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黃念祖老居士通宗通教、通顯通密,最後選擇念佛往生淨土


時間:2016/2/20 作者:妙江

黃念祖老居士通宗通教、通顯通密,最後選擇念佛往生淨土

下面是念老的評論:

【解】直使不可思議之淨宗妙法,亦復成為可思議之法矣。

這把淨宗「不可思議」貶低了。

【解】故此實為淨宗之關鍵,前於本解(貳)概要中,雖略論一二,未盡其旨,試更詳之。

這個地方黃念祖老居士要給我們詳細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這個問題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有關淨宗是不是真的殊勝、真的微妙、真能超越一切?讓我們一生圓滿成就。

我們看下面念老所說的:

【解】古說之非,幸得「唐」善導大師廣引經論,力破舊說。

古人也有講錯,何況今人?!所以今人把它講錯了,咱們一點都不要怪他。古人真的是有修行、有德行、有學問,他還講錯,何況現在?!所以不要執著這些,我們還是多聽聽念老的話。

念老不是凡人,他來是給我們表法的,他的話可以接受。這個老人我跟他多次見面,在世的時候,每年我至少到北京,至少去三次,去幹什麼?去看他。他大我十幾歲,非常難得,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都下過功夫,都認真學過,學得很認真,夏蓮居老居士的傳人。

「古說之非,幸得唐善導大師,廣引經論,力破舊說」。你看他不說他自己說的,誰的話?唐朝善導大師的,這大家沒有話說。善導是淨宗第二代祖師。

【解】大師於所著《四帖疏》中論云:「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這話說得好,為什麼?我們有分。如果像前面所說的,我們沒分;那得要登地菩薩才有分,我們沒分。善導這個說法,我們統統有分,我們是凡夫。

大凡夫、小凡夫怎麼分?發大心的、發小心的,發大心就是發大菩提心的。到極樂世界為什麼?為求法。求法幹什麼?為廣度眾生,這大凡夫。單單為自己了生死、出三界,這是小凡夫。大小是這麼分的。我們能夠學阿彌陀佛這種大心大願,依照他的四十八願,我們也真正發這個願心,那就跟阿彌陀佛一樣,沒有兩樣。這一段講得好。

下品三個人是遇到惡凡夫。

【解】以惡業故,臨終藉善,

他那一口氣沒斷,還能懺悔、還能發願,後不再造,他的品位就上升了。

【解】「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古師謂下輩是大乘始學凡夫)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這是善導大師的話,所以不能把這段看錯了,一定要了解它的真實義。錯了之後會誤導很多人,這一生不能往生,或者是往生品位往下墜落。這都給我們提出警告。

【解】疏中復引《觀經》十則,以證其說。茲不具錄。大師直示,極樂九品蓮台,均是濁世凡夫往生之位。唯因世間遇緣有大乘小乘之差異,故往生後有上輩中輩之不同。淨宗乃最極圓頓之教,大根大器之凡夫,若能信受,圓解圓修,則與常人日劫相倍。(圓人修一日,等於常人修一劫。)故能一生功圓,徑登上品也。

一生功德圓滿,上上品往生,凡人,不是等地菩薩,這才顯示淨宗的殊勝、淨宗的微妙。阿彌陀佛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讚嘆,才講得過去。要跟一般一樣的話,就顯不出淨宗的殊妙,殊勝微妙。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到的就是「遇緣」。我們現在從形式上說,生在中國所遇的緣都是大乘;生在南洋,他們遇的緣是小乘。特別是中國,中國大乘分八個宗派,八個宗派都是大乘。無論修哪個宗派,念佛求生淨土,都是屬於大乘根器。大乘根器裡頭跟小乘差別,就是大乘「發菩提心」,小乘沒發。

什麼是「菩提心」?《觀經》上講的,「菩提心」的「體」——「至誠心」,真誠到極處。「至誠心」,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明德」。後頭有文、有解釋,「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從「誠」到「明」這是性德,就是「無師自通」的,因為他真誠到極點,他智慧開了;從「明」到「誠」這是學教,我們學了佛法之後,慢慢把心回歸到真誠,讓妄心回歸,這叫「教」。前面上面這句是「無師自通」,後面這是學了之後,通了。「明」就是智慧現前,「誠」是真心,那我們現在是懂得了,從「誠」,就是「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是「自明」到「誠」,真誠心現前。

我們遇的緣深,超勝,但是現在遇的這個緣不踏實。像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兩百年前寺廟庵堂出家人,都真正有道德、有學問,都可以親近,向他學習;現在不行了,現在這兩百年過來,他們不學經教了,也沒有辦法認真修行。

修行只剩下一門,淨宗「信願持名」,這個法門還行。「禪」不行了。為什麼?他的清淨心得不到,他心生煩惱,不生智慧。

「密」 也不行。這個「密」不行,是黃念老告訴我的。我們第一次見面他就告訴我:禪宗傳到今天開悟的沒有了,得定的還有。他舉了個例子,虛雲老和尚得禪定,沒有開智慧,距離開智慧他定功還不夠。密宗,他也是密宗的上師,他說,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那年我們見面的時候談到的,學密成就的只有六個人。很難!往後更難了,只有念佛法門。所以他臨終的時候念佛,他念了半年。這個註解注完之後,校正之後,該補充的補充了,圓滿之後他就一心念佛。告訴我一天十四萬聲佛號,追頂念佛,一句接著一句,念了半年他走了,為我們表法,通宗通教、通顯通密,最後選擇念佛往生淨土,給我們看的。

下面這些話都非常重要。請看下文,底下這一段:

【解】現就本經,兼采餘論,以明三輩往生,實為凡夫,兼及聖人。

這是黃念老註解這一品經,重點在這裡先給我們說出來,聖人比凡人高,當然沒有問題。

【解】經中《必成正覺品》偈曰:「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這裡一共八句。

【解】首四句明大願之由。

佛為什麼發四十八願?

【解】乃欲令一切長夜冥昧之眾生,離諸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

這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願,他為什麼?為這個。為的是諸群生,就是十方諸佛世界,那個裡面的六道眾生,「長夜無憂惱」,「長夜」就是指的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頭苦惱,要讓他們離苦得樂,「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這得樂,簡單四個字,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阿彌陀佛就為這個來的。

所以念老在這給我們解釋的:

【解】乃欲令一切長夜冥昧之眾生,離諸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故知所欲普濟者,實為長夜憂惱,待生善根之具縛凡夫也。

極樂世界是為誰?是為這些人,不是為菩薩。這個不能搞錯了。「離諸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這是說明阿彌陀佛是為這個,離苦惱待生善根的具縛凡夫。這個「縛」就是煩惱。「具」是具足,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統統具足,在我們這個世界能看到的,六道輪迴的眾生,是希望這些眾生離苦得樂。

【解】繼四句偈,明普濟之法。

他用什麼方法?後面四句說出方法,「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後面這四句明普濟之法。

【解】眾生聞名,來生我剎。此諸眾生,亦即長夜憂惱中之群生。是故善導師曰:三輩九品,總是為「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也。末二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可見憂惱凡夫,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圓滿具足。

這些話句句都是真實話,你要能相信,你要能真乾,你是現前世間最有智慧之的人、最有福報的人。沒有大智慧、大福報,他怎麼能在這個世間一生就成佛?!這不可能。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成佛,得跟佛同樣的智慧、道力、神通,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不是自己修得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給你的,慢慢的再等待一段時期,你自己修行就成功,也到達這個地位了,沒有到達之前佛加持你,一直等到你自己完全好像你得到了,你的功夫成就,你得到了。

這底下說得好,末後這兩句:

【解】末二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可見憂惱凡夫,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圓滿具足。下更云:「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這是很快,化身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佛法,一天就學完了。無量無邊諸佛在講,他有無量無邊身,每一尊佛前面都有他,福慧雙修,供佛修福,聞法修慧,所以非常快。這一得法之後,「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跟佛一樣去教化眾生。

【解】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

這兩句非常重要!這個「欲」是世間「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這是「五欲」;「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欲望,這個要遠離,你才能「深正念」,是禪定、是念佛三昧。你放下的愈多,你念佛三昧功夫愈深。然後用你的清淨智慧修「梵行」,「梵」是清淨的意思,你在這個世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跟「清淨、平等、覺」相應,就是「梵行」。

這個地方講的「梵行」,就是經題上這五個字——「清淨、平等、覺」。

【解】是表諸往生者,華開見佛,身心頓淨。智慧猛利,大悲無量,自覺覺他,成就菩提。

只要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不要求往生品位,為什麼?那是妄想、那是雜念,老實念去。學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有人向他們請教:你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什麼樣品位你就滿足了?祖師回答的是,我只要下下品往生,我就滿足了。

我們要有這個心,把定在下下品,這個地方雜念就沒有了,不跟人去爭了。你們要爭品位我不爭,可能不爭的反高,爭的反而爬不上去,為什麼?你有雜念,你還有分別,還有執著。統統放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到極樂世界,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念起,為什麼?無量壽,你還著什麼急?!決定成就,連基本的根,都讓阿彌陀佛親自來幫你扎,這還得了?!比那個插班進去更踏實。從根本學起,蓮池、蕅益大師的話,話中有話,要好好去體會。

這樣真的,《金剛經》所說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做到了,法也舍了,一句,抓住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我決定成就。不與人競爭,老老實實從下下品修起,一年級修起,慢慢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做彌陀的好弟子,這個心踏實,願踏實,沒有不往生的。

【解】是表諸往生者,華開見佛,身心頓淨。智慧猛利,大悲無量,自覺覺他,成就菩提。

清淨心現前了,這個清淨我們無法想像,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得的身體不是這肉身。這個肉身是「物質」,「物質」是生滅法,那個地方是「法性身」。我們現在這個身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境界相」是生滅法。極樂世界沒有生滅法,「法性身」;居住的,「法性土」。所以身沒有生滅,居住的環境也沒有生滅。居住的環境我們要不喜歡,怎麼辦?我想改變一下,隨心所欲,你的念頭想什麼,它環境就改變了,一切都隨心所欲,想什麼現什麼,真的是我們這邊一句話,是恭維的話做不到的,叫「心想事成」,在極樂世界是老實話、是真話,確實心想事成,不是假的。

圓滿的自愛,是愛一切眾生;愛自己不愛眾生,那真正是不愛自己

「智慧猛利。」智慧像誰?像阿彌陀佛。

「大悲無量。」這個「大悲」就是今天講愛心,愛一切眾生,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一切萬物,為什麼?全是自性現的。

愛眾生,實在是自愛。圓滿的自愛,就是愛一切眾生;愛自己不愛眾生,那真正是不愛自己。為什麼?一體。我愛細胞,難道不愛皮膚嗎?這最小的單位是細胞,細胞要再分析更小,分成基本粒子、分成夸克、分成微中子,這都是生滅法。所以從最小的愛,愛這身,然後再擴大,整個地球;再整個擴大,整個銀河系;再擴大,佛經上講的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一個自性變現的。所以,「一念」能變虛空法界。「一念」,如果具足神通,這「一念」當中就能分無量無邊身、就能辦無量無邊的事。自利的事,福慧雙修。有福有慧幹什麼?幫助苦難眾生。

「自覺覺他。」沒有絲毫吝嗇。吝嗇是大煩惱,會障礙你往生。這個也擁為己有,那個也是擁為自有,不肯給幫助人;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不能夠布施,不知道「自他」 是一不是二。對你喜歡的人,你能夠施捨;對你討厭的人,就是對冤家債主,都應該一視同仁,他有缺乏的,我有多餘的,要分給他。

「怨恨」是什麼?怨恨是煩惱,他對我怨恨,他對我沒有了解、沒認識,這是很正常的,等他明白了,他的態度行為就善良了,自然就能改正了。

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覺、迷之分,除此以外沒有兩樣。覺了叫「佛菩薩」,迷了叫「凡夫」。

「成就菩提。」「成就菩提」是成就無上佛果。

【解】是皆阿彌陀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這是阿彌陀佛。所以到極樂世界得佛威神加持、得佛功德加持,他無量劫修行的功德,我們都能得到真實受用。這個真實受用跟佛講的一樣,他有威神力、本願力, 「滿足願」、「明了、堅固、究竟願」,每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跟他一樣,統統都有。阿彌陀佛有的,你也有、他也有,個個平等,極樂世界是真正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沒有絲毫差異,這個世界才圓滿。

【解】故能令長夜憂惱之凡夫,智慧清淨,身心如佛。

我們這些六道輪迴的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真的是一剎那,一剎那就起這麼大的變化。

【解】由是可見此土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輩往生,得無生忍,又何足異。

「異」 是沒有奇怪,確確實實往生到極樂世界要發大心。心量要大,起心動念要想到別人;再擴大,想到社會、想到國家、想到這個地球,至少要想到地球;地球再擴充無量無邊的星球,這個裡面所有一切眾生。不能說無,為什麼?依報和正報是不相分離的,依、正是一體。星球居住地方是依報,裡面必定有正報,我們看不到,空間維次不一樣。好像在一個電視畫面,頻道不一樣,幾十個頻道、幾百個頻道都在螢幕上,你按了,它現出來;不按,它在。它不是不在、不是沒有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解】法藏比丘以偈頌願,首句即是「我建超世志」。此正超世之處。

超越世間一切大眾之願,心量大了。

【解】安得守十方之常規,以論極樂之品位耶?

就不可以「守十方的常規」。佛說法,應機說法,機感不同,說法不一樣,活的,不是死的。所以在經教裡頭修了一段時期之後,會發現見到佛經沒有意義,對大眾面前生無量義,什麼樣的根機給你說什麼樣的法,活的,它不是死的。有意思,有意思是死的,不能說錯,不能說是有衝突,它沒有意思。對各種不同的根機,各個人得利益,什麼利益?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離苦得樂,這目的是一個。

但是說法學法都不一樣,活潑,所以不能「守十方」。我們是十方之一,我們這個地方的常規,釋迦牟尼佛定的,為哪些人?為初學的人,根利的人;根性差的人佛就降等了,就不用這個了。這個法妙極了!

極樂世界超越十方,十方世界所不能及,這個大家知道,所以不能用佛對我們一方所說的法。

對這個經上所講的產生懷疑,那就錯了,有懷疑也放在一邊,最好把懷疑都丟掉,我就相信,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一切全明白了嗎?!凡是障礙往生的,我們都要把它捨棄,這就對了。

像我們今天在佛法講的,在這個世間,西方人講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紀也是歷史上從來沒見過的混亂,沒見過的。這個世紀需要宗教團結。我們對宗教怎麼看法?宗教都是佛菩薩示現。在過去沒有交通工具、沒有資訊,在那個時代諸佛菩薩應機說法,各個不同族群現各個不同的身,說各種不一樣的教。

今天交通方便、資訊發達,應該所有的宗教合成一家,為什麼?一個神,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化解這個世間,從個人到國家各族群宗教,所有一切衝突化解,化解衝突,帶給這個世間永恆的盛世,和睦、幸福、快樂,真叫人離苦得樂,這宗教教育圓滿。不能執著成見!我這裡說的跟你不一樣,那是在那個環境,不是在今天的環境,在今天的環境就說一樣的了,我們要活的學,活用,真正得到宗教教育的利益。

宗教教育,按中國文字的解釋,「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些年來,我們在世界上接觸宗教,把這個名稱講給大家聽,個個都滿意,我「宗教」就是這個,個個都講,所以「宗教可以團結」,不難!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者提供幫助

很多初入佛門的善男信女對學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還有很多人認為信佛就是去寺院燒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認為經懺法會就是信佛。這是錯誤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經懺法會。真正的學佛必須學佛經,用佛陀的教誨指導我們的人生,這就是「依教奉行」。學佛能改變命運,進入佛門讀的一本書是《了凡四訓》,這是改善命運的榜樣。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學的修行平台;同時發現、挖掘真正的學佛人,有機會面對面分享和探討學佛體會。

我們的【學佛共修系統】,是按照淨空老法師倡導的教學理念學佛的,是當前正確的學佛方法。現在學佛人很多,學歪、學偏、學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確的學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這個修學次第學佛,不會學歪、學偏和學邪。

當代高僧大德——淨空法師,年近九旬,為了世界和平、國家富強和人民的安樂,每日講經不輟。聽淨空老法師講經,力行淨空老法師講經,一定能改變你人生的命運、能提高你人生的質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