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寺廟

浙江省普陀山法雨禪寺


時間:2015/3/24 作者:明華居士

浙江省普陀山法雨禪寺

法雨禪寺坐落於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距離普濟寺2.8公里,又稱後寺,為普陀三大寺院之一。始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萬曆二十六年毀於戰火。翌年,朝延欽賜經藏。萬曆三十三年,如壽、如光等僧人增建殿宇。三十四年(1606)朝延賜改“護國鎮海禪寺”。此後,幾經兵火,寺院遭毀,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別庵禪師為住持,再次整修擴建寺院,依次建藏經閣、東禪堂、三聖堂、三生堂、宮廳、印寮等,寺院遂成規模。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歷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康熙三十八年(1699),朝延又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題“天花法雨”和“法雨寺”額,始定今名。雍正九年(1731)朝延又一次賜帑修建,從此,法雨寺殿堂樓閣整齊完美,與普濟寺並耀海山。光緒十九年(1893),法雨寺住持化聞和尚入都請藏經,印光作為助手隨化聞南下來到法雨寺,印光在法雨寺住下來後,足不出戶,閉門研究佛經,一住就是三十七年。他晚年自號“常慚愧飯粥僧”,以宏揚淨土,闡釋因果為職志,潛心著書,著有《淨土決疑論》等,示寂後,門人輯成《印光法師文鈔》四冊行世,時人推其為淨土宗(蓮宗)第十三代祖師。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現存殿宇294間,依山取勢,分列六層台基上。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觀音殿又稱九龍殿,九龍雕刻十分精緻生動,九龍殿內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象超凡;不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贊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寺內建築物數九龍觀音殿(大圓通殿)最為輝煌,該殿系清乾隆三十八年四月朝延發金陵(今南京)明故宮九龍殿蓋成,為目前國內寺院建築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分七間,高22米,面闊35.35米,進深20.31米,面積達957.96平方米。用柱48根,全採用包鑲工藝,重檐琉璃頂,上檐九跺斗拱,下檐五跺斗拱,內槽九龍藻井,一龍盤頂,八龍環八柱昂首舞爪而下,造型優美,古樸典雅。殿內供高6.6米的毗盧觀世音坐像。後壁為大型海島觀音及善財五十三參群像,兩旁列十八羅漢。殿內柱磉均透雕蟠龍,刀法粗獷,系明萬曆時雕刻。九龍殿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省普陀山法雨禪寺

九龍殿前月台,有二十四塊青石欄板,每塊闊127厘米,高65.5厘米,浮雕成《二十四孝》故事圖,構圖完整,刀法簡練,線條流暢,為明時石刻浮雕精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石刻圖中24位孝子既有廣泛性,又有代表性。

從社會地位上看,上至帝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從年齡上看,有老、中青和幼年人;有一貫奉親至孝者,也有危難之際奮身救親者,體現了中華民族敬老養親的傳統美德,其事跡生動感人,其影響可謂遍及朝野,深入人心。

在天王殿對面的照牆上,有1987年建成的九龍壁。此壁不同於故宮、北海、大同三處的陶製九龍壁,而是用60塊70厘米見方的青石拼接,雕刻嵌鑲精緻,不露縫隙,猶如一整塊大石板雕刻而成。全壁高達2米、長12米,浮雕縱深16厘米,極富立體感,下盤為清式須彌座,四邊頂端飛檐翹角,上部都是石樑石瓦,梁與梁之間雕有造型各異的17條小龍。壁中九龍昂首舞爪,騰飛於雲山碧海之間,爭奪龍珠,形態逼真。此壁由香港同胞捐款,普陀山佛教協會延請浙江溫嶺長嶼鎮民間石雕藝匠梁宗濤等人仿北京九龍壁刻制。

法雨寺寺內的龍鳳柏、連理羅漢松、古銀杏等佳木與《二十四孝圖》、《雕龍欄板》、《雲龍游天》等石刻浮雕,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寺後山花如繡的錦屏山,寺前蔭藏天日的巨樟群,寺右高標參天的楓樹林和寺左功德嶺的奇松怪石,都為遊客尋幽覓雅,陶情賞心的好去處。現今的“法雨禪寺”額系原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鬍厥文所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