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2014兩岸三地中華傳統文化青年學術研習營 第7集


時間:2015/8/7 作者:果林果梅

尊敬的上悟下道法師,還有各位尊敬的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學長,早安。我們就接著一起來共學《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我們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改過之法」。改過之法一開始先跟我們講,「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為什麼前人有這樣的智慧,看到人家的一句話或一個行動,就能夠斷言他將來的禍福?事實上我們只要心夠靜,仔細觀察,也會有這樣的能力,所謂清淨心生智慧。後面就告訴我們怎么觀察的方法。吉凶都是有徵兆的,從我們的心發源出來,然後形之於外。什麼樣的情況是有福報的?存心仁厚的,所作所為是善的,這個我們可以推論,將來善有善報;如果做人是刻薄的,這種我們也可以推知,將來可能會比較不好。所以禍福是可以預知的。

這邊告訴我們,我們學習聖賢教誨,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改變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現在的生活不能改變,說到來生,那個講太遠了。從現在做起,從現在改變,現在做起。要改變現在,第一個,這邊跟我們講「獲福遠禍」,也就是趨吉避凶,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們首先要做到的,趨吉避凶。怎么做?「未論行善,先須改過」。所以我們剛剛前面一節課,明白命運的道理以後,我們現在要開始來跟著了凡先生的腳步,來改變我們的命運。怎么做?從改過先做起。

說到改過,實際的步驟,一開始要發三種心,這三種心:恥心、畏心、勇心。第一個「發恥心」,我們要先想到,大家都一樣是人,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成聖成賢,我們還要坐在這邊,勉強自己不要打瞌睡,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會耽染塵情,對世間這些聲色會這么的喜愛,無法自拔,做一些不對的事情?常常都起了一個偷心,人家不知道,人家暫時不知道。我們修行常常有一個問題,我們道理也明白,但就是做不到。這是什麼原因?兩個,一個是煩惱習氣業障,過去生中的影響,對於不對的事情太習慣了。另外一個原因是什麼?我們常常起了偷心。就好比學生上課,考試還有好幾天,今天先好好的去給它玩一下。大家都知道考試前要念書,時間還久,到生死關頭還久,今天先去玩一下好了。我們常常起了這個偷心。這邊講「私行不義」,都還以為人家不知道,一點慚愧心都沒有。如果有這樣的心態,「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這是世界上最可羞可恥的事情。

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孟子說發四端之心對不對?四端之心這個羞恥心。我們呢?我們在學,我們也學過智仁勇三達德,「知恥近乎勇」。我們做事希望有成就,這個羞恥心是所不能免的。羞恥心就是我們佛教裡面常講的慚愧,要常發慚愧心,還有懺悔心。我們要常想,顏淵怎么說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舜,你看人家為什麼可以成為舜,萬古留芳?我呢?我也是人,為什麼會差這么多?我們要常常想這個。

然後了凡先生告訴我們這一段,「此改過之要機也」,這是改過的關鍵,機要關鍵。不過這句話在了凡先生的時代成立,在現在這個時代恐怕有待商榷,因為現在的人不知恥的太多了。現在的社會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謂笑貧不笑娼,我們常常聽到。只論身分地位,只論錢財權勢,完全不論羞恥這件事。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改過的機要或許放在第二個心還比較恰當。第二個心是什麼心?第二個心,了凡先生告訴我們「要發畏心」。畏懼什麼?畏懼三件事情。第一個畏鬼神,這邊講「天地在上,鬼神難欺」。我們的過錯雖然很小,而且我們掩飾得很好,但是真的沒有人知道嗎?我們常常講我們做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個你是誰?我們說我們的一個心念,頓時傳遍整個虛空法界,這個你無所不包,有情無情都包括在裡面。我們有時候說,我們起了一個障礙人家的念頭他不知道,我們說我們笑裡藏刀兼口蜜腹劍,人家都不知道,很會暗箭傷人。他真的不知道嗎?我們說眾生的心念都是相通。我們在佛經上看到很多故事,有些阿羅漢去要水,為什麼要不到水喝?前輩子他只是看到一隻死老鼠,覺得很討厭它,都已經死了,只是討厭那個屍體,下輩子就沒有水喝。所以眾生信念都是相通。所以我們說,我們過錯誰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知道,特別是天地鬼神,跟我們不同空間維次的眾生。不同空間惟次的眾生,這些也是眾生,眾生也有情緒,看到我們做得不好,會不會來捉弄我們,給我們一個小懲大誡一下?會。所以這邊講「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這是我們應該要覺得畏懼的、要恐懼的。所以發畏心,第一個畏鬼神。

再來第二個,第二個我們應該要畏懼的是什麼?畏人知。我們做錯了事情,以為掩飾得很好,難道社會上的人都沒有智慧?我們的心不好,會不會表現在我們的言行上?鐵定會。一個人不管掩飾得再好,總有露出馬腳的一天。我們說我們騙得了人,事實上是自欺欺人,騙一些粗心大意的人而已。所以這邊講,我們雖然掩飾得很巧妙,事實上「肺肝早露」,事實上對有智慧的人,我們像在他面前掏心挖肺是一樣的,人家早就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我們滿口仁義道德,如果說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一旦有一天被人家發現,馬上怎么樣?人格掃地、信用掃地。這個很麻煩,這個社會一旦人格、信用掃地,以後要恢復很難,比要建立更困難。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扣分的社會,人都有個習慣,挑人家的毛病,挑人家的缺點,挑一個給你扣一分、扣兩分。要加一分容易不容易?不容易,為什麼?人的傲慢心重。不容易讚嘆別人,不容易說人家好,所以這個社會是扣分的社會。我們處在這個社會,我們應該怎么自處?要常常給人家加分。加分就是什麼?勸人為善,與人為善。所以我們要常常給人家加分,人家做什麼事,不要管他的存心,都是好心,即便他是假的。我們這樣鼓勵他以後,可以引起他的慚愧心、懺悔心,他會更努力做事,他會改過自新。所以第二個,畏人知。

第三個,畏無常。剛剛舉了一個例子,學生考試,離考試還有很久的時間,今天先好好去玩一下,先玩個痛快,再來好好念書。可是世間的考試還有定時間,人生的考試沒有定時間,什麼時候來不知道,這個才麻煩。搞不好玩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要考試了,這個事情大條了。所以這邊講,二十二頁,「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只要活著還有一口氣,都沒有問題。我們也說,整個念佛法門最重要是什麼?最後臨終一念。臨終一念要靠什麼?平常的功夫。大家可不可以去賭,平常好好玩,最後那一念就好?這個非常不可靠,最後一念的功夫還是在平常,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誤解。

這邊講「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善念,遂得善終」,這都是善根極為深厚的人才有可能。平時不努力,臨時要燒香,那可能香點不著。平時不努力,臨時要燒香,總得要知道香在哪裡、火柴在哪裡,不然臨時要燒香,香也找不到,也沒有火,那就完蛋了。所以這邊跟我們講,回頭回得猛,回頭,我們在做什麼事?我們現在都在講回向回向,回向就是回頭的意思,從不對的地方回頭,朝向正確的地方。回頭要回得猛,不要在那邊猶豫不決,猶豫不決是我們常常犯的毛病。有一句成語叫做「首鼠兩端」,老鼠要出洞的時候,常常在那邊探頭,要出來還是不要出來?在那邊進進退退,浪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們改過,改過最重要,發這種精進勇猛心。

這邊舉例,就好比一個很暗的深谷,一燈才照,千年之暗都除掉了。重點在「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不管我們的過錯是久是近,是剛剛犯的還是長久以來的習慣,總之一句話,就是要改。前面了凡先生就是怕我們誤會,一生作惡,臨終悔過就可以善終,所以後面講,後面補充說明,就是怕我們誤會。「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人生的考試,時間沒有一定,隨時都可能面臨到,如果一口氣不來,要改就沒有機會了。佛說「人命在幾間」?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是來世。那沒有改過,落得是什麼下場?第一個,大家看得到的,千古萬古的罵名。看得到的還是小事,看不到的才麻煩,看不到的可能就到三惡道去受報去了。

三惡道要進去容易出來難。這個我們學過佛,我們都知道,要進去容易出來難。這邊講,雖然我們有孝子賢孫,要幫我們洗滌遺臭萬年的名聲容不容易?難。我們想想看,秦檜的子孫敢出來說,不好意思,我是秦檜的後代,我好好做。可能第一個,還沒有講完先被打一頓。末學去杭州幾次,每次都從岳王廟前經過,都沒有進去過。聽說那邊秦檜的銅像常常會有人給他吐口水,是不是?所以雖然有孝子賢孫,要幫祖先洗滌不好的名聲,也不是那么容易,雖然有機會,但是不容易。這是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才麻煩,到三惡道去,甚至於到地獄去。三惡道的壽命很長,進去容易出來難。後面講,雖然有聖賢佛菩薩,要救都很難救。為什麼有佛菩薩還很難救?我們不聽話,佛菩薩也沒有辦法,眾生的業力很難想像。佛的神通雖然很大,智慧很大,但是眾生的業力也很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眾生不肯回頭,佛也只能搖搖頭,等待機緣成熟再來幫忙。這是發的第二種心,發畏心,畏什麼?畏鬼神、畏人知、畏無常。

第三要發勇猛心,「勇心」。我們說三達德裡面,其中一個就是勇。「人不改過」,人為什麼會不改過?這邊幫我們指出原因來了,「多是因循退縮」。因循就是什麼?習慣。既然已經養成習慣,算了,就照著做,因循。畏縮呢?怕困難。我們兩個毛病,一個是什麼?不想改變,安於現狀。但是我們要知道六道裡面是險道,有沒有現狀可以讓我們安?沒有,隨時都可能改變,誰能保得住下一時刻還是富貴?沒有人敢斷言。我們從歷史上看,富貴常常是一夕之間的事情,說變就變。另一個退縮,退縮是怕困難,我們人都有一個習慣,也是怕困難。像公司裡面就很明白,公司裡面譬如說有工作,大家都喜歡挑簡單的做。可是大家,有時候我們仔細想一想,簡單的事情、自己熟悉的事情容不容易進步?而且大家都要搶那個容易的事情,容易給人家不好的印象。末學前幾年在公司的時候,公司日本的事情全部歸末學管。為什麼會歸末學管?大家不想管,因為日本對外國人的投資非常不友善,大家都不要,老闆叫末學管,末學就接受同意了。所以日本的投資,公司裡面那時候只有末學懂,老闆只好對末學言聽計從。那時候末學手上大概有二百億日幣,都隨末學運用。末學就跟老闆說,這二百億日幣,末學可以輕鬆的把它偷走,而且半年裡面你不會發現。一定會發現,半年裡面你不會發現。所以我們不要怕困難,困難進步得最快。在安逸的環境中最危險,安逸的環境中常常會讓我們失了戒心。在困難的環境中,我們不變不行,不變日子就過不下去。末學那時候,老闆叫末學處理日本的事情,末學不學習,怎么跟日本人溝通?不行,逼著末學要在短時間之內把它學會。所以碰到困難,《弟子規》講「勿畏難,勿輕略」。碰到困難的事情,定下心來,不會我們可以請教專家,請教會的人,總會學會的。

然後勇猛心。什麼是勇猛心的表現?「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你看都是講即時、當下。改過在什麼時候改?發現了就馬上改,哪有什麼等待。「小者」,就好像我們被刺刺到了,一點點就讓我們痛苦萬分,我們什麼時候要把這個刺挑出來?當下,馬上放下手邊的工作,先把刺挑出來再說。被毒蛇咬到,怎么解決?被毒蛇咬到,送醫院打血清,對不對?當然是,當然是送醫院打血清。可是沒有醫院、沒有血清怎么辦?當機立斷把手指剁掉。兩害相權取其輕,手指剁掉損失一根手指,人還可以活;手指不剁掉怎么樣?得一個完屍,得一個全屍。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

我們在現在這個社會,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們常常有一個不切實際的想像,希望等到一個完美的時候再來做,等不到。一個會做事的人是怎么樣?能夠利用有限的資源做最好的運用,把這個資源發揮到極致,這個才是有智慧。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這是不切實際的想像。所以這邊告訴我們,我們要學習《易經》上的益卦。我們知道《易經》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裡面益卦,上卦是風,下卦是雷,「風雷益」。它的象指是什麼?我們知道《易經》有《易傳》解《易經》,解卦象叫做《大象傳》、《大象辭》,「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所以益卦的含義是什麼?我們看到善就應該努力去做,看到過就要馬上改。這是指誰?指自己。不是看到別人,叫別人趕快去做,是指自己。

這是發三種心,這三種心要同時發,效果才會好,發恥心、畏心、勇心。尤其在現在這個社會,改過的機要在哪裡?畏心。大家都怕有不好的果報,大家都怕命運不好。你跟他說要有羞恥,我們有過錯是羞恥的,人家說好,謝謝再聯絡。我們看現在這個社會,我們都常常聽到,現在這個社會,大部分人都不是吃素的對不對?我們常常聽到這個,我不是吃素的。不是吃素的就是善男信女很少。但是人你跟他講,這樣可能命運會不好,他可能還願意聽兩句。所以現在這個社會,大家的根性,眾生的根性,大不如了凡先生的時代。改過之機要在畏心。

剛剛是講發三心,落實有三改。這三改功夫不一樣,每個人可以做到的程度也不一樣,為什麼?這個有程度的不同、根性的不同,所以採用的方法不同。層次最低的是從事上改,什麼叫做從事上改?就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改。剛剛走路跌倒了,要小心;走到那邊又跌倒了,這邊有門檻;走到那邊又跌倒了,這邊地上濕。一件、一件改,所以一直跌倒過去。要上個廁所,從一個洞到門檻、到廁所跌倒三次,辛不辛苦?辛苦。這是從事上改,一件事情碰到了,覺得不對,不可以做,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改。這邊舉例殺生,今天不可以殺,明天又手癢怎么辦?所以這個效果很有限。打蚊子,不可以打,實在是嗡嗡叫,晚上睡不著,不行,還是打下去。這很難。不生氣,生氣是現代人的大毛病。很難,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改很難。看到這個人不可以生氣,看到另一個人又氣起來;這句話聽了生氣,不可以生氣,另一句話聽了又不順耳。所以我們要記得,看人不順眼,聽話不順耳,一定要想到絕對不是別人的問題,一定是自己的眼睛有問題,自己的耳朵有問題。

這邊告訴我們,從事上改就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改,效果很差。為什麼?第一個「強制於外」,勉強做的很難。就剛那個例子,上個廁所要跌倒三次。而且病根一直都在,所以碰到緣很容易又發生,非常容易發生。這個「非究竟廓然之道」,非究竟就是不徹底,廓然是開闊。不是廓然之道,我們喜歡走小路,小路就很難走。所以從事上改不是一個好方法。不是好方法,為什麼要提出來?眾生根性不同。有時候後面兩個方法他做不到,總聊勝於無,總比不改好。

再來第二種改,從理上改。二十四頁一開始開宗明義就講,「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先把道理弄清楚,要改比較容易。這邊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殺生,一個是生氣,這兩個大家很常犯的毛病,如果從理上改,應該怎么樣來對治?第一個殺生。第一個想,上天有好生之德,誰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殺它來養活自己,我們自己心能安嗎?人家殺我們去養活他,我們要不要接受?如果說我們可以心安的話,那人家殺我們去養活他,應該也沒問題。我們常常考慮事情欠周全,就是不曉得易位思考,不曉得將心比心。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我做可以,他做就不行,這個哪裡是恕道?我們說恕,忠恕的恕,「恕」是什麼?如其心,想到別人就要想到自己。有忠恕之道才能進入聖人之門,才是仁。這是第一條理搬出來。

有些人到這邊,好,OK,沒問題。那沒有辦法,每個人病輕重程度不相同,吃第一帖藥沒有用,怎么辦?不理他,讓他繼續生病?當然不行。第一帖藥吃了沒有效,吃第二帖。第二帖藥是什麼?「彼之殺也」,我們在殺它的時候,你看它被殺的時候,被分屍,分屍完了又要放到鍋子裡面燉,這種痛苦有多痛苦?可以說痛入骨髓。只是為了我們一點點的口腹之慾,我們有殘忍到這種地步嗎?而且說真的,那個味道好不好吃?經過嘴巴以後就沒感覺了,十秒鐘的感覺;我們現在提倡要吃慢一點,一分鐘的感覺而已。為了一分鐘的感覺讓人家,你看燉一鍋肉要花多少時間?人家說要五個小時,讓人家受苦五個小時,這何其殘忍!

好,第二個道理再想清楚,沒有辦法,我們眾生的病太重,吃了兩帖藥病還不好,還是想吃,怎么辦?來,再服第三帖藥。想想看,有生命的有情眾生都有靈性,既然有靈性,跟我是一體的。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最後明心見性,證得法身,就是要證明什麼?宇宙中,宇宙萬法是一體。既然是一體,我們會不會肚子餓吃我們的手,會不會?而且這邊講,既然是一體,照理說我們應該好好修養自己的德性,讓它能夠喜歡我、親近我,怎么不但做不到,還要殘害它?從理上改,從理上改就是要深明其理。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坐在這邊學?就是要深明其理,而且理要明得深、解得深。因為我們的毛病實在太深了,無始劫以來長久的煩惱習氣,常常不是一帖藥就解決得了的。

對治煩惱習氣,末學跟大家分享末學怎么做。第一個,反省、提醒在所不免。請問每天要反省幾次、提醒幾次?諸位學長意以為何?每天要反省幾次、提醒幾次?我們說至少早上提醒一次,晚上反省一次,對不對?依末學的經驗效果很差,因為毛病很重。末學對自己大的毛病是什麼?寫一個標語貼在桌子的正前面。那個標語看一、二天以後就麻木了,所以末學強迫自己,每個小時專心念一次。念的時候還不能太快,太快第二天又沒效了,一邊念一邊想別的事情。念的時候慢慢念,念清楚,每個小時念一次,對自己重大的毛病,每個小時念一次。這是跟大家分享。

這是講到戒殺的問題。順便跟大家分享,末學有時候碰到一個問題,大概當場就會知道我起煩惱了。末學起煩惱,絕對不會把它放下來,當場就要把它擺平。通常念佛馬上就擺平了,極少極少的狀況念佛擺不平,會,大煩惱。這時候怎么辦?趕快,開始吃藥,生病趕快吃藥。第一帖藥,他不是故意的,他會對我不好,一定是我過去生中有對不起他的地方,他今天才會對我說這樣的話。想一想不行,還不夠。最近末學看到一段話還滿有意思的,拿雞來做比喻,雞會生蛋,也會拉雞屎,我們是吃雞蛋,不會去吃雞屎,鐵定不會吃雞屎。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偏偏要注意雞屎,雞屎緊抓不放,忘了去撿雞蛋?

末學以前修養很差,末學就常常說,今天出門真是倒楣,出門被瘋狗吠到,不過我是人,它是狗,它吠,我絕不能趴下來跟它汪汪,我只能自認倒楣。一帖藥、一帖藥一直吃,直到心平靜下來。結果走了兩步路,還是覺得那隻狗很可惡,還是很想回過頭來,怎么辦?從頭再想一遍,一直想到心平為止。所以末學跟各位分享,第一個真的要反覆的提醒。提醒,對於大的毛病,一天真的要反覆提醒多次。提醒的時候一定要有心,心要放在上面,心一定要放在上面,提醒的時候真正要入心。發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當場解決,有煩惱起來,當場一定要把它想清楚,一個道理不夠,再拿第二個道理,再拿第三個道理。他會對我不好,感謝他,他是來幫我修忍辱波羅蜜的;感謝他,人家冒著下地獄的危險來幫我們消業障,怎么能不感謝他?對不對?多想幾遍,一直把煩惱擺平為止。所以看到不順眼的人,聽到不順耳的話,一定要深信,絕對是自己的眼睛有問題,自己的耳朵有問題,把它看到順眼,把它聽到順耳。

末學在公司待了快十五年,以前也是到處看人家不順眼,到處聽話不順耳。這幾年在公司過得愈來愈快樂,沒有別的原因,每天出門看每個人都順眼,聽每個人講話都順耳。仔細比較看看,他講話沒有變,他長相還是那個樣子。我們有時候常常在期待人家應該怎么樣,他應該怎么樣,我才會覺得比較舒服。錯了,應該是顛倒過來,我應該怎么做,讓人家覺得比較舒服。我們如果希望人家改變,人家不改變,完蛋,問題無解。改變我們自己操之在我,掌控都在我們自己手裡,不要期待別人改變,那是不切實際的想像,而且問題常常無解。跟家人處得不好,改變自己;跟同事處得不好,改變自己。我們聖賢學問都是內學,剛剛才講,向內求,內外雙得;向外求,希望別人改變就是向外求,內外雙失,故無益。

接下來講,喜歡生氣,了凡先生會舉這兩個,一定有切身之痛。前面不是講「余善怒」嗎?他喜歡生氣,所以他一定非常有經驗,這是人家的經驗之談。我們希望人家做改變,我們自己做到,我們自己做到以後就煩惱即菩提了。沒有做到之前是煩惱,真正改過以後,煩惱就變成菩提了,統統都是幫助眾生的材料。了凡先生早年好怒,他改過以後就知道教我們怎么改。二十五頁這邊講,第一帖藥是什麼?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我們自己不是十全十美,我們怎么能要求人家十全十美?而且人有缺點,將來一定都有果報,這樣是很可憐的,我們應該要憐憫人家才對。這是第一個。說真的,好也是他的事,不好也是他的事,我們時機未成熟,硬要干涉,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很多人常常勸架,自己反而加入吵架之中,就是沒有掌握到這些分寸。勸不了,勸不了我們就應該退到一邊,等待時節因緣成熟。勸不了硬要勸,就會常常自己加入吵架集團之中。第一帖藥。

再來第二帖藥,天下沒有自以為是的豪傑。自以為是叫做傲慢,傲慢怎么能夠稱得上是豪傑?豪傑只有自謙尊人、自卑尊人,更不用說有怨恨人的學問,都是包容人家。我們從學習到現在,我們都知道,儒家有一句很重要的心法,「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邊也是一樣又提出來了,《中庸》、《孟子》裡面都談到,「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外面的社會不好,外面的人不好,為什麼?我的依報不好。外面的人事環境、社會環境,是不是都是我們自己的依報?依報是不是隨正報轉?我的正報不好,我沒有包容心,我沒有做出好的模範,足以影響人家改變,這邊講「德未修,感未至」。所以我們不要講這個人善根真的很差,跟他講半天都聽不懂。我們一定要從自己的修身做起,所以這邊講,我們全部都是反省自己。

《論語》裡面也講,「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要讓天下歸仁,需要很長時間嗎?不用。一日,很短的時間,看我們自己願不願意做到。外面的環境隨時都是隨我們心念在轉變。請問大家,大家覺不覺得自己是好人?很簡單,看外面環境都是好,看外面環境每個人都是好人,就是好人,外面的環境是我們內心的反應。還有看誰不順眼,我們稱不上是好人;當有一天我們看到這個社會全部都是好人的時候,我們就是好人。

後面講,有毀謗的時候,都是在磨鍊我們的地方,都是在幫助我們修忍辱波羅蜜。沒有這些毀謗、沒有這些考試來考我們,我們怎么知道我們的程度到哪裡?我們說「人貴自知」,很多人沒有做好,還自以為做好,所以這一生才會毀了。我們如果常常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裡,我還有哪些做不好的,我們才有改進的空間。什麼叫做開悟?何謂開悟?能夠明白自己的程度,明白自己錯在哪裡,這才是開悟。所以人家罵我們、毀謗我們,這幫我們消業障,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程度,這個人是我們的好老師。善人、惡人都是老師,看我們會不會學而已。

再來,聽到毀謗,我們人最怕被冤枉,被毀謗、被冤枉,一定急著要解釋清楚。可是人家如果有心毀謗,解釋有用嗎?那故意來鬧的,愈描愈黑而已。所以對於人家的指正,我們該有怎么樣的態度?我們自己該有的心態是什麼?第一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家說得對,真的,我們應該要改進,謝謝他。人家說得不對,要不要澄清?不要。為什麼?說話要負責任的,我們在公司都是這樣,你給老闆提一個方案,老闆會問理由,我們說話要負責任。我們來分析看看,剛剛講,存心來鬧的你澄清不了,愈描愈黑,而且他正好你一言我一語,剛好把這個議題炒熱,所以這個時候最好就是不答。再來另一種狀況,人家是誤會,為我們好,你一澄清,人家以後就不好意思,以後真的什麼都不敢跟我們講。吃虧的是誰?以後再也沒有人幫我們指正錯誤,吃虧的還是自己。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是非對錯,時間久了自有公斷。自己澄清最難澄清,時間久了,自然有旁人會幫我們澄清,旁人澄清比自己澄清好太多了。

所以對於毀謗,我們應有的態度是什麼?這邊分析,你看正面說、反面說都有了。「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一個巴掌拍不響,他講久了沒有人回應,他總會有嘴巴累的一天。從反面說,「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我們在這邊解釋,人家故意找我們的麻煩,解釋是解釋不清的,反而就好像作繭自縛一般。所以種種的過惡,不同的過惡是不是有不同的理來對治?所以聖賢教誨要學,要長時間的薰修,就是在這裡。我們學聖賢教誨都是在明理,長時間的明理,明種種諸端的道理,對治我們種種不同的過錯。

可是也很麻煩,不同的病有不同的藥治,看我們的病有多少,那我們該吃的藥真的都可以開藥房了。所以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有,下面講從心上改。我們的過錯實在是太多了,但是過錯都是怎么來的?都是心所造的,只要把心控制好,問題就解決了,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說從喜歡好的東西,喜歡好的名聲,喜歡生氣,這些過錯你不用一個一個去找原因,找對治的方法,只要我們一心向善,都把我們的念頭定在正念上,邪念就污染不上。這個叫做從心上改,二十六頁有一句話,這是「精一之真傳」。中國的道統,精一的真傳是什麼?「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幾個字。人的心,兩種心,一種是人心,就是充滿煩惱的心;一種是道心,也就是真心。我們希望有哪種心?哪種心是聖賢之心?道心。人心很危險。怎么樣可以得到道心?惟精惟一。從心上來下手,執取中道。所以精一的真傳,從心上下手,過由心改,心造也是由心改。這是不是跟我們念佛法門一樣?我們念佛法門,你看我們每天妄念有多少!把我們的心思專注在佛號上,就不會想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所以心上改,最直截了當就是念佛,念佛剛好就可以幫助我們從心上改。

這邊講,最上乘的方法是治心。這邊開始分析,這三種改的優劣在哪裡?最上乘的改法是治心,讓我們的心時時保持清淨,妄念一旦起來,馬上就要察覺到。所以第一層的功夫是什麼?才動即覺,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心一亂了,妄念一起來,馬上就要察覺到。怎么做到?有時候我們生氣了半天才知道,我怎么氣了十分鐘!怎么樣可以做到才動即覺?心當然要清淨,清淨心突然有一點波動,馬上就察覺。清淨心怎么修?當然要在平時修。所以才動即覺不是口號,要有平時的功夫,碰到考試來的時候,我們才能察覺到,才動即覺。

第二層功夫,「覺之即無」。我們是覺了,也知道自己在生氣,可是那個氣就壓不下來。佛號壓不住煩惱,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覺得這個人很可惡,一邊念阿彌陀佛還是一邊生氣,有沒有?末學有過。真的,末學大概將近十年前,碰到一個很大的事情,佛號壓不住煩惱。佛號壓不住煩惱怎么辦?初學絕對有的現象。怎么辦?這邊告訴我們,壓不住煩惱的時候,趕快理上改拿出來用;心上改壓不住煩惱,趕快再加上理上改。他對我不好,他背叛我,我前輩子就是這樣對他的。他今天對我不好,感謝他幫我消了一條業障,我還了一條債,多快樂!今天債務少一條。感謝他這樣教我,我不可以這樣對人家,不然會被人家討厭,萬一我碰到的是一個小人,一刀就把我捅死了,謝謝他幫我躲過這么多危難。理上改,心上改無效的時候,理上改趕快拿出來。

真正明理,絕對是有理有事,理事不二。明理的,一件事情碰到了不可以做,自己知道。現在人自以為有聰明,世智辯聰。自以為聰明,我書念得這么高,道理都明白了,事上隨便就好了。這個叫做執理廢事對不對?執理廢事叫做惡取空。惡取空的下場是什麼?惡取空,「撥因果,莽莽蕩盪招殃禍」。真正明理的人,一定是每件事情都做得合理合宜,這個才是真正明理。自以為明理,事情上都不需要,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我只抓大條。末學在公司裡面看過,有些人這樣,辦公桌弄得亂七八糟,這個以末學的經驗看起來,那個事情常常都因小失大,事情都沒有做好。真正會做事的人理事圓融,有理有事,理不廢事,從事又明理。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又可以讓我們對理的悟入更深一層。

所以這邊告訴我們,「以上事而兼行下功」,從心上改、理上改,兼事上改,可以。只曉得從事上改,這個做起來很辛苦,比較笨拙。這是講改過有三種方法。前面三心同時發,後面三改跟根性有關,根性不足,你硬要叫他心上改,功夫不得力。如果一直停留在事上改效果很差,久了容易退轉,而且容易起疑。所以我們這些不上不下怎么辦?趕快努力學習聖賢教誨,從理上改,補足理上改的功夫。我們學習聖賢教誨都是在補足理,理上改,這樣一段時間以後,心上改功夫才會得力。

我們剛剛講人貴自知,我們過是有在改,改過有沒有成效,自己要常常勘驗自己。不然改了沒效,經過一、二十年白費工夫,浪費時間。所以我們要常常勘驗自己。怎么勘驗自己法?「顧發願改過」。第一個,明顯的、大家都看得到的,大家都能理解的,要有善知識、良朋提醒,要親近明師、親附善友,非常重要,暗地裡鬼神會有感應,會幫我們做證明。先講正面的,改過有效,會有什麼樣的症狀?第一個「心神恬曠」,每天都覺得很快樂,每天都覺得很舒服,而且漸漸有智慧,事情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又能夠處理得很好。遇到人家來障礙我們,我們也不會生氣,可能還會覺得很高興,人家來幫我們消業障,人家來幫我們修忍辱波羅蜜,怎么會不高興!甚至於作夢,夢到不好的事情遠離我們了,夢到聖賢來幫忙,夢到種種殊勝的景象。但是碰到殊勝的景象,我們應該如何自處?我們應有的態度是什麼?做對了怎么樣?繼續保持下去。心裡要不要因為這樣就高興起來?高興起來就著魔了,心就亂了。所以好境界、壞境界,怎么樣?不要理它就是好境界。這些都是用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程度而已,更重要的不能少得為主。自己才考了十分就覺得很了不起,有九十分都答錯,還要繼續努力。這是從正面講。

我們改過如果有成效的話,一定會覺得每天都過得非常的愉快。末學過去碰到過很多很大的困難,末學沒有求財,末學求快樂。人生所求不外乎財富、智慧和健康,末學沒有求這些,末學求快樂。結果有沒有得到?其他沒有求,會不會就得不到?同時得到。末學很聰明,沒有求財富,末學求快樂。

這邊舉了個例子,蘧伯玉先生,魏國大夫,孔子對他讚嘆不已。這個人很會改過,這個人可以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停的改過。但是像人家這么會改過的人,到了五十歲統統改完了嗎?還沒有。人家這么精進、這么認真的人是這個樣子,我們想想我們自己,差人家差很遠,有什麼好自傲的?你要更加加緊努力才是。我們如果自以為自己值得驕傲,做得還不錯,那是什麼?自我感覺良好,真的是自我感覺良好。這邊書上講,事實上是我們太粗心了,而且眼睛有毛病,看不見自己的過錯。

再來接下來,如果不改過的話,過惡深重也會有徵兆。有哪些徵兆?我們可以跟前面那些正面的徵兆對照一下,剛好相反。前面人家是什麼?心神恬曠,智慧頓開,這邊是「心神昏塞,轉頭即忘」。現在人常常有個毛病,怎么記憶愈來愈差?末學跟大家報告,沒有這回事。末學今年四十五歲,到今天看書還能過目不忘。末學還很清楚,末學第一張信用卡(十八歲)的卡號,末學到今天還記得。末學所有的銀行帳號密碼什麼,統統在腦子裡面,絕對沒有記憶不好的這件事。你常常在用就不會生鏽,就好比一把刀子一樣;我們常常在看書,常常領略其中的道理,記憶力就不會衰退。

這邊講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末學早年也做不好,也有業障病發作,業障病發作的時候就是這個現象,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末學以前很會考試,只要有考試,不管那群人有多少,甚至到幾萬人,末學都是第一名。但是碰到一次很重要的考試,那時候業障病正在發作,就是這樣。末學早年身體都一直很好,睡眠時間不用很長,每天精神都非常好。那段時間,真的是每天怎么睡都睡不飽,書怎么都記不起來,本來過目不忘,那段時間偏偏怎么都是記不起來。

再來,「無事常煩惱」。這個是現代人常有的毛病,明明過得很好,突然煩惱起來,我十年後該怎么辦?我下個月會不會被裁員?公司會不會倒閉?我等一下坐飛機,那個飛機是馬航嗎?無事煩惱。等一下飛機會不會突然在我家就壞了,剛好壞在我家的樓上?每天都無事煩惱。

再來,「見君子而赧然消沮」,看到有德性的人覺得不好意思。為什麼?物以類聚,自己跟人家不一樣,所以自己不好意思,不喜歡跟君子在一起。「或聞正論而不樂」,聽到聖賢的教誨不喜歡聽。所以我們有時候跟人家分享聖賢教誨,人家不要聽不能勉強人家,時機沒有成熟。你硬是強迫他,以後他五十公尺外看到你,馬上拔腿就跑,真正他碰到困難,你再也沒有機會幫他了。所以人家不能接受,我們要趕快轉移話題,這樣以後也許真正有一天,我們還有機會幫到人家。所以講話是大學問。公司最喜歡派末學出去談判。末學以前常在華藏跟大家共學科判,科判裡面講聲音的語調,一些舉止動作都可以看出他的心思。所以末學去談判,他的底線末學猜得到,末學的底線他猜不到,末學不會露出那些毛病來。

還有「施惠而人反怨」。這有很多內地來的朋友,我們台語有一句話,「做到流汗,嫌到流涎」,我們很認真想要幫人家,愈做愈讓人家討厭。為什麼會這樣?沒有智慧,沒有針對人家的需要去付出,都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煩惱習氣在做。為什麼會沒有智慧?不改過,不改過怎么可能會有智慧?再來,或是夜裡夢到一些不好的東西,甚至胡說八道,這些都是不好的景象。如果有這些景象,我們一定要自己警醒,一定要趕快回頭。不要說這個孩子小時候不乖,長大自然就會好了,蔡老師不是說算命都會這樣講嗎?這種就是邪思,胡說八道。自己會變好,哪有這回事!還是要靠自己,這邊勉勵我們,千萬不要誤了自己。

我們如果真的有一些景象,可能有一些不好的事情要發生的時候,怎么自救?譬如說夢到過兩天要有地震,趕快坐飛機飛到沒有地震的地方去,是不是這樣?如果災難都躲得過,因果定律就破壞了。末學常常舉一個例子給大家聽,前幾年有一天,弟弟突然告訴末學,昨天晚上夢到爸爸跟他說某年某月某日他有血光之災。爸爸還在世,在夢裡怎么會夢到?這個一定是有特別的聖賢來提醒,時間講得很清楚,某年某月某日。到了那天我們都很小心,都待在家裡不敢出門,出門有血光之災,外面很危險。結果是什麼?血光之災就在家裡。所以碰到有這種警兆怎么解決?怎么樣可以趨吉避凶?我們從這邊講到現在,怎么趨吉避凶?改過遷善,《了凡四訓》從頭到尾不是一直都在教我們這個嗎?改過遷善,懺悔,懺悔就是回頭,就是改過遷善。有一個小沙彌,他的師父有神通,知道他活不久了,叫他回家去省省親、見見家人。小沙彌回去了,順便好好給他玩了一個月才回來,難得離開!回來他師父嚇了一跳,你怎么可以回得來?我都已經把你的房間收拾好了要做他用,怎么還回來?仔細一問,原來他在路上救了一堆螞蟻。所以人的命運,隨時隨地都在改變,真正能幫我們趨吉避凶的就只有斷惡修善,真懺悔,真回頭。

我們第二節課就先到這邊,還剩十分鐘,我們是不是恭請尊敬的悟道法師給我們開示一下?我們大家熱烈掌聲恭請上悟下道法師。

悟道法師:尊敬的陳老師,諸位法師、諸位嘉賓、諸位同學,大家中午好,阿彌陀佛。早上我也跟大家一起上課,我們聽陳老師他這么精詳的給我們解說,也把他修學的經驗跟我們分享,非常難得。陳老師四十五歲,我聽到也非常歡喜,因為後繼有人。希望多一些年輕人來學習聖賢佛菩薩的教育,我們將來這個世界才會有救,才有希望。我也很認真在聽講,我也做聽講隨記,聽到有一些很有啟發性的把它記下來,以後遇到同修,我也可以再跟大家分享。

《了凡四訓》這本書,我剛才休息的時間跟陳老師交流了一下。在二十幾年前,我們台北市警察局王警官,他是擔任輔導警察的,他發心把《了凡四訓》做成有聲書,就是請電台專業的播音員把這個念一遍。早年,二十幾年前都是錄音帶,他就拿著到處去結緣,主要拿到學校去。當時他發的心很大,給我們淨老和尚報告,老和尚當時(二十幾年前)就拿了一千多萬台幣給他,統統去做錄音帶。做完了沒多久,他說結緣完了,因為他送得很快。後來他又來跟師父報告沒錢了,送光了,師父就帶我去景美那箇中小企業銀行開保險箱。因為我有個師弟悟弘師,現在住在香港,他以前做貿易賺了不少,他也沒結婚,出家了就把金條一條一條的都供養師父。師父不敢放在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我們曾經遭過小偷,功德箱都被偷走了,所以就放在保險箱。師父就帶我去拿那些金條,全部給王警官去做《了凡四訓》,救災難。他去賣了幾百萬,一下又沒了,沒了又來找我,我說人家供養我的是比較小錢,師父錢比較大,我們統統給你了,現在我也沒了,送得那么快。後來他就到台灣各地淨宗學會,他就去化緣,做這個錄音帶。

當然這個是好事。但是像淨老和尚這樣布施的人,大概只有他老人家一個。因為他已經修到一個程度了,他才能做到,布施,我剩下一千多萬統統給你。但是其他人還沒有修到他那個程度,能夠布施一點就不錯了,有的甚至還沒辦法,做不到,沒辦法、做不到的,他去化緣就給他壓力。所以我到南部去,聽到有同修跟我講,我們現在看到王警官來都好害怕,都趕快跑,怕他來化緣。後來王警官又來找我,我說你不是在弘揚《了凡四訓》嗎?《了凡四訓》不是講得很清楚嗎?要向內去求,就不要到外面到處去化緣了。那怎么向內心求?就是自己照這個來修,帶大家來學習、來改過、來深入,得到的這個效果,自自然然就感應外面的人。

這樁事情,我們淨老和尚的確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所以我多少也學一點,學一點還做不到位,但是也有一點小效果。今天能夠辦一點事情,也是跟我們淨老和尚學習的,學習布施。以前在華藏圖書館有一個瑩空師(女眾),她出家很早了,比我們老和尚還早一年。那時候她到圖書館去學講經,她就跟我講,她說道師,人家供養你的錢,你不要統統拿去布施,你要留下來跟會。大陸上不曉得知不知道跟會(互助會),就是民間互助會,跟會。以後你買個房子,不然萬一被館長趕出去,你要去睡火車站,她說要睡火車站。我聽聽她是一番好意,她說你自己總要留個一點,不然將來你被轟出去了,你就住火車站。她說我自己都有買一個房子,預備將來被趕出去我還有個房子住,不然就要去住火車站。後來我聽師父講經,師父不是這樣教我們,師父說要趕快布施。所以我還是沒有聽她的,也感謝她的好意,還是把錢統統去印經,向師父學習。後來她去跟會,跟會被一個同修倒了,有一天她去向人家要錢,我不好意思給她泄氣(被倒了好幾百萬),我說當初還好沒聽你的,跟你去被倒了,現在要也要不回來。所以我的選擇還是對的,選擇布施。到現在,今年出家第三十年了,目前還沒有睡火車站。昨天睡在這裡還不錯。

修學有這個效果、經驗告訴我們,的確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去證實的,我們透過這樣來修,它才有效果。所以當時我就跟王警官建議,我說你要深入,你學了就要去用,不然你在推廣這個,你自己又沒有這樣修,你現在做的跟裡面講的又不一樣,當然大家對你就沒有信心。你這樣修,不要怕沒有人護持,因為大家眼睛都是雪亮的在看,看你怎么做。所以只要我們依照這個去修。當然剛才陳老師講的,我們各人根器不一樣,時節因緣也不一樣,所以每個人修學進展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各人有不同的根器,也不能急於一時,但是總是我們慢慢的來提升。

好,今天我們這節課到這裡。等一下,昨天早上請我們淨老和尚現場給我們開示了十五分鐘,我們大家都說要聽。這幾天到圓滿,利用中午吃飯的時間、晚上吃飯的時間,我們就在這裡一邊吃飯一邊聽,也不浪費大家的時間。我們在道場就是這樣的,三餐吃飯就是放光碟。這在古代叢林,吃飯也是一堂功課,這堂功課它也不浪費。因為老和尚昨天這個開示很簡短,但是很重要,你沒有多聽幾次,保證你一定忘記。要像陳老師那樣,過目不忘才可以;如果像我這樣的,肯定要多聽幾遍,業障比較重。要多薰習,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好,祝大家用餐愉快。阿彌陀佛。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改過之法陳威男老師主講(第七集)2014/8/26台灣台北市救國團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