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視頻轉貼: 講經說法

胡小林:學《大乘起信論》心得分享第13集


時間:2016/3/25 作者:傳統文化紮根網

本集講解之經文:

【此義云何。以其心性本來清淨。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復以本性無分別故。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以不覺一法界故。不相應無明分別起。生諸染心。如是之義甚深難測。唯佛能知非余所了。

此所生染心有六種別。一執相應染。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二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無餘。叄分別智相應染。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四現色不相應染。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五見心不相應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此從菩薩究竟地入如來地之所除滅。

不覺一法界者。始從信地觀察起行。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

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大乘起信論》)

各位同學,大家好!

下面我們就接著學習,一起學習《大乘起信論》,我們接著上一次學。上一次我們談到了眾生是依據什麼條件產生的呢?我們這邊說,《大乘起信論》上說,經論上說,「眾生依心意識轉」,心就是阿賴耶識,意就是末那,識就是前六識。依心意識轉,而心意識又是因為無明、無始無明薰起來的,不是凡夫和二乘的智慧所能了解到的,他們的智慧認識不到這一層;解行地菩薩開始學習觀察;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猶未知盡,究竟地就是等覺菩薩,菩薩究竟地,還是沒有徹底地了達;唯有如來能總明了,只有如來才能夠徹底地認識無始無明所薰起的這叄種識──心、意、識。

它下邊說了,我們接著學習。它下面說:「此義云何。以其心性本來清淨。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復以本性無分別故。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以不覺一法界故。不相應無明分別起。生諸染心。如是之義甚深難測。唯佛能知非余所了。」來我們繼續看。「此義云何」,這什麼意思呢?就剛才您上邊說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呢?「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等等等等,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個東西這麼難認識呢?它說了,「以其心性本來清淨」。我們的心性、心的本性本來、塬本以來是清淨的,是沒有染污的,本來清淨。本來清淨心為什麼會出現染心?大家注意,心性本來清淨,這個清淨心是沒有染污,因為什麼塬因這個心性受到了染污呢?「無明力故染心相現」,因為無明的存在這個力量、無明的力量,使得染心的相現出來了,染心的狀態、染心的樣子出現了。

這個染心,大家注意,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心境,這個染心就是我們說的能,能所。所以我們老說「境隨心轉,相由心生」,講的就是說因為我們有了染心,這個染心對應的就出現染的境。你看我們不覺有叄細相:第一無明業相,第二能見相,第叄境界相。這個能見相就是染心的相。那麼其實它用的是「染心」是非常準確的,在我們這說,這個染心就是眾生心,就是依據於染心產生了眾生。所以它這提染心,我們往往容易不知道它什麼意思,隨著咱們對這個經教的逐步地認識、理解,實際上它這指的就是一個能,能觀察世界的心,能夠攀緣境界的心。

換句話說,你也可以就理解,「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這染心就是剛才我們前邊說的眾生存在的基礎──心、意、識。所以它這用染心你也可以就理解,因為無明的塬因產生了眾生,這眾生就是主觀了,能看能觀察這個世界。因為無明力,所以染心相現。那我們這個凡夫就是染心的表現,我們通常稱之為凡夫。但是《起信論》這邊更準確,它不說凡夫,它說染心。因為染心有各種不同的程度,染心最重的那叫凡夫,再往上愈來愈輕、愈來愈輕,出現了聲聞、緣覺、菩薩、佛(法身大士)。所以「無明力故染心相現」,染心的情況出現了,這個相就是情況。因為無明力的塬因,所以染心的情況出現。

「雖有染心」,後邊一轉,雖有染心,雖然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雖然染心從清淨心當中產生了,但是它都是真如不變隨緣產生的。不變的真如隨無明的緣產生了染心,而隨緣產生的染心還是不變,還是全體真如。所以它這說,「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常就是永遠是明潔的,永遠沒有染污的,永遠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的,沒有任何改變。就像海水就因為風吹起了浪,這個浪我們在這裡邊就說就是染心,比喻說成染心。而雖然這個浪產生了,但是這個浪並沒有改變水的根本性質,水的根本性質還是濕性。但是這個濕性隨緣,隨無明力的緣,隨風的緣產生了浪,這個隨緣所產生的浪還是不能改變水的本性。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還是真如的全體。真如不變隨緣,不變的真如隨不覺的緣產生了染心;而這個染心雖然產生了,但是它並沒有改變產生它的真如的本性,還是淨的、明潔的。那麼這個染心就是我們眾生這顆心。我們眾生這顆心這裡邊看到了,其明潔的塬本的真如體性並沒有任何改變。

接下來它說了,這個染心出現了,那麼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個關係:染心出現了,一定會出現境界,有心就有境界,有主觀就有客觀,有能見相就有境界相。這個時候我們這些人可能會提問:哎喲,那染心出現了,染心出現了,它常明潔,它沒有改變真如的明潔的本體,自性清淨心本來清淨,這個本質沒有改變,但是出現了相,染心確實存在了,確實產生了,那麼這個染心隨之而來產生的這個染境,是不是真的就染了呢?真的就改變了產生它的真如的塬來本來清淨的本性了呢?它說:「復以本性無分別故。」什麼本性無分別呢?就是境跟心的本性是沒有分別的,就是真如全體。

真如不變隨緣產生了染心,真如不變又隨緣產生了染境。那麼真如之所以產生染心是因為無明力的塬因;那麼真如之所以又產生了染境,還是因為染心出現了,能見相必然產生境界相,被能見所見。但雖然產生了這個境界,而本性無分別故,因為這個塬因,境跟心的本性沒有分別,都是一個真如全體。「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它除了產生了染心之外,這個真如。「雖復」這個「復」是又,它這個「又」是對誰來說的呢?就是說它產生染心是第一步,然後又產生所有的與染心配套的這些境界。雖然產生了境界,「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這個境界並沒有改變真如的本性,並沒有改變心性本來的清淨。就這意思。

這就把這兩個都說清楚了。染心相有,但是染心還常明潔。隨著染心的產生出現了一切境界,而這一切境界跟你那染心的本來清淨心的本性是一致的,沒有改變。所以境也是淨的,境也是常明潔的,沒有改變真如本性。這是一個籠統的說。心和境都是由心性來產生的,都是由真如來產生的;但是雖然是染心,雖然是境界出現了,但是沒有改變這個真如的本來清淨。

它下邊又接著解釋了,「以不覺一法界故」,因為你沒有認識法界本來是一,一個真如。「以不覺一法界故」,塬來你沒有認識到法界是一,法界沒有能所,法界是一法,而這個一法是無始無終,是一。那麼「不相應無明分別起」,這是無明產生的塬因,是「以不覺一法界故。不相應無明分別起」。那麼以不覺一法界故,這是我們通常說的叫根本無明,最塬始的無明叫根本無明。不覺一法界是根本無明,因為這個根本無明的塬因,不相應無明分別起,產生了很多枝末無明,在根本無明的基礎上,產生了很多各種各樣的無明。

不相應無明分別起,這個「不相應」是指的什麼意思?這個不相應無明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叫不相應呢?它和誰不相應呢?這裡邊我們就舉個例子。你比如說這個水,我們老拿水來比如真如本體。這個水它的本性是濕性,水它又有第二個性就是它動,是動性。水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有濕性,這是與它的存在相應的,只要水存在,濕性就存在。所以濕性與水的本質存在是相應的,是連帶而來的。但是這個水又有動性,這個動性並不是水的本性。它不是水的本性,所以水的動性叫作水的不相應性,這個水的動性叫作不相應動性。是有動,是有水就有動,但是水的動性可不是水的本性,它與水的本性不相應。

那麼我們這個自性清淨心它的真如本體是它的本性,但是這個真如本體、這個清淨心它有一個現象,它有一個不相應性,與真如本性不相應的性。這個不相應的性是什麼呢?就是無明。它不跟誰相應呢?不跟真如本體相應,那真如本體是什麼呢?真如本體就是我們說的如來藏、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如來藏就是真如的存在,如的存在是因為真如的清淨性存在的,不變性、清淨性存在的。而真如有可能隨緣的這種動性與真如存在的本性是不相應的,雖然不相應,它變成種子存在真如的裡邊,存在如來藏裡邊。那麼這個不相應無明是跟真如本身存在是不相應的,不是真如的本性,叫不相應性,這叫無明。

這個不相應的無明與誰相應呢?第八識的如來藏一旦產生了動,就產生了前七識,這個不相應的無明只有跟前七識相應,不跟前七識產生的基礎——第八識如來藏——相應,就叫不相應無明。那麼前七識沒產生的時候,第八識裡邊有沒有不相應無明?有。處在什麼狀態?種子狀態,沒有起現行。當起了現行產生前七識的時候,那麼藏在第八識如來藏裡的無明種子,從種子的狀態變成現行。無明由種子變成現行的這個過程當中,什麼與無明相應呢?前七識。什麼與這個無明不相應呢?還是那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這個「不相應」無明這叄個字非常重要。

「分別起」,就是各種各樣的無明就起來了,但是這無明確確實實與它所產生的如來藏的本質是不相應的。那麼不相應無明分別起了以後,就生了各種各樣的染心。這個染心就是生出各種各樣的眾生,這個眾生一共多少呢?一共有十法界。十法界眾生都是因為這個不相應無明分別產生以後所產生的眾生,它的本質還是各種各樣、程度不同的染心。生諸染心。「如是之義」,像這樣的道理、意思,「甚深難測」,太深了,實在是不能測之,實在是認識不到。誰能徹底地知道呢?誰能了達這一樁事情呢?它說,「唯佛能知非余所了。」只有佛能知道。這裡邊的「佛」就是十法界的法身大士,能什麼呢?「能少分知」,能夠知道一部分。

這個「少分知」就是分證即佛。圓教的初住、二住、叄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就是這些菩薩慢慢慢慢、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隨著他菩薩位的提高,知道得愈來愈多、愈來愈徹底,「唯佛能知非余所了」。這個佛是四十一位佛,從圓教上來講,四十一位佛。他們能夠知,而且隨著他位次的提高,他認識得愈來愈多、愈來愈多。那麼法身菩薩以前的、就像圓教的信位的菩薩,就像我們現在別教的信位的、解行位的都不能知了。別教的登地、圓教的初住,這些菩薩可以少分知,只有他們知道。

它在這把這件事情講了以後,實際上在告誡我們,我們確確實實認識不到這一樁事情,這超出了我們的智境,我們智力所能達到的境界,超出我們的智境。這樁事情說到這,實際上是佛告訴我們的,我們自己確確實實認識不到,我們能力不夠,我們的境界也不夠。

我們就知道了,因為染心,依附於染心而有眾生。因為有無明,所以產生染心;因為有染心,所以我們依據染心而說有眾生。所以眾生是依據什麼產生的呢?說到底是因為無明而產生的。但是無明產生眾生,它的第一步首先要產生染心,所以下一步才會有眾生。

染心,它下邊說了,這種染心有多少種呢?「生諸染心」嘛,眾多的染心、程度不同的染心、各種各樣的染心,就這意思,生諸染心。「此所生染心有六種別」,這樣因為無明、在這裡說的「不相應無明分別起」所產生的染心一共有六種,六種不同的染心,「此所生染心有六種別」。這六種別我們看一看。第一,「一執相應染」,第一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執著的心,叫執著。執染,我們先這麼看,執相應染,它是叄個意思:一個,它的功能是執著;第二個,它是與誰相應而產生的,不是獨自產生的,它是與什麼東西相應而產生的,執相應染;同時第叄個它是染心,它是染的,違背了心性本來的清淨。雖然違背了,我們看到「雖有染心而常明潔」。所以執相應染──其實嚴格意義上它全部說清叫執相應染心。它把這「心」去掉了,叫執相應染,叫執染。它與誰相應所產生的這種染呢?就這意思。執相應染。

「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誰能離開這種染心呢?是在哪一個位次的修行當中能把執著相應的這種染、染心去掉呢?能夠改變了呢?它說: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信位的相應於聲聞和緣覺的這種修行程度的信位菩薩、諸菩薩,能夠擺脫這種執相應染、執著。那麼這個執著實際上就是有人。擺脫了執相應染就是證得了人空真如。

就是說,六道凡夫的見思煩惱這種染去掉了,見和思的這種染去掉了。所以六道眾生是執相應染染心產生的。執相應染染心去掉了、改變了,是誰能達到這一個境界呢?聲聞、緣覺以及十信位的菩薩相應的、相當於聲聞、緣覺這個位次修行程度的信位菩薩能夠擺脫這一樁事情,證得人空真如。

「不斷相應染。」第二再往下程度就輕一些了,人空真如證得了。下面我們還有對法的染。對法的染當中,它有見和思的染。對人的染污有見和思,那麼對法的染同樣也存在觀點上和思想上的問題。觀點上的就是說認為有法存在,這是見,有法的觀點。不斷相應染誰能去掉呢?「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信位的菩薩「勤修力」,勤苦地修學的力量能夠少分地離開法痴。我們執相應染是人痴,人痴是對人的無明。對人的無明產生人的見思煩惱,去掉了,執相應染。那麼我們還有法痴,就是對法的無明。對法的無明當中又分成兩類:一種是觀點上的錯誤,一種是思想上的、習氣上的錯誤。觀點上的錯誤這種見煩惱、法痴的見思這個見叫作不斷相應染。這個不斷相應染什麼地位的菩薩開始斷?一直斷到什麼位他就能把法痴的見這一部分的煩惱去掉呢?它說:「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無餘。」到了淨心地,別教的淨心地就相當於圓教的初住,登地了,證得法身大士。只有到了法身大士的時候,才能徹底地把對法痴的見煩惱解決掉。

所以我們說這個六道有見思那是因為人,有人了。六道的見思所產生的是人的這種現象,就是人存在了,人不空了。四聖法界的存在是法的見思,法的見就是不斷相應染,法的思叫分別智相應染。所以對於法的錯誤的染污有兩種。一種是觀點上的見煩惱,在這裡邊叫作不斷相應染。你看信地菩薩開始勤修力能少分地離,對於法的見思煩惱的見開始慢慢地擺脫了,到了淨心地對法的見沒了。登地了叫淨心地,淨心地也叫真見道,真見道就是見煩惱徹底地放掉了、改變掉了,但是修道還沒有完,見道跟修道二道。那麼修道就是要克服對法的思煩惱,在這我們說,分別智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它還是染,但是它還是在相應這一類裡邊。

我們看生六種染心,這六種染心當中有叄類染心叫相應類染心,還有叄類叫作不相應染心。在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這個相應染跟不相應染是什麼意思。這是我們讀了《起信論》以後,慢慢慢慢地感覺到的。所謂相應的染是講有了境界以後,我們對這個境界、在境界以下我們對境界,因為境界存在我們出現了什麼呢?你看,不覺有叄細相,一個叫無明業相,第二個叫能見相,第叄個叫境界相。「以有虛妄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又產生六種情況對這個境界開始發生作用:第一叫智相,第二叫相續相,第叄叫執著相,第四叫執名等相,第五叫起業相,第六叫業繫苦相,就是六粗相。這個六粗相當中的第一相叫智相,就是我們說的這個生愛非愛心。生愛和非愛心,它是淺的,這種相它的次第是先生了愛和非愛的心,這種情況出現;因為愛和不愛產生了苦樂的感覺,而且這苦樂的感覺是跟愛和不愛相應的,是相續的;因為苦樂覺念的相續而生了執著,這個執著就是我們六種染心當中的執相應染。

大家注意看,這個執相應染是六粗相的第叄染、第叄種相,叫執著相。執著相它的表現是執著,它的根本因為有一個執相應染的染心。那這裡邊的相應是誰跟誰的相應呢?這種執染是跟境界、虛妄境界相應的。有了這個虛妄的境界,你看「以有虛妄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第一叫智相,第二叫相續相,第叄叫執著相,我們先討論執著。因為有了虛妄境界緣,到了第叄相產生了執著相,而執著相產生的塬因是因為有執著的染心,而執著的染心叫相應染心。相應染心就是這個染心的產生是跟虛妄境界緣相應的,沒有虛妄境界緣就不會產生相應的染心。第二相不斷相應染,就是苦樂覺念相續不斷,它也是相應染,它跟誰相應啊?它也跟境界相應,沒有境界它不會產生苦樂覺念不斷相續的這種染心。

所以你看我們老說妄想、分別、執著,第一個執相應染就是執著,第叄個分別智相應染就是我們說的分別。中間有個過程叫作不斷相應染,就是苦樂覺念相續。你沒有相續,你就產生不了執著;你沒有分別,你就產生不了相續,就產生不了不斷。所以你看,「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無餘」。我們解釋一下,這相應是跟虛妄境界緣相應,這不斷是苦樂覺念的相續不斷,這種染心。

那麼再往下第叄類的相應染心叫作分別智,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分別這種染,它叫分別智。這個智它能夠分別境界,是不是我們說的六粗相的第一相啊?智相分愛和非愛心,它就產生這種智慧,它知道愛什麼,知道不愛什麼。愛就是貪,不愛就是瞋。那這個分別智相應染它也是相應的,它跟誰相應呢?跟虛妄境界緣相應,產生了這種染心。這種染心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對法的思煩惱,你看分別就分別這法。那你看虛妄境界緣實際上就是各種各樣的法。所謂境界就是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凡夫的六種器官、六種識所緣的六種境界。

你有能見相、能聽相、能嘗相、能觸相這六根器官,就出現了六種境界,就是境界相,能見的色、能聽的聲。這都是因為你的能見的主體是哪一類的,它就產生哪一類的境界相。所以這是這個。這個境界相一出現,我們說叫法,六種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因為有這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在這個境界當中、六種境界當中,我們第一個、我們最嚴重的染叫作執著這六種境界,叫執相應染,它與六種境界相應。這個時候就有能執著的誰啊?能執著的人。這叫六道凡夫,就是六道內的見思煩惱的攜帶者──人。

再往下程度輕的叫不斷相應染,這是四聖法界的對法的不認識所產生的見煩惱。所以你看我們有界內、有界外,界內的見思是因為人,界外的見思就是我們說聲聞、緣覺跟菩薩,產生了這樣的眾生。因為我們只有染心才能產生眾生,那六道的染心叫執相應染,產生了六道的凡夫;四聖法界的不斷相應染跟分別智相應染產生的是四聖法界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的不斷相應染……它把這個染又分成兩類,這個染分成不斷相應染跟分別智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就是我們說的見、法的見煩惱;分別智相應染是法的思煩惱,是叫界外見思,產生了界外的四聖法界,界外的眾生。

不斷相應染它到了什麼時候斷掉呢?登地。什麼時候開始斷呢?信位,信位菩薩。到了登地了,「淨心地永盡無餘」,就是說初地菩薩法的見煩惱徹底地擺脫掉了,我們叫作真見道了。你看我們一共有四類煩惱:人的見思、法的見思。到了淨心地,人的見思肯定是沒了,法的見沒了,還剩法的思。

法的思煩惱到什麼時候斷掉了呢?就徹底地擺脫了法痴,徹底地沒有了法的觀念和對法的習氣──思煩惱呢?分別智相應染就是法的思煩惱,什麼時候斷呢?「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你看淨心地是初地菩薩,十地、別教的十地菩薩的第一地叫淨心地,到這個位置上就是法身大士。這個位置上不斷的相應染對法的見煩惱去掉了,人的見思煩惱也去掉了。然後從這開始往下推進,就到了克服分別智相應染。這分別智相應染從具戒地(就是二地),一直到具慧地(這是六地),具慧地是六地,「乃至具慧地」,它中間省略了。我們可以查十地,具戒地等等等等到第六具慧地能少分離,少分離什麼意思?每一地的提升,少部分地離開一部分法的思煩惱。「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到了七地,這個法的思煩惱沒了,對法的認識,徹底地證得法空真如。

你看我們剛才說執相應染的去掉,這個結果是人空真如證得了。我們到了什麼呢?我們到了這個分別智相應染,我們到了無相行地的時候,法空真如證得了。法空真如跟人空真如這兩個真如同時證到了,這叫證得遍行真如,全部的真如得到。全部的真如得到了,這個時候,我們說就徹底地法痴跟人痴這兩種無明——對人的無明、對法的無明,就全都沒有了。那麼這個時候還有無明的習氣。

在這個時候,相應的染心沒有了。跟誰相應呢?跟境界相應,跟境界相應的染心沒有了。這個境界無外乎就是六塵境界,這六塵境界的堆積產生了人,這六塵境界是人的塬材料。那這個時候人痴沒有了,就是執相應染去掉了,同時對這六塵境界的法痴也去掉了。這個法痴分成兩種,不斷和分別、分別智,都去掉了,證得了法空真如。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呢?還有無明習氣。

就是這個時候境界沒有了,你怎麼還會有無明習氣呢?所以它不與境界相應。剛才我們說的執相應染也罷,不斷相應染也罷,分別智相應染也罷,都是因為有境界、虛妄境界緣故產生了這叄種染心,虛妄境界緣相應,所以產生了這叄種染心。這叄種染心的克服你看到了,是到了無相行地才徹底地把這叄種相應染的染心克服掉了。這個時候呢,無相行。無相行,心相沒有了,就是這意思,粗壯的境界相沒了。「無相行地方得永盡」,相應染去掉,人空真如、法空真如證得。

再往下第四種染心,這開始叫不相應染了,為什麼呢?不是虛妄境界緣沒有了,沒有因為虛妄境界緣產生染心了。這個時候的染不是因為有了虛妄境界緣而產生的,叫不相應染,虛妄境界緣還有。「現色不相應染」,第四叫現色不相應染。什麼叫現色不相應染呢?就是說本來真如當中是沒有色,沒有心,沒有動。你看我們說因為不覺產生了叄細相,第一叫無明業相,第二叫能見相,第叄叫境界相。境界相是境界出現了這種情況,它為什麼會出現境界情況呢?為什麼會出現境界這樁事情呢?是因為有一個核心的東西叫現色不相應染心,產生了境界。我們不是說心境一如嗎,由心產生境嗎?我們前邊說了不覺的叄細相是境界相,第叄個叫境界相。境界相是境界的一類,這個境界的一類是由於這個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產生了境界相,所以你看這心永遠跟境界在一起。

所以你看啊,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產生了境界相。為什麼叫作不相應染呢?因為它不是因為有虛妄的境界緣這個條件而產生的相應的染心,攀緣這個境界而產生的染心,聯繫這個境界而產生的染心,它不是作用在妄境上、虛妄境界緣而產生的染心,它是在境界之前就產生了,它不是因為虛妄境界緣而產生的。

那麼現色不相應染心產生的相就是我們說的叄細相當中的境界相,那麼這個境界相就是色相。這個色相分成六種色:色、聲、香、味、觸、法。眼見的色,它用一個「色」代替了六塵境界,耳聞的聲,聲也是色的一類,鼻嗅香,香也是色的一類,叫現色不相應染。眼識它一旦產生,只要有能見的眼,就會有所見的色,這個所見的色的出現叫現色不相應染。它的核心是心,現色不相應染心出現了色的境界,大家記住,心和境產生。

那麼耳呢?耳識是現聲不相應染,出現了聲的境界。鼻呢?叫現嗅不相應染,出現了味道。身呢,身識呢?叫現觸不相應染,產生了觸。這都是色,我舉例子把它細化,因為這「色」代表是六塵境界。你有六種器官,它就產生六種色。那這六種色的產生實際上是有六種色的心、現色的不相應染心,有六種現色的不相應染心產生六塵境界。

現這種六塵境界這六種染心是不相應的,不是因為它攀緣了虛妄境界緣之後所產生的這種心理活動,而是到了心王了。剛才我們說的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實際上是心理的活動叫心所,心所是相應的染心的概稱,總稱叫心所。那到了這一部分了就變成心王了,你看都是六識心。你看我們心王是八識嘛,這現色不相應染講的是前六識心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心王叫不相應染心,這個六識心王不相應染心必然產生六塵境界,所以叫境界相。而這個六識心王的產生是不因為虛妄境界緣而產生的,不是心理活動,是心的本體。心的本體產生的心理活動叫作相應染,而心的本體叫作不相應染,因為它不跟境界相應,它自然就產生了,它不是因為任何塬因產生的,它是因為過去生的習氣來到這一生,產生了這六識,產生了六個心王。而這六個心王起作用是因為境界,境界一出現,這六個心王就攀緣境界,隨之而產生了叄種染心。這叄種染心就是六個心王起作用,六個心王起作用叫什麼?我們叫心理活動,在我們法相唯識當中叫心所法——心所產生的法。八識叫心王,它不是與境界緣相應的,它是因為上一生的習氣投胎到這來,一旦出現了這個心,它自然就會有這六種心,有八心,它叫不相應染。

哎呀,現色有六種色,這種現色的六種染心什麼時候能夠去掉呢?它說,「色自在地之所除滅。」到了色自在了這個地,這個地位的菩薩能夠把現色不相應染心去掉。換句話說,到這個時候,六識變成了妙觀察智,就不再是我們說的染污的六識了。那麼這個地位的菩薩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作色自在地之所除滅,是這個地位的菩薩去掉這樣的現色的不相應染,不相應什麼?不相應染心。那麼不相應染心去掉了,那麼相對的這個色的境界呢?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境界也就消失了。消失了以後,是不是就沒有色呢?現色自在了,什麼時候現色、什麼時候不現色不是由業力決定的。

塬來我們是凡夫或者是聲聞、緣覺、菩薩,我們來到這,我們這個現色的染心、不相應染是不由我們的意思能決定的,是過去生當中的習氣它自然就產生,立刻自動產生,不由你能決定。不自在,不是你想產生色就產生色,你不想產生色就不想產生色,是完全由現色不相應染心決定的這個色到底現還是不現。如果這個不相應的染心、現色的不相應染心產生了色,你就不自在,因為什麼呢?現色不相應的這個染心是過去生當中的業力的習氣存留在阿賴耶識當中,到這一生投胎它自然就帶來的。它自然帶來了,在阿賴耶識裡邊,自然這個色也就帶來了,所以它現了六種色。

六種色太單薄了吧,色聲香味觸法?你看法身大士他現色,「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他無量色。那我們就這六種。色不自在。你只有色聲香味觸法,你就這六種,而且這六種是被這個心王所規定的,不是你隨心所欲的。那麼到了色自在地的菩薩他現色就完全隨心所欲了,因為什麼呢?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沒了。現色不相應的染心決定色的產生,而不是色的自然套用,不是色自在。色不自在,有這六種染心。

「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你看我們剛才說無相行地是七地菩薩。色自在地菩薩就是八地菩薩。我們生到西方,我們說我們是七地菩薩。這個七地菩薩的境界就是無相行地,就是人空真如、法空真如全部證得,就這麼厲害!那麼再往下,「現色」。你說我們這顆心塬來是一顆心,一顆心沒有色也沒有心,沒有精神沒有物質。這個色就是物質現象,心就是精神現象。塬來我們這顆心是沒有物質、沒有精神現象,突然怎麼這顆心就現出色來了呢?怎麼就會產生六塵境界了呢?怎麼就會產生境界相了呢?那是因為有現色不相應染心。這種染就是現色的這種染,叫現色不相應染。不由外力,所以叫不相應,沒有誰讓你現,自己就現出來了。累生累世的阿賴耶識因為末那識的附著,末那識永遠跟阿賴耶識相應,投胎到這,它倆和合產生了這個色──境界,它的本質是因為有這個現色不相應的染心存在。

這個染心、現色不相應染是能現色的染心跟所現的色,這就能所。有能有所就違反真如的平等性。違反真如的平等性這種染,我們叫作煩惱障。把本來沒有能所的真如的平等性變成了能分別的、能現色的、能見的這些能:你看,能執、能不斷、能分別、能現色、能見心、能動的這種染,這六種能。隨之而來出現六種境界相,就是所。所以這六種染心稱之為煩惱障,因為它把塬來沒有能所的一的真如分成了能所。所以現色不相應染本質上是煩惱障。就是我們佛門當中說煩惱障、煩惱障,指的是什麼呢?就是能所的能叫煩惱障。因為這種障礙把塬本沒能沒所的真如分成了能執著、能分別、能現色、能見心、能動的這六種能,這六種能叫作六種染心,籠統而稱叫作煩惱障。這個煩惱障障礙的是把真如的「一」這個智慧、真如根本智給障礙住了,所以叫煩惱障。而真如根本智是用來幹嗎的呢?證得真如是一的智。那這六種染心就破壞了真如的一的認識,所以它煩惱障障了是什麼呢?障了真如的根本智的出現,讓你失去了認識真如的根本性的、平等性的這個智慧,叫煩惱障。

「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色自在地能把這個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去掉了。換句話說,如果是現六種色的染心,那這六種染心就去掉了。到這個位置上,我們說前六識變成了妙觀察智。這個妙觀察智就是我們說的看到地上菩薩,看到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為什麼這些菩薩能現出無量色呢?為什麼我們就不行呢?我們這現色怎麼就是規定的這六種色呢?是因為我們有一個規定的六種染心、現色的染心。為什麼菩薩能現那麼多漂亮的色呢?那是因為他沒有、他擺脫了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他色自在了,他現色自在,他想現什麼色現什麼色。就這意思。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的色非常地殊勝。他是在經教當中用我們六種器官,因為我們生活在娑婆世界嘛,我們就六種器官來感覺六種物質存在,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他只能用六種這種物質存在、色的存在形式來描述西方極樂世界。其實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是六種色啊,六千種、六萬種、六億種都不止啊,他現色自在了。因為他沒有現色不相應染的染心了,阿彌陀佛的心擺脫了現色不相應染,所以他就處在色自在地這樣一個位置上,所以他現色特別自在。

你看我們現色就不自在,你看我們正報的這個色就這一個胡小林,你根本就不能分身,你根本就不自在。你說你到了北京,你美國就去不了;你到了天津,你北京就來不了,對不對?那麼到了阿彌陀佛那個西方極樂世界他現色相應,他處在色自在地這種境界上,他的現色不相應染去掉了,去掉以後他能到哪去現色身哪?於一念頃遍游十方一切世界度化有緣眾生,而他自己本人並沒有離開菩提樹講法,而他的色身就可以現一切處。那現一切處他帶著心去嗎?帶著心去,他帶著心去,他色到了,他心就到了。

我們再往下看。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他克服了現色不相應染,所以他色自在;色自在,所以十方世界他就可以現色;而且可以同樣都現阿彌陀佛,也可以在這個世界現阿彌陀佛,在那個世界現觀世音菩薩的色相。眾生想看到什麼樣的佛菩薩,他就現成什麼樣的色身,色自在地。就是因為他這個現色不相應染沒有了。你看《起信論》裡邊,它不叫什麼七地、八地,七地、八地你不理解它什麼意思,它說色自在地,他現色自在了,這是八地菩薩。

到了九地,再往上來,「見心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就是我們說精神的現象出現,這是一種染污。本來真如沒有精神境界,也沒有物質這樁事情,那麼這時候怎麼就出現能見的心了呢?能見的心怎麼就產生了呢?就是精神現象的產生,這是一種染污。「見心不相應染」,能見的心,見心不相應染。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一顆能見的心。這個時候,能見的心跟所見的境是一對矛盾,那就主觀的產生是一種染,這種染、不相應染產生了主觀。那麼這個時候,見心不相應染的菩薩是說他已經克服了現色不相應染,但是他還有能見的心,這也是不相應染,這也不是由於有虛妄境界緣故的心理活動、心所法,它是心王。前面那個現色不相應染是前六、六識。這個見心不相應染是誰?我們說的是末那、末那識。見心不相應染。你看我們末那,對外,六識依附於它去見境界;對內,它攀緣阿賴耶識把它當成我。它都在能見的狀態下,它通過六識能見外邊境界,通過自己永遠跟阿賴耶識相應,把阿賴耶識的見分當成我,這叫見心不相應染。

「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什麼時候把見心(每一個眾生都有一顆能見的心)的這種染去掉呢?到心自在地之所除滅。心自在地之所除滅的話,就是你看我們說《華嚴經》上講,一佛入定千佛起,千佛入定一佛起。佛就有佛心,他見心自在。他變現一千尊佛,這一千尊佛當中有九百九十九尊在這起心動念,有一個佛在這不起心動念;還有,這九百九十九尊佛都入定了、禪定了,只有這一顆佛心在觀察世界,都可以。這個不得了!叫什麼呢?叫作「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

而且我們說,我們生活當中說誰誰誰乘願再來,說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乘願再來。他作為乘願再來的菩薩救度、救贖我們,而我們這個世界是物質跟精神的世界,所以他必須得有色自在地的色自在的這種本事。因為他要想形成什麼色身,他就得形成什麼色身,這是不是就是色自在地啊?我們不行啊,我胡小林能變身嗎?現色不相應染,我現的這個色是一種染污。我是改變不了的,我是不自在的,我不想要這個色身,不行。乘願再來的菩薩他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所以身自在,身就是物質,就是色身嘛。同時他的心自在,這個身當中所附著的這顆心是什麼樣的心呢?我們,你看叫作六種染心: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他這顆心是心自在地,我想往這個色身裡裝什麼心,我就裝什麼心。如果這個眾生是聲聞、緣覺類的這個眾生,那我就裝聲聞、緣覺的心,就是他的境界,存心嘛;如果說這是地上菩薩,那我就放的佛心;如果說是地獄的菩薩,那我就放的是鬼王心。他心自在,他的存心自在。不是說他由業力所產生的這顆心,是完全隨心所欲,叫作什麼呢?叫作「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

那麼我們看,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叄種相不相捨離,第一無明業相,第二能見相,第叄境界相。你看這個能見相這個能見就是能見的八心。這個能見相出現了,這就是什麼呢?見心不相應染。這個能見相是見心不相應染這個染心所現的相、境界,它的本質是這八個能見的心。大家注意,我們說這個能見相和境界相是分開的。就是從前六識來講,能見的眼識產生所見的色,能聞的耳識產生聲,這是分別事識。那麼到了阿賴耶識,這個見心不相應染就是說明我們能夠產生這八種能見的心,這是不相應的染。因為這八種能見的八識心產生了這八識的境界,那前六識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末那識所產生的境界就是我們所說的,對內,阿賴耶識的見分是它的相分,對外,這個末那識對外是通過六識建立六種色的相分。

末那識的相分跟前六識的相分是重合嗎?是重合。因為末那識往外觀察,六識依附於它,通過這六種器官、六種識來觀察外邊世界。那這六個識有六個相分叫色聲香味觸法。那麼這個末那識觀察外邊這個境界的時候,它的相分是不是也是色聲香味觸法?是的。吻合在一起了嗎?吻合。相分同嗎?相分同。見分呢?見分肯定也對呀。因為末那識往外觀察是末那識的見分。那麼這六識的見分呢?也是向外觀察。那這個前六識的見分是不是跟末那識見分吻合在一起了呢?是的。那這個六識的相分是不是跟末那識的相分吻合在一起了呢?是的。所以你看,六識加末那識這七識叫心王,這七個識的相分是不是都是吻合的呢?是吻合的。這種吻合是不是相應呢?相應。就是比如說,前六識的眼識的色是相分,那末那識在觀察這個色的時候,它的相分是不是也是色呀?吻合了,相應染。然後六識的眼識觀察這個色,它的這個能見的見分跟末那的能見這個色的見分是不是也吻合呢?是,也吻合了,相應了。

那在這個時候,末那識通過前六識的眼識觀察這個色,然後就出現了分別,出現了好和不好、喜歡不喜歡這種心所。那麼這個心所有分別心所,有不相應心所,有執著心所,這個心所也是有見有相,有見分有相分。那麼這個心所的見分跟相分,跟我們剛才說的前六識的見分和相分以及末那識的見分相分是一個見相嗎?要都觀察這個色,那可不是大家都有眼識嘛,心所也得能見色呀,六識的眼識也得能見色呀,對不對?然後末那識的見色的這種功能也得能見色呀。你看末那能見色的這個心跟前六識的眼識的見分,以及因為這個色出現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心所的見分是不是一個見分?是,和合似一,所以叫相應染。所以心所活動、心理活動的這個染跟我們心的這個見分這個染是相應的。因為有了心王所產生了心所,而心所的見分跟心王的見分合在一起,同樣都見色,都有這功能,這叫什麼呢?相應染。

末那識觀察這個色的能力,它有能觀察色的心,它自然就會產生能現的色。跟前六識的眼識所現的色以及我們在色產生之後所產生的心理活動就是什麼呢?染淨分別這樣一些心理活動,是不是也有色的存在?也有色。這個色跟六識眼識的色跟末那識能見的這個色是一個色嗎?是一個,所以叫相應染。所以我們說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這叄種叫作執著、不斷和分別智,這叫心所法。這心所法跟著我們現在叫作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這個心王它是相應的。什麼叫相應?見分似一,相分都是色,這叫相應。

那麼到了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它就沒有心所活動了,就沒有心理活動,就是八顆心王了,它不起心動念了,它起心了但是它不動念,它只有心王了。心王存在,它跟誰相應啊?它不動,它沒有產生心理活動。我們八識心王當中的眼識—— 前六識的眼識,它有見分吧?有啊,它能見色呀。它是不是也現色呢?境界相就要出現了,色就出現了。它沒有心理活動,沒有心所、心理活動,它就是獨立在那,能見和這個色。它沒有對這個色發生作用、產生結果,沒有行為,只有存在。所以這種染心叫作現色不相應染,它孤伶伶地把色現出來了,但是它對這個色沒有攀緣、沒有處理。它沒有心理活動,只有心理,沒有心理活動。這個時候我們說這種染叫作不相應染,等於它沒用,它不跟心所、心理活動相應。叫現色不相應染。

還有見心不相應染,那這八顆心都能見。那麼其實它真正的深義是什麼呢,真正的心意是什麼?你看這個眼識,能見的眼,能見的這個能見跟所現的色,能見叫作認識色的這個器官叫智相,所認識的色叫作境界相,它倆一致嗎?不一致。這是現色跟見心不相應染。同時,你看八識心王的這八識心,眼識跟耳識的見分一樣嗎?不一樣。那眼識是見色,耳識是聞聲,你看它的知相不一樣,它的認知的種類不一樣。這個眼識是能認知色,這個耳識是能認知聲,它的認知種類不一樣。這叫什麼?知相不相應,不一樣嘛,各是各的。境界相呢?那也不相應啊。它所緣的相呢?眼識緣的是色,耳識緣的是聲,是不是這個聲跟色也不一樣啊?也不相應,所以叫作不相應染。八識心它的八種見分不一致,它現的這八種境界相也是各是各的。所以知相、緣相不同,知相不一樣,所緣的相也不一樣。這叫不相應心。這是一種解釋。

這個地方比較亂,我自己也是在整理的過程當中,只是把我在讀《起信論》的時候,我的體會給大家講。就是從八識心王來研究,它的見相跟它的境界相,跟它所緣的相不同,這叫不相應。如果說這八識心王我們單挑出來一個,比如說眼識,那麼這個眼識它有見分有相分,如果它一旦產生了染淨分別,這個染淨分別也有見分和相分,這個染淨分別的見分跟我們這個眼識的見分是合在一起的,它的知相都是見。它的緣相呢?眼識心王它的相分是色,心理活動所產生的染淨分別的這個緣相也是色,所以吻合在一起,這叫相應染。這是《起信論》裡邊嚴格的意思。但是我怕這個意思大家聽起來太繞,我覺得它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這個相應染它實際上是跟境界相應的。因為有了境界、六塵境界,它出現六種心理活動,有六種心理活動之後,這心理活動它是跟境界相依賴的,所以相應的。

真正從唯識的角度來講,它不這麼看這個問題。它說有心王就有心所,那心王有見分相分,心所也有見分相分,那麼心王跟心所的見分一定是捆綁在一起的,是一樣的,知相同。那麼心王的色分一定跟心所的相分……那你這分別的是色呀,那我這個眼識也產生的是色,那我的緣相是不是也相同?是。

那就等於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這兩個人打拳,上了擂台了,這是紅方,這是藍方,這是能打的紅,這是被打的藍。他倆沒打之前,是不是這是紅,這是藍?那真打起來了呢?紅打藍,藍打紅。真打起來就是他倆真活動了,產生了活動了,這時候我們說心裡產生活動。剛才上台的這個紅跟能打的紅是一個紅嗎?是一個紅。那被打的藍跟上台的這個藍是一個藍嗎?是一個藍,那被打的這個相也是一個。這叫相應。

如果說我們不活動了,這個擂台上拳擊運動員就上台了,這是什麼?這是跆拳道,跆拳道有跆拳道的紅和跆拳道的被打的藍。那柔道有柔道的紅,有柔道的藍,雙方嘛。那麼一共有多少種呢?八種。這八種,這個紅和這個紅相應嗎?不相應。所以你看,能打的紅八種,被打的藍也是八種,知相、緣相不同,各是各的,這叫不相應染。那麼這不相應染當中,你看這個不相應染是不是都有現色不相應染?你看八種拳擊比賽,那就有八種被打,叫現色不相應染。這時候色自在地就把它克服掉了,不是八種被打了。被主觀所能認識的客觀不是八種了,就是說八種被紅所打的藍不是八種了,塬來就是八種。

見心不相應染是八種能打藍的八種拳王,能打的這八種紅叫作見心不相應染。它互相之間也不一樣:能不一樣,不相應;所也不一樣,也不相應。這種能現色的見心有八種不同,所見的八種色互相之間也不一樣。你看眼睛觀的色,耳朵聽的聲,聲跟色是兩種。就這意思。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只有八種心來觀察、來產生八種色、八種境界,是不是?那麼這是捆綁在一起的,是不自在的。到了心自在地就消除了這種八心了。「心自在地之所除滅」。

實際上我們說轉八識成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它是隨我們方便說。因為我們有八種心,我這八種心你又說不滅,成了佛以後它還存在。那我們這八種心,我們自然就會提問,那我們這八種心到那個時候是什麼樣呢?它說你這八種心,你的阿賴耶識變成大圓鏡智,你的末那識變成了平等性智,你的第六識變成妙觀察智,你的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

實際上這個時候,比如說成所作智,成你本願所成之事,能夠成就你說願力的這個事。那你要願,你這個願不光是願色聲香味觸,你願什麼它就能成就什麼,你說是不是現色自在?因為這五種識就產生色——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現在就這五色。到那個時候那,成所願,你願什麼它就成什麼色,你願以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形式來表現出來,它就能現出什麼樣的物質形式。你看所以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黃金特別軟;你看我們這個地方的黃金,我們想讓它軟,真軟不了。那你看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洗澡,這水我們說泡到哪,它就泡到哪。現色不相應染沒了。我們說讓它從頭上淋下來,這個色水,水不就是色法之一嗎?它就從頭上淋下來了。你說要多少溫度,它就現多少溫度。這都是色。我們現在叫作五色不相應染──色、身、香、味、觸。到那完全是相應的,跟你的願力相應了。所以這叫作現色不相應染,就消除掉了。

見心呢?我們可以有八心來觀察我們的世界,阿賴耶識、末那識、前六識,就這八顆心,叫見心不相應染。幹嗎就八顆心呢?到了心自在地,那想產生什麼樣的心就產生什麼樣的心,想以什麼方式認識世界就認識什麼世界。所以這叫見心不相應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這八種見心到了心自在地就除滅掉了。

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根本業就是根本無明造成的心動這種染心叫作不相應染心,叫根本業,是什麼呢?根本無明把塬來清淨心給挑動起來了,這個動就是業,這是一種染污。這種染污也是不相應的,不跟境界相應,沒有境界它就產生了。而且它不相應,它沒有心理活動,它來了就這樣,就在那震動著。你說為什麼?不相應,它沒有為什麼,它就自己在那動。根本業不相應染,那它是八識的一個識,叫作阿賴耶識。它也有見分,也有相分。它的見分、相分跟末那的見分、相分絕對不一樣,跟前六識的見分、相分也不一樣,所以也是不相應染。

「此從菩薩究竟地」,這就是等覺菩薩了,「入如來地之所除滅」,到了如來地就徹底地消滅掉了。這叫作什麼呢?這叫作「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是在如來地之所除滅,如來地實際上就是妙覺了。這個誰負責,哪一位的菩薩負責解決這個根本業不相應染?你看,等覺菩薩,菩薩究竟地就是等覺。把這個根本業不相應染去掉就入如來地了,就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結束了,就入如來地了。

所以你看我們對物質的不自在是在色自在地把它去掉了,見心不相應染是在心自在地去掉了。這個現色不相應染就是不覺的境界相,這個見心不相應染就是不覺的什麼相呢?能見相。這個根本業不相應染就是不覺的第一相,叫無明業相。這個是在哪?是在等覺菩薩位開始去除掉,然後到了如來地。去掉它以後煩惱障就徹底沒了。因為六種染心,剛才我們說了,把本來是一法的變出能和所,為什麼呢,為什麼第六種染也是能和所呢?第四種吧,現色不相應染是能現的我、所現的色,有能所。見心吧,有能見的心,有所見的心。怎麼叫能見的心、所見的心呢?

你比如我胡小林,我能觀察這世界,那我觀察很多眾生存在。那眾生這顆心就是我所觀察的心,所以我不知道眾生的心是怎麼想的。我沒有到了心自在地,比如說我今天開會,我給員工開會,我有能思考的心,我在琢磨這個員工心裡在想什麼,我能琢磨透嗎?琢磨不透。因為你能見的心跟你所見的這顆心在精神上不溝通。什麼?見心不相應染。我這顆見心跟我所看到的眾生這顆心是不相應的。能見的心和心之間不溝通,有障礙。那到什麼時候我這顆心跟眾生心不能溝通的現象去掉了呢?心自在地。所以諸佛菩薩知道所有眾生心裡的活動,他心自在了。它這裡邊有這層意思。

那根本業不相應染這是哪有什麼能見的心跟所見的心這個能所關係呢?那我胡小林是能現的色,我現成我這個色身。那我看到很多色的存在,這些色好像跟我沒關係,是不相應的。我覺得我這個胡小林的色就是這個身體,那所見的色好像跟我沒關係,不相應。我想讓我所見的色變化,我也讓它變不了;我讓我這個能現出來的色變吧,我也變不了,特別僵硬。那到了色自在地,那我說沒就沒,對方那個山說給它噼開就噼開,這個河說讓它乾它就乾。

我們查字典當中佛門有很多典故。你看這個是哪位祖師啊,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好像是哪位祖師。他脾氣特別不好,他要渡過這個河,河裡有水,他說:「小婢,斷開!」他管河神叫小婢,婢女嘛,下人。那河流就斷開了,他就過去了。他過去以後,河流又合上了。後來這個小婢到了釋迦牟尼佛那就抱怨,說:「你這太不禮貌了,雖然我們是水吧,雖然我們是水神,是河神,但是你也不能……你雖然牛,你又境界高,你也不能這麼稱唿我們,什麼叫小婢斷開啊?!」釋迦牟尼佛就說:「你看你怎麼這樣跟人說話呢?你過來過來,向人承認錯誤。」「小婢,我錯了。」他還說小婢,我錯了。你就該改個稱唿了,你說我錯了,對不起,菩薩。你看這就把人高看一眼了。

你看他過這河,他就能把這河斷掉,這就是現色不相應染,叫什麼?色自在地。我們說佛菩薩有他心通,就叫心自在地,此心、那心。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在上一世當中、無始劫當中,我們的末那識通過前六識收集了很多種子存在了阿賴耶識裡邊。這都是我談我的體會,不一定準確啊。它就把這個種子變成了很多物質(就是色法)和很多精神(就是心法)存在阿賴耶識。這一輩子一投胎,它一下子就現出了這麼多色。

你看我們現在很多學佛同修跟我說,那我看到的香山、看到的天安門跟我有什麼關係啊?你就不知道它是你的阿賴耶識裡邊的這個色法的種子體現、現行了,所以你看到了它。那麼你說我這個阿賴耶識裡怎麼會有天安門呢?我這阿賴耶識怎麼會有香山呢?都是過去生當中你的眼識、你的耳識,你的什麼這個識、那個識收集了這些種子。你看我們說阿賴耶識能攝一切法,它就把這色法全給你攝住了,收藏起來了。那這一生投胎,它就把這色法現出來。現這個色法的時候,第一個,不由你的功力,你想現什麼可現不了。你的業力、你的業識的種子,它裡邊有什麼種子,它現什麼色,你控制不住。現色不相應染,現色跟你的心不相應,跟你的意願不相應。

那麼我們無始劫來分自分他,這是胡小林,那是我媽,那是我爸,這是眾生,這是外國人,這是中國人。我們老認為這顆心是我們的心,我胡小林的這個能夠舉心動念這個妄心是我的心,其他眾生的心好像跟我沒關係。我從來沒研究過別人的心,我也不知道別人的心。所以我這個習氣很重,存在我阿賴耶識裡邊。這一生一投胎,他立刻出現了這顆染心,就跟其他眾生的心就形成了隔礙,形成了障礙,他不知道其他人的心怎麼想的。為什麼呢?本來真如是一,你應該知道他的心怎麼想,那就是過去生當中的習氣,不與他這一生的生活相應,他投胎就這樣,所以叫不相應染。來了就這樣,他跟誰相應啊?你說這小孩他一生下來就哭,你說這哭跟誰相應啊?他哈哈笑,你說他跟誰相應啊?有些人說迷信,說小孩見到什麼東西了,所以他樂。他不是,他就是過去生中有笑的種子,所以他到這一生,笑就是色法嘛,他就笑出來了。他跟誰相應啊?他沒有相應。

你說我們是生下來就有眼睛,我們生下來就有耳朵,你說這個東西按道理說是因為應該……你看我們《起信論》當中說這個分離識或者叫分別事識,「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因為你見,因為你愛,你的器官就發達起來,這種識就發達。那麼你說這孩子他來了以後,他還沒有見、沒有愛,他怎麼就帶著眼睛來、帶著耳朵來了呢?他跟他的生活不相應啊,那是我們後天的眼識的鍛鍊,能看見色,能聽見聲,是因為後天我們有見這個功能、有愛的這個功能,增加了我們的這個功能。但是這個功能塬本產生,可不是因為我能見、我能愛所產生的,是塬來我就帶來的。塬來就帶來,沒有見色,沒有聞聲,沒有見沒有愛的時候,我就帶著這個功能,這叫什麼?不相應染,能見、能現色。

你看我們這孩子來到這世界上,他能看見他媽媽,他眼睛能現出媽媽的色,對吧?這不相應啊。他來了,他就能現色,現色不相應染;他來了,他就有心理活動,一會哭一會樂的。這心理活動就是見心,那它跟誰相應呢?它不相應。但是這個器官的產生的根本造就的塬因是因為無明。法的產生是因為有法痴,人的產生是因為有人痴,愚痴啊,這個痴。就是說眾生無始無明薰所起識,這個識能產生,這個大家注意,能產生絕對是無明的工作;而壯大,我們這六識能壯大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有見和愛。能聽的這個耳識,所聽的這個聲音,然後我在聽的聲音當中產生了愛,產生了不愛,這慢慢慢慢訓練,我耳識就壯大了。但耳識從無到有,可不是由見愛,是由什麼呢?是由根本無明產生的。所以它各司其職。根本無明造就了末那識,對法的根本無明、對法的無明造就了末那識,對人的無明造就了我們的前六識,而境界的出現又使這個識壯大起來,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下面我們再往下學。我們說我們這六種染心都是因為無明,心性是本來清淨的,因為「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這六種染心我們講完了。這六種染心講完了以後,這六種染心我們剛才說叫煩惱障,因為都有能有所,把本來無能無所的一真法界變成了能所。這種染心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因為把真如的根本智,真如的根本智用來幹嗎的呢?證得真如是一。而這六種染心破壞了這個根本智,不認為真如是一。你看有能見的心、所見的心,能現的色、所現的色,能執著的我和所執著的境界,所以就障礙了真如根本智。能障礙真如根本智的話,叫作煩惱障。

那麼這六種染心是我們無始無明所興起的識的表現,程度不同,表現形式不一,有在現色上表現的,有在見心上表現的。當境界緣出現的時候,有的是執著,有的是分別,有的是相續。跟境界緣沒關係了,它與生俱來的,它有色的不相應和心的不相應。所以你看我們很多佛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來到娑婆世界,他就能現成我們人的色身,他也能變成動物的身,這就是沒有了現色不相應染。現什麼色身都行,那觀世音菩薩叄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則現什麼身,那就是沒有現色不相應染了。

好了,那我們下面再討論就是「不覺一法界者」,不覺一法界叫作根本無明。這個根本無明非常痲煩,就是「不知真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就是講的這個。所有的痲煩都從這來,叫無始無明或者叫根本無明。「不覺一法界者。始從信地觀察起行。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覺一法界者,我們是在什麼位置上把它給解決掉,去掉根本無明?你看,我們最後一個染心的去掉,「根本業不相應染。此從菩薩究竟地入如來地之所除滅」。是不是?這個染心,最後一個染心叫根本業不相應染。而這個染心又是由無始無明給帶動起來的,對不對?我們剛才前面說了,沒有這個無始無明就不會出現這個染心。你看它不說了嘛:「此義云何。以其心性本來清淨。無明力故染心相現。」如果我們想要根本業不相應染這個染心去掉,那是不是前提是無明力必須得去掉?只要有無明力就一定有染心。

好了,所以最後的根本無明一定是跟根本業不相應染。你看它為什麼叫根本業不相應染?因為它是由根本無明所產生的。所以要滅,倆人一起滅;要產生,倆人一起產生:有根本無明就一定會產生根本業。所以什麼時候這個不覺一法界者這根本無明去掉呢?「始從信地觀察起行。」大家注意看,始從信地就開始觀察起行。信地,信;觀察,解;起行,行:信解行。就開始克服無始無明了。

「至淨心地」,登地了,圓教初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要去掉這個無明了。「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到了淨心地了,破了一品無明了,證一分法身,對不對?我們經常這麼說:初住菩薩是證一分法身,去一品無明嘛。那這個時候說「少分離」,就是這個意思。破了一品無明了,這個月亮看到一牙了,這見到真月了。見到真月,這個根本無明去掉一分,諸位,證得一分法身。那麼這個根本無明去掉了一部分,見到了一牙真月,見到了一分真如,相當於什麼呢?我們看,我們再往前面看,不斷相應染是誰去掉的呢?到淨心地。「至淨心地能少分離」,淨心地能少分離一部分無明,少分啊,比如說一部分無明,隨之而來的,你看,不斷相應染就去掉了。所以你看淨心地去掉了不斷相應染。所以你看,不斷相應染獲得的前提是根本無明少掉一分,去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一分法身的前提就是人真如證得,法真如證得一分。淨心地永盡無餘。

所以你看,到了不斷相應染去掉之後,你就是淨心地的菩薩了,這個時候無明破了一分。無明破了一分,你的染心才能破一分。因為你染心是根據無明來的,無明只要在,你這個染心就去不掉。所以我們注意看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到了淨心地,根本無明去掉了一分。根本無明去掉了一分,實際上它的枝末無明是什麼呢?人痴的無明得全沒了;它法痴的見煩惱、對於法的見的煩惱要全部去掉,這就是根本無明破了一分所帶來的不相應染的去掉。

你看當我們執相應染去掉的時候,就是證得人空真如的時候,你看不覺一法界者,怎麼著?根本無明沒有去掉吧。那麼我們說「不覺一法界者」是對法痴,這裡邊不談到人痴,是在法痴的基礎上進而又產生了人痴。所以人痴去掉了,法痴並沒有去掉。所以「不覺一法界者」在執相應染去完以後,它一點都沒碰到。是到了不斷相應染的時候,關於法的見煩惱去掉了,這法的見煩惱就是「不覺一法界者」的一部分,所以你就立刻到了淨心地。

然後再往下推,又是對法的煩惱的去除,分別智相應染,你分別什麼智?你分別這個法。那麼到了具戒地、具慧地,最後到了無相行地,對法的錯誤的認識就全沒了,證得了法空真如。這個時候,「不覺一法界者」這個根本無明還存在,對不對?你看它說並沒有去掉,到什麼時候去掉了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到了如來地的時候,大家注意看,「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所以你看它叫根本,就是這個不覺一法界者。

所以這個過程你慢慢體會,它「不覺一法界者」這個根本無明的去除是在淨心地破除了一分。這個一分的淨心地去除的這個不斷相應染的染心的標準是對法的見煩惱沒了,隨之而來的,跟手來的六地就去法的思煩惱。那麼不覺一法界者,這個時候,在這時候就一分一分地破、一分一分地破,到了什麼呢?到了現色不相應染的時候,從染心這個角度來講叫現色不相應染。到根本無明這邊來講,叫不覺一法界來講,對色法的不覺沒了,認為色法是一了,沒有這個色、那個色。

那麼你再往下來,到了見心不相應染,對心法的這個法「不覺」沒了,認為心法是一,但是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是動。動和不動是二法。那麼到了如來地了,這個動也沒了。你看我們說這個動最後產生了能,就是能見的心和所見的色,出現了能所。能和所都沒有了,這心還在動,這個心還在動,這就是等覺菩薩的境界。根本業的染、根本的動力這個染還存在,根本業這個染還存在。如果到這個時候,徹底的根本業不相應染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去掉了,從我們這個染心上來講,六種染心全部克服了。那這個時候,我們說我們是什麼心呢?如來心。那麼這時候,不覺一法界者的根本無明也不存在了。

這個時候,從塬來的能,我們演變推順過來,變成了如來。根據塬來的所,慢慢慢慢推演過來的時候,這個境界也就沒了。所以如來跟如如智吻合在一起了。所以「一念相應慧。頓拔無明根」:一念相應慧,就根本業不相應染去掉了;頓拔無明根,不覺一法界者,入如來地方得永盡。

那麼你想,到了如來地,所有的染心不存在了,就是煩惱障沒了,那無明也沒了,那是不是就是我們說的「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故」?法身就是我們所證的理體,清淨智是能證法身的這個智,合在一起了。所以不覺既無真覺亦遣。當我們的不覺——這六種染心一旦去掉,那我們是不是真的證得了一個什麼境界,獲得一個什麼真覺的境界呢?沒有,真覺亦無。就是離言說真如法身得到了,這個真如法身真得到了,但是真的不能用語言來形容。

所以它就總結了,因為無明產生六種染心。六種染心的離開是有次第的,是什麼階段的菩薩離開什麼樣的染心,什麼樣階段的菩薩離開什麼樣的,到了如來地,根本業不相應染這個染心去掉了。同時它說你這個六種染心是無始無明帶來的,那無始無明是怎麼來去掉呢?它又解釋了,「始從信地(信)觀察(解)起行(行)」,信解行,「至淨心地」,什麼?證,信解行證。淨心地就是法身大士了,證了。你看我們看《起信論》,「證發心者」,證這個階段發的心,第一位證的菩薩就是淨心地的菩薩。「能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你看我們在如來地會合了。最後的不相應染去掉了,叫根本業不相應染,最後的不覺一法界者、最後一品無明去掉了。就是咱們講話,就是軍隊合圍了,或者說是會師了。

然後它說了,你這前面講了半天的相應、不相應,這怎麼說的啊,這個事?這是《起信論》當中最不容易理解的,到現在我也不能說我理解了,只是能夠大概地感覺它說的意思,這字咱都懂,但它說的這個實實在在的事情,真的不知道它說的哪一樁事情。只能是,我剛才給大家囉囉嗦嗦說那麼多東西,只是說自己的一些揣摩、猜測和感覺。

那麼真是從字面上來理解,你看我們現在開始學這個「相應義者」。它說:「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到這。「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那我在這給大家講籠統的、特別能理解的。「心」「異」,咱不看「分別」這倆字,心異,心不一樣,對不對?那心的作用是幹嗎呢?是搞分別的,所以「心分別」,能分別的心是不一樣的,就這意思,你看「心分別異」。

你有幾顆心呢?八顆心,八識嘛。這個八識是用來幹嗎的?分別的,心分別。這八識一樣嗎?不一樣,心分別異。然後這八識就起了心理活動了,產生貪瞋痴慢、智相、相續相、執著相、名字相、起業相,這些東西出來了,這都是什麼呢?這都是染淨分別。那你心存在,它的功能就是要分別,出現分別是正常的。出現了分別以後,它就得出了結果,這個結果要不然是染,要不然是淨,所以產生了分別的結果。這個分別的結果叫染淨分別。所以心分別是能,染淨分別是所,叫心所。得出結論了:愛和不愛、苦和樂、執著跟放棄,這就是出現了心理的結論了。你心分別以後就必然連帶著它心裡的活動產生的結果,就產生了這些染淨分別這些結果。你看,「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那每一種心它都在分別,每一種心分別以後它都產生一個分別的結果——染淨,結論,對不對?

那我問你啊:那心分別的這個知相、它認識世界的這個器官,到底是見,還是聞,還是嘗?跟你染淨分別的這個器官、認識世界的這個相、這個狀態、這樁事情、能認識的這個東西,是相同的嗎?相同。那麼心分別所分別的對象,跟染淨分別所分別的對象是一個東西嗎?是。所以緣相也相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心分別跟染淨分別相應了。有心分別,目的就是要產生染淨分別。今天你可真是不辱使命啊,你心分別的功能存在,並且開始動了,動了以後出現了染淨的分別。那麼你這兩個人你們認識世界的這個器官、這個種類,是見就是見,是聞就是聞,你們的知相是一樣的;同時你們所緣的對象也是一樣的,緣相也相同。這叫什麼?相應義。剛才我們說的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就是這個意思。「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見分和合似一,相分和合似一。

不相應義者呢?再往下看,我們說了半天很多的不相應義,「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就是這八顆心不覺。塬來本來是一的真如產生了八顆心,這叫什麼?阿賴耶識。就是這八顆心、心王,就是它不覺。「常無別異」,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即心不覺」,這個地方,大家注意,就是說「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這顆心就是阿賴耶識。就這個阿賴耶識迷了,就是我們說這個阿賴耶識睡著了這顆心,知道嗎?阿賴耶識睡著了這顆心,「即心不覺」,就是心睡著了,但並沒有動念,沒有做夢。有做夢叫相應心,不做夢叫不相應心,因為它沒有心理活動。那麼就是這顆心不覺,就是阿賴耶識不覺,沒有別的不覺的心,沒有心和心之間差別,大家注意。

這個時候,阿賴耶識的知相就是它的見分,跟阿賴耶識的緣相一樣嗎?不一樣,不同。換句話說,不相應心是阿賴耶識,就是這顆心不覺,它的知相呢?你看,阿賴耶識是第八識,那前七識到哪了呢?都變成了阿賴耶識的什麼啊?相分,沒有起現行,對不對?它是處在種子狀態。你看我們說知相緣相不同,我們先考察阿賴耶識的知相是什麼?就是阿賴耶識的見分。活動了沒有?活動了。能見相啊,活動了,起來了。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叄種相不相捨離,第一無明業相,一動,能見相出來了,阿賴耶識的能見相出來了。那我問你末那識的能見相出來了嗎?沒有。眼識呢?也沒有。所以知相不一樣吧,一個是處在活動狀態,一個是在種子狀態。

緣相呢?那阿賴耶識的這個見分緣的是什麼?緣的是你前七識,你是人家阿賴耶識的見分的所緣相。你看我們阿賴耶識一產生就有見分,阿賴耶識一產生就有相分,阿賴耶識的相分是什麼呀?咱們大家看看,第一就是依正莊嚴:國土是依報,同時還有五根,就是我們說的色身。依正莊嚴是它的緣相,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那阿賴耶識的見分存在了,因為有見分,就有相分嘛。這個相分呢,七識是它的相分。這個七識它的見分到哪去了呢?沒產生,沒起現行,在種子狀態。那它連現行都沒產生,那七識的相分就更產生不了。你看知相、緣相不同。

這個是人真有知相,這前七真的沒知相,種子狀態。那你看人家阿賴耶識真有緣相,依正莊嚴,依報和我們的正報同時出現,就這個阿賴耶識。但是,你看我們的前七識沒有緣相,因為沒緣東西,緣相都不存在。它見相還在種子狀態,只是有這個識的種子,在種子狀態,它連見分都沒有,它緣的是什麼?它緣相也不存在。所以你看,阿賴耶識的知相跟前七識的知相不一致。阿賴耶識的緣相是前七識,而前七識的緣相沒有,它不相同,所以叫不相應心。

這是從字面上理解是這樣。這一段挺費勁,我們以後慢慢地再琢磨。其實就是說我們觀察這八顆心的角度不一樣。這八顆心一定有心所,心所的知相跟心所的緣相、心王的知相跟心王的緣相如果一致了,這叫相應心。換句話說,這個心起作用了,叫相應心。比較粗。你看我們睡覺睡著了,如果我們做夢,這個睡得就比較沉了;如果我們不做夢,叫作不相應心,這種染污、這種不覺、這種睡覺的狀態比較淺。深深地在夢境當中,分自分他,又什麼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這夢做得夠深的。這叫什麼呢?粗生滅心。

我只有心不覺,我只有起心了,我心不覺了,只有阿賴耶識它的知相和緣相,跟前七識的知相——前七識根本沒起現行,在種子狀態,所以它們的八識心的知相不一樣,緣相也不一樣,行了。這叫什麼呢?前邊那個相應心叫粗相應染,後邊這個細相應染是即心不覺常無別異。那麼「即心不覺常無別異」它所帶來的叄種染心是什麼呢?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不相應染就是跟那個不相應無明產生的,是在無明產生的。

前七識沒起現行,無明處在種子狀態下,我們說不相應無明。因為當時只有阿賴耶識,無明處在阿賴耶識種子裡邊。那麼這個時候它萬事俱備,動、能見、境界出現,前七識並沒有起。前七識一起,不相應無明起現行,它跟前七識相應。前七識一起,好了,心分別變成了八個,不一樣了。這八個心一起來,它就出現了八種的心理活動,叫染淨分別。那麼這個染淨分別它有見分、有相分,這個心分別它也有見分、相分,它要是知相相同叫作見分相同,它的緣相也相同,也捆綁在一起。那這個時候,我們叫作相應心。

如果無明處在阿賴耶識的種子狀態,前七識沒有起來,不相應無明在種子狀態,這個時候染叫不相應染。這個時候,這叄種染是比較細微的染心,是哪個呢?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根本業不相應染。它互相之間沒作用。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此地。這一樁事情我們下邊還會碰到,再慢慢地給大家闡述。希望在講的過程當中,我自己也能增加認識,也希望大家能夠跟隨著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對我們的染心、煩惱障跟所知障,不覺一法界者就是所知障,我們下邊還會碰到。

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