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解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第二章 如幻眾生自心生之一  


第二章如幻眾生自心生

本章有七節一略說識相二轉識滅但藏識不滅流注不滅三略說識的七種自性四標示七種第一義境界五三有苦滅愛業緣滅自心所現幻境隨見六一切如幻眾生都自心生七得如幻三昧到無生佛地

第一節略說識相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白話解

大慧問佛:世尊,人們的種種識,是怎樣發生,怎樣形成,又是怎樣消亡的?

經文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種種識的發生、形成和消亡,只靠思量比度之心,是無法正確理解的。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相(表象)的生滅變化和作用,一個是流注的生滅變化和作用。

經文

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白話解

想弄清楚心意識的變化和作用,要從它的轉化、業用和真相三方面去考察。

經文

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①。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

[注]

①八種識相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思量)識、藏識。前六識專管分別,是剎那間生、剎那間滅的了別識;第七識梵音為末那,漢譯為意,專管恆審思量;第八識梵音阿賴耶,有執藏的功能,故名藏識。

白話解

粗略地分有三種識,詳細分有八種識相。略分三種是什麼?叫做真識、現識和分別事識。

經文

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白話解

譬如鏡子裡原來並不存在什麼色像,鏡子卻能把它前邊的色像反映出來。人們心中的現識和鏡子的色像一樣,是事物在心中反映出來的識相。

經文

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

白話解

因有現識而生分別事識,因分別事識,又生新的現識,因前一個識生了跟著又壞滅了,便有後一個識生,如是展轉為因,展轉相生。展轉壞滅。

經文

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

白話解

不思議的薰習和不思議的變易是生起眼前現識的原因。攝取種種客塵和無始以來妄想習氣的薰習,是生起分別事識的原因。

略說八識

唯識三十頌說: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為三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舍受

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恆轉如暴流阿羅漢位舍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

四煩惱常俱謂我痴我見並我慢我愛及余觸等俱

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系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

淺談大乘唯識論六識的因緣及其功能

在翻譯中都說前六識是了別識。了別這個名,容易讓人產生歧義。會誤解為已經審察確定了。其實指的是未經思量推度,未經審察確定的感性認識。

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六根接觸六塵,了別六識相,都是剎那間的事。

六識的共同功能是了別當下接觸的內外境,故說了境為性相。六識的生滅,像放映機將活動的底片通過鏡頭放映到螢幕上一樣,剎那生,剎那滅,展轉相續,人們才能認識一個變化著的事物的片斷。

六識生起的因緣是什麼?根本依也是阿賴耶識。

嬰兒多次接觸過燒紅的木炭後,一見到燒紅的木炭,便知道它會燙手;多次聽過小雞的叫聲後,一聽到吱吱聲,便知道是小雞叫;多次反覆,便是薰習,經過薰習形成了阿賴耶識種子。這個識種子,是六識的根本依。

除此根本依外,還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一個是根,一個是境。在上面兩個例子中,眼根和見到的燒紅的木炭跟識種子結合,生成了眼識;耳根和聽到的吱吱叫聲跟識種子結合,生成了耳識。

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境不是客觀存在的物自體及其運動,而是客觀事物在人們心中的反映,只是在人們腦子裡跟客觀事物相似的影像。客觀事物不能跑到人們的腦子裡,人們的神經末梢也不能伸到身體外面去。

大腦神經系統只能接觸到六根和客觀事物結合的六塵,六識所了別的是六塵。那麼,六識能不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呢?現在來探討這個問題。

以眼識為例。當眼根有毛病時,或視物模糊,或發生重影,或不辨顏色,或見空中生花。有毛病的眼根和外面的境色所結合成的色塵,不可能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自然這樣生成的眼識不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

當眼根沒有毛病時,和外面的境色結合所生成的眼識,是不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了?還不能如是說。有個貪財的笨蛋,拿著塑膠做的仿真手槍去搶劫銀行,膽小的銀行營業員還會被這仿真槍嚇壞呢。人們接觸事物的瞬間,通常是見點不見面,知表不知里,更不容易認識事物的來龍去脈和橫向聯繫。這說明沒有毛病的眼根和外面的境色所結合成的色塵,也不可能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自然這樣生成的眼識也不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

總而言之,依因緣起、剎那生、剎那滅的六識所認識到的知識,都不是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所以說六識都是妄識。

六識生起的第一剎那,只是直覺的感性認知,當未經末那識加工之前,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所以說,「善不善俱非」。

說說第七識這個名的來歷

《雜阿含卷十三》(三二九經)說: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思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六思身。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說六思身: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思身。眼思,耳、鼻、舌、身、意思。阿難,此六思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

《中阿含卷第四十一》(一六二經)說:

若有比丘於此五界(地、水、火、風、空)知其如真。知如真已,心不染彼而解脫者,唯有餘識。此何等識?樂識、苦識、喜識、憂識、舍識。

這些余識,肯定也不是前六識能擔負的。誰擔負?還是這個我暫且叫的「思量識」。

舍利弗是佛陀身邊最能說法的弟子。許多時候,佛陀說了大意,比丘門就去找舍利弗詳細演說。在《舍利弗毗曇論》首先出現「七識」這個名。

《舍利弗毗曇論問分》:

云何七識界?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意界,意識界。

在這裡,稱第七識為意界。已經把第七識和意根區別開來。

《阿毗曇心論》說心法七:

所名曰識陰,此即是意入。於十八界中,亦復說七種。

謂識陰即是意入。於識界中七種分別: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及意。

《雜阿毗曇心論》說:

所名為識陰,此即是意入。於十八界中,亦復說七種。

謂識陰即是意入。十八界中說七心界。

《俱舍論卷第七》六界所攝處說:

地、水、火、風,觸界攝。

空即色界攝,識即七心界(意界及六識界)攝。

《楞伽經·卷四》說:「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道所說。」這裡所說,已經把「意」獨立於六識之外,而且把「意」歸為八識之一,就不再是「意根」了。

大乘《楞伽經》和小乘阿毗曇,都說第七識為「意」,不說是「意根」。

世親菩薩還在小乘說一切有部出家時造《俱舍論》,轉為大乘後造《唯識三十頌》,還是把第七識說是「意」。

唐玄奘法師翻譯時,採用音譯,把「意」譯成「末那識」。這就避免了第七識和第六根的「意根」容易混淆的問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