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徐足之:敬天與辱天的不同果報


時間:2015/7/28 作者:如是

中國歷代王朝,凡仁愛人民,善知天命的,都有敬天地的傳統。求心靈感應,與萬物生靈,可同呼吸共命運。宇宙萬物一體,息息相關,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及至明清兩代,古蹟猶存,北京以故宮為中心,南有天壇,祭天用的;北有地壇,祭地用的;東有日壇,祭日用的;西有月壇,祭月用的。我讀司馬遷《史記》,略知這種傳統由來已久,令人稱羨稱奇。

中國有皇帝,自軒轅黃帝始。黃帝正妃生有兩個兒子,都沒有繼帝位,而是這兩個兒子的孫子先後承繼帝位。黃帝崩,其二兒子昌意之孫高陽為帝,即帝顓頊。帝顓頊崩,黃帝大兒子玄囂之孫高辛為帝,即帝嚳(嚳,音庫,ku)。高陽和高辛都是黃帝的玄孫。那時沒有嫡長子繼承帝位的制度,所以,誰承帝位,都是他們個人命中注定的事。比如第一次直接繼承黃帝的,是黃帝二兒子昌意這條支脈(高陽)。高陽(帝顓頊)駕崩,轉到了皇帝大兒子玄囂的支脈(高辛)。

帝嚳(高辛),可不是個簡單人物,他死後,他的兒子放勛對中國歷史貢獻巨大,成了中國最有名望的帝王,史稱帝堯。中國人提到三皇五帝,言必黃帝和堯舜禹。帝堯最令人美言的是,他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嫡系後人,而是禪讓給大舜。

司馬遷寫黃帝,寫帝堯,寫帝舜,寫帝禹,著墨最多的是他們的政績。獨獨寫帝嚳高辛,文字很神化,高辛從出生,到治理天下,雖然只有一段文字,司馬遷卻以神來之筆寫神來之事。司馬遷這樣寫的:「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這裡,帝嚳以威德和政績折服天下,與其先人聖王相同。所不同的是,其一,帝嚳的出生很神奇,生下來能叫出自己的名字,用佛家的話說,帝嚳的轉世,沒有隔陰之謎。其二,帝嚳敬事鬼神,「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有其父,必有其子。帝嚳的兒子堯即帝位後,把敬天愛民發揮到極致。司馬遷描述帝堯的德相如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帝堯也很敬天地,知人天之中,各有命運:「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帝堯老了後,「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

接帝舜帝位的是大禹,禹也是黃帝的玄孫。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禹能得天下,不但治水有功,而且得人神歸附。大禹生活節儉,敬重鬼神,「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

堯舜禹之後是夏朝,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夏朝到了桀的時侯,無德而亡。商湯伐桀,打的是上天的旗號:「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不敢不正桀之罪而誅之)。今夏多罪,天命殛之。」商朝建立後,幾經興衰,幾起幾落,最後衰亡之際,出了兩個不敬天的皇帝。一個是帝武乙,他死於非命。他用土木做人形,稱之天神,然後跟「天神」打鬥,「天神不勝,乃僇辱之」。他又用皮袋子裝血,掛起來,用箭射殺,名曰「射天」。武乙後來在渭河一帶打獵時,突遭雷電震死。武乙的玄孫帝辛,當時的天下人稱其為「紂」(殘義損善曰紂)。紂王也是個不敬鬼神的帝王,商朝在紂手上滅亡,被周朝取代。紂王被周武王打敗後,投火自焚而死。紂王人都死了,還被周武王斬了頭顱。

司馬遷寫史,很客觀,沒有偏見和障礙。前不久讀《藥師經》,印證了司馬遷認同敬天地的理念是對的。藥師經中說,管理國家的貴族和皇太子,遇到「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時,如果能對一切有情起慈悲心,按照《藥師經》中所說供養之法,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加上藥師如來本願威力,可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一切有情無病歡樂,國家不再有牛鬼蛇神作亂,貴族和皇太子等,還會長壽健康。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