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慧淨上人:心念彌陀,身有光明


時間:2016/7/18 作者:宗聞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問何以知之?曰:「見汝身有光明故。」

村民不識一字,瞥爾顧念,尚使鬼敬,況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這一段是從明朝末年,淨土宗的第八位祖師蓮池大師所寫的一本書,叫作《竹窗隨筆》所摘錄出來的。

海昌村就是一個村莊,民某就是這個村莊的老百姓,到底是男眾還是女眾,是年輕或是年老,並沒有說清楚,只說有一個人。這個村中有一個老太婆死了,這個老太婆雖然死了,但依然存在。怎麼存在呢?她的神識會附在她的家人身上來講平生事,講這個老太婆所知道,而其他人不知道的這一些平生的事情,同時講陰府報應的事情,而且講得很詳細。

陰間的報應我們哪能夠知道呢?我們還沒到陰間去啊!又沒有天眼通能夠看到陰間的人物跟所做的事情;也沒有天耳通能夠聽到陰間眾生所受苦的聲音。如果有陰間的人能夠回來附身說話,我們就能夠了解陰間的事情。有一本《玉曆寶鈔》就是專門講陰間事物的。

「家人環而聽之」,家裡面的人環繞在四周聽她講平生事,講陰間的報應。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我們所不了解,同時卻跟我們可能有切身關係的,那我們就更會好奇,同時重視這件事,想去了解,所以家人環而聽之。

「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那一個人在大眾之中,當下突然專心念佛,攝心就是專心。「攝」就像《楞嚴經》〈念佛圓通章〉所講的「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攝心的內涵。這裡的攝心表示是專心,不妄想雜念,因為他還是跟大家在一起,還是有看到被附身的人,聽到被附身時所講的話,不過內心卻很虔誠專心的在念佛。

這個鬼魂當下就讚嘆的說:「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你如果能夠常常這樣的話,不怕不會成佛。對方經這麼一問,覺得很訝異,怎麼這個鬼魂對我這麼樣崇高的讚嘆?就問她為什麼這麼說。

這個鬼魂就說了:「汝心念阿彌陀佛故」,因為你心中念阿彌陀佛的緣故啊!也就是說,只要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必定成佛。

「問何以知之?曰:見汝身有光明故」,你怎麼知道呢?他就回答:因為我看到你身上有光明。

其實一切眾生都有光明,乃至植物都有光明,只是各不一樣。善人有善人的光,惡人有惡人的光,當下起什麼樣的念頭就有什麼樣的光。同樣地,誦經有誦經的光,持咒有持咒的光,念菩薩有菩薩的光,那麼他身上的光是什麼光啊!是佛光。因為他是念阿彌陀佛才顯現出來的光明,如果他不念佛的話,就只有他本身心性的光,當下起心動念的光。

「村民不識一字」,蓮池大師就說,這個村民沒有讀過書,是一字不識的鄉巴佬,表示這個人當然不能讀經,不能深入經藏,所以說「不識一字」。

「瞥爾顧念」,「瞥爾」就是當下、短時間的;「顧念」就是想念、思念、眷念的意思。也就是說,心中專念這句佛號。

「尚使鬼敬」,尚且能夠使這個鬼那樣的讚嘆、恭敬。

「況久修者乎」,何況已經念佛很久、很多的人呢?不但是鬼敬而已,天地神明都會來讚嘆、恭敬。

「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有什麼樣的功德?功德有多大?我們凡夫不可能想像得來,既然不可能想像得來的話,當然也讚嘆不出來,也說明不出來。

這個典故不長,但是對我們念佛人來講,能啟發信心、增長智慧,而主動的念佛。

念佛所顯現的光當然是佛光,那佛光的作用是什麼呢?經典上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作用就是在攝取不捨念佛眾生。「攝」就是攝護、保護──平生保護;「取」就是迎接──臨終來迎。

也就是說,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不管出家、在家,有修行、沒修行,不管是善人、惡人,不管是深入經藏有學問、有智慧的,或者是不識一字,甚至是愚鈍的,乃至是鬼道的眾生,或者是畜生道的眾生,一概不論。不論身分,不論資格,只要念佛,當下他都有佛光,不只是善人的光明,也不只是天人的光明,不只是菩薩的光明,而是跟佛相感通的光明。

也不論他信不信、淨不淨、知不知、求不求──就是說,不管他有信仰或沒信仰,有信受這個法門或沒信受這個法門,也不管他有沒有斷除煩惱或降伏煩惱,也不管他心是清淨或者污穢,也不管他知不知道念佛必定有光明,也不管他有沒有求希望念佛能夠有光明,這些都不管,只要念佛,都必定有光明。

因為念佛是因,光明是果,乃是天性自然,可說不藉勉強,不求自得。這一種天性、自然的道理,若以世間的現象來比喻的話,譬如煮飯,飯必定會熟;燒水,水必定會開;吃飯,必定會飽;喝水必定會解渴;穿衣必定會溫暖;打開開關,燈就會亮;坐飛機,就會上升天空;坐輪船,就會到達彼岸。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是一種天性自然。

在世間,我們播下種子,若要獲得收成,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性;可是念佛而有光明卻是當下的、立即的,對人而言是這樣,對畜生來說也是這樣。譬如鸚鵡鳥只是無心、慣性的隨人念佛,它身上也有佛光,雖然我們人看不到,可是鬼,就像那位老人家一樣,必定看得到;那鬼都看得到了,何況天神、何況菩薩?更何況具足三明六通的阿彌陀佛,哪能不看到、不聽到、不知道呢?

甚至,中陰身念佛,當下身體、境界也會改變。怎麼改變?境界會成為極樂世界的境界,身體會成為極樂世界菩薩的身體。不過,既落入中陰身的話,會主動念佛的機率恐怕比較少,因他若平生已習慣於念佛,將不至於落入中陰身。

但是,第二十願有講「植諸德本」,他生前曾經薰習到這一句彌陀名號,雖然不是一向專稱,但畢竟阿賴耶識裡面有這句佛號,所以在中陰身轉換的過程當中,佛號若浮現的話,當下境界就改變了;境界改變,命運就改變了。所以中陰身念佛當然有佛光。

佛光跟佛名是一體的,佛名又離不開佛體,而佛的本體充滿了無等無倫最上最勝的功德在裡面,豈不是一切眾生──包括中陰身,念念稱名(包含心中念佛)當中都跟阿彌陀佛交融在一起,當下獲得阿彌陀佛的攝取而往生!

我們行住坐臥都能夠念佛的話,那行住坐臥都在放光,都與佛同在。念佛有佛光就能夠消業障、增福慧,能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能夠保平安獲安康;同時我們四周若有怨懟、有冤家債主來討債,或者是有其他的鬼神,也能夠化解冤懟,甚至超度他們到極樂世界。

論剛提到的那個在大眾中念佛的人,他一字不識,卻能夠當下立即有這麼殊勝的功德瑞象,是靠他的智慧嗎?不是!靠他的學問嗎?不是!靠他的修行嗎?也不是!靠他的善、惡嗎?也不是!不是靠他自己,完全是這句名號的功德力用,所以不論他是何人,只要他當下念佛,當下光明就顯現,表示阿彌陀佛的無量光顯現在他的身上。在他還沒有念佛的時候,這個老太太的靈魂看不到彌陀的光明,因為彌陀的光明非常非常的微細,是在某一種因緣之下才會顯現出來,阿彌陀佛的光明在那裡?在這句名號上,所以這一句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也叫「光明名號」,因為這一句名號跟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是一體的兩面,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光明是無聲音的名號,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光明是智慧的顯露,所以智慧是體,光明是相,阿彌陀佛的光明跟阿彌陀佛的智慧是一體的,阿彌陀佛的光明智慧顯現在念佛人的身上。我們由以上故事說明,可以了解,念佛非常簡易方便,而且殊勝的瑞象又是當下立即。

「三經」或者是「祖論」所講的教理,理上我們都能夠體會,但是如果沒有事上的證明,我們的信一般不會很深固,如果以理來顯事,以事來證理,這樣一般人的信心比較會深入,所以有關念佛感應的事跡,我們要多看,一個專修念佛的人也會喜歡去了解這樣的事跡,為什麼?因為每一件每一件的事跡都是我們的救主,也就是我們的大悲慈父的不可思議功能的顯現。

有一句話說「念佛無枉費之功」,念一句是一句的功德,念兩句是兩句的功德,所謂一念有一個無上功德,十念有十個無上功德,百千萬億念有百千萬億的無上功德,真正可說功不唐捐的就是念佛。如果不念佛的話,必定是念妄想雜念,妄想雜念使我們身心污濁、沉重,而念佛不僅不費神,如果攝心念佛,更能使身心輕安。行住坐臥、時處諸緣,只要不動腦筋,都可以念佛,更不用花半毛錢,當然,也不會虧本,可說是一本萬利,有百利而無一害。

《念佛感應錄》第一集有一五一則的念佛事跡,大家知道第一則是什麼?第一則跟念佛無關,可是可以啟發念佛與不念佛的天壤之別。也就是說,念佛天神會來傾聽、護衛、恭敬;不念佛念妄想雜念,甚至說是是非非,起情緒煩惱,或者比較計較的話,則是天神離開、惡鬼吐痰,福消業增,引來災厄。

念佛與不念佛,善惡立判,罪福分明。五逆十惡,但能念佛,佛也歡喜讚嘆地稱他為善男子。

有一句話說:「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所以應把念佛養成一種習慣,所謂「生活即念佛,念佛即生活」、「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講於〈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開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