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鍾茂森: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時間:2015/6/22 作者:果梵

我們再看一段《論語》,在「里仁第四篇」第十八章,「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也是講如何盡孝。做父母的難免會有過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為人子看到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對待?夫子在這講,「事父母幾諫」,這個幾是幾微,很微小的細節。就是為人子看到父母有很微小的過錯的時候,可能是小小一個舉動,甚至是一個念頭一動,就要勸諫,讓父母能夠及時的改過來。因為小的過錯容易改,如果小過錯不改,等到形成大的過錯,就很難改了。所以為人子要細心,看到父母有一點點偏失,小小的苗頭,立刻就要想到幫助父母改過,這是孝,不能陷父母於不義。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如果是見到父母不能夠聽從,他們可能很固執,不能夠聽受勸諫,我們要怎麼做?我們還是要尊敬。不能因為父母不聽我的勸告,我就不尊敬父母了,這也錯了。有的人老是看到父母的過失,常常看過失,又沒有本事勸諫父母改過,又不能感動父母,所以常常發牢騷,常常指責父母,對父母沒有尊敬心。你想想,這樣又怎麼能夠讓父母改過?最重要的先要敬父母,你能恭敬父母,父母就覺得自己也要自重,不能夠再犯過失了,這正是善巧的引導他改過自新。「又敬不違」,這個不違是不違背我們勸諫的初衷,要繼續勸諫,要屢次勸諫。甚至到最後可能父母會怒斥我們,父母很嫌我們在那裡叨咕他的過失,我們還要「勞而不怨」。這個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勞苦,雖然勞苦但是不能怨父母,還是要繼續勸諫,要有耐心,不能夠退我們的初衷;另外一個意思,勞是講憂勞,憂的意思,因為我們勸諫父母,父母不能聽從,我們就會很憂慮,但是雖然憂慮卻並不怨恨父母。這兩個意思都很好,這樣的做法正是為人子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現。《弟子規》上有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父母有過失,我們要認真的勸諫他,讓他更正、改正。勸諫可不能板著面孔,像領導訓話一樣,這是很難讓父母接受的。要「怡吾色,柔吾聲」,和顏悅色,聲音要低緩、要溫柔,要善巧。譬如說在勸諫的時候,應該先讚美一下父母,然後再把要勸諫的事說出來。譬如說如果父母脾氣不太好,不太耐煩,你怎麼勸諫呢?你可不能說:「你要耐煩一點,不是學了《弟子規》了嗎,怎麼還不改?老毛病!」你這樣講,父母只會更加的逆反,你會把他推到更加不願意改正過失這一對立面。假如你這麼說,「爸爸,你最近學了《弟子規》,真有好的轉變,有很大進步,脾氣比以前好多了。要是能夠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這就更好了。脾氣愈來愈柔和,大家就愈來愈喜歡你了」。你這樣一講,讓他聽到了也很受鼓勵。和顏悅色、柔聲下氣的,以鼓勵為主,不要用訓斥的口吻,這是勸諫之道。當然有的父母確實很固執,你勸諫他,他左耳入,右耳出,「諫不入」。儘管你是用最善巧的方式勸諫,他還是聽不進去;或者是他不肯改,只是應付應付你。怎麼辦?你還是要勸諫。有時候勸諫,他煩了、生氣了,那你先緩一緩,等到他什麼時候開心的時候,你再給他勸諫,而且要懂得抓住機會教育,就是在適當的機會點他一下。

如果實在父母不能夠改正,為人子會非常的擔憂,所以 「號泣隨」,就會可能痛哭流涕。甚至父母實在不肯改,非常的頑固,而且我們勸諫的時候,可能他們還會打罵我們,我們也不能有怨言,不能有怨恨的心理,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什麼?其實傳統文化也斷了好多代了,可以說我們的祖父一代也沒有真正學過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自從清朝末年開始就一直走向衰落,衰到底谷了。正所謂「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你不能怪他們。只能是什麼?用恕道,在原諒他們過錯的同時,慢慢的勸諫和教化,這是為人子之道。正如我們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父母也是耐心的教我們。我們現在長大了,學習了傳統文化,是不是也應該耐心的來回饋父母、來教導父母?這也是知恩報恩。

現在要弘揚傳統文化,確實是很有難度,因為什麼?自爺爺那輩到我們這一輩都沒有認真學習過,所以都不懂。譬如說孝道,譬如說修身之道,這些傳統的理念,家庭裡面可能沒有這個意識。例如爺爺奶奶會很寵愛自己的孫子,樣樣都給孫子服務。現在我們講到「孝順兒孫」,不是說那個兒孫很孝順,是爺爺奶奶孝順自己的兒孫去了。現在青少年有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接觸到《弟子規》,現在可以用一個返本報始的方法,先讓年輕這一代學習,讓這些少年孩子們先學習,啟發他們的孝心。然後再讓他們用實際的孝行,去喚醒他們的父母、他們爺爺奶奶的孝心,以及讓他們能夠學習傳統文化。這也是屬於「事父母幾諫」的意思。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