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德光法師:如何對待學佛修行中的種種疑惑?


時間:2016/7/18 作者:如是

在喧囂的世俗中,我們總是被千絲萬縷的煩惱牽絆著,看不破也放不下,就這樣無奈地行走在紅塵中。然而,世事無常,風雨莫測,繁華落寞後是無盡的哀思。能夠在天地之間,紅塵深處找回寧靜安然唯有通過修行。人生需要通過學佛修行來成就自己。學佛修行不是逃避,而是在重重煩惱中超脫出來,任世事在風雨中搖曳,始終素心如蓮,安寧綻放。學佛修行的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也不可能是始終堅定不移的,修行是一個不斷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產生疑惑,解決疑惑的過程。最後在風輕雲淡中,看煙消雲散不驚,瞧散落歸塵不泣,撞破虛空,得大自在。

初學佛的人總有很多問題,隨著修行的深入也會產生各種疑惑,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解決這些疑惑呢?有問題有疑惑是好事,佛門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如果聽聞佛法不加甄別抉擇,全部信奉接受,未必是好事。佛法修學有四個次第,分別是信、解、行、證。有解無信門外人:比如很多研究佛教的專家學者,他們對佛教義理很熟悉,但是自己並不信佛,更不修行,這種屬於門外人;有信無解是迷信:很多人不求甚解,也不管適合自己與否,反正別人說好,他就盲目的追捧,這種就屬於迷信;有信有解是正信:在信奉三寶的基礎上,正確的理解佛陀教法的主旨,只有信解合一才是學佛修行,契入佛法的關鍵。

初學佛的時候,很多道理不懂,這個時候自然有很多問題,但是這種問題不是真正的問題,是因為對佛法的不了解造成的,隨著學習的深入,之前的問題自然就不是問題了。但是學修深入以後,隨著聽聞的佛法越來越多,接受師父教化越來越多,反而會產生很多疑惑,這種疑惑是真正的疑。有時候通過自己思維或者請教師父,疑惑解除,心中會生起喜悅之情,感覺小有成就,其實這就是修行的一部分了,禪宗裡面叫做起疑情,有時候沒有疑問,師父都要給你個話頭參,引發你的疑情,否則沒有疑,哪來的悟呢?有些人聽說善根深厚的人是不應該有疑的,疑是五毒之一,起了疑惑就是什麼障礙,其實這個「疑」跟剛剛說的疑情的「疑」是有本質區別的。疑情的「疑」是遇到問題想知道答案,明白了會心生歡喜。而五毒之一的「疑」是對人、對事、對理猶豫不信,障礙善業的增長。所以我們應該斷五毒之疑,生疑情之疑。

佛法從佛陀時代傳承至今,已經兩千多年了,觀照歷史,我們發現,隋唐時期佛教的興盛與漢藏各個顯密傳承保持並延續有著很大的關係。後來佛教經歷過幾次法難,某些法脈斷了傳承,從此變得一蹶不振,但是有些法脈直到今天還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儘管其中原因很多,但是傳承的延續,是造成這種差別的一個重要原因。三寶之一的僧寶在佛法的延傳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法脈靠僧寶承接,佛法靠僧寶弘揚。學佛修行離不開師父,師父身上有法脈的流傳,有智慧的延續。在選擇師父之前一定要仔細認真地觀察這個師父,是否具備教化弟子的德行和學識,一旦選中就不可以再生疑惑,而要好好地依止。

偉大的師父都有一種特殊的品質,那就是不會自己懂什麼就教別人什麼。那種只是通過教導炫耀,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體現自己的優越感。真正的好師父是因緣說法,觀機逗教,他知道弟子需要什麼,他的目標是引導弟子走向覺悟。一位具德的師父一定是善於利用各種方便教化弟子的,不一定非要張嘴佛法,閉口修行的才是好師父。凡夫往往看不清世界的本來,師父在教導的過程中傳授的教法可能看起來毫無作用,但是只要照著做就一定沒錯。師父在教授弟子的過程中,對執空者說有,對執有者說空。對業障深重之人,教其布施修福,依福舍罪;對福報具足者說空之理,引導其依空舍福。雖然垢淨和空有本質是一樣的,但是在教化弟子的過程中,還是要施設種種方便,逐步引導才能達成圓滿。

學佛修行過程中產生疑惑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正信三寶,正確對待,疑惑就可以轉化為道用,解除疑惑的過程就成為修行悟道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善於把握疑惑,令疑惑成為我們修行過程中的增上緣。

轉自騰訊佛學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