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知識

益西彭措法師:淨土聖賢的傳記(九)


時間:2015/6/9 作者:淨山

元明本,姓孫,錢塘人。年十五,決志出家。禮佛燃臂,誓持五戒。日課法華、圓覺、金剛諸經。夜常行不臥。已而參天目高峰妙公,遂從剃染。再三咨決,大徹法原。高峰既示寂,本棲泊江湖間,所至學者輻湊。尋還山,廬高峰塔下。

元朝明本,錢塘人。15歲決志出家,自己在佛前頂禮,燃手臂發誓守持五戒。每天的課誦是《法華》、《圓覺》、《金剛》等經,夜晚通宵經行不睡。

後來,他去參天目山高峰禪師,隨禪師剃度出家。在師父前再三討教,大徹佛法原底。高峰圓寂後,就在江湖間隨意棲泊,所到之處學者都來依止。不久回山,在高峰塔下結廬而住。

元大德十年,出主師子院,學者稱為中峰和尚。尋謝去,諸達官,多欲延主浙中諸名山,本固辭不就。仁宗欲致之,不可。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賜金襴袈裟,改師子院為師子正宗禪寺。

大德十年,出山主持師子院,學者都尊稱「中峰和尚」。不久辭謝而去。很多達官貴人請他主持浙江中部的諸名山,他都堅決辭謝。

元仁宗想致書請他入京,也沒答應。皇帝賜號為「佛慈圓照廣慧禪師」,而且賜給他金襴袈裟,改師子院為「師子正宗禪寺」。

本既單提向上,時復舉揚淨土。嘗言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有懷淨土詩一百八首,大行於世。

大師單提禪宗向上一路,同時舉揚淨土,曾說:「禪是淨土之禪,淨土是禪之淨土。」寫了《懷淨土詩》108首,普行於世。

又嘗率諸同事,歲遇佛誕,及三元日,於觀世音菩薩像前,發四十八願。其一願雲,從我今生,盡未來際,臨命終時,無諸疾苦。正念現前,心不顛倒。生極樂國,見佛聞法,即悟無生。更往兜率內院,瞻拜慈氏。然後退位,出生娑婆,廣度群迷,同登彼岸。

又約同修每年遇到佛的生日和三元日,就在觀音菩薩像前發四十八願,其中有一條願說:「從我今生盡未來際,臨命終時,無諸疾苦,正念現前,心不顛倒,生極樂國。見佛聞法,即悟無生。更往兜率內院,瞻拜慈氏。然後退位,出生娑婆,廣度群迷,同登彼岸。(從我今生乃至盡未來際,在我臨命終時沒有病苦,正念現前,心不顛倒,一剎那頃就生在極樂國中。見佛聞法當即悟入無生。然後再去兜率內院拜見彌勒佛。之後退位受生在娑婆世界,廣度眾生,同登彼岸。)」

至治三年,止天目東岡。八月十三日,手書別諸外護法屬。明日晨起,書偈雲,我有一句,分付大眾。更問如何,無本可據。置筆,安坐而逝,年六十一。其日白虹貫于山巔。露龕三日,貌如生。(中峰廣錄,行錄,發願文。)

治德三年,大師住在天目山東岡。八月十三,寫信告別諸護法。第二天早起寫偈:「我有一句,吩咐大眾。更問如何,本無可據。」筆一放,就安坐圓寂了。61歲。

當天有白虹貫于山頂。露地坐龕三天,面貌如生。

元宏濟,字同舟,姓姚,餘姚人。幼出家裡之寶積寺。年十六,剃染,持四分律甚勤。後依半山全法師習台教。久之,悉通其旨,嘗修法華、金光明、淨土等懺。一日,於定中睹四明尊者,授以犀角如意,自是辯才日溢。泰定元年,出住萬壽圓覺寺。

元朝宏濟,餘姚人。幼年在家鄉寶積寺生活。16歲剃度出家,精勤地守持四分律。後來依止半山法師學天台教法。久而久之,天台玄義完全通達。曾修法華、金光明、淨土等懺法。

一天,定中見四明尊者給他犀角如意,從此大發辯才。泰定元年,住持萬壽圓覺寺。

明年,鹽官海岸毀,居民惴惴,丞相脫歡憂之,命濟即海岸,建水陸大齋,入慈心三昧,取海沙誦大悲咒,遍撒其處,足跡所及,岸復固,人稱神焉。後遷集慶、顯慈、圓通諸寺。晚歸寶積,專修念佛三昧。

第二年,鹽官海岸毀壞,居民恐慌不安(「鹽官」就是浙江寧海)。當時的丞相脫歡非常擔憂,請宏濟大師在海岸建水陸大齋。當時宏濟入慈心三昧,取來海沙誦大悲咒加持後,遍撒在海岸上,足跡所到之處,海岸恢復堅固。人們都稱嘆神異。

後來住持集慶、顯慈、圓通等寺。晚年歸於寶積寺,專修念佛三昧。

俄疾作,即召弟子,示以唯心淨土之說。或未達,濟厲聲曰,生死難處,遂逝。時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年八十六。(護法錄)

有一天,突然生病,招來弟子指示唯心淨土的大義。有人還不了達,他就大聲說:「生死難處!」這樣就走了。當時是至正十六年三月十號,86歲。

元必才,字大用,姓屈,台州臨海人。母趙氏,奉佛謹,夢梵僧入堂,覺而生子。年十二,依報恩寺瞿法師出家。未幾,進具戒。後受業於玉岡潤法師。博覽群經,深明教觀。玉岡嘆曰,此子殆靈山會上人耶。

元朝必才,台州臨海人。母親趙氏奉佛虔誠。一天夜晚,夢到梵僧進屋,醒來就生了他。

12歲投靠報恩寺的矍法師出家。不久就受了具足戒。後來在玉岡蒙潤法師處學法,博覽群經,深明教觀。玉岡感嘆地說:「這孩子大概是靈山會上的人。」

泰定元年,繼玉岡主海鹽德藏寺。尋歷杭之興福、演福。為人凝重沉默,精修觀行。至講演經義,縱橫無礙,聽者無不傾服。順帝賜號佛鑒圓照。

泰定元年,繼承玉岡主持海鹽德藏寺。不久,依次主持杭州的興福寺、演福寺。為人穩重,沉默寡言,一心精修觀行。到演說經義時,縱橫無礙,聽者無不欽仰佩服。元順帝賜號為「佛鑒圓照大師」。

一日,頭目岑然,即謂眾曰,吾緣盡矣。乃焚香面西,高稱阿彌陀佛號,盡一晝夜。又告眾曰,汝等勿謂修持無驗。吾淨土緣熟,三昧現前矣。即索浴更衣,為書別相識,合掌而逝,年六十八。

有一天,他頭眼向上,對大眾說:「我在世的因緣盡了!」說完就燒香朝西方,高聲念阿彌陀佛。念了一晝夜,告訴大眾:「你們不要說修行無效,我現在淨土的因緣成熟,三昧已經現前。」說完要來水沐浴、換好衣服,寫信告別一切相識後,合掌就走了。68歲。

闍維,有五色光,自龕中發。火余,不壞者二,舌根如紅蓮華,齒牙如珂貝,舍利無算。(明高僧傳)

荼毗時,從龕中發出五色光。燒完後不壞的有兩種,一是舌根如紅蓮花不壞,二是牙齒如貝殼般潔白。舍利無數。

元悅可,字中庭,不詳其所出。住嘉定西隱寺,築十六觀堂,以修淨業。延祐間,賜號廣慧大師。至正中,無疾坐逝。茶毗,齒舌不壞。(蘇州府志)

元朝悅可,不知是哪裡人。住在嘉定西隱寺。他建十六觀堂以修淨業。延祐年間,賜號為「廣慧大師」。至正年間,無病端坐而化。荼毗時,牙齒、舌頭不壞。

元善繼,字絕宗,姓婁,越之諸暨人。母夢神僧授以芙蕖,因而有身。生即能言,或見母舉佛號,便合掌和之。

元朝善繼,諸暨人。母親夢到神僧給她一朵蓮花,就有了身孕。他誕生時就能說話。母親念佛,他就合掌跟著念。

大德間,剃染。明年,進滿分戒。尋從天竺大山恢法師,習天台教。後往南竺,謁湛堂澄公,澄深器之。至正中,主天台薦福,又遷能仁。晚歲,專修淨業,繫念彌陀,晝夜不輟。

大德年間,剃度出家。第二年受滿分戒。不久,依止天竺寺的大山法師,習天台教法。後來去南天竺拜謁湛堂澄公,澄公很器重他。至正年間,主持天台薦福寺。後來又遷往能仁寺。晚年專修淨業,繫念彌陀,晝夜不斷。

一日,忽告眾曰,吾將歸矣,乃端坐而逝,年七十二。茶毗,舌根不壞。(明高僧傳)

一天,忽然告訴大眾說:「我要走了。」然後端坐而逝。72歲。荼毗時舌根不壞。

元子文,字宗周,明州象山人。受業於北溪聞法師。出主寶雲寺。淹博教觀,律規甚嚴。與人言,若不出口。至升座說法,滔滔莫之御也。

元朝子文,明州象山人,受業於北溪聞法師。後來主持寶雲寺,對於教觀有深廣的通達。平時持戒精嚴,跟人說話好像聲音不出口。等升座說法時,滔滔不絕。

一日,講十六觀經終,即就座別眾,將入滅。或啟和尚,後事未曾囑付,何遽爾。文曰,僧家要行便行,莫做俗漢伎倆。眾懇益切。於是下座,復歸方丈,一一條畫之。即合掌稱西方聖號,回向發願畢,遂逝。闍維,舍利無數。異香襲人,彌日乃止。(明高僧傳)

一天講《十六觀經》結束,他在座位上跟大眾告別說:「我要走了。」有人問:「後事還沒吩咐,怎麼走得這麼快?」子文說:「出家人要走就走,不做世俗人的伎倆。(就是說,像經營財富、名聲、地位、家庭等,是世俗人的做法。)」大家就更加懇切地請求。子文就下座,回到方丈,一條一條地寫好後,合掌念阿彌陀佛,回向發願完就走了。

荼毗時得到無數舍利。異香襲人,一整天才止息。

明寶珠,不詳其所出。嘗游浙中杭嘉間,冬夏一衲,乞食自活,宿無恆居,念佛不絕口。人與之言,略酬一二語,即連聲念佛。後于海門寺,忽若顛狂者將半月。一僧呵曰,爾平日實行,當與世人作眼目,何得乃爾。珠曰,如是,吾行矣。索浴畢,安然立化。(往生集)

明朝寶珠,不清楚他的出身。曾遊歷到浙江中部杭州、嘉興之間。冬夏只穿一套衲衣,靠乞討維生,居無定所,念佛不斷。別人跟他說話,他稍微答一兩句,就連聲念佛。後來在海門橋,忽然像發了顛狂,將近有半個月。有僧人呵斥他說:「你平時都真實修行,要給世人作眼目,怎麼能示現這種行為?」寶珠說:「那這樣我就走了!」然後要來熱水沐浴後,安然立化。

明本明,不詳其所出。居通州靜嘉寺,梵行清白,勤於講業。後輟講,專心淨土。六時禮念,歷年弗替。忽微恙,自知時至,告眾,安然而化。異香七日。(往生集)

明朝本明,不清楚出處。他住在通州靜嘉寺,身心行為非常清淨,長年不斷地講經說法。後來有一天停止講席,專心修持淨土。從此晝夜禮拜、念佛。經歷多年也沒改變過。

有一天,他忽然有點小病,自己知道時間已到。告別大家後,安然坐化。當時異香七天不散。

明義秀,溫里人。嘉靖初,居蒲之讚嘆庵。日課阿彌陀佛十萬餘聲,朝夕無間,歷五十餘年。經行之所,磚砌成坳。人試補之,久復成坳如故。

明朝嘉靖初年,在蒲之萬固寺背後七里多路有一個讚嘆廟。裡面的老僧義秀是溫里人,精進敦厚,每天念佛十萬多聲為日課,從早到晚念佛不斷,有50多年的修行。他念佛經行的地方,砌的磚都凹下去了。有人補好了這塊地,時間一久又凹下去,現在還在。

初有貧子不能自活,來依秀,秀納之。久之,不善其所為,呵曰,汝真賊也。無何,果約其黨,乘夜擊秀。初擊,秀稱佛聲猶洪。再擊,稱佛聲弗斷,然亦微矣,氣盡,佛聲乃寂。(紫柏老人集)

最初有個窮人養不活自己,來投靠義秀。義秀接受了他。時間一久,見他行為不好,就呵斥說:「你真是個賊。」不久這個人約他的同黨,趁著黑夜來打義秀。最初打的時候,義秀念佛的聲音還很洪亮,再打時,念佛的聲音還不斷,但聲音變小了。就是這樣念著佛而走的!

紫柏老人感慨地說:「生命垂危之際佛聲還不斷,至於兩條腿都打折了,還能結跏趺坐走,不是50年志氣堅強、勁正,怎麼能達到這種地步!」(《紫柏老人集》)

明雪梅,蘇州人,蹤跡奇異,不拘戒律,好吟詩。嘉靖中,游南京,止報恩寺。每見法師講經,輒笑曰,亂說亂說。專修淨土,動靜無間。尋還蘇,住竹堂寺。年八十餘,忽辭眾克日行。眾僧醵錢治龕。

明朝雪梅,蘇州人。行蹤奇異,不拘戒律,喜愛吟詩。嘉靖年間來到南京,住在報恩寺。每次見到法師講經,就笑著說:「亂說!亂說!」專修淨土,動靜之間毫無間斷。不久他回到蘇州,住進了竹堂寺。80多歲時,忽然告辭大家,預定哪一天要走。僧人們給他湊錢做好了龕。

至期,送者雲集。梅笑曰,爾輩才布施幾文錢,便欲逼取老僧性命,尚早尚早。眾廢然散去。越數日,端坐龕中,泊然而化。(雪梅紀略)

到了這一天,送者雲集。雪梅笑著說:「你們才布施幾文錢就想逼取老僧的性命。還早!還早!」大家也就作罷散去了。過了幾天,他端坐龕中,寂然坐化。

明性專,字守庵,姓張,蘇州崑山人。少剃髮,遍訪知識。謁妙峰,受戒,預聽法華講席。後辭去,往峰頂,行頭陀行。十二時中,唯誦法華,行深禪定。嘗於空中,見西方寶池成琉璃色,深廣無際,以白妙峰。妙峰曰,此觀行初成之相。不生取著,是善境界。專遂深秘不言。

明朝性專,蘇州崑山人。少年時剃髮出家,到處參訪善知識,拜見了妙峰大師。而且受戒,參與法華講席的聽講。後來告辭而去,到山頂上行頭陀行。每天十二時中持誦《法華經》,行甚深禪定。

曾見空中西方寶池成琉璃色,深廣無邊,就把所見境界稟告妙峰大師。大師說:「這是觀行初步修成之相,如果不生取著,就是好境界。」以後性專把境界秘藏在心,從不跟別人說。

石城有百尺彌勒像,嘉靖間,經兵燹,金剝,專為新之。又構石殿,與像稱。感佛放光,夜明如旦。

當時石城有一尊一百尺高的彌勒佛像,嘉靖年間經過戰亂,佛像金粉剝落。性專為佛像重新刷新,又構建石殿,和佛像相稱。感得佛像放光,夜晚明亮如同白晝。

二十三年秋,延法師傳燈,講小本彌陀經。有請易彌勒上生經者。專曰,不然。吾聞彌陀與彌勒,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余將俾海眾同悟本性彌陀,即本性彌勒。先游蓮華淨土,然後預龍華勝會也。

二十三年秋天,性專請傳燈法師講《彌陀經》。有人請求換成《彌勒上生經》。性專說:「不然。我聽說彌陀與彌勒,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就是彌陀與彌勒同一法身、同一智慧,十力、四無畏等無量功德也是如此),我將和海會大眾同悟本性彌陀即本性彌勒,首先游於蓮花淨土,再參與龍華勝會。」

二十五年仲冬,沐浴更衣,命眾椎鍾誦經,趺坐而化。前數日,衣褶中生靈芝一本,大於拳,色紅白。(法華持驗)

二十五年仲冬,他沐浴換好衣服,叫大眾敲鐘誦經,結跏趺坐往生了。提前幾天,衣服里生了一枝紅白色的靈芝,比拳頭還大。

明祖香,臨江新喻人。于山東龍潭寺,精修淨業。有居士王傑者,築庵延之。香語傑雲,某日當歸家。眾苦留。香雲,歸安養家耳。及期,敷坐,西向坐逝。舉龕入山,火出自焚。(往生集)

明朝祖香,臨江新喻人。他在山東龍潭寺精修淨業。有位王傑居士建廟請他居住。祖香說:「我某天要回家了!」大家苦留他住,他說:「我回的是極樂世界的家。」到這一天,臉朝西方,端坐而往生。當時法體坐在龕中,大眾抬龕入山。到了山里,法體自己出火而燒化。

明圓果,字祇園,一字幻空,不詳其所出。少為鳳陽衛守陵指揮使。已而棄官,出家五台山。淹貫經論,頓悟直指。東遊至蘇杭,登座說法,天華晝下,繽紛如雨。

明朝圓果,年輕時做鳳陽衛守陵指揮使。之後棄官不做,在五台山出家,貫通經論,頓悟直指(他是一個頓悟的人)。

後來往東方遊歷到蘇、杭一帶,登座說法,天花晝下,繽紛如雨(就是他說法時,白天從空中降下天花,繽紛如雨)。

嘉靖三十四年,浙中倭亂,剽掠至北新關。果時在杭佛慧寺。巡撫胡宗憲,聞果道高,延請出山,商退賊之策。果辭曰,毋庸,三日後,賊當自退耳。後三日,軍士見雲中有神兵數千,擊倭,倭退竄,皆以為果力也。

嘉靖三十四年,浙江中部遭到日本倭寇騷擾。倭寇已經登上海岸,一路搶掠到北新關這個地方。圓果當時在杭州佛慧寺,巡撫胡宗憲聽說圓果道行很高,就請他出山來商量退賊策略。圓果說:「不必擔心,三天後倭寇會自己退掉。」過了三天,軍兵們見到雲中有幾千神兵打擊倭寇,倭寇被打得四處逃竄。大家都認為是圓果的神力!

臨化之日,囑弟子十年後茶毗。至期,舁棺至野,忽自起火,灰燼無遺。道俗觀者千人,鹹見雲中現出西方境界,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金沙地、樓閣宮殿,並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之所嚴飾。

圓果在臨走這一天,囑咐徒弟十年後再荼毗(這時間很長,再過十年才能火化)。到了這一天,徒弟們抬著他的棺材來到野外。忽然裡頭自己起火,燒成灰燼。當時在家出家圍觀的有上千人,都見到雲層上現出極樂世界的景象,裡面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金沙地、樓閣宮殿,而且一切都是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作莊嚴。

池中開出青黃赤白蓮華,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種種奇妙,與佛經所說,無有差別。俄而天樂振空,移時方滅。(獪園)

七寶池中開出青、黃、紅、白各色的蓮花,有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各種奇異的鳥,和佛經所說沒有差別。不久天樂鳴空,過了一段時間才消失。

明真清,字象先,姓羅,長沙湘潭人。少強記絕人。年十五,補諸生。十九,遘家難,遂投南嶽伏虎岩,依寶珠和尚,剃髮受具。看無字話,因舟觸岸,有省。

明朝真清,長沙湘潭人。少年時記憶力超人。15歲補諸生。19歲遇到家裡有難,就到南嶽伏虎岩依寶珠和尚剃髮,受具足戒。他看無字話頭,因為船碰到岸邊,忽然有省。

珠化去,清駐錫覺皇寺,患背疾,夢關雲長授之藥,病癒。南遊天台,結茅居焉。遷華頂天柱峰,修大小彌陀懺六年。暇則開演十乘,闡明三觀,學者歸附日眾。應居士王太初請,就永明禪室,講觀經妙宗鈔百日。居常日勤五悔,密持觀經,及梵網心地品。

寶珠和尚圓寂後,真清駐錫在覺皇寺。有一次他背上有病,夢見關雲長給他藥,醒來就好了。他去南方到了天台山,結茅居住。又遷居在華頂天柱峰,修了大小彌陀懺六年。有閒暇就開演天台十乘,闡明空、假、中三觀。當時學者歸附的人日益增多。他應居士王太初祈請,在永明禪室講《觀經妙宗鈔》一百天。平時每天勤修五悔,密持《觀經》和《梵網經·心地品》。(「五悔」就是智者大師所立五種懺悔法: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回向;五、發願。晝夜六時勤修。)

一夕,夢琳宮綺麗,寶樹參差,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二菩薩。方展拜間,旁有沙彌,授以一牌。書曰,戒香熏修。寤,知中品往生之象也。萬曆三十一年正月,抱疾。盡出所儲,付五台、雲棲、西興諸寺飯僧。有進藥石者,卻之曰,吾淨土緣熟,聖境冥現,不久辭世,藥何為乎。

有一天晚上,他夢到宮殿莊嚴綺麗、寶樹參差,見到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菩薩。正展衣而拜時,旁邊有位沙彌交給他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戒香熏修」。醒來自己知道是中品往生的相兆。

萬曆三十一年正月,他生病,拿出積蓄交給五台、雲棲、西興等寺院齋僧。有人勸他吃藥,他謝絕說:「我淨土因緣已熟,冥冥中聖境已經現前。不久我就要告辭人世,藥有什麼用呢?」

正月七日,絕粒,唯飲檀香水,期於二十九日告終。與眾說無生法,誨諭甚切。至二十九日夜,起別眾曰,吾逝矣。眾請曰,和尚往生淨土,九品奚居。曰,中品中生也。眾曰,胡不上品生耶。曰,吾戒香所熏,位止中品。言畢,泊然而逝。

從正月七號起,他就不再吃飯,只喝一點檀香水,預期二十九號往生。期間跟大家說無生法,勸導教誨非常懇切。到二十九號夜晚,他起身告別大家說:「我走了。」大家請問:「和尚往生淨土,得生九品哪一品位?」他說:「中品中生。」大家說:「怎麼不是上品往生呢?」他說:「我戒香所熏,品位只是中品。」說完就寂靜地圓寂了。

延五日,顏色紅潤如生。茶毗日,香氣充郁,骨鏘鏘有聲,年五十七。(明高僧傳)

過了五天,法體紅潤,相貌如生。荼毗時,香氣充滿濃郁。燒化時骨骼鏘鏘有聲。57歲。

明明證(真定),字無塵,姓魏,會稽人。性醇厚簡默。少不樂腥膻,常欲出家。弱冠,過鄰寺,遇五台龐眉老僧,若舊相識者,願相依為弟子。老僧雲,汝三年後,方可剃髮。當先行苦行,學諸經典。

明朝明證,俗家姓魏,浙江會稽人。性格醇厚簡默(就是他沉默少言,性情純樸敦厚)。小時候不喜歡吃葷腥,常常想出家。成年時,經過旁邊的寺院,遇到一位五台龐眉老僧,似曾相識,就想依止這位老僧做徒弟。老僧說:「你三年後才能剃髮,你要先行苦行、學經典。」

證遂往叢林,作重務。學楞嚴咒,日止誦一字。夜禮觀音,徹曉不寐。三年,而咒始畢。忽臥病七日,遍身發痛,若換骨者。

這樣明證就去叢林乾很重的活。學「楞嚴咒」每天只誦一個字,晚上拜觀音菩薩,徹夜不眠。過了三年,咒才誦完。忽然臥病七天,全身都發痛,好像是在換骨。

病癒,夙慧頓開。而五台僧復至,為祝髮,受具戒。囑令終身誦法華經。遂展經朗誦,無滯。已而華嚴、涅槃諸經,悉成誦。乃謂老僧曰,吾欲盡形乞食供養,以報師德。是夜,老僧不知所往。

等到他病好了,夙慧頓然開發,五台山的龐眉老僧也來了,給他剃頭,受具足戒,囑咐他終身持誦《法華經》。他展開經本朗誦,沒有滯礙,然後《華嚴》、《楞嚴》等經都能背誦。就對老僧說:「我想盡形壽乞食供養,來報答師父的恩德。」這天晚上,老僧忽然不知去向。

證日誦法華一部。日惟二餐。三衣經缽外,一無所蓄。人有施者,隨得隨舍。或與之言,止微笑而已。如是者三十年。一日誦經,艴然不懌。弟子問故。曰,吾持誦一生,求生淨土,豈將墮紅塵耶。於是更加勤誦三年。

明證每天誦一部《法華經》、吃兩頓飯。除了三衣一缽,沒有其它積蓄。人家供養他,他隨手就布施掉了。有人想跟他說話,只是微笑而已。這樣過了30年。

有一天,他誦經有點不高興。弟子問他什麼緣故,他說:「我一生持誦,求生淨土,難道還要墮紅塵嗎?」由此更精勤地誦經三年。

一日,撫案大笑曰,我今不到紅塵去矣。往謁雲棲宏公,還至澗中,謂侍者曰,汝往報眾徒,我明日當去。次日,諸徒至。證問什麼時。答雲,亭午。遂命具湯盥沐,端坐念佛,誦觀世音,大勢至,至清淨大,即閉口。眾聞空中朗誦海眾菩薩,異香馥然。合掌而寂,如入禪定。

有一天,撫案大笑:「現在我不墮紅塵了!」然後拜見蓮池大師。拜見完回到山澗中,對侍者說:「你去告訴徒弟們,我明天要走。」第二天徒弟們來了,問他什麼時候走,他說:「正午。」然後命令弄好熱水沐浴,端坐念佛,誦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在念到「清淨大」時就閉口不念。大家聽到空中在朗誦「海眾菩薩」,異香濃郁,他已經合掌往生了(意思是念「清淨大海眾菩薩」這一句時,他念到「清淨大」時就走了,然後空中響著後四個字——「海會菩薩」)。

七日後,開龕,時值炎暑,儀容若生。年五十,時萬曆二十一年也。(理安寺紀)

七天之後開龕,當時是大熱天,他的儀表就如同生前一樣。往生時50歲。

明明玉,字無瑕,姓劉,西蜀人。出家後,遍歷名山,參叩知識,苦行絕倫。禮華嚴、法華經,一字一禮。

明朝明玉,是四川人。出家後遍訪名山、參拜善知識,苦行卓絕。他拜《華嚴經》、《法華經》,一字一拜。

萬曆二十三年正月,忽謂弟子曰,吾業系娑婆七十二年,今將歸矣。遂不食,念佛不絕者旬日,聲如洪鐘。臨終,沐浴端坐,持珠念佛,益哀促。已而大聲雲,佛佛佛,倒駕鐵牛歸佛國,聲絕而逝。(憨山夢遊集)

萬曆二十三年正月,忽然對弟子說:「我業系娑婆已經72年,今天我回家了!」這以後不吃飯,不斷地念佛,大概有十多天。念佛的聲音猶如洪鐘。臨終時,明玉沐浴端坐,拿著念珠念佛,念得越加哀切、急促。然後大聲說:「佛佛佛!倒駕鐵牛歸佛國!」聲音止息,就圓寂了。

明法祥,字瑞光,姓周,紹興嵊縣人。少有出世志,參嘯岩老人。嘯岩示以念佛法門。遂出家,居南嶽側刀峰,影不出山,專志念佛,以豆記數,日夜精勤,脅不至席,人稱為豆兒佛。未幾,成叢林。

明朝法祥,紹興嵊縣人。少年時就有出世的志願。參拜嘯岩老人,老人指示他念佛法門。他就出家,住在南嶽側刀峰,從沒有出過山,專志念佛。他以豆子計數,晝夜精進,不倒單,人們稱他「豆兒佛」。不久這個地方就成了叢林。

萬曆三十八年,二月六日,索浴禮佛,告眾曰,瓜子熟也,正落蒂時,眾莫喻者。入室趺坐,令眾唱佛名,合掌而逝。峰前聞音樂聲。(憨山夢遊集)

萬曆三十八年二月六號,他要來熱水洗澡後拜佛。拜完告訴大家:「瓜子熟也,正落蒂時!」大家不知道在比喻什麼。(他說「瓜已經熟了,正是蒂落的時候」,意思是我淨業已經成熟,正是往生的時候。)然後他進房間結跏趺坐,叫大眾念佛,合掌就走了。當時側刀峰前面能聽到音樂之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