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吉祥經》講記


時間:2015/4/17 作者:曼陀羅的公主

主講:明海大和尚

地點:柏林禪寺普賢閣

時間:2004年正月初九至十三,每晚7:30

聽眾:參加上元節吉祥法會的信眾

(2004年2月28日,正月初九,1/5)

明海大和尚:各位師父,各位居士,大家晚上好!

我們寺院每年都要在這時候舉行上元節吉祥法會,大家一起拜藥師懺。這個法會的意義今天早上我講到了就是為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為每一位與會大眾身心安康、個人六親眷屬吉祥如意祈禱,所以這個法會的主題就是吉祥。每年這個法會的晚上都要安排講法,今年我們就選了一個跟法會主題相應的經典,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個經典就是已經發給你們各位手上的這部《吉祥經》。

《吉祥經》在佛經里是屬於比較短的一部經。從它的內容來說重點是講在我們現世的人生怎樣獲得幸福和吉祥,吉祥也就是幸福的另外一種說法。現在學術界認為佛教傳播到中國漢地始於西漢末年,從西漢末年傳到漢地,從那時起直到元朝這麼漫長的時間裡,佛經通過各種渠道傳譯到漢地,最集中的時間呢是在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代,在宋朝也有,宋以後比如說元朝有一些佛經則是從藏地譯過來的,所以傳播最集中的時間還是從魏晉南北朝、隋唐到宋這一段。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翻譯到我們漢地的佛經是很多的,真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就是說佛經多得可以把房子裝滿,如果用牛去拉呢則拉得出汗。中國古代的祖師對這麼多浩瀚的佛經,其研究、學習、闡述是有側重點的,並不是所有傳譯到漢地的佛經都給予了同樣地重視。這是因為當佛教傳過來的時候我們漢地是一個已經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礎、很深厚的哲學基礎、很發達的哲學思維的國家。佛經傳入漢地,佛教在中國興旺以後改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格局,就是現在我們講的,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儒、釋、道三家。在佛教傳進來以前,在那以前中國儒家的思想已經比較完備了,此外還有道家的學說,所以中國祖師對佛經的研究闡述的側重就形成了一個特點,(當然有很多特點),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對於人天乘這一部分佛法沒有特別地加以闡述,倒比較側重佛法出世間的這一面。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已經有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基礎,而儒家、道家的思想我們可以說就是關於人天乘這個層面的法。佛法本來有五乘,五乘共法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因為中國傳統的思想里人天乘已經比較完善、完備,所以佛經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關於人天乘的法在漢地就沒有特別地受到重視。我們看中國古代祖師他們研究、講述佛經,關於人天乘的這部分講得不多。現在我們要學的《吉祥經》,從它的思想內容來說主要就是側重在人天乘,當然後面也講到出離、講到涅槃、八風不動心,但它的側重是在人天乘。要以今天的時代來看,人天乘的這一部分法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值得我們佛教徒重視和學習,並在生活里實踐的。一般社會上的人對佛教有誤會,一提及佛教、說到佛法,他們容易想起出家啊,避世啊,容易把佛法更多地定位在出世這個層面。實際上佛法是很完整的,從做人、現世的幸福、人生的建設,到升天、到出離、解脫,到大乘菩薩行、到無上佛道,它都很完備,一個也不缺。事實上出世法、大乘法也是建立在人天法的基礎上的。就以每一個修行的人來說,沒有人天法的基礎——做人的基礎沒打好,要修行,修出世間法就很難,可能我們在修行中遇到的困難障礙大概多半就是來自於這些方面,來自於人天乘的基礎沒有打好,那麼修出世的大乘法有時候就有障礙。所以我們現在應該重視佛經里側重人天乘法的這些經,這些經有很多,我們老和尚在幾年前編過一本書叫《在家教徒必讀經典》,最早的時候,這本《在家教徒必讀經典》側重在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象《金剛經》和《普賢行願品》,中間有個《優婆塞戒經》;在兩三年前又出了《在家教徒必讀經典》的第二冊,這第二本主要的經典一個是面向在家居士,另外中間很多的經側重在人天善法,側重在我們怎樣建設我們的人生,怎麼樣建設現世的生活,怎樣先做好一個人,怎麼樣在生活里盡職盡責,把生活里的責任和義務完成好。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部《吉祥經》是在解放以前民國年間翻譯的。作者叫李榮熙,他現在已經去世了,生前曾是中國佛教協會的副會長,他過去呢也是出家人。李榮熙居士是誰呢?你們有的可能知道現在有很多人學那個心中心密法,心中心密法前不久去世的那一位老師叫李鐘鼎,人們叫他元音老人。李鐘鼎的師父叫王驤陸,好像是天津人,王驤陸的師父就是這個心中心密法的開創人,他出家的法號叫大愚,人們叫他大愚禪師,大愚法師就是李榮熙居士的父親,李榮熙居士是大愚法師在俗的時候的兒子。李居士在他父親出家以後也出家了,他也曾經是我們中國在近代第一批到斯里蘭卡留學的。我們知道現在有很多出家人到斯里蘭卡去留學,這個傳統在解放前開始的,解放前太虛大師最早組織了五個比丘到斯里蘭卡去留學,這中間就有李居士!當然後來因為社會變動他示現在家相,可是他還在中國佛教協會工作,他是一個學問很好、佛學造詣很深、信仰很堅定的一個大居士。這個《吉祥經》就是他從南傳藏經巴利文里翻譯出來的。這一部經好像在漢地的藏經里沒有,漢地藏經里也有叫《吉祥經》的,但是內容跟這部經不一樣,漢地藏經里有一個叫吉祥經的就是通常我們有時候看到叫《天地八陽神咒經》的,這部經有時也被叫作《吉祥經》,它翻譯於宋朝,是講關於念佛的。這是關於《吉祥經》的譯者的簡介。

這部經的題目很簡單,不用太多講,吉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祈求和希望的,不僅是佛教徒,也可以說這是我們人生的一個主題,——怎麼樣生活在吉祥中,怎麼樣生活在幸福中,這是我們人生的一個主題。在古代印度很多人在探索、思考這個問題:人生的幸福之路究竟在哪裡?所以古印度在佛陀時代哲學很發達,各種宗教很發達,在社會上、在深山老林里修行的人很多。佛經里常講九十六種外道,其實還不止九十六種,在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哲學流派很多。這些宗教和哲學流派關於人生的價值觀、關於怎麼樣生活最幸福、最吉祥答案是不一樣的,大家對人生的看法不一樣,大家的人生態度不一樣,落實到修行方法也不一樣。有的對人生持斷見,認為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有的對人生持常見,認為狗永遠是狗、貴族永遠是貴族、賤民永遠是賤民。在修行上,有的流派堅持苦行,認為通過折磨自己的身體能夠獲得幸福獲得人生的解脫;有的呢堅持人生應該及時行樂應該放縱慾望。應該說現代的人們關於人生的很多看法、觀點、很多做法、傾向在古代印度的這些宗教流派、哲學流派里都涉及到了,現代人有時候認為自己的大腦很發達、智識很發達,有很多思想很多流派,其實跳來跳去,在我看來很多基本觀點,在古代印度古已有之。我曾經見過一個大學教授,他寫過一本書叫《順生論》,對於人生他認為應該順其自然、順從於人的現狀,人的身體上、心理上,他以為有什麼新東西,其實呢在古代印度早有順世論、順世外道,那不是什麼新東西,古代的人早都想過啦。

釋迦牟尼佛關於人生問題的回答,我們大家都知道一些,他是中道。釋迦牟尼佛的回答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呢?在人生是可以改變的,人的命運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而改變,所以人生的幸福和吉祥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打開我們人生幸福寶庫的鑰匙就在我們手上。通常我們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話很簡單,但是它說明什麼呢?說明人生的善惡報應是由我們每一個人自己造就,自己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佛教很重要的與其他宗教不一樣的地方。人生的幸福和吉祥不是來自於某一個神靈、某一個主宰的神或者來自天上的上帝,人生的幸福和吉祥在於我們自己,在我們的人生態度、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在我們怎樣付出、在我們現在怎樣做。所以我們在學這個經文的時候,我們就能體會到釋迦牟尼佛他教導我們的人生觀是什麼?怎樣才算吉祥?不是說要我們在家裡掛上某一個神秘的符,也不是有一個秘密的咒語教給我們,我們晝夜六時就吉祥了,都不是。實際上關鍵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怎麼做怎麼說怎麼想,怎麼完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怎麼尋求正確的信仰,在怎麼實踐這個信仰,在這裡。這是我們在進入經文以前,簡單講的。

下面我們看經文。這部經的開頭因為是現代人翻譯的,所以跟以前翻譯的佛經的體例差不多。「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所有佛經的開頭。釋迦牟尼佛去世以前,他的弟子阿難尊者請問釋迦牟尼佛幾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問以後佛經怎麼開頭?釋迦牟尼佛說「如是我聞」,這是佛經開頭都有的。古代的祖師從很多角度去闡述這四個字的含義,很深的啊。要是通俗地講就是表信的,說下面的內容、下面的經文、下面的教導是我親自從釋迦牟尼佛那裡聽說的,我就是這樣聽到的。因為佛經的結集是很多阿羅漢在一起,佛經由阿難尊者誦出來,大家一致通過,表示佛陀確實這樣講過,你聽到我們也聽到了,沒有錯,所以「如是我聞」是表信。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陀園給孤獨精舍」,舍衛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的一個王國,釋迦牟尼佛很多佛經都是在這個國家講的。在這個國家裡釋迦牟尼佛有一個精舍,也就是寺院吧。這個精舍跟現在的精舍不一樣,現在說的精舍是指一些出家人自己弄個小廟或者在城裡弄兩間屋子,其實精舍是僧團居住的地方。「祇陀園給孤獨精舍」,有時候我們在《阿彌陀經》裡面看到它被翻譯成「給孤獨園」,「給孤獨園」是一個濃縮的翻譯,展開就是祇陀園給孤獨精舍。

這裡面有一個典故,說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很多人跟他出家,僧團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需要地方住,在舍衛國里有個非常有錢的老闆叫給孤獨長者,我們看他的名字就知道這個人是個樂善好施的人,家裡很富有而且喜歡做慈善,舍衛國的太子叫祇陀太子,他有個很漂亮的花園。給孤獨長者看見釋迦牟尼佛帶著很多師父每天傳道講法沒地方住,就發心給釋迦牟尼佛找個好地方作精舍、作寺院,後來他通過考察看中了祇陀太子的花園,就是祇陀園。祇陀太子也很喜歡他自己這個花園,所以當給孤獨長者提出想把這個花園買下來送給釋迦牟尼佛時,因為祇陀太子那時候還沒有信仰佛教,自己很貪著他這個花園,所以他不願意,但是他也好像不好直接拒絕,因為給孤獨長者在他們國家也是很有名望、很有影響的,相當於現在的大亨或者富豪、社會名流吧。於是祇陀太子就說啦,他說我這個花園你要買可以,你得用黃金把這個花園的地都鋪滿,這個花園我就賣給你,這個花園的價值就是這麼多。祇陀太子以為他這樣講給孤獨長者就會畏難而退,會放棄的,沒想到給孤獨長者堅持,說好,馬上就招呼人往這個花園裡拉黃金。你們當然可以想像他是多麼富有,用黃金鋪滿一個花園對他來說也是小事一樁啊,那個富有的程度可能相當於現在香港的李嘉誠吧或者美國的比爾蓋茨吧,比爾蓋茨有時捐錢一出手就是幾十億美元啊。馬上就要把花園鋪滿了,祇陀太子被他的誠心感動了,他說地啊算歸你了,但那樹還沒有布滿黃金哪,所以樹呢就算我的,算我的名義供養給佛陀的。所以這樣釋迦牟尼佛的這個精舍,人們就用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合起來看叫「祇樹給孤獨園」,意思是祇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地。你們看這個稱呼是非常注意著作權的啊,哪個人捐了樹哪個人捐了地,在這個稱呼里都表現出來了。所以現在有時有錢人拿錢做希望國小,比如說明海吧,他出資的希望國小就叫明海國小,這種做法在古代就有的,不是現代的發明。用人的名字,是因為他出過力出過錢,所以以他的名字來冠這個地名。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住,「時已夜深,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一般其他的佛經前有一個六成就,也就是說佛陀在講法以前要有時間、地點、聽眾和講法的人,這個經呢有點特別,就是佛陀在夜深的時候,給一個天神講的,天神有時候叫天人有時候叫天眾。根據《阿含經》記載,釋迦牟尼佛的一天是很辛苦的。在印度白天晚上一共是六時,我們常說晝夜六時恆吉祥,白天分初日、中日、後日,晚上是初夜、中夜、後夜。這個時間概念相當於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這是白天;晚上六點到第二天早上六點這是黑夜,夜三時,晝三時。戒律裡面講到比丘的生活是初夜、後夜精進行道,中夜可以休息。要按這個指標來說,實際上就是休息四個小時,相當於十點以後至次日凌晨兩點(31分08秒)。釋迦牟尼佛他這一天特別辛苦啊,白天不用講,白天他要遊行教化、要指導僧團,要跟各種各樣的人講法,回答他們的疑難問題,我們在佛經里看到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人在當時的社會三教九流、三六九等都有,從國王貴族到當時印度社會底層的賤民;從良民百姓、商人到強盜、妓女、流浪漢等等。那麼到晚上呢佛陀休息的時間就非常短,大概只休息相當兩個小時吧。還要跟天人講法,——佛陀白天教導人類,晚上教導天眾。在近代的泰國有一個高僧叫阿姜曼,據說他證得了阿羅漢果,他大概是在五十年代初去世的。阿姜曼有個傳記叫《阿姜曼尊者傳》,有的人可能看過。在這本書裡,因為他是一個聖者嘛,他也講到一些關於天眾的規律。像釋迦牟尼佛或者象阿羅漢這樣的聖賢,有緣的天眾都會來親近和請教的。他們親近佛陀、親近這些聖者的時間一般是在晚上,在半夜。半夜人都休息了,一個是人休息了,另外就是人類的一些活動也停下來了。人類的活動當然有好的活動也有很多烏七八糟的活動,所以晚上這一安靜啊,我們這個地球就顯得比白天清淨一些,《阿姜曼尊者傳》裡也講到,尊者曾跟那些天眾有過對話,那些天眾也講到半夜是很安靜的時候,當然,現代社會跟過去不一樣了,現在的晚上有時比白天還要烏七八糟。在天人的境界裡我們這個地球就像個垃圾堆一樣。在天人的境界來看地球是很骯髒的,眾生所貪著的食物、所貪著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髒、非常醜惡的。

釋迦牟尼佛給天眾講法,在佛經里有很多次,不僅是這一次,往往是在半夜。這一天這個天神啊就在夜深的時候來到佛陀住的地方,佛陀在半夜給天眾講法然後稍事休息也會躺下休息一下,然後在很早的時候就起身入定,觀察他今天將會遇到的眾生,這些眾生的根器,善根是否成熟,該用什麼方法接引他,然後就開始他非常緊張的一天的生活。所以佛陀是我們的榜樣,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他老人家圓寂以前,他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獻給了眾生,就像我們現代的很多高僧大德一樣,把全部的生命奉獻給了眾生。不過以佛的境界來說釋迦牟尼佛的奉獻有他非常殊勝、跟我們普通人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說他的休息,我們認為他是在休息,其實呢他也在度眾生;當他在一個地方給一些眾生講法時,我們認為他就會在這一個地方講法,其實呢他同時在很多其他的地方也在講法,這當然是佛陀——作為已成就無上佛道的覺者教化眾生的方式又有他不可思議之處。我們拋開不可思議的這一方面,我們來看作為人間的釋迦牟尼佛,以我們凡夫的眼光來看,他就是一個把全部的生命奉獻給了弘法、奉獻給了眾生的這麼一個人。這是我們的榜樣。

這天晚上到祇陀園來的這一位天神啊,「殊勝光明,遍照園中」。《阿姜曼尊者傳》裡講到,那些天眾非常講禮貌,那個行為舉止非常優雅,他們進出的時候都是排著隊井井有條的,他們在聽法以後或者見到他們歡喜的人喜歡讚嘆:「善哉」!漢語是「善哉」,巴利語、梵語是「sado」(薩哆,音)。你們要是聽過南傳佛教的師父念經就知道,念完了他都念「sado」,「sado」就是「善哉」。這個天人很懂禮貌啊,另外也非常講信用,舉止很優雅。經上沒有具體描述這一位天神,只說他是「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不過我們看,也講到了說他「恭敬禮拜,站立一旁」,這就是這位天神的教養啊。那麼大家要問,這一位天神是天上哪一層天的神呢?經文上沒有講,我想他應該是屬於欲界天的天神。

下面我簡單地把佛教關於天的一些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前面我們也講到佛陀有五乘共法,其中有天乘法。天乘法的意思是什麼呢?是我們按天乘法去修行,就能夠升到天的境界裡。佛教里講的天的境界分三層,第一,欲界天;第二,色界天;第三,無色界天。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天眾,從他們修行的因來說各有自己的因。欲界天的因——五戒十善,如果我們嚴持五戒、修行十善法圓滿,我們就能夠升到欲界天。那麼色界天和無色界天呢?除了修五戒十善外還要有相應的禪定,當然這個禪定是要穩定的。色界天的禪定就是我們說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有五戒十善的功德再加之以相應的禪定功德,就能升到色界相應的天的境界。無色界的禪定叫四空定,四空定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有四空定的功德,加五戒十善的功德,就能升到無色界天的境界。

界天一共有六重,其中有兩重天不在天上而是在地上叫「地居天」,佛教講世界,一個小世界中心有一個須彌山,須彌山有日月圍繞,欲界天最低的兩重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就是四大天王居住的;再就是忉利天,這兩重天在須彌山的山腰和山頂又稱為地居天。忉利天又叫帝釋天,以中國傳統的文化來說,玉皇大帝大概相當於這個忉利天,玉皇大帝啊在佛經里有時候翻譯成帝釋天,有時候用它的發音來翻譯叫「釋提桓因」,「釋提桓因」就是忉利天的天主、帝釋天王。在忉利天之上是夜摩天,夜摩天之上是兜率天,兜率天之上是化樂天,化樂天之上是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六天。顧名思義,欲界天的天眾顧名思義還有淫慾,所以叫欲界。他們雖有淫慾但淫慾的方式不一樣,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天眾和人類一樣是以肉體的接觸淫慾;夜摩天呢是兩手互執,就是男女兩手抓的;兜率天的天眾淫慾的方式則是憶念,就是互相想念啊,就是說互相思念;化樂天的天眾淫慾的方式是互相看,當然不是一般的看,叫「熟視」;他化自在天的天眾淫慾的方式是交談、在一起說話。這些是欲界天天眾淫慾的方式,另外欲界天的天眾他們的壽命也不一樣,身體也不一樣,享受飲食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總而言之,這些天眾生活的各個層面指標不同,和人類比較來說,比人類更加殊勝。他們的身體更加高大,按照佛經里講的,忉利天天眾的身體大小可能相當於我們一幢三十層的大樓那麼高,而且越往上身體就越大壽命就越長,受用飲食的方式呢也越殊勝。色界天分四重: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這與天眾他們的禪定功德是相應的。初禪天有三重: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有三重: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三禪天有三重: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天多一點有八重: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就是色界天的最高處。色界天在佛經里有時不翻譯,叫阿加尼吒天,其實就是色界天,又叫無頂天,是色界最高的。在色界天之上是無色界天,從低到高依次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色界天天眾的淫慾不現前。無色界天的天眾,通俗地說,就是一種思想的存在,純精神的存在了。

佛經里另外介紹,天上的天人壽命很長、福報很大,想什麼有什麼,想到哪裡去就能到哪裡去,飛行自在,另外有我們人類所不具備的很多神通、特異功能。但是他們的福報是有限量的,不是無限的。當福報享盡的時候天人也會墮落或者在天的境界裡面往下墮,或者由天道直接墮到畜生道、餓鬼道甚至地獄道。這一點我們往往不太理解,就說天人墮落吧最起碼也是墮落到比天低一點或者是人道里,就比如現在的一些高級領導犯了錯誤,比如貪污,要處分他,但處分來處分去也大小還是個官,但天眾不一定的,他們那一墮啊有時候就直接到三惡道了,因為這取決於他現行的業,他天的福報享盡了後是哪一個業現形。如果是三惡道的業、極重的惡業現形,他就會墮落了。當然有可能墮落到人道,也有可能在天道里從色界到欲界,從無色界到色界,從無色界到欲界,這都有可能。天人在要墮落以前都有預感或者預兆,這個叫「天人五衰」,就是說天人要墮落的時候,有衰相現前。我們人在臨死以前也是有衰相的,不過天人敏感。為什麼敏感呢?因為他們福報大啊!報身很殊勝,所以當殊勝的報要失去的時候,對他們來說是件大事,一個大事件啊。「天人五衰」是以下的五種:第一,「衣服垢穢」。色界無色界的天眾當然不需要衣服了,而欲界天的天眾要墮落的時候,他們的天衣會突然顯出不乾淨顯出髒東西來,應該說他們不會洗衣服吧,平時是不需要洗衣機的,應該是這樣的。但是因為業報所感啊,他們的福報要享盡的時候天衣就現出垢穢了;第二個「頭上花萎」。天眾都戴帽子的——天冠,象我們看到的菩薩像——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菩薩戴的那個冠叫寶冠,類似於四大菩薩戴的這種寶冠叫天冠,以種種的瓔絡和鮮花裝飾。當然這些花是不需要更換的,以他們的福力支撐一直盛開著,但是當天人的福報要享盡的時候,天冠上的花啊就顯得枯萎了;第三個衰相叫「腋下汗流」,天眾的身體都很乾淨的,很香潔。當他要衰落的時候,打比方說吧,相當於人有狐臭一樣,你能聞出他的狐臭來了,腋下汗流嘛,腋下一流汗就會有氣味;第四個,「身體臭穢」。因為衣服垢穢、腋下汗流,所以身體也不像以前那麼光亮、鮮潔、香氣四溢,天眾本來是散發香氣的,但要墮落的時候啊身體就會有臭氣出來;第五個衰相叫「不樂本座」。天眾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寶座,特別是那些天王,寶座都很高廣、很殊勝,有時候這些天眾要是有福德因緣供養佛,他們就把自己的寶座拿去供養的。平時他們是安住在本座上的,當要衰的時候他們就坐臥不安,經常地離開他們的寶座,這就是天人的五衰相。

我們了解天人五衰我覺得有一個意義就是大家可以對比觀照一下我們自己,這是我學佛學知識的一個方式:反觀一下我們自身,雖然我們不是天,但我們也要避免這五種情況在我們身上發生。即使我們是人,有這五種情況,那也是一種衰相啊。比如「衣服垢穢」,很多天不洗衣服,很髒很油膩;再一個,咱們頭上雖然沒有花但蓬頭垢面的,特別是女居士,不洗臉不梳頭也是一種衰相啊;再看「腋下汗流,身體臭穢」,就是說長時間不洗澡,不講衛生;第五個呢我想就是指不安本位,該坐的時候坐不住,該睡的時候睡不著,在自己家裡呆不住,老想到外面去,東遊西逛的,這也是一種衰相。那麼這些衰相的反面是什麼呢?應該是安詳,安心於你的本位,這就是聖相,不是衰相了。我們要引以為戒,以天人的五衰相為戒。

關於天眾的一些基本常識剛才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我們再回到《吉祥經》上面。釋迦牟尼佛是天人師,所以他在娑婆世界應化的時候,不僅人類眾生得益,天道眾生同樣得益,所以那些跟釋迦牟尼佛有緣的天眾就在夜深來向釋迦牟尼佛請法。所以這個天眾是一個很有福報的天眾哪。一般來說,升到天道就不太有機會聽聞到佛法的,因為第一很難遇到佛出世,第二天眾容易耽著天樂。天上很快樂: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有點像現在的已開發國家,什麼都有,很舒服。佛經上講「富貴學道難」,他們的物質條件很豐富,對於人的生活很滿足,不知道尋求佛道。但這一位天神顯然以前跟釋迦牟尼佛有甚深的因緣,所以他成了我們這個《吉祥經》的祈請者,下面佛陀講這個經都是因為這個天神的請問,他來開端啊,他不問我們也不知道,他一問佛陀一講,現在我們就知道了有《吉祥經》。

「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天眾還有一個特點,他們喜歡說偈子,換句話說他們喜歡音樂,用音樂的腔調,詩歌的語言來讚嘆對方。他來請問佛法向釋迦牟尼佛發問便以一個偈子「白佛言」,下面是他問的:「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這一位天神不僅僅代表天眾來問,而且也包括人眾,他說眾天神和人道的眾生大家都渴望得到利益,都在思索什麼是幸福的人生,怎樣生活是正確的人生態度,能給人生帶來幸福和吉祥,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寫文章、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世間的很多學問、哲學和學術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圍繞這一個問題展開的。圍繞這個問題大家研究、思考、辯論、討論。現在向佛陀來請問,怎麼樣是最吉祥的?怎麼樣做人生最吉祥、最幸福?這部經為什麼以天神來祈問呢?它的道理很深,就是我前面說的,它所開顯的是佛法中的人天乘法。按照經上的教導去做最起碼能獲得人天乘的果報,這是最起碼的,因為後面也有講到涅槃。世尊如是答言」,釋迦牟尼佛回答說。為什麼叫世尊呢?世出世間最尊、最上,這是佛陀的另外一個尊號。下面是釋迦牟尼佛以偈誦回答這個天神的請問,都是一些偈子,一共有十一個,最後一個偈子是總結。核心的內容是前面的十個偈子。

下面我們看第一個偈子,這是關於交朋友的:「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這是第一個偈子,關於交朋友。今天我們一起讀一遍,明天我再開始講,因為時間不多了。第二個,「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這個是關於居住的;第三個,「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是關於持戒、立業的;下面「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這是孝養親眷;「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這有一個次第,下面就要接近信仰了。「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自制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這部經的經意比較淺顯,偈子也比較簡短容易上口容易記,這是佛經中偈誦的一個長處,有概括性、容易上口。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明天我們開始講這些偈子。現在我們回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2004年2月29日,正月初十,2/5)

明海大和尚: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在社會上的人以放鞭炮、喝酒、聚會種種世間的方式度過春節的時候,我們能夠在寺院一起共修——學習佛法,這是非常大的福報。這兩天我看拜懺大家表現都不錯,很整齊聲音也很響亮,特別是女眾這邊,大概是人多的原因,聲音比男眾那邊還要高,精神面貌也很好,確實有「吉祥法會」吉祥的氣氛。你們感不感覺到累?(聽眾答:不累) 不累啊?可能還是有一點累吧。這個拜懺就是要讓我們累,特別是要讓身體累,通過拜懺人為地「勞其筋骨」,拜一天下來腰酸腿痛疲乏其身,再加上我們至誠懇切用心觀想,就能達到消除業障、增長福慧的作用。因此拜懺就像長跑運動員跑長跑,它有一個高原期,比如說跑三千米長跑的運動員,在一千米以前他勁兒挺足的,一千米的時候就覺得特別受不了,喘不過氣身體不聽使喚,但再堅持一段呢就適應了,拜懺也是一樣。一定有一段你會覺得很疲乏、很累,腿痛、腰酸或者是心裡煩不想拜,這就是拜懺的高原期,過了這個時間,過了這一階段你就會輕鬆了,每天就會有一些新的感受。所以在這種時候沒有什麼辦法,就是堅持,我們藥師懺一天下來只有三支香,萬佛樓開光前我們拜萬佛懺,拜了十幾天。藥師懺每支香呢其實也沒有拜幾拜,沒有磕幾個頭,拜萬佛懺一天拜下來要磕九百多個頭,強度是很大的,但我看很多師父和居士都堅持下來了,因此希望大家克服困難,把這個懺拜好。

現在我們回到《吉祥經》,昨天我們講到了第一個偈子:「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這個偈子講的就是關於交朋友、選擇朋友。佛教有句話叫「親近善知識,遠離惡友」。一個人的一生構成他人生、命運的要素,我概括了一下無外乎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身體。身體的素質、身體的形貌,包括身體內在的氣血能量運行的方式、質量;第二個就是精神方面,是指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心量大小、思維方式、感情表達的方式,這都屬於精神方面;那麼第三個就是緣。第一個身體,可以叫「器」,第二個精神方面可以叫「識」,第三個呢叫「緣」,就是緣分,就是作為一個個體的人跟大自然、跟社會、跟其他人的關係,緣就是關係、緣分。我想這三個方面差不多概括了一個人人生的主要內涵。這三個方面它們是互相補充的,其中緣很重要。緣有很多,比如我們生在哪一個時代、生在哪一個國家,我們的家庭出身,這都是我們的緣。還有就是我們的社會關係、我們的親戚朋友叫人緣,我們出生在什麼地方這是地緣,在家的人找對象叫姻緣。所以人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命運。人緣里很大一部分是朋友。這個偈子教我們不要跟愚痴的人接近,要跟有智慧的人、有道德的人接近。古人說「蓬生痲中,不扶則直」,蓬是一種容易彎的植物,痲是直的,它生在痲樹中間,不用手扶也能長得很直。這比喻什麼呢?比喻我們一個人所生活的環境、周圍的人際關係無形之中會影響我們:與愚痴的人親近,我們會染上愚痴的習氣;與有智慧的人親近,我們的智慧會增長;與有道德的人在一起,我們的德行會增長。人跟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們注意體會,心態會互相影響的,這個心啊就像一個手提電話一樣,它可以接收別人的心態,也可以發射——把自己的心態像電磁波一樣向周圍發射。我們跟一個暴怒的人在一起心理感覺和跟一個安詳的人在一起心裡感覺是不一樣的,跟一個很恐懼的人在一起呢心裡也會有恐懼。所以人跟人之間心態是互相輻射的,這個是我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的。

為什麼我們要經常到寺院來親近三寶、親近師父呢?即使跟師父不講話,我們也能夠直接從他那裡感受到他心態的輻射。我記得十幾年前在北京的時候,每個周末都到廣濟寺去親近我們老和尚。那時他在廣濟寺有個小院子,面積並不大。但一到周末裡面就坐滿了人,因為師父也不可能跟每一個人都講話,所以一定是有一個人向師父提問,其他人就在旁邊聽,還有一些人根本就看不見師父只能聽到他的聲音,因為師父在屋裡坐著。屋外面是一個露天的院子,當屋裡坐滿了人們就坐到院子裡來,就是這種情況。我看很多人坐在那裡都有一種——我現在還能回憶起來,當時也能感受到,大家好像都有一種暖融融的、依依不捨的感覺似的。就是說我們親近這些大德啊,心裏面有時候是能接收這種好的輻射。所以人跟人在一起有心態的輻射。第二點是除了心態輻射之外,人的氣質也會互相感染,所以心可以交流,氣也可以交流。特別是講話,在言談之間、一問一答這個氣已經交換了,所謂「同呼吸共患難」,在中國語言裡很多語言沉澱了這樣的道理。同呼吸,在一個空間、在一個小的範圍內互相交談,就交換了氣了;那麼氣質呢,人跟人是不一樣的。我們親近愚痴的人,愚痴的人有愚痴人的氣息,有他特有的氣質,——當然我們多多少少都很愚痴,不過愚痴有深淺,我想特別愚痴的人的氣質是不是可以說很濁或者很粗啊,或者說很沉悶啊,或者說很昏昧啊,是不是可以這樣來描述他的這種氣質。當然有智慧的人呢你跟他在一起會覺得他的氣很輕、很亮、很光明、很清潔,那麼這種氣質互相之間也是會影響的。當然,除了心態、除了氣質之外,人的行為方式也是會互相影響的。我們親近什麼樣的人,互相之間也都會感染那種行為方式。因此在人生的緣的這一部分,我們一定要注意取捨、注意選擇,這個選擇是要自己用心去觀照,親近善友、親近有智者、親近有德者,然後遠離愚痴的人,這樣我們就能有好的緣,有好的人緣。有好的人緣我們的智慧能增長,做事能夠成就。

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裡面,關於擇友關於交朋友,佛陀有很多詳細地教導,下面我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聽了下面釋迦牟尼佛有關教育我們交朋友的教導,大家就可以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的心是多麼細,他對眾生的習性觀察的是多麼敏銳,另外他對我們這些眾生又是多麼的慈悲,像慈母一樣。有一部經叫《佛說孛經》,這部經里佛陀講了四種朋友,是以比喻的方式概括的。第一種朋友叫「花友」,你們猜這種朋友是什麼樣的?是不是長得很好看的?不是的。花友是什麼呢?花友就是你很富貴的時候跟你特別親近,你很倒霉的時候就離你而去了,他把我們當花,當我們還盛開的時候就供在這上面,(指桌上的花)花凋謝了就扔掉了,這個叫花友,見富貴就親近,見到我們貧賤就拋棄了。你們要是看過《紅樓夢》就知道了,《紅樓夢》在最後,大觀園要散夥和敗落的時候,很多原來親近賈府的這些人就是花友。不是說這個朋友像花,而是這個朋友以對花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第二種朋友叫「秤友」,秤就是街上買東西要稱斤兩用的秤,不是現在的電子秤,現在的電子秤不能把這個比喻的意思說出來,而是過去那種桿秤,有秤砣在上面移動,那樣的秤。秤友和花友倒有點接近,不過他是特別注重財物。假如我們給他的東西多給他的錢多、給他的好處多,他就對我們特別恭敬;反之,我們給他的少,他就瞧不起我們,他的頭啊就開始往上抬了。秤就是這樣,那個秤砣要是太輕了,秤桿不是就會往上抬嘛,秤砣重呢秤桿就往下垂,秤友就是這樣的。他喜歡占小便宜,對財物很在意,我們給他的多就對我們很恭敬,把頭低下來,我們要是給他的少或者不給,他就輕慢我們。輕慢之相一般我們說就是昂首,下巴往上揚著,這種輕慢之相就像秤一樣。第三種朋友叫「山友」,高山的山,這種朋友非常好,這是好朋友,前面兩種是我們不太喜歡的朋友。第三種山友就是他富貴了也能夠使他的朋友也沾光,他有財富能跟他的朋友共同分享,像高山一樣。山很高,即使有一棵樹不太高,但這棵樹長在山上便也顯得高,所以高山啊能夠使山上的草木都顯得高大,這就是山友。第四種叫「地友」,這種朋友像大地一樣總是不變心、不離開我們,即使我們離開他了他也在那裡等我們,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對他不恭敬說不禮貌的話,他也接受就象大地一樣。我們有時候在地上扔一些垃圾,但大地啊從來不抱怨一概接收;我們在地上挖一個坑拉一車土,大地也從不說什麼而是默默忍受,挖一塊就挖一塊吧。所以這種朋友有大地的恩德,他始終能夠養護我們,不管我們對他是厚還是薄,他總是那樣。我想這種朋友應該說是最好的朋友。菩薩就是這種朋友,像大地一樣,對所有的眾生有平等心。這是佛陀在《孛經》裡講到的四種朋友,你們看概括得怎樣?挺好是吧,基本上沒有遺漏而且很形象,第一種叫「花友」,第二種叫「秤友」,第三種叫「山友」,第四種叫「地友」。我們都要作地友,最起碼也要作山友。

在《善生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又開示我們說,如果我們親近了不好的朋友會有六個方面的過失。第一種:不好的朋友跟我們在一起總是假話多真話少,就是「方便生欺」,他老是用各種善巧方便欺騙我們。第二呢這個不好的朋友總是喜歡搞陰謀詭計,他要跟我們說話的時候總是偷偷地壓低聲音說「過來,跟你講,來呀」!他好像總是見不得人,喜歡在角落裡謀劃事務,如果遇到這樣的人我們要小心一點。一個好朋友應該是個君子,坦蕩的、無欺的,沒有什麼要偷偷摸摸的。第三個呢就是 「誘他家人」,就是說不好的朋友不僅會影響我們,而且也會觀察我們家裡的人,從我們家裡的親戚裡面找到突破口,找到那個薄弱環節。這薄弱環節有很多的,在家人比如說就包括他的妻子或者子女,或者其他的親戚,這個壞朋友他可能就想辦法去投謀各種便宜。第四個,這個不好的朋友總是喜歡誘導我們去圖謀別人的財物,有時候他想占別人的便宜、想占有別人的財物,他自己不說而是誘導我們去做。還有的時候呢他想犯那個規矩,他想犯規,就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先把我們也拉下水。比如說你很喜歡抽菸,那麼這個惡友有一天就把你帶到一個房間,拿出一包希爾頓給你抽,抽完了以後問「怎麼樣,好抽吧?」,你說「好抽」,他說明天還有,到了明天他再給你抽,到了第三天你就問他「哎,還有嗎?」,他說「有,不過現在我手上沒有啦,但那家商店裡還有,昨天晚上我們抽的都是從那兒來的」!所以這種朋友啊讓你不知不覺就上了他的圈套了,沒辦法了,你就只好跟他一起去偷了。或許剛開始你還不敢偷,但他說「你不乾沒關係,就幫我在外面站站崗吧,如果有人來你吹個口哨就行了」。你心想反正我也沒有偷,就去幫他站崗吧,於是就卷進去啦。這個惡友啊也有一種智慧,但那是一種惡智,他沒有善。第五是「財利自向」,在我們跟惡友打交道的時候,遇到利益他總是會把多的那一部分扒到自己的那邊,比如偷了希爾頓十條,他可能就說 「這一條給你吧,其餘的九條我先放著,等你抽完了再說」——他總是用各種手段把財物和利益往自己這一邊放。第六,「好發他過」,這個惡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發露我們的過錯,這也包括他還很會控制我們。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過錯,普通的人來說呢多少都有一點不太願意跟別人說的隱私。這個惡友很有意思,他在跟我們打交道的時候,就先想方設法把我們的隱私、缺點、過錯先偵查了,通過各種方式了解了,然後呢你就跳不出他的手掌心了,你要跳他就說我去跟別人講了。我在報紙上看到一些對自己要求不嚴的官員就上了這種惡友的當,他有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叫這種惡友抓住了,這樣就把鼻子抓住了,只得乖乖地聽他的。為什麼有一些地方法務部門的官員對自己要求不嚴的甚至敢給犯罪的黑勢力作保護傘呢?也是因為有辮子在別人的手上啊。這都是釋迦牟尼佛以他的智慧洞察的我們這個人世間的各種朋友。

《善生經》裡也講到了有哪幾種朋友是偽裝親近我們的,有哪幾種朋友我們是可以跟他深交的,你們下來有時間可以找《善生經》來讀,那個意思都很好理解,我這裡就不細講了。總而言之,各位居士你們在生活里交朋友要慎重啊,特別是年輕人,因為世界觀還沒有形成,辨別力還沒有培養出來,有時候交到一個不好的朋友,給自己帶來的痲煩後患無窮,當然交上好朋友呢也會帶來很多的利益。

好朋友在佛法裡面叫「善知識」,壞朋友叫「惡知識」。善知識在佛法里分三種,第一種叫「教授善知識」,教授善知識就是指我們上學的時候教課的老師,我們學佛的時候教導我們的師父、法師、比我們強的人、引導我們的人,這都叫教授善知識。這種善知識特別難得,對於學佛和修行特別重要。在教授善知識這一方面,如果一個人有好的緣,修行上呢將會少走很多彎路。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我們從佛經里看到,很多人看到佛陀的時候就證道了、開悟了,也有的在釋迦牟尼佛座下剃度以後不久就開悟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有非常殊勝的,也可以說最殊勝的教授善知識。我們看中國古代的大德,因為遇到好的教授善知識一言半句就悟去的也很多。像臨濟寺的臨濟禪師,他那一喝之下啊就有人開悟,那也是與這個善知識的功德分不開的。一般我們會想:怎麼我就遇不到佛陀呢?其實我們能遇到什麼樣的善知識也是與我們的福德因緣相應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我們遇到的善知識、教授善知識就是最適合我們的善知識。從理論上說也許不是最理想的,但卻是最適合我們的。就跟穿衣服一樣,我們在商店裡面看衣服,你們說哪一件衣服最漂亮啊?這個比喻有點不太恰當有一點不恭,但事實是衣服跟衣服在一起的確很難說哪件最漂亮,穿在我們身上得體那就是最漂亮的,所以善知識也是一樣啊。當我們還是國小水平的時候,這個善知識正好能教小學生,所以正適合我們;等我們到了大學水平了,那時又會有善知識來教導我們了,所以第一種叫教授善知識。

第二種呢叫「同行善知識」,同行就是像我們大家,各位之間、同修,一起修行一起拜懺,這叫同行。同行善知識也非常重要。有的人修行喜歡個人去搞,個人關在屋裡、個人躲在深山裡,個人搞自己的。其實這就是說還沒有了解到同行善知識對我們攝受的功德,比如在寺院在一個僧團里,或者在一個法會中間,所有身邊的同修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我們的善知識。為什麼這麼講呢?比如說早晨去萬佛樓上早殿,如果只有我們一個人,這個早殿能上嗎?不能上。一定還要有敲罄的師父、敲木魚的師父,還要有其他的居士。即使一個人能上——我就一個人在那兒念,但能不能天天堅持念啊,每天早上都五點鐘開始?我想對我們的水平來說恐怕很難。但是在一個集體裡面、在一個僧團的生活裡面呢,集體的制度、集體的行為對每一個個人就有了約束力。比如說本來你今天早上不想去早課的,但因為想到大家都去自己不去好像不好,所以你就會去了,這樣的天長日久,在一個集體的環境裡,周圍的同修無形之中就攝受了我們、幫助了我們,所以同行善知識很重要。另外,同行善知識之間還能夠互相提醒、互相鼓勵。在身邊的同修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的優點、美德,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缺點、過錯,值得我們警惕。所以身邊的人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鏡子。當然,如果身邊有很多同修經常交流修行心得、互相啟發、互相激勵,我們就會覺得我們現在走的路不是一條沒有人走的路,我們現在在修行的路上走,不是一個人在走,是許多人在走。我們遇到的困難別人也遇到過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有好的經驗別人也有過,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在這條路上不是一個人,是很多人在前進,這種情況對我們初修的人是很要緊的。另外作為一個人生活在一個群體中,身邊有同行的人也能培養我們很多的美德,比如關心他人、愛護他人、包容他人,還能學會妥協、學會讓步,這隻有在一個集體裡面才有可能,如果是一個人呢就永遠就是按個人的意志辦,那樣不太容易發現自己的過錯和缺點。

講到同行善知識,有時候呢也會變成教授善知識。雖然是同修,但在某一個問題上他可能就是我們的老師,在另外某個關鍵時候,他也會突然變成我們的老師令我們一下子開悟,也都有可能。關於這一點在禪宗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唐朝的時候,在中國北方最有影響的禪師是趙州禪師,在中國南方最有影響的就是福建雪峰山的雪峰義存禪師。雪峰義存禪師先是跟德山宣鑒學習而且也有體會,他也參訪過洞山和很多其他的大德,但是雪峰義存禪師也知道自己的功夫還沒有到最後,他的心呢還有一些不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就經常到外面去雲遊參方,那個時候和他一起雲遊參方的有一個禪師叫岩頭全豁,這個禪師後來住在湖北鄂州而且最後是在那裡圓寂的。現在且說雪峰義存禪師跟著這個岩頭全豁禪師,他們可算師兄弟了,因為一起親近過德山禪師。他們兩人在外面行腳。每走到一個地方在店鋪住下的時候,這個岩頭全豁禪師總是躺下就睡而且是鼾聲大作,也沒有見他坐過禪更沒有見他誦過經——實際上他已經大徹大悟了,大徹大悟的人啊就比較放鬆,就沒有什麼說就非要怎樣怎樣的。這個雪峰義存禪師呢那時還沒有徹悟,自己心裡還有一點不安,他就每天打坐,知道自己心理還沒有穩當。所以每到一個店鋪的時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一個是躺下就睡,一個在那兒正襟危坐苦修。有一天兩人來到一個叫敖山的鎮上,在鎮上的旅館住下後,岩頭全豁故態復萌又躺下就睡了,雪峰禪師在那兒打坐,坐了一會就有一點生煩惱了,他把岩頭全豁禪師叫醒說,哎呀,我這一生倒霉啊碰到你這麼個同修,一路上只知道睡覺!岩頭全豁禪師就問了,你為什麼每天打坐啊,坐什麼啊?雪峰禪師說,我心裡還有問題,心裡還沒有搞定、沒有弄穩當。岩頭禪師說,沒關係,我來指點你。你以前是個什麼境界啊?雪峰禪師就說,當時在德山禪師那兒啊,禪師曾問了個問題,然後就給了一棒,他當時就覺得像桶底脫落一般。桶底脫落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我沒有親身體驗,我想應該象一個桶裝了很多的東西,下面的底卻突然掉了,那等於說那些重東西啊一下就卸下去了,身心得到了很大的解脫和輕安。岩頭禪師聽後就說了一句話,他說,哎呀,我還以為你有什麼了不起呢,要作祖師舉揚禪宗的法是必須要所有的法都一一從你的心胸里流出去,鋪天蓋地的,那才對呢。他就說了這一句話,說你要繼承宗門的法、舉揚宗門的法,應該是一一從自己胸襟啊,心胸裡面啊,流出去,鋪天蓋地才對。這一句話之下呢雪峰禪師就徹悟了(當然,這個徹悟與他以前的打坐是分不開的,你們不要認為不用打坐,恰恰因為打坐的積累才有了最後的一下),他非常高興說,師兄,這回才真正是敖山悟道啊。因為他們是師兄弟,所以同行的人在關鍵的時候可能會成為我們修行發生突破的老師,從這一點來說,身邊的人都有可能擔當這個角色,一個是看我們的積累,另外看我們結的緣。我想岩頭禪師讓雪峰禪師徹悟的這一句話,是以前很深厚的法緣的積累所致啊,不是突然的。這是講同行善知識的重要。

第三種善知識叫外護。外護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要修行總是需要一些人來護持的,所以所有出家人的外護就是各位居士。各位居士,你們就是我們的外護善知識啊,你們護持寺院、供養寺院,使我們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有了修行的保障。另外,我們有時候要閉關精進修行,要閉關就要有人給送飯,現在我們寺院就有八個人閉關,六個人是長期兩個人是短期,兩個短期裡面一個是師父一個是居士,他們都是需要人來伺候的,因此外護很重要啊。你們在家裡修行也是需要外護的,我們學佛以後有時因為念經多、打坐多了,家務活就幹得少了,無形之中呢家裡其他的人,你的老頭、老太太啊就會多乾一點,他們多乾一點對我們就是護持,就是我們的外護善知識,來成就我們的道業的,所以外護善知識也很重要。這是講關於交朋友的這一個偈子。

下面我們看第二個偈子。第一個偈子講的是人緣。有時候我們說他的人緣好,老是遇到好人遇到好的老師,這叫人緣好。第二個偈子講什麼呢?講地緣,地就是地方啊。比如說當今的時代我們要修行佛法,最好的地方在哪裡啊?我覺得最好的地方在中國,不在印度,印度的佛教現在也並不興旺。那麼在歐洲和美洲呢?雖然也有佛法,但是剛剛起步。所以我還是覺得現在要學佛,最好的地方就是在中國。如果在國外學佛,修行有很多條件就沒有了,那簡直是不可想像啊。比如說吧,四大名山在中國,四大菩薩的道場我們想去就去,雖然現在沒去。但是想去的話買一張票就去了,這就是一種福報,地緣。在中國有很多寺院,這種建築、寺院裡面的古塔,寺院裡這麼多的出家師父成百上千,這些緣都是我們修行的增上緣,都是是熏修我們內心的道種靈苗的增上緣。所以我覺得講修行的地緣呢中國是第一號,最好。

這個偈子這樣講「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這個偈子的核心就是講地,要擇處、擇地而居。中國傳統有句話叫「天下名山僧占多」,是說天下風景好的地方——風水先生能看,他說風水好的地方都叫出家人住上啦,不是占上了啊。其實很多名山在一千多年以前都是荒草蔓延、人跡罕至和野獸出沒的,後來因為有我們出家人去開闢、拓荒、修建,有道德感召最後慢慢發展起來了,包括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和峨眉山,一樣的,都是由於我們出家人的人格力量使那些山才成了名山啊。不是先有名山後有僧,而是先有僧後有名山哪。

現在不說這些且說寺院——出家師父所在的地方,道場所在都是在名山、在風景好、在風水好的地方。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修行地也還是很重要。地理不是第一重要,但是有好的地理環境對修道有很大的幫助。今年過年我們老和尚在湖北的黃梅四祖寺。那四祖寺是個什麼地方呢?是群山環繞——後面枕著一座高山,左右兩邊都是山,正面的遠處隱約的有一座山;寺院的前面有山裡的泉水流過去,而且是往右邊流。我不懂,風水家說這個最好,往右邊流最好啊。四祖寺在黃梅,我去過的,在寺院裡面住能聽到前面的流水聲,還有橋,空氣當然也是好得沒法說啦。不能講了,再講的話明天這裡就沒有人來了,你們都走了。(眾笑)那個地方就是好。四祖道信禪師在那兒住過的。你們知道的,中國禪宗的和尚,在四祖以前是零零星星散落於各地的,沒有自己集中的道場也沒有自成家風的制度、體制,是四祖道信禪師最早在我們老和尚現在住的這個地方啊聚集禪僧,按禪僧的方式集中在一起修行。老和尚另外還有一個地方是在當陽玉泉寺,玉泉寺後面的山叫覆船山,因為那個山的形狀像一個扣過來的船,那種線條啊不是很陡峭的是很緩和的,寺前面呢有水流過也是向右邊流,那個地方樹長得非常茂盛,環境啊也是沒得說,周圍還有湖,關公最早就在當陽玉泉寺顯聖,成為佛教的伽藍神。在歷史上當陽玉泉寺出過很多的高僧:天台宗的智者大師,禪宗的南嶽懷讓在那裡出家,神秀國師在那裡住過二十年,後來離開那裡到長安接受武則天的供養。神秀的弟子普濟在那裡住過,唐朝密宗的一行在那裡住過,唐朝東渡日本的鑒真和尚的師父弘景律師在那裡住過。反正一千多年裡那裡出了一百多位第一流的高僧,是與它的地理是有關係的。

我們再來看這個偈子,它是兩句話:「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意思是說風水好、風景好的地方是需要有德行的人才能住的,所謂福人居福地,有福德的人在有福的地方才可能住下來。前面我講到居住的環境對我們的影響,但是大家注意啊這種影響不是根本的,不是決定因素的。決定因素在人的德行,在人。所以佛法的觀點是中道,它不否定地緣——環境的因緣的作用,但是它也不無限地誇大環境的決定作用。所以佛教尊重地理環境的這些規律性,但是更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就是人的智慧、道德、人的精神。我記得曾聽我們師父講過,他自己過去在鄉下勞動改造的時候,住的一間屋子在那個村子的頭上,非常小而且周圍的環境很差,這很差的意思就是按風水來看很差,當然我們師父他不太懂這些也不知道這些,他在那兒住得挺安挺好的。後來有一天那一帶一個非常有名的風水先生到他住的那一帶去看,看到這間屋子就跟周圍的人說,住這兒的人肯定是要生重病、肯定倒霉啊。當然啦那勞改本身也是倒霉,不過那個倒霉是一種時代性的啊,風水先生的意思是說人身上肯定有問題。別人聽後就說沒問題啊,他住那兒挺好的!風水先生不相信,因為按照他的風水學知識,那個地方是絕對有問題的,他不相信。後來就把我們師父找來,他還親自到那兒去轉,當他了解了是個和尚在那住時,也就不說什麼了。他在屋裡轉的時候在一個角上看見一本書,他問那是什麼?我們師父拿下來說這是一個功課本,就是我們念經的功課本啊。這個風水先生聽後說,哎呀,就是這個,這個好,這個厲害啊。你們看一個功課本就能把風水轉過來,當然人的德行更能轉過來了。所以地理啊不是決定的,關於人的德行和風水的這種關係中,人占主導地位。還有一個故事,可能有的居士知道,就是在江西黎川這個地方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非常善良,特別是家裡的老太太,做善事不遺餘力:修橋補路啦,接濟貧窮的人哪,做善事。話說有一天有一個外地的風水先生給別人看風水後,在一個大夏天炎熱的天氣風塵僕僕地趕路,正好從這家人的門口過。因為天氣炎熱,風水先生因為非常熱而且渴就敲門,敲了好久出來一個男的,就是那家的年輕人,他問風水先生你有什麼事啊?風水先生說,我從這裡過路,非常渴,能不能給我倒一碗水喝呢?這個人說好,你在這等一下,然後就進到裡面去倒水了。風水先生就在門口等他,一等兩等三等,等了很久還不見人出來,心理就有點來氣了,心想:不就是討碗水嗎?又不是可口可樂!(眾笑)這是開玩笑啊,可口可樂那時的鄉下是不會有的。風水先生的意思是不就是討一碗水嘛,又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你們不知道在過去我們鄉下啊,過路的人走累了討碗水,這是誰都會做的。沒有哪家人不給的。我記得很清楚,小時侯我們的父母做這些事。小時候有外地人從門前過,無論是做生意的還是做手藝的,父母都很客氣,討水喝都馬上就舀給人家,在我們鄉下這算是基本的禮節。所以他等的有點不耐煩了。過了好一會兒,剛才那個年輕人才端著一碗水慢吞吞地出來,風水先生接過水一看,上面還有糠呢。糠就是穀子脫粒以後的那個皮,麩皮,是浮在水面上的。風水先生拿到這種水以後更來氣了,等了好久,等來一碗水,上面還有一層麩皮漂在上面,他喝這個水呢就只能慢慢地喝,吹一口再喝一口,就這樣把一碗水喝下去。喝完以後風水先生進到院裡去還碗,還碗的時候他看見院子裡放著一口棺材,他一打聽,說是這家人主人剛剛去世。有一個非常慈祥的老太太在院裡坐著。風水先生就問了:你們府上是不是新近有人故去啊?主人說正是啊。風水先生又問,這麼熱的天,為什麼不趕緊下葬啊?主人說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墳地呢。那個風水先生一聽馬上心生歹念,他說我就是看風水的,我能給你們找一個好地方啊。主人一聽千恩萬謝,求之不得啊。這樣老太太的兒子就帶著風水先生到他們家的地上去轉悠,風水先生因心裡已有個壞主意了就找了個絕戶的地方,按風水學講就是葬到那兒的人這家人會斷子絕孫,人就會死光啊,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絕戶墳。所以咱們要親近風水先生還是要小心點(眾笑)。你不知道他賣的什麼藥啊!他選好了以後這家主人很感謝,還給他禮謝金,他就走了。過了幾年,風水先生又從黎川這個地方過,他想起多年前在這裡討水喝,給人家出壞點子,他心裡說,我倒要看看這戶家人家怎麼樣了。他就又走到他原來討水的地方,結果發現這家人房子做得特別好,門庭高大,門口張燈結彩的,外面還有人站崗,還有值班室(眾笑)。就是僕人嘛。看起來這一家人很是發達呢。他心想是不是原來那家人已經死光了又換了一家呀?他就上去向僕人問,一打聽還是他原來討水喝的那一家人。後來他又見到這家的主人,主人對他非常感謝:說非常感謝你啊,給我們找了個好地方,家裡特別發達,做什麼發什麼,做什麼都成功,相當於現在的人做什麼生意都發。風水先生心裡想:怎麼回事啊,我明明找的是一個絕戶的地方嘛。他說你們帶我去看看吧,後來那家主人就帶他去那個墳地看,他這一看啊傻眼了,他說哎這裡怎麼變成這樣了?那裡的環境已經改變了。就問這家的主人,主人說,你找的這個地方特別好,我們把老人在這裡下葬後啊,當天晚上就狂風大作、大雨傾盆,然後在我們老人的墳的周圍啊就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再衝出一條河,反正就成了一個非常興旺的風水。這個風水先生聽後一方面很驚嘆另外很慚愧,這時他就講了,說實不相瞞我那時候啊心裏面動了壞念頭了,我是想給你們添痲煩的,就給你們找了是個絕戶墳,但沒有想到你們家的人這麼有德行,改變了這種風水了。這個主人說你為什麼要動那樣的念頭呢?風水先生說,你還記得我上次在你這兒討水喝吧?這個主人說記得呀。風水先生說,那天啊我敲門敲了很久你才出來,出來以後呢又磨蹭了很久才端出一碗水,我拿到水一看水上還浮著很多麩皮,使我不能很快地喝,所以我心裡就有點生氣動了嗔恨啦。主人一聽就跟他解釋說,你不知道啊,我這樣做是按我母親的吩咐做的。你不知道我母親這個人非常慈善,修橋補路幫助鄰里,做了很多的好事。那天你來討水喝的時候我進屋去倒水,她問起這個討水喝的人的情況,我說天氣很熱正在外面氣喘吁吁呢。我母親聽後就說啦,說這個人趕路這麼熱,你直接把一碗涼水給他,他一口喝下去肯定要生病。所以她就叫我先動作慢一點,好讓你在外面先坐坐能夠涼下來,另外呢再把這碗水上面放一點麩皮,使你喝的時候不至於一口就飲下去,落病。我們都知道要是很熱的時候,突然一口涼水下去,會生病的。這個風水先生聽到這裡非常感動。他說,哎呀,難怪這一家人能夠有這麼大的力量把風水都改變,因為他行善已經行到這種地步了,他能夠為別人著想,幫助人的時候是那麼心細,不是說要水喝就給一碗水,而是還想到這一碗水可能對我造成的傷害,他們要想各種方法使這個被幫助的人得以避免。所以你們想一想,這種心態當然能夠改造環境了、能「轉境」,佛教里講「心能轉境、能轉物」我想這個故事是這話的最好體現了。

以今天的時代背景來說,你們各位很多在城裡住,在城裡住呢反正都是樓房,我看也沒有什麼風水不風水的,因為整個城市規劃都是由國家統一來安排的。我認為人居住的地方還是應該遠離工業區、遠離噪聲污染的地方,空氣要清新、環境要優美,有綠化地帶,在這種地方住能夠心曠神怡,有益身心健康。另外,這個居住的適宜處還包括了我們要住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有危險、不會發生其他的意外,在有壞人來侵犯我們的時候要能夠有交通的方便、通訊的方便,也包含這些意思。

我想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現在我們一起合掌回向。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2004年3月1日,正月十一,3/5)

明海大和尚: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我們的拜懺已經進行到第三天了,有一些同修可能在拜懺時有各種體會、各種感受,比如說,越拜越舒服,身體舒服,心裏面呢歡喜,這是一種;或者是在拜懺的過程裡面讀到懺文時觸動了自己內心的某根神經,發起很大的慚愧心和懺悔心而痛哭流涕悲不能自已,這也是一種情況。不管是歡喜還是生起慚愧心、痛哭流涕,這些都是我們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很正常的感受,是絕大多數人都會出現的現象,要正確對待。一方面,這說明我們的修行有作用,說明三寶的加持力作用到我們內心深處了:或是觸動了我們過去的善根或是觸動了我們內心的慚愧,所以有這種體驗現前,這是我們修行取得進步的徵兆。修行有時候像治病一樣,它要把潛伏在我們體內的病毒給它發出來,所以有時候並不是說藥一下去就健康了,還要有一個迂迴曲折的過程,所以我們要認識它的合理性。另外也要知道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的心不能老是執著、停留在這些體驗上。比如說,停留在很歡喜、欣喜若狂的體驗上,或是停留在悲痛不已的心態里,所有這些心態我們要能夠放下它,要以平常心對待它,這就是修行過程中所謂的舍,慈悲喜舍的「舍」。我們知道七覺支里有個『舍』覺支,舍覺支就是在修行中各種心態現前的時候不要停留、貪著在其中,比如說痛哭流涕升起慚愧心了——那其實是一種很舒服的心態,因為通過傷心流眼淚啊,把內心過去積壓的負擔都放下了。因為它給我們帶來舒服,有時候我們就放不下了,我們就老是流眼淚,老是很慚愧,老是停留在那種感受裡面。這樣就會影響我們修行的進步了,所以這時候要用「舍」。舍的意思是什麼呢?舍就是平等,沒有什麼,平常心,視之平常。要知道佛法的修行導致的正面心態應該是寧靜、安詳,情緒上的波動應該只是階段性的,要能及時放下。比如,有時候我們修慈悲心、修大悲心,修到最後看見地上的螞蟻都像看見親人一樣,就很傷痛,有的連路都不敢走怕傷害螞蟻,這種狀態當然說明修行有作用了,但是如果停留在這兒、執著在這兒呢就又對修行造成一種妨礙了,所以在拜懺的過程中希望大家要及時觀照自己。今天也有一位居士跑到我那裡去說,很慚愧!她認識到以前對她媽媽不孝順、以前對她丈夫學佛也不支持,現在一想起來就很傷心,一說就掉眼淚,我也安慰她了。所以這一點提醒大家也要注意。

現在我們回到《吉祥經》。昨天我們講到第二個偈子,今天我們來看第三個偈子,「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這個偈子講了三件事,內涵很豐富。第一件事叫立業,說我們要成家立業、立身處世要有一技之長,要有學問。要有技能。所以在家人的學習就很重要啦,「多聞」就是要學習。現在我們國家九年義務制教育基本都能普及。但是,九年義務教育相當於國中畢業吧。事實上在今天的社會只國中畢業是根本不夠的,高中畢業也不夠,大學畢業現在好像也不夠了,在大城市裡起碼是碩士、博士才有競爭力。當然鄉鎮和廣大的農村大學畢業的人還是少,還需要大批的大學生,但在大城市裡大學生已經不吃香啦!聽說現在大學生有失業的,不過失業也是相對的,他要到鄉鎮到農村都不會失業,都擠到大城市裡可不就失業了嗎?!大城市裡淨是博士啊——據說扔塊磚頭出去都能砸到很多博士和碩士呢,大學生也就不吃香了。所以現在的時代是知識爆炸、學問爆炸,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現在我們國家也提出來要建設學習型的社會,在以前,關於學習我們是這種理解:就是學到某一個歲數後就可以就業,就可以吃我所學的那一點本錢了。現在這種想法已經過時了,每一年每一天這個社會上的學問和知識都在膨脹爆炸啊,所以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國家現在提倡「人人學習,終身學習」,意思就是說每個人都要學,而且要學到老——終身學習啊。所以釋迦牟尼佛「多聞工藝精」的這一條教導用在現在啊還特別切合實際情況啊,「工藝精」是講技能,一個人立身處世要有一技之長,否則就沒有辦法吃飯了。這是第一個句子所講的內容。

第二句「嚴持諸禁戒」講持戒。戒對我們修行很重要,戒對我們的生活更重要。戒是我們過幸福生活的基本的保障。我們按戒律去生活,生活就會平靜、就會喜悅,就會有安全感,就會自由自在。如果違背了戒律,會在內心造成負擔,在良心上背上包袱,進而引起身心、引起人際關係、引起家庭關係的波動,所以說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制訂戒律是出於大慈悲心哪。一般我們容易理解為戒律約束我們的,其實呢戒律恰恰不是約束我們的,而是解放我們,給我們自由的。有了戒,我們就會有自由。第一天我們講到如果持三皈五戒修五戒十善能升到天界,最起碼也是欲界天。你看欲界天的眾生多麼自由啊,飛來飛去的想到哪裡就到哪裡,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比較來說,人道眾生的自由就遠遠不如天界眾生了。再看人間社會,是遵紀守法的公民自由呢還是違法亂紀的人自由?大家的回答顯然是前一種了,前一種人自由。遵紀守法的人可以隨便走,出門去旅遊、逛大街都可以,犯了法的人呢不行,犯了法的人上街啊真是草木皆兵,每一個人他都會懷疑——哎,這個人是不是來抓我的?特別是犯了嚴重罪行的人,重罪犯逃犯啊,他簡直沒有自由可言!你看他從天涯跑到海角,好像是很自由,其實呢那恰恰是不自由。所以持戒會帶來身心的自由自在。另外,戒律還是我們不斷地訓練自己、提高自己的一個老師。本來戒是無情的,但是它在我們生活和修行的過程中不斷地警戒和提醒我們,這就像一個老師跟著我們了。我們受了五戒——在家居士你們一般是受五戒的,受了五戒以後呢就等於有個很好的老師跟著你,受了戒以後你們會不斷觀照自己,有一點點過錯就會提醒自己,這就是老師的作用——提醒我們。所以要「嚴持諸禁戒」。一般講,在家居士是受五戒的,另外還有八關齋戒和在家居士的菩薩戒。三皈依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戒。皈依佛,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眾。所以它有止持和做持兩個方面的內容,做持就是要皈依佛、要皈依法、要皈依僧;止持就是皈依佛以後不能再皈依邪魔外道,所以三皈依也是戒,但是我們要落實到生活里、落實到每天的言語行為上還應進一步求受五戒,五戒對我們的要求更具體。(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下面的偈子裡我們還會講到。以上講的是持戒。

第三個叫「言談悅人心」,這是講我們要修口業。這個嘴是很不好管的,說話有時候無意間就會犯很多錯誤造很多業。在五戒十善里關於口的要求有四點:第一是不妄言,就是不講假話不欺騙;第二是不兩舌,兩舌就是在雙方之間製造矛盾,東家說西西家說東,由此引起紛爭。第三不惡口,不惡口就是不罵人;第四不綺語,不綺語首先是不說低級下流的話,嚴格的不綺語就就很難做到了。嚴格的不綺語就是不說廢話、不說沒有意義的話。這四點做到,就能做到語業清淨,也就是口業清淨。口業清淨的人會有什麼善報呢?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啊,同樣是一張嘴,人跟人差別很大的:有人講話人們很愛聽,講出來的話大家都很歡喜很信賴,都相信他講的;也有人講話呢大家總是懷疑他,不相信他或者不喜歡聽他講的。在中國傳統里,烏鴉這種鳥就受到我們大家一致的討厭,就是它那種叫聲,我想是不是它以前在口業方面犯過嚴重的錯誤呢,我相信是這樣的。所以同樣的講話,為什麼人們聽了感受不一樣呢?就是過去世口業上的修為不同所致啊。另外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的人講話結結巴巴的,我看現在外面張貼的廣告說「包治結巴」,我不知道是不是真能包治。但是科學家研究說結巴不太好治,因為它的問題不是在口上而是在大腦里管語言的神經上。他大腦裡面管語言的神經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我們一般人講話是不想的,就是不思索的,這個不思索不是說我們要說什麼不思索。而是說我們要用一個詞發聲時我們舌頭和發音器官的運動是不需要思考的,結巴的人呢不一樣,就是他要多走幾個線路,就跟那個電線一樣他走得遠,所以表達上就有障礙了,我覺得這可能也是過去世他們口業上沒有修好吧。至於說啞巴就更嚴重啦,根本就不能表達,這可能是以前造了誹謗三寶、誹謗有德行的人的口業了,所以會有象不能說話這種報,所以就非常可憐。所以在語言上我們一定要深重、要注意啊,千萬不要認為這一張口有什麼?其實這一張口力量很大啊,俗話講我們人說話是覆水難收,說出去的話收不回來。在生活里我們經常有這種體會:說錯了一句話,真是沒辦法,因為已經說出去了不能收回來。

在佛經里講到語業,就是無意之間這一句話都能夠造成很嚴重的果報。有一本經叫《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這本經上就講到一個故事。這本經是這樣開始的:它說天上有一個天子叫善住,善住天子在天上享天福,很舒服很快樂。結果有一天呢,就是我上次講的,他的五衰相開始現前了。這時候他從天空中聽到有個聲音說,七天以後你就要死掉了,從天界墮落,墮落到畜生道,先當豬,比如說先當五百世的豬吧,然後當蛇,然後再當牛,然後才能做人。這話把善住天子嚇了一跳,他很苦惱啊就去找天主——因為欲界天色界天都有天主,善住是在欲界天吧,他就去找欲界天的天主。天主說釋迦牟尼佛現在正出世說法,我去給你請教一下吧。天主就請教釋迦牟尼佛,佛陀就講了一個佛頂尊勝陀羅尼咒,就是我們放焰口時念的那個咒。現在趙縣的街心有一個石頭做的塔,老百姓叫石塔,其實呢那個名字應該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陀羅尼經幢這種建築物在中國過去是非常多、非常普及的,所有這種經幢上刻的都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釋迦牟尼佛說了佛頂尊勝陀羅尼咒後,又說這個咒有很大的加持力能消除業障,他還講了善住天子為何會從天界墮落一下就落到惡道里去。釋迦牟尼佛說啊,善住天子升天前作人的時候是跟他媽媽一起生活的,他每天要下地勞動,他的媽媽呢在家裡把做好飯後給他把飯送過去,就是母子倆相依為命。有一天到中午的時候他母親送飯送的不夠及時,晚點了,像我們第一天中午過堂就晚點了。結果善住的這個前世啊就等來等去看他媽媽沒有來,有點著急了,後來他媽媽把吃的拿來以後,他就跟他媽媽發火了,罵了一些髒話,比如老太婆什麼的,最後他說了一句「連畜生都不如」,說畜生還知道愛護自己的子女呢。他罵了媽媽這麼一句髒話,就這一句髒話的力量就大的不得了了。你們要問那他又怎麼會升天呢?他罵了以後就開始吃飯,正在那個時候啊天空中有一個修行人,一位緣覺——就是自己修道覺悟有神通的人,從那塊田地的上空飛過去——其實也是一種因緣吧,這些修行得道的聖賢並不是每天都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他那麼顯示一下呢也是為了順從度化眾生的因緣,讓眾生起歡喜心、恭敬心。善住罵了他媽媽以後呢正好一個緣覺從天上飛過去,善住一看到就很歡喜,就說「善哉善哉」。讚嘆了兩句,善住就請那個緣覺下來而且把食物分了一部分供養他。就因為他讚嘆修行人供養聖者的功德啊,善住這一生死後就升到了天界享受天福。等到天福享盡以後,他原來罵他媽媽的業就一筆勾銷了嗎?沒有啊!它是一步步兌現的,哪一個業力量重先成熟,成熟了再把舊帳翻出來再一個個算帳,所以他離開天界後要墮到畜生道。但是因為過去他仰頭看見天上聖人讚嘆「善哉善哉」,因為這種緣起,所以在他從天界要墮落前又得到一個福報就是有人在空中告訴他七天後要墮落了——因為他仰頭向上讚嘆善哉嘛,所以有這種的提醒。釋迦牟尼佛就講了善住天子墮落的因緣,而且教他念這個佛頂尊勝陀羅尼咒,持誦可以免除惡報。《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這部經你們有空可以找來看。

所以說講話很要緊哪,如日常生活里我們有時罵人說,你連什麼都不如,我就不說了,說了我怕我也出問題(眾笑)。不能那樣罵的啊,那樣罵的話以後我們就會墮落到我們所罵的那一道里了,那不是開玩笑的,特別是如果我們罵的是修行人、是聖賢,那個果報的力量啊特別大。佛經里也有這樣的一個故事,說是在釋迦牟尼佛前面的一尊佛——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個女孩子出家以後修行很精進,幾年之後成為一個精通三藏、持戒清淨的比丘尼大德,具足梵行。這樣就有很多的信徒供養她,供養他吃的喝的衣服啊種種,她一個人受用不完,就發心把所有這些東西轉供給僧團其跟他師父大家一起來分享,通過這樣來累積福德。但是因為她並沒有證得聖果啊,所以心裡是有執著的。執著什麼呢?這一點我們大家都有的。就是我們做了善事,幫助和布施了別人,然後就有一種期待之心——哎呀,我對你這麼好,我給你買了這麼多東西……就是這種期待望報的心。所以有一天她自己有點事情需要僧團里的人幫忙,結果僧團里的人正好都在誦經修行沒有人理她,她一下就生氣了—— 當然因為平時她一直供養大家,內心裡那種望報之心啊已積累了很久力量也很大了,所以她就發了嗔恨心了,她罵那些出家人同修啊,說你們這哪像出家人啊,簡直像母狗一樣,罵出家人象母狗,她罵了以後有一個出家人就說了,說你怎麼這樣罵我們呢?你是什麼人?我們是什麼人?這個比丘尼說怎麼啦不能罵你們嗎?我一直供養你們的,我是出家人你們也是出家人啊(可見出家人之間有時也是有意見分歧的,你們別隨便到外面去講啊)。於是就吵起來了,那個出家人就說了,不一樣,你是出家人但你是凡夫,我是出家人我已證得羅漢果。這個羅漢很慈悲啊,她罵了以後他才說。他說你要趕緊懺悔,責罵聖者的果報會很重的。這個比丘尼聽說以後,畢竟她精通三藏啊,聽到這樣講後就生起了很大的怖畏心,她就把餘生的時間都用來懺悔修積福慧資糧,而且發願希望這個罵人的果永遠不要成熟。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她罵人的這個果提前成熟了——有時候是這樣:你希望永遠不要成熟可能最先成熟,是什麼道理呢?當然是這個業本身的力量重,另外特別的執著說希望這個業永遠不成熟等於說你是在念它,這一點是我自己的理解。所以這個比丘尼去世以後就五百世作狗,就罵了這麼一句,她自己五百生做母狗。那很苦惱,五百世,多麼漫長的時間哪。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她投生到一個居士家裡作母狗。釋迦牟尼佛的一位上首弟子叫舍利弗尊者,每天都要出門去托缽化緣,他是一位大阿羅漢。這些大阿羅漢們出門,他們的一舉一動,到哪裡去都是運用智慧和神通觀察了以後才去做的,不是造次,不是像我們這些凡夫現在心煩了,出去走走吧。他們可不是這樣的。那麼舍利弗尊者呢以他的天眼觀照到在這個施主家有隻母狗過去曾是修行人,於是他就經常來這個施主家托缽化緣,慢慢地就跟這個施主的關係熟了。很奇怪啊,每次舍利弗來化緣的時候,那隻母狗,都老遠地跑過來迎接他,舔他的腿啊搖尾巴啊,就是以狗的方式表示歡迎。而且這個狗還有一個很奇怪就是一看見外道的修行人就撲上去咬,相反看見佛法的修行人呢它就非常友好。當然,舍利弗尊者是心中有數的,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在這個施主家受用完食物後就給他們講法,當然施主聽法後也得到了利益,而且舍利弗尊者呢也加持了這隻狗。不久以後,狗就死了,死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就跟那個施主講,這個狗死了以後,它的骨架可以留下來,以後有用。那麼這隻狗死了以後呢就轉生投生這個施主家裡作了一個女孩子,長得很漂亮很端正。因為這個施主家也是很有錢吧,所以這個女孩長大後就把自己以前的事忘了,每天都吃喝玩樂跳舞啊卡拉OK啊(眾笑),就是說像現在的一些人一樣,放逸啊。這個舍利弗尊者當然也知道,所以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就上她家裡去了,去勸這個女孩子,你應該修行應該學道啊,女孩不懂,她早忘了。此時舍利弗尊者就把那個狗的骨架拿出來了,往她面前一放,結果這個女孩子頃刻之間就回憶起了自己過去修行和墮落作狗的歷史,當時就生起很大的出離心,跟父母說我要出家修道!這樣呢舍利弗尊者就帶她到僧團裡面。在比丘尼的僧團落髮出家,在很短的時間她就證得了羅漢果。她為什麼能證得羅漢果?為什麼能修行?那是因為在迦葉佛的時代她已經有很深厚的積累了,而且她也有發願——希望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證得聖果。這是一位修行人責罵聖賢的這種果報,佛經里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你們看這就是一言不慎就招致五百世的惡報啊,多麼嚴重!

我們平時生活里有沒有這樣罵過人哪?可能不是罵母狗而是罵別的什麼吧(眾笑)。不管是什麼,大家一定要從現在開始一定要謹慎了,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把這張嘴管住。我注意到不管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在中國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這嘴邊都有髒話。這說明人類啊對自己的生活總是不滿足、總是抱怨、總是沒有感恩啊,所以就有種種的髒話。有些髒話我們也不便於去學它。學佛的人應該警惕,不要隨俗不要去學這些髒話。除了髒話,我們在生活里有時候在語言上還有其它的染污,在語言上的染污很多,仔細觀察,都有相應的果報啊。比如說,有時候我們喜歡給別人起綽號,那個人長得很胖,我們就叫:唉,胖子,這樣是不行的。你叫他胖子你以後下一世就會長得特別胖。那麼瘦的人就說了我正發愁不胖呢。我講得到胖的果報並不是正常的胖,不是肌肉發達有力量的胖,它是一種病態。身高一米八,長個三五百斤,不得了啊,自己很累心臟很累啊,另外會給別人帶來很多痲煩,這是一種惡報。所以說我們不能隨便給人起綽號,什麼胖子啦跛子啦,那都不得了呀,以後都有可能感得相應的惡報,所以口業要清淨。

下面我們看第四個和第五個偈子。第四個偈子:「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第五個偈子講「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前面一個偈子講到是要奉養父母親愛護妻子,第二個講到是要幫助親眷。各位居士,作為在家人來說這是我們第一重要的修行。這種修行甚至比燒香、拜佛、到寺院來還要重要。釋迦牟尼佛講過的許多經典教導我們要孝養父母要愛護妻子,在《善生經》中佛陀這樣講:「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意思是作人子女的要以五件事來恭敬、孝順父母。哪五件事呢?「一者供奉能使無乏」,就是說在物質上要供養他,使他不缺乏,不缺衣不少食;「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就是要做什麼事先跟父母商量,表示對父母要尊敬,另外父母的歲數大生活經驗豐富,也會給我們提很多有用的建議;「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這一點是講什麼呢?講對父母的所作所為不要隨意地背叛、批評;「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父母的命令,父母叫我們做的事,不要違抗;「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這句話意思就是說要把父母的事業繼承發揚下去。注意啊這是指父母所做的正業,邪業就不行了,下面還要講到「從業要無害」嘛。比如殺豬宰牛啊,這種工作子女沒有必要繼承,你可以換工作。這是佛陀在《善生經》中講到的該如何孝順父母。同時佛陀也講到父母該怎麼樣對待子女,也是五點:「一者制子不聽為惡」,就是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要約束自己的子女,不要讓他們做壞事;第二「指授示其善處」,在生活中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哪些事情是好事;「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就是說父母對子女非常慈愛,慈愛到什麼程度呢?慈愛到這種愛心到了骨髓里去了;「四者為子求善婚娶」,要為子女找到好的婚配,女的要找好的婆家,男的找好的媳婦。古代印度和我們中國的習俗倒是很接近,在西方呢就不是這樣,子女的婚姻父母是不管的;「五者隨時供給所需」,子女上學、成家立業需要本錢,父母要在經濟上給予支持。這是《善生經》中講到的父母跟子女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善生經》也講到在家人應該怎麼對待自己的妻子。我們偈子裡講的妻和子,妻是太太,子是子女。當然其實這個關係是雙方的、互相的。《善生經》裡也講到一個丈夫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太太:第一「相待以禮」,以禮對待妻子,這一點現在的人不太理解。其實夫妻之間有分寸的,夫妻之間顯然是要親愛,要相親相愛嘛,但是不能沒有界限不能過於狎昵,就是完全沒有了章法沒有界限了。以中國傳統的觀點,夫妻要相敬如賓。要有點像對客人一樣的。我記得象我們鄉下很多夫妻間,他們從年輕到年老互相之間都很恭敬互相稱呼時都用「您」,是一種尊稱,很客氣。這個是中國古代的傳統。我覺得這種傳統是有它的道理的。「二者威嚴不缺」,這是指作丈夫的在妻子面前不能太隨便,不能倒架子。有的丈夫把妻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看待的,不是把她當成一個人,當成一個獨立的人,當成自己的所有物當然也就不會相待以禮,在她面前呢更不會有威嚴,就會很放肆。 「三者衣食隨時」,丈夫有責任保證妻子的物質生活不缺乏。「四者莊嚴以時」,作丈夫的不僅要從衣食上要保證妻子有房子住有衣穿有飯吃,而且還準備一些裝飾品,口紅戒指項鍊啊,這些穿的戴的好看的。你們看釋迦牟尼佛觀察我們人間的生活是多麼細微啊!釋迦牟尼佛對眾生的慈悲是建立在尊重每一個眾生的習性的基礎上的!他不是以出家人來要求在家人,出家人三衣一缽不香花塗蔓,但是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情況,男的有男的情況女的有女的情況,所以他尊重世間法、尊重俗法。因為在俗法里比如一位結婚的女性出門去參加一個活動的話,如果穿很寒磣呢對丈夫來說是嚴重的失職。所以作先生的你出門或者出國回家的時候,買點東西和裝飾品帶回家啊,那樣你的妻子就會很高興,心想:他在那麼遠的地方在美國還惦記著我哪!那這個關係就不一樣了,所以要「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意思是說作丈夫的在妻子面前不要搞一些秘密,存款單啊藏起來,值錢的東西藏起來,不讓對方知道究竟有多少家底。應該是把家裡的產業情況保持透明,這一方面是信任對方,另外一方面我覺得對你的財產也有好處。比如有一個很值錢的東西,藏起來不跟她講,結果有一天她當垃圾扔掉啦,這痲煩可就大了,所以叫「委付家內」。現在的社會有很多怪現象,我也是在報上道聽途說的啊,說結婚的時候要作財產公證,那意思是不是說,各歸各的。這些是我的錢,那些是你的錢,這個是我們共同的錢,我們各歸各的這樣說清楚,以免離婚時扯皮。所以現在的人真的是很奇怪,還沒有結婚呢就想著離婚時候怎麼占便宜怎麼不被動,這個日子怎麼過呢?不好過啊,家就不成為家了。

作妻子要以五件事來對待自己的丈夫。因為在座的有男居士也有女居士,佛陀講的責任和義務則是雙方的啊。哪五件事呢?我個人覺得這幾件事對你們來說還都不太好做啊。第一個「先起」,早上要比自己的丈夫起得早,你們能做到嗎?(眾笑)有一些老居士可能已做到了,一輩子都是這麼做的是不是啊?第二個,「後坐」,後坐的意思是什麼呢?我的理解是家裡來客人了要吃飯,女的做飯應該是最後入席;或者丈夫回家了,馬上把椅子拿過來把沙發準備好讓他坐;或者是家裡來客人了,先把客人安頓好,最後自己才坐下來。這是一種婦德,這個能做到沒問題吧?第三要「和言」,和言的意思是講話要和氣聲音不要大。有的女同志嗓門特別大,我覺得特別是趙縣這裡啊,在座的可能有趙縣的請勿見怪,這裡的婦女說話聲音特別大。因為以前我管這個萬佛樓的工程啊,有時她們也過來跟我吵架,那聲音就特別大,我有體會啊。在家庭裡面呢要和言愛語。中國過去有個成語叫河東獅吼,這個話是說婦女不好的,是個貶義詞,意思是說在家裡說話嗓門大,對男人特別狠,她一吼起來山崩地裂啊,房子都發顫,家裡人呢也都害怕發抖,象獅子吼嘛。的確有這樣的人啊!我就聽我的師父講過這麼一個故事,說在鄉下有對夫妻,妻子呢就是一個「河東獅吼」,嗓門特別大而且脾氣很暴躁。她對自己的丈夫缺乏愛心,總是嫌他沒有本事沒有能力。你們要知道,男人最怕自己的妻子說他沒有本事了—— 「你瞧人家一個月掙五千,你才五百」,這個特別傷他的自尊心,你應該說「五百,咱們也照樣過」,這就好啦。因為鄉下是南方的鄉下,話說有一次鄉下漲水—— 在我們鄉下漲水的時候,水會從河道里溢出來,溢到地里溢到溝溝窪窪的地方。假如水很大呢就會從上游衝下一些象木頭或者其它的東西,所以一到漲水的時候鄉下人都到水邊去,去撈那些從上游漂下來的木頭啊樹啊。現在說這對夫妻中的男人也去了,因為漲水了大家都去嘛,他自然也去了。結果左鄰右舍的人都從河裡撈到了一點東西,就他兩手空空的回來了。回來以後他那個妻子就痛罵他「瞧你這沒本事的,你看人家,沒用的東西……!」就這樣罵他,把男的罵得灰頭土臉的。然後過了不久水退了,大水退下去以後,溝里和低洼的地方就會存留一些水,這些水裡面會有一些魚、蝦這些東西,所以在退水的時候,我們南方人都知道,鄉下人又全部出動了,去那些水窪處撈魚捉蝦抓鱉。這時這對夫妻做妻子的又說那個男的了,說人家都去了你還呆在這幹什麼?男的本來不情願去的,但沒辦法也就去了,他來到水邊看見人們都在那捉魚,其實他不會游泳的,他來到水邊,發了一下呆,他本來不想下去,但是想到家裡,成敗在此一舉,如果這次不弄點東西回去回家恐怕不好過了,所以他就跳到水裡去了。跳到水裡再也沒有起來,他淹死了。所以你看作妻子的啊講話一定要注意,特別是現在,因為現在社會競爭很劇烈,人和人的差別特別大——有的人自己買汽車坐賓士,有的人每天還是騎著腳踏車,最多騎個三輪車;有的人一個月三萬五萬,有的人一個月只有幾百,多一點的一千兩千。所以女性在家裡對男性一定要表示理解和支持,要給他多加油,或者說你對這種狀況表現的不太在意。千萬不要動不動就罵男的,「沒用啊,嫁給你真倒霉啊」!據說解放前有個笑話,說一對夫妻吵架,女的說「哎呀,真是倒霉啊,嫁給你真是背時」,男的就說,「蔣介石很有本事,人家不娶你啊」!就是說夫妻之間是種緣分哪,所以要「和言」。第四叫「敬順」,「敬順」和「和言」是接近的,敬順是講心態上。第五,「先意承旨」,意思是說丈夫有一些意思還沒有說出來,作妻子的就知道了,就馬上就去落實和照辦。在他開口以前,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以上是作妻子的對丈夫的五件事。我再說遍:第一「先起」,我們可以對照一下;第二「後坐」;第三「和言」,講話的;第四「敬順」,在心態上恭敬他、順從他;第五「先意承旨」,對方的意思還沒有講就已經明白去照辦。我想,假如丈夫和妻子雙方能按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按前面我們所說的兩個「五」的精神去建設家庭,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希望你們都按前面所說的兩個「五」的精神去把家庭生活建設好。

釋迦牟尼佛很慈悲啊,他從他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的智慧里也能夠細緻地體察眾生生活中的這些精微之處,很細微的地方。在第二個偈子講到要幫助眾親眷,這一點,《善生經》裡也說到了,意思是說一個人除了孝養父母愛護妻子之外呢,還應幫助親戚,也就是說對於跟自己有親屬關係的人也要幫助。

我想集中這兩個偈子,給大家再說一說在家人的修行。我們在家人皈依三寶以後就是居士,受持五戒以後就是一個五戒居士,我們一定要注意把修行落實在生活里。換句話說,生活里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我們的修行。在《六祖壇經》裡六祖大師回答一個人的提問,這個人問六祖大師在家如何修行?六祖大師說我下面有個頌叫無相頌。——以前我學《壇經》的時候,讀到這兒總是不得其解,它怎麼叫「無相頌」呢?下面講的都是相啊。這個頌是這麼說的,「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上下」就是父母對子女要愛護。「讓則尊卑和睦」,位置高的位置低的和睦,「忍則眾惡無喧」,有了矛盾,要忍讓,不把是非擴大化。「若能鑽木出火」,火從哪裡來?從木頭裡來;道從哪裡來?從生活中來。所以它是比喻。「淤泥定生紅蓮」,從淤泥里可以長出紅色的蓮花。比喻什麼呢?比喻修行的道果以在家居士來說是可以從我們世俗的的生活里培養出來的。「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護短,自己有短處,自己護自己。「日用常行饒益」,什麼意思呢?在日常生活里隨時隨地做好事幫助他人。「成道非由施錢」,你看這句話說得多麼明白啊,說要修道要成道啊並不是說非要拿錢去布施。「菩提只向心覓」,菩提啊向心裡去求。「何勞向外求玄」,不要向外面去尋求那些玄妙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我以前讀《壇經》的時候特別不理解,當然祖師的這個頌嘛,一看都懂應該怎麼做。我就不理解為什麼叫「無相頌」呢?最近我明白了為什麼叫無相頌。這一點我們要聯繫《金剛經》來理解。其實《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行一切善法就是講的無相行,就是講行無相之善。這個無相之善恰恰不是什麼都不做,恰恰不是看不見的善,不是這個意思。以前我從哪個方面理解呢?我想無相善可能就是指心裡沒有執著了。其實呢無相的善、與般若相應的善就是在生活里、在腳下、在你的身邊。以各位居士來說,你們身邊的眾生是誰啊?就是自己的老頭、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小孩、自己家裡的親戚啊。如果一個人身邊的親人沒有照顧、沒有愛護,沒有盡到職責,卻跑到外面去搞社會慈善到外面去布施,跑到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就說,「你要錢嗎?我給你錢吧。」這種善是偽善,這種善是危險的,這種善讓我們懷疑它有目的。行這種善的人一定會執著,一定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執著,特別是那種很出眾的行為。行為越出眾,做的人越容易執著,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做得跟別人不一樣,他覺得自己付出的很多,所以在內心呢產生執著,這種執著啊是世界災難的根源,這種對善的執著是我們這個人世間災難的根源。可能我這樣講太嚴重啦?確實是這樣。所以執著的善有時會背離善的出發點。在佛法里有這樣的話說,我們要是執著地去修善是三世佛冤。從這裡我們也就能理解,佛教的教化和外道的差別在哪裡——佛教教化的根本是以般若作指導,以般若作指導去廣行眾善。廣行眾善恰恰就是從腳下從身邊從生活中去做,因為身邊的(能做的)善事太多啦。我們在路上走,路上有塊石頭把我們絆了一下,我們應該把這塊石頭撿到一邊這個就是善。大家能理解吧?這就是個善哪,因為把我絆了,我希望後面的人不要再被絆到。生活里這樣的小事很多。另外在生活里凡是我們身邊的人,特別是家庭里的父母、妻子、親戚,我們首先要幫助他們,從物質上幫助他們,從精神上、思想上幫助他們,然後再由小到大由己到人把小範圍推廣開來。這個推廣呢也是隨順因緣,不是人為的、刻意的、強加的。佛法的教化是要啟發我們的自覺,佛法的善行不是拯救。比如說,現在有一個人來到我們中間說我來救你們,你們沒有吃的找我,沒有穿的找我,我來救你們。從我來說呢我不會理他的,我不需要他來救,因為在那個「救」的後面,還有文章啊。如果他有執著的話,問題大了。大家知道,今天的時代,時代的病啊——戰爭、鬥爭啊好像沒有什麼藥能治。人們說宗教可以治這種病,但是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的鬥爭和戰亂又與宗教掛了鉤。在中東,東歐過去南斯拉夫那個地方叫波赫吧,宗教變質了,成了人們的工具了,成為一些集團的工具了,宗教所稱頌的善行呢有時也被一些人利用了,所以宗教有時也沒有給我們的世界帶來寧靜。佛法主張的以般若為指導的善行是能給我們帶來寧靜的,它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往往我們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會造成新的問題,但以般若為指導的善行呢從身邊做起,無相的善,它會使所有的問題自己平息和解決,自己覺悟,自度自立自己到彼岸。所以無相的善就是《吉祥經》偈子裡講的「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幫助眾親眷」,先從這裡做起。各位在家的居士,你們先在這裡觀察一下自己的心,我們不要求大家到寺院來對師父怎樣拿多少錢,我們先看在家裡對身邊的人怎樣,對身邊的人做得好,到寺院裡會做得更好;對身邊的人做得好、對家裡的人做的好,到社會上會做得更好;在家裡做得好,到單位做的更好。這是我想講的關於「孝養父母,愛護妻子」的第一點,無相善是什麼。

第二點我想講關於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這些都是大題目、大話。但因為偈子裡講到嘛,所以我也就隨便說一說。偈子中講到妻子、母親,今天的時代有些地方男女的關係錯位了,人們說男女要平等,結果呢把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中的特殊作用掩蓋起來了,把母親和妻子對人類特殊的貢獻掩蓋起來了。為什麼呢?因為在那一點上男女是不平等的,男的不能生孩子也不能當媽媽。而主張男女平等有時使女性承擔了很多她不該承擔的壓力,這對婦女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什麼呢?因為婦女跟男的一樣到社會上去競爭、去角逐和從業把家裡重要的任務就放鬆了,有的是把那些任務轉交了。轉交給什麼呢?比如說吧,媽媽給小孩餵奶就轉交給奶粉、牛奶了;因為媽媽要上班不能帶小孩,所以就把小孩轉交給保姆了。其實這樣做對社會的發展對人類的發展都是有害的,是非常有害的。婦女在家庭裡面做好母親、做好妻子對家庭的穩定很重要,而家庭穩定呢社會就能和平,年輕一代就能健康成長。特別是母親在家庭中的作用對子女的成長至關重要。從哺乳給小孩子餵奶,對小孩子的關心照顧,母親在家庭里這種作用特別重要。我們知道有很多心理不健全的人或者是犯罪對社會有仇恨的人都是因為小時候在家裡沒有得到溫暖。因為小時侯在家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溫暖,因此對社會產生仇恨,心理變態、畸形。你們看給社會造成痲煩有多大啊。前不久我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科學家的,現在好像什麼都要科學家研究一下統計一下,最後才有說服力,其實這種觀點不一定的。現在我就說吧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一個結果了:就是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那些非常冒尖的領袖人物,往往都是小時候跟母親的關係特別好、特別依賴母親,也得到了很多母愛,後來就成了領袖了。他們列舉了一些人物:比如說列寧、毛澤東還有美國的一些總統。我們一般會想像能成為領袖人物一定是從小有很好的天賦有很強的獨立性,錯了!這些人往往成不了領袖人物,成為領袖人物的恰恰是那些跟母親關係好、對母親有依賴性、受母親的影響大。比如說毛澤東就是這樣的,他跟母親的關係很好,當然他跟父親的關係不好,這不是說你們想成領袖就跟爸爸鬧矛盾啊。毛澤東在小時候就受他母親的影響對佛教有信仰,而且曾經一度為他父親不能信佛而著急的不得了,他說佛教這麼好東西父親為什麼不信呢?他受他媽媽的影響。而且受他媽媽的影響拜觀世音菩薩作乾媽,這就是毛澤東啊。這樣的人很多的,有創造力的領袖跟母親的關係。你們看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母教對下一代成長的重要影響。另外作妻子的在家庭裡面對丈夫的影響也非常大,有時候男的在外面勞碌了一天回到家沒有飯吃,家裡很亂,衛生沒有人做,很髒,衣服沒有洗,他心裡就會很煩。所以我覺得應該重視婦女在家庭中的作用,以及重視婦女通過家庭這個特殊崗位給人類和社會作出的貢獻。婦女通過家庭這一個特殊崗位給人類做的貢獻比男人在社會上做的貢獻一點都不少,而且不能替代。所以我建議(我的建議都是白建議,因為我也沒有影響、沒有權利)應該給在家裡當媽媽餵奶或是做家務的婦女由國家來發工資,真能這樣就大不一樣了。她對家庭的付出,給予社會的認同和評價。當然要發工資就要涉及到怎麼操作啦,因為有的在家裡沒有去幹活,也沒有管小孩。這就跟男的在社會上上班一樣,讓婦女在家裡面待一天就發她一天工資,你們看怎麼樣,好不好啊?(眾答:好)好就鼓掌嘛!(熱烈鼓掌)鼓掌也沒用(眾笑)。這些要通過法律通過措施定下來。但是據我所知,現在的這些措施是相反的,比如說女的要生孩子請產假吧,時間上都有限制,是希望女人都到社會上去工作、去跟男人一樣去競爭。這是我的第一點建議。

第二點建議呢,這個建議現在社會上已經開始做了,第二點建議就是既然要發工資,工資也不能隨便發啊,就像我們男子漢在社會上工作就要有技能有學歷一樣,女人在家裡當母親和妻子也要有技能也要有學歷啊。這話什麼意思呢?要進行培訓和學習。不是說天生的就能當好媽媽。當然一般的當一當可以,但要當好就必須集中地進行學習和培訓,我相信這樣做的話對親職教育會有很大的作用。現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叫家政學,講的就是怎樣在家裡撫養子女和管教子女,這些方面現在有專門的地方講這個課。既然有家政學,那么女性學了以後應該說也可以拿到一個學歷吧,有了學歷在家裡再當好母親好妻子,順理成章的發工資,我覺得也就說得過去了。不能說我學了課程拿了學歷,最後按照所受的教育去工作沒有報酬啊。所以這第二點建議現在的人們已經在注意已經在做了。這是今天的兩點建議,這兩點建議,未必所有的女居士、女同志都能理解,也許她們覺得「我們也應該到社會上去拼搏啊」,那有時候是一種資源浪費啊!

現在我們回到經文,這兩個偈子還講到「從業要無害」,「從業」是說一個人在社會上成家立業,找工作做事業,要做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工作,佛教里稱這個為「正命」,就是以正確的方式維持生計。偈子裡所講的「無害」應該說就是符合法律符合道德規範的職業,但如果以佛教徒來看很多符合道德和法律的標準的職業是不如法的,不利於我們的修行,不順乎於我們的解脫的。在戒律里講到出家人的「正命」,現在我跟大家介紹一下。當然啦出家人正命的標準比在家人要嚴得多了。出家人的正命就是要排除、不要做四種邪命——正命的反面就是邪命呀,有四種邪命不做。按出家人的本分在印度是托缽乞食。哪四種邪命呢?第一種叫「下口食」,是說出家人不修行自己去經營錢莊、去種地、播種,這種情況叫下口食。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有一些調整,在印度的比丘是不種地的,因為種地有時會殺生;第二種邪命叫「仰口食」,仰,頭往上仰,就是通過仰觀天相預報風雨、預報人的吉凶,包括了算命,預測國家的吉凶,通過這種方式求得食物;第三種叫「方口食」,就是到那些有錢的人家進進出出,花言巧語阿諛奉承得到食物,這有點像過去古代的「幕僚」。春秋戰國時代,那些國王下面都有很多「幕僚」;第四種叫「維口食」,就是通過研習咒術、打卦算命求得衣食。這些是出家人所不做的四種邪命。另外在其它的經里也講到有五種邪命也是出家人所不做的,哪五種呢?第一種是以欺詐表現奇特之異相,以欺詐方式表現自己有特殊功能,比如有天眼通、有神通可以從空中取藥等等,但都是假的;第二種是誇耀自己功德,通過誇耀自己的功德以引起對方的恭敬然後帶來供養。你們可能注意到了,正信的出家人一般是不說自己怎樣怎樣的;第三種是占卜吉凶,這是出家人不做的。很多社會上的人,每天我都要接待這樣的人,來找我說師父你給看看吧。我說看什麼?有的就說我們單位馬上要調整職務了,現在有個處長的位置,我幹了這麼多年還是副處,……哎呀,這個可不好回答啊,所以占卜吉凶是出家人所不為;第四種叫「高聲威嚇」,高聲威嚇對方獲得食物。使對方處於恐懼狀態。比如說,我們知道現在的佛教界,跟你們居士說說也沒關係。我們佛教界因為有些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社會上一些不是出家人的人,穿上出家人的衣服,挨門挨戶去化緣。你們有沒有碰到過啊?冬天時戴上帽子,帽子一摘還有頭髮!在安徽據說有一個村子裡的人全部以這種事情做為職業,聽說村長還從他們那兒拿銳,還上繳呢,這種事對佛教的危害特別大。你們要是遇到這種人怎麼檢驗他呢?很簡單啊,你就說給我念兩句大悲咒吧,我猜他保準不會念。這種人呢他們詐欺人有一種慣用伎倆就是「高聲威嚇」。我舉這個例子來說明高聲威嚇是什麼。他到你家裡一走,怪模怪樣地嚇唬說「你家裡過幾天要出事了」!你一聽就慌了忙問「該怎麼辦呢?」這種人會說「我有辦法啊,過幾天我到九華山去,在那給你上幾柱香祈禱一下,可以給你免災。至於這個上香嘛還有費用一柱香一百塊錢吧,上三柱就三百,我估計這還是便宜的呢!當然還有要的更多的。這就是一種威嚇,當然也有欺詐在裡面。以後你們要知道凡是這種都是假的,不要理他。第五種就是稱讚供養者,這也是一種邪命。比如說,現在我也許正缺一些衣服,我就會對你說「供養衣服功德特大,以後能夠富貴」等等,引起對方的注意然後得到供養。

對各位在家居士來說要從業無害,我覺得可以以五戒的精神來衡量:以你們所受的五戒:第一不殺生,凡是與殺生有關的職業不要做,已經做了想辦法轉、想辦法調整。第二不偷盜,當然這不必多說了,不過現在做生意有時會偷稅漏稅,那也是偷盜啊,我們佛教徒在社會上一定不要偷稅漏稅,那是偷國家的錢啊,偷國家的錢以後的報的,以後的果報是什麼呢?我想啊可能就是到了某個時候國家抄我們的家呀等等。記住不要偷國家的錢、不要偷稅漏稅。第三不邪淫,我們在家居士從業一定不能夠開一些比如象桑拿洗浴中心那樣的隱藏有色情服務的行業,這些行業一定不要做。如果做了馬上停下來改行,這對自己有好處。因為假如我們所做的職業所從事的行業有色情服務或者會誘導別人犯這些錯誤,對自己的損害是非常之大。不僅僅是損害自己,而且損害自己的後代子孫。包括開網咖,很多人喜歡通宵達旦的泡網咖,為什麼要到網咖去泡呢?因為那兒安全哪。網上什麼東西都有,再以網路做中介跟七七八八的人又是約會啦又是碰頭啦,很多污七八糟的事就出現了,所以這些職業佛教徒一定要遠離。第四個就是不妄語,我想與妄語有關的職業最可能的就是做中介所。中介工作很容易打妄語,過去有句俗話形容說中介「拉皮條」嘛,又叫「掮客」。甚至在基督教的教義里說這一類人不能上天堂,他們講到有幾種人不能上天堂,其中一種人就是做中介的。在佛教里怎麼說呢?說做中介的一般避免不了妄語的成分。打比方說吧,你做房子中介,把東家的房子給西家,一般都不會讓兩家直接見面,為什麼?因為有些情況不能讓對方知道,這就有妄語的成分了。當然有一些中介呢服務費是明面上的,沒有關係。或者我們從事中介工作的時候,不打妄語,說誠實語。第五個不飲酒,這個職業就比較多了,包括賣酒。在《梵網經》裡就講「菩薩不能沽酒」,意思是不能買賣酒,因為買賣酒會使很多眾生受到損害。因此使自己也受到損害,所以菩薩戒把沽酒戒放在前面,不飲酒戒放在後面。你看買賣酒的罪過比自己喝來得還要重,為什麼呢?因為自己喝只是自己的事,很多人喝那個影響就很大了,你不知道這個人把這瓶酒拿回去喝了後會做出什麼事來。我想以五戒的精神去考慮從業,特別是各位年輕的居士,你們還有很多選擇的空間、選擇的餘地,一定要以五戒的精神好好想想,再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工作方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回向偈子: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2004年3月2日,正月十二,4/5)

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昨天我講的超了時間了,我以為時間沒到,因為我所看的這個表呢是八點四十五,我就說在八點四十五結束吧,回去以後才知道九點半了(眾笑並鼓掌)! 這個表是壞表,不準。超了時間,耽誤了大家的休息。

今天我們接著看第六個偈子。昨天我們講到了第四個和第五個偈子,在這兩個偈子裡,我特彆強調了要在家庭里、從身邊的人開始從身邊的人著手去修行善法,去落實 「無相善」,這是一點;第二點我特彆強調家庭對社會的重要性,好的家庭造就好的公民,好的公民造就好的社會,這是昨天講的意思。

今天我們看第六個偈子,「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這裡說的邪行就是指違背戒律生活的種種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能在今天的時代,我們在生活中突破戒律的約束出現邪行的機會比古代要多且方便,因為現在社會通訊比過去要方便得多,個人獲取信息比以前也方便得多,交通也方便。在一個家庭里,一個家庭成員可以在家裡其他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可能就跟外面不三不四的人搭上勾了,因為現在人和人之間的通訊聯絡太方便了!以前只有電話,現在有電腦;電腦就很神奇,以前電腦的聯絡只是文字在書面上的,現在還可以在電腦上顯像,就跟兩個人面對面一樣。不過面對面也好,因為以前聽說在電腦上通過文字聯絡,比如說有人在網上談戀愛,叫網戀。戀來戀去兩個人一碰頭約會原來竟是家裡的太太。真是無奇不有,現在在網上可以看到對方了,就是說通訊聯絡方式比以前發達多了。大家想一想這種聯絡和通訊方式的發達,可是一個人的心裡有善念也有邪念,有惡念有正念,所以這個心現形的一旦是惡念、邪念,那這先進的聯絡和通訊方式呢就成了人們觸犯戒律、觸犯法律的有利條件了。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科學技術是個兩面刀,可以給我們造福——給生活提供方便,也可能造禍——給社會帶來動盪、給人類帶來不安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痲煩,科學技術它有兩方面的作用。

邪行呢,我們知道一般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一般都知道有很多的地方其實是不清不楚的,但總還是有人去。這些地方號稱為「洗浴中心」,其實暗含色情服務;有些地方叫音樂廳,其實裡面可能有毒品;有的地方叫「迪廳」,據說有賣一種東西叫「搖頭丸」,人吃了後就像在雲裡霧裡一樣,處於興奮狀態。無疑,這些都是誘導我們越軌的地方。其實要以佛教來看,這些地方正是魔鬼喜歡去的地方。我跟其他的人講過很多次,在佛經裡面經常記載,比如《地藏經》裡說有這個鬼有那個鬼,有吸精氣鬼、有奪命鬼、有耗財鬼,其實這些鬼也不神秘,這些鬼在哪裡呀?這些鬼就在剛才我說的那些地方。我們人在那些場合精神處於放逸狀態,魂不守舍呀,所以在那些地方這些鬼就大展身手了。不過這些鬼也不神秘,這些鬼就是這些音樂就是這些痲醉品、毒品和酒,這些就是鬼的化身。還有象毒品,比如說海洛因,簡直就是奪命鬼王、就是耗財鬼王,就是耗掉我們家業的魔鬼,那是絕不能沾不能碰的。有些人染上毒品一開始就是太自信了,他說我就不信這東西有這麼大的誘惑力嗎這麼容易讓人上癮嗎?他對自己的毅力太過相信了。他不知道那個是絕不能碰的,只要一碰就是有去無回,就是不歸路,家產會耗掉、身體會耗掉,最後一直把他整個人格瓦解掉,把正常的生活秩序瓦解掉,吸了毒的人毒癮發作的時候,為了吸毒可以出賣他最親密的親人來滿足他的毒癮,他可以把一切都出賣,所以這就是奪命鬼王——奪掉我們身家性命的。

偈子裡講到不要飲酒,這一條是我們在家居士五戒中的最後一戒。在戒律里不飲酒屬於制戒又屬於遮戒。遮戒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違犯了它會使我們違犯更嚴重的—— 殺生、偷盜、邪淫這些性戒。酒精痲醉我們的神經,使我們正常的人格受到損害。你看喝醉了酒的人哪都神志不清,平時這種人格尊嚴沒有了,那個狀態呀是介於人和非人之間。喝醉的人有時候很討厭,我們在寺院裡經常也會遇到,喝醉的人到寺院裡來鬧事,就介於人和非人之間。怎麼講呢?你把他當作正常人看吧,他不跟你講道理,你完全不把他當人呢也不行,你要是弄得他不高興或是侵犯了他,也就是說我們以比較強硬的方式對待他吧,也不行的,所以造成許多的痲煩,這是酒精的害處。酒精傷害理智以後,人會醜態百出、會放逸、會越軌。在佛經里有這樣一個故事,這故事很有名的。說有一個受了不飲酒戒的在家居士,有一天渴了,渴了以後抓起一碗東西就喝,其實那是酒,他不知道,喝下去以後就醉了,正在醉眼惺忪迷迷糊糊的時候,隔壁鄰居有一隻雞跑到屋裡來了,他一看見雞來了,他那會兒剛喝了酒,一不做二不休再吃點肉吧,就把那隻雞抓住殺了,做了碗湯正在那兒吃著呢。正吃著的時候隔壁鄰居的太太進來找雞了,這個居士喝醉了酒啊,一見到鄰居的這位太太又生起了淫慾之心,把對方強暴了。後來鄰居的人就把他抓起來送到官府,官府的人審問他,他也不承認殺了雞也不承認做了壞事,所以在飲酒之後他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四條戒一下都犯了。所以喝酒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啊,從這個漏洞裡你其他戒的功德都會漏失掉。

因此在《善生經》裡釋迦牟尼佛也講到飲酒的過失有六種:第一種,人喝了酒以後會失財,會失去財物。喝了酒的人不知道保護自己的財產,比如說,做生意的人喝了酒以後可能會把一萬塊錢的東西以十塊錢的價錢賣給別人,一個公司的老闆喝醉了後可能會草率地在一個協定上簽字,而那個協定會使他公司的財產和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害,這樣的事在社會上也都是有的。所以說飲酒以後會失財,當然買酒也要用錢。你們可以在生活里觀察一下愛喝酒的人。我前幾天在寺院過年的時候接待過一個居士,他來找我。他說他有個毛病就是愛喝酒,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毛病,但就是改不了。他說他以前是不喝酒的,後來才上癮了。我問他你愛喝酒是不是生意也不好做呀?他說是啊,喝酒以後他就發現這錢老是攢不起來、生意也做不起來,可見人喝了酒以後財產會散失,錢財不堅固。第二個過錯飲酒容易導致生病。酒精傷害人的健康傷害人的肝臟,傷害人的中樞神經,經常飲酒的人神志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損害,最後導致大腦受損。佛經里講飲酒在未來的果報是會墮落到屎尿地獄」,《地藏經》裡也講到過這種地獄。地獄有很多種,有的是身體受苦,有一種地獄則是裡面全是屎尿,愛喝酒的人將會墮落到這種境界。為什麼呢?因為那個酒實際上也就是屎尿是很髒的東西,但是他貪著它把它當成了甘露。古代愛喝酒的人曾用種種美妙的言辭來描述酒,說是瓊漿啊,他們就是把臭的東西當成香的、把不淨的東西當成淨的,這種執著一但成性變成他生命主流的時候,死後他就會生活在這種境界裡——屎尿地獄。然後如果生為人的話,就會成為痴呆呀、不明事理呀、智商低下呀、弱智呀,成為這樣的人,這是生病。第三 「斗諍」,喝了酒以後人跟人之間會發生矛盾、鬥爭。第四「惡名流布」,經常喝酒的人醜態百出,所以他的名聲會不好。第五「賄賂暴生」,喝了酒以後容易發脾氣,情緒失控。第六「智慧日損」,智慧會一天天損減。為什麼?因為他的中樞神經他的神經系統受到酒精的傷害,慢慢地他大腦的敏捷、判斷力都會受損,如此下去智慧自然也就受損了。關於酒的危害,在其它經典里,在戒律里,也講到有36種過錯,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以他的智慧看到痲醉品對人類的損害。時至今日,社會文明程度在提高,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人們也認識到酒精的害處,飲酒對人類造成損失 ——財產的損失和生命的損失,所以在有一些國家對酒精是實行管制的。你們看他們對酒的認識雖然不如佛教早,但總體上大家對酒的認識還是一致的。現在在美國、在俄羅斯還有西歐的一些國家對酒精都有所管制,有相應的法律約束。法律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是酒的烈性、濃度有控制,生產酒最高不能到多少。不過我看西方酒的濃度控制的比中國要低,中國動輒就是六十五度、七十度,但在西方很少這樣,他們對酒的烈度有控制。第二對飲酒人的年齡有控制。美國一些州的一些地方性的法律對這就有控制,比如說十八歲以下的人不能喝酒,十八歲以上成年的才可以飲酒。但是美國因為也是疆域廣大有好多州,這個州說十八歲以下的不能喝酒,而鄰近的那個州呢可能就允許十八歲以下的人喝,所以據一些到美國去的朋友回來說啊,美國當地有一些十八歲以下的人就開車到允許喝酒的那個州去喝,總的來說呢人們認識到了。另外第三個方面就是職業,有一些特殊職業的人是不允許喝酒的,比如司機還有其它一些從事特殊工種的,例如高空作業,也是不允許喝酒的,那些限制都是很嚴的,一旦發現犯規會有重罰。

在中國文化里對酒的認識有很多糊塗的地方,我們知道的,在歷史上有好幾個名人喜歡喝酒,他們帶了很不好的頭。以為說名人做的嘛肯定沒錯,不然!要以佛法來觀察,不管你是名人還是非名人,有些行為是愚痴的就不能效仿。比如說,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就愛喝酒,號稱詩仙,而且他還寫了很多關於喝酒的詩,「將進酒」「杯莫停」啦,他有詩云「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意思很好的馬很漂亮的衣服都不要了,把它們賣了來換酒喝,這正好證明了我們佛陀講的「失財」呀!把馬也拉去賣,肯定是錢用完了嘛,現在講好車好衣服也拿去抵押了喝酒,肯定也是兜里的錢用完了啊。我想李白喜歡喝酒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從文化的原因來說是李白這個人學道,學佛不太精進,學道嘛自然有一些道家的作風了,飲酒上就要求不太嚴。第二點就是他自己的身世,李白一生不得志,才華很高但是不能發揮,所以心理鬱悶。寫的一些詩也都是一語雙關的,心裡鬱悶哪。即使是李白這樣的名人,人稱他是「謫仙」哪,天上的仙人貶到人間來的,李白的根器就這麼高,這麼有才華,人稱「青蓮居士」,即使是他這樣的名人,他喝酒,如是因,如是果,最後在他身上也絲毫不爽啊,一點都不客氣!李白最後怎麼死的?據說有個晚上李白在船上喝醉了酒,他看見水裡面的月亮,你想他喝醉了嘛,也許他把那個月亮當酒杯了就去撈它,但月亮能撈嗎?於是他一撈就掉到江里淹死了。「李白斗酒詩百篇」啊,他喝了酒後寫詩這麼厲害,影響中國的詩歌這麼深遠,但就因為貪杯呀,最後也是如是因如是果,一點都不錯的。生於酒死於酒。

在古代還有一些名人也愛喝酒,比如陶淵明,他也是不得志,所以喜歡喝酒。這當然是中國古代特殊歷史時代這些文化人表達他們對時代不滿、排遣內心鬱悶,所以寄情在杯中酒。學佛的人要以智慧來抉擇,不管他是不是名人。再講到抽菸,一般來說抽菸有害健康。那麼經常有人說毛澤東不是也抽菸嗎?他活了八十多歲呀!鄧小平也愛抽菸,人家活了九十多歲,沒什麼事啊。這要從科學來分析,人跟人的基因是不同的,從總體上說抽菸的確是有害於健康,例如抽菸的人得肺癌的機率比普通人多出百分之七十。象我在日常生活里也接觸了很多居士啊,就是愛抽菸最後得肺癌。所以不能以名人作為標準而要看事情本身,依法不依人。不抽菸在釋迦牟尼佛的戒律里沒有提到,人們關於這一點也有討論,煙可不可以抽啊?戒律里沒有說。實際上在抽菸也能(使人)上癮啊,按照不飲酒的精神來說,上癮的食物、上癮的這些東西都不能沾,所以不僅僅是酒,煙能上癮——不能抽,嗎啡上癮——不能用,毒品海洛因會上癮——也不能用,這個精神就是這麼個精神。關於這一點,海外有個一行禪師關於不飲酒的解釋更進一步擴展了,他說酒、煙、痲醉品是讓我們上癮的物質的東西,那麼精神上是不是也有讓我們上癮的東西呢?其實也是有的。就象李白通過喝酒逃避現實一樣,我們在日常生活里經常也會通過其它娛樂手段逃避現實,所以可見人類的生活要深入地透徹地觀察是非常可憐的。就是一些我們認為是正常的娛樂方式,很多時候都是在為自己找一個逃避現實地方。比如有的人煩了就到電影院去看電影,或者是看電視,或者到網咖上泡網,上網、打遊戲機,或者看黃色錄像帶和黃色書籍,這些都是屬於上癮的精神食品。上癮的精神食品和上癮的物質食品作用是一樣的,都會傷害我們的理智,使我們人格的獨立性受到損害。所以一個佛教徒如果深入地領會了釋迦牟尼佛這些戒律的精神,就會知道面對滾滾紅塵面、對世間的五欲八法該怎麼抉擇,當然要根據自己的境界逐漸地做到位。即使是一些流行歌曲,靡靡之音哪,聽了以後混身軟綿綿的,骨頭都軟了,很多現實也都忘記了,作用跟酒也是一樣的。

「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中國古人常說「富潤屋,德潤身」,意思是說一個人有財富會使他的身體和生活得到滋潤,一個人有道德會影響周圍的人。所以說德性是一種看不見的財物、看不見的資源,不僅對我們今生今世來說是資源,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未來。

下面我們來看第四個偈子,「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前面講的主要是世俗的生活,從這個偈子開始講到信仰生活,講到信仰、講到出世間法,講到要及時聞教法。這是說人生除了吃飯穿衣除了世間的功業,還要有更高的追求、還要有信仰層面的追求,所以叫「及時聞教法」。以學佛的人來說,當然我們看,有很多人從小就學佛,生在佛教家庭,也有的居士呢則歲數很大才學佛。是不是歲數大了就不及時了呢?歲數大也「及時」,一念精進心能夠越過三大阿僧祇劫啊。歲數大的人只要有精進心,可能比年輕人學佛來得更有力量。

在古代印度,關於人的一生,普通人的一生,有一個理想的模式。這個理想的模式是什麼呢?它把人生分成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學習期,這應該說就是年輕的時候;第二部分是成家立業;第三個部分是離家去遊行,現在叫旅遊,到處去走,開闊眼界;第四個部分叫「林居」,就是最後到深山老林里隱居修行。所以在古代印度的文化環境裡面,在深山老林出家隱居修行是人生最高的境界。經過了學習,經過了成家立業,經過了世俗的種種生活,最後走向信仰,這是人生最高的境界,那恰恰不是逃避。但在中國的文化環境裡,好像說到山裡去是失敗了的人才到山裡去的,其實呢到山裡到樹林裡去修行才恰恰是人生最大的奢侈,最富有的人才會這樣做,那是最大的奢侈最高的享受啊。以古印度關於人生四段的這種模式來看呢,當人生節奏進行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就要接觸信仰了,叫及時聞教法,信仰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觀,有時候經過世俗的生活以後再接觸信仰,那時候對信仰的理解比其他人會深入。

信仰所討論是什麼問題呢?就是人生最終極的意義。人為什麼要活?人死後到哪裡去?佛教講生死大事。我們柏林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護法就是香港旭日集團。香港旭日集團不僅僅是護持柏林寺。在我們過去十幾年的時間裡,旭日集團給予我們特別重要地幫助和支持,可以說沒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柏林寺肯定不可能這麼快就修復,很多的事業比如說辦佛學院也不可能順利地開展。他們不僅支持柏林寺,而且在全國、在海內海外支持很多的道場。去年「非典」的時候大家都很恐慌啊,有一些生意人借那個機會發『非典』財,賣假藥啦,賣劣質的醫藥用品啦,但是旭日集團當時怎麼做的呢?他們在那個時候拿出三千萬,一部分捐給國家衛生部用於抗擊非典;一部分捐給香港的非典患者;另外一部分在大陸和香港的組織了四十個道場做法事祈禱,按傳統的儀軌做法事祈禱非典早日平息,為大家祈禱啊。你們看佛教徒的精神風貌啊,在關鍵時刻顯出與眾不同來了!在那種時候大家還不知道最後的結局,所以很多人是拚命的發財把錢往自己手裡抓都嫌來不及啊,但旭日集團所做的呢卻是錢財拿出去奉獻。旭日集團的整個家族都是佛教徒,他們公司里也有佛教組,以佛教的精神和思想指導他們的管理和經營。公司的老總叫楊釗 ,楊釗先生信佛。我聽我師父講,不是聽他講的。楊釗先生自己有本傳記,上面講他信佛是這樣的:當他十六歲的時候從廣東惠州偷渡到香港,那時國內很貧窮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一些年輕人想辦法開創生路啊,就從廣東向香港偷渡,偷渡很多次才成功。偷渡過去的時候是兩手空空的什麼都沒有,就在碼頭做搬運工給人家扛包,總之什麼都做過吧。沒有吃的就在垃圾筒里找別人沒有吃完的麵包,現在我們不是經常把嘴上沒有吃完的麵包和饅頭扔到垃圾筒里嘛,可能我們沒有想到這個麵包和饅頭啊會被以後的大亨撿去吃了,所以以後你們要注意。在最早的時候就是這麼艱苦。後來因為他會做衣服,所以就到一個服裝工廠去給別人做裁縫、做成衣工。因為他很勤快腦子也很靈活,所以工廠的老闆就很喜歡他,就讓他帶班讓他做車間主任,再慢慢地就把工廠的一些股份給他一些,再慢慢地他就自己辦工廠,再慢慢地他就做大了。他就是這樣的,完全靠自己的艱苦奮鬥。所以在二十五六歲以前,他十六歲偷渡到二十六歲,這十年的時間,他就只知道幹活、幹活、幹活,掙錢、掙錢、掙錢,心裡沒有第二個念頭。等到他二十五六歲的時候,那時候他已經很有錢了——大概幾個億吧,如果這一生以後的時間不再工作,不再勞動那些錢也足夠他自己享受了。所以當他有了很多錢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來,你們猜他想起什麼來了?現在考考你們。就說你們吧,現在當你的錢很多了,現在我很多錢了,明海十個億,一輩子不工作都有得錢用了,你也沒有學佛,你會想什麼?(有人答:做慈善事業)為什麼要做慈善事業呀?不是那麼簡單的。沒有你們想的那麼簡單。你們以為做慈善事業很好做呀?不好做!為什麼做?怎麼做?都是問題。我告訴你們他在二十五六歲,錢已經很多,不掙錢可以享受的時候,想的問題很簡單。其實你們猜了半天都沒有猜出來。他想起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掙錢?」——這就是他想的問題。應該說他十六歲就偷渡,學歷應該也不會太高,但是他就能想到這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掙錢?忙乎半天干什麼?所以他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迷茫了,沒勁了。明天早晨還起不起來?上不上班?好像找不到理由了。因為錢也夠用了嘛。還掙錢幹什麼?所以他想到的這個問題是個什麼問題呀?就是個信仰的問題。信仰的問題就是說活著為了啥?有的人說了,掙了錢養家餬口啊,有的人上學,上了國中上高中,我問他為什麼上高中呢?上了高中考大學。為什麼上大學呢?上了大學畢業。畢業以後做什麼呢?工作。為什麼要工作呀?最後他答不出來了。其實為什麼要工作和為什麼要上學的答案是一個答案。所以楊釗先生想到為什麼要掙錢的時候就找不到答案了。想不透了。把他自己所知道的這些思想理論,所受的教育——為人民服務啊這些都想過,心裡想不通,他就去了解宗教。他也了解了很多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最後找到佛教。找到佛教以後他就明白了:啊,為什麼要掙錢?以後不僅要掙錢,而且要多多地掙;以後不僅要工作,而且要努力地工作、拚命地工作,來回報眾生!回報社會!這時侯才是你們說的做慈善。這時候做慈善才成立呀。你沒有信仰、沒有指導做慈善不好做的呀。慈善真的不好做,善門難開呀。所以找到佛教以後他就皈依了、信佛了。每天讀佛教的書,以佛教徒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修行自己。最後在他的帶動下,家裡面的弟兄幾個都成了佛教徒,都是很精進的修行人,但也都是非常勤奮工作的人。現在象楊釗,每天不用全天上班,上半天班另外半天就自己修行打坐。他在學佛以後就吃素不吃肉了,當然也不喝酒。以他老闆的身份要堅持是不容易的。他不管在什麼場合,他的面前就是幾盤素菜,也不管跟什麼人一起吃飯,就是我行我素,真的是我吃我素啊!也不喝酒,他也不成家,好像是到了快五十歲了才成家。他們公司的總經理,經常到柏林寺來,我們寺院的師父們都見過他,就是楊勛。總經理就比較忙,就不能半天打坐了。他一天只能休息四、五個鐘頭,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多年如一日,從來都是這樣,休息時間沒有超過四五個鐘頭的。而且還不斷地從一個地方飛到另一個地方,在路上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自己講,每天基本上也還能堅持兩個小時打坐。就是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打坐,睡覺四到五個小時。他說以前我也很苦惱,工作一天非常累了,那時候我就會猶豫:是睡覺呢還是打坐?如果睡覺呢體力會恢復,如果打坐呢有可能恢復不了體力,但是如果打坐時間長了,也有可能通過打坐補充更大的體力,當然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打坐、選擇了修行。就是這樣,他們是這麼做的。他們弟兄還有的原來都是做生意,做生意很辛苦的,現在通過這種管理,把管理工作移交給別人,自己全力以赴做慈善的,就是有一年到這裡來講過課的楊洪先生。他每年都閉關,然後其他時間就在大陸各地做慈善事業——打井啊,辦學校啊等等。所以「及時聞教法」,及時聞教法以後,人生就會有這種變化。楊釗跟我們師父講,他說我做生意主要是用兩個人的思想,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釋迦牟尼佛。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用在做生意上很有效,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和智慧用來對待人生的得失、用來奉獻社會、回報眾生、打開心量、大出大進很管用很有效。所以可見信仰對人生是多麼的重要。——及時聞教法!

這個偈子還講到我們要培養的幾個美德,一共是四個。即「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恭敬,現代人在培養恭敬這個德行上比較以前有很大的退步。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里很容易培養人的恭敬心,比如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徒弟對師父,臣民對國主都是很恭敬的。講到長輩的名字叫觸諱,因此都會避諱,不會直接說自己師父的德號不會直接說或寫到自己父母的名字。它培養恭敬心,所以(人們懂得)恭敬父母師長、恭敬天地鬼神。現代的社會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方的文化講什麼?講平等、民主,其實都是走極端。講民主就絕對的民主了,連幾歲小孩也要給他民主,所以西方父母罵自己的小孩不可以,弄得不好子女會上法庭控告父母的,在法國、在美國都是這樣的,父母絕對不能體罰、不能打,打的話這個小孩會到法院去告父母。當然它有些規定是合理的,比如說父母不能以自己在知識方面的優越性,就是說父母的知識多嘛,然後嚇唬小孩。在中國犯這個規矩的人就太多了,小時候我們哭的時候,父母都會說:「不要哭,外面有狼」。如果在西方,你說有狼那就是威脅他,給他思想造成壓力了,小孩轉身就可以到法院去告媽媽:「媽媽嚇唬我,給我精神造成壓力」。西方這種思潮的影響下,特別損害恭敬心的培養。孩子對父母沒有恭敬了。如果說有,那也只是尊敬沒有恭敬了。恭敬跟尊敬不同,尊敬是很客氣的——您好,謝謝,這是尊敬,但各是各;恭敬呢有一種感情在裡面。所以現在可以隨便談論父母師長的過錯,可以隨便談論國家元首的隱私,這些說真的要以中國文化的立場來看,我們大家都上了西方人的當,對誰也沒好處,所以要有恭敬心,在世俗生活里要培養恭敬心。

為什麼佛教有燒香有禮拜呀?燒香和禮拜的作用就是培養恭敬心。佛教里的很多儀軌、很多信仰的形式就是一種薰染我們身心、陶冶情操、培養恭敬心的善巧方便,是一種自我教育的方式。你們看燒香拜佛的人的氣質總是與不燒香不拜佛的人不一樣,都帶一點恭敬和謙虛、謙讓,沒有那種粗野、粗暴。在我們把身體伏下去、把頭磕下去的時候,心也變得柔和了,所以禮拜有調服我們傲慢心的作用。當然,禮拜本身是我們內心有恭敬的表現,內心有恭敬表現在外面。另外一方面也請大家注意,當我們內心有一點點恭敬去禮拜佛的時候,這個恭敬心因我們的禮拜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所以在禮拜佛、在燒香的過程裡面反過來使我們內心的恭敬、謙卑得到了強化,這就是佛法講的薰習。說種子起現行,現行反過來熏種子,內心恭敬的種子變成行為,行為反過來使內心恭敬心、謙讓心的種子又強化了,所以這就是修行的過程。這種訓練是現代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所缺乏的。當然現在的學校也開始注意這種情操的教育了,比如說升國旗奏國歌,有校服、校徽,有各種標誌,企業的標誌培養集體意識、凝聚力、崇高的心態、恭敬的心態,現在人們也開始注意了。但比較佛法來說還是顯得淺了點。在學佛的過程裡面,恭敬心是我們得到佛法利益的關鍵,有恭敬心就能得到利益,所謂「欲知佛法利益,當從恭敬中來」,這是第一個德。德目——恭敬。恭敬的時候人的心是軟的、是很調柔的,很柔軟的。

謙讓,古人講在是非名利面前人向前我向後,大家都去爭一樣東西的時候我往後退一步。人人都喜歡的東西,一般的人都喜歡的東西,咱們最好不要往前衝。往前衝拿到它未必是幸福。比如說現在有一樣寶貝在我手上,你們大家都喜歡,那我會很害怕,你們好幾百人都湧上來從我這搶啊。歷史上也有這樣的故事,據說有一塊非常名貴的藍寶石,藍寶石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但卻殺死了很多人,一向以來誰得到它很快就會死掉。為什麼?因為人人都喜歡它。所以人人都喜歡的東西,我們往後退一下,叫別人去弄好了,這是謙讓之德。台灣的星雲大師有一個很有名的詞叫「老二哲學」,他這個話成了台灣的一個辭彙了。就是說人人都想做老大嘛,都想往前衝,他就說我去做老二。做老二好,做老二有迴旋的餘地。現在人們也歸納出來了,說「當官要當副」,當官要當副職不要當正職,為什麼呢?副職跟正職的待遇差不多,但責任比正職小得多,「穿衣要穿布」、「出門要走路」。下面第三個叫「知足感恩」,這兩個是相關聯的。知足的生活態度是要我們學會在生活里不斷地發現自己擁有的財富。經常我們都會想現在我們沒有什麼、沒有什麼,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汽車,我們老是在想沒有什麼,然後因為這種想法不斷地向外追求、追求、追求,想填補那個缺口,結果那個缺口是永遠填不滿的。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一個貪心的深淵,在這個貪心的深淵裡什麼東西都是微不足道的,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佛教把這個稱為「餓鬼」。佛教里講的餓鬼就是肚子很大、喉嚨很細,意思是什麼呢?肚子很大需求量很大但是喉嚨很細,往裡邊放東西來不及,這就是餓鬼。餓鬼的這種身體的這種形象其實表達了我們的貪心和不滿足的心態。當貪慾和不滿足成為我們生命主流的時侯,我們死了以後就有可能變成肚子大/喉嚨細的那種狀態,而且喝水的時候水會變成濃血,永遠處在饑渴狀態。一個人擁有多少並不重要,有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足。如果我們對擁有的不滿足那就可怕了,那是最大的貧窮,所以有句格言是「最大的貧窮是不知足,最大的富有是知足」,所以說知足常樂。知足的人要會發現——發現我擁有什麼。比如說,現在有一個人沒有衣服穿也沒有吃的沒有房子住,沒有汽車開,可能他擁有最寶貴——身體健康;另一個人呢有房子有汽車還有很多人圍著他,但是他整天在床上呻吟,你們說這兩種人你們願意做哪種人呢?(眾答:前一種)我看有的人還是有點猶豫,不能猶豫,你們要說做前一種。為什麼呢?因為有健康的身體就可能什麼都會有啊,沒有健康的身體疾病緾身,即使有汽車、有官位、有人群圍繞都沒用?這大是大非要哪一個不要哪一個你們一定要分清楚啊。所以要學會知足。學會了知足也就學會了珍惜;有了珍惜,就會有感恩。這個感恩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感恩是普遍的,不是特殊針對某一個人、某一個對象的,感謝一切!應該經常有這樣的想法,「我現在真好,我活著真好,我真幸福。我現在很健康真幸福;我現在在寺院聽法真幸福;我們現在一起拜懺真幸福」!你們有這種感受嗎?(眾答:有)這不錯啊。我在寺院要是不謙虛的說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感受,覺得很幸福。做一個出家人,在一個僧團裡面,特別是出家師父們一起出來排隊,大家一起。現在人們叫我代理住持,有一些情況沒有了,以前我們都是排隊出來一起走,那時候心理就會有一種幸福感。就是覺得我能成為這裡面的一員覺得很幸福;在大殿裡面很多人一起念經,覺得很幸福;在禪堂里大家一起打坐,特別是打完座以後,開梆啊,敲鐘啊,敲板啊,聽了覺得很幸福,覺得這些很寶貴,很值得珍惜。那麼你知道你擁有這些東西,你就會感恩,你會說真是感謝三寶、感謝父母、感謝天地、感謝老師、感謝師父、感謝周圍的人!如果沒有周圍的人,我們就是光桿司令,我們一個人在那兒拜懺沒勁,一個人在那打坐沒勁,一個人在那兒念經也沒勁。這樣你對身邊的人就有感恩,感謝你、感謝你。生活在感恩中的生活是質量最高的,質量最高的生活就是在知足與感恩中生活。生活的質量不能以財富來衡量,不能以社會地位來衡量,也不能以身體相貌的美醜來衡量,也不能以年輕或年老來衡量,要以內心有沒有知足和感恩的心態來衡量。有知足與感恩,這種生活就是質量最高的。每一樣東西在他眼裡看來都是好的、都在發光,所以讓我們大家一起互相共勉,經常在生活里去發現自己擁有的財富。

但是也有的居士說了,你叫我發現,但我身邊的人都跟我過不去呀。其實身邊的人有很多是跟你過得去的。為什麼呢?如果身邊沒有一個人跟你過得去,恐怕你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我們從小到大,都是有很多人跟我們過得去,給我們放行,給我們推車,幫助我們。父母啊、師長啊、師父啊這些都是。有時候身邊會有一些人跟你不投緣挑你的毛病,脾氣不對付,這個時候你要多反省自己的缺點,同時要把這些逆緣的人看成自己的老師和善知識,因為有這些人在身邊我們對自己要求會特別嚴,不會放鬆自己。我們工作會特別努力,而且我們的忍耐力會提高。如果周圍的人都是說你好都是喊你萬歲都是順從你,除非你是聖賢,否則一定是墮落。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人跟你過不去呀,大家都順著你,那時就會驕傲,就會滋長種种放逸,就會把自己的一些缺點暴露出來。在過去封建社會有一些時候皇帝墮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身邊的人都贊成他,表面上贊成他吧,都是山呼萬歲,最後沒有人提醒他嘛,每一個朝代的亡國之君都是這樣,一直到敵人打到他的房門口,他才知道天下已經大亂了,很多皇帝是這樣的,他以前不知道,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所以就上吊了自殺了,多可惜呀。就是因為沒有人跟他過不去。你們想想沒有人跟我們過不去就這麼糟糕,惡果很可怕,所以身邊有一些人跟我們過不去是防止我們犯錯誤、增強我們的忍耐力。打比方說吧,象運動員,特別是一些竟技性的運動員,比如說打羽毛球、打桌球還有下圍棋這類的運動,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找一些對手來跟他對練的。生活里有時候我們可以把那些不順我們意的人當成是來跟我們對練的,通過對練來提高我們的技藝。我想要說的是我們這樣想剛開始是勉強的,當你深入地觀察你就會發自內心地相信這些人確實是我的老師。

古代有個高僧,他的《寶王三昧論》有的人可能看過。《寶王三昧論》裡面講的話正好跟我們平常的觀點是相反的:關於身體他說不要希望身體沒病,關於做事他說不要希望做事一帆風順——一帆風順一定會驕傲,關於交朋友他說不要希望朋友老是對你有利,這個是真正修行人的見解!我們應該以這種見解來指導我們的生活,這樣就能真正地在內心培養知足與感恩,感恩一切事物、感恩所有的人,當然最廣大的是感恩所有的眾生。如果不能做到感恩所有的眾生,起碼也要做到感恩所有的人。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2004年3月3日,正月十三,5/5)

明海大和尚: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我們所學的《吉祥經》還有四個偈子,爭取在今天講完。現在我們開始看第八個偈子,「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時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前面講到聽聞了的教法,對信仰對教法產生信心、產生興趣了,這個偈子講要深入佛法就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我們學佛修行的過程可以用這四句話來概括 ——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作意就是思維觀察,法隨法行。再把思維觀察到的正法落實到行動落實到心態上。這個偈子講的就是親近眾沙門,「得見眾沙門」嘛。沙門在古代印度其實不僅僅指佛教的僧人,因為在古代印度有很多宗教的流派,很多放棄世俗生活修道的人,所以在那個時候沙門是概稱出家修道的人。在這個偈子裡指佛教的僧人。佛經里說沙門分四種,在《瑜珈師地論》裡把沙門分為四種:第一種叫勝道沙門,指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諸佛善逝;第二種叫「說道沙門」,指已經證得或者部分證得聖果,宣講正法的賢聖僧;第三個叫「活道沙門」,就是依法修行還在修道過程中的出家人;第四種叫「壞道沙門」,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境界和佛道不相應,損害佛道、損害佛法的諸士。在偈子裡所說的當然不是指壞道沙門。這裡所講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學佛以後怎樣親近僧團?怎麼樣親近師父、供養師父?這個問題對我們居士們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怎麼樣看待僧團,怎麼樣親近僧團,怎麼樣找到與自己有緣的、有德的師父,然後親近他跟他學,這個問題很要害。

在偈子裡講到我們親近要僧團要親近師父目的是『論信仰』。什麼意思呢?目的是為了法!為了求法、學法。而親近僧團、親近師父對我們自己心態上的要求是什麼呢?有兩點:一個叫忍耐,一個叫順從。關於忍耐,我想各位在座的居士這次在柏林寺參加拜懺都有所體會,你們這次為了親近柏林寺的僧團、為了拜懺,你們忍耐了很多。每間房子裡住十二個人呀,很擠,我能想像地出。而且住在同一間屋一起的有的居士是城裡來的,有的是鄉下來的;有的人特別講衛生有的不太講衛生;有的喜歡早睡有的很晚還在念佛、交流心得體會,所以你們大家對忍耐已經有些體會了。我說得對不對啊?(眾答:對)從柏林寺來說,我們要反省、要不斷想辦法以後改善各位的居住條件,還有冷的問題——我聽說有的居士已經忍耐不了走了,因為房間裡太冷了,我們要想辦法。從居士來說,從你們各位來說呢要以法為重。講到冷呀,古代的大德為求法所遭遇的那種冷、那種身體的苦比今天我們體會的暖氣熱度不夠這一點冷相比,相去天壤、天壤之別:釋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行道,雪山很冷的,一天吃得很少;在禪宗歷史上,達摩祖師從印度到中國來以後,他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尋找傳承衣缽的人、等待傳承衣缽的人,二祖慧可向達摩大師求法,達摩大師要考驗他的誠心,慧可大師就立雪,達摩祖師在洞裡靜坐,他就在外面等,等師父理他,一直不理他,——站在冰天雪地里,一直站到雪下到他的腰深,這叫 「立雪」;後來還「斷臂」,為了表示誠心,砍下一隻手臂來。這種忍耐,為了法所付出的忍耐!還有六祖慧能大師,在最早見到五祖弘忍大師——慧能大師老家是河北涿州的,俗家姓盧,現在涿州還有盧氏宗祠,姓盧的人的祠堂。盧氏宗祠還有族譜,韓國過去有個總統叫盧泰愚,他跟慧能大師是一脈的。現在且說慧能大師出生在廣東的,身材比較矮小貌不驚人。他從廣東嶺南到湖北黃梅見到五祖以後,在一問一答之間,五祖很器重他:這個居士其貌不揚,但很有見地。(那時候他還沒出家)但身邊有很多弟子了,不便於當眾表揚他,看起來不管是古代的人還是現代的人都有嫉妒心,也為了磨練一下六祖的毅力就說了,就說了:「到後面操場舂米去」。那時寺院有很多田莊,會收回來水稻小麥呀,出家師父自己把這些糧食舂出來,現在叫脫粒。慧能大師什麼都沒說就到後面舂米去了,這一舂就是八個月。因為他身材矮小體重不夠,舂米是個槓桿原理,一個石頭那麼舂下來,他就在在自己腰上繫上一塊石頭舂米,他也沒有到前面去找弘忍大師問,師父你什麼時候給我剃度啊什麼時候給我傳法呀。現在我們剃度太容易了,到寺院來沒幾天功課都沒背熟就找師父問什麼時候剃度了。慧能大師舂米就舂米,他也不說別的一直到有一天因緣成熟。所以古代很多大德親近善知識,為法所付出的代價很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學習和思考。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的規律:我們要親近師父、親近善知識、要能聽聞到正法一定要付出代價一定要吃苦的,這一點是絕對的。如果沒有付出代價、沒有經過苦難的磨練就不可能得到正法,這也是絕對的。為什麼呢?因為法是殊勝的,只有經過忍耐、經過種種苦患的磨礪之後,法才有可能現前,所以這正是法的緣起。法要顯現它有它的緣起,如果我們沒有付出一點力氣,我們的心志沒有吃一點苦就順順噹噹地得到了正法,那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很有可能我們會起增上慢或者驕慢,起了慢心也就背離了法。在我們慢心生起的同時,我們也就偏離了正法。只有從苦中得到的東西我們才珍惜,所以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啊,梅花的香是經過了寒冬的考驗最後才吐放出來的。法也是這樣,這是一個道理。

第二點,我們在親近善知識的時侯所經歷的挫折、經歷的苦是對我們身心的淨化,我們這個心象一個容器一樣,在以前裝過很多東西。往往在我們剛剛學法的時候,要麼我們心裏面有過去的業障、染污的煩惱,要麼心理面有種種的我見、我慢、我認為、我想、我以為、我覺得,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東西呀?有很多,包括我在內都有。我們剛接觸師父,剛學法的時侯我們可以反觀一下自己的心理面是不是有很多我認為、我想像、我覺得?所有這些我認為、我覺得都是我們學法的障礙,這些東西要放下。這些東西如果不放下,法就不能進入到我們的心田,因為我們的心已經滿了。古時候,在日本有個打仗的將軍去請教一個禪師關於修行的問題。將軍嘛,因為他是赳赳武夫啊,所以他去的時候有些趾高氣揚的,禪師也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說「請坐」,「請喝茶」,然後拿一隻杯子給他倒茶。將軍拿著杯子,師父給他往杯子裡倒水,倒滿了師父還倒,水就溢出來了。將軍就說了,停下來呀師父,現在已經滿了還倒什麼?然後師父說了:你的心現在也是滿的,我現在跟你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這個道理就是這樣啊,我們的心裝了很多的我見,法就裝不進去了。那麼要放下這些我見,要使我們的心調柔,就需要忍耐需要磨礪。

在禪宗歷史上有一個故事特別有代表性:在宋朝的時候,臨濟宗有位禪師叫浮山法遠的禪師,當時他從很遠的地方四川跟幾個同修結伴到河南親近葉縣歸省禪師,這個歸省禪師呢是個特別嚴密的人,說對自己的弟子、對寺院的住眾都特別的嚴厲、苛刻。浮山法遠禪師一行有好幾個人,他們走了幾千里路。過去不像現在坐火車坐飛機,很多時候都是步行。他們不遠千里、餐風露宿。到達歸省禪師所在的廣教院以後要求見歸省禪師。他們到達的時候就像現在一樣,天氣很冷。歸省禪師聽說外面有人找他,你們猜他是怎麼接待客人的?他可不是提著一壺熱水給你倒茶,他用盆子裝了冷水把門打開衝着門外恭敬合掌站立的幾位禪和子一下就潑過去了,冬天很冷呀,水潑在身上就能結冰,潑的這些人一頭冰水呀。同來的有很多人,歸省禪師這一盆冷水以後,很多和尚轉身就走了,不跟這個人學了。這是歸省禪師。現代的人挑弟子都是怎麼挑啊?填表啊,查檔案啊,了解你的過去呀這些。古代沒有這麼囉嗦,他挑人的方法很直截了當。一盆冷水可能比填表格挑人來得更加有效。但是浮山法遠禪師還有另外一位他們兩位堅持不走,歸省禪師就問你們兩個怎麼還在站這兒?他們就笑了,說我們幾千里路跑來親近你,難道你這一盆冷水就能把我們趕走嗎?歸省禪師聽了就很高興說,好好,那就先在這住下吧。就讓浮山法遠禪師當典座。各位知道,特別是各位出家師父要知道,在叢林裡典座是個苦差,是人們都不願意做的。我們現在的典座是明清法師,他應該有體會,典座就是管做飯的,管廚房的燒水的,很痲煩、很辛苦。一個寺院的領袖是方丈,有時候方丈的風格會影響寺院的生活。比如說有的方丈比較寬厚在用度上比較大手大腳,那麼寺院的住眾就跟著沾光,注重生活質量注重飲食注重把條件搞好;但是也有的方丈呢比較枯淡,葉縣的歸省禪師就屬於這後一種,枯淡類的。他住的那個寺院吃的很苦、住的很苦,炒菜不怎麼放油。浮山法遠禪師很有慈悲心,他做了典座以後只能按照方丈的這種風格去調理大家的飲食,發現大家都不勝其苦,經常吃不著油沒有什麼菜。庫房裡倒是有一些好東西,方丈不讓拿出來供養大家。然後有一天方丈出門了,那時的寺院下面有很多田莊,方丈有時候去田莊巡查一下。典座就趁他出門的時候,把庫房裡的好東西——香油啊芝痲啊紅棗啊桂元啊就是我們在臘八吃的東西都找出來熬了粥、五味粥,供養大家——那粥熬得很稠,平時那粥都能照見人影可以對著粥梳頭的。這粥熬好了正要吃的時候老和尚回來了。如果是我們的師父呢,他看到以後他就會說好,好,大家一起吃吧。歸省禪師比較嚴厲,注意他是大禪師,所以跟一般人還不一樣。他回來以後也不說話不作聲,假裝不知道,就跟大家一起吃。吃完後把碗一收,突然怒目圓睜「典座叫來!」典座知道壞了事了。他說今天的粥是你做的吧?典座回答我看大家生活太辛苦了營養不良。老和尚說你私自盜用常住的東西犯了盜戒,要還!浮山法遠禪師也沒說什麼,就把自己攢的錢,不夠的就把些衣服典當以後來充公來還請大家吃粥的那頓飯錢,這叫罰款,罰款還不說還要責以出院,打三十棒趕出去。因為寺院有很多人對這個典座都有好感啊,就跟老和尚來求情說,你打完他就行了吧,留下他還可以親近你可以聽法呀。老和尚很堅決說,不行!一定得趕出去。後來沒辦法,只能出去了。出去以後他不願離開這個地方,他要親近老和尚,要聽他上堂、聽他講法啊,或者向這個寺院出來的和尚去打聽老和尚今天講什麼了?他是這樣來學法的呀。所以浮山法遠禪師也沒有離開寺院很遠,就在附近流浪,有時候晚上呢就到寺院附近那些店鋪的檐下過夜。有一天老和尚又出門了看見他在店鋪的檐下站著,恰好店鋪是寺院的房產呀,老和尚就問你在這兒幹什麼?他回答不出。老和尚就說這是常住的東西,你在這兒住要交房錢!這浮山法遠禪師什麼都沒說,他又到街上托缽化緣去了,然後把化來的錢交房錢。這個葉縣歸省禪師回到廟裡以後很高興,他其實很高興,他跟大家說那個浮山法遠還是個法器,叫他來吧!後來傳法給他。你們看古代的人為了親近善知識他們付出的忍耐。

提到現在佛法不興旺,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對法沒有恭敬心,我們為了佛法付出的代價太小了!不管是在家的同修還是出家的同修。出家的同修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剃度以後受戒以後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參學了,去哪住禪堂了到哪走來走去最後耽誤了;在家的同修,你們親近師父的時候你們的心態怎麼樣?有沒有忍耐?有沒有順從?我們老和尚經常講你們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桿秤、拿著一把尺子,到一個寺院就先把那的和尚用尺子量一遍,用秤稱一遍。心裡就有了分別了,這樣與法不相應。不過用秤稱(音yao)和尚古來就有傳統。據說蘇東坡有一天到當陽玉泉寺,就是現在我們老和尚住的那個寺院,他去那兒參拜時要求見方丈,他當時在湖北是個大官啊。那時的方丈叫玉泉承皓,承皓禪師是個得道高僧。見到方丈以後,方丈就問他了說:先生您貴姓哪?蘇東坡說:我姓秤。老和尚問是哪一個秤呀?他說就是專門稱(音yao)天下老和尚斤兩的秤。蘇東坡這麼來了一句。你們猜那個老和尚怎麼回答的?老和尚當時大喝一聲,然後問他說你稱一稱我這一喝有幾斤重?古代的大居士看來就有稱(音yao)和尚的習慣,有稱和尚的傳統。

我們到寺院來親近僧團是要學法,所以我們在師父身上處處要向法的方向去領會,古人叫往道上會,不管遇到什麼都要往道上會。有的師父很和氣,你就想那是觀世音菩薩啊;有的師父脾氣很暴躁跟你發脾氣、不禮貌,你要理解這是怒目金剛來考驗我的忍耐力;有的師父穿戴得很整齊,你看到要生恭敬心,這是菩薩清淨莊嚴;也有的師父不拘小節衣著比較隨便,你要想這是濟公活佛再世!你總要能看到道要能往法上去想,心不要偏離法。現在我們偏離法的時候特別多,即使是上殿拜懺—— 這師父怎麼這麼唱啊,爐香贊在別處沒聽這麼唱過呀。有時候是少見多怪,一個爐香贊有很多種唱法啊,有南方的唱法有北方的唱法,南方也有好幾個唱腔啊。有時候是自己不知道卻反過來怪師父,所以要依法不依人。

第二點,我們在親近僧團的時候,各位居士你們到寺院來都有供養三寶、供養師父,在修供養的時候也要如法。我們拜懺的時候有句懺文叫如法供養。以諸香花如法供養,所以供養如法功德就大。如法的精神我想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平等,這一點最難做到。平等的意思是什麼呢?供養整個僧團而不是供養某一個人,供養一個自己覺得有緣的、有好感的師父;或者是供養的時候有偏頗。有的師父供養的多有的師父供養的少。不過在我們寺院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大家來修供養都是通過常住來完成的,常住代你們辦供僧、齋僧,有點居士拿吃的都歸公了,大家平分。這個問題一般不會存在。在有些地方可能會存在。第一點要平等,平等的時候我們供養的是集體,我們心所緣的境就廣大,不平等地時候供養的就是個別的人、少數的人,我們心所緣的境界就狹小,這裡面關係很大,有時候供養不平等還會引起僧團的種種問題,所以說一定要平等。第二點所供的東西要如法。象酒肉不用講,那不能供養師父,即使有的師父說我現在特別想吃肉,那你也不要理他,不要供養肉;有的師父說很想抽菸你也不要供養煙,當然你自己更不要主動地去供養煙;或者你買一輛機車送給師父,我覺得也不合適吧,難道你想讓師父開著機車在街上逛飈車啊?還有你在外邊買一些光碟讓師父看,或者買一張電影票拿來供養,我認為也都不大合適。所以說供養東西要如法,當然,因為師父的戒律你們也不太清楚,我想就按照你們所守的戒、按照佛法修行的精神按照解脫的精神,符合這些應該就沒有問題。總而言之,在供養的時候對東西要選擇。第三點就是供養時候的心態,這一點我前幾天也講到過,最好的心態是無所住的心、沒有望報的心,不要供養了師父以後希望師父能夠特殊關照我一些,這就是望報的心。希望師父下次見到我的時候能夠和氣一些,這都是望報的心,應該不望報,供養就供養,供養完了就了啦,這樣心裡沒有掛礙。所以這個偈子的精神就是親近僧團、親近師父以法為重,這樣就吉祥了。

下面我們再看第九個偈子,「自制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親近師父以後聽聞正法,聽聞了正法就如法修行,所以這一句是講如法修、如法證,這個偈子裡講的內容已經是非常高尚的境界了。

「自制淨生活」,各位在家的居士們通過信仰使自己的身口意得到淨化,使自己的家庭環境得到改善,夫妻關係質量升華、提升,社會的人際關係純潔了、改善了,所從事的職業如法、清淨,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是淨生活,沒有偏離佛法的軌道,沒有偏離戒律的精神。我想跟大家講的是做到這一點是完全有可能的、完全可以做到的。有時候我們居士們沒有信心,覺得紅塵的生活跟修行的矛盾太大了,(比如,)經商人也擔心經商中的很多事情跟修行發生衝突,做官的人也擔心在官場上爾虞我詐跟修行好像也會有衝突,其實,都沒有衝突。只要我們真正地學會了佛法運用佛法,生活會逐漸地淨化。在這裡要有信心,我們以佛法堅持去做,我們的環境、人際關係和心態就會逐漸地改觀,跟過去再見。信佛以後,要逐漸地跟過去的生活方式、過去與佛法不相應的境界分手。

「領悟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一部分,從此岸到彼岸、從煩惱到智慧、從輪迴到解脫所走的八條道路是我們都要走的。哪八條路呢?第一個正道叫「正見」,大家注意看「正見」在第一位,可見正見是很重要,就是關於佛法的正確的知見。關於因緣法、三世因果善惡報應、關於緣起性空、關於戒定慧三學這一切樹立正確地見解。這個見解怎麼樹立呢?要通過學習,通過修行體會通過親近師父、請教善知識。第二「正思維」。正思維應該包括兩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在內心不思維五欲,內心沒有貪嗔痴的思維。佛教講沒有「惡覺觀」。不起「惡覺觀」,那麼這個思維就正了;另外不起惡覺觀積極的方面要思維佛法,把理論的佛法和生活的實踐能夠掛鈎、能夠對號入座。把我們學的理論——因果啊、三世啊、緣起啊、戒定慧每一個名相都要能在生活中通過觀察自己的生活、觀察其他人的生活,觀察人生和社會的種種現象把它消化掉,這個消化的過程就是正思維。只有經過這種消化,佛法才真正變成自己的。在消化以前佛法是佛法、自己的心還是自己的心、心裡的貪嗔痴還是貪嗔痴、過去的邪見、不正見依然如故,那就是打成兩截了。第三叫「正語」,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要說柔軟語說愛語,說有利於和合、有利於團結的語言。第四叫「正業」,是指在行為上遠離殺盜淫、遠離不得體的行為。第五「正命」,是指正當的謀生的手段、正當的職業。關於正命我在上次已經講到過,要遠離邪命,安住在正當的謀生的職業中。第六叫「正精進」,包括四個方面,在我們身心已經生起的惡要趕緊斷除,沒有生起的惡不令它生起,所以在這裡,我們就知道平時我們的心是缺乏正知正念的。有時候我們可能知道我們有一些惡法要斷除它,但我們不一定知道我們沒有許多惡法,有些惡法當我們知道自己沒有的時候,我們就能防範它,這也是要保持正知的。然後第三已生之善令增長,在我們身心已經有的善法要讓它增長,這意味著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對自己身心的善法功德要保持正知正念。要知道現在我有定、現在我的戒清淨,要知道它,知道不等於執著它,這是兩回事。知道它就知道保任它、養護它,有時候我們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把已到手的財寶又扔掉了,很可惜!特別是戒。戒就是這樣,有時候戒清淨的功德我們身在其中還沒有覺察到其實已經在其中了,那麼失去的時候你就知道其實我一直都在戒中,但知道時已晚了,搞丟了,有這樣的情況吧?所以已經有的善要保持正念,而且要讓它增長;沒有生起的善呢要讓它儘快生起,這叫「正精進」。第七 「正念」,正念實際就是覺照,對自己身心的狀況保持覺知。第八 「正定」,就是正確的禪定,從初禪到四禪,中間的次第、過度的方法。這是領悟八正道。

八正道要領悟,領悟了以後才能「實證涅槃法」,涅槃在漢語裡有時翻譯成圓寂,這種譯法說明了涅槃包含有兩方面的功德:一個是「斷」的功德,斷就是寂滅,涅槃就是熄滅了貪嗔痴的火焰、熄滅了煩惱的火焰,一直以來推動我們在生死長河中輪轉的那個力量平息了,所以叫寂;另為「圓」這個字講的是涅槃的另外一個功德叫 「證」,有斷同時有證,斷是消極的,證是積極的。煩惱的火焰熄滅之後,出世解脫的功德就圓滿了。要是以大乘佛果來說就是圓滿福慧,圓滿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功德,這是涅槃的意思。不過在漢傳佛教,有時我們說一個高僧大德去世叫圓寂了,那是指他去世了、死了。嚴格來說圓寂這個詞不能隨便用的,它一定要徹底熄滅煩惱。那麼熄滅煩惱以後的境界是一種什麼境界呢?講到這裡還真是費口舌,不好講啊。釋迦牟尼佛在佛經里也用了很多方法向我們描述圓寂的狀態、圓寂的生命境界。他用的比較多的不是正面的描述,是方面的描述,用的是遮詮,不太用表詮。遮詮的意思是從反面來描述沒有什麼,(比如)沒有煩惱、沒有缺限、沒有熱惱、沒有鬥爭、沒有生死輪迴、沒有對待、沒有造作、沒有有為等等,他是從反面來描述。但是這種境界以我們凡夫來思維它很難把握,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生死輪迴中,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所以在輪迴中來把握超出了輪迴的涅槃就很困難。佛經里有一個比喻說眾生非常容易誤解涅槃,很多人很多外道,誤解佛教就是從涅槃開始誤解的。他們認為佛教是主張人最後什麼都不是了什麼都沒有了,最高境界是什麼都沒有了。那是一種斷見。認為佛教的涅槃是死亡,都是錯誤的見解。佛經里有個比喻說,在水裡有一條魚和一隻烏龜(是朋友),有一天這隻烏龜到陸地上去旅遊渡假,在陸地上生活了幾天後回到水裡見到這條魚,這條魚就問了:朋友,這幾天怎麼不見你呀?烏龜說我上陸地上去了,在那兒轉了轉,挺好。魚問:陸地上是什麼情況啊?魚很好奇。這烏龜就跟它講,講了半天魚還是想像不出來,怎麼描述(陸地上的情況)它也理解不了。因為魚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水。這比喻眾生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輪迴,一直在輪迴里。我們的五根、我們所對的塵、我們所生的分別心、我們所知道的境界裡,在我們生活的辭典里就沒有這個境界,所以很難想像出涅槃。我們想涅槃的時候容易有兩方面的誤解,一是把涅槃當成最後什麼都沒有了,這叫斷見;還有一種把涅槃想像成死了後生到某一個具體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只有快樂啊沒有痛苦,一年四季都是鮮花盛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把涅槃當成一個有具體的地方的那麼一個處所,這是另外一種誤解,很多外道宗教他們的解脫就屬於這種。那麼究竟涅槃在那裡呢?涅槃是沒有地方的。每一個人,只要熄滅了內心的煩惱,不管他在哪裡,他就進入涅槃了。他接觸涅槃了,也了解涅槃了。一個人不管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只要他把內心煩惱的火焰熄滅了,他就進入涅槃了。他可以在中國也可以在印度,他可以在日本也可以在美國,他甚至也可能在非洲,都沒有關係的。他可以在人道當然也可能在天上,因為天界眾生有福德因緣的,也能修學佛法證得涅槃法。所以我們以空間來描述涅槃法沒有辦法描述,以時間來描述涅槃沒辦法描述。那麼離開這兩樣東西用其他的方式描述更是無從下手,所以我們經常對涅槃產生誤解。其實釋迦牟尼佛的描述應該說就是最佳的描述——反面來描述。我們人生的缺限,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一切的對立都平息下來了就是涅槃。平息了,所有的矛盾、對立統一了圓融了那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像大海上的波濤,當風停下來時一平如鏡。涅槃又像一間著了火的房子,當火熄滅時一片清涼。古人關於涅槃還有一個描述更有意思,他說兩頭泥巴做的牛打架,掉到海里去了。你們想泥巴做的牛掉到海里是什麼後果啊?那就化了嘛。我們生命的種種衝突、種種的二——只要我們一動念頭就都是「二」。比如現在我講話你們聽,我想讓你們知道點什麼,這就是「二」;你有病找藥來治它,這也是「二」,然後你對藥又有執著,那又是「二」。總而言之,你沒辦法跳出這個「二」。那麼涅槃是什麼呢?涅槃就是不「二」了,所有的「二」都平息了,止息了、寂靜這就是涅槃,所以「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

下面我們看第十個偈子,「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其實這個偈子解釋了實證涅槃法之後的生活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八風不動心。八風是個比喻,我們知道我們的心就象大海一樣,有風吹起來就波濤洶湧。那麼吹動我們心海的風有八種:第一種是「利」,第二種叫「衰」,利和衰是一對。比如說我們遇到任何一件事,第一個念頭常常是對我有利還是有害?所以衰就是損減。第三種風叫「毀」,毀辱的毀,就是誹謗。第四個風叫「譽」,毀是誹謗我們,譽是稱譽我們,是榮譽。社會上的榮譽很多,比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學校里有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家裡有五好家庭、模範丈夫,這都是榮譽。當這些譽一出現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動了,所以這種風除了外在的風還指內在的風——心風。心一動就是心風動了。我們怎麼樣感受心一動時內在的風動呢?比如我們坐禪時間長了一點,比如說修數息觀,你要是有一點修數息觀的經驗,你就知道心一動你的呼吸就變了,你看呼吸就是我們身體的風嘛,你內心的任何一個波動都能反應在呼吸上面,這是風啊。第五個風「稱」,稱讚的稱,第六個風叫「譏」,稱和譏是一對。稱是說你好:你長得漂亮,講法講得好,念經念得好啊,譏是諷剌和批評。第七和第八是「苦」和「樂」。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我們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心一天到晚是不是在這八樣東西裡面動來動去呢?從來沒有停過,即使是我們上殿。我們一到大殿門口,特別是以前在普光明殿的時候,因為那時的殿很小蒲團很少,居士們身還在寮房裡就想今天能不能占到位子呢?這是什麼風啊,利風。到了殿裡以後,要占一個最佳位置,離師父近點,這也是利風啊。有的就把香袋放到蒲團上先占個位置,這還是利風啊。然後在寮房裡住下後又有風了,苦樂。苦樂之風,你們這次體會最深了,暖氣不熱,同寮的人腳臭沒有洗澡身上有味啊,被子太薄,吃飯味道不合意太鹹,飯沒有蒸熟,是不是啊?有沒有吃到啊?(眾答:沒吃到)。我都吃到了,你們沒吃到?(眾笑)這些就是苦樂。那麼修行的人在八風面前不動心,這可真難!我想要做到這一點對我們大家來說首先要調整思維方式要轉變修行態度,一般地,我們都會驅利避害,喜歡讚譽、討厭誹謗;喜歡樂、討厭苦,所以首先要轉變思維方式,越是討厭的要轉過身來接受它、歡迎它,先做到這一點。如果這一點能做到的話,那麼離八風不動心這個目標也就不遠了。

關於轉變修行中的思維方式,中國古代有位大德寫過一篇《寶王三昧論》,昨天也曾給大家提到。你們看古代祖師他們的境界,他們怎麼對待修行過程里的八風的!他概括的非常精彩:他說關於身體你不要老想它沒病,如果我們身體沒病就易滋生貪慾、容易放縱自己。有時候是這樣啊,幹壞事的人也得有個好身體呀,特別是現在社會上的人,身體一生病起碼壞事做不了了,所以「念身不求無病」;然後說「處事不求無難」,不要老求不要有困難,沒有困難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生起驕慢;「究心不求無障」,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要怕煩惱,不要老想希望我的心裡沒有煩惱,其實你這樣希望(本身)就是最大的煩惱。其次,如果我們在修行過程里內心沒有煩惱、沒有障礙的話,我們的修學就會——古人叫躐等,意思是一步跨很遠把很多過程省略了,那樣的話基礎不牢,最後還是會垮下來。第四「立行不求無魔」,這是立行,我們做事情不要總想不要有魔障,魔障來了不要怕,如果一點魔障都沒有,我們的願力不會堅固,所以「行無魔則誓願不堅」,我們所發的願是怎麼堅固起來的?就是靠魔障來磨練我們!一次磨練兩次磨練,我們的願就越來越堅了。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願是不是堅固啊?要經受考驗,經受魔障的考驗。經過魔障的考驗之後願才堅固。第五「謀事不求易成」,做事情不希望它很容易達成,你們想想這種心態。為什麼呢?因為事情容易做成的話,心裡就會生起輕慢。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朋友,遇到一個人交朋友,我們一般第一個念頭就是對我有什麼好處?很慚愧呀,有時候連我這個和尚都免不了這個毛病。因為我接待的客人多,有時候遇到一些客人,我問你在哪個部門做事呀,我就知道我心裡有東西出來了,利風來了。他說我是電力局的,我就想以後咱們的電費找他去給減一減呀。很慚愧,總是想對方對我有什麼好處。第一個念頭都是這個。我講到這裡很羞愧,講不下去了。(眾鼓掌)你們給加了加油,還是再講。「於人不求順適」,與人相處時不要總想著讓別人順從你、順你的意, 「人順時則必自矜」,周圍的人都順你的意,你一定會養成自以為是、傲慢自大、獨裁的作風,最後犯大錯誤。第八「施德不求望報」,幫助別人不要希望他回報;第九「見利不求沾分」,見到好處不要馬上想到我能從中得到什麼,我能沾多少便宜;第十「被抑不求申明」,被別人壓抑住了,不聲張不去跟人家說,不解釋,一申明則怨恨滋生。我們總想把自己的委曲對外申明,申明時心裡就有怨恨了,其實世上有許多事原本就很無奈的,你接受就行了。我覺得以這種態度去指導修行,慢慢就會能做到八風不動心。祖師還說我們修行要「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中國古代也有好幾位高僧被皇帝流放,還有抓起來坐牢的。宋朝有大慧宗杲禪師,明朝有憨山德清禪師,明朝有紫柏真可禪師,在監獄裡坐化的。大慧宗杲和憨山德清都是被皇上流放。大慧宗杲那時候是反對秦儈,憨山德清禪師是被人冤枉的,把他流放到廣東,流放到廣東以後就在現在的韶關南華寺服刑、勞改,而且不能穿袈裟,頭髮要留起來,披枷嘛,就在那種狀態下他把南華寺復興了,而且在那裡寫了很多著作,給人們講佛法。所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障礙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以魔做自己的法侶、朋友。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沒在正規的高僧傳上看到,那是一部近代人的著作中看的。說古代一個禪師他的侍者就是一個魔,是個魔變的。那個魔啊每到晚上就飛到一個地方去吃人,那是很可怕的魔啊。禪師知道他是魔,就把他的嘴挒開了一下,讓他吃不了人了,當然還讓他作侍者。當然這樣的例子比較極端了,一般的魔就是障礙。,「以流浪為成就,以曲抑為行門」,把被人壓抑、委曲作為修行的法門。在日本有位白隱禪師,他是臨濟宗的一位大德,他有一個故事說明了禪者怎麼對待八風。白隱禪師經常到一位施主家去說法化緣,那個施主家有一個女兒,長得很漂亮。過了一陣子,女孩懷孕了後來生下一個小孩。女孩沒有結婚、沒有嫁出去就生小孩了,家裡人非常氣惱,他們就打她問她:這個小孩是跟誰生的?這個女孩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她也不肯說真話,就(撒謊)說:是每天到我們家來的出家人嘛。就是說他冤枉白隱禪師。這個孩子生下來以後,村子裡面群情譁然,說出家人還這樣啊?!白隱禪師也不說什麼,照舊到施主家裡去。因為有了小孩,女孩的父母就很惱火說,你幹的好事!這孩子你得給他養大。禪師哈哈一笑說,好好好!就把孩子抱回到廟裡去了。當然他住的廟肯定不是大廟,是個小廟。抱回去,他也挺樂,每天逗小孩玩,後來把孩子養大了。那個肇事者,那個真正的元兇,那個年輕人——孩子的親生父親呢忍不住就出來承認了,說這個孩子是我的。後來他們夫妻兩個又一起到寺院來找白隱禪師要把孩子抱回家,白隱禪師說,也好也好。你看他這就是八風不動心嘛。

近代的能海上師有幾句話是他的座右銘,我覺得很值得我們學習。那幾句話是這樣說的「厚福受享,德性墮落」,就是說如果特別享福、享受,一定會墮落;「名譽光榮,我慢加等」,就是說有很多名譽很多光榮加在你的身上,我慢心就會增長,「養生優厚,病難更多」,現在的人很注重養生,穿的、住的、吃的喝的各種補品,病難反而更多了;「順境安適,般若無緣」,環境很舒服,般若智慧跟你沒緣,在一帆風順的環境裡、在非常安逸的環境裡智慧是不會放光的。智慧的光芒是在身心的磨難——在身心與外境的劇烈碰撞中閃現出來的,智慧的光芒就像石頭鑽木取火一樣,在劇烈的碰撞中放光。這一點幾乎可以說也是規律、也是絕對的。換句話來說,如果我們還沒經過逆境、沒有經過魔障、沒有經過考驗的話,那麼般若智慧不會生起來。所以「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憂是人道眾生的一個特點,人道眾生就是憂悲苦惱。為什麼我們會有憂呢?因為我們的內心在意利害得失,我們的內心與生俱來對生命的死亡就念念不忘,不需要人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會死,所以憂愁是人道眾生的一大心病。我們文化的很多內容就是化解憂愁的,像文娛活動就是化解憂愁的。人類生活有時侯有歡喜,人類生活的歡喜是什麼呢?人類生活的歡喜就是憂愁暫時地被忘卻的狀況,所以它是暫時的,人類心態的根本還是憂。實證了涅槃法透過了生死的人就徹底戰勝了憂而安住在無憂之中,也沒有污染,不沾染於境。那種心態是什麼樣的呢?不是欣喜若狂也不是痛哭流涕,沒有情緒的波動,叫「寧靜」,「寧靜無煩惱」,這就是修行的正受。我們可以反照一下自己,在修定、在念佛的過程里,如果我們在寧靜無煩惱這一點上有增長,那就是進步。情緒的波動以情緒的方式表達的那種感受或是以某種觀念為依託的感受或是以身體的某種感覺為依託的感受都不是正受。修行的正受就是「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前面的這幾個偈子講到了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然後如法修行,最後證得的境界.證得的境界就是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所以請大家注意,最後證得的境界並不是說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求財得財,不是這些,那些並不是我們生活的實相。我們生活的實相併不是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有時候這類話是用來互相安慰的,安慰自己的。其實生活里的現象有得有失,身體是個無常法:有盛有衰有病有死,事情有時候如意有時候不如意,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裡。在哪裡呀?在你面對這些境界的時侯你的心態是不是「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如果有這種心態,那就是最吉祥!年青時有這種心態最吉祥,身體老了牙齒掉了眼睛看不見了也是最吉祥;活著時這樣生活最吉祥,身體壞了要離開這個人間最吉祥;事情順了我們的意最吉祥,不順意更吉祥!這是佛教的吉祥觀。(聽眾熱烈鼓掌)

今年我為什麼這次挑《吉祥經》來講呢?因為說實在的我還沒到這個境界,所以有時候遇到一些事情還是會動心的,心一動嘛我就講《吉祥經》。我們這個年如果按現象來說過的不太吉祥。在年前我們打禪七時侯有一個老居士在東邊的文殊閣打坐,因為是禪七,所以晚上也要坐。中間放香後他到後面去上衛生間,從衛生間出來,他聽到前面打叫香馬上要止靜了,心一急就抄近路過來,結果一不小心掉到一個井裡去了,把肋骨摔斷了六根,摔斷了還錯位了,胸裡面還有積血。那時我跟老和尚都不在寺院,在石家莊開會,我們那個會場就在他醫院的隔壁,開完會我們幾分鐘就到了那個醫院,他是骨折嘛,在省三院。我們去的時候老居士身上纏滿了繃帶在床上坐著,為什麼坐著?他不能躺。骨頭已經位移了,胸腔受損,還有積血。我們去的時候他閉著眼睛的,師父後來用手摸了摸他的頭,他把眼睛睜開看見我們笑了。他說我現在在醫院裡坐禪哪。(眾鼓掌)哎呀,我最難過。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工程是我經手的,那個井蓋我印象中是蓋住了的,其實沒有蓋住。為什麼沒有蓋住?因為井口尺寸太大,買不到合適的井蓋,一忙把這事忘了。所以我難過的要死,直說責任在我。老居士說,沒關係,怪我自己。當時我們就安慰他幾句,沒辦法呀,摔成那樣了,要抽血。那個很粗的針管從後背插進去,插到前胸抽積血,多痛啊。過了兩三天他的愛人到寺院來跟我講,說好得特別快,現在已經不痛了。那是年前的事,現在他就要出院了,他好的特別快,不可思議。而且他自己講,從摔下去到住院沒有動過一個念頭,這個意思是說他沒有動一念的煩惱,摔下去好像就摔下去了,後來爬起來,掙扎著到禪堂還敲門呢,那時裡面已經止靜了。因為他自己已經動不了啦,他就爬到門口敲門,把大家驚醒了。他那天也跟我們說對不起,驚擾大家了!他沒有動一個念頭,一直到醫院,他說我在醫院坐禪。他就是石家莊的吳新居士,是個廣播員,給我們廣播磁帶的。過去虛雲老和尚的《參禪要旨》就是他廣播的嘛。他這種好的速度也出乎醫生的預料,我想這與他心態有關:摔成那樣了,他視為「最吉祥」,他是我們的榜樣。(眾鼓掌)。還有別的事,不只這一件。我們有輛車,桑塔納,坐了六個人,初三先到柏林寺然後開車去邢臺的玉泉寺,汽車開到內丘縣時,司機困了打盹了。司機能打盹兒嗎?她一打盹車沖橋墩就過去了,車也撞爛了,幸好那個司機是個女孩子,身材又高又苗條又瘦,撞了以後方向盤已經跟後坐差不多貼住了,可她人還沒事,只是把牙齒弄掉了兩顆。也有稍微重一點的,有一個老居士肋骨裂了,但是沒有斷,自己就能長好。有的把頭上弄了一個口子,輕傷吧。車是撞爛了,人基本上沒事。我覺得這在我的境界裡是不吉祥啊,所以我們要學《吉祥經》,要來體會怎麼樣是最吉祥。這就是下面這個偈子講的「依此行持者」,按前面的教導去做,「無往而不勝」。無往而不勝就是我說的怎樣都好——在寺院最吉祥,在家裡也是最吉祥,在單位沒問題,在街上也沒問題,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所以不管到哪裡去都是最殊勝的,勝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殊勝,處處都是淨土;再有勝利,就是能戰勝一切煩惱,一切處得福,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贏家。吳居士摔成那樣他還是贏家,他在醫院坐禪嘛!體驗了一下在肋骨斷的情況下應該怎麼坐禪。他這一課我們都沒有上過,當然希望也不要上。我們聽聽他的經驗就可以了,分享他的經驗。 「一切處得福」,在什麼情況下,都有收益,「是為最吉祥」。當然話說回來,我這樣講呢,不是說我們要掉以輕心。我們在法會中間、在生活中間,你們各位居士回家了,還是要小心謹慎,要注意避免事故、避免生病,避免開車打盹,聽到了嗎?司機們,開車不能打盹,更不能喝了酒開,更不能開快車,這些都不要做。我們知道事物的規律,我們按規律去做,我們盡了我們的努力,用心了也用力了,如果最後還是出了問題,那怎麼辦呢,咱們就最吉祥吧。

所以這部《吉祥經》告訴了我們佛教的吉祥觀、佛教的幸福觀,也告訴了我們在人生的種種境界裡怎麼樣保持永遠占上風、永遠占主動、永遠心態安詳、一切吉祥,這部經就教我們這些。希望大家不要把這張紙扔了,請回家去每天拿出來讀幾遍,把釋迦牟尼佛教導的這十一個偈子多念一念。從我們在家的生活:交朋友、擇處、提高技藝學問、孝養父母親愛護妻子、幫助親朋好友到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修行等等這一切,在這十一個偈子裡都已經囊括無遺,時時可以觀照。

這部經我們今天就學完了,最後,我還是衷心地祝願各位同修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六時吉祥,阿彌陀佛!(眾鼓掌)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