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鍾茂森: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第五集)


時間:2015/3/10 作者:果林果梅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我們昨天將流通分學習圓滿了,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正宗分。正宗分也就是本經主要的內容,正宗分裡面可以分成三個大段。第一個大段是講目犍連尊者見到自己母親墮在餓鬼道,而且不能夠受用尊者的供養,因此悲號哭泣,跑回去向佛報告,所謂「目連悲泣陳情」。第二大段是講「如來廣示法要」,佛為他說明如何救度他母親的方法。第三大段是講「當機獲益脫苦」,是講他救度的方法,能夠獲得離苦得樂的利益。我們來看第一個段落「目連悲泣陳情」,先看經文: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目犍連尊者看到自己亡母在餓鬼道當中受這種劇苦,想要救她又救不了,用神通送去一缽飯,但是飯也變成了火炭,這是餓鬼業力招感。所以目犍連尊者非常的痛心,『大叫,悲號涕泣』,這都是痛心的樣子,跑回去向佛陳說這種情況。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註解,「目連稱為神通第一,可以化刀杖為天華,翻大地而取地肥,震動世界,迴轉日月,皆不為難。今盡其神力孝思,竟無救於母難,所以大叫悲哀,急馳白佛。此則已為彈斥而作弄引,故知是大乘教門」。目犍連尊者,我們前面說到,他是佛諸大弟子裡面神通第一。這個神通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蕅益大師舉出幾個例子,當然都是有經典根據。可以化刀杖為天華,那些兵器打過來的時候,可以把它變成天花,不會被傷害。把大地能夠深挖進去,翻出地肥,地肥就是我們講的營養的這些成分,就像奶製品、像酥酪這一類的,大地裡面的營養他能夠合成出來。一般酥酪、奶製品,那都是大地生的草,牛吃了草才能夠產出來,他直接就可以合成,我們說他的科學水平很高。

可以震動世界,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是三個一千相乘,不是指三千而已,是一千乘上一千再乘一千,這就十個億,十億個單位世界。一個單位世界是多少?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講,這是等於一個銀河系,不是一個太陽系。過去我們總以為是個太陽系而已,不是太陽系,是銀河系。何以見得?因為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個單位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日月都是圍繞著須彌山轉的。日月就是一個太陽系,太陽系圍著須彌山來轉,那我們想想,這個單位世界必定是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構成娑婆世界,他都能夠震動,這個神通力不得了。他能夠迴轉日月,太陽一般是東起西落,月亮也是從東邊起西邊落,目犍連尊者能夠讓它倒過來,可以西起東落,這個對於目犍連尊者都不是難事。

可是現在對他母親,雖然他竭盡他的神通力,用至誠的孝思,他孝心非常的純,可是都沒有辦法救脫他母親的災難,連讓他母親吃一頓飯都辦不到。業力如山,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都無可奈何,所以就大叫,悲哀,急急忙忙跑去向佛稟告,把這個事情報告給佛。當然,佛其實早就知道了。目犍連尊者他只是證得小乘阿羅漢果,他的能力沒有辦法幫助他的母親,轉不動他母親的業力。這裡也蘊含著一個意思,是佛彈偏斥小。《法華經》上彈偏斥小,偏是偏真涅盤,指的是阿羅漢的小乘聖果,偏真涅盤;斥小是批評小乘,批評他們沒有發大乘度眾生的心,所以這個果位不高。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本經不是小乘經,它也有像《法華經》那樣彈偏斥小的味道,所以這個教門是大乘教門。

我們繼續來看本經第二大段,第二大段是「如來廣示法要」,這一段分成「簡示」和「正示」,簡示就是簡單的說明,正示是正式的詳細的說明。我們先看簡示,它分為五小節,先看第一節經文: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這一節是講他母親罪根深重,蕅益大師解釋說,「身口所起惡業名罪,意地造業之本名根,長時積集名深,習性堅固、未易改革名結。如左手障缽,右手摶食,即其徵也」。這是佛回答目犍連尊者的話,說你母親『罪根深結』,所以你救不了。罪根深結四個字,什麼是罪?身口所造的惡業就叫罪,根是講意地上的,意地造業這就屬於根,身口的根在於意,意上造了,身口就跟著造。餓鬼道的業因是慳貪,是意地上的業,當然身口就有表現。長時積集名深,這個深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積小惡成大惡,由淺至深。天天都造作身口意的罪業,積集起來就不得了,那個業力之大,《大藏經》裡講「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所以不可以輕忽小罪小惡,積少成多、積小成大,古人也講,惡不積不足以敗身。

最後講結,是習性堅固,未易改革,叫積習難改。這個業習積得太深太深,很難動搖,改不過來,古語有一句話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一般是貶義的。這個本性其實不是本性,是習性,只是這個習性已經積累得太堅固了,好像都成了本性。經裡面描述他母親見到目犍連尊者送來的一缽美食,她的表現,你看她第一個反應,左手障缽,右手摶食。用左手隔著這個缽,為什麼?不讓別的鬼類來搶她的飯食,你看看,慳貪已經成為深重的積習,都非常自動的就反應出來。右手摶食,這是抓著,把飯抓成一團要往嘴裡塞,急急忙忙,迫不及待,這是貪婪到極處,這些樣子是身口的造作,是意地慳貪的作用。佛為什麼說他母親罪根深結,這是所以然。第二小節經文說到: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這還是佛的話,為我們顯明尊者力量薄弱。蕅益大師解釋說,「聲聞之人,但得心自在,未得法自在,故其神力,不能挽母定業。此正密寓彈斥之意也」。聲聞是小乘阿羅漢,小乘阿羅漢只是得到心自在,沒有得到法自在。心自在是他斷了見思煩惱,他自己證得了涅盤的妙樂,斷了我執,但是沒有斷法執,所以於法不得自在,這個神力也就有局限性。因為神力是我們人人本性具足的,不是從外得來的,不是你學來的,本性中本來具有,只是被我們的煩惱、執著、妄想這些障礙住,只要把這些煩惱斷除掉,神力自然現前。而且這個神力是無限的,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是目犍連他這裡給我們示現的只得到了聲聞果位,只斷了見思煩惱,還沒有斷塵沙、無明兩種煩惱,沒有得法自在。所以他恢復了部分的神力,但是沒有全部恢復,有局限性,這種神力就沒有辦法挽救他母親的定業,幫不上忙。從這裡也暗暗給我們暗示,小乘法門不能度眾生,這是密寓彈斥之意。所以這部經不是小乘經,是佛勸我們由孝慈之心發起大乘度一切眾生的心,要仰賴十方三寶威神之力。當然首先我們自己要發起大乘之心,才能跟十方三寶感應道交,這樣才能夠挽救惡道里的苦難眾生。下面佛繼續給我們說: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只。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所以不僅是目犍連尊者他救不了餓鬼道的眾生,任何的那些六道裡面的神靈,這裡舉出『天神』;『地只』,地只就是地神;『邪魔』是指魔王;『外道』,這是其他宗教裡面有神通力的這些人;『道士』,這是講道家也有神通;還有『四天王神』,這是天道裡面的天王,四天王是佛教裡面的護法神,他是住在四天王天,是忉利天王的四大將領。這些六道裡面的天神鬼神,都沒有辦法把惡道的眾生解救出來。

蕅益大師解釋說,「未入正位,總名為邪。雖併合三界中一切神通之力,猶不及目連一人之力。今先簡目連,次簡天神等者,一往約多少簡之,正欲顯眾僧之力大也」。這裡講到邪魔,邪這個字,什麼叫邪?沒有入到正位都叫邪。什麼是正位?正覺之位就叫正位。也就是說,還沒有證得小乘阿羅漢都叫邪。邪不是專門貶斥那些妖魔鬼怪才叫邪,我們自己沒取得正覺,也還屬於在邪道里。為什麼?因為有執著,有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對宇宙人生真相不能正確明了。所以這個邪是廣義的,要改邪歸正,那是斷見思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他的知見才完全正確。佛告訴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自己的意思是邪知邪見,帶著見思煩惱的知見。

所以應該怎麼樣?放下自己的知見,隨順如來的教誨。三界當中,這一切六道眾生,他們的神通力加總在一起都趕不上目犍連尊者一人。你看看,目犍連尊者的神力真叫不可思議,超過三界所有的神通力的總和,這個了不得。所以當然那些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這些神力加在一起更無法解救目犍連母親的業力,目連尊者都不行,那其他的更不談了。這是用目連尊者先講,然後接著講這些天神等,只是重複的來做一個陪襯。陪襯什麼?證明十方眾僧之力,要靠三寶威神之力才能解救目連的母親,顯出三寶威力不可思議。底下我們看佛繼續為我們說明:

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蕅益大師解釋說,「十方,則不同目連之惟一人;眾僧,則不同天神等之非聖侶。所以威神不可思議,能令深結之罪根從此可解脫也」。這裡講的十方是遍法界虛空界,當然就不是目犍連尊者一個人的力量。眾僧裡面,裡頭當然都是有聖賢僧,聖賢有小乘聖、有大乘聖,甚至有法身如來應化在僧團裡面,這些屬於聖侶。前面講的天神等都不是聖侶,他不是聖賢,還是凡夫。要靠聖人的神力,而且不能靠一個人,目犍連尊者也是聖人,可是一個人還不夠,要十方眾聖賢僧,這樣的威神才真正不可思議,可以令他母親深結的罪根得到解脫,也就是幫助他母親消除業障。

「僧者梵語,具雲僧伽,此翻和合眾」。僧的意思,這個字是梵文,梵文原文是僧伽,簡稱僧,中國的意思是和合眾。什麼叫和合?眾是團體,它是和合的團體。「和合有二義,一者理合,謂同證擇滅無為;二者事和,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四人乃至無數,名之為僧」。所以和合的意思有兩層意思,從理上講叫理合,是同證擇滅無為。擇就是揀擇,是選擇的意思,滅是寂滅,又叫做涅盤,所以擇滅無為就是用真實智慧來選擇佛法,修成涅盤無為之果,這叫擇滅無為。證得了擇滅無為,這就是聖人;大家都一起證得擇滅無為,這個團體叫聖賢僧。這在理上來講是很高的,他這和合眾是指聖賢僧。

從事上講,也就是具體事相上是什麼樣子的?就是六和敬。戒和同修,戒是講戒律,也就是規矩。一個團體不能沒有規矩,大家共同遵守這個規矩,才能和睦。戒包括佛明確制定的戒法,廣義的也包括佛所說的一切教誨,當然更廣義的來講,還包括國家社會一切規章、制度、禮法、道德、禮儀等等,我們要跟社會人群相處,處得和睦,必須遵守國家社會的制度禮法。這是講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見是見解,大家見解要相同,有同一個修學的目標,同一個方向,知見相同,這才能夠和睦。往往知見不相同,大家各執己見,就會破壞團體的和睦。所以我們希望團體要和合,怎麼做?要把自己的知見放下,大家都放下自己的知見,沒有知見,這就和了,見和同解就做到了;你要有自己的知見,絕對做不到見和同解。放下自己的知見,那不是什麼想法都沒有,像個木頭人了?不是,是放下自己知見以後,要隨順佛的知見,佛是怎麼教導我們的,我們就怎麼做,這個時候就能做到見和同解。

利和同均,利是利養,大家的享受要平等,要平均分配,不能你多我少,有彼此、有分別,這就會產生矛盾。所以佛的僧團裡面要求是一律平等,大家自己的東西只能有三衣一缽,這是你自己私人的財產,不能超過三衣一缽,多出來的一定歸僧團。大家每天出去乞食,乞回來的食物大家要合在一起,把它放在一起,攪拌起來,然後再分開來,一人一份。佛當年常隨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們每個人出去托缽,乞回來的飯食大家混在一起,所以有一句話講「一缽千家飯」,確實如此,這說明利和同均。所以佛當年就已經做到共產,共產主義早在三千年前佛陀時代就已經實現了。

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這是講身口意要和合。身住在一起要互相的幫助、照顧,一人有困難,全部僧團的人都來幫助。口和無諍,口業清淨,不能夠批評別人,不能夠爭吵,大家都要忍讓、禮讓,在僧團裡面絕對沒有為個人利益的事情有爭執,所以僧團裡面的人都是高度覺悟,能做到和合。意和同悅,大家都能夠生歡喜,法喜充滿。

六和敬真正做到了,這個團體只要有四個人以上乃至無數人,都叫做僧團。佛法裡面講,一個地方如果有僧團的出現,這個地方不遭難,為什麼?因為僧團所在之處有龍天護法保佑這個地方,這是這個地方眾生的福報。在佛法裡面,真正要恢復、復興佛教,最重要的是建立僧團,果然有四個人以上,大家一起發心修六和敬,當然同證擇滅無為。我們這一生很難做到,但是從事上我們能修六和敬,這個是很有可能的,只要肯去做,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為了復興佛法,舍小求大,佛法振興就指日可待。

下面又說,「今言眾僧,即是華梵合舉,亦是以眾表數,以僧表德也。具理事二和,名真實僧;但具事和,名清淨僧」。這裡所說的眾僧,僧其實本來就有眾的意思,就有團體的意思,所以這裡叫做華梵合舉。眾是華文(中文),團體的意思就叫眾,僧是梵文,兩個合起來叫眾僧。眾是在數目上表示,佛在這裡說的十方眾僧,這個數目是無量無邊的,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的出家人組成這個和合的法界僧團。所以僧就表示德,德在理上講同證擇滅無為,在事上講修六和敬。如果能夠在理上和事上兩種和合都做到,既能證擇滅無為,也就是證得涅盤果,證阿羅漢了;又能夠修六和敬,當然證得了阿羅漢必定能修六和敬,佛當年的僧團就是這樣理事二和的僧團,這個僧團叫真實僧。真實,那是在理上決定是聖賢僧。如果理和做不到,雖然還是凡夫,但是在事上能做到六和敬,我們就可以做到,這叫清淨僧。僧不一定專指出家人,也包括在家人在內,只要有四個人以上,大家都是這樣修六和敬的,遵依佛陀教誨來一起修學、一起生活,這個團體也叫清淨僧。

「真實僧寶,能令勝義正法久住不滅;清淨僧寶,能令世俗正法久住不滅」。能夠同具理事二和,這些聖賢人的六和團體是真實的僧寶。寶是比喻寶貴,這樣的團體太寶貴了,能夠令勝義正法久住不滅。這裡提到的勝義正法是指能夠修聖道,證得無漏,也就是至少斷見思煩惱,這種正法叫勝義正法。因為法賴僧傳,正法的住持要靠僧寶,孔子也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個法的法運不是在法本身,是在修學這個法門的人。如果真正能夠證阿羅漢,這些人屬於真實僧,他們就能夠住持勝義正法;如果這些人不在了,勝義正法也就沒有了。

清淨僧寶,是講雖然僧團裡面的人還是凡夫,還沒有證得阿羅漢,可是能在事上修六和敬,就能令世俗正法久住不滅。世俗正法就講這些經典,經典所說的這些名相、文句,這些文句裡面所含的義理,是世俗正法。經典如何能夠發揚光大?要靠修行人把經典裡面所說的意思演出來,清淨僧就是把經典所說的表演出來,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真有這麼一個和合僧團,雖然還是凡夫僧,但是也了不起,也能令正法久住不滅,至少大家都能夠相信經典所說的話,因為什麼?看到有好的榜樣。所以,我們今天希望要紹隆佛種,弘法利生,雖然做不到這一生證得無漏,擇滅無為證不到,至少我們要發心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認認真真的把經教裡面的教誨落實到自己的言行生活,與人相處修六和敬。果然是真修行人,就能住持正法。

蕅益大師下面又說,「故律藏雲,下至有五人持律者,和契約住在世間,是名正法不滅」。蕅益大師對律藏非常有研究,他引律典所說,下至有五人持律者,倘若有五個人持戒,這個戒律對出家人而言是比丘戒,或者再往下一點沙彌戒。這五個人能夠嚴持戒律,戒律裡面規定我們做的我們就做,規定我們不能做的絕對不做,這五個人組成的團體,他們能夠互相修六和敬,和契約住在世間,這就是清淨僧團,它就能夠令正法不滅。假如連這五個人都沒有,正法就要衰亡了。

我們講法運分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這三個階段怎麼分?這就是分的標準。正法時代裡面,你看佛在世時,有真正的僧團住世,這些僧團都是聖賢僧,跟佛常隨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統統都是大阿羅漢,令勝義正法不滅,每一個僧團里的人都是嚴持戒律的;到像法時代,慢慢持戒之風就在衰減,但是還像個樣子,叫像法時代;到末法時代就不怎麼像樣子了。所以蕅益大師當年,他一生就希望能夠找到五個人一起持比丘戒,和合而住,他說只有這樣才能夠振興佛法,可是老人家一直到晚年都沒有辦法實現他的願望;也就是說,連五人持律和合而住這樣的團體都找不到。所以到最後他只好萬緣放下求生淨土,自己把比丘戒都退掉,僅稱自己叫菩薩戒沙彌,不敢稱比丘。

他老人家說,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因為比丘要得戒,必須要五比丘給他授戒,所以連比丘都沒有了(南宋以後就沒有了),自己怎麼能得比丘戒?蕅益大師他說,末法時代要得戒,唯有靠什麼?靠修占察輪相法,也就是求地藏菩薩感應,給他證明有沒有得戒。他早年修這個輪相法只得到菩薩戒沙彌,他沒得到比丘;也就是說,他那時候得了沙彌戒、菩薩戒,沒有得到比丘戒,所以他老人家實事求是,自己不稱比丘。他的弟子成時法師只稱自己叫出家優婆塞,優婆塞是持五戒,像在家居士持五戒。他自己看到老師都不稱比丘,只稱沙彌,他自己連沙彌都不敢稱,只是稱自己出家的居士,持五戒的人。我們現在在末法時代,又晚了蕅益大師四百年,想要振興佛法,必須要嚴持戒律,真的,只要把五戒能做到,大家和合而住,這正法就有希望,所以我們要發心。

下面說,「當知佛滅度後,佛法命脈全寄於僧,供僧即為普供三寶,所以威神特尊也」。佛不在世了,佛法命脈由誰來承擔?由僧團來承擔,法賴僧傳,所以我們能夠供養眾僧就等於供養三寶。這裡的僧專門指是出家人,佛法僧三寶,出家人是住持僧寶,也代表三寶,供養眾僧就有不可思議功德。仰賴十方眾僧之力,這種威神就特別的尊大,能夠普度眾生。現在時間到了,我們暫時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正宗分裡面,我們來看第二個大段「如來廣釋法要」,第一小段「簡示」,第五節經文,這是佛對目犍連所說的話:

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這節經文是「許以救方」,這是佛應允,告訴目犍連如何救濟他母親的方法;不僅可以救濟他母親,也能夠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得到救濟。蕅益大師解釋說,「已知僧有威神,未審如何感格。故須說上合之法,以成悲仰,則感應道交,方獲濟度」。佛剛才為目犍連尊者說明,靠他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救濟他母親,必須仰靠十方眾僧的威神之力,所以這裡目連尊者已經知道了。只知道眾僧有威神之力,可是還不知道怎麼樣去感格,我怎麼樣才能夠藉助到十方眾僧之力?因此,佛在這裡就應允,就是答應說如何來救濟,怎麼樣來感格。

上合之法,以成悲仰,這個意思出自於《楞嚴經》。《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講到,觀世音菩薩得到耳根圓通。就能得到「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對上,他能夠跟十方諸佛的本妙覺心,就是真心相合,這真正是和合,跟諸佛如來和合,跟諸佛如來同一種慈力。諸佛如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救度一切眾生,現在他能和合,這種境界就是成佛的境界。下合一切六道眾生,跟眾生和合,跟眾生同一悲仰。眾生苦,祈求諸佛救度,這種祈求的心,我們也能夠完全的與之和合,同一種悲仰。悲是悲苦,仰是仰賴,仰求諸佛菩薩救度。這是世尊對目連尊者也要講這種上合之法,就是與十方諸佛、與十方三寶和合,這種救濟之法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叫感應道交。上合諸佛真心,下合眾生的悲苦,這樣才令眾生獲得濟度,就是救濟和度脫,當然也必定能使他母親得到救濟和度脫。

底下解釋,「一切者,約人則遍利塵沙,不獨目連之母。約法則永拔二死,不但餓鬼之殃」。佛在這裡講『令一切難皆離憂苦』,「一切」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對人而言,不僅包括目連尊者的母親,還包括塵沙國度裡頭一切眾生,也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是一切的意思,都是救濟的對象,這是指人而言;第二種是指法而言,是永拔二死,不僅是度餓鬼,只是把餓鬼超生到天上,不只這個。「二死」是兩種生死,第一種是分段生死,六道凡夫都有分段生死,他有生老病死,總會有這種階段;出了六道,證得阿羅漢果,還有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沒有了,還有變易生死。十法界裡的眾生,包括四聖法界裡頭的聖人,都有變易生死沒有拔除,也是如來救濟的對象。所以這個「一切」涵蓋的意思很圓滿,一直要幫助一切眾生圓成佛道,這個救濟之法方得圓滿。所以這個哪裡是小乘經?真是大乘。

「皆離憂苦」,憂和苦是兩個意思,蕅益大師為我們分別做介紹,他從三個方面來介紹。「憂苦者,意受名憂,身受名苦」。這是第一個方面。這從意上所感受的,就是我們心靈的感受,那是屬於憂,從身體上的感受來講,這是屬於苦。餓鬼道,身受飢餓之苦,意受煩惱之煎熬,他憂。一切眾生都有這種憂苦,六道眾生這個憂苦都有,只是程度不同。如果把憂苦都斷除了,這種受就叫舍受。意上來講他有憂喜的受,身的受有苦樂,憂對喜是相對的,苦對樂兩個相對,憂喜和苦樂,這兩對感受都斷除了,這叫舍受。三界裡面的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他們也有舍受,可是他不能長久,壽命到了他又有憂苦,所以六道眾生都擺脫不了憂苦的感受。真正擺脫了,這叫三昧,三昧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有憂苦乃至喜樂,這都是不正常的享受。

第二個方面講,「懼於後果名憂,嬰於現報名苦」。憂是擔心未來,恐懼害怕未來有苦果,那是什麼?因為造了苦因,造了惡的因,將來必有惡報,而且這惡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報盡,這是足以令人堪憂。嬰於現報,嬰就是遭受的意思,現前遭受到報應了,像目犍連母親她現前就受到餓鬼這種飢餓之苦。這是從時間上講,一個講後來的,一個講現在的。

第三個方面,「濟拔無術名憂,痛若切膚名苦」。如果我們沒辦法拔濟眾生,像目犍連尊者雖然有很大的神通,但是對他母親,沒有辦法把他母親解救出來,使盡渾身解數都無可奈何,這是憂。看到母親的那種痛苦,孝子感同身受,如同自己切膚之痛,就像刀割一樣的痛苦,所以哀號哭泣。所以這從三個層面解釋憂苦,解釋得相當好。

如何來使眾生離憂苦?「法門一唱,當使皆得遠離」。佛為我們開示救濟之法,這救濟的方法、法門一說出來,大眾依教奉行便得利益,即能使所有的憂苦都得到遠離了,這是如來對我們的深恩大德。這一小段「簡示」,簡單的給我們說明如來所宣說的救濟之法,這可以說是一個引導,前言。下面是「正示」,正式說明這救濟之法究竟是什麼。這一段又分為兩個小段,第一是「教孝子獻供之法」,這段比較長;第二小段是「教眾僧受供之儀」,用什麼樣的禮儀、儀軌。我們先看第一個段落「教孝子獻供之法」,分為五個小節,第一個從時間上說,「定勝時」,請看經文: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看到這裡,這裡是給我們講出救濟的時間。「七月十五者,前三月夏安居,從四月十六受,今九旬期滿,將事遊行。故眾僧和合,同受自恣」。為什麼要選擇七月十五日來做為救濟之日?佛告訴我們,這裡講『佛告目連』,對目連尊者所說也就是對我們說的,目連尊者是我們代表。『十方眾僧』,當然這就不僅包括我們現前地球上的僧團,也包括遍法界虛空界的僧團。在七月十五,這是指農曆的七月十五這一天,之前是三個月結夏安居。因為這三個月當中是屬於夏天,叫結夏。這段時間做什麼?安居,安居是這些出家人、修行人在一起認真的修行,用功辦道,提升自己。從四月十六(這是農曆)開始安居,到三個月九旬,就是九十天期滿。安居過後,僧團每一位大德高僧都要出外游化,度化眾生。所以在七月十五日這天,等於說大家做最後一個團聚。團聚是做什麼?眾僧和合,同受自恣,在這一天做自恣活動,這一天過後,大家又有新的境界,有更深的功夫,又出去度化眾生。每年四月十六又回到同一個地方結夏安居。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制度,這個制度說實在話非常好,等於出去代佛說法的這一類大弟子,他們能夠再回到佛身邊做再教育,這時佛又能夠幫助弟子們提升。所以不能夠老在外面講經說法,要適當的時候還要回來安居,進修。

我感覺到,確實,對弘法的人這個制度非常的重要,不僅說一年這一段時間要進修,其實每弘法一段時間都應該有進修的時期和親近老師的時期。前不久,我就到台灣去跟我們師父上人住了五天,在他老人家身邊,我們一起同吃,一起起居。我在老人家會下,在他面對面坐著來聽經,就感覺到師父對我的加持力特彆強。因為親近師父比在外面自己這麼樣聽光碟要強,為什麼?因為這時候在師父身邊那恭敬心特彆強,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在師父老人家身邊,這誠敬的心就比較容易生出來,所以感受到提升還是比較大的。常常有這種親近師長的機會,對自己道業長進會大有裨益,這個也就是安居的意義所在。

三月安居期滿,這些弟子們又出外,各人弘化一方。在走的時候,因為這三個月當中有不少證果的,不少得到殊勝成就的弟子,還有一些可能還沒有證果,他就歡迎大眾對他提出批評改進的意見,這叫自恣,這個制度也是特別好。你看儒家裡面也講,朋友之間都應該互相規過、勸諫,這是真正的友直、友諒,這是真正直的朋友。《弟子規》也講「過不規,道兩虧」,朋友之間互相見到了過失,應該指出來,如果沒有能夠指出來,不能幫助朋友提升,這也是對不起朋友。當然提出批評改進的意見要注意形式和方法,應該私下裡單獨跟他勸諫,不應該在大庭廣眾下,這樣也會讓這個朋友面子放不下,凡夫都會有這種面子;而且也不利於他弘法利生,因為在大庭廣眾下批評他,會讓大眾對他失去信心,這既不能夠讓他很順利改過,又把這個法緣破壞了,這就不恰當,所以批評一定是私下裡的。但是佛在這一天,在僧團裡面,他允許僧團內部的弟子們互相公開的批評,這個叫自恣。就是你隨便批評,這一天批評都沒有過失,而且接受批評的人也絕對不能夠生起對對方的不滿,都要虛心的接受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自恣,蕅益大師解釋說,「言自恣者,梵語缽刺婆刺拏」,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隨意,「即是隨他」,又是隨他的意思,隨便他來批評,就這個意思,叫自恣。宗密大師在《佛說盂蘭盆經疏》裡面說,其實自恣有三天,不僅是七月十五這天,其實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都屬於自恣日,所以這只是舉中間十五這天而已。蕅益大師解釋說,「受自恣已,名為安居事訖,從此各任東西。今此日中,乃大眾和合,互相勉勵,遵崇道業,改過遷善之日,故名勝時」。所以這一天七月十五自恣日,是勝時,很殊勝的日子,因為大眾受到自恣之後,接受了批評,也就改過自新,三月安居也就圓滿了。從此,就從那天起,大家就各分東西,到跟自己有緣的地方去弘法。在這一天,就是七月十五,大眾和合,為什麼?什麼話都能說,大家完全是一片和諧。所以互相之間都是同修道友來勉勵,大家都能遵崇道業,為了復興佛法,互相幫助。每個人自己改過遷善,斷惡修善,互相感恩,「您給我提出很好的批評意見,我一定接受,一定要把它改正過來」。這一天確實佛也特別歡喜,《弟子規》也講「兄弟睦,孝在中」,父母最喜歡的是看到兒女互相和睦,互相敬愛,佛、老師當然也是,最喜歡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弟子能夠團結和睦,互相勉勵,互相幫助,所以是佛歡喜日,這天叫勝時。所以佛選這一天是因為是僧團一年中最和睦的日子,你在這個日子裡頭供養眾僧功德就特別大。第二小節,我們來看經文: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這節是「發勝意」。蕅益大師解釋說,「所為之人,不止一生,厄難之苦,通於存沒。發心等濟,故名勝意」。這節蕅益大師判作「發勝意」,為什麼叫勝意?因為佛在這裡告訴我們救濟之法,不僅是對一個人的,幫助的父母可以幫助七世的父母,不僅是現在父母,也幫助除了父母以外其他現在厄難中人。厄難的苦,就是受到了這種災難,這種苦既涵蓋了現生的,也涵蓋了過世了的這些人,所以這是冥陽兩利的救濟之法。救濟別人當然也是救濟自己,為別人做功德,自己得的功德更大。《地藏經》裡面就告訴我們,我們如果為亡者做超度,七分功德自己得六分,這個亡者只得一分,所以自己得的功德更大。我們能夠發起大心平等的救濟一切眾生,這裡『七世父母』是指過去的往昔世中的眾生;『現在父母厄難中者』是現在的。就是不止一生的,是生生世世的父母都涵蓋在內;在橫面上來講,也包括現在受厄難的一切眾生平等救濟。能發起這種心,這叫發勝意,殊勝的意念,這是大乘意念。

「然七世之言,且就凡夫心量羸劣,略言之耳」。這裡佛只講七世,為什麼只講七世?因為這部經是在阿含時裡頭講的,聽經的人多半心量還是很小的凡夫,是佛初期講法的階段。凡夫心量羸劣,羸就是弱,劣就是差,也就是很狹小,心力很微弱,他不敢發出大心,所以講七世對他們已經很足夠了。實在講,佛所希望我們做的哪裡只是超度七世父母而已?應該超度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一切父母、一切冤親債主、有緣眾生,過去現在都要超度,空間上講是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都是我們超度的對象,應該發起這個大心。

「若深信勝田,廣修勝供,發於增上最勝之心,當知塵點劫前生身父母、六親眷屬,皆可同出苦輪,方名一切難皆離憂苦也」。在這裡蕅益大師幫助我們擴大心量,如果我們能深信勝田,這個田是福田,勝田是最殊勝的福田,是什麼?是十方眾僧,也就是十方三寶,這是最殊勝的福田。我們能夠相信,我們能夠去修行,修什麼?勝供,供養福田僧,仰賴三寶威神之力。發於增上最勝之心,增上最勝之心就是最廣大、最殊勝、最圓滿的這種發心,也就是像地藏菩薩那樣發起度盡一切眾生的心,眾生未盡誓不成佛,這是菩薩最勝之心。果然能發起這種心去修殊勝的供養,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塵點劫前的生身父母都要度盡。塵點劫是比喻這個數字廣大不可思議,像這個世界裡頭的微塵數這麼多劫。用我們現在的語言講基本粒子,你說我們這個世界裡有多少基本粒子?原子還不是基本粒子,你說有多少個原子?這人體上多少個原子這個數目我們都想像不出來,那是整個娑婆世界十億個銀河系所有的基本粒子,這樣的數目這麼多的劫。一劫時間漫長,一個大劫相當於十二點七億年,這我們算過的。這麼多劫數裡頭生生世世的父母,包括六親眷屬,都共同脫離苦海,苦輪是指六道輪迴。所以我們能發起這個廣大心供養十方三寶,這個功德就能夠超度過去一切父母眷屬,這才能稱為一切難皆離憂苦,否則說不上度一切難。所以這裡講到的發大心最重要,心量發得大,你的功德就大;心量小,功德也小。主要不是看你那個事,你同是修事上的供養,但是發心不一樣,心量大小不同,心量大,得到的功德就非常懸殊。底下我們來看下一節經文,講「設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這是教我們要設供養。這個供叫勝供,殊勝的供養,因為供的是十方福田僧,而且我們是要發增上最勝之心修這個供養,所以這個是勝供。「具飯二字,總標設供也」。這就是總說,具飯就是用飯食、飲食,當然也包括器具,底下講的『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等來設供。「百味,極言其味之多,謂飯餅麨酥酪醍醐等」。百味飲食,百字是虛指,講這個數目很多,味道很多,叫百味。當然就是設供的菜式很豐盛。這裡舉出幾例,有飯,有餅,麨就是炒粉,酥酪醍醐這是屬於奶製品,等等都用來供養。當然這裡要記住,不要用肉食供養,因為用肉食那是殺生來的,那個不僅沒有功德,反而是造殺業。這裡也不要用蔥蒜等葷食供養,所謂五葷,蔥、蒜、大蒜、韭菜、洋蔥這類的都屬於葷,因為它的味道不好。以素食來供養。「五果,謂根莖葉華果」,這個就很明顯了,不用多講述,就是各種各類的瓜果蔬菜。

「汲灌盆器,謂澡手洗足沐浴之具,皆須清淨」。這些器具包括什麼?洗手用的、洗腳用的、沐浴用的這些盆、桶等等,這些都可以用來供養,但是這些必須要清淨之具。這個清淨,當然最重要我們要用清淨心來供養,這些器具本身也要乾淨,應該是拿沒有用過的,新的器具。供佛的器具不要用作自己使用,應該專門拿來供佛,譬如說那些碗碟自己吃飯用過的,那就不要用來供佛了,應該用新的,這才是真正清淨。以事來表心,人有這種恭敬至誠的心,他自然就能夠在事上做得清淨。

「香可焚熏」,我們可以上香。「油可塗足」,油,有些是像我們現在講的塗在腳上的、身上的這些都屬於油。「錠」就是燈,「有足曰錠,無足曰鐙,鐙與燈同。故然燈佛,或翻為錠光佛,以義同故」。錠就是燈的意思,古代的燈,當然一般都是點蠟燭用的燈,通常有腳的就叫錠,有燈架;沒有燈足的,沒有燈腳架的那個叫燈。所以這個錠和燈古時候意思是一樣的,這裡說燃燈古佛也翻譯稱為定光古佛,這個意思就是一樣的。這前面講到的「床敷臥具」,就是用來給出家人休息用的這些床、被褥等等。

「盡世甘美,以著盆中者。重申奉盆設供之意」。用世間所有的甘美飲食放到這個盆里,這個盆就叫盂蘭盆。這是再次給我們說明,用這些器皿來設供,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甘美,止是百味五果。言盡世者,富則羅天下之珍奇,貧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誠惟懇,無惜無慳」。這是很重要的心態,盡世甘美,要看每個人的家境,如果是家裡富足,你可以拿出自己的珍奇寶物來供養;如果家裡貧窮,也行,你就盡力,竭自己一人之力量,你能供多少就供多少,關鍵要有誠懇之心,不能有任何的捨不得。惜和慳就是捨不得,你捨不得,反而破壞你的功德,功德就不圓滿。所以應該以至誠恭敬的心,不供則已,要供就用至誠恭敬心來供,圓滿這種功德。

「盆者,即種種如法清淨碗缽,或百或千,乃至無數,羅列供養,總名為盆,是所謂盂蘭盆也」。盆就是指各種裝飲食的器具,這如法的清淨碗缽,剛才又提到要用乾淨的。另外這些碗缽是自己正當的職業、正當的收入所得到的、買來的,不是你偷來的、搶來的,那就不是如法清淨碗缽了。所以要用淨財布施,來路是清淨的,佛門裡不接受不淨之財,不淨的供養這不僅沒有功德,反而讓福報也會折損。這些碗缽,或百或千,乃至無數,看你的需要,可以有多少供多少。羅列供養,真正的莊嚴的盂蘭盆法會,擺的很多這些供具很多飲食,這些器具都叫盆,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盂蘭盆。所以它不是說只是一個盆,它有很多很多。有的人他誤會,盂蘭盆會,就拿一個大的盆,裡頭堆滿了飲食,這個就不如法,它是很多種不同的。下來我們來看第四小節的經文,是「贊勝田」。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這是佛為我們讚嘆供養勝田,稱讚這些聖眾。「當此之日者,正明七月十五上善聚會之勝時也」。這是從時間上講,蕅益大師告訴我們,這一天正是七月十五,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一天都是清淨眾僧他們聚會。「一切聖眾,德本汪洋。但此日之前,各自安居,此日之後,遊行無定。惟茲嘉會,海會雲集,倍覺殊勝也」。一切的聖眾,這是指聖賢僧,他們本來德行就是非常的高廣。汪洋是比喻,像海一樣的深廣,厚德。這一天,就是七月十五這天之前,大家都在安居,這一天之後大家又游化四方了,只有這一天稱為嘉會,大家會聚在一起,海會雲集,所以更覺得殊勝。這些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在樹下經行』,蕅益大師說「山間樹下,略舉其所依,足顯頭陀勝處」。他們修苦行,在山間樹下修頭陀之行,頭陀行就是苦行,以苦為師。「禪定經行,略明其修相,足顯精進勝功」。他們修禪定在哪裡修?山間樹下修,或者經行,像念佛,他們經行念佛,這是修行的相,修行的樣子很精進,所以他們有勝功。

「得四道果者,斷分別煩惱,證須陀洹,名見道」。四道果,第一種是斷了分別煩惱,也就是斷了見惑,證須陀洹,也稱為見道。再「斷欲界俱生煩惱六品,證斯陀含」,欲界思惑八十一品,這裡斷了六品,證得二果,叫斯陀含。「更斷下三品盡,證阿那含,名修道」。再斷三品,也就是九品斷盡了,這是證得三果阿那含,也稱為修道。「斷色無色界七十二品俱生煩惱皆盡,證阿羅漢,名無學道,自利成就也」。四果阿羅漢再斷七十二品思惑,也就是八十一品思惑也斷盡了。前面初果須陀洹斷了八十八品見惑,這裡八十一品的思惑叫俱生煩惱,全部斷盡,出了三界,證阿羅漢,叫無學道。無學是沒有什麼再學的,畢業了,自利成就,這屬於四道果的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此地,這節經文還沒講完,明天我們繼續學習。有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鍾茂森博士主講(第五集)2009/9/6中國雲南晚晴軒檔名:57-005-0005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