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27集)


時間:2015/1/20 作者:果林果梅

我們正在研究,也可以說是本經,也可以說是淨土這一宗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三輩往生」和「往生正因」。所以我們學佛,不只是一個學問上的研究,而是要真正的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問題,所以這是個大事。怎麼解決?它就有具體的行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就是讓大家知道怎麼去做,這非常重要。

上次,「三輩往生」裡頭,我們把上輩的已經講了一些。第二十四品,佛就告訴阿難,「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出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三輩中每一輩都有的,所以是共同的必備的條件,因此是這個是咱們這部經的宗。我們已經屢次的討論,上次又很詳盡的討論。底下我們就往下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修諸功德就是願意修種種功德,六度萬行都在修,行持很廣大。而修這一切功德為什麼?就是為願生其國,願意把這個功德回向能生到極樂世界。永明大師《萬善同歸集》,要廣修萬善,同歸極樂,就跟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阿彌陀經》就講,也說明這個願的重要,「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眾生聽到這個法門,聽到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而且這個世界是沒有退轉,壽命無量,種種的增上,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再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應當發願。

願就導行,有了願就有行動。這樣的行動,又發菩提心,又一向專念,又修種種功德,而發願回嚮往生極樂,這一切都是因。這樣的眾生,果是什麼?「臨壽終時」,這個果就顯現了。所以這一點我們也特別要重視,不是有人說你們修淨土法門都是死後的事,不是這樣子,有的就在今生就證得,很多很多。達不到這一步,也是在壽命未了的時候,臨欲壽終的時候,還是今生,不是中陰。黃教,宗喀巴大師是中陰成就,那是他死了以後中陰的事,這個是即身成就。我曾經問過貢噶上師,我們生極樂世界跟密宗的即身成就是不是一致?他反問我一句說:你問的是什麼世界?我說我問的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一致的,即身成就。所以人人都把這個即身成就推到密宗那邊去了,這是個很大的錯誤,謬解,這都是即身成就。西藏中理論與實踐都考慮的第一位,就是先師貢噶呼圖克圖,這是他的話。

所以在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等無量無邊的大菩薩,「現在其前」,這個其就是以前修種種功德的這個人,現在這個人的前面。所以這個就是淨土宗極殊勝的一點。在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裡頭,這一段比鳩摩羅什翻譯得詳細,他也說到,「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不光是阿彌陀佛一個人,是證到聲聞、證到菩薩種種的弟子無量無邊。「前後圍繞,來住其前」,來到臨壽終的這個人的前面。這個時候佛就「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佛以大慈悲為懷,就是要度眾生,佛就加佑。這就顯出什麼力量來了?顯出他力。所以有許多修行專靠自力,當然是好的,佛法沒有不好的,但是沒有能夠憑藉他力。打坐、靜坐就是這個例子,靜坐當然是好的,戒定慧,持戒、禪定、智慧,這個就是攝六度。但是你這個前五度沒有般若,都不能稱到彼岸,前五度如盲,跟瞎子一樣,到般若才有眼睛。你這個禪定一般是得福。有的人福報特別大,做國王如何如何,他往往前生是禪定的功德,清淨,這個清淨是福,然而他不能解脫。有的人參禪參得入魔的,這個入魔,所謂走火,先是走火,後來就入魔,這個多極了。所以這個事釋迦牟尼佛說,你們真要想打坐,不靠他力沒有可能,種種魔擾。它這是自力門,所以很困難。淨土是定為他力門,果教派,仰仗他力,仰仗彌陀大願之力。

聖眾來迎接就慈悲為本,他就加佑這個臨終的人,「令心不亂」,讓這個人的心不亂。因為在臨終的時候是一個極難用功的時候,如風刀解體,風就是這個氣,練氣功的這個氣,練氣功的人斷氣是苦惱極了。有的人他就說,你們拿刀子來給我割斷,他的氣斷不下去。風刀解體,如生龜脫殼,如活剝殼,烏龜活剝那個殼一樣那麼難過,用功不了。只有這個法門,你能夠達到這個條件,第十八願,你至心信樂,願生其國,乃至十念都可以生。你只要符合這個條件,佛就來接引你。接引你做什麼?不是一個禮節問題,我來接一下你,而是加佑你,讓你去,這是個關鍵!他捨命之後就隨佛到了極樂世界。《悲華經》裡頭大眾圍繞,到那個時候佛入無翳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就跟這個人說法,臨終的人聽到佛說法就大歡喜,就斷除一切苦惱,也得到寶窴三昧。以這個三昧力故,他心就能夠念,就得到無生法忍,命終之後必生我國。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所以我常說,你修什麼都可以,你不求生淨土,你想今生要脫離六道是沒有可能性。當然你可以再來,再來就很難說了。今生的事情有時候你都忘得一塌糊塗,怎麼也想不起來,你說來生還記得今生的事情,你今生的事情都忘了。今生,以前念過的書大家還能記得多少?能背出多少?不要說小時候念的,就是前兩個月念的,你現在恐怕都忘了,還要等到來生。

「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剛才我們所說的都是解釋這幾句經文,更引了一些其他的經典來做證明。所以這是「千經萬論共指」,不是一部經說的,千經萬論都給大家指示這條路;「十方諸佛同贊」,十方的一切佛都同聲讚嘆這樣一個微妙法門。所以這個「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是淨土宗的心髓,淨土宗的心,達摩說「汝得吾髓」,這就是淨土宗的髓。是由於佛力加被,行人才心不亂。不是要求你在現生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做這個要求就要求太高了,往往人達不到,達不到就心灰,就放棄了,就去學別的法門,不知道別的法門更難,最後一事無成。你要知道,達到一心不亂,你就生的不只是凡聖同居土,事一心你就可以生方便有餘土,理一心你就生到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當然是好,但是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不要因為達不到就灰心,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關鍵在於信願,蕅益大師講得最好!這一點,很多淨土宗的不認識這一點,所以念得也就是灰溜溜的,心灰意懶。

往生之後,就「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在七寶所成的蓮花之中,這個七寶我們不要以為是故宮中的那種寶石什麼做成的那些盆景,那種東西我說老實話,你擺在我這我都嫌討厭,笨拙極了。這個不是那樣的,拿些什麼翡翠、珊瑚、金子做成一個盆景,是說它極莊嚴、極殊勝、極乾淨,極就拿世間的寶來做譬喻,種種的寶所合成的蓮花,在這種蓮花之中自然化生,自然而然的就化生了。這個化字在這個地方很容易被體會為,胎卵濕化,眾生有四生,四種眾生,化生是其中之一種,這個化生不能夠這麼體會,這不是胎卵濕化四種之一的那個化生。這個有根據的,《法華文句》中它就說了,它說是《胎經》,《胎經》就是說的《無量壽經》,蓮花胎中生出來的。所以東密,密宗的金、胎兩部,金就是金剛部,胎就是蓮花部,就是極樂世界,這是胎,《胎經》就是我們淨土宗的經典。《胎經》所說的蓮花中生不是胎卵濕化的化生,是非化而言化也,這是不可思議的,超乎世俗、世間的這種化生,是以彌陀大願的力量之所感自然而生,不是以業力的因緣而生。生天也是化生,你有天的福你就生了。入地獄也是化生,沒有說是父母生出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地獄中接班人,沒有,你死了之後自然就到地獄中去受身,而且死了之後馬上活,活了之後馬上再死,一天不知死多少次。這是罪業所定的,這跟那個都不一樣,所以不是胎卵濕化的化生。也不是濕生,人類現在大家有很多爭論,現在不用爭論,按佛教說人的來歷,胎卵濕化四種都可以生人。最初的人可以化生,也可以從猴子變的,也可以化生,也可以濕生。《涅盤經》說濕生,「庵羅樹女等」,因樹上的花,花里有濕氣就出生了人,她是靠這個濕氣而生。極樂世界從蓮花中生,跟這個不一樣。大家想想看,要是濕生,先要有這個樹,有樹上的花,然後生出人來,而極樂世界人和花同時出現。所以不是因為花的濕氣而生,皆是彌陀願力,大願之所感,超乎世間所說的胎卵濕化。

而且生下來之後怎麼樣?「智慧勇猛」。智慧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成佛就是一個智慧,轉八識成四智就成功了。把你的八識變成四智,四種智慧,就成功了。所以整個是智慧。往生的人,這些上品的智慧勇猛,猛利,勇猛精進,智慧猛利,能夠斷一切煩惱,而且「神通自在」,他通達無礙。所以極樂世界的人,「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現在我們知道天體有多麼大,就是咱們人類的知識知道的天體一百四十億光年,這麼多的世界。極樂世界的人掌中都能把一切世界抓在手裡頭,這樣的神通。現在這些氣功師的奇異功能,提都不要提了,怎麼能夠相提並論?

所以底下,釋迦牟尼佛再敦囑咱們大家一句,「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所以往生不是以後的事,這是今生的事。你要今生見阿彌陀佛的人怎麼樣?「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你要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還要念極樂國土的種種功德。所以還是上頭的話再重複一句,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還要「積集善根,應持回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下輩的也是如此,如果你想高一點,你還要做種種功德拿來回向。「由此見佛」,由於這些功德而能見佛,「生彼國中」,見了佛之後,一定生到極樂世界,而且「得不退轉」,一生之後再也不退轉了。你就是再回到娑婆世界,你就再到地獄中去度眾生,你到任何不好的地方去,你總之不會再退,你所達到的這種覺悟的水平再不會退步。在我們這個世界是進一退九,好不容易進了一步,底下退九步在等著你,所以可怕!這是說老實話。所以我們就必須得逆水行舟,一篙子松不得,這篙子把船撐上去一點,馬上第二篙子又頂上去,只有這樣用功。一個鬆懈,一衝下來,衝下來就好多好多。這一段就是上輩往生的。

上輩往生,在《觀經》裡頭講到上品上生,比我們這個詳細。《觀經》是把兩頭都說到極端,好到最好是什麼情況,那個最低的是什麼情況可以來,五逆十惡地獄都現了也可以來,《觀經》就是把這個極端都說了。咱們這個三輩是指的,用現在的話,機率最多的,往生多半是這種情況的,略略分成三輩。所以我們這裡都是善人往生,從往生的來看多半是善人。《觀經》惡人也可以往生,最低的也可以來。這個上品上生,我們稍微讀一讀《觀經》的話,我們也可以增加大家的歡喜心。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來接的是這樣一個景象,都來了。「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一個蓮花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到你的面前,因為這個蓮花台就是你要乘坐的。「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加持行者,「與諸菩薩」,諸大菩薩一起(所以接引佛這個手印是這樣的,伸在前頭的,阿彌陀佛是這個手持蓮花,這個手是這樣的,這稱為接引佛)來接你,「授手迎接」,伸出手來迎接你。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無數菩薩讚嘆你,善男子、善女人,你真的很難得,修持精進。女人這個時候也轉為男身,然後上蓮花台。「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自己看見自己上了這個金剛台,觀世音菩薩拿給他的,「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就是接引的情況。而且馬上就可以分身塵剎,供養諸佛,聞種種妙法,得種種陀羅尼。所以這個上品往生,當時往生之後,你最低是初地菩薩,《疏鈔》說甚至於到八地菩薩,你今生就得證到這樣的位置。所以有很多人輕視淨土,東學西學,這個事情我們覺得是很可惜。又不是不信,但是就這樣子,找不到一條光明、平坦的道路,枉自辛苦,愈忙愈亂。

底下一個討論,這裡頭我們很強調,談了他佛的接引,剛才說的都是他佛的功德。或者就有人懷疑,你這個跟禪宗就矛盾,禪宗都是講自心功德,你這個不推崇自心而讚嘆他佛,靠他佛,怎麼解釋?現在引三部論的內容來證明,真正說透了之後,實在是自他不二,你還自和他還是兩個。《維摩詰經》有一品叫做「不二法門」,你永遠在二里頭,你永遠也入不了不二法門。我們頭一個用蕅益大師的《要解》中說,他也設了一問,他說既然《觀經》裡頭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談的是心,心是你自心,你何不就言自佛就好,幹嘛一定要強調他佛?這是蕅益大師設的這一問。這種問題都是很好的,我們有的時候自己心裡也有這個問題,跟著這個我們就可以來解決,自己要說服自己,還要能說服他人。蕅益就答覆,說「此之法門」,這個法門,「全在」,完全在於,「了他即自」。剛才我已經說了一句自他不二,這就更深刻了,蕅益大師的話。要能夠了,這個了字最粗淺的說了解,這個了字不僅僅是了解的了,你這個事了得了了不了?了不了,不得了!了有解決的意思,這個了字。中國的文字很有意思,他用一個了字,了什麼?了他就是自。所以他就是自。我從前不是拿那個磁石做過譬喻嗎?今天不重複了。「若諱言他佛」,你很忌諱談他佛,一談他佛你就不高興,「則是他見未忘」,你在見地中還有個他,你有分別。「若偏重自佛」,我就老強調自佛,那是什麼?「卻成我見顛倒」,我見很深,你在顛倒。

「又悉檀四益」,我們用四悉檀來利益眾生,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饒益有情就用四悉檀,可以利益眾生。如果這四個悉檀,從世界悉檀讓他「深發慶信」,發生信心,如果世界悉檀都不能使他得利,所謂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就談不到了。這就講極樂世界,如果是這樣的話,世界悉檀要不知道,欣慕極樂、厭離娑婆這種利益你也得不到。你現在就連往生都談不到,你還說你要能夠悟入到理佛,理上的佛就要破無明,那就是地上菩薩。你連往生都達不到,你連欣厭之心都不能生,唯有怎麼樣?「即事持達理持」。所以我把蕅益這句話又加上另外一句話,作成一副對子,「即事持達理持」是作上聯。「唯即事持達理持」,從事持開始你不知不覺達到理持,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念,這個最微妙就是你不知不覺一切都放下,只是這一句彌陀朗朗現前。這個時候都放下就是無所住,《金剛經》的話,這一念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聲接一聲相續不斷,這不是而生其心嗎?然而你凡夫就能達到了。所以念佛功德殊勝就在這個地方,暗合道妙。

所以以凡夫的心要入諸法實相,只有念佛最容易,其他也不是沒有一個不能的,都比這個難。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種種的動亂很多,我們總之要求一個我們還能做得到的方法,做不到的、很困難的,這個時候有等於沒有。所以我常常說,你得了病,你現在到美國去,那有一個專門的大夫,他給你一看就好。事實都是事實,但是我們這的病人他怎麼能到美國去,怎麼簽證,然後還要旅費,到了美國他怎麼能找到這個大夫,怎麼去看?你雖然有,跟沒有一樣,是不是?沒有一樣,你是有,真有。很多法門也都是,真有,真是這樣,但是這個有對於你來說跟沒有一樣。在美國的人還不見得都能找得到這個大夫,比我們強一些,他能找到他就治好了,他也有找不到的,還有他排得很忙的話掛不上號,就這個事情。所以這個事情就是要問一下具體情況。

即事持達理持,你就這麼念的話,念到念念是暗合道妙,你就到了理持。理持就可以破無明,證無生法忍,你就是地上菩薩。「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的明顯」。彌陀聖眾現前,不是他佛來迎,是你自己本心的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夏老師有兩句話也很好,在《淨修捷要》,「托彼依正,顯我自心」。藉托,靠,你跟我說我托托你,就是那個托字。托什麼?托彼,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所以這八個字解釋這個話很好,我們把這八個字記住。托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拿觀世音菩薩以及七寶宮殿、八功德水等等的,這一切莊嚴幹什麼?顯明你自己的心。你自己有這麼莊嚴你不知道,這一切讚嘆極樂世界就是讚嘆你的心,你怎麼能把它都推到他那邊去?所以密宗它殊勝,你修法,你自己就是本尊。現在很多人不從根本上入手,就是要找個便宜的法,想很快成功,那只有很快成魔。

底下還是蕅益大師的話,「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淨土宗不是一個愚夫愚婦行的法,這個法門是極深極妙,「斬盡一切意見」。破盡一切戲論,一切戲論都破盡了,一切意見都給你斬盡,你有這些東西,你就不能很好的去信入。從前佛學院講佛教史的一個方馨,上次在雜誌上寫文章,他問我,極樂世界的有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他說了兩種,我沒照他的兩種回答,我說是離四句的有。這四句都是戲論,有是一句,無是一句,也有也無是一句,也沒有也不是無又是一句。這是離開四句的事情,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荷擔得去」,只有這種大人物、大宗匠才能承當。我們糊裡糊塗的認為只有愚夫愚婦去搞,還在輕視,這是什麼?這是顛倒見。把殊勝的看成輕,把輕的看成好,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你還在那拿大頂,頭衝下,腳衝上,很辛苦。這些人才能擔當,其餘世間的「世智辯聰,通儒」,儒家的通儒,這些「禪客,盡思度量」,盡他去思度的這個量,盡其量,「愈推愈遠」,他愈想、愈琢磨,愈想愈遠,愈不能明白,「反不若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這就把這些通儒、禪客批評得很切合實際,他笑話那些愚夫愚婦,他反不如那些愚夫愚婦。所以印光大法師,現在很多人很尊敬,成為我們近代的三大高僧之一。印光大法師讚嘆這個《要解》,他說這是《阿彌陀經》最好的一部註解,釋迦牟尼佛自己親自動手來寫也不能超過,他就是這些意見。

第二是《無量壽經起信論》,問:臨終你見佛,你是自佛,是他佛?他這也很厲害,他說若是他佛的話,那是成了魔;若是自佛的話,你自己想出來的,既然這樣你怎麼能往生?這也是他設的問,也許有人這麼問過他。彭紹升居士答得也很好,「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你說自說他都是戲論,都在那開玩笑。「人我兩忘」,你要修行的人,人跟我都忘了。所以《金剛經》的贊子,「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人法得把它忘掉才行,你老有人法,你得兩忘,人法得兩忘才解真空。自跟他不是二,不二,不異就是不二,《維摩詰經.不二法門》,一切不二,你老在分別。所以我們壞就壞在第六識,第六識是分別識,種種分別。「諸佛法身,湛然常寂」。但是彌陀以他本願的緣故,所以跟我們修的人就感應道交。也就是「即自即他」,自就是他,他就是自,本來是一體的。我們的本心和彌陀的法身本來是一體的,現在就是我們自己所謂情生就智隔,一生情念(我們這些念都是情念)智慧就隔住了,就不能了達。實際上,「無虛無實,唯一真如,周遍法界」。眾生就是由於業緣,就幻有分段生死,這就是由於業力的關係,像在屋子底下搭了很多棚棚,看不見天日。你如果念得很誠懇,這些緣就清淨了,這個時候把那個棚棚拆掉了,豁然見天日了,你就可以往生,往生之後你證無生忍,發明自己的本心,這也就是本來你所有的。這是第二個議論。

第三是蓮池《彌陀疏鈔》,「著事而迷理」,淨土法門很多人是屬於這類,執著這個事相,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黃金為地,好極了,但是他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就像什麼?像小孩子念四書五經,他不懂,他就只是會背。有的人會背全部的四書五經,不明白道理的人很多。你年紀很小,智慧沒有開,就只能讀文章,不了解意思。「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你整天在念佛,你不知道是佛在念,我們在念佛,正是佛在念我。這是一類。另一類是「執理而遺事」,執著這個理。什麼東西都不能執著,理是好,但有人執著這個理,只承認這個理,執著這個理,把事丟掉了。就像一個窮人拿到闊人家的帳本,什麼銀行有多少存款,什麼地方有多少股票,自己說我發財了。帳本是人家的,數他人寶,你數別人的寶貝,跟你自己有什麼關係?這是什麼?雖然知道「即佛即心」,佛就是心,可是你的心現在絕不是佛,你的心都被這些塵染,剛才不是說等於屋子搭了棚棚嗎?拿鏡子做譬喻,我們的本性如鏡子明照,但是現在紅墨水、藍墨水、瀝青什麼都塗滿了,你自心的光明就顯不出來,我們看見只是紅的、藍的,亂七八糟一大堆,就是說判然你現在的心不是佛。所以「約理」,從理上說就沒有可念。

再從事上說,「無可念中,吾固念之」。無可念中我就是念,所以有事有理。雖然在無可念中,我還就是念,為什麼?念就是無念,又破你的情執。你說一切都無,所以這個無字他就搞錯了,好像就說無相、無念、無為,很多人把這個無字就做成一個斷滅的無去理解,是個大錯誤。念就是無念,要真是都沒有了,那就是頑空,再說的不好是斷滅見,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有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兩個不是兩回事,不相異。有念和無念,有念不異無念,無念不異有念,這不就是一樣的話嗎?這是理事雙修,又修了事,又修了理,「即本智而求佛智」。所以一句用蕅益,一句用蓮池,也可以作個對子,蕅益是「從事持達理持」,蓮池這「即本智而求佛智」,是一樣的,這是叫做大智。

蓮池大師再說,「然著事而念能相繼」,執著這個事相,可是你念佛的這個念頭能夠相繼、能夠相續,「不虛入品之功」,你還可以得到往生,得到入品位的功勞。「執理而心實未明」,有的人就覺得我信了禪宗我很高,執著這個理而廢其中這些事,看不起這些事,「反受落空之禍」。這幾句話好,大家每個人都要很好的去衡量衡量自己。你並沒有真正的開悟,你就反而看不起念佛,看不起這些,你就受到一個什麼?落空的禍,那個還有入品之功,你這就是落空之禍。底下他又說,「假使騁馳狂慧」,沒有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這個害不輕。

這就是把上品的往生介紹了,而且把自佛他佛理和事做了一些討論。所以重禪輕淨。現在有的人只是重視淨土,談一點禪都不許,好像你就是背叛了淨土宗,這個也過。一部佛法沒有不好的,你只要能把一切好的都吸收來,都是好事。總之不要腳踩兩隻船,那是決定不行。什麼法門都是一樣,兼修都是好的,但是你腳踩兩隻船,那是一定要掉到水裡頭去的。兼修和腳踩兩隻船怎麼分別?也不是一句話、二句話說得清楚的。

底下我們談中輩往生,上輩談過了,中輩。中輩,剛才說作沙門,不作沙門,這兩部經不一樣。所以這裡就不要執著,我們要心出家。《觀經》就說中輩的是出家人,咱們這說中輩的不作沙門,上輩的是。《觀經》上輩沒有說是出家人,她們聽經的都是上輩往生,那是國王夫人,都是宮女,沒有出家人。所以這個地方也不要執著,我們說的是心出家,不是這個形式,穿上什麼衣服就算。現在有些出家人整個是在家,比這個在家的一點不少煩惱。你不能心出家,不能大修功德,也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中輩也是如此,下輩也是如此。

「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就是量力,量自己的力來修行,做種種功德。「奉持齋戒」,你受什麼戒就好好持戒。有的人貪功德,說別人都受了菩薩戒,我沒有受,我也要受受戒。這個就是很冒險,戒是不受則已,你受了之後破戒,罪是大極了。所以都要很務實,好好的,你是什麼身分就受什麼戒。蕅益大師的比丘戒就退了,他說我持不了比丘戒,退為沙彌戒。現在人家都說是大德,沒有說蕅益怎麼那麼沒出息。他是認真的,他不是貪圖這麼個虛名,我持不了我退,我把沙彌戒持好。你看很多經上寫「沙彌智旭」,那就是他執持沙彌戒的時候。中輩者,隨己做功德,要奉持齋奉持戒。齋是什麼?八關齋,齋就是過午不食。八關齋戒修一天也可以,今天我受的只是一天,這一天不要坐臥高廣大床,不要去擦化妝品,也不要看電視,這些音樂什麼都不行,這一天八關齋戒功德很大的。這是齋。戒,居士就是五戒、菩薩戒,和尚是比丘戒、菩薩戒。

「起立塔像」,塔是供舍利的,像是造佛像。造像的開始,就是佛登天為母親說法,國王思念佛,就用旃檀木做了佛的像。這是咱們地球上有佛像的開始。等佛從天上下來的時候,這個木頭佛也出來接佛。這尊木頭佛大家知道不知道,到了北京,在北海附近有個旃檀寺街,那就有個旃檀寺,旃檀寺供的這個像就是當年這尊旃檀像,到了中國來,後來起火燒了,在清朝的時候。這個像的畫像還有,故宮裡頭有,印出來過,很莊嚴。這是像的開始,你要造塔造像。「飯食沙門」,供養出家人。《會疏》說,「經云:正令得滿四天下寶」,你得了多少寶貝?滿四天下,你把一個太陽系所有一切地方的寶都得到了,充滿了四天下的寶貝都得到了,你不如請一個清淨的出家人吃飯。這個清淨首先是戒要清淨。你看齋僧的功德多大,可是要清淨的沙門,不光是身出家,也要心出家。「懸繒然燈」,繒是佛前的幡。點燈、散花,印度的花很多,就把這個花,果木園的鮮花,他們拿這個花散在佛的身上做一種供養。燒香,這我們都知道。這個花跟香很特別,一個是花,佛歡喜,鬼神討厭。所以現在大家都是親近很多氣功師,實際是親近了很多鬼神。鬼神跟佛法是完全不相應的事情,大家要知道。譬如這個花來說,鬼神討厭,他對於花他看作跟大便那麼討厭。香也是如此,你點香佛歡喜,但是魔就跑了。所以這個外之中還有魔,外魔有許多,這個要有分別。你要徹底來說,他都是佛,但是平等之中有差別,差別之中有平等,不能單指一樣,剛才說這一些是從差別方面說的。

下面舉了例,中輩的做這些功德,「以此回向」,就拿這些功德來回向,回向到哪裡?就把功德回向到願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要求往生的人,就要把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來回向,集中到求生極樂世界。曾經有一個人問我老師,他說他要念準提咒。老師問他你為什麼要念準提咒?他說我想當國務總理。他真念了,真當了國務總理。但是我們替他很可惜,你就求這個太可惜了。所以就是你念、你做功德,你的目的是什麼?最重要是要求生。所以慈照宗主他勸人發願有幾個偈子,「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你持戒沒有信、沒有願,不能往生,「唯得人天福」,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盡受輪迴」。「發願持戒力」,你又發願又持戒,「回向生樂國」,拿這個來回向,「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這樣的行持,一千個人一個也不會丟掉,就決定如願。所以就是要發願。《會疏》也說,行了諸善要回向,就成為往生極樂世界的因;你不回向,那就是給你增加一些福報。像那一個,他去做這些事,他求當國務總理,他短期當了一下,那是軍閥混戰的時期,當了一下國務總理。所以回向、發願不可少。

底下經文,「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這個來迎接的,阿彌陀佛就化現他的身,這樣一個化佛。這個化佛的光明相好跟真佛是一模一樣,但是來的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圓中鈔》的解釋,《圓中鈔》是我們《阿彌陀經》的第三部註解,《疏鈔》、《要解》,第三部就是《圓中鈔》,幽溪大師的。他說真佛是說的什麼?是說阿彌陀佛的應身,這個化身就是從應身再變化出來的,這是他的解釋。《會疏》是日本人的著作,它的解釋不同一點,這兩個都可以並存,沒有矛盾。它說《觀經》裡頭上輩往生的,都是說的阿彌陀佛和多少化佛來接,所以他認為真佛就是指上輩往生所見的佛,從這個佛再化現的就是化佛。不過這個沒有關係,法身、報身、應身、化身,這是名字上的差別,都是一體的,所以即化、即法、即報。

這裡頭和《觀經》稍微有一點出入,《觀經》中品的沒有說發菩提心,而這裡頭特別講了要發菩提心。再有《往生論》,「二乘種不生」,那就跟我們這個一致,不發菩提心就是二乘種性,那不能生。這個事情怎麼圓融?這個《淨影》,隋朝的慧遠大師,《淨影疏》是註疏得最早的,所以中國和日本的許多各家的註解都是尊《淨影》,它有個解釋,它就專為答覆這個問題。《觀經》說小乘可以往生,天親的《往生論》說二乘不得生,怎麼回事?他就回答,說二乘不得生者,是從咱們這個國家走的時候的情形說的。修小乘的眾生,一直是修小乘,在他臨終的時候要發起大心來,就能夠往生了。若果是用小心,小心是什麼?就是只想到自己,我要往生,我得好處。實際上我們大家念的這個偈子,「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大乘心!所有的人一報身盡了都同登極樂國,是這麼回向的,這是大乘心。如果你只是想自己得到好處,到臨終已經證實了,要這樣的話,這個人確實利他的心很少。一種就是說你應該慶幸,我自己得到好處,願意別人也得到好處,而且是真實的。要發起利他的心,所以這個時候很自然會發起大乘的心來。如果這時候還發不出來就往生不了,說老實話。所以女人不得生,在阿彌陀佛的願裡面說得很詳細,她厭離之後,她往生的時候,她就先見自己轉為男身,轉了男身之後才往生,在這個世界就轉了。在這個世界臨去的時候說的,你要是女人不得生,你要是二乘不得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國,無得去理」。你只想自私自利,只為個人求解脫、得好處,沒有能生之理。我常常說,我願意念佛,今生保佑我消災免難,遇難呈祥,一切都好,死了之後還要跑到好地方,就是為個人打算,這個不能,往生不了;要利他的心才可以,才能跟彌陀的願相應。所以這個法,我們就是為一切眾生。當然小乘還是好的,我們現在不是說小乘不好,你能夠真正的知苦、斷集、入滅、修道,還是可以證阿羅漢。從大乘觀點上說,這是焦芽敗種,他發不起大乘心來。所以這樣,天親就說了,二乘種不得生。底下他又問,如果去的時候用大心,怎麼到那之後他得小果,得聲聞呢?《淨影》它又解釋,因為他在咱們這個地球上所學習的都是小乘的內容,所以去了之後先證小乘果,這個很自然。也就把這個問題,它就說了。

底下是下輩,下輩不能作諸功德,更忙了,種種因緣更差一點,但還是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所以這個發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你不管修什麼,你不發菩提心,在大乘法中是無法相應。這樣的話,「歡喜信樂」,知道這個法門,他非常歡喜、非常相信,他樂,願意去。「不生疑惑」,這個很重要,你聽了之後能信,要不疑!所以金剛經贊第一句話就是「斷疑生信」,你想了解這個般若,第一是要斷疑,才生信,「絕相超宗」,才離開這些相,超出一切宗,「頓忘人法解真空」,你才能解真空,「般若味重重」。他歡喜無疑,沒有疑惑,這個很重要。他又發菩提心又念,這個人臨終夢見彼佛也能夠往生,不過功德智慧比中輩差。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念也是歡喜,從來不懷疑。不懷疑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懷疑極樂世界有沒有?阿彌陀佛有沒有?念佛能不能往生?這種懷疑是一方面;還有人這些都不懷疑,懷疑自己,我這個根器能行嗎?我這麼念行嗎?這也是疑,要把這些都去掉。所以不疑那一頭,疑這一頭,疑自己這一頭,這都很可能最多生到邊地,九品不行。

「夢見彼佛」,也能往生。這個夢見有兩個解釋,這兩個解釋都通。一個是日本人的解釋,望西是日本人,修一個樓沖著西邊,叫做望西樓,他自己就自稱為望西。他說「先是夢見」,臨終還是親眼見佛。而他引了《漢譯》的經文,《漢譯》裡頭三輩都有夢見之說,在他修行的時候夢見過阿彌陀佛,但是臨終的時候你還真是親眼見著阿彌陀佛,這是望西的解釋。他的論點有三個,一個是彼佛有臨終接引之願,所以對於下輩也要來接引,這是一個論點,他要是不來接,他這個願就不合了。第二個,《觀經》裡頭所說的下品還都是惡人,惡人佛還來接;這個地方是善人,咱們不都是善人嗎?你看還做功德,一點疑惑心沒有,這樣比他那個還水平高,佛還不來接嗎?這是第二個論點。他第三個論點就是根據漢、吳兩譯也都是如此,上品、中品都有夢佛之說,後來佛來接,照這個說這是通的。另一說,也是日本人的著作,《會疏》。所以《無量壽經》註解日本多少種,我們中國有單行本的就只有《淨影疏》這一本,這一點我們是貧乏,現在咱們急起直追,《無量壽經》。他的說法,他說像《觀經》的下三品,看見地獄中火在那燒,馬上自己就要進油鍋了,這個時候緊張,他說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佛來接,他怎麼能夠有十念?就是佛來加持他,才能夠有這十念。但是雖然佛來接了,因為他正在緊張,他恍恍惚惚,好像在夢中一樣。這個解釋也很近情理,如果不然的話,他怎麼能夠念?在這種情況之下。

所以這個地方的臨終夢見彼佛就兩個解釋,一個就是說他是以前夢見,這個時候佛還是來了,還是看見了。再一個解釋就是說,真是佛來接了他才能念,可是他在緊張什麼的,這一切好像就不是那麼明徹,就好像似夢,似在夢中。所以這個都是靠佛來接引,本人能見不能見,佛是來接了,本人不見得能見。所以有時候同一的一個情形,有的人能看見,有的人不能看見。比方現在這個梵音洞,就有的人能看得很清楚,有的人看不清楚。常來旁聽的一位,他和一個黨員一起去出差,到了普陀山,他是看見像就磕頭,他是佛教徒,那是個黨員,一律不磕頭,也是個年輕人。他說到了梵音洞,他恍恍惚惚看見白衣觀音,他正在看的時候,旁邊那個共產黨員趴地上磕頭。他說你看見什麼?我看見白衣觀音了。他真看見了,就是同一個地方,各人根器不一樣。所以在臨終的時候佛來迎,你看見得清楚不清楚種種,就是現生的時候、平常的時候都有這種情況,那個人看得很清楚,他磕頭了。這就很自然,你想一個共產黨員,他要不是真看見他會磕頭嗎?他也用不著用這種話來粉飾他自己。要是個氣功師你可以懷疑他,他自己來誇耀自己,這個黨員一路不磕頭,這時候磕頭了。也就是我們說明這個恍惚,就是今生有的人還恍惚,所以臨終恍惚很自然。

這個臨終接引,我們這個經在講,《阿彌陀經》也講,還有《稱揚諸佛功德經》:「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舍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你看他只要聞名信樂,阿彌陀佛就住在你前面,「魔終不能毀壞斯等正覺之心」,這個時候魔不能干擾你。所以有人就說,我臨終見佛來接,是佛來還是魔來?你不要擔心,這個時候魔不能來。《鼓音王經》它又說,「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能好好念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這是佛來接讓你看見了。所以能看見並不是普通事,你看這個人老修行他還沒看見,而那個人根器好,他看見了。所以就是說,到這個時候,佛的加被讓都看見。

底下又做一個討論,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為什麼我們這講佛現其前,佛來接?不就有來有去了嗎?現在我們就把蓮池、幽溪、蕅益這三位大德,一個是《疏鈔》,一個是《要解》,一個是《圓中鈔》,他們的議論我們介紹一下。蓮池大師說,古德都說佛是沒有去來的,無所來無所去,怎麼說佛現在其前?「答:感應道交」,因為我們和佛之間彼此有感有應,這個感應,能感能應,道就相交,就交通,就「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佛雖然不要起個心,安排一些交通自己跑來,不用這種來,可是來了;無見而見,見的人也無見,也沒有要見之心,而自然就看見。所以永明大師說,「知幻非實,則心佛兩忘」,知道一切都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跟佛就都忘。但是並不是沒有幻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是說諸相根本就沒有,你看見這些相而不著這些相就是諸相非相。若見諸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先說相是虛妄,我們見這些相(所以說還是先見這個相),而你非相(而不存這個相的這種知見),則見如來。所以,「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心佛都空了,但是你不妨不見而見,這個時候我們心佛也沒有壞,也就事理雙融。

蓮池又說,「法身真佛,本無生滅」,法身的佛無生,無生就無滅。《心經》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沒有這一切,沒有生,沒有滅,沒有這一切。「從真起化」,法身佛是沒有生滅,真就是法身,從法身他化現,化現出報身,報身再化現出應身(應化身),來「接引迷根」。這就是佛大慈大悲,從體上起用,要有體有用,佛還是要救度眾生,他有他的妙用。這個是佛的本願功德,令有緣的眾生,你專心去想佛念佛,就能夠在自心中見到佛來迎。你知道你見著佛,佛就在你自心之中。你知道你自心有多大?你自心遍虛空,十方的佛都在你自心裏面,沒有一個佛不在你自心裏面,你雖然不見,還是在你自心裏面。因為你專心想佛,你感應道交,你就見到你自心本有這個佛,不是佛派一個化身來迎接你。眾生見有去有來,如鏡中之形,鏡中之形是有沒有?是真有。鏡子裡有沒有?這個比方很好,鏡子照,裡頭有個我,這個形宛然,鏡子裡有我沒有我?鏡子裡哪有我?我在這,鏡子在那。鏡子沒有我,它現出我來了。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學佛,佛是無盡藏,這是深入的事情,要通達這些道理之後,將來品位很高,也真能夠自利利他,我們可以弘法利生,你才能夠使得人真正折伏信受,這是佛法的殊勝、高明。所以就是鏡子裡頭那個我,不有不無。它有嗎?你把鏡子砸了,也砸不出個黃念祖來,沒有;沒有,怎麼現出我來?也不是沒有。所以有跟沒有都對,有和沒有都不對,言語就不行了。所以為什麼說言語道斷,言語就不夠用,就這麼一個事情,就不夠用。所以經中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是這個意思。「水清則月現」,大家到北海去,水一清,水就看見月亮了。月亮也不要跑到水裡頭來,水也不要跑到月亮那去,然而月亮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心中現出佛也是如此,感應道交,這是一個解釋。

底下《圓中鈔》就說,見佛要論感應。你平常是參禪的,或者修空觀的,假定你所見的,這就是魔境。因為你修的是空,突然現出相來,跟你所修的不相應。或者是你功用很明顯,你自己的心佛自現也可能,也需要觀空。所以這個就是跟你修持有關,你是哪個法門。你是從空門入,一種是現相就是魔,魔來找;一種就正是自心,你也要觀空,不生動搖。現在是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這是一種好的感應,感應道交,法爾如是。這是第二個,《圓中鈔》的說法。

《要解》的說法,十萬億佛土都沒有在我們一念心之外,而且我們又靠自心的佛力來接引。你看不在我們心外,不光是自,而且自心中有佛,佛又來接引我,這都是超乎情見的思想,而這是符合實際的,怎麼不往生?所以自他,自力還有他力,他力還有自力。鏡子可以照多少層的樓台、山水,「層次宛然」,不需要時間,先照到近處,然後照到窗戶外頭丁香樹,然後照到那個松樹,然後照到大殿,一下同時都出來了,沒有先後。這樣來看,十萬億佛土也是如此,就在這,一個鏡子,它沒有遠近。「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也是如此。咱們臨命終時,彌陀來接引我們也是如此。這個就是蕅益大師的說法。這些說法跟禪宗就相通,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光是自他不二,都不二就無差別,然而自他又宛然,有自有他。生佛不二,生佛宛然,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這是不二。然而咱們是眾生,佛是成佛的佛,生跟佛還是宛然,宛然不同。不同,本體是一樣。本體是一樣,形象和作用又不同。所以來迎的佛就是自心的佛,自他不二,佛也不來,人也不去,宛然現出有佛來迎,有自己往生,這叫事理圓融,事和理都在圓融。所以事理無礙,這大乘法門,有事有理。執著事,不知理,體會得很淺;只知道理,廢了事,反而落空之禍。所以既要了解事,又需要了解理。

三輩往生本文介紹過了,還做了不少的討論。底下這一段是一個特殊的,可以說是殊勝之處。它說,「若有眾生住大乘者」,到了下輩之後,這一段在《魏譯》本裡頭是分成兩截,一開頭前頭有一段,最後的下輩裡頭有一段。所以古人對這已經懷疑,這樣的水平怎麼擱在下輩裡頭?《唐譯》就成完整的一段。所以蕅益大師他認為《唐譯》比《魏譯》好。夏老師就是按著《唐譯》把這兩段集中,所以下面這段經文主要是《唐譯》。「若有眾生住大乘者」,大乘法,非小乘,大者所生,就是說普利一切眾生,皆得究竟成佛。而且住於大乘,安住於大乘,這是什麼水平?這個就比發菩提心還要高,發菩提心是你初發這個心,要增長慢慢之後才能說住於大乘。「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這一大段,「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都定生彼國。一念淨心,一念的心念於彼佛都得往生。這個夏老師把它集中了,這是一個大功德。

慈舟老法師是華北三大高僧之一,現在在台灣、在國外好多是慈老的弟子,他們來信要慈老作的科判。慈老為這部經作了個科判,他這個科判,他也是獨出,他的心光的流露,他提出一個「一心三輩」。一心是一心不亂這兩個字,這裡又有一個三輩,這是古人所沒有的。後頭這一段話就不屬於前頭,而這個裡頭也包括很廣。所以一個大德就是這樣,他提出這四個字,這裡有很殊勝的內容。他這一心,可以說是別具一格,在淨土宗別具一格,這裡頭也有三輩,這是過去淨土宗可以說前所未有的這種說法。我又根據慈老這個科判,對於這段經文(因為古人沒有作過註解,古人作註解的是《魏譯》本,日本人、中國人作都是《魏譯》本,《唐譯》沒有人作註解),所以這個註解就我第一次來解釋。我們現在就把這一段初具的,「若有眾生住大乘者」,《報恩論》說這一段講十念往生,一念也往生。《報恩論》是沈善登對於《無量壽經》做了很多的工作,他說這是專指住大乘的人來說的。既然住於大乘,大家要知道,這就不是凡流。他就舉例,指什麼人?他說在「禪宗得破參」,真正的開悟,破參是禪宗真正的開悟的破初關。不過現在這個破關大家解釋不同,一般解釋得太淺了。這種解釋比較深,破參只是破初關,就是真正的開悟,但是只是破初關。「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大開圓解,讀大乘經典可以忽然間一下子感應道交,大開圓解,這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這樣一點點看、一點點懂,又多讀,增加一點、增加一點,不是那個境界;豁然開朗,大開圓解,修持要到這一步就是宗通。所以我們說法的人,你要只是按經典講,按很多註解講叫說通,說通不可貴,你要宗通。有的宗通之後,他沒有研究這些教理,他有時候也很困難。所以宗說俱通是最好,有人稱讚這是宗說俱通的大德,那就非常難得。這裡頭得解悟,這種人是住大乘者。這些人他不是專修淨土,例如誰?例如智者大師、永明大師之類。這話很好,不過他舉永明舉的例子不大好,永明可是念佛念得不少,他晝夜彌陀十萬聲,永明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不過意思很清楚。住大乘者,這就是禪宗的破參,教下的大開圓解這種人物,他才能住於大乘。

「以清淨心,向無量壽」,清淨兩個字非常重要,沒有這些污染、雜垢、懷疑,他是無疑、無垢、無染,很純潔的這個心崇向無量壽、回向無量壽。這樣的念,「乃至十念」,哪怕他只是十念,也就是下至十念,這第一種,所謂十念法門,「願生其國」,這是一個類型,這樣的可以生,十念。底下,「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都得往生。十念,我們還比較熟悉,因為前頭第十八願,「十念必生」。而這個底下,他如果達到一心,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只要念一句就行了。所以這個底下我們要研究一下。這說的是一念淨心,發一念心,發一念心這是一心,一念淨心這是一念,一念和一心是不是一回事?一念和一心是一回事。《教行信證》裡頭講,一念是什麼?是信心無二,信裡頭沒有二,這樣的心。因為一有二,二就是矛盾,就對立;無二,無二就是一念,沒有二,就是一。這個一念就叫做一心,就是無二的信心,這就是一心。一心是什麼?一心就是清淨的報土,實報莊嚴土的真因。你要生到,咱們現在生是生到凡聖同居土,這是四土中最低的土。所以去了之後還是凡夫,但是凡夫他就可以不退,這是最大的恩德。這個地方他說你如果達到一心一念,你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因。所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因跟果是一致的,因清淨,果就清淨。這麼看來,信心無二的心就是一心,也就是一念,而這個就是清淨報土真實的因。也就是說往生者你是登了實報莊嚴土,你證的是報身佛,而且分證常寂光,分證法身。

《信心銘》裡頭最後的四句話,這是禪宗的祖師,「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就跟我們這一致。最後的四句講了很多,他說信心是不二,不二的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到不二的信心的時候,你言語之道就斷了,說不清楚,說不明白,離開了去來今,時間就沒有差別,三際一如。所謂三際一如,過去是一際,現在是一際,未來是一際,三際一如過去、未來、現在就是一樣的事情。現在科學家都懂得這個道理,愛因斯坦他們懂得這個道理,時間、空間、物質是人類的錯覺。所以佛經里很多東西不好講的,你說色即是空,這桌子空不空?現在就告訴你,你去找愛因斯坦去,他就告訴你,這是你的錯覺。既然是錯覺,本來沒有,佛教講因為有妄想,妄想跟錯覺不正好很相當。妄跟錯,覺跟想,差不多的東西。不過他們究竟還是淺,不過已經體會到這個地方。所以信心,言語道斷,我們語言是不夠用的。沒有去來今,時間、空間,這一切物質都是眾生的錯覺,「非去來今」,就離開了錯覺。《信心銘》的話也就表示不二的信心是不可思議。一念淨信,隨願皆生,在前頭提過了,前頭提的是一念淨信。現在我們這是「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因為他是一個不二的心,一念的時候就是所行成就了。這個一念,達到這一念的時候就有伏惑的能力。咱們不是有惑嗎?惑是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就連無明惑也能夠伏。有伏惑的這個功能,所以臨終正念就顯現。他有伏惑,把這個惑不是給你除斷,伏住,就一定往生淨土。所以達到一心,有一念的淨信,就是不二的信心,就可以突破這些時間的障礙,有伏惑之功,要這樣來念,往生淨土是必然的。

再說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彌陀疏鈔》裡頭說我們老念,「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一切所亂,這個叫做事一心。理一心他就不是這麼念佛了,他是反觀、體察,找我們這個念的根源,對於自己的本心忽然間相契合。這就是禪宗,禪宗說的就是參究、參禪。古時候沒有參話頭,後來變成參話頭,然後這一句把它突破,突然間相契,自心的本明就顯現,這就叫做理一心。一心和理一心,咱們這說一念就是一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這個功德。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說的究竟是理念是事念?這個所謂要說念佛這一念,就指的你念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你念十句(十聲)就是十念。在《觀經》說,五逆最後就這麼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念念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彭際清說,你這個十念是十聲,臨終的時候哪怕你只是念一句,你真正的回心了,彭紹升說真正的回心、懺悔了,用這種不亂的心、清淨的心,哪怕只念一句,沒有不往生的,佛的本願力故。這是彭紹升說的,十念一念,連一念都可以往生。十念,《觀經》的例子,五逆的人念十句往生了。

《疏鈔》對這個解釋很深入,他說是念一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什麼?因為這時候這個人念佛他已經到了理一心。你看,這個五逆十惡的人,剛剛要入地獄,可是別人告訴他你念佛,他相信,他念,他這時他念佛就是理一心。所以佛法不可思議就是在這,它不是像我們這個要講資歷的,要講實際的。這個事咱們設身處地的體會一下,看那油鍋在炸人,慘不忍睹,底下就是我,炸的就是我,我就要進去了,現在有一個方法,念佛,不進去了,到極樂世界,這個人他念的心情是怎麼樣?他任何什麼思想都沒有了,頭一個他不能進油鍋,眼看著就進去。現在咱們,離開我們稍遠一點我們就醉生夢死,其實就在你旁邊。你要真把這個信了之後,你看看,你念念試試。所以他這個念就是理一心,理一心是什麼?一切放下。一切放下,你本心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性!雜的東西放下,不就是本體顯露嗎?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句句是理一心,句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句就往生,理一心的功德!所以漸法、頓法,這個頓法就是如此,這就叫做頓。你這悠悠忽忽,你修多少輩子,一輩子修,下輩子再來,接著再多念一點佛。我常常說,那個開水,你還沒開端下來了,明天又煮,煮一萬年它也不是開水,從來沒開過。你開一回之後,它涼了也叫涼開水,你要開一回。所以我們修行的人要開一回,你把水煮開一回,你不開一回總是騙人,實際是騙自己。事一心雖能夠滅罪,力量差,要念很多才能滅很少的罪。至心念佛就是理一心,這個心要是一明朗,妄就是空。所以千年的暗一燈就破了,這個暗室,一千年都是黑暗的,燈一著黑暗就去了,不需要一千年才去,當下就去。所以《觀經》的至心就是說明理一心的心,就是一心的功德。這一段我們就說明這一念的淨信,這個信心的功德,念到一心,這個一心的功德,一念的功德。

所謂至心,再解釋一遍,我們講過多少次,就那過河的,後頭追兵來了,別的都不想,就想怎麼過河,我脫了衣裳還是不脫衣裳,脫了衣裳他又馬上追上來怎麼辦,不脫衣裳在水裡怎麼辦,你想的就是這件事情,怎麼渡河,這叫至心。這麼念佛的話,你要始終相續至十念,乃至於就是一念,都能夠得結果。因為這樣的念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不需要你懂得這些,自然而然你就合乎這個妙道,你很巧的入到無生裡頭來了。所以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一念也可以往生,這就顯彌陀的不可思議的本願功德。這是法藏比丘五劫在那思惟,想出一切一切的這些願,度生的方法,我們稱為大願之王,而只有這個方法,眾生才能出生死輪迴。尤其是現在,現在還要能閉關多少年,這麼去修的人太少了,這麼忙、這麼亂還要想出生死,求生淨土,不可能。稱名就離開妄惑,可以入理一心。因為你一契理的話,一切罪都消滅,那就是地上菩薩,不可思議。

底下再討論一個問題,有的人他就聽說十念,一念也行,他說那很容易,只要等臨終我去念十念,下定決心。這個想法是不行的,你要是平常沒有修持,你臨終怎麼會能念得出十念?臨終為什麼肯念?《彌陀要解》說,沒有平日的功夫,不會有臨終的十念或者一念,這都是多少的原因才有這個。怎麼念?下面這一段,「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你不用再說玄說妙,說這說那,都用不著。「只貴信得及」,你真正能相信,這一句就是一切法門,也就是一切咒,就是一切一切的戒律,一切一切的善都在裡頭,「守得穩」,不為外面的邪風牽引,「直下念去」,就這麼所謂直念去,就這麼一句一句這樣念。「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你看蕅益大師這個數,最少是三萬。現在我把它降低了,我說念一萬,連一萬也不肯念,那就不好辦了。這是個真的,我們又想得點結果,又不想用功,換句話說,這就是自己騙自己,沒辦法。「以決定不缺為準」,既然定了之後,就是一天也不能缺。「畢此一生」,這一輩子絕不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如果不得往生,三世諸佛都是誑語。當然這個裡頭有前提,你是信願持名,你真是正信。你這念的只是想求你氣功,現在這個外道他有時候飛,他說你想飛的時候,他們本來也有咒,後來他們就念觀世音菩薩的《心經》,「揭諦揭諦」那個咒,比他的咒好,他就念它這個咒,他飛得是快了。但他只能夠飛,那個咒的功德他得不到別的,因為他求只求這個。所以這個必須是信願持名,你一定往生。

他又說,如果要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辦法,要用數珠,要用念佛珠。所以有很多人不肯用念佛珠,覺得什麼,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大的好處,它能夠提醒你。所以說若要佛不離口,先須珠不離手,這都是我們確實做功夫的一些辦法。「久久純熟,不念自念」。你要念熟了之後,不需要我現在要來念你才會念,自然而然。這種境界很多人有,不念自念,真實用功的人都有。但是就是不經常,偶爾出現這種情形,差不多都還有,不念自念,經常那就好了。到了這個時候完全是不念自念,你記數不記數就沒有關係,拿佛珠不拿佛珠都沒有關係了。如果一上來就要圓融、就要破相,「總是信不深、行不力」。所以道綽說,「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專心至心的去念,你不管它破相不破相,「無不往生」。你不能破相,你水平低一點,但是你真正念的話,你暗合道妙。這就把主要的,這種念得很少而能夠往生的功德,由於一念,這是理一心,這裡做了解釋。

十念,剛才一念,每念都是,十念有兩種,在實際修持中,十念有兩種。一種就像《彌勒發問經》,我們過去講過,那是菩薩念法,那樣的十念凡夫做不到,我們就不說了,以前也講過。再一種十念法,就叫十念法門,就十口氣,這也說過。這兩種都是平時修的。再有就是臨終你能念十句,乃至於念一句,都能夠往生。這就是「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這是為因。結果,「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底下,我們就要解釋,「如在夢中」。如在夢中,因為這是一心三輩,所以這個如在夢中我也分三輩來講。這個沒有前人可參考,因為前人沒有做過這個工作。這個一心三輩中當然也有上中下,上輩者是什麼樣?上輩者生死之情早已經盡了,沒有什麼叫生死了。「凡聖體空」,禪宗,聖凡的差別沒有了。明明都認識到佛是沒有來去,明明知道佛沒有來去,何以見佛來?見佛來,佛也是沒有來去。「了達生死本空,而現往生」,雖然生死都空,還現往生。「舍此生彼」,舍掉了咱們這個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也如同於幻夢,所以說如夢中。這就是一心三輩中上輩的如在夢中的解釋,無來去而見佛來,無生死而現往生,一切一切都是如同幻夢。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作一切佛事都是夢中佛事,也就是這兒的如在夢中。此是如在夢中的第一解。中輩的呢?中輩也了達這個世間都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此對於這個世間的一切有為毫無留戀,什麼妻兒子女全無留戀,看到這種臨死的愛別離苦,如在夢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這一心三輩的中輩。第三種就上次那個解釋,「彷佛似夢」,因為水平不大夠,這個時候看見佛來,這個心不十分明朗,有點恍惚,如同夢中。所以這個如同夢中,這種就低了,這是一心三輩中的下輩。如果沒有慈老這個科判,這種做成三種解釋,膽量還不見得夠。因為他有了一心三輩,你必然要對於如同夢中應該有三種不同。「定生彼國,得不退轉」。

所以咱們這裡頭講了兩種往生,一個是三輩往生,一個是一心三輩。這個裡頭,前頭三輩往生的,「皆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本經的宗;後頭,「一念淨信,一念往生,皆由一念」。一念是什麼?是實相。前頭的往生合為本經之宗,所以往生。現在我們這一念淨信,一念往生,這樣而往生的,一念是什麼?一念是實相。實相大家忘了嗎?實相是本經的什麼?本經的體,本經以實相為體,一上來概要就講實相為體。這一念的淨心,所以念的這個時候就都是理,這是一念不二的淨心,整體就都是菩提心,這已經去了。念於彼佛,他就是是專念。所以你看起來在一心三輩之外又有這麼個一心三輩,但是他同樣還是說的本經之體,也就是菩提心,也就是專念,所以還是相通的。

再底下,所以佛陀慈悲。《法鼓經》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有這個情況,你臨終痛苦或什麼,你念不成佛了。不出聲,不要緊,可以默念;念不了六個字念四個字,四字念不了可以念一個字,有的人他不能念就手寫,寫佛字,都行。《法鼓經》說,你不能作念,你只要知道彼方有佛,你一心只是想往生,也可以往生。所以佛是大慈大悲!這個時候你不是不想,你力量不夠。你有這個力量,不念,也往生不了。你力量不夠,你盡了你的最大努力,如來悉知悉見。不會因為你條件不行,不是看你的條件,看你的發心。你真正是想去,憶念彼佛,願意來。我想去是做什麼?我願意早日去實現我度生的願望。我們談度眾生,他說你自己還是糊塗蟲,怎麼度眾生?自己在水裡頭一頭出一頭沒,你救誰?你自己還等人救。往生之後你才有能力去度眾生,我們就為實現這個願望求往生,這是大乘心。不是求自己我這輩子要好,下輩子也要好,我怕苦,我得永遠不苦,我逃難。好像是打內戰,跑租界去,我就保險了。要用這種心求阿彌陀佛,我說你還不行,你還不能來,你這個心不是淨土眾生的心。「當知如來有勝方便」,這是《安樂集》道綽大師的話,「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只要你專意在念佛,「隨願往生」。所以就是說主要看心。

底下是「往生正因」,「往生正因」它補助了這個三輩九品。當然另外還有一種,後頭要講,這種也可以先提一下,就是不到三輩九品的還有兩個,還有邊地,智慧不夠,但是還是修善、念佛,這種人可以生到邊地,懺悔,然後能夠見到佛,以後再講。但是除了三輩九品,這些修持、這些品位之外,往生的一些因,在第二十五品又給羅列一下,這些都是在《魏譯》本裡頭所來沒有的。這個裡頭,今天我們只要講一個問題,往生正因,第一類的正因就是,「複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此經典,什麼經典?就是咱們這《無量壽經》。現在在台灣有人一天念十二遍,我們應當向海岸那邊的同修致敬。現在說老實話,是北京的最不行,南方比北京又好一些,海外又比我們更好得多,人家是真在用功。「聞此經典」,就是《無量壽經》。「受持讀誦」,受是信受;持是接住,奉行,修持;讀誦,讀就是念,誦是背。背《無量壽經》的人很多很多,過去我們有幾個很寶貴,現在在國外能背的人很多很多。「書寫」,寫這個經;「供養」這個經,你把經擺在佛桌上,跟佛像一樣去供養。在日本《法華經》就是受尊敬的,你隨便走走去看,「南無妙法蓮華經」石頭上刻著,就是供養這部經。如果對於這個經典你能夠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所以在往生正因之中,頭一個正因單提這一條,而這種往生的時候,是「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這就是上輩的情況,而這個情況、這個正因之中單獨提出《無量壽經》,這點很值得我們大家重視。

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一切佛為什麼要出現於世?為什麼到世間來示現舍兜率、降王宮、出家修道,然後樹下成佛、轉法輪、降魔等等等等的。出現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唯字很厲害,唯獨就是要說,要說阿彌陀佛本願之海,唯一為了這個事而來的。善導大師,日本人對他是恭敬極了,咱們中國記載錯了,說他是自殺,說他念著佛跳樹,這個就是弄錯了。道宣的記載很清楚,那是問法的人,問法的一個青年人跑去,善導正在那說開示,他跑進來問善導,他說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就念著佛死能往生嗎?善導說可以。他就聽這個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出去出了廟門,爬上柳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摔下去了。是問話的人,後人記載成是善導大師爬到樹上摔下去了,這個事情就是對於善導有點抹黑。有解釋也都解釋不圓,不是他的事情,記載的錯誤。你想道宣那個時候,跟善導同時,而道宣是律宗的祖師,都是講真實的,不能有妄語的,他的記載能有錯嗎?所以我們對於善導,因為這樣就不大恭敬,而日本人恭敬極了。像蓮池大師都承認善導是彌陀的化身,蓮池說就算他不是彌陀化身,他必然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流,同等人物,所以善導大師的話我們要重視。

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說彌陀本願之海。那說彌陀本願之海的經是什麼經?不就是我們這本《無量壽經》嗎?當然它不止一本,我們一共是九本,但是九本裡頭能把彌陀願都包括進去的只有這一本。別的這個願裡頭,像《魏譯》本雖然很多,它有的重複,實際不足,還有缺陷,國無女人、蓮花化身它都沒有。所以現在就是說我們這本經就很重要。彌陀的本願就是要說這個法,而且彌陀本願之中是什麼願?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前頭我們講了十念必生,你做得到,十念法,你就念十口氣,誰不行?但是這個是你許多的工作,許多許多的事在那,沒有時間。你是成天在那玩,你十念法,你決定往生不了。你這別的時間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或者你在弘揚其他的,有許多許多工作,你十念法可以。為什麼十念法可以得到往生,就可以得到不退轉?剛才我們講了一些,這就是理一心。現在再補充一句,比較好懂一點的,也是蕅益大師的話,你念佛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念佛,名以召德,萬德洪名,你叫什麼名字來什麼;換言之,你念這個名字的話,阿彌陀佛的萬德都到你心裏面來了。所以就全攝佛德成自功德。如何下手?下手你就從事念開始,拿著佛珠念。剛才,蕅益大師那個高;我說,或者念一萬。一萬大家念不了,你先從一天念一串開始起,一串一百零八粒,你慢慢增加,你總要進展,是不是?只要你相續不斷,堅持,盡你最大的努力,這一點必須要清楚。我們說怎麼往生,如來悉知悉見,不能騙人,你要盡了你的最大努力,決定往生。依如來之教,如教奉行,盡你最大努力。你自己放棄,自己就在那跳迪斯可,自己在那還去吃館子,為這些事情耽誤了時間,你這個功課做得不夠,那就是不能原諒,你自己主動的把時間拋掉,沒有辦法。但你只要不按這麼做,如來悉知悉見。所以從事持達理持,達理持那一念,念念有無量無邊功德。

所以這個事情,不光是咱們這部經的一個核心,是整個佛教的一個核心,今天我們談這個話。整個的佛教,佛就是要說的這個淨土法門,彌陀本願之海,彌陀本願之海就是咱們這部經;本願之海最核心的核心,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念為什麼這麼殊勝?佛的功德就成了你自己的功德。你怎麼下手?你就事念,就南無阿彌陀佛,你不管它破相不破相,理一心不理一心,什麼般若都不管,你就這麼念,老實念佛就這個意思。就老實念佛,大家都不肯老實,你就老實念就行了。所以一部佛教主要也就是這。今天我們就圓滿了,就到這,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黃念祖老居士主講(第二十七集)1991檔名:51-001-0027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