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如孝法師:如何化解執著的痛苦


時間:2016/6/9 作者:楊寧

佛法的核心在實踐,厚積薄發,它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僅僅明白道理是不行的,要依照道理和方法不斷地落實才能獲得智慧和解脫。

要有巨觀的視角

人類都急於解決眼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來源於過去的積累。過去已經造就了,眼前必須一五一十地接受才能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建立巨觀、廣大與整體的生命觀,這樣生死問題以及執念的痛苦就成為經驗而存在,變得渺小。所以,認知需要非常完整。

實踐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深一腳淺一腳,照貓畫虎,不明所以然的。比如誦經,誦經的本意是為了拷貝佛的內在生命境界和思想,使之真正融入我們的生命深層,將我們內在的思想完全轉化,而轉化是需要時間的。

比如放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是成佛所需的無量的波羅蜜和資糧中很淺顯的一種行為。同樣的行為,發心不一樣,你認識的生命真相,所追求的生命結果就不一樣。有些人放生是因為恐懼、消災免難,並不是為了追求生命的覺悟,獲得更廣大的生命。心不可捉摸,不可思議!

我們認識到執念(執著一件事或一個人)帶來的痛苦,這是一種經驗。但這種經驗不足以搞定一切問題,只是讓我們客觀地認清生命的原則。我們虛擬的執念像一個槓桿,挑動三界的無明。執念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可是很多人因為執著到最後淪落到殺人放火。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因為執念而產生的悲慘後果是無窮無盡的。

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念貪心在起作用,貪心與執念源自無明。資源的掠奪、環保的污染、人我的是非……都是在執念主宰下的無明產生的行為和結果。在充滿執念、陷阱的人間,密布叢林遊戲法則,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執念的網捕獲。當你因為執著而感到痛苦的時候,執念往往容易被發現。而對於那些令你愉悅的事情,你卻甘於被執念帶走。在所有人生的話題上,如果我們沒有發現執念的存在,就不能擊中目標,這一生就會空過,所以要有巨觀的視角。

學佛由戒定慧去實踐

在一件事情上付出代價,將它真正地落實到每一個人生境界,這在佛法講叫作覺悟。因為人類就像一台有先天設計缺陷的機器,會忘失覺性。

中國很多文學作品都告訴我們一個樸實的人生真相:無常、無我、苦。比如,《三國演義》一開頭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已經把答案說完了,後面為什麼還要廢那麼多筆墨呢?因為人類不關注這高處的真相,只關注後續的細節。人類就是這樣,一直如飛蛾投火一般,忘掉昨天的教訓、歷史的經驗。

佛陀通過六度萬行,成為一個讓人銘記於心的聖人。佛法是完整、巨觀、科學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實踐佛法的過程中,有時候太關注方法而忽略了理論,也不對;有時候關注理論而忽略了其內涵,也會迷失。要弄明白聖人的「家產」並不容易,所以佛法會埋沒很多聰明人。

那到底應該如何學佛呢?佛陀說得很清楚:由戒定慧去實踐,一生投資。把一生投進去,對於成佛的結果來說一本萬利。佛法當中有一切,我們所追求的一切裡面沒有佛法,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從這個角度講,投入一生的精力實踐是值得的。人身難得而易失,通過一生的努力可以為後續無量生買一個保險。能這樣做的人是真正的聰明人、會算帳的人,真正知道生命孰輕孰重。

學佛,戒定慧很重要,「阿彌陀佛」也很重要,一個不能多一個也不能少。聖人說法,不可以做局部觀,你要完整地繼承,這是利益我們生生世世的唯一資源,不可等閒視之。暫時的蹉跎與經驗,還沒有到總結時先不用下評論。我們在佛法面前立定腳跟,永不回頭,必得一個下手處。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