個對答也是跟大夫一樣,你來問個問題,我要回答你,很快就知道你需要吃什麼藥,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叫做辯。「言含文采曰才」,什麼叫才?這個言論裡頭含著有文采,很雅、很文,這個叫做才。這是嘉祥的說法。《會疏》,日本人的說法,「言音開惑為辯」。什麼叫辯?我說的話能夠開掉他的迷惑,讓他從迷惑之中解開,叫做辯。「隨機巧妙為才」,我能隨著他的機,他是什麼機我能跟他相隨,有的人喜歡禪宗,我給他比較偏於禪;有的人喜歡淨土,我給他偏於淨;有的人特別注重戒律,我給他偏於戒。雖然不能說偏,他最需要知道什麼,我把他最需要的、他不足的也告訴他,兩頭,這個就是應他的機,還有我很巧妙,說了之後他能夠信服。有的人你愈勸他愈動火,還要吵一架,這就不是應機,就常常抬槓,最後變成了鬥爭。「無不皆出於聖智」,都是從聖智所流出來的,這樣才能稱為佛辯才。《會疏》的解釋超出前兩種。

底下《淨影疏》有補充,它說得如來的四種無礙智慧,由於這種無礙的智慧,所以興出了四種無礙的辯,稱為「四無礙辯」。這裡我們介紹一下四無礙辯,說這個辯才四種無礙,一個是「義無礙辯」,一切諸法的道理他都通達,他所說的沒有不足,沒有矛盾、牴觸之處,通達無礙,義無礙辯。第二是「法無礙辯。謂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很正確,都能夠表達,善於分別。第三是「辭無礙辯」,這些「諸法名字義理,能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這隻有菩薩辦得到,都能給他說,不需要翻譯。就是說過去很多古德到了中國之後就把經典翻成我們的文字,那都不是常人,常人的智慧是做不到的。這個就更厲害了,一切眾生諸方異語,各種語言都能行。第四是「樂說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他喜歡聽什麼你知道,你給他說的正是他喜歡聽的。他所喜歡的,咱們這指的都是佛法,他喜歡這個就是他多生跟這個有緣,多生和這個有緣,今生再繼續努力不是很好嗎?這個很正確。但是大家不能做到,他能做到,他「圓融無滯」。這是四無礙辯。以上就是說,到法會中諸大士能夠契合於聖智,得這四種無礙的辯才,能夠善應種種根機,「廣宣妙辯」,所以叫「得佛辯才」。這就把以上種種的解釋綜合起來,我們理解得佛辯才的這個內容。

《甄解》,這是日本人的疏,它還有進一步的說法,說「若依根本教」,他是把淨土宗做為根本教,以十八大願又做為根本教中的根本,他說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為什麼?你傳了如來的如實的言,是這個原因,哪怕只說了一個字,但是這是如來的真實之語,你也是得佛的辯才。「不但此菩薩爾」,不但是到了法會上,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德遵普賢的諸大菩薩,來聽講的這些菩薩是這樣,就是今天咱們凡夫,能說一個字合乎根本教的,「亦同諸佛辯才」,這個說得很好!我希望大家,諸位都是要當法師的,都是要廣為諸方說法的,能在這根本教中說一個字,也同於諸佛辯才,這個話很深。

再往下,「住普賢行」。當然,這些菩薩都是德遵普賢,鹹皆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住普賢之行。普賢之行最重要的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部《華嚴》,經中之王,經中之海,最後才到中國。《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品,但是過去晉翻譯沒有,唐那個時候國家的譯場,清涼大師等等都參加翻譯的《八十華嚴》,這部分也不全,又把《四十華嚴》最後這一品補進去,擱在《八十華嚴》之後,所以《華嚴》有八十一卷。這個很不容易到中國來,《普賢行願品》,這裡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一部《華嚴》的總結。淨空法師送給大家很多書。他什麼都講的,講了好多好多種,後來就是讀《普賢行願品》,就看到了這個,忽然有所悟,現在他專攻淨土,專修專弘。他以前不是這樣,他就是由於普賢大士這個《行願品》裡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講那么多,但最重要的是《普賢行願品》。普賢之願、普賢之行是什麼?就是以這樣殊勝大願導歸極樂。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這個也不是凡夫所好辦的,這都是大菩薩境界。《密跡經》說,「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垓就是那由他,那由他可以翻千萬、百萬、十萬萬,這就是不同了,千萬、萬萬、十萬萬,可是菩薩給說法的時候,讓大家都能聽到他們所能理解的語言,這就是善能分別眾生語言。《稱讚大乘功德經》說,「傍生」,就是畜生,「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所以佛菩薩度生,畜生它能夠聽到它所能懂的語言在對它說法,這是如來之力;鬼也是如此,隨他的類的語音。眾生是無邊,眾生的語言也無邊,但是法身大士都能夠解了,這是第一步,就是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而且還能隨其本類的語言廣為說法,這些功德。所以就是說,你愈成就你這個功德就愈好做。我們常常說,火車頭沒有上軌道,你就不好辦,走一步都很難;火車頭上了軌道,那就是疾行如風。所以說到了這些情形之下,你要到了三果的阿羅漢,三果阿羅漢他在耕地的時候,那些蚯蚓自然離開他的犁頭三尺遠,所以就沒有殺生的罪。所以愈修就愈好修。到了你可以分身無量世界,你說法可以遍及各類眾生,一切眾生都可以隨類得解,你這個功德有多大!所以就是說,難還是難在我們這種情形之下,我們現在就急於度眾生。底下就是說,我們也可以放心,你只要是聞了根本教,你說根本教說了一個字也是得佛辯才。

底下,我們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我們先講真實之際。《智度論》裡頭說,「如(真如的如)、法性、實際」,這三個名詞,「皆是諸法實相異名」,不同的名稱。所以如也就是諸法實相、法性、實際,實際就是真如、諸法實相,也就是真如實相。這個「際」字,《甄解》有個解釋,實相妙的地方「盡理至極」,把這個理體,窮盡理體到了至極,無以復加,叫做際。這個本體,所謂窮其源,徹其本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叫做際。所以就是這么來看,所謂真實之際,真實也就是實相,真實之際就是實相的妙理究竟到了極處,登峰造極了,這就稱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佛的知見,佛的所知、佛的所見,所以《法華》說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要出興於世就是為了這樣一個因緣,「一大事因緣故」,什麼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要把佛的知見開顯出來、示現出來、顯示出來,眾生聞了之後就可以悟入佛的知見,就是這樣一件大事。所以真實之際是什麼?就是佛的知見,佛之出興於世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會疏》解釋這句經,它說是「開顯真實為顯示」。說開化顯示,顯示怎么講?你把真實的顯出來就叫做顯示,就是指的把十界都歸到一乘。十法界,十法界凡夫是六道,加上聲聞、緣覺、菩薩是九界,加上佛成為十界,所謂四聖六凡,上頭四個界是聖,下頭六個是凡,四聖六凡就稱為十界。「會十界歸一乘」,把十界都歸在一佛乘,「克成菩提」,決定成菩提,這個就是所顯示的。真實之際是什麼?「以一佛乘為法涯際故」。這個法它的邊際是什麼?全體所達到的就是一佛乘,都是要成佛,一切都是本來成佛,要恢復自己的本來。這是《會疏》解釋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以這個使大家都歸到一佛乘,克成菩提,這也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甄解》它這么講,「若依小乘,偏真為實際」。小乘教破了我,無我,人我的我沒有了,所以也出了咱們這個生死,他也證到空。但是他這個空是偏於真,真空,他沒有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廣度一切有情,無有厭倦,窮未來際,這樣廣大的心他沒有,他偏於空,他以這個偏真當作實際。「若依漸教」,雖然是大乘,是漸,一步一步修的,所謂一步一步進入的,有次第、有階梯的,「以離二邊為真實際」,離開空有二邊,眾生跟佛二邊,迷悟二邊,離開一切二邊,這是真實之際,一步一步深入。「若依聖道實教」,咱們這個聖道的真實之教,「諸法實相為真實際」。所以這個經中佛有四依,要依什麼教?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什麼是了義教?說諸法實相的是了義教,不說諸法實相的是不了義教。現在有很多人搞佛學,他是依那個不了義教來批判了義教,這個事這么乾的人還不少。你看看這個跟佛的四依,你怎么把它結合起來。所以諸法實相是真實際。「若依淨土,光闡道教為權方便」,我宣傳教這方面,「誓願一佛乘為真實際」。所以阿彌陀佛我們稱為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極樂就是如此,他一乘的願海,一切眾生都入他的一乘願海之中。二乘種不生,只是自己想自覺、想自利的人,你不能生到極樂世界。所以去的都是發大乘心的人。你沒有發大乘心,你最後臨終要發大乘心,你才能往生。還要利他,而所有裡頭的教化全是大乘的教化。當然由於你生前所習的,有哪個多生修習的,容易先成就的,你先成就了小乘的這些法,那個時候你見思惑都斷了,你就是先證得阿羅漢。所以極樂世界的阿羅漢他只是個過程,就是他所達到斷惑的情況相當於阿羅漢,而不是說他只是自了,完全是個阿羅漢,那不行,它這裡二乘種不生。所以一佛乘是真實際,這是一佛的大願之海。

所以彌陀的願海是「一實真如海故」,是一實法界真如之海,這個願海。「聖道守理」,適合這個理體,完全是守住了這個理體,沒有背離這個理體,不是唯理。所以先師就常有這個話,說現在這些學術都太唯了,所謂唯心、唯物,太唯了,唯物也不對,要辯證才行。聖道守理,「而非唯理」,不是唯理。「淨土以事」,以這些事相,大家往生,這樣來度眾生,也不僅僅都是事。「於眾生所入」,眾生入門來說,就有從事、從理這樣進來,從空、從有這么進來的,有了不同。可是從諸佛的讚嘆來說,因為在《無量壽經》、在《阿彌陀經》都是十方諸佛讚嘆。這是鳩摩羅什翻譯的時候簡化成為六方佛贊,你們要看《唐譯》,玄奘大師翻譯的是十方。這些書現在都來了,淨空法師送的書都有,你們可以翻,《淨土五經讀本》裡頭《阿彌陀經》有三種,大家看看玄奘翻譯的十方佛贊。所以十方佛贊,《無量壽經》也是十方佛贊,十方佛都有名字。《阿彌陀經》裡頭,鳩摩羅什大師說「秦人尚簡」,有六方就夠了,六方可以包括十方,四方也都有了,那個犄角不用說了,上下也都有了,六合,六方包括十方。實際是十方,十方佛都讚嘆淨宗,就都讚嘆這個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所以我們要知道,雖然有種種之不同,諸佛見之讚嘆這個真如一乘之海。所以我們以這個一實真如海,淨土宗來看這個是真實之際,這些說法並存。當然這裡頭有小、有漸,小乘和漸教的人他對於這個適合,他也就可以從這信入。

整個聖教就是以諸法實相,咱們淨土宗也是以諸法實相,但是諸法實相之中,從淨土宗彌陀大願表現出這些事理不二,事跟理,事中就是理,理中就是事,事都是從理這產生的,波都是從水出生的,所以波就是水,水也就生波,水跟波也不二,事跟理也就不二,事理無礙;而且到這種圓教,事事無礙,殊勝的法門。《會疏》這個地方說明,「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要開化顯示彌陀的一乘願海,一切眾生哪怕是一念的淨信,皆可以生在這個一乘願海之中而得度脫。這個方便大家要知道,這是大悲大智的結晶。所以密教就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以這個方便做為究竟聖道的究極之處。因為你大悲大智落實在哪?你空有大悲大智,你起什麼作用?你不就是要落實在怎么去救度眾生嗎?怎么去救度那些愚夫愚婦?你說我喜歡什麼我就專搞什麼,我不喜歡這個我就不搞。那些愚夫愚婦他不能喜歡你所喜歡的,你喜歡你只管喜歡,但是你要能夠知道愚夫愚婦所能接受、愚夫愚婦所能得度的。所以一乘願海這是大智大悲最殊勝的結晶。

上面我們談了淨土宗,底下我們談點禪,就是先師他跟別的那些淨土宗略有不同的。我們從來不壓禪,而是讚嘆禪,但不提倡你現在還去參話頭。如果大家能夠融會,「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這種根器不多。無禪不要緊,「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你參禪開悟的人,陰境現前你還不能不受後有,來生你還不知道是什麼。當然還可以有智慧,但這么轉下去,你如果不能進修,就一生不如一生,慢慢這一點慧的光輝也就顯現不出來了。所以底下括弧說,「圓會宗下」,談教、談宗,布袋和尚的話,「只這心心心是佛」,他的四句我這沒引全,只這心心心是佛,三個心字,「十方世界最靈物」,最靈的東西,「縱橫妙用可憐生」,神通妙用,你妙用縱橫可了不得,那個可憐得很,「一切不如心真實」,一切都沒有心是真實。這是宗下的說法,我只引了兩句,「只這心心心是佛,一切無如心真實」。所以真實之際就是說的自心,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開化自心,「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但是念佛法門跟這個不是兩個事,《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能念的就是佛,所念的還是佛,能念佛的就是本心,就是真實之際,就是佛,所以說一聲佛號一聲心。《大集經》上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所以我們把這個禪和淨把它會歸到一處。密宗還說,「聲字皆實相」,這個又進一義,我們常常說實相無相,但是忘了實相也無不相。所以密宗它這個很要緊的,聲和字都是實相,念咒是聲,觀想字種是字,他觀一個字種、念一句咒,聲字是什麼?就是實相,這是密宗最根本的。所以密宗,大家就是說,你不明白這些,就以為這是個什麼秘訣,是個什麼東西。由於你這個見解太低,你理解沒有理解到,你見解理解不到,你持誦,這裡就變成一個有為法,求什麼得什麼,種種種種的。所以雖然你修法,這么去修去念,也不容易相應。在真實這兩個字裡頭,在這部經里有三處見,這個地方是一上來就提出「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一步就是如此,我們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底下第八品,「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個是真實慧。第三品裡頭,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要給眾生真實之利。所以這一部經的三個真實可以概括,首先我們這是真實之際,是真實;第二個,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住於真實之慧所莊嚴成就的;第三個,所給眾生的是真實之利。我們要抓住這三個真實,在以後我們再研究這個經,我們就抓住這個綱領。今天我們就到這兒。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黃念祖居士主講(第十三集)1991檔名:51-001-0013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