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慧淨法師:學佛之人理當眾善奉行


時間:2016/5/26 作者:hzgws

「學佛之人,理當眾善奉行」,善有各種不同品類與層次,就佛法來講,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六度這些都是善的內容。簡單的說,凡是對眾生有利益,對現在有利益,對未來也有利益,這就是善。

一般所謂善的範圍也很廣泛,包含法律上的善,道德上的善,還有宗教上的善。先說法律上的善。身為國民,須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唯有這樣,自己、他人、家庭、社會或者國家,才能安定祥和。所以,如果我們去別的國家,也要「入境問俗」,了解對方的法律。我們淨土宗的宗風「俗諦──處世之道」說:「奉公守法,為世良民」,這就是法律上的善。

再來是道德上的善。以中國人來說,就是倫、常道德。倫指「五倫」,常是「五常」,倫常就是說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人、任何團體,都應該奉行不逾。

五倫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有節、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從個人、家庭,擴大到村落、社會,甚至整個國家,此天性自然的基本一定要遵守,這就是五倫。

再說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也是我們做為一個人,在世間應該遵守、實踐的道德。傳統文化有「四維八德」,四維是禮、義、廉、恥;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法律上的善、道德上的善,我們都要儘量去了解、實踐,但也要知道這些不是解脫的法,只是生而為人所應該具備與遵守的。如果進一步想解脫,就需要依照宗教上的善。宗教上的善,就是剛才所談的五戒、十善。

五戒和五常,有互通、互相配合的部份。五戒不殺生,就是五常中有仁愛之心的仁;不偷盜,相應於五常的義,不拿不該拿的東西,不做不該做的事情;不邪淫就是五常的禮;不妄語相當於五常的信;不飲酒就是五常的智。對照之下,五戒比較積極、明確,五常比較概括。

法律善、道德善是一般人應遵守的,宗教善是修行人應實踐的,五戒則是為人之基本。

有句法語說:「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這是一個學佛的人應有的觀念與行持。學佛的人,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都要藉此來消我們的業。「更莫造新殃」,就是不要再造新的業。舊業若悉消除,新業也莫再造,如此邁向解脫的修行路上就沒有障礙,否則必定墮落。

緣有消極的緣,有積極的緣。消極的緣就是平日遇到任何逆境,都能甘心承受,了知今日所遭遇的一切,包含人、事、境,都不是偶然的,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過去造的惡因,今日遇緣成熟,所以我們要歡歡喜喜的承受,利用這個緣,來消我們過去所造的業。

人生在世,如果對因果的道理能真正信解,凡事就不會怨天尤人,肯吃虧、忍辱、不計較。所以我們學佛要有這種觀念,境界來臨時,順境要更加謙卑,逆境要無怨尤的接受,借境來磨練我們的心。

消極的緣,就是有一種還業債的觀念。凡事不計較,肯吃虧,如果凡事計較,凡事一定要贏,要論出個道理──「我有理,你沒理」、「我對,你錯」、「我今天會這樣是你造成的」、「都是你害的」,這樣想就很世俗,不是學佛的人。如此不但舊業不能消,又累積新的罪業。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隨緣消舊業,要有償債、隨緣的觀念,這就是消極性的隨緣。

積極性的隨緣,就是以懺悔心來拜懺、朝山、誦經、打坐等等;若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那就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所謂「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佛法有所謂「四正勤」,就是講四種斷惡修善,精進不懈怠的方法。

第一種:已生之惡,令其斷除。

第二種:未生之惡,令其不生。

第三種:未生之善,令其生起。

第四種:已生之善,令其增長。

如果能依照四正勤去做,自然就不會有新的罪業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