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淺釋(4)  


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游十方。得無掛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

我到如來處求出家時,蒙如來慈悲對我說:「善來比丘,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不必披剃,就成比丘相。我有神通,可以遊行十方世界,來往自由,無掛無礙。由神通而發明意識即如來藏性,不變隨緣,自在圓融。故佛稱我,於眾阿羅漢中,神通第一。

寧唯世尊。十方如來嘆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不單獨如來贊我,連十方世界的佛都嘆我神力最為第一(神力具有四種意義:(一)遍游十方,做諸佛事,故曰圓明;(二)一真不動,絲塵不染,故曰清淨;(三)任運示現,無礙解脫,故曰自在;(四)無魔不降,有怨皆伏,故曰無畏。)

現在佛問圓通,我認為旋轉虛妄分別之意識,還歸於湛然不動之心性,心性發出智慧之光明,好像將濁水澄清,澄之既久,就成為瑩淨皎潔之如來藏性。故以意識法門,最為第一。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

烏芻瑟摩,譯為火頭,即火頭金剛。他是護法神,佛說法時,護法神只能立,不能坐,所以他沒有從座而起。他於佛前,拿掌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回憶久遠劫以前,性多貪慾,當時有空王佛出世,他告訴我:「多淫之人,生時為慾火所燒,死後再被業火所焚,故成為大猛火聚,不但燒去善根,並且燒滅智種。」又教我要遍觀全身骨節及兩手兩足,在欲心未動前,是清涼的。慾念一動,就渾身發熱。這證明慾念確實有如大猛火聚。我心生恐怖,就精進修觀。

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我就依教專心修觀,覺得全身暖氣熾盛,更增加我厭畏之心。厭畏心生,淫心頓滅,就成為正定。這一段神光,在內凝聚,把多淫之慾火,化成智慧之光,就得火光三昧。從此之後,十方諸佛,都叫我做火頭金剛。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我用火光三昧之力來消滅諸漏,斷除結縛,得入圓通而成大阿羅漢。我遂發大願,所有諸佛成道,我做大力士,擁護佛法,親自為諸佛制伏魔怨。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佛問哪一法門最圓通,我以觀察身心的暖觸,成為智慧光,燒盡惑業,故得無礙。再以神光智火,流貫十方,融通如來藏性,成就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故能消滅諸漏,而得大寶炎的智光,即火光三昧,轉凡成聖,登無上覺位。故認為專心一意來觀察火大,最為第一。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負沙土。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回憶過去劫,當普光佛住世時,我發心跟他出家,勤修苦行。常於一切往來必經之要路,和水陸交通之津口,田地險窄的地方,凡有不合理想,或妨礙損壞車馬之處,我都把它填平。或者築一條橋樑,或者背負沙土,來修補要道,讓來往的人都得到方便。

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我這樣勤苦工作,經過無量佛出現於世,都不生退心。有時遇著老弱眾生,在熱鬧市場中(闤即市垣,闠即市門),正需要人來代搬東西,我會自動替他搬運,送至其家,放下東西便離開,而不要他的分文。

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毗舍浮佛,譯作「遍一切自在佛」,是莊嚴劫之末,最後一位佛。彼佛住世的時候,世多饑荒,饑民要移地逃荒。我為他們,背負人或背負物,無論遠近,我只取一錢,人秋代價。有時看見牛車,陷入泥濘中,不能移動。我有神力,乃為他們推動車輪,拔去他們的苦惱。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有一次,因王設齋請佛,我就站在路旁平坦之處,等候佛來。毗舍佛見到我,便為我摩頂,對我說:「當平心地。心地平,則世界一切地皆平啊!」心地即性地。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我聽後即心眼開明,看見自身的大微塵和能造世界所有的微塵,並沒有差別。微塵是內外地大的色法和自性——即如來藏性的心法、色法和心所法,只是一體,成為性色真空。內外不相牴觸,不相摩擦;如空合空,似水投水,兩不相礙。乃至外地大之刀槍,和內地大之肉身,亦不會牴觸損害。這境界就如六祖大師伸頭,刺客三揮利刃,亦不能斬害。亦正是:「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的無礙自在解脫。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我因明白內外二塵,都同一自性,並沒有能生和所生,因此就悟入無生法忍,成就阿羅漢果位。現在再回小乘心,入大乘菩薩位了。假如我知道有佛,要宣講妙蓮花,即楞嚴經,為一切眾生,開示佛之知見地,即根中不生滅性,一乘寂滅場地,為諸佛之因地心,依此進修,可得果地覺。我就會先為證明,和大眾來修,作為他們的首座。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佛問修證圓通原因,我是以觀察內身和外界二塵,平等沒有差別,都是屬於如來藏性,全相即性。萬法唯心,只因有妄相,才發為微塵。現既悟相妄性真,則塵相消除,真性顯現,智光亦能圓明,而成無上覺道。故認為專心觀察地大,最為第一。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月光童子,童貞入道,故叫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記得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叫水天佛。他教諸位菩薩,修習水觀定,觀想水大而入正定。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首先觀想我身中的水性,並無相剋相衝之處。再觀想鼻涕、口水,乃至咽下的津,喉外的液,骨髓里的精,筋肉里的血,一直到大便小便的水分,在身中旋轉往復,不管它是清是濁,但水的濕性是一樣的。同時身中的水和世界外的水,甚至浮幢王剎所有的香水海,亦是一樣,沒有什麼差別。

浮幢王剎,在普光摩尼香水海中,有一大蓮花,名種種光明蕊香幢。華中有十佛剎及無量數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剎種,每一剎種,皆有二十重佛剎,壘壘高如法幢一樣。這就是佛剎之王,故名浮幢王剎。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

我在那時,修習水觀,已有點相應,明白能觀之智和所觀之境,故入觀之時,不見有人,只見有水,以水為身。但還未能得到無相,未能得到無身。當時我已出家,故常在靜室里坐禪,修習水觀。某次,我有一小徒弟,見我很久沒出去來,便走去看看。從窗外瞻望,只見滿室都是清水,沒有其他的東西。

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

童子無知識,又找不到師父,懷疑室中的水,是不是真的。就拿一小塊瓦礫,投入水中,激水有聲,知道是真水,便前後觀望,然後走回去。我出定後,忽然覺得心痛,猶如舍利弗遭遇違害鬼傷害一樣。

舍利弗在闍崛山入定的時候,有違害和復害二鬼從虛空走過。一鬼要用拳打舍利弗,一鬼勸他不要打。但第一個鬼不聽,便一拳打著舍利弗之頭。舍利弗出定後,頓覺頭痛,便往問世尊:「從來沒有病痛,為何今天會頭痛?」佛說:「有個伽羅鬼,打你的頭。那個鬼,氣力無比,若打須彌山,亦會打成二分,幸虧你有定力,要不然便會粉身碎骨。現在那個伽羅鬼,惡有惡報,已墮入阿鼻地獄了。」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我心裡想,我已得到阿羅漢果,亦很久離開病痛了,為什麼今天會生心痛呢?難道我已退了道心,失去果位?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這時童子,很快又走到我面前,把剛才他所見所做的事告訴我。我就對童子說:「你再看見水時,可開門把那塊瓦礫撿出。」童子依教,等到我再次入定時,亦是滿室清水,他便開門拿出瓦礫。我出定後,身體復元,不再覺心痛。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我繼續修水觀,經過無量劫,亦親近無量數佛,一直到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時,我方能證到亡身,能和十方世界所有的香水海,合而為一。真心和水性相合;真心就是水性,水性就是真心,無二無別。現在佛的座下,得到童貞之名,參預菩薩之位。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不論內水外水,都是一味流通,並沒有差別。我亦明白水性空寂,本自無生,亦無有滅,就得無生法忍,證入圓滿無上菩提。故水觀的法門,最為第一。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琉璃光,梵語「吠琉璃」,意是青色寶。法王子即菩薩,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回憶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無量聲。他對大機菩薩開示大乘之理說:「本覺妙明,即是天然本具靈覺之性,是寂然不動,有感遂通;妙是體而不變,明是用而隨緣。故它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而風性亦是不變,只有隨緣而吹動。所以要觀想,這個世界以及一切萬法萬物,皆是由無明妄緣,風力所轉動而有的。本覺即真如,本是不立一塵,哪有眾生和世界?只因一念無明妄動,動則有風。風大就是一念心中的動相。世間一切諸風,亦是從這動相而來。」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既然風大是由一念無明妄動,要隨無明風力所轉,故有世界眾生。但能明白風性本空,動相非有,就可返回本覺妙明真心。

這時候我就依教奉行,觀察十方世界之安立,實在是由風力所執持。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遷流,亦是由風力所密移。就是身體之行、住、坐、臥,亦是風力所役使。甚至心之動念,生、住、異、滅,亦是風力所推引。再仔細觀察下去,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動相雖有多種,但其體是無二的。因風性只有一個。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

我即時明白,這一切動相都是由風性所轉,但風性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當體全空,沒有實體。那麼十方微塵世界,以及一切顛倒眾生,都是虛妄,都被妄緣風力所轉了。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像這樣推廣至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世界,所有的眾生,猶如在一個瓶里裝著百千支蚊子,啾啾亂叫,於一分一寸的空間,鼓著翅膀,狂叫亂鬧!(我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終日爭人競我,求名謀利,沒有停息,有何意思?)我得到無量聲佛的教示,勤修不久,就得開悟,得到無生法忍,而獲圓通。

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我的心眼開明,就看見東方不動如來,本覺不動的真體。在他的座下,做法王子。從此之後,遍事十方如來,更明白妄身妄心,皆被妄緣風力所轉。親見自己本具之法身真心,內外洞徹,如淨琉璃,自在無礙。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佛問圓通,我因觀察風力無依無體,當體即空。風大既空,則由妄緣風力所轉之身心世界,豈不亦空!因此悟入菩提真心,得到正定,契合十方諸佛所傳心印法門,故認為觀察妄緣風力,而證妙明真體,最為第一。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和佛在過去無量劫前,是同事然燈佛,我那時就已經得到無邊身,猶如虛空一樣,沒有邊際,又能含藏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珍寶,所以又叫無盡藏。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

我手持四大智慧寶珠,照明十方世界,微塵數佛剎,使所有外四大都化為虛空。這空不是斷滅空,而是空諸妄相。妄盡真存,故能證得真空法身。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又從自心中,現出大圓鏡智——這智是轉八識所成。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界,無一不在寶光所照之中。這是色空無礙,理事圓融。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所有浮幢王剎,亦攝入大圓鏡里,涉入我身。身如虛空一樣,不相妨礙,這是身和虛空,事事無礙,廣狹自在。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我以正報之身,善能遍入依報的微塵國土,廣做佛事。這是巧把塵勞為佛事,得到最大恆順眾生的力量。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這種大威神力,是由我觀察四大是無依無體,只是唯心所現,隨著妄想,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所以虛空和四大,在相上雖是二,在性上則無二,而諸佛國土,亦是由四大所成,故和虛空一樣。因此明白如來藏性,性空即是真覺,性覺即是真空,清淨本然,而能周遍法界,空性圓明,生即無生。四大亦一樣,看不見有少法生滅之相,故即悟入無生法忍。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際,而得入正定,得到色空無礙,依正互融之妙力。空性圓明,獲大自在。故以觀空,最為第一。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

彌勒菩薩,「彌勒」是姓,譯「慈」。名叫「阿逸多」,譯「無能勝」。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回想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跟他出家。但我的名利心太重,喜歡攀緣,喜歡和富貴人家交遊。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因我重名利,心常馳散,故佛教我專修唯心識定。觀想三界唯心所生,萬法唯識所變。我就專心修這個定,覺得攀緣心不生,亦不再向外馳求,就得正定。從此之後,經歷無數劫,都是以唯識三昧,來奉事恆河沙諸佛。對於世間名利心,已完全停歇消滅。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直至然燈佛出世,我才得成就無上妙圓的唯心識定。乃至盡虛空諸佛國土,如有淨有穢的凡聖同居土,無淨無穢的常寂光土,有淨無穢的實報莊嚴土,都是由我識心變化出來的。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我既然明白一切都是唯心識所現,亦知道從識性流出無量諸佛。我雖未成佛,但已能現土現佛,廣做佛事。佛亦知道我已證無上妙圓,識心三昧,故我已蒙佛授記,候補佛位,將來釋迦佛退教主位後,我就補上,作賢劫中第五尊佛,來娑婆世界說法教化眾生。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一切依正染淨,皆是識心所變現。識心既具足一切法,故能圓明而入圓成實性。遠離妄緣所生之依他起性,遍計執性,便得無生法忍,故以觀察唯識法門,最為第一。

什麼是依他起性?圓成實智是真體,能為諸法所依,比如痲。依圓成實智所起虛妄之相,比如繩,因依他起性,而有繩,有痲,加以分別妄執,周遍計度,故成蛇。這是說夜間見繩,妄認為蛇。痲上生繩已是妄,何況繩上更生蛇,豈不妄上加妄。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法王子,和他的同倫,五十二位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他證圓通之法門。

當初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時,觀音菩薩是他的長子,大勢至菩薩為他的次子。此兩大菩薩,現在極樂世界,居彌陀佛左右,輔助彌陀佛,候補佛位。等彌陀佛涅槃後,正法住世,亦復無量劫。等到正法於上半夜滅盡,下半夜時,觀音菩薩就成佛,名普光功德山如來。佛壽與正法,亦皆無量劫。等至正法於上半夜滅,大勢至將於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大勢至菩薩是以都攝六根,念佛法門而證道。念佛至成道有五十二個階段: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覺、妙覺。故同來之五十二位菩薩,亦是代表五十二階段。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我回想無量數劫前,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又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在一劫內,總共有十二位佛,相繼出世。最後這位超日月光佛,他教我念佛法門,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比方有二個人,一人專憶念,一人專忘記。這二個人是會若逢等於不逢,相見成為不見。

這裡一人專念指佛,一人專妄指眾生。佛時刻念眾生,眾生則時時把佛忘記。偶然想起佛法是太好太妙,但妙在什麼地方他不知道,又不肯靜心來學。佛為什麼要念眾生?因佛知道眾生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和諸佛元是一體。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堪作佛。」這是佛教之偉大處,亦是教義最高處。佛教提倡五戒,戒殺、盜、淫、妄、酒。亦是為愛護眾生,教化眾生,要眾生反迷歸覺,早日回家。可是我們眾生,跑到這個世界來,便捨本逐末,背覺合塵,認假作真,把自己的老家,慈悲的父母,諸佛菩薩都忘了。

關於念佛法門亦有多種:

(一)持名念佛:聞說佛名,一心稱念。

(二)觀像念佛:觀佛像莊嚴,一心念佛。

(三)觀想念佛:觀想佛之偉大,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一心念佛。

(四)實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真佛。參禪不打妄想,只參念佛是誰?亦是實相念佛。

不過,人若沒有德行,沒有道心,只一味念佛,有時亦會著魔。好像在香港大嶼山,有一出家人名叫恆閱,來慈興寺,要修般舟三昧,即常行三昧。關在房裡九十天,不坐不臥,只是常行常立,一心念佛。有一天我聽他越念越大聲,越跑越快,覺得有點奇怪,便走進房中看。原來這比丘前生是牛,為寺耕種有功,就投生人身,出家修道。可是牛性不改,脾氣很大,倔強難伏。他以為修般舟三昧,可以除惡習,可是道德不足,定力不堅,反著了魔。他看見阿彌陀佛在他面前跑,他就跟佛跑。其實佛怎會在他面前跑?只是一支水牛精,變作阿彌陀佛來引誘他。後來我為他揭破了,才恢復平靜。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如果二人互相憶念,大家憶念深切,不相舍離,就會生生世世,如影隨形,不會乖違離異。眾生如能不妄念佛,則不但今生,可以見佛,乃至往生之後,亦得常隨佛學,不再相離。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十方如來,憐憫護念眾生,有如母親憶念兒子一樣。如果子女不聽教,逃走不回,做母親的雖日夜憶念,亦是無用的。如果子女能憶念母親,好像母親憶念子女一樣懇切,那麼大家就會生生世世,不相違背遠離。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果眾生的心,能夠時時念佛,時時憶佛,縱然現在不能見到佛,將來必定會見到佛,因為離開佛已經不太遠了。這個念佛法門,不假借其他方便方法,或者什麼秘訣,只要一心專念,就會得到心佛相應,心眼開明。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如薰染香氣的人,身上就有香氣,念佛的人就會染著佛之香氣。以佛的法身和智慧光來莊嚴自己的本覺心佛,這叫香光莊嚴。

我的本修因地心,是以念佛之心,心心相繼,沒有間斷,而得入無生法忍。現在我還在這個世界,專門攝受念佛之人,往生極樂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現在佛問圓通法門,我不必諸多選擇其他之根,只攝一精明,使它不再托根緣塵向外馳。一精既攝,則其他六根,都不起作用。淨念即沒有妄念,只一心念佛,沒有他念。念念相繼無有間斷。念至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念不離淨念,心心與佛相應,就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心佛一如,而得正定。故我認為念佛法門最為第一。

以上是由二十四位聖人,各述圓通法門。第廿五位,即最後一位——觀世音菩薩——述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的法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