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元音老人《楞嚴要解》要點摘抄(三)


時間:2016/5/27 作者:信願持名

今天把《楞嚴要解》第三卷四科虛妄的要點摘抄下來,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讓我們謹記佛陀和祖師的法語,明白佛的根本義,體悟妙理,嚴格按照佛陀和祖師的教導去行持。願佛陀和祖師的法雨甘露時時在我們心田,願師兄們都能法喜充滿,早證菩提,荷擔如來家業,讓佛法久住於世。

《楞嚴經》卷第三四科虛妄

1、眾生由於著相之故,忘記了真如佛性;佛菩薩不著相之故,明了即相是性,明白什麼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會知道這一切相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2、如果真的做到心外無物,一直走路也不會感到累,一直做事也不會疲勞。因為沒有人在走路、沒有人在做事呀!這叫做無心而應,雖然照樣應緣接物,但我並沒有應物之心,因此遍塵剎而不勞,做再多的事情也不會煩惱。

3、由於一念不覺,無明妄動之故,而生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以及根身器界等種種塵勞之相。所有這些身體與境界,都是菩提無明不覺而起的勞相,叫「菩提瞪發勞相」。

4、一切事物本身是沒有好壞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在起作用。因此說,苦受、樂受都是從心生出來的。是因為心有取捨,才有苦、樂的感受。符合你的心意,你就感覺到是樂受;不符合你的要求,你的感受就是苦受。

5、塵境本身是沒有苦、樂之分的,有苦有樂的是你自己的心,是你的分別心生起的呀!這苦、樂、喜、憂的感受,無一不是你分別心的作用。

6、境就是心,心就是境,心與境是一體,而不是兩個東西。以前我們常說:你們不要分唯心、唯物,實際上心就是物,物就是心,它們本來是一體。

7、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講因緣為的是破自然見,破除以為事物是自然而生這個虛妄不實之見。我們認為的實體,從根本上講都是虛妄不實的。既然虛妄不實,還有什麼好執著的呢?

8、不管遇到順的、逆的境界,聽到好的、不好的事情,我們的心都不應該跟著動。真正見性的人,即使在極為聵鬧的環境中,他的內心依然是清淨的。

9、六根本來是通用的,因為被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色根罩住,就有界限了。《心經》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必須把這個界打通。怎麼打通呢?就是息下妄心。妄心息了之後,本來就只有一精明,也就是第八識,所以諸根是能夠互用的。

10、開悟見性後生死還沒了,因為悟後無明還在,還要有個地方去。

11、身根由四大假合而起,它本身是沒有的,只因一念不覺,無明妄動,於是有了這個虛假的身根。我們這些人不知道四大的種性本來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執著了少分四大以為身根,而其它的四大就作為虛空、世界和種種身外之物。

12、眾生就是因為粘滯執著四大之故,把我們的妙真如性封閉到無明殼子裡,身體以內的是我,身體以外的與我無關。實際上這一切都是你自己。

13、只有我們的妙覺真心是絕對的,這個絕對的真心沒有實與不實,沒有冷和熱,沒有長與短,沒有方和圓,沒有明與暗,這些分別都沒有。

14、絕對真心就是當下這靈覺了了,一物也無,無能、無所,當體是絕對的,這就是般若智慧。

15、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都是只有了別,而無取捨。如果不是意根從中作祟,它們就象鏡子照物一樣,雖然有生有滅,本身並不會動。就是因為有了意根,才從中分別好壞,棄此取彼,有了種種的分別。

16、六根中意根最重要,修行人要轉識成智,不是從前面五識開始轉,而是從六識開始,是轉這個意根,意根清淨了,前五識也就自然轉過來了。

17、密宗的修法也是這樣,依靠佛力三密加持,功夫深到這個程度,就象有人在後面助你一臂之力,推你到懸崖邊,嘭地一下!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頓見本真。

18、轉識成智都要轉第六根。但由於用功方法不同,所以初下手選取的根也不同,密宗和禪宗都是從第八識下手,而淨土宗則是從第六識下手。第六根非常重要,勢力也非常強,我們平時所做的觀照保任,就是都在第六根上用功。

19、我們總說要除習氣,就是要把吸收塵境的習氣除光。見到一切塵相,都是我們的自性,叫做透過相見性。

20、這個「吸習中歸」,就是外面五根,把吸收的五塵變成習氣,收到第六根意根上去,第六根再往裡送,通過第七根末那識,藏到第八根阿賴耶識里去,成為習氣的種子。

21、意根相對的是內塵、是法塵,它專門執著前五根所落謝的外塵的影子。我們把落謝的這個影子,叫作心;執取這個影子的就是意根,叫做意。

22、前五根對外面五塵,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這五根的窗子關起來,叫做見聞逆流。如果逆流,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麼一切東西都沒有了。由於逆流之故,就「亡所」了,就不會再去分別這個好那個壞,這就是見聞逆流。

23、六入實際上就是講六根,因為根能夠吸收外面的色塵,六根把塵境吸收進去,就叫六入。從根生識的角度來講,根實際上就是心,六入就是講這個心。

24、所以這個根,就是由無明攬住我們的不動真心,結合了外面的妄相而成的。根塵和合之後,就能夠吸取塵相,由六根所吸取的塵相就是六入,所以六入歸結起來就是見、聞、覺、知、嗅、嘗。

25、所以還是憨山大師說得好,他說這見聞覺知就是無明殼,根本不是真有的,還是虛假的東西。假如不是無明的力量,就不能夠把我們的真心圈到軀殼裡去,這個無明的力量太大了。

26、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的混合體,它還是有來去動搖的。真正不來不去的是我們真心--佛性,就是《楞嚴經》中所說的妙明真心,它才是真正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的。

27、為什麼說十二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這十二處是六根對六塵,也就是見分對相分。在根上是見分,在相上是相分,我們的阿賴耶識就同時具備見分與相分,這見、相二分只是一種假設,不要當成是實有的。這裡所說的見和相,一個是能,一個是所,就象蝸牛的兩隻角,伸出來的時候就都有,縮進去的時候就都沒有了,而蝸牛的體就比喻我們的真心。這十二處都是從我們妙圓真心中生出來的,它的體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說十二處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28、能所二處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出來的妄相。如果從體上來說,透過相見到本性,明白一切相都是我們自性的顯現,離性根本就沒有相,因為沒有這個相,所以一切皆無。

29、西方極樂世界,就體來說是沒有的,什麼地方有這麼個世界呢?若就相用來說,西方極樂世界又是有的,真空不礙妙有。你如果執著相用,認為確有一切相時,就對你說無,為的是破你的有,因此說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了破你對有的執著。

30、假如你偏空,就對你說有西方極樂世界,因為相用不無啊!如來藏是個萬能的真體,它不是死的,而是能現一切形相,能生一切妙用的,所以不能偏空。

31、實相就是我們的真如實性,它是無相而無不相的,本體上雖然是無相,但也無不相,可以顯現一切相貌和妙用。雖然妙用不無,但是我們要透過相見到體,不能執著這幻化的形相,而要看到幻相背後的性體。

32、我們做功夫就是要在這個地方用功,認識到一切聲色都是虛幻之相,都是自性所起的作用,不要執著它。只見性體,不認妄相,時時刻刻在這上面用功,功夫就容易成就。如果你忘記了這個性體,只跟著相跑,分別這個聲音好聽,那個聲音不好聽,那麼你就跟著聲塵跑了,這樣就著相了。

33、既然這個東西沒有實體,是虛幻之相,所以不能執著。它就體來說是沒有,就相用來說是不無,因為是性體上幻現出來的。雖然假說為有,其實還是沒有。

34、如果你執著外相、假相,那就錯了,就要造業受報,就要輪迴生死了。我們在識得真如佛性之後,要把那些顛倒妄想全破盡,明白一切相都是虛幻,都沒有自體,如此才能解脫生死、超出輪迴。

35、人人都有真如佛性,因迷而不覺之故,等於沒有,六道輪迴去啦。假如你不迷,你就不落六道輪迴,就成佛了。

36、我們現在講的十二處就是虛幻不實的,它沒有自體,都是從真如實性生出來的。但並不是說它沒有這個假相,也不是說它沒有這個假用。假相,假用都是有的,我們不能執著它。也不是要去掉假相。若去掉假相,真心就沒有啦。

37、一真一切真,但是你不能執著。它是顯現起用的,不能作為實有啊。它是妙有,妙有非有,所以一切不能執著。我們時時刻刻做這樣的功夫,一切事相都是妙有非有。

38、娑婆世界是眾生業障所感,是苦果。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感,是淨土。一個是穢,一個是淨,所現之相說妄都是妄、說真都是真。你識得它,就是妙用;你執著它,就是虛妄。西方有九品四土之別,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不能執著啊。

39、法塵就是前五塵落謝的影子,落謝在第八識中,第八識是含藏識。意根就吸取這個影子。這個影子是沒有實質的,不象外五根所對的外五塵,外五塵還有點實質。意根吸取了這個影子,就牢牢地執著它,著牢就會生出妄境,妄境就叫法塵。

40、牢牢執著有一個我的,就是第七識:有我,有我……就是有我的身根,就是有我相。我相最壞,我們做功夫打七,就是要打倒這個老七。老七打倒就好了,八識就自由了,就會轉成大圓鏡智。

41、我們要發菩提心,為大眾著想,救度眾生,非但人類,所有一切生物都對它好,所作所為都是為使大家脫離苦海。從這個出發點出發,研究科學、研究醫學,這個世界就和平、就安定。

42、佛說的破五蘊、破六入、破十二處,就是破妄心啊,妄心破了,真心就現前了,我們就能得道。破妄正是顯真。反過來說,這些五蘊、六入、十二處都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如來藏是真,真如佛性是真,那麼這五蘊、六入、十二處也是真了,因為這是我們的妙用啊。

43、只要去掉我們的妄執,那就一真一切真了。你要是執著它,那就一假一切假,全都是假的了。你要是起了妄想執著,就又六道輪迴中去了,又要受辛苦去了,多冤枉啊!

44、我們平時修行,要曉得一個「覺」字,要曉得道屬於悟,不屬於修。修是什麼?說成修復就對了,就是回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45、道是妙悟,悟得以後,要承受得起,承擔得起,承當得起。然後時時刻刻做功夫保護它。保護一個階段以後,再放任它,放手空心,就得真實受用了。

46、其實根與塵生出來的識本來是第八識,它原本是一精明,本來是一個,不是六個,就如同一片大地,若沒有田埂,它就是一片土地,沒有界限。現在因為被前面的眼、耳、鼻、舌、身這五根罩牢了,識就被相互隔絕,所以不能互用。前五根對外五塵起分別,就有了差別相和差別心,將彼此互相隔離開,成為界。

47、佛這樣講是為了說明,所謂由根塵合起來生出耳識,這些都是因緣所生的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些因緣法本來是沒有的,在佛眼看來當體是空。

48、前面講由耳根、聲塵和合生出耳識,這不過是順應普通人的習慣,按照世間法來說的。世間上的法都是假法,你不能執著為實有,不要當真啊!因為這三處本來都沒有。

49、假如你現在心粘著得不得了,那麼到中陰階段還是粘著得不得了,心裡空不掉怎麼能往生呢?所以你要空就得現在空、要放就得現在放,現在如果不肯空、不肯放,到中陰階段就更加放不下了。

50、我們的無明是從哪裡來的呢?就因為一念不覺之故,在那個原清淨體上起了一個念頭:我這裡能覺、能分別。這一能覺、能分別的念頭就是識心,是無明生起的主因,由於一念不覺,因而無明妄動,於是在覺明空昧中,覺得自己有知有覺,這樣識蘊就生起來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