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講座 十一  


圓覺講座《妙法蓮華經》(十一)

時間:2012年08月11日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大樓201演講廳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

整理:郭藤輝、梁玉明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同樣的話連續說三次,佛覺得他們不相信。所以,一再地告誡,我說的都是誠實、真誠的話。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這是接著上一品。上一品說過,怎么會有一個父親是這么年輕,而他的兒子是百歲老人,這樣子的疑問。什麼原因呢?希望世尊告訴他們。這個世尊就會想:我這樣說,他們會相信嗎?所以,祂一再的說:「我接下來說的,都是真的,不是假話。」說了三次。說了三次之後,祂還是不接著說。所以,彌勒菩薩就說:「我們會相信您,請您說,我們會相信。」也這么說了三次,然後又再說:「我們會相信您說的。」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這時他才要把真的秘密講出來,就是要把真正的東西揭露了。

「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世間的天就是天神,或者人、阿修羅,大家都以為我釋迦牟尼佛,從釋家族的皇宮裡面出來,到伽耶城不遠的一個地方,做了道場,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祂說,我成佛不是你們說的那樣子,其實,我早就在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那由他,就是很大數目的單位,已經大到是無量,再加上無量無邊。那么長久以來就已經成佛。不是你們所知道的,在這一生才從釋家族的皇宮出來修道成佛。

那么長久的時間成了什麼樣子?只看這樣子講,還沒有感覺,所以,祂就用譬喻來說這個時間有多長、多久。祂說: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五百千萬億,這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單位。「那由他」也是一個很大的單位。「阿僧祇」又更大的一個單位,這些單位都是無量的。這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就很多了,還要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

「假使有人抹為微塵。」把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抹成粉,抹成微塵。

「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否?」把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抹成微塵、抹成粉,我們往東方走,每經過一個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這裡所謂的國就是世界,像娑婆世界或什麼其他世界,就是這邊所說的國。經過這么多的世界,放下一個微塵,再經過這么多的世界,又放下一個微塵,直到把這些微塵都放完了。那么你知道到底經過了多少世界?你算得出來嗎?光是抹成微塵那個數目都算不出來了,還這樣子一一放下微塵,那更是沒辦法算了。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心都沒辦法想像的。

『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阿惟越致地」就是十一地。

『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是這樣,無法想像的。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祂的意思是什麼呢?這么,每經過很多、很多的國土,才放下一塵。這么一直放,有的有放下一塵,有的沒有放下一塵,不管有沒有放下一塵的那些世界、那些國土,全部都把它抹成粉、抹成微塵。一個微塵就是一劫,那個時間是無法想像的多。我成佛以來,比這個時間還要久遠。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從那以後,我就在這個娑婆世界,常常來說法教化眾生了。也在其他的世界,也是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那也是不知道多少,時間、空間都是這么無量,就在那裡導利眾生、教導眾生。所以,祂現在說真話了,以前都是哄哄你們的,祂不是說假話,祂是在哄你們,是在教導你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在這個教導裡面,我在中間也有說過,說燃燈佛入了涅槃,這樣子的事情,都是一種方便,都是一種方便的分別,看狀況而定,你們需要怎么樣子才聽得進去,我就說怎么樣子的教導。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祂用佛眼來看眾生的性根的好壞。

『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那么,祂就會就他們的狀況來說,說我是誰,每次說的名字,都不樣的,年紀大小也不同,而且都會說,我會入涅槃。所謂涅槃就是滅度,就是死亡。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髮歡喜心。』說一些大家聽起來很高興的佛法,大家聽了以後就會很歡喜。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看見眾生都喜歡小法。當然,祂講的小法,我們常人看起來是很大的法。但是對祂來講是很小。「德薄垢重」,德行很單薄,污垢又很沉重。為這種德薄垢重者說:我年少的時候出家,現在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注意囉!你聽到祂說的,都是祂做王子的時候出家,然後就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凡是聽到這樣子的佛法的人,都是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所以我們聽的都是這種德薄垢重,又樂於小法的。如果還有人又堅持這樣,那他就是堅持的德薄垢重者。

『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其實,我成佛很久、很久了,不是這么慢的。

『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為了教化眾生,就眾生的狀況,因為他樂於小法、德薄垢重,所以才這么說的。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如來祂要說法講經典,都是為了眾生,祂真正的動機就是為了度眾生。說的時候,也說自己的、也說別人的;也顯示自己的,也有顯示他人的;也有顯示自己的事,也有顯示別人的事。不管怎么說,都是真實不虛。

『所以者何?』為什麼我這樣子說是真實不虛?

『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祂知道三界之相,就是無色界、色界、欲界這三界裡面的相,是沒有生死的。其實,三界裡面有生死,祂說,我如來是知道沒有生死。

『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你要退出世間、要出來或要在世間,也沒有所謂在世間,沒有死亡,沒有滅度,這種事情都沒有。這三界裡面的相,都是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這些不是實,也不是虛的,不是如是的,也不是一種非異。「不如三界」,都是這么不如實的三界,但是見到了三界。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這樣子的狀況,如來是很清楚明白的,不會弄錯的。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祂不但常住不滅,前面祂還說,這個三界本來就沒有生滅、沒有生死,不管怎么樣都是,它是不如三界,並不是等於三界、如同三界,不是這樣,但又見於三界中之種種。這種狀況,祂是清楚的,不會錯的。但是所有的眾生,他們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

『欲令生諸善根』希望他們能種善根。

『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做了佛事,來度化眾生。祂所做的度化、所做的佛事,沒有停止過,這么早成佛以來一直沒有停過。壽命這么長,所以,祂在這裡是常住不滅,一直在這裡做,沒有滅度過、沒有消失過,久遠以來就這樣不停的做了。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我修我的菩薩道所得到的壽命,到現在還沒有用完。不但沒有用完,

『復倍上數。』比剛才講的那個數目還要多。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雖然今天實際上沒有滅度。因為沒有滅度,所以提倡、就是講我要滅度。所謂滅度,就是涅槃。

『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祂是不會滅度,但是祂就說要滅度,而且真的滅度給你看。這個都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不是祂要滅度,而是祂用滅度來教化眾生。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樣?

『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祂把道理、原因講了。

『所以者何?』為什麼?因為如果佛一直在世間,都不會死掉,那個福氣薄、德行薄的人就不種善根。貧窮下賤的人,更加貪著五欲。

『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就進到他自己的妄想中。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如果如來一直在那裡的,不會不見,不會消失的,也不會死。

『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他就會起一點驕傲放逸,而且心裏面也懷有一種厭倦。

『不能生於難遭之想。』對於見到佛是不容易、很難得的,就不會起這個想法,也不會對佛起恭敬心。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所以如來會說:「比丘,你要知道,佛要出世是不容易辦得到、很難的。」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么說?

『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實際上,那些福德薄的人,就算佛在、不滅,他還是看不到。他要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才有可能見到,有的還看不到,這個狀況是真實的,所以我才這么說。因為這么說,這是真實的,對這些福薄的人而言,這是真實狀況。雖然佛根本沒有滅度,但他是看不到,就在身邊,他就是看不到,所以也就遇不到。

『以此事故』有這樣的事實。所以,

『我作是言』,所以我才這么說。

『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如來是不容易見到的。

『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如來根本不會去涅槃的,而講佛要去涅槃,是這個原因。

『又』另外又舉例。

『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所有如來的法都是為度眾生,這是真實的,一點都不會虛假。

『譬如』,就譬如、又舉例。

『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有一個醫生,醫術很好。

『其人多諸子息』他有很多兒子。

『若十、二十、乃至百數』可能有到一百個兒子。

『以有事緣,遠至余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他有事到別的地方去,他的兒子們就把他的毒藥拿來喝,喝了毒藥以後,就開始發作,悶亂了,

『宛轉於地』,在地上打滾。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父親回來了。

『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這個毒藥,喝了以後有的連本心都失掉了,有的沒有。

『遙見其父,皆大歡喜,』失掉心的,知道父親回來了,還很高興。

『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痴,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求父親醫。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

『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你們吃了就會好。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那個心沒有失掉的,看到這些良藥就馬上服用。那些失掉心的兒子,雖然也很歡喜的看見他回來就問訊,也請他治療,但是給他藥,他就是不吃。

『所以者何?』為什麼會這樣?

『毒氣深入,失本心故』那個毒中得太深,本心已經失掉了。

『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因為心已經失掉了,所以看到這樣子的藥,認為這個藥不好。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他就用好辦法,讓他們能夠服這個藥。

『即作是言:』他就說了:

『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瘥就是治療、治好,不要擔憂不會治不好。

『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他交代了以後,就到別的地方去。到別的地方以後,就派他的使者回來告訴他的兒子們,你們的父親已經死了。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聽到他們的父親死了,他們就醒過來,沒有父親的照料,覺得自己好孤單。父親還在的時候,還有父親照料,就覺得沒關係,很放心。一聽說父親死掉了,就驚醒,自己就覺得變成孤兒。

『乃知此藥色味香美。即取服之,』這個時候,就想起父親還留有這些好藥,趕快取來服用。一服用以後,毒病皆愈。

『其父聞子悉已得瘥』,都治療好了。

『尋便來歸鹹使見之。』就回來了,沒死。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否?』有人能夠說這個作父親醫生說謊有罪嗎?沒有辦法,不會呀!因為這么說謊是一個治療的部份,這個是應治療而必須的步驟,光有藥他不服,還要用別的方法他們才會服藥,病才會好。

『不也,世尊。』這個答案,是彌勒佛說的。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我這樣子來度眾生,說我會滅度,其實是沒有滅度。就像醫生一樣,有誰能說是我說了謊話,沒辦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所以,重新把前面的意思,再重新表述: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鹹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

如果你們真的信服,不惜生命一心想要見佛,我跟眾僧者,就是比丘眾,就一起都出來了。

「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對已經到這個程度的眾生,真心信服的眾生,我才會跟他們說,「常在此不滅。」我不會滅的。

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余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

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

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

指世界毀滅的時候,世界壞了、毀的時候。

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花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

雨曼陀羅花散佛及大眾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

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

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不修的有罪眾生,你便看不到祂。但是你有修的,雖然修不好,在這種狀況,就算世界在壞滅的時候,還是一樣看得到祂,看得到佛在說法。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就在這個時候,會跟那些有修的、好的眾生說,佛壽是無量的。

「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很不容易看到佛的那些人,就跟他們說,佛是不容易看到的。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

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惠速成就佛身

都是為了度眾生,才這么做,才這么說,而這些都是真實的。大家有機會聽到這一品,如來原來壽命是無量的。表示你們是什麼?有福的、有德的,沒德的聽不到這些話,如果你聽到了還不相信,恐怕還是沒德。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這是彌勒的名字。

『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他這么一說,就有這么多、這么多眾生得無生法忍。六百八十萬億這個是數目,那由他也是數目的單位。這么多那由他恆河沙,真是多到不知道怎么想,這么多眾生得無生法忍。

『復有千倍』就是前面那個數字的千倍。

『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那個「陀羅尼」,這邊再加上那個「旋」,我想就像那個*輪這樣子的會轉的陀羅尼。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輪。』二千中國土,這個「國土」就是世界。就是二千個中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輪。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這么說壽命無量,這些修行者就得到了這么多好處。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就是四個四天下。

『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四生是再經過這四個四生。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和「發」是不同的。「發」是開始;「得」是成功了。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這么說的時候。

「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就是釋迦佛的分身。

「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還在那裡,還說話,這個叫做滅度。

「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栴檀、瀋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為什麼是九方?本來不都是十方嗎?這個平面這裡八方嘛!上下各加,就十方了。我想這裡特別說九方,應該是上方沒有。八方和下方都有香,香一燒的話,那個上方就被香熏了,所以上方就沒有算進去。

「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旛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一階一階一直上去,至於梵天都有菩薩,給祂們打傘遮蓋。

「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嘆諸佛。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佛說稀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

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遍身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或無礙樂說萬億旋總持

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輪

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淨之*輪

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余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

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諸菩薩隨數生成佛

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余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

「成一切智」就是成佛了。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

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

雨栴檀瀋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

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

眾寶妙香爐燒無價之香自然悉周遍供養諸世尊

其大菩薩眾執七寶幡蓋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

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

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謂「一念信解」就是一心淨信,同樣的意思。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密、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就是六度裡面,只除了般若波羅蜜,就是修五波羅蜜。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一個人聽到佛的壽命這么無量無邊的長遠、長久,聽了以後,就深信不疑,一心淨信,那么他所得到的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們行八十萬億那由他這么多劫的波羅蜜的修行,所得的功德都不及他。這樣子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有這么一點功德,有這么多劫波羅蜜修行的功德,當然遠不及那個一念信解的,但還是很多功德啊!他們如果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會退心的話,那是沒有道理的。

「無有是處。」是沒有道理的。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並諸菩薩眾

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

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此所輕惱如是亦能忍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閒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

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

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祂以後說法的時候,也會說祂的壽命是這么長的。

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

如是諸人等於此無有疑

這個偈比前面的文還要更豐富、更詳細一些。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如果聽到祂說佛的壽命這么長遠,你就非常相信,那么,就等於你看到佛還在說法。

「又見此娑婆世界,」而且會看到,這個娑婆世界的土地,不是像我們現在這么樣的丘陵地。

「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鹹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你這么看到的話,就表示你是真心,一心淨信就會看到。還沒看到呢,就是還沒有一心淨信。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這也是代表你是深心相信的。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如果你相信的話,這個就是等於你頭上戴了如來,頭上頂著如來,有佛住頂。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如果你是這樣的話,那就不需要再幫我建塔寺了,也不需要建僧坊。

「以四事供養眾僧。」也不需要這樣子做了。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樣?

「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你這樣讀了《法華經》,你就已經建塔了。塔已經建了,也造立了僧坊、也供養了眾僧。

「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這個樣子就等於你已經建了塔,而且是以佛的舍利來建這個塔。起的是什麼塔?七寶塔。

「高廣漸小」,塔就是下面大,往上漸漸縮小。一直到很高,高至於梵天。

「懸諸旛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就這樣供養,不是指現在,而是你已經供養了無量千萬億劫。

「作是供養已。」是說你已經做了這么久的供養。所以,這個《法華經》一定要來讀嘛!不讀就太虧了。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坊。」前面說起塔了,現在又說,也是起了真塔、僧坊。

「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房間有三十二間。

「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只要這樣子就已經都做了,不需要再另外去建塔廟、精舍來供養眾僧。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本來說不需要造塔廟,不需要供養眾僧,就不需要布施這些。但是,如果有人不但讀這個經,他同時還去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一心」就是禪定,就是修「六度」。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那樣他就更好了。

「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就像虛空這么樣子,廣大無量無邊。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如果他又去起造這些僧坊。

「供養讚嘆聲聞眾僧;」對於聲聞眾僧,他又讚嘆。

「亦以百千萬億讚嘆之法,讚嘆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這個其實說的就是六度。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趨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這樣子的人,他不管是行、住、坐、臥,走到哪裡,哪裡就有佛塔。因為祂自己起出來了。一切天人都會來供養,把它看成是佛的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

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

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

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

燃香油酥燈周匝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

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

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

上饌妙衣服床臥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

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

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蔔

阿提目多伽這就是一種香料。

熏油常燃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

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

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

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

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場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

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現場問答

問:一般的懺悔是起了貪瞋痴才要懺悔。現在,用意識心就要懺悔。請問師父,如何懺悔?

答:我想這個問題,好像這個問題在問的時候,是說起貪瞋痴的時候,你會懺悔。但是對用了意識心就要懺悔,你就不會了。意思是這樣子。如果你不會的話,那就不要做,你就做你會的。你就連懺悔都不知道怎么做時,這個地方你還不能做,你只能做到你會做的地方,就是起貪瞋痴你就懺悔。

問:如何證入空性?我如何保任?弟子在修《金剛心念誦法》時,除頭頂有水流入腦中的感覺,雙手掌心也有一股氣,流入手裡面。請問師父,這兩股氣是什麼,要不要理它,需要觀想甘露從手外面流入體內嗎?

答:前面的問題很大,空空洞洞,真正要問的是這個實際的。你就把它當作是甘露,不是要觀想,不需要觀想,也不是不理它,你就認為它是甘露流入身體裡面,你就這么認為就好了,並不是要去觀想。

問:「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是什麼意思?

答:不如,這個如就是如同、等同,不如這個三界,也就是說跟這個三界並不一致的意思。因為這個三界,跟大家所問的、所知道的三界是不一樣的,所以他才能夠看到這個三界,真正的狀況是這一個意思。

問:壽命可應行菩薩道而倍增?

答:壽命是會應你行了菩薩道,你種了善根、你種了功德而改變、而增加的,這是很多經典都講到了。是不是倍增,那就不一定了,但是會增加。你種了善根、種了功德,就是會改變,就是會增加。這樣就是業障消除了,善德、善業增加,所以,當然會改變。

問:若以佛的壽命來決定自己的修行,這樣的心是否是向外的,修行的心是不夠純淨的?

答:如果你的思維方式,是依佛法的壽命,原來是這么無量的長。依這個做基礎,來決定自己的修行要怎么修,或者決定自己是不是要修行,這樣的心是向外的,這樣的心是不夠純淨的。為什麼我會這樣回答你呢?因為你的問題完全在邏輯的框架裡面,依據佛的壽命是這么長的、無量無邊的,然後我來決定要怎么修行。整個思維是一個邏輯的推演,這個不是一心淨信,這個是邏輯思維。所以,這樣的心是不是向外的?是。是不是不純淨的?是。因為整個敘述,是用了識心裏面的邏輯思維的結構在那裡推演。這個就是向外的,這個就是不純淨的。

還有一點時間。因為今天早上我做了一個夢,就來講講我的夢。那個夢境是一個滿好玩的狀況,到最後跟這個《法華經》有關係。那個夢境是這樣:好像就是現在這個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裡有一位修行者、一位高僧,他覺得他自己快要成佛了,也是快要取涅槃、要證果了。但是他還正在進行中,正在進行中的這個時候,他又提出一個問題,公開的在這個社會裡面提了一個問題,就是:「我這樣子是不是真的成道了?是不是真正取了涅槃?我這樣子的方法,好不好?對不對?」好像想要得到社會一些高人,或者大師提供的意見和協助。但是他還沒有真的死掉,還在進行中,雖然身體不好,但是要問問題的時候,還可以爬起來問。所以還在進行當中,我夢裡面出現了這樣子的狀況。

結果有一個人,就以大師的姿態出來說:「你這個樣子是,什麼『西法東來』。」喔!那一位要證果的大師有好多徒弟,徒弟們聽了以後好高興,證明他是成道了,表示他是證果了。當時,我看有一點不對,怎么這樣講?他還在進行中,他到底會得到什麼?他也許只不過就是圓寂罷了,沒有什麼證果、不證果,也不是什麼涅槃不涅槃。他還在,還活得好好的,只是他自己說他要到這樣子呀!至於結果是什麼,目前還在進行中,應該還不能夠斷定。我當時的夢境裡面感覺到,怎么現在就可以斷定?所以我就出來說話了,我出來說甚么話呢?我說:「妄語罪重,慎之、慎之!」小心、小心!這個妄語的罪是很重的。後來又補充一些,我也忘掉了,好像只是心念裡面有補充,是說你現在不需要判斷,等那個結果出來再說,不需要現在就鐵口直斷。我說:「你等著看後面呈現怎么樣的結果再說,現在還在進行中。」我表達的意思是這個樣子。我表達完就醒了。

很奇怪的,醒了以後這個夢還在繼續,繼續什麼呢?就有人、有一個聲音問我。他問了一個問題:涅槃相怎么判斷?這個問題就是怎么判斷這個是涅槃相,和不是涅槃相。我當時對這個問題,立刻就回答:「想要找答案,讀《法華經》」。這個經驗也很奇怪的,這個夢醒了,就應該就沒有做夢才對,這個夢竟然還繼續,還有東西。我這樣子回答以後,我心裡想,你們還在看什麼涅槃相,那個涅槃都是假的,還看什麼涅槃相。還在那裡要證、不證;涅槃、不涅槃,那個都是小乘。你讀了《法華經》之後,你這些都不會要了!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這個問題啦!還有什麼成道、不成道;涅槃、不涅槃的問題,都沒有啦!大家今天讀《法華經》的這個〈壽量品〉,就會知道,你還停留在證果、不證果;涅槃、不涅槃,你離開《法華經》還好遠喔!

接下來,我心裏面就有一個答案,另外的想法又出來了。我們這一些修行者,如果還喜歡小乘佛法、聲聞乘或者辟支佛乘,又好喜歡,什麼樣子是小乘佛法?我告訴你,我以前在國中高修行班,教你們的一心三觀,那就是小乘的佛法。但是我當時吹牛的時候,不是這樣講的。我說,那就是最無上乘的佛法。講的時候,都是掛上無上乘的名字。為什麼現在會說呢?因為我定義的非常清楚,什麼樣子叫做涅槃?只要入解脫門就是入涅槃。講這些東西講的那么清楚的,不是小乘是什麼,那就是小乘佛法。只要你講這些東西,提倡這些東西,要證這些東西、取這些東西,就是小乘佛法,那就表示你喜歡小乘佛法。

這些會在娑婆世界裡面的修行者,又喜歡這些小乘的佛法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呢?都是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退席的比丘。因為那些沒有退席的修行者,都已經得到授記。授完記以後,統統跑到別的世界去了,不會留在娑婆世界。因為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祂們都跑到別的、好的世界去了。因為這些退席的人沒有離開,沒有上《法華經》的課,他們也沒有得到授記,所以他們繼續留在娑婆世界,還在這裡混。那些沒有退席的都已經到別的世界去了。還有一種會留在這個娑婆世界,是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什麼人呢?就是那些大菩薩,祂就特別要在五濁惡世來度眾生的、來修練的。祂們不會喜歡小乘佛法,祂們不會要這些東西的,也會在娑婆世界。所以,只要你留在娑婆世界,又喜歡小乘佛法,我可以肯定,你就是退席者,就是退席的那一幫人。為什麼我會知道這一點呢?因為我就是退席者,所以還留在這個娑婆世界混,現在要補修這個《法華經》。所以那個時候退席也沒有關係,現在補修、補上課,把這個課補了就可以了。

所以《法華經》非常重要。因為這一部經,就把整個秘密真正、徹底的解開,揭開給你了,你就不會在那些錯的觀念裡面,被箍住了而出不來。現在講到這裡,我就覺得我師父教我的東西裡面,祂有一句話,應該是最重要的,就是「走一步,抹一步」。在《法華經》這裡,我看到的,就說你可以修羅漢乘的法,修完了就要把它丟掉。這個才是「走一步,抹一步」。如果你丟不掉,你就停留在那裡,不會再進步。佛陀已經告訴你們,這個聲聞乘的和辟支佛乘的這些佛法都是化城,是祂隨機變給你的。你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就要把它丟掉。所謂「走一步,抹一步」,你就要把它丟掉。

同時也跟《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如筏喻者」,「筏」就是渡河的那個筏,你渡河的時候是要用這個筏,這個筏就是我們修行的法。所以這個筏就是船的意思,渡河的時候,是要用筏,你修行的時候,要用這個法。但是這個地方,你修過了就要把它丟掉。現在你渡過了河,那個船就要留在那邊的,不要扛著繼續跑,沒有這個必要,所以「走一步,抹一步」、「如筏喻者」,是同樣的意義。

大家會想,這個小乘的佛法要把它抹掉。我告訴你,我現在的了解不只這樣子。就像《法華經》,當你把這一部經都修完、都學到了,還是要抹掉,還是繼續走,不會停止,沒有停止的時候。沒有停止的時候才壽命無量,對不對?你都要停止了,就是死了,是不是,這個才是壽命無量。我現在的了解,因為做了一個夢,而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一段,真是太奇妙了。今天這個夢真是太奇妙,做完了,醒來繼續進行,好奇怪。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