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問答

學誠法師:請問怎樣保持冷靜


時間:2016/5/1 作者:Aresding

1.【網友提問】師父,請問怎樣保持冷靜,不冷靜的時候怎麼快速恢復冷靜?

【學誠法師】冷靜,就是內心不為煩惱所動,始終保持正念,這就需要不斷去串習正念、降伏煩惱。要在煩惱熾盛時迅速轉心,更是修行的功夫。修行沒有「速成法」、「一貼靈」,唯有不斷的薰習、堅持。大家總是希望能有一妙法能夠馬上見效,這都是在結果上求,要先種因,並經過不斷潤發,才能有果。

2.【網友提問】請問法師,依止善知識,親近師法友團隊,其中善知識是某一位法師,還是其所在僧團。即便同一僧團中的不同僧人之間對法義的解釋有時也不盡相同。這種情況下居士當如何依止?如何判斷、抉擇?

【學誠法師】皈依僧,只要是正法僧團,都要恭敬、聽受,不要去比較不同法師對法義的解釋,很多時候是角度不同;即使同一位法師,不同緣起下開示也有所不同。要把這些道理用於自己的身心,調伏煩惱。若遇特別信服、有緣的法師,認定為善知識,對弟子的要求就更加嚴格。

3.【網友提問】我覺得我真是有病,在別人眼裡也是,沒有朋友,僅有的關心我的人我卻作個不停,面對別人的美好友誼我羨慕嫉妒,恨的是自己,孤獨寂寞獨自行,不會交流,感覺太難過了,我想剪短頭髮回到小時候的樣子,那時候和小妹在一個桌子上寫作業,好開心

【學誠法師】不要只看到結果,要找到原因,才能去改善。

4.【網友提問】師父您好!最近自己感覺很多苦,不抽菸了,也沒有了對治苦的好手段,計算機學不好也苦佛法學不好也苦別人告訴我盡力就好,自己也沒有抓到其中的深意,不知道怎麼用佛法對治自己的煩惱懇求您慈悲開示。

【學誠法師】不是「學不好」,而是「現在還沒有學好」,所以就要努力去學。這就是佛法教給我們的思維方式:在「願」上去談,在「因」上努力,而不是只抱著一個生活的片段(往往還是自以為是的結論)哀怨苦惱。不管想要什麼樣的果,都要在當下這一念因上努力,只管好這一念,不要想太多。

5.【網友提問】頂禮師父!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本性改變得了嗎?

【學誠法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的是外在的事物容易改變,調伏一個人的內心殊為艱難。人的心無形無相,不像外物那樣可以捉摸,加上多生累積的習氣已成慣性,故而好像無法撼動。但是,只要認識、了解這顆心,用正確的方法加以訓練,人的習性也是能夠改變的,而且是一定能改變的。

6.【網友提問】不知道法師關於放生的問題對俗家弟子有什麼建議意見?

【學誠法師】http://t.cn/RwmmbUV

7.【網友提問】有時能明白如何做,也明白道理,但時間一長,卻又掉入原來的漩渦,不知所以。一遍遍的循環?

【學誠法師】煩惱與正念總是在拔河,不培養、增長正念,就會被煩惱拖走,這不是「道理沒用」,恰恰是我們沒有去堅持思維所聞之理。

8.【網友提問】我深深地感到孤獨。心裡發下大願卻又每每停歇。總是感覺迷茫到不知方向。

【學誠法師】要希求師法友團隊,在善法的土壤中才能啟發內心佛性的種子,單靠自己很難生起。

【學誠法師】眾生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學習佛法的權利。不允許六根不全的人出家,不是因為歧視,而是因為出家人要做人天師表,攝受教化眾生,要求比較高。殘疾人可以在家好好修行,發願種因,修得來生更健全之身。

9.【網友提問】法師,請教一個問題,如果對境心不起,人不是行同木石了嗎?謝謝!

【學誠法師】不是要對境不起心不動念,是不起煩惱、不動惡念、淨除染著,取而代之的都是清淨心、慈悲心。

【學誠法師】如何去做,是我們的心境;有沒有福報,是業果的回答。懂得了因果,會鼓勵人們更加積極堅定地去造善業,而不是只關注眼前利益。無為而為,非指隨性而為,修福要正念精進、刻意而為、永無厭足,這本身就是修行,是對治我執、培養慈悲的方法,不是要人執著於福報。

10.【網友提問】總是以別人的想法左右自己是不自信的表現嗎?做了好事不是一瞬間就會很開心的。

【學誠法師】因為我們太在意那個別人眼中的自己了,心向外求,敏感脆弱,自然難以快樂。

【學誠法師】金剛經所說的意思,是指不要住相,這是空性智慧攝持的境界,不是我們現在用意識心可以揣摩的。對於初學者來說,恰恰要在內心建立佛的形象,理解佛法的內涵,才能借三寶的清淨相破除內心的煩惱相。

【學誠法師】佛法不是教我們怎麼「看待」這個世界,而是教我們如何「對待」這個世界。前者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去評判定義,後者是感同身受、同呼吸共命運的慈悲與責任。人生有許多苦,這些苦是煩惱與業作用的結果,要離苦,就要從煩惱與業上入手。

11.【網友提問】有情眾生是怎樣定義的?螞蟻蟑螂等各種小昆蟲算是有眾生嗎?

【學誠法師】有情眾生,指有情識的眾生,即平常所講的「動物」,與此相對,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為「無情」。螞蟻、蟑螂等都是有情眾生,細菌、病毒等則不在此列。

12.【網友提問】菩薩為民辦事,眾生卻無動於衷,常常忘恩負義。我該怎麼面對和看待這種冷漠?我覺得眾生的心非常難以熱起來,他們的心怎麼那麼的冷冰?

【學誠法師】眾生有苦,才需要菩薩去度。菩薩不會嫌眾生難度,只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欲效學菩薩,當勤修悲智。度人,亦是度自己的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