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佛教的理論資源與實踐借鑑  


一、佛教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豐富的理論資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一次偉大理論創舉,也是對人類歷史上各種和諧思想的一次全新發展和最徹底的實踐。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許多有關和諧的思想均可為這一理論創舉和偉大實踐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理論資源。總體上來看,道家和道教的和諧思想側重自然現象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儒家的和諧思想則側重於人與人之間、社會各要素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而佛教的和諧思想則是從人的主觀世界入手,以人的身心和諧為基礎,以主觀與客觀的關係為基本框架,涵蓋了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各個生活領域。賈慶林主席曾經說過:「佛教的重要精神,就是以和為上,充分體現和睦、和諧、和平。」的確,佛教應該是中國傳統思想中和諧理論最為豐富、也最為深刻的一種。

從中國佛教的基本教義體系來看,佛教認為人生有無盡的痛苦,而痛苦的原因是因為人們對世界上的各種事項都作了錯誤的認識,從而導致錯誤的人生追求,由此引起無盡的煩惱。而錯誤認識主要表現在一種執著性的極端化的認識,例如對人與我、物與我以及高低、左右、動靜、美醜、同異、貧富等採取一種絕對差別的、對立的、固定的看法。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差別相併不是絕對的、固定的,也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在緣起法支配下的相互依存,彼此圓融,所以,佛教教人擺脫苦難的方法主要是教人掌握一種新的認識體系,在這種新的認識體系的指導下,既體悟到世間一切的虛幻性,又認識到世間一切存在的價值以及它們之間的圓融與和諧,從而在實現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之間圓融和諧的基礎上,完成精神的終極超越。簡單地說,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本來具有和諧性,現實的不和諧性則是由於人類自身的原因導致的,通過佛教的認識方式,人類完全可以認識和諧性,把握和諧性,從而實現和諧性。而和諧性的實現空間,除了在現實的人間之外,佛教的超人間境界信仰還為人們勾畫出許多理想的和諧社會,如彌勒的兜率天宮、西方的極樂世界、東方的琉璃世界,以及其他許多佛與菩薩所在的世界等。

關於佛教和諧理念的具體構成,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考察。藉助當代哲學的方法,從巨觀的角度來看,佛教的和諧理念首先是關於心境之間的和諧,也就是在人的認識層面,構建主觀與客觀之間的和諧,並以此作為其他各類和諧的認識論基礎。在此基礎上,佛教還有關於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也有關於自然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於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佛教論述最多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親近、相互尊重、彼此幫助、彼此依賴的關係,所以,它提倡一種「人民和順不相剋伐」、「歡悅和諧猶如水乳」、「一切眾生慈心相向,甚有愛念,皆悉和順」的關係模式,對於人際之間的相互衝突,提倡「眾生好鬥諍者,和諧別離,廣令安隱」,並認為「和合眾生斗諍,令得安隱」的功德超過尊敬法師的功德千萬億倍。佛教還論及不同階層之間的關係,如《五苦章句經》中說,「何謂和順,上下相從,不相違戾,是謂和順」。《長阿含經》中說,如果能「長幼和順」、「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上下相奉」,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中說:「奉經持戒,各自端守,上下相撿,無尊無卑,無男無女,齋戒清淨,莫不歡喜。」這裡則涉及到上下、尊卑、男女之間的平等與和諧。《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則勾畫出另一幅和諧的國度:「國土廣大,人民熾盛,安隱豐樂,離諸疾苦、饑饉等難,亦無斗諍、怨害、盜賊、恐怖,人民和順,善相具足。」佛教還論及人的言行與時勢的和諧,如《長阿含經》中說:「和順知時」、「所言知時」、「行則知時,非時不行」。關於自然之間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諧,佛教一方面把自然現象視作橫向彼此依存、縱向則同生共滅的和諧過程,同時佛教還勾畫出許多美好的藍圖,憧憬一種和諧的自然關係,如《長阿含經》中說,「陰陽調柔,四氣和順,不寒不熱,無眾惱患」,「其地潤澤,無有塵穢」,「百草常生」,「樹木繁茂,花果熾盛」。《無量壽經》則說「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在人和自然的關係上,佛教主張山河大地,一草一木,皆有佛性,人與自然因緣相成,提倡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可見,佛教和諧理念的涉及面是非常廣泛的。中國佛教華嚴宗最基本的理論——法界緣起說,即旨在說一切心理、社會、自然的現象之間圓融無礙的和諧關係。

總之,佛教的和諧理念以主客觀關係的和諧為基礎,以調整人們的認識為前提,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靜態與動態之間、理想與現實之間構建重重相融、環環相扣的和諧關係,從而於實踐之中倡導人們在分歧中協調,在差異中求同,在衝突中共存,在動態之中不斷進趨和諧的境界,而在理想之中,則激發人們憧憬泯滅分歧、對立和衝突的和諧境界。雖然佛教和諧理念中有許多絕對的和理想化的特色,但它關於和諧的基本思路對於抵消流行一時的鬥爭哲學的負面影響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從而為當今的社會和諧事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

二、佛教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具體的實踐借鑑

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是目前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大事。佛教的修道體系中的許多論述和方法可以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巨觀上來看,佛教為了實現其解脫的目標,制定了極其豐富的修道體系,號稱八萬四千法門。佛教對其曾有過各種不同的總括,如小乘佛教的三十七道品和八正道,大乘佛教的四攝與六度,大小乘共同遵行的三學等等。我們從構建和諧這一角度出發,對佛教修道體系進行清理,可以看出佛教的緣起論、緣分論、慈悲論、和合論、平等論、戒律論、濟世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和諧的達成途徑與方法問題。

緣起論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滅變化,都有多重的共生條件和互存關係。佛教常用「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來說明緣起的理論,並以三根靠在一起的蘆葦為例,說明萬事萬物之間的依存狀態。既然世間的一切現象,包括一切部門、一切領域、一切階層、一切事項等,都是相互依存、彼此支撐的關係,所以,任何一個部分的任何形式的起伏變化都必然引起與其相關的其他部分的起伏變化,並反過來嚴重影響該部分的變化方向與存在狀態,因此,處在緣起鏈條中的任何一方必須與其他各方相應相成,統籌共進。佛門修道也首先必須體悟這種關係,認為對這種關係的認識和符合這種關係的行事方式既是現實生活的基礎,也是悟道的必由之路。這種修持理論與實踐對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明顯的啟示。

緣分論與緣起論密切相關,是指人們之間以及人與特定時空和特定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繫。佛教認為,在現實社會中,人們無論血緣多遠,距離多遙,階層多殊,貧富多懸,都彼此不會無關,而是有很深的緣分,所以,佛門的修道便要求充分顧及這種密切的關係,作到彼此愛護,相互溝通,同增共長,協同進步。與緣分論相聯繫的是慈悲的理念,這種修道理念強調無緣之慈和同體大悲,把所有眾生都劃到一個密切的鏈條當中,並相互完全接納,在打破任何人我之別的基礎上,在行動、語言、心理三個方面行善於所有眾生。緣分論和慈悲論的修道實踐對今天社會各階層之間和各成員之間的和諧具有促進的作用。

平等論是佛教關於眾生平等、萬法一如的思想與實踐原則。萬法一如指所有現象之間的相通與平等,關鍵在於打消對現象差別相的執著,並在實踐層面上儘可能從修行者心理上完成萬象平等相通的認識。眾生平等則是早期佛教最響亮的口號之一。這種理念不但是為了打破人類與其他動物界的對立,也是為了衝破人類各階層之間的等級差別。由於佛教同時承認了六道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眾生平等在實踐層面上主要還是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尊重以及人對動物界的愛護。

戒律是佛教修道體系中的核心部分,是佛教一切修行的前提。佛教向來歌頌無諍的和合,倡導和樂共存的道德。這在佛教的戒條中,表現得最為明白。這方面的內容極其豐富,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五戒、八戒和十戒。如八戒中就要求不傷害他人的生命;不掠奪、盜取他人維持生存的物品;不得因滿足自我的肉慾而破壞他人家庭的和諧;不得欺詐,而應誠實守信;不得挑撥離間;不惡意的批評辱罵;不作誨盜誨淫等無益的戲論;倡導互諒互信,和樂共存。總之,正像《釋氏要覽》中所說,「持戒清靜」,「則眾和順,無有乖諍」。佛教戒律及其修持實踐不但直接有益於和諧社會的建構,而且也向我們昭示了制度的健全與公正在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意義。

在戒律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就是濟世論。佛教是一種特別重視救度的宗教,有一套完整而複雜的救世理論與實踐,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大乘佛教菩薩信仰中的六度和四攝。六度即六種救度眾生的途徑,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分別對治慳貪、毀犯、瞋恚、懈怠、散亂、愚痴。四攝則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眾生互相團結的基本條件,也是統攝現實社會中各種人群與團體的基本道德,為佛教所特別重視。其中布施主要指富者以資財施貧者,賢者以智慧施愚者,社會成員互相扶助,有無相通;愛語即互以和悅之言相對,無論是讚揚與慰藉,還是批評與勸誡,均內藏愛護之心,外現和悅之顏;利行即利益他人,顧全公益,服務社會;同事即深入群體當中,並依從社會群體的規則與習慣,與他人共生共榮。六度與四攝的實踐對當今社會群體之間的紛擾有調和作用。

和合論則是講事物之間以及人們之間的和諧關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六和的戒條,即:1、身和同住,指身體的和平共處;2、口和無諍,指言語的不起爭論;3、意和同悅,指心意的共同欣悅;4、戒和同修,指戒律制度的共同遵守;5、見和同解,指見解的一致;6、利和同均,指利益的一體均沾。「同」即平等一致,離開了平等一致就不可能獲得和感受和諧。六和中的前三「和」主要表明和諧的狀態,後三「和」則側重達到和諧的途徑。「見和同解」是思想原則上的一致,相當於共識的獲得,這是和諧的前提;「戒和同修」是在戒條、法制、規章等方面的共同遵守,這是和諧的關鍵;「利和同均」是經濟生活領域的公平分配和同甘共苦,這是和諧的基礎。其實,現實社會中,一切的不和諧往往都是由思想、制度、經濟這三個方面的不一致、不公正、不協調所造成的。佛教修行團體對這六和的強調對我們今天建構和諧社會是有明顯的借鑑意義的。

以和諧為主線,上述諸論構成一個完整的佛教實踐指導體系。其中緣起論總括整個宇宙萬象的關係特徵,是和諧實踐的理論基礎;緣分論則解釋人類的關係特徵,是佛教和諧實踐的出發點;平等論揭示人人之間和事事之間關係的本質,是佛教和諧實踐的基本原則。以上三論側重說明所有人之間和所有事之間的關係模式,引導修行實踐者認識這種關係的和諧特性,後三論則側重說明如何在人類社會維護和諧的關係,其中戒律論為制度原則,以律己為主,是和諧實踐的前提;濟世論是服務原則,以利他為主,是和諧實踐的擴展;和合論則是合作原則,以和諧共處為主,是和諧實踐的基礎。

佛教修道體系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實踐借鑑的地方還有很多,這裡既難盡列,亦難詳釋,需要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當中科學而辯證地借鑑,具體而靈活地運用。

三、佛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作用的發揮

由於佛教是一種建立在超人間信仰基礎上的特殊形態的社會現象,所以,佛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方面作用的發揮就不同於其他思想學說和其他社會要素,而表現出自己的一些特性,需要予以特別的關注。

首先,要注意保護佛教的積極性,這就要求黨和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全面、正確、徹底地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護佛教界的各種合法權益,繼續清除極左的思想,堅持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團結合作的原則,為佛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作用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二,要注意避免佛教的消極性,這就要求黨和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堅持對佛教事務進行依法管理和監督,嚴格政策界限,使宗教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活動,佛教界也應該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並在此基礎上適應時代的進步而對佛教教義進行合理的解釋,對佛教修道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將消極因素限制到最小的程度。

第三,主動促進佛教作用的發揮,這就要求黨和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佛教界朋友積極引導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使佛教在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同時,振奮精神,投入力量,積極宣傳自己的和諧理念,提供構建和諧的實踐方法,並在與自己相關的領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

第四,要注意揚棄和轉化,即對佛教中所蘊涵的關於和諧的理念、實現和諧的方法要有選擇的繼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並根據新時代新任務的總體要求,進行適應性的轉化,在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的關係的同時,獲得有價值的理論啟示和實踐借鑑;對於佛教所蘊涵的精神動力也應該慎重對待,妥善引導,實現積極轉化;對於佛教所能提供的現實社會力量和一些獨特領域內的直接服務,則應該在把握好有神與無神、宗教與政治、文化與經濟等多重關係的前提下,給予積極的引導。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