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直講 第九章 夢中差別 醒來長天  


第九章夢中差別醒來長天

夢中的人說夢,是夢非夢;醒時的人說,非夢而夢。見有差異,境有起滅,因妄所轉,故全真成妄。妄本無依,境本無異,了心本空,歷境無生;故醒人說夢藉妄而指真,即異而歸同。--作者提示

下面一品最關鍵的一品,這品為甚么說是最關鍵的呢?在整個證道修證當中,是從真正入道方便來說,這品還是能夠直接來體現的。但是雖然是以人的法相,以人的修證境界來分類,已經是落在人的執著,落在相的執著上面,但最後佛指出妄心頓證的境界。因人有修證,而人的悟修不透徹,人容易有落處,所以人總要問,我現在修到甚么境界?我將來會怎樣?會不會生西方?會不會成道?人總是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在。既然有這樣的顧慮,所以佛總會對我們說悟的層次與所證之相,故有這一品的(存在)緣起,這一品是清淨慧菩薩請問佛隨緣修證的位次。而佛回答說:「地位是怎樣來的呢?是眾生在妄心將滅未滅,幻化的虛妄功用當中形成假的地位。」

《楞嚴經》所說的五十五位妙菩提路,都是妄功用裏面所顯現的境界,不是真的,大家要千萬注意,任何人在修證中所顯現出凡夫與聖人的差別,都是暫時的過程,並非真有其位。假使能夠證到圓覺時,沒寂滅與寂滅的人。所以說圓覺沒證,一無所得修道的般若正因。圓覺沒證,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在地位上面起執著、起對比,這是路途風光。

禪宗為甚么不講地位?聖諦亦不立,何有階級?就是這個道理。一有地位,就會落於窠臼,反而對修證有礙。這假相地位分作四種性質:一是凡夫類的隨緣覺性;二是菩薩還沒入地的隨緣覺性;三是菩薩已經入地的隨緣覺性;四是如來隨緣覺性,達到圓覺平等。而最後指出,末世眾生能夠在妄心裏面頓證無上妙要,能夠坦然合道。不要講我們現在是末法眾生,根機漏劣,不可能明心見性,卻不知末法中有多劫種下大善根的眾生,可以悟入佛道。但在末法當中,第一、只要不把世界的五欲、世界的功利放在心中;第二、不要把佛法的教理、佛法的境界放在心裏面,能夠體會我心即佛。自性具足清淨光明,要有這樣的信心,這樣的願力,這樣承當如來語言的智慧,那么,必然就能體現如來境界。

如來「證法]的境界,這後面要詳細講,能夠直接在凡夫當中成佛的一個法門,這法門與禪宗相通,並和密宗中的大手印、大圓滿通,與淨土宗裹的理念佛相通,這是最高的地方。為甚么最高地方這樣難講?因為最高的地方便是最簡單的地方。最簡單的也就是眾生最難相信的。為甚么?因為眾生總是要搞名堂,花樣愈多愈容易相信,愈有味道,而愈簡單愈信不下。所以佛指示最簡單、最真實的要妙時,眾生不信,佛沒辦法只好橫說豎說,演繹了這么多眾生才相信,最後再把你破了:「四十九年說法沒說著一字。]這些都不是,都把你破掉。

或者外道來問佛,我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佛一句話也不說,外道說:「善哉!善哉!]就回去了,他已得道了。或許有人產生疑問,佛連話也沒說,外道怎么就開悟了呢?佛說:「駿馬見鞭影而賓士。」好的馬一看到舉起的鞭影就賓士了,不用那么多羅嗦。佛為甚么有這樣多羅嗦話,只因眾生有這樣多的心,「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歸到無念時沒佛法,歸到無念時,當體就是佛,還哪裡有佛法可得呢?所以這一品也是最後直接體現的一品,即夢而醒的指示。

下面接下來的幾點是方便中的方便了,是對真不了解的眾生,只好分開講,給他們一個安心地方,就是給他們一個住的地方。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

這時,清淨慧在眾緣的法座中無為而為,以最高的頂智而行差別的法位,三思法義,道常相應地對佛說:今日淨土說法,乃絕妙大道,是如來所證的不思議事,由於這種甚深而無法思議,故凡夫只是在自處的境界裹,不能認識,在自己的愛與無明當中迷惑了自我,在自己的根性裏面執著於自己的所知所見,而不知佛是無性之性,如此講執著淨土宗的人,認為自己是淨土宗根性,執著於這個性,而反對禪宗。實際上是沒性之性,所以「如來能廣說不思議事」分門別類,能說出眾生所住的地方、眾生所迷的性質,所以講「本所不見,本所不聞」這種內容原來見不到,亦聽不到,現反過來都已經見聞--見到、聽到。佛講到那裏,菩薩能夠見到那裏,我們現在聽經、看經、修證佛法,心在的地方就能夠顯示所在的境界,好比鏡能照物一樣,當我們念經念到何處,經裏面的境界當下顯現,佛說到那裹,我們心

中的境界當下顯現。所以菩薩能夠做到這個境界,即「本所不見,本所不聞」由佛的言說、佛的開示,已經見聞。

[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現在承蒙佛陀慈悲善巧地引誘我們,教導我們,佛教要誘導,因人坐地為牢,封在那裏,如不引誘出來,就出不來,引誘出以後,離開了牢籠,身心如泰山一樣安然不動,且得到最大的饒益。

[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

願佛為一切來會的法眾重新宣講一下法王的圓滿覺性,因為這些菩薩已經是隨順覺性,但不知差別如何?而一切未來眾生還沒隨順覺性,又如何趨入覺性?所以他請求如來特別為末法眾生重新宣演法王的圓滿覺性,從一切凡夫眾生以及到菩薩、佛所證的差別。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主要還是為了未世的眾生,聞到這樣的聖教隨順開悟。怎樣叫隨順開悟?比如人到一種境界,自己還不知道,只有善知識來指點一下,就能隨順開悟,由開悟的關係,心光發明,照當下境,無住無著,透出地位,透出自己的障礙。所以講「漸次能入」,只因末世眾生根基鈍了,只漸次入,不能頓入,所以要慢慢地證入。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樣請了三次,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

這時候佛告訴清淨菩薩說。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說,善男子,你們能夠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大家要注意這些語氣,這裏為甚么講到末世眾生,就是佛所說的這段話,全都是為了我們現在的人,我們不要認為這個境界太高,我們不適應,末法眾生當中有大根性,也有人修證如來境界的根性。所以是對現在人講的,講的是甚么?是如來修證漸次差別境界,所以大家仔細地聽:「當為汝說」。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當時清淨慧菩薩聽到佛的教導非常歡喜與一切大眾靜靜地聽佛宣說。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第一段佛回答說,善男子!這個圓覺的自性,本來沒性,是沒有任何性質的性,因其沒法執、沒我執,更無空性之執。沒性的性是真性,以方便的話講是圓覺的自性,圓覺自性是非性。為甚么叫非性?不是前面所講的五性,如聲聞、緣覺、菩薩、不定、外道性,圓覺沒這樣五性。所講的五性是人的執著、是人的地位、人的修證造成的。圓覺的本性便沒有這樣的差別的輪迴性、沒貪愛煩惱性、沒工夫執著性、沒有智慧的領悟性,沒有這些有性執著的境界。「性有」,但性為甚么會有?人為甚么會有這五性的表現呢?都是圓覺「現有」,因圓覺而現相,由圓覺的體性而起用,由圓覺的法體顯現差別法相,所以說:「循諸性起。」這些五性是隨著圓覺性而顯起的,因為圓覺不守自性。為甚么?沒自性可守。盡山河大地,虛空萬象,都是圓覺,所以講圓覺不守自性,圓覺沒一個面目、沒一個點、沒有一個中心、沒一個固定的地方。所以圓覺是虛空平等之性,它是無性之性,無性之性能夠示現一切現象,現一切差別現象,所以一切性起,全是圓覺所現,圓覺性之所起,所以法身流轉於五道,名現眾生。假名很多,叫虛空、叫眾生、叫德、叫甚么的,溈仰宗更有藉九十六種圓相來表所現,這是法身所顯的性起境界,也叫隨緣境界;但是眾生在隨緣境界裡,被緣所迷,所以有攀緣。攀緣故就被緣所迷,迷失了這個真性,即使講圓覺之性,也是遺失,千經萬論講到關鍵地方,就是這兩點。

圓覺之性無性,但圓覺不守自性,能夠顯了萬法,但眾生在萬法當中執著於萬法,被萬法所迷。所以產生萬法,遺失真性,這是千經萬論,所示的迷悟要義。即《大乘起信論》所講的,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但我們知道,在圓覺性上沒取沒證。取是人的感情,人的思想:我要得到甚么,我要證到甚么。

過去印度有四百九十九個羅漢,結集《毗婆沙論》,差一人,應有五百羅漢來證明,羅漢們覺得很可惜世友菩薩不是羅漢,他們不知道菩薩高於羅漢,世友菩薩說這很方便,我把球拋到天上,一接住就證羅漢。但當球一拋到天上,有一位菩薩把球接住了,對世友菩薩說:「你已經是大菩薩境界,怎么還去證羅漢呢?」這樣這-些羅漢們才知道世友菩薩是大菩薩,可以做他們的證明。這說明一個甚么問題呢?這說明菩薩不認為自己證到甚么境界,而羅漢卻認為自己有所證--證羅漢。證甚么?這是痴在這個地方了,所以在佛來看還是外道,為甚么?有所證,在圓覺里沒證,所以真開悟的人沒開悟,真得道的人沒道可得,這是真的禪者。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無證者。]

在實相當中沒菩薩與眾生,這些都是假相、假名。為甚么這樣講?菩薩、眾生都是戲台上戲子在做戲,又好像是電視螢幕上的影子,若電一關,這些影子就消失了。這電就是圓覺的性,若這性用的消失,若一歸到覺性,一切影子都沒有了,但是影的體性是空,但不妨如幻顯現,叫如幻三昧。影子常常在放,但圓覺性永遠清淨,卻不用消滅。圓覺的相就像影裏面表現出的光,就在這圖像上面表現出,這叫圓覺性。所以講所有都是幻化,我們人看到佛、菩薩來了,實際上是沒來沒去的,都是人的思想在作怪。大家千萬要注意,我們想到佛,如臨終時,佛來接引,實際佛有來接引嗎?沒有!都是我們心所顯現。佛是法界藏身,法界藏身才有阿彌陀佛,我們這裡現在時時刻刻阿彌陀佛都在顯現。哪裡沒顯現?頭頭道道,全體佛性,所以都是心所顯現。我們天天想佛,佛就來了,不會不來的,外道是認幻為真:「喔!這是我所顯現,這是我的工夫。」好!這樣一想就入外道性,信淨土宗人搞不好也會入外道性,認為我見到了佛,我就有境界了,這是我見到了,這就叫入外道性。所以說菩薩與眾生都是幻化,幻化若滅,「故無取證」。人沒了還有法嗎?還有菩薩、眾生嗎?沒有了,都消失了。所以《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眾生與菩薩相對來說,眾生是垢,菩薩是淨;眾生有眾生的垢,不用菩薩的淨;眾生若沒垢,那菩薩也沒淨,這是相對來說的,也是了妄而通的,這是修證境界,是境中滅已,處處都是大道。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好比眼根--眼球、眼的神經及眼的整個結構,能看東西,但自己的眼睛看不到眼球,我們的悟性也一樣。證性的人,開悟的人,當下在悟的境界當中不可能起念頭:「喔!我這是開悟,這就是開悟的境界。」若這樣一起就不是開悟的境界,這是第一句,眼根看不到。

第二句眼根是統一的,見到一切境相叫差別,差別都是一體的眼光之所見,這叫法眼,法智一隻眼,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就是一性之所現。一性之所現,但無能現者,「性自平等」,或者說眼光平等。「無平等者」無平等是平等,沒平等的人,如人走鋼絲身體要達到平衡,從這頭走到那頭必須要平衡,但人在走的過程中卻應沒有平衡的人,假若走的過程中,覺得有人在走,人就會掉下去的。入中道佛性的人,沒有入的人,若有入的人,那就不是中道,這是偏了,這是中道見、宗派見。修行當中,如大手印有大手印見,大圓滿有大圓滿見,禪宗有禪宗見,這是見,還不是道,見道見者無見。所以說:「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一個人真沒煩惱時,就不會想到煩惱,以前我們也已講過,一個人如真的很健康,他就不會想到生病、想到吃藥,亦不會想到我是健康的。佛就是這樣,真正見性、真正悟道的人,或者品質相當高的人,他不會覺得自己見性、開悟或品質高,如天天以道德來衡量別人的人,這人本身就有問題,本身道德就不高,這是做作,天天以道德來衡量別人,或說現今社會不太平,沒道德,這人自己就有問題,他還黏著在這個地方,產生這個見,還不平等。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眾生迷惑、顛倒,《楞嚴經》中說的,阿難把手舉上與放下,來說明眾生是性顛倒的,佛是正遍知,那么眾生迷倒以後來看佛法、來看世界,都是倒的、全部是倒的;我們認為學習佛法學得很多、懂得很多,那還是倒的。為甚么?因為根本的心還沒正,心沒正一切都是倒的。

我們學佛的目的是道的享受,開我們正的知見,把我們顛倒的地方回正,迷著的地方把它覺悟了,不要再迷了,把我們的性格改一下,把我們的執著的改過來,把我們的不好的思想、動機改過來,這樣子是學佛。學佛就是妙樂在其中、智慧在其中、開發在其中,一天有一天的體會,一天有一天的深入。不是說我們知識學得很多,或者已學了幾部經論,聽經聽了幾十年,這不是學佛,這是死路,在學佛當中如果不能活脫與超越,是沒意義,仍然是迷惑,依舊是迷倒。甚至學得愈多,造業愈重,因擺老資格,教訓別人,搬出一套一套的,這一套套的正是害人的地方。

為甚么?因沒對機說法,你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習氣沒改過來,且帶有眾生所有的業氣來教訓別人,這等於把黑暗的氣發到別人身上,那些跟你學的人都會遭殃,都會受煩惱,這就是眾生的毛病。所以說「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把執著當真實,有真實的法可學,有真實的法可修,有真實的性可以了等等,都把它當真,所以是迷在其中。

「滅一切幻化],有幻可滅,就滅不掉,那么滅與未滅之間,有些滅了,有些還沒滅,這中間會產生變化。這個變化叫甚么?這變化都叫「妄功用中」。妄的功用,不是真的功用,真的功用沒有這樣的變化,真的功用是平直大道,直接顯了,沒有這樣多的變化,凡是所有變化,都是虛妄所顯。譬如說,今天坐功好些,明天不好了,我們知道這種好與不好都是變化,都是妄功用;今天坐得清淨如藍天一片,明天怎么又妄念紛飛,又不好了,這種境界就是妄功用。我們不要坐得好就高興,以為自己上去了,我剛才境界蠻高,有體會了,甚至開悟了的人,打開一次,覺得自己很不錯,覺得自己體會過了,這也是妄功用。如真正打成一片,真正沒五月天氣梅雨季節一樣:一下子晴,一下子雨,始終如秋空一樣,是這樣的明淨、空曠,這樣子地持行,無為無住,才能體現真性。所以說都在妄功用當中,故妄功用當中「便顯差別]。所有的差別實際講都是平等的,由平等所顯,但眾生都住著差別,人會產生比較,工夫好的人會與工夫差的人比較等等。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這裡說假如修行的人達到如來的寂滅,最高無上不可思議的境界,那么這時與佛究竟之理得到隨順。隨順就是:做到本來相應就是隨,與法界體再也沒有違背就是順,就是講五根圓滿,法界一切體性圓滿,十方圓明,那么這個地方就達到最高究竟的寂滅,是本寂滅,不是另外求寂滅。

「實無寂滅],本來沒寂滅,哪裡還有一個寂滅,沒有東西可以寂滅。因寂是針對喧動,針對散亂而言的,聲音鬧要寂,有煩惱才有滅,而實際上沒動亦沒煩惱,所以說「實無寂滅」。也沒寂滅的人,「寂滅者」也沒有,誰在寂滅?所以說佛是達到究竟無我真止所說的「常、樂、我、淨」,究竟無我的我,究竟真常的常,究竟妙樂的樂,達到究竟圓滿,清淨遍淨,沒能沒所,心念不生,不見有寂滅法,亦無寂滅的人。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這裡佛說,善男子!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妄想之執有我,我身心本空,妄認有身心,所以說妄想有我,「及愛我者」,這中間起個愛我的人,愛我的身體,愛我的思想,愛我家裡的人,愛我的地位,愛我的名利,有愛我的人,那么這已經是數數趣妄的迷惑的凡夫。現在修行當中還是在愛我,要把身體搞好,或有甚么好境界得到,或修起達到甚么程度,生死怎樣了去,都是愛我的人。為甚么?生死誰去了?還是我去了的,還是我想了生死,我想成佛道,這就是愛我的人。那么「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我們從來不知,這樣的思想作用全部是生滅,念念在生滅。

因為我們本性無生,那么以念念生滅心來求佛道,來了生死,我們說能成否?絕對不會成功。所以修行人的偏差會這么多,煩惱會這么多,有些愈修愈混亂,愈修愈痛苦,原因就是這樣:源頭沒找到,以生滅心求無上佛道,猶如煮沙成飯一樣,用沙來煮飯是煮不成飯的。為甚么?生滅就是煩惱,生滅就是生死,生滅就是痛苦,生滅心若沒了,那裏有佛道可成?若處處向外求,法愈多愈混亂,師父愈多愈複雜,這師父與那師父的講法若兩樣時,你的心就產生混亂,你不知所措,到底聽哪個師父的好呢?接下來問問這個人又問問那個人,去探索,到底那位師父講得對或講得好,這樣就產生混亂,愈修愈痛苦,而不知把自己的生滅心了了,所以《維摩詰經》講:「汝心如電,念念不息。」人的念頭好比電光一樣,一閃而過是很快的。一切眾生不名為覺,為甚么?從本以來念念相續,這叫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就是當下念念相續,生心動念,產生執著。

「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迷在其中,不得解脫。把世俗的東西都帶到佛法中來,你們看信佛的人那么多,有多少不帶世俗氣?都是帶世俗東西來佛門中求啊!拜啊!都是為個人利益而來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佛門都是為了個人利益,很少人說是成佛度眾生的。真正慈悲度人,把自己一切放下來,一個人真正發菩提心度人,那么他所有的修行都不會偏差,可以這樣說,他所有的偏差會很快轉變了。若這樣發大心人,把自己個人一切放下來--偏差是個人的執著而造成的,主要是走火人魔,發神經,都是虛火提起來,都是為自己想得太多的緣故,太執著了--為眾生想、為眾生求、為眾生活,還有什麼好執著呢?都放下來了,那么還會有偏差?還會有煩惱?只有諸佛、菩薩來加被,真的智慧給他,真的光明照他,使他一片清涼。為甚么?因與佛、菩薩相應。

過去善德菩薩,為了成佛道度眾生,到東面去,佛對他說往東求,東面有個法堂,這法堂裏面有位大菩薩,這菩薩善知實相法,你去求。這善德菩薩去求時,每走幾百里都哭了,他悲愍眾生。他說:「眾生這么苦,我要成佛道。」哭得很傷心,淚水不斷地流下來,哭了以後,空中有菩薩對他說:「你快要到了,只管往前走,你大道就會證得,眾生會給你度起的。善德菩薩走一走又哭,眼睛都哭出血來了,他非常悲苦。當他到了一個地方,正在哭時,突然心地明了起來,一切煩惱都空了。他這是真正為眾生求,馬上證得大道。

實際上那有甚么法堂在某地方,是佛方便引誘他的,叫他只管走下去、教他求。求個甚么?求個無,沒地方的地方。他這樣一直走,把自己的東西一路上拋掉,拋到後來完全是為眾生沒有自己。好!這樣就證到大道,證得無所得的本來面目。所以,現在修行人不得道,不殊勝,都是把個人的執障包得厚厚的,還有是非、人我、斗諍,再來纏上一層,還比工夫、比精進,我念經念得快,比你們念得好、念得多,工夫比你們好,我是第一。是從這方面搞,這樣子修行怎能修得起?這根本不叫修行,從世俗講,是競爭做生意,是在佛門中做生意。為甚么?這是名的生意,地位的生意,不是錢的生意,但一旦有名有地位時,可能就會有錢的,地位有了,別人會供養,就有錢了,這些都是偏差的地方。所以說「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令」就是指點他,開示他,怎樣去修行,聞熏正法,「喲!明白了,原來的那些都搞錯了,現在知道修行都是在心地上修的,是把妄想轉化掉,原來本是佛。」到這裡心開意解,明白起來了,故「淨圓覺性」。這樣子悟得內在的圓覺性,叫內熏,外面的智慧叫外熏,熏到裡面叫內熏,知道裡面有一個性,這樣心開意解,覺性顯前。

「發明起滅],這樣方便行才看到了自己的煩惱,這樣才看到了自己的生滅念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一切妄習頓時現前。啊!禪宗里說的開悟以後如傷考妣,為甚么?是因為把自己的妄心看到了,把自己的種子看到了。哎喲!我有這么多的習性,無始以來都造了這么多的業,現在趕快要把它了乾淨,所以就會「發明起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這才知道我這生、這世,生滅心迷了,沒證大道,念念生滅,念念起妄,勞役自己的心,我的心被它奴役,我一打念頭,我心力都給它影響了,跟它跑了,外面境界的好壞都影響我的為心,我等於是奴隸,我自己不能作主,東奔西忙,這念頭東打、西找,我的自性被它所迷、被勞役,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緣慮很多,千營萬計,種種主意,在世間上做生意,種種計較,佛法裹面還是計較,還是貪便宜。哪個法門最快,能得到最好的幫助,叫師父加持一下,馬上得到舒服,這樣就想多加持、多求了。老是想這些事,還是勞慮、計較,念念不停。現在知道了,我以前都搞錯了,心若一空,師父的光與你的光合一,這是大加持,佛的光與你的光是合一的,這是無上的加持,都是平等,如只在外面求,都是生滅心,都是勞慮。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假若有人通過這樣明見自心來做工夫,照破它,不跟它跑,「外不為境轉,內不為業牽」。外面不給境界牽著走,內不跟念頭轉,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念念不停,念念無住,就如急水中打球轉--念念不停留。要時時做工夫,單單悟了還沒有用,要做工夫「得法界淨」。如突然有一天一切歇下來,妄念頓歇,當下沒有妄念,一片清淨,即叫法界淨,這下一片空淨。空淨分作理與事,坐當中是理法界淨,法界當中沒有一切思想塵勞;事法界淨是對境沒分別,看到人不是人,都是影,就像透明一樣,走路時就像沒在走路,這樣就是殺頭,或者危難之中等都沒關係,別人駡你或打你都沒關係,情感的世界已經遠離,這是在初步空的境界當中,這是真實的境界。修到一定時候,就是這樣的境界,但是不能認為自己這是很高了,這僅僅是初步進入的一個地方,有時還會有變化的,亦會被破壞掉的。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

產生一個解,「淨解」,「哎!這個境界清淨,這境界是真的,很清淨。」就是說粗的念頭沒有了,得到輕安。淨心心生會產生愛著,產生淨的解,以這樣淨解潛伏在心裹面,輾轉變成一種障礙,形成心裹面的一種執著,這樣淨的執著會認為外面的一切都是影。世界的男男女女、十字街口的人這樣多,都是影,「還是這種境界好,這樣清淨」,這樣放在心裹面成了障礙,外塵不會擾亂他,這樣的人煩惱是伏下去了,生不起,這樣煩惱雖然沒斷盡,粗的已經斷了,但是細的還沒斷,就是外界對他的反映及打擊,已經影響不了,善惡是非影響不了,以這樣淨的解及體會成一種障礙,這是初悟脫纏的境界。但是有這樣的淨解在,見到性的一部分,得一點訊息,也只僅僅見到邊緣的訊息,又因淨解在,有所得,故不自在,「故於圓覺而不自在」!結果這樣一來,就在圓覺性上面不自在了。為甚么不自在?這樣會與世界分開,會認為自己是個開悟的人,認為自己是個清淨的人,清淨境界自行於自己的境界當中,故對圓覺不自在。因圓覺一切處自在,一切境界都是圓覺所顯現,十方圓明,普照一切。這是信的地位,信的圓教,初信人進去的就是這樣的境界。初信一直到十信,一點點增上。

[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不要認為自己已經是聖人了,這裡的境界是「凡夫隨順覺性」,禪宗有些開悟的人,就是這種開悟,不是究竟悟入,不是徹悟,不是證道。這種的開悟,可以說是從這裡入門,為甚么?因為你已隨順了這個覺性,不是隨順凡夫,但是還是凡夫隨順覺性,你隨順的覺性是個佛,覺性是佛性,但你還帶凡夫性。為甚么?還有淨的解,佛不自見佛,佛沒淨的解,佛沒淨的見,佛是不二的。如有淨的解,淨的見在,「故於圓覺而不自在」。因為這是信中的正覺的嚮往,執著於淨的相,所以是凡夫隨順覺性。接下去是第二種隨順。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得到前面淨解是障礙,怎能把淨解放在心上?這淨解放在心上是細的波浪,仍屬思惟性,相續淨執妄想,這妄想還在嘛!見解不是妄想嗎?見到淨解是礙,那么「雖斷解礙」,現在把這解礙破了,沒淨可得,坐著沒覺著坐著,人整個兒空掉,一片清淨,但不落這個見,甚么淨不淨,甚么空不空等,這淨解把它扔掉不要,破掉它。破掉以後,這破就是智慧,懂透了就是破,「明白了,噢!這樣不對,不能住在這個上面。」

「猶住見覺」,住在覺裡面,為甚么叫見覺呢?因為以能覺的智慧來破這淨解的障礙,了悟的境界,以能破的智慧破所悟的淨解,還有一個見在--由見而覺,能覺的覺存在,即「覺礙為礙」,覺著所礙而礙,這樣就產生一個能覺,這能覺也是礙,所以說「不自在」。因為以礙來除礙,所以不自在,這個菩薩是賢位菩薩,譬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這是華嚴圓教判斷的。

而禪宗不講這個的,禪宗只講覺性,善用手段,妙在機活,不是用位子來判斷的。而這是依法相來分別的。師父用活的,問你有甚么境界,叫你講出,斥你不是,叫你丟掉不要,這是很簡單的,或者用一個手段破了你,或者用一個譬喻性語言,把你破了,破了以後,鏡不照鏡,兩面鏡都把它打掉不要。又譬如一個境界,淨的境界,光光相合的境界,禪宗不跟你這樣那樣的比較、這樣分析;而我們因為講經要分析,它是絕對活的手段,但是我們現實中對待別人也不是這樣分析的,是看對誰,要用現實的手段。

一個人如住著的地方破了時,那么他就超過這個境界,但需要一段的時間,超過以後,經過養精蓄銳,人的心力、定力、智慧力都要養,在養當中,到一定時候,其力量充足了。譬如筍會出頭的,到這齣頭時,把前面的石頭搬掉,它又會生出,善知識,經常考驗,經常印證,還要參學,就是這個道理。

淨土宗的人也一樣,修行到五年、十年,或者幾十年,肯定會落在一個地方上,不是落在見解上就是落在工夫上,或者回憶過去我用到甚么境界,過去得到輕安這樣好,我現在要把它恢復過來,總是有一個名堂,一個地方可落,這名堂地方若不破,以後就永遠不能進步,會產生一種見,這個見如迎合於他的,他就很歡喜,認為講得很對,若不迎合他的,他就反對,認為你們不知亂講些甚么,是講錯的,由此會產生斗諍性,這就是淨宗人的毛病。聽到禪宗、聽到密宗等,他們就反對,都是他們的毛病,都是見,被見所礙。現在我們講這個道理,是要打破這個,所以菩薩未入地前就住在這個能覺上面,打破這個淨解礙,就住在能覺裡面。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有覺照存在都是障礙,有照是信裡面的淨解,有覺是賢位中覺礙的覺,這覺還在,都是障礙,這裡要明白。當然力量充足時,只要一明白是障礙時,立刻放下,不住在上面,當下即能超過細微的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菩薩到這裡不住著覺照,常常覺而無覺,亦沒能覺亦沒所覺,正不住著時,「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能照與所照同時歸於寂滅,同時不存在,沒有兩邊的分別,這就是能所的契合,能所變成一個整體:實際這裡無形地說萬有化歸於無相的性光,法身清淨,圓寂無住。從現代的角度來說是個能量,能歸到法界淨性時,是個能量流歸於空與淨的境界。

他已經沒有外界的影響,已經住牢淨解上,是覺的境界的一個部分裏面,那么到一定時候,這樣的見解一生,這能量裡面產生漏,漏到那裡?漏到淨解上面,所以說於圓覺不能圓證,不能自在,再說藉用能覺來破它時,又歸到另一層能量,另一層清淨的境界,清淨光明境界,境界更高一層,但是還有這個破的過程當中,叫能所沒一體。到這裡,登地的菩薩能所一體了,絕對一體。絕對一體,不可能覺得自己有淨,不可能覺得自己有覺有照,這是同時寂滅,這是當下的一種圓明。圓明是法爾自然,亦是實相的境界直接體現,能起所起到此都消失了,智與照都消失了。

打個比方,有個人能把自己的頭砍掉,頭既然掉了,誰還再去殺呢?沒有人再去砍了。就是說根本相對的東西已經沒有了,能砍的頭與所砍的頭都沒有了,頭已經掉了,誰還能再殺自己的頭呢?所以說修行的人就是革自己的命,修自己的道,全部是內心的境界,可以這樣說:所有顯現的外境都是內心所顯現,都是內心裏面的念念轉移,念念內化、內消,念念覺照,這裡是非常微細的,非常微妙的境界。所以說修行正是一種大丈夫的事業,有天馬行空的氣魄才能勝任。這裡需要有相當勇敢的人才能走過危險境界,這裡非常微細的,愈是向上愈需要非常的勇氣,發大心的人才能透過這些關口,不是輕心、慢心、草率的、簡單的,能透過的,這是講到真實境界是非常細、非常微妙的事情,是綿綿密密的事。所以說頭已經斷了,再也沒有頭可斷了,能斷所斷都消失了。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用譬喻來總結,以覺礙的心來覺「自滅諸礙」,到這裡師父只能旁敲側擊,師父沒辦法直接指點,到這樣的境界,師父沒辦法對你講,只能旁敲側擊,你自己去領會、體悟。所以到一定的時候你偏差入魔,佛也沒辦法救,就是說你修行到高層次的境界,佛沒辦法用語言來對你說,只能是機鋒、密意,只能旁敲側擊,影響影響你,改變你,沒辦法用一套套的理論跟你說,一套套理論是對凡夫說的。熏種子入佛種性,真實地方是無法言表,好比高層次善知識不是用語言說法,眼睛一動,微細的一個動作、一個氣味,所有表現都是在說法,甚至看到山河大地、風吹草動等都是在說法,很微妙,微妙到後來就是這樣。為甚么?你的心跟師父合一,心跟法界萬物合一。事物的變化就是你心的變化,心的變化就是說法,心的變化顯示就是說法,所以這是微妙的境界。那么「自滅諸礙」後「礙已斷滅」,礙已經沒有了,「無滅礙者」,滅除障礙的人也沒有了--沒礙的人所在。譬如柴在燒,已經燒完了,柴沒了火亦沒了。「無滅礙者」就是火也沒有了,因為柴已燒完了,這裡就是說明菩薩證到初地以上的境界,真實證初地以上的境界的菩薩是不住在這證上的,不住著證的境界,沒證的法,亦沒證的人,真證道的人沒證見。下面這一段講的是到這樣菩薩不會住教,即對言教不會住著。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修多羅是契經,佛說法四十九年,種種法門如標月之指,是指指月亮讓人看而已。「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菩薩已經知道這些都是所標的標記,種種符號,方便的權巧,像手指頭指月亮,手指不是月亮,就是菩薩已了悟言教文字本空,但是要善用文字,以月亮來照這個文字,方便施設,來指引眾生,所以說「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都是同樣的道理,所有如來開示言說,沒有真法給人,都是開發眾生性靈、佛性種子的方便,教我們不要把法門當實,但是我們通過教化得利益,開發我們眾生本具的佛性之德,促進我們去走正路、修正道,使我們得成就,不要匆匆忙忙。學佛不是匆忙的事,忙是忙不起的,學佛絕對是悠閒的,悠哉悠哉的,慢慢地修,但要精進--專精不退,念念不停,念念相續,念念相續在悠哉悠哉的當中,快快樂樂當中,如彌勒菩薩的樂修,快快樂樂之中。但苦修也不是苦,苦修是在山林中,不講究穿,不講究吃,不計較這些條件,是在苦寂當中修,並不是說什麼很艱苦的生活,這不是苦,修行人不認為這些是苦的。就像生病,也沒覺得是苦,認為只是工具有點障礙,有一點出毛病,作用暫時不靈光,等修理好又靈光了,是這樣的道理,並不是苦。所以修行人絕對不能匆忙,無論做甚么事情都慢慢地做,是在安詳當中,一舉一動都用明淨去照當下的心。不要有任務感,我要學多少部經,就急急地去學,認為都學到了,實際上是永遠也學不到的。

佛教中任何一部法,只有成佛或證到該位的菩薩境界才能相應。如登地菩薩知道這些法門都是標月之指,到此才是學完了。如沒到這裡是永遠學不完的,今天是這樣解,明天又是那樣解,這樣因由師父的不同,眾生的不同,時間、環境的不同,緣永遠是變化,永遠也解不完的佛法。所以不要把佛法學完,除非證到,達到這個境界。所以要絕對悠閒自在,絕對要清淨、安詳,泰然不動,這樣子已經得到了,樂在其中,智慧開發,已經得到佛法,再也不用等待什麼時候得到佛法,目前就得到受用,這是相當要緊的。

該說從第一天學佛起,師父指導你應該得到樂趣,應該得到歸宿,應該安心無為,應該在正確的方向上慢慢地明了起來。這樣子才對,不要把任務放在心上,學佛沒任務,本來是佛,所以說這是已入地菩薩的「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這裡接下講是佛的境界--常住真性的究竟覺。這裡先是講究竟覺是甚么境界。實際上講到境界,佛是沒境界的境界。但是眾生有境界,眾生對境界有執著。因為眾生有執著兩邊,講佛的境界時只好藉眾生境界來講佛的境界。如何說呢?「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眾生對障礙,譬如煩惱障、報障、業障,總是有一障礙在心中無法化解,佛說這些障礙就是究竟覺,這就是佛的境界。我們怎樣去體會呢?當我們體會到所說的生死相續的事障好,或者所說的這種法界性相的理障也好,都沒障礙,都不在話下,一切透過,這就是究竟覺的境界,如還有障礙在就不是究竟覺。

用這樣的反面來顯正,用否定來肯定--龍樹菩薩為什麼不實說佛法,都是用破,就是用否定,否定到究竟時就是肯定,就是真實境界。因為一個人修行地位低時,不知道地位高的情況,凡夫沒辦法知道佛的境界,因為所有知道的都是本人的境界,本人的理解。如小學生看博士論文是絕對看不懂的,他所有的理解是國小程度的理解。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形成自我的各種觀念的。人如不能把自己突破,就永遠不能進入佛的境界:永遠沒辦法懂得真正佛法。但是佛、菩薩慈悲,會用言語來引導我們,引導我們慢慢開發出來,這叫聞熏、開解,再去覺照。所以說怎樣去看佛,在地獄當中看佛,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在障礙當中看佛,這是真佛所在。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得念就是無念境界,失念就是妄想境界,無論是得念好,還是失念也好,都是「無非解脫」的境界,沒有甚么不解脫的,有念、無念,性體平等,這就是佛的境界。這裡講的是識與智的相對。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因緣和合叫成法,緣離就叫破法,但是兩者都叫涅槃。成法和破法都是涅槃世界,緣離或者緣成都叫做涅槃,毀謗不毀謗都叫作涅槃,就是成功事業或者不成功事業都是涅槃。我們人生世界,做事業做成沒做成都是涅槃,今天修行不順利,如身體生病,或者沒生病,都是涅槃,都一樣,沒兩樣,就叫涅槃。佛的大涅槃是在生死變化中而即無生無滅,湛然常寂。[智慧、愚痴通為般若。]

甚么叫做真性般若?智慧、愚痴都是般若,這是愚與智的相對。愚痴哪裡來?是由分別來的,分別也是沒有的,思在就是佛性在,佛性是平等的,但平等不是沒差別。不要以為那些傻子沒佛性,從真正大智慧來說,看到眾生佛性美德,不是看人不好,所以佛看到一切眾生都為般若性。由於講愚痴在就是智慧在,有愚痴才有智慧。有人說自己很笨,那為甚么會笨?只因想求智慧,才會想到笨,若不知道自己笨,就不會來求智慧。

有些佛教徒認為自己很聰明,這樣的人其實不行,這樣的人就沒有智慧。為甚么?你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處處出鋒頭,處處占首位,這樣是最笨的,最沒智慧的。諺云:「大智如愚。」所以說智慧、愚痴都叫做般若,是沒分別的。佛到這樣的境界,對所有的智與愚都分別瞭然,徹底明見,都是大智慧的顯現。所以佛經中說:有些講經講得口齒不伶俐,雖只講得一句二句話,看上去很笨,但裹面卻蘊含著很多智慧,有些人口齒很伶俐,不等於就是很有智慧,在這裏不能用絕對來講。

「下下人有上上智]六祖大師說的,「上上人有沒意智」,這是很難很難判斷的。

有些人認為知識分子就高級些,若大學生、教授等來學習,就要學高點深點的佛法,不絕對。有些人一個字也不識,可能最有智慧。為甚么?因為他心地最平直,得到安樂最大、最真實;知識分子不等於最有智慧,而是知識豐富。他們所學的都是知識,會用知識來對比佛法,佛法若落於對比,就不是真佛法,難就難在這一點。佛法在於開發,開發我們的智慧,落於對比就不是真佛法。所以知識階層學佛又是最難的,大家都認為知識分子最容易,其實是最難的。因其對比太多了,教導的人必須把他所有的知識執著打破以後,才歸到無知識的人那樣,這樣才會真純地去修行,所以有知識的人學佛法更難。

學佛法若東求西求,法門多了的人,最最難修行。有些人一開始還好些,念觀世音菩薩、持咒都較安詳,後來師父拜多了,東跑西跑反而修不好了,這樣的人相當多。所以最初因地入手時相當要緊,最初的師父也是相當要緊的,最初師父若引導得好,一直沒走彎路,一直是順利的;師父若引導不好,愈修愈複雜,愈來愈煩。我的師父--振蓮師三個月就開悟,住茅屋,他的師父也沒教他甚么,只叫他放下用功、打坐,亦沒教他其他的教理知識,三個月就打開了。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人若純樸、直接,反而容易得成。所以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具真般若者,一切都是般若,沒分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無論是菩薩或者是外道所成就的法都是菩提,沒有一個法不是菩提,外道也是佛法,所謂:「正人行邪法,邪法悉歸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變邪。」現今佛法中練氣功、信神的及以各種各樣眼光進入佛門,他們認為自己是信佛的,實際上還是老的一套,這樣正法亦歸邪,就是這個道理。末法時代眾生斗諍的堅固,不知身中蟲,還食身中肉,他們都說自己是信佛,其實只是在佛門中求安慰。有些人煩惱了,在世俗上一切不順利,有些人想當官沒讓他當,就想在佛門中找個位子做做官,這樣的人相當多,社會上沒有官當,就在佛門中當官,卻不做弘法事業,只將位子占住不放,但在佛法來說「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沒分別,都是儒上佛道的顯現。因為菩提正覺,無所不覺,一切外道諸法同入覺性而消融殆盡。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無明與真如沒有兩樣的境界。無明就是真如,真如就是無明,沒有兩樣的境界,只是凡夫分別這是無明,這是真如。對佛來說無明真如沒有兩個境界,整個寧宙就是一個光呀,清淨的能量,無形無相,全部在這裏面,沒辦法分別,但這東西且看不到的、摸不到的,所以佛只能這樣說:「無明、真如無異境界。」都是一體十昕妙顯。

[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一切的戒、定、慧三學所對治的淫、怒、痴三毒都是清淨梵行,染與淨都一樣。《諸法無行經》裏面講:「貪慾即是道,嗔恚亦復然,如是三毒中,有無量佛道。]但如沒證到,沒開悟是不準隨便講的,這是佛的境界,這是佛的無上究竟境界:究竟自在境界,究竟障礙中得究竟自在境界。我們可以對佛的境界去體會,那悟道的人,對這個能夠真正明白,是這樣的境界,但有些地方做不到。為甚么?只因還有東西在。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眾生性、國土性,有情、無情同一法性。依報、正報不二。所以講西方淨土在那裡?依報與正報同一法性,佛就在當下,任何地方都是淨土,任何眾生也都是佛。所以國土與眾生都在同一地方顯現。所以《涅槃經》中講:「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就是法性,法性無二,平等圓具。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苦與樂,地獄與天宮都是佛的淨土,因為心體本空,清淨湛然,善惡報果,都由妙心隨緣顯了。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有性--三乘種性,無性--一闡提,有佛性與沒佛性的,都成佛道,不等於以後成佛道,以後開發,現在就能夠成佛道,或者說現在當下就是佛道具足,但是我們眾生不知,唯有如來親證,故以果說因。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縛與解,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沒有一切煩惱可得。《佛頂經》說:「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因為佛證了覺心,心無取捨,所以諸法普同圓。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我們人是講境界的,但佛的境界又是沒辦法講,所以以上用十個境界的對立性來講,佛在這十個境界當中是究竟沒障礙,從而顯現了佛的真實妙德。下面講德的心是怎樣子?也沒辦法講,也只好形容顯示。佛的心是甚么樣子?是法界海慧,像法界的大海這樣深、這樣廣大,像整個法界這樣大的大智慧,心光無量,照了一切相,房屋、星球、山河大地,所有的相「猶如虛空」,照了諸相好比虛空一樣。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以上這種境界就是如來所隨順的覺性。

這裡四種隨順都講完了,這是覺相,這覺相是給需要的人作對比的,不需要的人可以丟掉不要,主要是講我們現在的心,怎樣入道,如何去覺了開發。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未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佛說:「善男子!但諸菩薩],只要發心,成佛度眾生的菩薩,或者我們末法的一切眾生,指示我們現在的眾生怎樣安心入佛道?怎樣去做工夫?前面講得那樣複雜,理論這樣高、這樣妙、這樣深,我們是否有份?是否能進去?佛非常慈悲,顧慮到我們眾生的心念,顧慮到我們眾生應該怎樣走的路,都已經為我們考慮到了。所以這裡指出做工夫的絕妙的方法:「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怎樣才能成佛?怎樣才能進入?在任何時候,都不打妄想。不起妄想,是怎樣來分判。

妄想有幾種,一個是攀緣心,叫做起,故意起妄想。今天我去買東西,今天想甚么好吃,今天想會一會甚么樣的朋友,故意起念頭,這要注意,不要讓它起--故意起不要讓它起。

有些是隨緣性的。譬如講應該做的要去做,應該吃飯的要去燒,都是自然的事,只要不打念頭,不要想今天我把菜燒得好吃些,今天甚么事情做得好些等,這些念頭都不要打。

有些是串習,就是過去種子自然地一串串地出現,翻騰出來,只要不理它,不要壓,愈壓愈不行,就像石頭壓草一樣,壓住了以後爆發出來還更厲害,這是不能壓的,這是自然的。

第三種是相續。種子騰現時,還跟著它跑,這是不行的,這妄想一跟著它,就會顛倒。

第四種是慚愧。「哎喲!我怎么會打妄想!」只是不要打故起之念,串入的不理它,相續心不要讓跟下去,不要像放電影似的不讓放下去。慚愧心暫時可以用,但不能多用,多用亦會迷惑,會失信心的,不能老是想到慚愧,老是慚愧會覺得自己沒力量:「我是薄地凡夫,我很苦惱,我到現在修行還沒進步!」老是這樣想是不行的。而應有勇氣,要成佛。我們本來是佛,即使路有點走錯了,往回走就行的,犯了錯誤可以改正過來。

第五種靜。一靜下來就空了,這靜不應住著,不住著就對的,靜下來是好的,是藥,前面四種是病,靜是藥。《永嘉集》裏面提到這個問題。這樣子我們不起妄念,對念頭我們要明白,無論是粗妄或是細妄念、微細妄念,我們不要故意起它,不攀緣起著外面的法門、外面的境界,這樣我們的念就是正念,不會違背我們的覺性。念佛或者念咒,法門是沒關係的,是根據自己根基去選擇,這是第一步的工夫,這樣去做,對面有甚么佛來了,甚么魔來了,都是外法,不要攀緣,都不理它。外面什麼很了不起,師父來了也不要理它;什麼光打來,或看到甚么都是假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於諸妄心亦不息滅」。這是串習,這是裹面的念頭自然翻起,不要故意去滅了它,妄心不可滅,妄心是我們本性的妙用,我們說話、思想、聽經、學習等都需要心念,對這心念只要不分別、不執著、不故意去攀緣,不要弄得急急忙忙,不要把自己弄亂了,搞顛倒了,這是正念。不用去息滅它,只要不住著,要空靜,就不用去息滅它。假如我們求個心去把這妄扔掉,這正是大妄想,這是最大的妄想。我靜不下來,我要把它靜下來,我還沒開悟,要求開悟,這是最大的妄想,這是修道的障礙,這是第二點。實際上這些都講口訣,這是無上的口訣,「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有些人講自己想靜也靜不下來,妄想這樣多,怎么辦?想自己靜偏卻愈靜不下來;想把自己修好點,偏又修不好。所以不管它就是,甚么妄想不妄想的,只管念佛、持咒,妄想自然會消失的。第三、「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一切境界都是從心中現,都是自心,這妄想境界顯現時,如佛顯現,或其他甚么顯現,我們在這妄想境界當中不管它,就沒關係了,不要想把它扔掉,也不要想把它拿住。「不加了知」,已經知道了,不再起一個心去了知。如茶杯一拿起,已經看到了,不要再想我已看到茶杯了,而自問:「為甚么要拿起茶杯?」不要這樣再想一下,這樣再想一想就是妄想,就是墮,不要這樣想。我們眾生有一種自然覺性,看到了就是看到了,聽就聽到了;走路就走路嘛!不要再想一想,再想一想就叫「加了知」。已經了知不再加了知,這叫「不加了知],這是最要緊的。人的精神分裂症都是加個了知,多個東西在,就會產生分裂,念頭就多起來了,修行修不成功的都是這些原因。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在沒了知,沒分別時,就是能知沒了以後。「真實的知顯現時,誰知真實呢?」這樣的心不要生,不要去辨別。譬如眼睛不自見一樣,就是不要去辨別,就是能知沒有了,一切不分別,只管如是,都沒有了,不要去想,這是甚么境界?這是不是實相?這時是不是開悟?這是不是見道?不要再想想,就是「於無了知」。無了知,是能知,做工夫以後,覺知沒有了,就會剩下能知,如能知也沒有了,就顯現本性。「不辨真實」就是去掉後遺症,眾生有個後遺症,因眾生一直想求個開悟,求一心不亂,求個道,這個道顯現時,總要辨別一下,這到底是不是?實際是沒有是不是的。又像文殊一樣,有是文殊與非文殊,就有兩個文殊了。道性合一,道性不相對,道性可辨別的話,就不是道。所以當下時是不能辨別的。以上佛說的四句就是口訣,無上口訣,就是末法時代的眾生只要依這四句去做,畢竟成佛,畢竟能成道,這並不是立即圓滿了佛道,最起碼是在隨順覺性當中,會分證到覺性的部分功德。而是由因地的發明逐漸成就一切功德。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怖畏,是名為「隨順覺性]。

假如有人聽到這樣的一段話,這樣的修行方法,聽到以後相信下來,這法門真是頓法,真是無上大法。信,相信,能夠領會,又依這樣的精神去做。受,接受下來。持,住持不失。常常以這樣的原則去做工夫,心裏沒有因法門太高妙而生驚怖、畏懼。如《金剛徑》講「不驚不怖」,這樣的人名為「隨順覺性」,聽到這樣的話已經隨順覺性了。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大家知道,這樣的眾生,已不是簡單的眾生,不是一般的眾生,都曾經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供養了這樣多的大菩薩,所以對這樣口訣,無上法門才能解,才能信下來,且去做。

「植眾德本],種植了很多很多功德根本,說明宿因相當相當的深厚。

這智是甚么智?現在世就是信位智,就是說過去世宿習相當深厚,現在信解入的是信的智,根基相當利,所以佛說這樣的人是甚么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佛印可他會成就一切種智,先成佛的智,後成佛的道,現在聽到且去做已經成佛的一切種智,就是說他的知見比大菩薩還高。為甚么?因以佛的一切種來修行,所以是這樣圓妙的頓智。以佛的智來修行,必定能夠圓滿無上佛道。這-說明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果因相攝,因果不二。稱性而修,沒先沒後。如能以這樣的觀行去用功,而得相應,在一切法中不二解,就如同經中安心的妙旨,即得無上菩提、一切種智。下面是偈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

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

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圓滿菩提本性本是無取無證的。亦沒菩薩也沒眾生,眾生菩薩都是幻化,幻化本空,說明圓覺無證,這是從圓覺的體性來說,下面是對機來講。

「覺與未覺時」,覺與未覺之間。「漸次有差別」,我們人類社會修行的人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的差別,原因是以漸次而有差別。「眾生為解礙」,就是第一種菩薩,即信位菩薩。「菩薩未離覺」,是第二種隨順,未入地的菩薩還沒離開這覺。「入地永寂滅」,入地離開覺,能覺所覺離開:水遠寂滅,證入正道。「不住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就是聖位亦無住。「大覺悉圓滿」,大覺都圓滿了。「名且遍隨順」,名為周遍隨順,一切無礙、一切究竟、一切圓滿。「末世諸眾生」,末世的一切眾生,特別是指我們。「心不生虛妄」,假如心不故意生起虛妄,不做妄想,忘心頓證,心如把它忘記了,頓時證入。「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佛說這樣的人,現在就是菩薩,實際是佛的智慧,現菩薩身,帶有一點凡夫的習氣。但各人不同,有些人習氣很輕,現世就是菩薩,能利眾生。「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供養恆河沙的佛,他的功德已經圓滿,因果不二。「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雖然說有很多很多的方便,就是前面講的頓與漸,這樣多的方便,皆名隨順智,那是法相隨順。法相隨順是指所有眾生隨順,而所有的差別,是指某一個位置而說的,至於真性隨順則是指眾生當下的心歸入法性裏面來講的,這樣的人有特別的根性,所以說是最最殊勝的根。這樣的人可以做眾生的明燈,指引大眾行於佛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