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淺解“彌勒菩薩偈”中的人生哲理


時間:2016/3/31 作者:君合

曾經,有兩個很有修行的出家人,其中一個叫寒山,另一個叫拾得。有一天,寒山問拾得: “世間滂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抬乎?”拾得回答道: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問: “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答: “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它白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這訊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世人愛榮華,我不爭場面;名利總成空,貪心無足厭。金銀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古今多少人,那個活幾千。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發白,年年容顏變, 日月像拋梭,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 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馬上放下手,回頭未為晚。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罵著也不覺,問著如啞漢,打著也不理,推著混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幾年兒女債,拋開不再見。好個爭名利,轉眼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乾。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段;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真常理,日月為鄰伴。”

這即是著名的《寒山問拾得》,答問之中皆俚語村言,妙趣橫生, 自成一體。同時其中深具佛家況味和人生哲理,意味深長,頗堪玩味。

文中寒山、拾得第一次問答的內容, 旨在勸誡世人在世間要能夠“忍讓、寬容”,要禁得住別人的誹謗、欺辱、嘲笑、輕賤等種種世間的惡緣的考驗,做到贊謗由人,不去計較,這樣就不會心生煩惱。同時佛家的“逆來順受”思想也在這裡得到了體現,這也是人生處世的智慧,不是以怨抱怨,不是以牙還牙,不是以惡對惡,而是要你“忍他、讓他、由他、躲他、敬他、不要理他”。所謂: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要相信這世間是有因果的,任何人都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付出相應的代價。中國古聖先賢歷來都教導我們做人要有涵養,要能夠包容,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真正有水平的人,都是能忍得這種輕賤你的態度的,何況外人看來是忍,他們本身都不會覺得,這才是君子的境界,宰相的肚量。

而寒山、拾得的第二次問答,其中拾得所言的“彌勒菩薩偈”則可看作是對這種思想的進一步闡釋。由於內容涉及比較廣,下面本文對此略作解析。

“彌勒菩薩偈”是彌勒菩薩所作的偈語。彌勒菩薩即是彌勒佛,是中國民間信奉的佛祖之一。彌勒的梵名音譯,意為慈悲。據說彌勒佛常懷慈悲之心,故以“慈”氏為姓。他名阿逸多,意為“無能勝”。佛典記載,彌勒出生於古代印度波羅奈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佛是同時代人,隨釋迦出家,修行佛法,成為佛門弟子。他在釋迦人滅之前,先行去世。釋迦預言,他離開此世間後,將上升兜率天宮,與諸天演說佛法。直至釋迦滅度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時,才下天宮,來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廣渡眾生。我國從西晉時就供奉彌勒佛。每年正月初一日是彌勒佛的聖誕日。

浙江奉化為彌勒菩薩道場。據傳五代時,奉化出一奇僧名契此,常荷一布袋自隨,能預言人之吉凶,人皆莫測,鹹以布袋和尚呼之,後於岳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偈坐化,偈雲“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白不識。”後人尊其為彌勒化身。而相傳宋仁宗因彌勒感應夢遊雪竇山,理宗御書“應夢名山”以彰祖德。雪竇山即被稱為應夢名山,彌勒道場。

在“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這訊息,何愁道不了?”一段偈文中,彌勒教給世人對治惡人的方法,不要生嗔怒之心,要能夠忍辱,對於他人強加於自己的“壞事”不生恨、不怨懟,坦然自若地承當下來,讓他的一切氣惱和憤懣投過來如同打到了棉花團上,並被融消。一個巴掌拍不響,他就是再怎么挑釁,也都是無濟於事,你這裡仍是一派風和日麗,衝突自然也不會有所發生,於他於己都是有好處的。

無獨有偶,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釋迦牟尼佛也曾教人以慈心來對待惡人,佛言: “汝自禁息,當無瞠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說人以惡來反禍自身,如送禮不納還自持歸;說惡人害賢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風以土坌人還污己身……

而彌勒菩薩教人在逆境之中,被人罵時,說好,被人打時,自睡倒,涕唾吐在臉上,擦都不要去擦,讓它自己乾。這也是菩薩度人的法門之一:忍辱,在面對惡人之時,不要心生嗔恨。

佛家認為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嗔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壞。但如果有人罵我,我忍耐住一時不還嘴,但心中氣得不得了,這種強壓制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因為心中還有嗔恨在。佛在金剛經中所說,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段經文時,有“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嗔恨正與菩提相反。菩提,覺也、平等也,慈悲也。而嗔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何平等之有?要做如是想:一切冤家對頭不可恨他,他是來成就我們忍辱度的,這對我是有益的增上緣。正是由於他的出現,才可檢驗出我現在修行的功力。

普賢菩薩說:菩薩過失莫甚於嗔心,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嗔火若生,一齊燒盡。所以清淨心中一絲一毫不能沾染,親愛之人要放下,冤家對頭也要放下。度一切眾生,冤家對頭也在內;菩薩沒有一個冤家,冤親平等是大無畏精神。

偈語第二段“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是彌勒菩薩在告訴世人,即便暫時身心處於困苦之境,也不要因此而放逸或者消極人生,而是應當積極地調整出一個良好的心態,安貧樂道,境隨心轉。

這段文字強調出一個人在世上安身立命之時“心”的作用。

早於孔子而生的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曾在其《心術上下篇》中指出:“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其意是說心對於人體,如同君主在國中處於主宰地位;九竅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職責一樣。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竅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條不紊地發揮其作用;如果心裡充滿著各種嗜欲雜念,眼睛就看不見顏色,耳朵就聽不見聲音。所以說心要是違背了(清靜寡慾的)基本規律,各個器官也就會失去各自應有的作用。由此可見擁有一個正常的心態的作用之大。

醫家也認為人身以心為主,心忿則熱,心勞則汗,心恐則栗,心驚則顫,心憂則癖。人身以心理為主宰。心理上一忿怒,就會發熱;心理上一疲勞,就會出汗;心理上一恐懼,就會瑟縮;心理上一驚嚇,就會顫抖;心理上一憂慮,就會形成反常而固執的性格。

所以不管你是處於怎樣不利於自己的處境之中,即便再吃苦、再受迫,都要保護好自己的心態,切不可讓它被外物所動,常陷人悲苦憂戚的氛圍中,要知道,那樣的人生是沒有快樂可言的。

傳說,孔子有學生3000名,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顏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次,孔子對學生們說: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指:顏回,真賢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他盛飯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簞,舀水用的器具是木頭做的瓢。這要是落在別人頭上,則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顏回始終感到滿足、快樂。孔子十分讚賞顏回的這種品德一一安於貧而樂於道。

一個人如果堅定了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就會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艱使再艱苦的生活也能泰然處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