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15/10/7

文:濟群法師

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使人們對佛教有諸多誤解。比如:佛教是否悲觀、消極、禁慾?是否不關心現實人生,更重視死亡?學佛者是無情的嗎?濟群法師特別針對當今社會對佛教存在的誤解進行闡述,為修學之人提供正確的人生觀。

第一個問題:消極還是積極?

消極、積極代表對人生、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前者看得虛無,易流於斷見;後者看得實在,易落入常見。

很多人認為佛教消極,主要來自三方面的誤解:第一,出家制度。出家人放棄世俗生活和對感情、財富、地位的追求,從世間標準看,給人消極的印象。其次,生活方式。出家人追求簡單、樸素的生活。第三,處世態度。出家人與世無爭,尤其是佛教中的忍辱法門,讓人誤以為是學佛是消極的逃避。

接著,法師從幾方面說明,佛教是積極而非消極的。首先,佛教強調發願。每位菩薩在因地都發下大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地藏王菩薩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等。可見,學佛者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其次,佛弟子要積極研究經論,開啟空性智慧,了悟生命真相,承擔人生使命。佛教史上,就記載了無數祖師大德為法忘軀的感人事跡。普通人認為佛教消極,是以他們的標準得出的結論,事實上,是不了解佛教在世間的意義和價值。真正的佛教徒是非常積極的。

第二個問題:悲觀還是樂觀?

悲觀、樂觀代表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樂觀主義有兩種,遇到挫折就變成悲觀的樂觀,其實是膚淺而盲目的;而樂於選擇正向智慧的樂觀,是值得學習和鼓勵的。

世人認為佛教悲觀,主要來自佛教“人生是苦”的教義。之所以說苦,因為凡夫生命是以迷惑、煩惱為基礎,是製造痛苦的永動機。這是一種如實的認識,而非對人生的悲觀情緒。同時來自對出家制度的誤解。事實上,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痛苦的根源,那就是對世界的錯誤認識和內心的迷惑煩惱。

佛教從緣起看世界,認為一切存在都是條件、關係的假相。雖不恆常,但也並非斷滅,一切事物間都蘊藏著因緣因果。生命就像河流,從無始的過去延續到無盡的未來。如果不了解輪迴的理論,生命是沒有長度的;不了解心性的理論,生命是沒有深度的,沒有長度和深度的生命是渺小而短暫的。通過修行,佛陀發現了覺醒之道。過去諸佛和祖師大德都由此走向覺醒,使我們看到了典範、希望和方法,對人生充滿信心,不再悲觀。

但佛教也不是樂觀的。生命沒有成就之前,樂觀不起來;即便修行有成,依然不能樂觀。因為無量眾生還在輪迴中飽受痛苦,需要幫助,這是大乘佛子的使命。真正的佛教徒,不僅要自己解脫煩惱,還要對眾生具有無限的慈悲和願力。

第三個問題,禁慾還是縱慾?

法師首先明確了何為“欲”。“欲”是需求,佛教將欲望歸納為五種,財、色、名、食、睡。其次是佛教如何看待欲望。從道德屬性上,欲望可分為善、惡、無記三種,既會成為犯罪的原動力,也會成為完善人格、高尚精神追求的動力,佛教稱為善法欲,是走向解脫,成就覺醒的重要動力。佛教對欲望的態度,是反對縱慾,也不主張禁慾,而主張少欲、知足、惜福。

第四個問題,重生還是重死?

一般人認為佛教更重視死,如佛陀是看到生老病死而出家;佛教中經常說“了生死”;寺院為亡者做經懺;淨土宗通過念佛往生西方等。事實上,佛教既關心現實人生,也重視死後歸宿。法師從人身難得、活在當下、現法樂住、人生佛教理念等幾方面,闡述了佛教對生的重視。同時,佛教也重視死,如念死無常、臨終關懷等,並且重視死後的歸宿。即佛教的三種利益:現世利益、來世利益和究竟利益。

第五個問題,自利還是利他?

法師針對有人認為佛教徒只管自己、不管家庭和社會的看法作了分析。首先,何為利益?通過辨析義和利的關係,說明道德和利益並不衝突;相反,遵循法律、道德,如法求財,方可持久。並以讀誦受持《金剛經》的利益為例,說明智慧的價值遠遠超過財富。法師指出,一個人真正想要自利並不容易。因為人們並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生命真相,也不了解人生因果,所以自利需要智慧。自私未必能夠自利,無私才能自利。在純粹利他的過程中,可以成就慈悲;破除我執,方能成就智慧。佛法提出無我,正是在利他中完成悲和智的修行。所以自利和利他都需要智慧。只有學習佛法,才能真正懂得如何自利和利他。

第六個問題,出世還是入世?

世界一詞出自《楞嚴經》,法師從何為世界談起,分析了一般人對世界主要有貪著和厭離兩種情緒,並對比了各種宗教對世界的認識。針對社會上認為佛教厭世的看法,法師從出家制度、出家原因等方面進行剖析,指出這一看法的片面性。因為佛教強調的出離心不同於厭世,其目標是追求解脫。厭世是消極、被動的,而出離心是積極、主動的,是以佛法智慧看透生命真相的選擇,之後還要積極修行。尤其是大乘佛法,要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一方面通達一切有為法,培養超然的心態,同時又生起無限的慈悲。所以,佛教既有出世的超然,同時又積極入世。

第七個問題,無情還是多情?

法師通過何為“情”,佛教所說的“有情”,以及佛教怎么看待情愛,指出眾生在輪迴中,為無明所縛,愛結所系,流轉生死,恆受苦惱。一旦超越痴、貪、我執,就能成就慈悲大愛。針對出家是否無情,法師指出:世俗情感是有染污的,以痴、貪、我執為基礎,是造成生死輪迴之因。而在智慧認識的基礎上,來自信仰和恭敬的情感是沒有染污的。作為佛弟子,我們要像佛菩薩那樣,關愛一切眾生,正所謂“多情乃佛心”。

第八個問題,隨緣還是進取?

法師指出,“隨緣”之說和佛教對因緣因果的認識有關。隨緣不是隨我,也不是被動無奈的,而是看清各種因緣後做出的智慧選擇。隨緣才能更好地進取,二者相輔相成。在世間做任何事都要有隨緣的智慧,目標明確,方法正確。用緣起的智慧看世界,看人生,既可以成就世間的事業,也可以認識生命真相,證得空性智慧,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