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古聖勸孝,孝是修行之本


時間:2016/5/17 作者:天下為公

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緯也。天惟賴以立,地惟賴以張。自有人類以來,莫不皆以“孝”為立身、處世之基也。然孝有大孝、小孝、達孝、愚孝……等之別。

“大孝”者,“終身慕父母,不讓父母有隕越之羞”,更進而修身、齊家、揚名於後世,以彰顯父母之德,此乃“大孝”也。如歷史上“精忠報國”的岳飛,一生為國盡忠,雖在風波亭上被秦檜假傳聖諭,連下十二道金牌給害死,但其對國家之大忠乃留芳百世,萬古流名。又修行人能勤修天道,將父母照顧好,再辦道修行普化蒼生,亦是“大孝”也。

所謂“小孝”者,乃世人口體之養,照顧父母生活起居,晨昏定省,此乃“小孝”,亦是為人最基本當盡者。

所謂“達孝”者,乃行功立德,讓世人皆知汝之善德義行,留下美好名聲,如“立德”、“立言”、“立功”立下三不朽之美名以傳後世,以彰顯父母之德、之教,乃謂之“達孝”。

所謂“愚孝”者,乃指只知孝順父母,順從父母之心意,但卻不管父母所命你為之事為何?只是一味順從,如父母叫汝下海賣淫、販毒、走私、偷竊、搶奪,做出一切傷天害理之事汝皆順從,則不但無功,反倒過惡連連,此謂之“愚孝”者也。

孝道最上者,可蒞上界神衹;中者,報以富貴壽全;下者,報以富裕隆盛、快樂平安。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有子)

易解:能夠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人,卻喜歡作逆上的事,那是很少有的了。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

易解:有才德的人,講求立身為人的根本,立定了根本的基礎,一切的事理、法則,就將從這裡滋生了。這孝和悌兩件事,也許就是行仁(做人)的根本罷!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孔子)

易解:青年弟子們,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出外就要尊敬長上。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

易解:當父母壽終時,能敬慎地盡哀成禮;對遠代的祖先,能誠敬地追念,祭祀;那么人民的風氣、習俗,自然會趨向敦厚了。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孔子)

易解:父母活著,要依禮去奉待他們,死了,要依禮去葬他們,以後春秋兩祭,也要依禮去祭祀他們。

◎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

易解:父母,就只擔憂子女們有疾病,傷了身體。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

易解:現在所謂孝順的人,只能做到奉養父母的地步。就是狗和馬,也都有人去養它們的;如果沒有恭敬的心,去供養父母,那和狗、馬又有什麼分別呢?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

易解:最難的,是在事奉父母時,能夠和顏悅色,使父母歡顏!如果只是在長上有事時,由弟子替他們代勞;將好的飲食讓父兄們先吃;何嘗就可以算得孝順呢?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易解:侍奉父母,如父母有錯,要和顏悅色地善言婉勸;看到父母的意志不肯聽從,還是恭敬地不拂逆他;雖然心裡很煩,卻不能有怨恨的表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易解:父母的年齡,做子女的不可不記在心裡;一方面因父母的高壽而歡喜,一方面因為父母的日漸衰老而憂懼。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易解:人人能夠親愛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長上,那么天下就能太平了。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其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易解:父母愛子,本是天性,做人兒子如果不能行孝,雙親就感到不得安然過日子,這就算不能做人的,還有日常不聽父母的教訓,也不可能做人的兒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孟子)

易解:凡人所做的事,是甚么最為重要?就是奉事雙親,守法行善最重要。是甚么為重大?就是遵守修身不失這些立身行道,能夠奉侍他的雙親的人了。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孟子)

易解:沒有講仁的人,能拋棄他的父母。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易解:世俗所說那不孝的有五種:懶得勞動他的手腳,不顧到父母的奉養,這是第一種不孝;賭博下棋,又喜歡喝酒,不顧到父母的奉養,這是第二種不孝;喜愛貨物錢財、偏私妻子、兒女,不顧父母的奉養,這是第三種不孝;放縱聲色的嗜欲,使父母受到羞辱,這是第是四種不孝;喜好逞勇、和人爭鬥,以致連累父母,這是第五種不孝。

◎為人子,止於孝。(曾子)

易解:做人女的人,該做到孝親的地步。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孔子)

易解:仁的意志,就是愛人;親愛父母,就是最大的仁了。

◎君子不能不先修好自身;要修身,就不能不用孝順去事奉父母。

◎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不勇,非孝也;五者不遂,栽及其親,敢不敬乎?(曾子)

易解:我們生活要嚴肅,報國要忠心,作官要僅慎,交友要信實,作戰要英勇,這五點有一點沒有做到便要辱及父母,便算不孝了。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曾子)

易解:尊親:建基立業能夠揚名於後世,以顯耀自己的父母的意思。

◎弗辱:要謹言慎行,不要辱及父母的人格的意思。

◎能養:即為供養父母的意思。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孔子)

易解:孝就是,能夠繼承先人之意志,能夠遵循先人之事業也。

◎惟順乎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易解:只有顧父母,才可以解憂愁。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

易解:講到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各種教化都是由此產生出來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孔子)

易解: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髮肌膚,都是從父母稟受來的,不敢毀壞傷殘,這就是盡的第一步。立身處世能本著孝道行事,把自己的名聲顯揚於後代,使父母得到光耀,這就是盡孝道的最終境界了。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孔子)

易解:孝道,是開始於奉事雙親,中要事君行道,最後要立身揚德。

◎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孔子)

易解:天地中間,萬物各有天然的性,只有人性最重是尊貴,凡人日常所做善事,頂好的沒有超過這個孝道。

◎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孔子)

易解:為人父的,如果有些行為不端的話,有諫諍的兒子,勸他改惡從善,自然沒有過失,那么一身,就不會墮落不義的臭名。

◎夙興夜寢,無忝爾所生。(詩經)

易解:早起晚睡,努力學業,勿讓你的父母感到羞愧。

◎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其親。(孔子)

易解:(一)日常在家裡的時候,要盡恭敬的孝心,早晚問候請安、一日三餐,還有以外的飲食,都要敬意,不可有些怠慢。

◎(二)養親的時候,須要和樂的心情,時常現出和顏悅色,言笑承歡,使父母沒有感到不安。

◎(三)父母患病須要盡那憂慮的心,求醫診治,以祈早日痊癒,如果還沒見效的話,必要繼續就醫,不可放任才好。

◎(四)萬一不幸父母死亡的時候,當然盡著哀悼的心,悲痛哭泣,遵禮治喪,適合自己的力量。

◎(五)至於死後的祭祀,要盡人子女思慕父母的心,莊嚴肅靜,回想父母生前容貌,宛然如在其上。

◎以上五件,如果都做到,方才可以叫做能夠奉祀雙親啊!

◎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孔子)

易解:孝道本是有關於天,天生萬物為心,普遍仁慈愛護,是永遠不變的,所以叫做天之經。孝道也是有關於地,地以繁殖養育萬物為懷,一切順承都是相同,沒有差別的,所以叫地之義。人生於天地間,上稟天的仁慈,下隨地的承順,那性質本是很好的,在少時候,就教導以禮文,自然曉得愛親敬長,對這百善孝為先的道理,了悟以後,無不行孝於父母,而力行善事了,為甚能得達到這么良好的效果呢?因為孝道是天經、地義、民行,三才一貫的。

◎罪莫大於不孝。(孔子)

易解:最大的罪惡,便是不孝。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為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孔子)

易解:不愛父母而愛他人的,叫做悖德。不敬父母而敬他人的,叫做悖禮。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孔子)

易解:愛親的人,不敢和人交惡,敬親的人,不敢對人傲慢。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深恩,昊天罔極。(詩經)

易解:父母生我,母親養我,憐惜疼愛的父母養育我盡了辛勞,雖欲圖報,然其恩德,如天廣不無邊,不知怎么才能報答之。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詩經)

易解:周公教訓成王說:你不記念你祖先文王,繼承和修習其德業乎。

◎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必有業。(禮記)

易解:為人子的,出門必告父母所到的地方,回來必見父母,說回來了,所游必有一定的地方,所習必有專業。

◎為子者,聽於無聲,視於無形。(禮記)

易解:為人子的,要聽父母無聲時的聲,要看父母無形時的形。

◎顯揚祖先所以崇孝也。(禮記)

易解:顯揚祖先,便是尊重孝道。

◎事親,有隱而無犯。(禮記)

易解:事親,要暗中彌補父母的過失而不冒犯。

◎父母之恩,云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孝思賦序)

易解:父母之恩廣大,不知如何才能報答,父母疼愛子女,恰似河海之深,子女孝敬雙親,如水滴和埃塵之微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