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淨修捷要報恩談(第27集)


時間:2014/12/3 作者:果林果梅

下面是一心觀禮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我們今天也有特殊的意義,他就是金剛薩埵,是密教的初祖。在我們這個世界、在毗盧遮那那兒也是等於觀世音菩薩,在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這是最上首的菩薩。所以在《無量壽經》裡頭,都是德遵普賢,來的所有這些菩薩都是「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些菩薩都尊重、都在修持,修持什麼?修持普賢大士的德行。普賢大士最突出的就是後頭這兩句話,「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淨空法師就因此而趣向淨土宗,他本來講唯識,講什麼什麼,講《華嚴經》講到最後「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十大願王導引的歸宿最後就是極樂世界。「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這是「普賢行願品」,也就是普賢菩薩的願。願我臨到命終的時候,我這障礙消除,障礙就是往生的障礙都消除了,不是業力都消除了。所以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一個字都有一個字的用處,離經一字便同魔說。現在有好多人不大小心,你不能離開,背叛是更不行,一個字之差都不行,似是而非都不行。寧可少說兩句,太喜歡說了,不說也不好,我們能有把握的儘量。

普賢菩薩是「無量壽如來會上,座列上首,德為眾尊」,佛說《無量壽經》的時候,普賢菩薩是上首,跟《華嚴經》一樣是第一位。座是最上,德也是眾之尊,所以大家來的人都是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德也在眾中稱尊。同是《華嚴經》的經主,所以《華嚴經》和《無量壽經》是同等的經。「萬行莊嚴」,萬種功德,所以普賢是大行菩薩。觀世音是大悲,彌勒是大慈,普賢是大行,文殊是大智,地藏是大願,這都有不同之處。他是萬行莊嚴。他化身為什麼?就是密教最初的祖師金剛薩埵,「永為密教初祖」,將來這個世界,各種世界,各種劫,永遠是密教的最初的祖。在咱們這個世界,蓮花生大士,咱們在佛學辭典中找不出這個名字,甚難得聞,大家所知道的是龍樹。所以東密,中國的記載都把密宗第一代稱為龍樹。

龍樹菩薩是個很特殊的菩薩,佛教分十宗,他是八宗的祖師,這是最奇特的一位大菩薩。少年的時候,聽說是個流氓,跑到皇宮去,他會隱身,和他一些邪友跑到皇宮去,結果弄得很多宮女大肚子。這怎麼回事?他們就說好像是睡夢中人,有人說還是有真人來了,恐怕有邪術。結果到了晚上把宮門緊閉,派了多少力士拿刀砍,結果是都被殺了。就剩龍樹,他就藏在國王頸背後,因為那個刀要離國王遠一點,國王走哪他緊跟他,不讓自己出氣。最後看看好些人都死了,再也砍不著人了,差不多都殺光了,宮門開了,他才偷偷的跑出來。偷偷跑出來,「欲為苦本」,這回明白了,這個苦很苦,很驚險,差點沒死!好朋友都殺掉了。這是由於什麼?由於欲,欲是苦本。他出家了,後來成了八宗的祖師。《華嚴》就是他從龍宮中取出來的,《楞嚴》也是他從龍宮取出來的。淨土宗的祖師,禪宗祖師中間接衣缽的,八宗都是祖師,律宗的祖師,是極特殊的一位大菩薩。在佛涅盤後五、六百年的時候,這樣一個大菩薩。

他在南印度,他拿幾個芥子打開了一個鐵塔,進入鐵塔,親自見到金剛薩埵。所以書上的記載,密宗的來源就是這麼來的,金剛薩埵把這個法授給龍樹。日本人他們都是恭敬龍樹,但不知道蓮花生大士。東密、唐密都是龍樹。龍樹和蓮花生大士互為始祖,蓮花生大士是從阿難那兒得的法,他早,他比龍樹早,他是從阿難那兒得到,釋迦牟尼佛預先教給阿難你給蓮花生大士。這兩個人有交流,這都是大德,沒有妒嫉障礙。這些法我從金剛薩埵那得的,他可以給蓮花生;蓮花生是從阿難那得到的,可以給龍樹。所以從這就證明他是密教初祖,金剛薩埵,現在所謂的「金剛阿闍黎」就是代表金剛薩埵。這是普賢的一個特殊之處,金剛薩埵就是他的化身,他不但是顯教德為眾尊,在密教也是永為教主。

他「不捨因地」,他雖然已經有這樣殊勝的成就,他還不捨,他因地還是示現為菩薩。他雖然還是現身為因地,但是他一切玄妙。玄妙,《華嚴經》十玄最深密的東西,最妙的法,《妙法蓮華經》。《華嚴經》是十玄門,《妙法蓮華經》稱為妙法,就是玄妙,他都收了、都融會了。融會了,《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品是在八十一卷《華嚴經》的最後一卷,怎麼出來一個八十一卷?最初翻譯的《華嚴經》,晉朝就翻譯過,是六十卷,稱為《六十華嚴》。唐朝國家又組織翻譯,很多大德,清涼國師什麼都參加,這次翻譯的是八十卷,稱為《八十華嚴》。這個剛翻好,又進來一種《華嚴》,《四十華嚴》。再翻譯,這是第三個翻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沒有單行本,只是《大藏經》裡有《四十華嚴》,現在台灣可能印了,過去是沒有的。這個有最後一品,三次都有翻譯,《六十》、《八十》、《四十》基本上略有不同,有一品,最後一品是《八十華嚴》所沒有的,就是「普賢行願品」。已經翻好的《八十華嚴》怎麼辦?就把《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品搬進來做為《八十華嚴》的末一卷,所以成為八十一卷。這是到中國,在三種《華嚴經》中,它是最後來的,是《四十華嚴》的最後,因為前頭都沒有來,這個就把它補進去。所以「普賢行願品」現在是列為淨土五經之一,「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偈子在那。

就是等到你臨死的時候,諸根敗壞,你一切一切都不能跟著你了,一切都沒有作用了,到了這個時候,你的願王不離開你。所以發大願很重要,而得往生。你只要念,臨終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面見彼佛阿彌陀,往生安樂剎,那就一切都不退了,永遠不退了,決定就等著成功了。

「大願大行普賢菩薩」,大願王是大願,他萬行莊嚴,所以大行,他是以實際在救度眾生,弘揚正法,現這種菩薩身,以行為主,所以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底下是文殊。

資料恭摘:淨修捷要報恩談黃念祖居士主講(第二十七集)1990/7檔名:51-007-0027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