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幸福人生: 育兒教育

教孩子的學問:別學沒人味


時間:2015/10/11 作者:明華居士

【教孩子的學問】

別學沒人味

傳統文化老師:老師好!

陳老師:大家好!

傳統文化老師:老師,我們在前兩集一直聽到您說到,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學校最後教出來的孩子和父母也不親,您之前提到這叫書呆子教學,我們想請教老師,這是什麼原因?

陳老師:我們今天看到很多學傳統文化的,包括一些佛化家庭,教出來的孩子跟父母也不親,他也不會孝敬父母,跟父母的感情還是淡薄,什麼原因呢?我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是我特意做的。夏天,天氣很熱,北京,這個國小堂里學生很多,看到我進來,光著膀子,扇著那大蒲扇,他們男生女生都到了,沒見過老師這樣,因為一直教給我們「冠必正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怎麼光著膀子進來了?就大搖大擺,在學生們面前。大家那會兒我記得是剛吃完午飯,課間休息,其中有個同學,年齡稍長,十七歲,他有疑問,我看出來,我就給大家一塊兒講。他說這是為什麼呢?我說傳統文化【弟子規】學了之後是幹什麼的?大家說是為了我們生活幸福,是正人君子的樣子。我說你們的父母學沒學?我們父母學佛的,我們家裡人也學。天氣很熱,爸爸光膀子吃飯,我小的時候我印象特別深,爸爸下班回來,那會兒沒空調,平房,吃的那滿身滿臉都是大汗,光膀子,那飯吃的,還吃大蒜,夏天的時候。我說你們見過父母這樣?見過。我說你要不要,你學了傳統文化了,你學了【弟子規】了,這個「冠必正紐必結」了,你會怎麼跟父母說?這同學講,那我當然要提醒爸爸不能光膀子,這不文明,這不禮貌,不符合【弟子規】。我說你看,我就怕你們學成那樣,這叫什麼呢?學傻了,學呆了,把人情學沒了。學傳統文化就怕學成這樣,人情事理不通,最後學的大家覺得這個人學傻了,不願意跟他親近了。我們一定要知道【弟子規】是做人的規矩,但是它不是死的,它跟人情事理是通的。我說你們只記得「冠必正紐必結」,穿衣服要整齊,對,你們還忘了【弟子規】有一句話「親所好 力為具」,天氣那麼熱,你就看著這個爸爸在這兒,剛下班多累,再吃飯,那熱,我說你就忍心看著他出這麼多大汗還在那「紐必結」嗎?你忍心嗎?你忍心說明你腦子呆了,人情事理不通了,「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那是什麼呢?那是在一定的場合,到了家裡,尤其是別人,你比如說來的客人或者是家裡的長輩,天氣熱快把外套脫了,你得主動這麼做,「親所好力為具」不僅僅是針對親人,一切的大眾你都要體諒他,他的苦衷。學傳統文化不能學到最後討人嫌,讓大家看著這人說,這人痳木不仁,那就錯了。如果說爸爸光著膀子,滿頭大汗,你應該怎麼樣?趕緊拿那個熱毛巾給爸爸擦,爸爸慢點吃,不著急,您看您這汗都滴到碗裡了,慢慢給擦,不管是閨女是兒子都得這麼幹,對爺爺奶奶奶、外公外婆、對長輩、爸爸媽媽,通通如是,「親所好力為具」,不能學傻了。你在那說,爸爸你都學【弟子規】了你還光膀子,你說你爸爸什麼心情,難過,行了,聽兒子的吧,這咱那個不能破壞形象,你這樣做才叫破壞形象,破壞什麼形象?把「父子有親」破壞了,所以說大家一定要懂,【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所有這些東西,包括師父講喝酒,這次鳩山首相夫婦,日本前首相到中國來訪問,我在這個飯桌上陪同,紅酒,喝不喝?人家來敬酒,你喝不喝?在這種情況下,師父就講,開遮持犯,該喝不喝你犯戒,不該喝你喝了你還是犯戒,它是活的嘛。師父老人家今年八十八歲了,我過去有機會,多生有幸,能在飯桌上看到師父在那吃飯,我在飯桌上陪著,天氣熱了,師父就把這扣子敞開,冬天的時候裡邊兒還有衣服,敞開,裡邊兒是馬甲,你能過去說,師父,「襪與履俱緊切 紐必結 冠必正」,我能說這個嗎?那不是書呆子嘛。那你還有沒有點人心哪,多大歲數人了,你爸爸媽媽下班回來多勞累,他吃這口飯,你說你能不能讓他痛快點,你還在那「紐必結」,你這不找打嘛。所以說人一定要懂,要真愛別人,該把這些放下的時候你不放下,你破戒;不該放下的時候你放下了,那也是破戒,一樣的道理。【弟子規】是活的,它終歸的目地是為了「父子有親」,把這個破壞了,那【弟子規】就被你用錯了,就被你學傻了,教錯了,同學們聽我講完這個,有點明白了,敢情天氣熱的時候我們得幫著老師擦汗,要體諒老師的不容易,你眼裡邊只有這些書本上的東西,你根本看不到活人的苦樂,你那真叫學呆了。家裡老爺爺,七八十歲了,今天高興,他也不好意思直說,他在那兒,這一動作一表現出來你就能看得出來,我是能看得出來,你們不修、你們不練你們看不出來,趕緊找酒壺,給他倒一小杯,他高興,他想喝杯嘛,你就讓他喝一杯,倒上,跟爺爺講:「爺爺,今兒您高興,這麼多好菜,都是您的兒孫給做的,我們陪著您喝兩杯。」看看,他高興嘛,這時候站起來一個,那閨女孫子兒孫站起來了,「年方少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你說來這麼一句,那些兒孫們,當然孩子不能陪著,那些三十左右歲的你說你怎麼辦,孫子已經發話了,剛學完【弟子規】回來,爸爸媽媽你們不能喝酒,你們還年輕,「飲酒醉最為醜」。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懂,一切的方便都是為了愛,愛裡邊要有智慧,您就使勁喝吧,您抽菸使勁抽吧,那不可以。所以說在任何地方對待任何人,它是活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知道,這裡邊有深厚的感情在,你說我為什麼不會?因為你沒感情你不愛,你真愛他,你真愛父母,你什麼都會了。所以說我們對這些學生要教給他們,父母要告訴給子女,這些東西統統都是為了我們家庭和睦的,為了幸福的,不能夠破壞身心的和睦,這個最重要。所以爸爸在那汗流浹背吃飯,搧扇子也好,拿毛巾擦也好,統統都是什麼呢,最好的榜樣,沒話說。你看我遇到過有個義工跟我講,老師,上廁所的時候,那個尿不小心沾到褲子上了,時間長了那上邊都有印跡,說不好看,老師您能不能小心一點、注意一點呢?我就告訴他,注意不了,那為什麼呢?我就要看看周圍這些學生還要不要自己的臉面,這什麼意思?不好懂,你看我說的這個話很重,為什麼呢?這對他是責罵,這是古法,罵他什麼呢?不能夠對老師有恭敬心,做不到,真有恭敬心,他會照顧好老師。中國古話,老人在街上走,兒孫的一雙手。我說你們做學徒的,做義工的,不能夠照顧長輩,反而還要讓長輩自己照顧自己,這就是沒臉。這句話不但是對義工,對這些學生們,傳統文化學生們都是很好的教育。你在家裡邊對你的老爺爺要不要也這麼講?孫女說,爺爺你注意點,上廁所那個尿別撒在衣服上,那個爺爺真的是明白人,那就是一拍桌子,我就不注意了,我看你們要不要臉。中國古話,丈夫在街上走,媳婦的一雙手,什麼意思呀?你丈夫你照顧的好不好,全看你這媳婦的德行;老人在街上走,兒孫的一雙手,你家的父母長輩走在人前,穿的邋裡邋遢,這沒擦乾淨,那沒洗乾淨,誰沒臉?兒孫沒臉哪!你看他住的、你看他吃的、你看他穿的,你們怎麼伺候的?還覥著臉來說讓他注意,他注意不了,這就是什麼呢?人倫的教育。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知道,兒女不能伺候好你,不能盡孝,是我們做父母長輩的羞恥,沒教好。人說這誰家的孩子,有人養沒人教,這過去我聽說的那罵人的話、難聽的話,我們那個年代,現在沒人說這個了。那是做家長的羞恥,沒有教養,他不知道盡孝,做老師的,如果學生沒有恭敬心,不能夠照顧老師,那是做老師的羞恥,學生不懂得本分,這是古法。所以沒聽說過,我就把它提出來。除非真的臉面都不要了,才會去覥著個臉跟老師說、跟父母說,「你要注意這髒了、那兒什麼」,這一教,學生們都聽明白了,這麼回事,是我們自己沒有做到,沒做好,沒有安守自己的本分,反而去要求老師和長輩,錯了!你看是這個意思,這是為了教育他,教育所有的人,為人子應該怎麼做,而不是去要求父母,你應該怎麼做,沒那個事,就等著你看你會不會做,那個孩子你看他小你也教他,這杯茶放不好,重新來,就得這麼教。端不好顫顫巍巍,再端,今天別吃飯了也得把這杯水端好,你端不好你要知道,爺爺奶奶看到心疼你,下次他就不用你端了,你永遠都不會端,端不好再端。所以我遇到過有個同學,也是一個小公子哥,家裡嬌生慣養,出去了他好像是七八歲,打掃衛生,客人們吃完飯,打掃衛生,他跟那個班主任講,這個笤帚我不會用,用著不習慣,告訴我,我說不習慣,行,給他買一個,讓他天天用,用一個月他就習慣了,天天掃。不習慣?小小年紀敢說這種話,得這麼教啊,你不要說一個月,兩天他什麼他都會了。所以今天的學生,年輕人為什麼什麼都不會?沒人教啊,他為人子、為學生、在工廠裡邊什麼師傅徒弟,他作為徒弟的本分根本就沒人給他說。這我們都知道,我們那個年代在工廠裡邊學徒工,那怎麼對師傅?從食堂把飯菜打好了,熱毛巾,照顧好了,跟照顧爸媽一樣,為什麼呢?這就叫師道,現在人看不懂,其實你問家裡的老人都知道,我們代代都是這麼過來的,這是規矩。徒弟、學生沒有恭敬心,你還大家是錢的關係,現在學校師生是錢的關係,我交給你這麼多錢了,你就得給我上好課,不可能教好啊。師父常講那傳授都是知識,跟智慧沒關係,跟德行沒關係,所以這孩子那些知識很快也就忘了,人就成了個廢人。你們大家常常看歷史書,看這些傳記會很受教育。過去你不要說工廠做工的,那他是養家餬口,那師傅傳授給你技藝,你靠這個技藝能夠安身立命,在社會這人生能站得住,養家餬口就靠這個了,所以你能不恭敬師傅嗎?是這個意思。那過去那個藝人那更是,你要是想學評書、什麼學京劇。其實說實在話,老師並不需要這個,他就全部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誠心,沒有這個誠心,有的是人想學,你不學最後你不能受益。所以大家一定要內行,一定要知道為什麼在家要孝順、在學校要恭敬,沒有這兩樣東西你學不到,沒人教你,是這個。你說分明有人教我嘛,我也不恭敬,那你學到的是假的,那不是明師,明師他選學生專看是不是有恭敬心,那是明師、明白人。沒有恭敬心,他跟你很客氣,他不收你,為什麼?你沒有恭敬心,教你白教。恭敬心不是嘴上說的,他看你對老師的態度。所以我們看【史記】裡邊【張良列傳】,年輕的時候,張良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遇到個老人,「過來過來」,給他叫過來,把草鞋脫下來噌扔橋下去了。「小子,給我撿上來」,張良當時也是挺生氣,這幹嗎呢這,好像污辱人一樣,那老人就看著他,張良確實不是一般人,這裡絕不是那麼簡單,他不是一個一般的人,跑下去了,把這草鞋穿上了給老人,這老人又把草鞋又給扔了,走了沒兩步又給叫回來了,接著幫我撿,張良確實不是一般人,輔佐劉邦,那是開國的皇帝,漢高祖打天下,他是這麼個人,又給撿回來了,這個老人後來才把傳世的兵法【黃石公三略】傳給他,且得考試呢,你沒有誠心他不給你,現在有幾個人有誠心?所以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他連父母都不恭敬,都不知道孝敬,他到學校來能搭理你嗎?所以我責罵這些義工和學生們,他們都覺醒了,是自己做的不好,怎麼敢要求老師,怎麼敢要求家長呢,不敢了,明白了。

傳統文化老師:老師,聽完您這麼講,所以現在為什麼很多人什麼都不會呢?原因就是沒有孝敬心、沒有恭敬心。做子女的如果有孝敬心,他自然而然就會去學,比如怎麼掃地、怎麼刷碗,不會讓我的父母去做這些;如果對老師有恭敬心,他不會洗衣服,他看到老師這塊髒了,他也就去學怎麼洗,所以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孝敬心,沒有恭敬心,所以才什麼都不會。

陳老師:【孝經】里講「孝悌之至 通於神明 光於四海 無所不通」,最好的典範,二十四孝頭一位,舜,舜王那是至孝,你看他能做天下的王,為什麼呢?他通了,人不懂得孝不懂得敬,他通不了,障礙在他心裡邊,太自私了,更何談家庭和睦、父子有親,那都是不可能的。

傳統文化老師:所以為什麼古人總說德行是一切的基礎,孝跟敬就是德行,那其他這些做事的能力其實就是才藝才能這些能力。

陳老師:沒錯。

傳統文化老師:都是以德為基礎。

陳老師:你連一個人你都不會愛,那個人是你的父母,換句話說你的身體就是從那來的,這個人你都不愛,你都愛不好,你說你將來當官要為人民服務、伺候大眾,講得通嗎?你會相信嗎?他連他父母都照顧不好,他不懂得什麼叫六根都攝,他完全不知道。所以說他那都是假的都是表演,他有他的目地。所以我們這些課程真的是黨校、官員也都在學,真有好處,他明白了,天下不能太平、家庭不能和睦、身心不能和諧的總根源就是什麼呢?把那個「父子有親」那個「親」給糊死了,什麼糊死了?自私自利,你們愛我,愛我行,我愛別人不會,換句話說不會愛。我把這個話跟同學們說了,都很受教育呀,明白了,豁然大悟,怎麼學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學,學生對老師無比地恭敬,這恭敬不是嘴上說,像你說的走形式,老師先用餐,不是,六根都在老師身上,這是在學校;回到家裡他對父母有孝,在學校有恭敬。孝敬這兩樣就能把人培養成聖賢,你不教給他做這些事情,天天讓長輩來注意,那孩子那晚輩都教壞了。所以要給他們機會,鍛鍊他們,有意識地鍛鍊他們,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羞恥。所以我常常跟同學們講,我在電視台出差,外邊招待,吃飯菜我就在想,這個菜我爸爸媽媽有沒有吃過,沒吃過我就要給他做,我就要帶他們出去吃,這是最簡單的吃穿住用。喜歡什麼衣服我給他們買,遇到了先想我父母有沒有這個,他需不需要,眼耳鼻舌身,意,意就是心哪,你想沒想過這些?所以沒事總在那打量自己的父母。我爸爸出門,現在我還是馬上給爸爸提鞋,給爸爸穿鞋,你說爸爸真需要你穿鞋嗎?也未必,但是確實上年歲彎腰痲煩,但是他心情好,你看我兒子,四十多歲了還給我提鞋呢,我八十多歲還給他提鞋,都可以,他心情好啊。有的時候爸爸走在路上,我就追過去了,我說你看這個褲子上這個腰帶沒系好,這扣子沒系好,我在那兒緊著忙活,爸爸出去,爸爸也不管,就那麼走,沒事沒事,不行,我得給他弄好了,嘴上有飯粒給他弄掉,它是自然的。你臉上有個飯粒,你看到你要不要給它弄掉?有個髒東西要不要弄掉?一樣的,一體的嘛,他那個心是一樣的嘛。所以你看在機場,我送師父出訪,師父臉上粘著一個小東西,我盯了半天,我這哆哆嗦嗦我也不敢,師父老人家,世界宗教界領袖,一代高僧大德,我總覺得自己很污濁,業障凡夫,不敢跟師父靠得太近,師父很聖潔的樣子,每次看就跟透明的一樣,聖潔,我就在那兒,但是我總覺得這臉上有這麼個東西,就像自己有個東西老想給拿下來,我在那顫顫巍巍地說了好幾次,後來我想,我說師父您這有個東西,幫著拿下來行不行?師父說好啊,我幫著給拿下來,它是自然的,你看見了你就想給他弄好了。反過來你們這些當學徒工的,你們跟我叫師父,就像工廠里的那個師傅一樣,你們這些當徒弟的遇到我,看到說老師這沒弄好那沒弄好,你們該怎麼辦,你們就知道了,對父母也是這樣,對長輩也是這樣。這叫什麼呢?「父子有親」,所以我曾經請教過師父這個問題,我說在「五倫」當中沒有說過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學生屬於哪一倫?師父說「父子」。換句話說,老師對學生就像父母對子女那麼用心、那麼親愛;反過來學生對老師也像對父母那樣。長輩,我是當徒弟的,那我的師傅我沒弄好、沒照顧好,那是我的羞恥。學生們都存這種心,他能學不好嗎?你說師生那種感情,父子那種情深,沒法用語言表達,這是自然的,你該做的,應該怎麼樣呢?看著老爺爺休息了,把老爺爺褲子拿過來,在洗手間給它擦乾淨了,擦乾淨了掛好,神不知鬼不覺,每次爺爺穿出去的衣服、父母穿出去的衣服都是乾淨的,誰在做?子孫,兒孫在做,而且要讓自己的小孩子也在邊上看,讓小同學也在看,你看我們就是這麼照顧長輩的,所以說大家一定要懂,這個照顧的過程中。「父子有親」那個親切、親情就生髮出來了,為什麼子女跟父母沒感情?他沒有這個教育,他沒這機會,你愛死死愛活活,跟我有什麼關係,讓我照顧你什麼臉上有什麼,我給你照顧著,不可能,請個保姆讓她弄,他怎麼能有感情?所以父母怎麼能不難過傷心,他不是要保姆照顧他,他不是要讓個外人來天天他還得看著保姆臉色,錯了,現在人都出去賺錢去了,把最重要的喪失了。所以我小的時候年輕時候不懂事,回到家裡,媽媽蒸的饅頭,天下老媽媽好像都是愛做這些好吃的給這些兒孫們,我那個時候不懂事,我不愛吃不愛吃,現在明白了,想起來難過。你看你在這吃飯,那個父母都吃過飯了,老爸爸過來坐在你的旁邊就看著你吃,媽媽在那兒問:「吃幾個了?」「吃仨了」「別吃多嘍」,她高興,你說什麼呢?我不吃,我要吃麥當勞,你去給我買去。你說他得多難過,大家聽了我這話要體會,父母和子女那種親,那裡邊的人心在裡邊。你看那個饅頭,你不愛吃,不愛吃你也得吃;飯菜多鹹,好吃,行,你也得多吃。那個饅頭不是爸爸蒸的,但是爸爸在邊上坐著看著你他高興,你如果在那吃兩口把筷子往那一放,行了,這一晚上父母睡不好覺,你這又怎麼了?我說這些家長里短,現在人沒人講了,長輩也不講個,電視台更不說這個,都說那外國溜,沒用的,這些教育是「父子有親」的教育,你看那個【孝經】裡邊告訴給人們,用孝道治天下,以順天下,天下無怨,家庭和睦,就是這個「父子有親」,這個感親情的教育實現的,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懂,家庭怎麼和睦的?就這個,它自然本有的,所以人現在要通情達理。我過去不懂,一吃飯聽到家長里短不愛聽,吃兩口趕緊跑了,現在不是了,聽父母講,為什麼?他聽到你那麼愛聽他高興,他有話他想跟你說呀。我剛學佛時候你說那會多傻、多愚痴,就跟父母說「不要總說這些了,這些不如念佛管用」。你說他心裡多難受,他想念佛你這麼一說他也不念了,他生氣,你聽完他講故事,聽完他講家長里短,你再跟他說念佛他高興。所以【弟子規】裡邊那個「親所好力為具」這六個字夠你學一輩子的,真的夠你學一輩子的。不能變成書呆子,要懂啊,要去體會父母那顆心,你都不理解,你說父母他坐在你邊上就看著你吃他怎麼會高興呢?他就高興,他就幸福,你給他弄摞錢你給他買什麼,他不高興,高興不起來。由此我們就知道孝順那個「順」,父子所謂「色難」,給父母好臉色這是難,你給他吃的穿的容易,色難,這是【論語】里講的,所以順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也要學,不容易是因為煩惱習氣重,所以我們今天這堂重要的課程,我們希望大家反覆地看,別看到那個爸爸在那兒光膀子脖子流汗,你過去就指指點點,不符合這個不符合那個,錯了,所以一定要懂,怎麼才能夠圓圓滿滿地把【弟子規】做好,別學傻了,別教錯了,這是你們這些班主任首要要想到的問題,要親切,我總跟學生們講,鞠躬行禮不要討人嫌,【弟子規】別學傻了。我每次看那個車從那門口過,有很多論壇義工在那行禮,我的心都提到這了,提心弔膽,為什麼呢?你說你這九十度鞠躬,這車咣要把你腦袋撞上怎麼辦,行禮要注意安全,如果讓人看了提心弔膽不是好榜樣,你違背了行禮的初衷、宗旨了嘛,你是為了表達恭敬嘛,結果你這一行禮惹痲煩了。所以說,你看在佛家這個講得很清楚,老和尚睡覺、吃飯、上廁所,不方便的時候你不能過去行禮,你行禮人家就得把筷子放下給你回禮,這是不可以的。所以說,一定要知道它是活的,不能死呆板。走在街上,穿著一身唐裝,弄的跟火星上下來的似的,痳木不仁,你在破壞傳統文化,這身衣服穿上本來是很有風度的,誰都喜歡看,這很好,很自然的,不方便的時候穿裡邊的背心也好,不要執著,一切都是為了周圍的環境的方便和大眾歡喜接受,這是總原則。所以我們今天跟大家報告,子女為什麼跟父母不親熱了呢,沒有感情了呢?學了傳統文化也沒學出感情來,什麼原因呢?學傻了,學呆了,一定要用心去體會,那個感情就生髮出來了。這個感情是無形的,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句話,我不會跟你們講,有的時候你看我教訓這個學生,發脾氣了,要生氣半天,你看那個學生,畫一幅畫,放到我的桌子上,上邊寫著一行字:「老師不要生氣,以免傷到身體,我們一定會改正」。畫了一幅畫擺那兒。

插播陳老師與傳統文化學校學生交流視頻

學生:老師,您別生氣,我送給您一個大畫。

陳老師:哎呀,這個大畫是誰做的?

學生:是一個學長。

陳老師:是一個學長,你給送過來了是吧。

學生:是。

陳老師:你想不想要這樣的兒孫?通情達理嘛。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尤其是做女子的,「男主外女主內」,那是她的天職,女子一定要會照顧人,要會關心人,女孩子心細,你可不能嫌棄,嫌自己的老爸爸,你們有這樣的這種體會,這個要把它改變。那個閨女照顧父母,無微不至,丁嘉麗老師好榜樣,爸爸到晚年得重病,拉大便拉不出來,丁老師給父親摳大便,每次都這樣,你不受感動嗎?感天動地呀,真是好閨女!從小就這樣,所以我們要教,你看她七八歲,知道給父母衣服系扣子、整理衣服,都是她在伺候,她長大了就懂事,她的後代就是孝子,她嫁的丈夫就享福,家庭和睦,會照顧人,「丈夫街上走 妻子一雙手」,真是這樣。

傳統文化老師:老師,我的爸爸在我印象當中從來沒有在我面前光過背,再熱的天出再多的汗也會穿一個跨欄背心,就從來不在我面前光著背。然後我也不知道爸爸很熱的時候要勸爸爸,您要麼把衣服脫掉,然後給爸爸擦擦汗也都不知道。總感覺對媽媽還好一點,對爸爸照顧的時候感覺總有一條界限,感覺爸爸是男眾,我是個女兒、女孩子。

陳老師:我告訴你,跟爸爸不能講叫男眾,那是你的爸爸,兒孫在父母長輩面前不能講男女,說她是女的,那個大不敬,大不孝,我這麼跟你說你就好懂了。假如你爸爸生病,得的是丁老師爸爸那個病,拉不出屎來,你能像丁老師那樣給爸爸摳大便嗎?不可以,他是男眾,我是女眾,這就是大不敬,大不孝,當閨女的還能說這個話了?男眾女眾,記住了,父母長輩這一輩子,兒孫要把他們照顧好,這是第一位的,其他都不重要,這話聽得懂吧。所以家長要教,先教什麼呢?先教孝,沒有比這個再重要的了。所以說這些都是錯誤的知見,一定要把它改掉,否則都是破壞父子有親,你記住了,心裡邊完完全全是孝,這個人一定做的圓圓滿滿,不可能有任何不對的,你就想去吧,我這個話你就體會去吧,所以說把孝要排在頭一位,這個就是最正的教育,邪正那個「正」,最正的教育,這個沒有了,去教別的,我告訴你,那個看著好像是正的它也很難正,為什麼呢?「父子有親」那個「親」是天性,天性它都給你蓋覆住了,其他的都沒有,所以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都是從這來的,不要找錯了原點,腦子裡知見錯了,這一輩子後悔,後悔一輩子,為什麼呢?沒有孝敬好老人,錯了,讓父母委屈了一輩子,到晚年你想想能不難過嗎?一定要記住「父子有親」這個人倫超越一切,所以你看父子擺在頭一位,第二位是長幼長輩晚輩,第三個才是夫婦男女。你把第一個先做到了,你為什麼會這樣?我告訴你,不能怪媽媽也不能怪爸爸,師父講斷了四代了,你為什麼會這樣?沒人教。你看到父母,尤其爸爸,天氣很熱,不知道脫衣服,當閨女的應該怎麼樣,媽媽就教:「去,給爸爸把那個背心快脫了,出那麼多汗,快趕緊拿毛巾快給擦擦,熱的毛巾」,媽媽就教。媽媽不教女兒上哪兒學去,媽媽為什麼不知道?姥姥也不知道,一代一代她都不知道,所以說這些一定要一起來學。很小給父母抓後背,我現在還是啊,回到家裡說了沒兩句,爸爸:「我這後背太癢趕緊給我撓撓」,我就在那給爸爸撓後背,撓後背好像是【禮記】裡邊都有,幾千年傳下來的,「親所好力為具」,甭管大的好小的好,你必須要伺候到,所以「父子有親」那個「親」字怎麼解釋?你去查【說文解字】:「至也」到了的意思,沒話了,什麼意思?段玉裁段注,你看那個「至」是什麼意思?「情義懇到曰至」,有感情,義是什麼呢?義是本分,光有感情不行,你得知道自己的本分。懇,一心一意,誠懇。到,眼到,耳到,鼻子、口、手、身體接觸、心裡,都得到,那個叫親叫至,孝嘛。看到爸爸很熱沒反應,為什麼沒反應?沒人教,「苟不教」你就遷成這樣了?遷是改變的意思,所以你就知道,你真的那樣做,父子有親,爸爸高興,我這正熱著呢,你看我這閨女,寶貝閨女真好,一定要記得,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沒有人會反對會不喜歡,所以一定要做父母的好閨女,從小就學這個,會體諒父母,觀察父母需要什麼,給照顧地無微不至,所以我就常常和你們這些老師、義工就講,包括家裡的家長,不要把那活兒你都給乾光了,什麼活都是你乾,你錯了,一定要讓力所能及的這些事情讓孩子去做,讓學生去做,從小讓他受這個鍛鍊,他眼裡才有活,所以我們講眼裡看得開事,眼裡會出氣,這個意思啊!否則他就是木呆呆,什麼他都看不到,為什麼呢?他鍛鍊這個機會、做孝子的機會、恭敬的這個機會都沒了,都沒有了,你不給他嘛,這活都被你幹掉了嘛。所以這是大錯特錯。我們一定要知道,孝子賢孫是教出來的,教一定要做到,背書不管用,【弟子規】你倒著背都不管用。所以我們今天最缺的是什麼呢?家長要學,家長要懂,你們講得很對,不是說這些孩子天生生下來就忤逆,就要跟父母對著幹,不是,專家學者錯誤的那些話不要讓他聽,教給他正道,他自自然然就好了。你看傳統文化學校這些學生多好,一個個心裡邊陽光明媚,健康無比,家長歡喜得不得了,讓孩子幹活怎麼叫欺壓他呢?理解不了,怎麼想的呢?越這樣越健康,那是他的本分,現在社會上都不讓孩子幹活了,你看這孩子問題都出來了,為什麼呢?你不讓他幹活,你就是違背了天道人道,不讓他孝順父母了嘛,不讓他盡孝了嘛。

傳統文化老師:老師,其實現在很多的家長是很可憐的,我記得我看過一個新聞,這新聞就是這個爸爸帶著自己的兒子在自己的別墅裡面好像是,房子是很好的,在裡面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他的老母親卻住在他家的就那種特別破舊的房子裡面,甚至連飯吃都沒有,其實這些家長不知道將來等他有一天他老的時候,他的兒女也一定會這樣對待他。

陳老師:因果報應。

傳統文化老師:對,我舉一個我家裡的這個例子,這也算是替我家裡人懺悔。我的姨是很不孝順她自己的婆婆,甚至說婆婆去世之後,我記得好像是為了兩個戒指是為了什麼首飾,最後就沒有讓老人家在自己家裡面安詳地離去,讓老人家在她的女兒家離去,這老人家最後離開了還帶著遺憾。現在他的兒子剛剛結婚,這個兒媳婦剛進門有兩年三年,對我的姨很不孝順,冷眉冷眼的,甚至有的時候根本就不理她,現在就是這樣了,就是你怎麼對待你的老人,將來你的子孫就怎樣對待你。

陳老師:對呀,家長們有一個普遍的錯誤觀念,什麼觀念?我現在對我的孩子好,將來他一定也對我好,好壞的標準他不知道,他以為溺愛就是好,那是害。你現在這麼害你的孩子,將來他也會害你呀,而且不是你說的等到老了,那孩子五歲就管不了了,管不了了就是在害父母,那父母憂愁,難過,一定要進行因果通三世的教育,現世報都有。謝總,你看他在當地去慰問那些孤寡老人,八十多歲的老人,那個房間我們看了那簡直不是人住的地方,痛苦無比,後來一問,她原來就這麼虐待她的婆婆,把她婆婆牙都拔下來了,她婆婆去世了,她又住在她婆婆那個房間了,你說這不是報應嗎?她的媳婦也罵她、也打她。

傳統文化老師:不給她飯吃。

陳老師:不給她飯吃,那是真事,謝總看到之後可了不得,現在的這些家長根本就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以為這是對孩子好,將來他會報答你,你愛不以道,一定要愛之以道,你不以道,你不按照這個自然規律,所謂人倫,天道,你不按照這個來,你能沒有報應嗎?你最後還叫苦不迭,我怎麼會有這麼個結果?沒受過聖賢教育造成的。你這就聽明白聖賢教育有多重要,它跟你的吉凶禍福、家庭和睦、人生幸福息息相關,你要不要學?西方人講平等,他們不懂得什麼是真平等,那是膚淺的平等。你坐這兒我也坐這兒。真平等是什麼?師父告訴我們,你小的時候這樣照顧父母,等到你將來有了子女,你子女也這麼照顧你,那不是平等了嘛,而且這種平等代代都傳下來什麼呢,孝子賢孫。西方那種膚淺的假的平等,好像是貌似平等,最後出來的都是六親不認,你要哪個?這種平等是符合人性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誰都不要怪,從現在好好學,還是那句話,學了傳統文化一定要人情事理要通,不能死在句下,這個很重要。所以那次我光著個膀子,在同學們面前搧著個大蒲扇,滿身大汗,那是我給同學們出的一個考卷,那是故意做個實驗,告訴給大家,人生在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要會愛人,人情事理要懂,要知道用各種方法關心別人、照顧別人,做最好的榜樣。那你說可不可以光著膀子在大馬路上?那不可以,那再熱都得穿好了,為什麼?對大眾恭敬,那老師在學生面前、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必,不能說是對你恭敬,那不倒過來了嘛,在晚輩面前那他很自在,很熱把它脫掉,馬上學生們、孩子們就過來伺候,好,周圍人看了,這個家有家道,家道興旺,一定將來出了不起的人,這給周圍人看啊。大家都學會了,說你看人家那個兒子,看人家那個閨女,看人家那個學生,給老師照顧得多好。所以這次日本前首相鳩山先生攜夫人訪華,訪問謝總那個傳統文化中心,我們吃飯,桌上客人很多,給我夾菜太多了,我確實吃不下,怎麼辦呢?你們在我旁邊這義工,我不說話,遞過去,你們在邊上把它吃掉,周圍人看到了之後他就奇怪,我聽說這個事情在這個節目播出來之後有觀眾很感慨是不是?

傳統文化老師:對,我們的節目剛剛播出,第二天就有觀眾馬上給我發簡訊,他說在節目裡面看到我們在吃老師的剩飯,他們特別特別地感動,他說我要把我的孩子送到這樣的地方去學習,接受這樣的教育,將來以後才會有出息有希望。

陳老師:現在人,他雖然沒有受過傳統文化教育,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看到之後他會感動,為什麼呢?現在哪找學生吃老師的剩飯、孩子吃父母的剩飯?找不到了,都嫌你髒,倒過來行,你吃他剩飯行,他真的感動,為什麼感動呢?父子有親,他也希望他的孩子這樣,還是那句話,如果他很小孩子學生很小就嫌棄你,長大了他能孝養你嗎?不可能的嘛。所以說,我們講傳統文化,時時處處就是一個字「孝」,還有一個字「敬」,孝敬,處處表現出來讓大家受到感動,為什麼?人性本善,人性里都有孝敬,他看到之後他慚愧,他感動,他要學。所以我們一定知道,父母和子女的感情、師生的情義是哪裡來的?教出來的。教,所謂「教之以義方」,教子要合乎道,這個道就是「父子有親」的人倫,不能破壞這個。有的時候我們看不懂沒關係,道理很深,慢慢就懂了。我們看到古畫,古人光膀子還畫成畫掛起來,你能說這個違反【弟子規】嗎?你能說這個違反傳統文化嗎?錯了,你不懂【弟子規】,不了解傳統文化,誤會了,它是活的,周圍的條件、環境和對象不一樣它就會變,我們今天這個報告就到此地,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