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6集)


時間:2016/7/29 作者:果林果梅

大家好!剛剛我們一起學習完「陳情表」。我們學習文言文,兩個很重要的目的,一個是紮好德行的根,這些都是千古文章,文以載道;另外一個是學習好文言文,熟悉文言文,能夠很容易的看得懂文言文,這就是把文言文的根基要扎穩,扎這兩個根。因為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要深入經藏,首先要把文言文這一個鑰匙要拿到,才能打開經藏,打開五千年的文化寶藏。所以師長說,「熟讀五十篇文言文,可以看文言文;熟背一百篇文言文,可以寫文言文。」所以大家的目標是讀還是寫?(寫)。有遠大的志向,非常好。所以我們現在「禮運大同篇」這個要背,還有《八德故事》「緒餘」「孝」的部分,我們講了前兩則了,待會兒會講後兩則,這個「孝」的部分都很精闢,把它要熟讀、熟背。再來就是「陳情表」,剛學習完。怎麼有聽到什麼雜音?這個一氣呵成的文章當然要把它背下來,這是他真情的流露。我們差不多一到兩個月來辦一次同樂會,什麼同樂會?大家來抽背,一起來切磋文言文、探討文言文。我們再跟大家約時間,我請大家吃飯,順便背,背完再吃,不然會消化不良。

那這一篇文章,其中有一點,剛剛跟大家也提到,就是有一個典故,「死當結草」。就是晉國的魏顆,他盡孝是懂得權變,沒有學得很呆板,他的父親臨終的交代,他取他父親臨終比較清醒的時候的交代,而沒有取他臨終比較糊塗的時候。所以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孔子講,「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所以學習的四個階段,學、道、立、權。就好像我們現在大家一起來學習古文,體會古人的學問、道德,這是共學。學了以後能不能去做,道就是去行、去實踐。可以去做,可是不見得在遇到很大的挑戰的時候還能屹立不搖的去遵守這些教誨,這些做人的標準。所以我們熟悉孟子說的一段話,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們發現,現在人一富貴,壞習慣都來,貪污的人愈來愈多,他在富貴面前沒有守住做人的節義。「貧賤不能移」,現在人窮了,看到別人吃好的、用好的,他會巴結諂媚。這個都立不住做人的氣節了。「威武不能屈」,人家一威脅了,自己原則就沒有了。這個能做到孟子講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個是立得住了。

在歷史當中,我們所謂「國家昏亂有忠臣」,太平盛世的時候還不容易看出來誰是忠臣、誰是小人。剛好唐朝遇到了安史之亂,可能安史之亂大家比較不熟,舉一個人大家就知道了,楊貴妃。安祿山是一個很會諂媚的人,盡講好聽話,還認楊貴妃為乾媽。結果唐玄宗並沒有看出他是小人,後來還重用他。結果他造反,一下子唐朝的半壁江山全部都被他打下來。而守城的這些官員,都是讀聖賢書的,遇到這種危難很多人都投降。而立得住的,最明顯的,也是名留青史的,就是張巡、許遠這兩位臣子。他們被安祿山,他們是死守,堅持了好長一段時間,讓唐朝的軍隊能緩過氣來。假如沒有他們兩個死守睢陽,唐朝的江山可能就沒了。而且是安祿山把他們抓下來,因為到最後已經人都死光了,沒辦法了,寡不敵眾,安祿山把他抓起來,他一點都不恐懼,還罵安祿山「叛臣」。結果安祿山把他的牙齒都打掉,他不為所懼,照罵。我想說安祿山遇到這樣的凜然大義的忠臣,我看他可能腳底都發抖,只是他不敢表現出來而已。真的,遇到這樣子的人誰都畏敬!所以這個張巡、許遠是真正在危難當中立得住。

而立,再高一層是權變。我們常常說,學問要通權達變。有一個現象就是,好像學了經典,學了傳統文化,做起事來有點彆扭,有點好像不知道怎麼做好,那個就是要繼續邁向通權達變的目標。而這個權變其實不難,難在我們的心態要對,只要能時時想著怎麼做對每一個人是最適合的、最好的、最有利的,往這裡去思考,方法就出來了。好方法都是從利人的心、愛人的心當中出來的。

而這個權變當中,有一個讀書人叫張奉,他有一個朋友叫毛義。當時候是比較亂的時代,讀書人有氣節,都不願意出來當官,不願意為虎作倀。結果毛義剛好接到當時候朝廷的檄文,請他做官,他真接了。張奉還有一些算是同參道友、同學就很不能理解了,「他怎麼這麼愛好榮華、愛好虛榮」。而且毛義接了這一個聘書的時候還笑得很開心。張奉,尤其是跟他是比較熟的朋友,好朋友,看了之後就非常生氣,「我錯看這個毛義了,原來他也是貪蠅頭小利之人」,就跟他斷交了。結果過了一段時間,毛義的母親去世了,毛義從此以後就沒有再出來當官了,守節,然後獨善其身,好好讀書,教書,沒有再出來當官。結果張奉這才發覺錯怪了毛義了。張奉說,「原來他當時候的笑不是因為自己得了個官位而笑,是因為他想到了我的老母親不用陪我挨餓了。」所以他是為了他的母親,不能自己守節,把母親給餓壞了,不行。可是母親安享晚年之後,他就終身不出來當官。這個是懂得權變。

我們再來看一篇權變的文章,在五十三頁倒數第二行,這一篇文章。其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在力行的過程當中,它都有權變的。這一個故事是孝道的權變。我們看一下。

【曾子芸瓜而誤斬其根。】

曾子是個大孝子,幫他父親去整理農田,剛好在處理瓜田的時候,不小心把那個瓜的根刨斷了。那個根刨斷了,那整個瓜就都完了。

【曾皙怒。】

他的父親很憤怒。

【援大杖擊之。】

剛好旁邊有一支很粗的棍子,他爸爸一氣之下,拿起來就打他。結果一打下去:

【曾子仆地。】

就昏過去了。

【有頃。】

『有頃』就是過了一會。

【蘇。】

甦醒過來了。大家想一想,我們被父親給打昏了,醒過來第一個念頭是什麼?第一個念頭是什麼?「痛死我了」,是吧?還是,「氣死我了,打那麼重,不跟你好了」?你看,很容易一起來,一定是想自己了,或者是憤怒了、不高興了。但是我們看曾子:

【蹶然而起。】

趕緊爬起來,然後馬上去給父親請安。

【進曰。】

父親:

【曩者參得罪於大人。】

以前稱父母都是父親大人、母親大人,很恭敬。『曩者』就是剛才,我做錯事,得罪了父親。父親:

【大人用力教參。】

父親你教訓了我、教誨了我。

【得無疾乎。】

父親,您有沒有不舒服?您有沒有氣著、氣傷了?你看,被父親打昏以後,一醒過來,先去關心我父親有沒有身體氣壞了,或者是現在還在那兒氣,有沒有?趕快去了解。結果問完父親,好像應該身體沒什麼損傷。

【退屏。】

他退到屏風後。

【鼓琴而歌。】

他把他的琴拿出來,唱了一首歌,我不知道是不是「跪羊圖」。唱了一首歌。大家知不知道他為什麼唱歌?接下來說:

【欲令曾皙聽其歌聲。令知其平也。】

這個『平』,我當下的體會是,讓他了解孩子沒事,唱歌還很洪亮。因為他怕他爸打下去,在那裡嘀咕、擔憂,「會不會內傷?」所以他馬上唱得很大聲,告訴他父親,Noproblem,沒什麼問題,不要擔心。再來,這個「平」字也是什麼?絕無對父親的任何的情緒。有時候我們當長輩的也很怕晚輩是不是情緒不高興或者怨恨?他唱著唱著,讓他父親了解他的心情,健康,謝謝父親教訓我,我很受教,沒有生氣。所以以前的人真的是這麼細膩體恤父母。有一個孝子,每一次他犯錯了,母親生氣了,蕭道壽,就拿著棍子給他媽,「母親,請你教訓」。他媽處罰完他,他恭恭敬敬站在旁邊,等他母親稍微心情放鬆了、有點喜色了,不生他的氣了,他才敢離開。我們看古代孝子心非常的柔軟、體恤。所以他唱歌讓他父親看。我們「慕賢當慕其心」,看到曾子在跟父親的應對當中那一顆心,我們就知道差距在哪裡了。

孔子聽到了這一件事,就告訴他的學生,這個曾參假如來了,叫他不要進來了,我沒他這個學生。結果曾參聽了以後,就覺得我這麼做也沒錯吧!

【自以為無罪。】

可是老師又說到,「叫他不要來見我了」,他也想那是不是還是有哪裡不妥?所以:

【使人謝孔子。】

就來請教孔夫子了。大家想一想,假如我們今天這麼做了,孔夫子責備我們,我們能接受嗎?「我已經做得這麼孝順了,打我我都沒躲了,還挑。有什麼了不起!」那痲煩了,那對孔夫子就失去信心了。所以這一些學生對夫子很有信心,還是趕緊派人來請教。所以現在的人有時候意見跟聖人不同,就聽自己的,不聽聖人的。這個時代學習最大的障礙,傲慢。

【孔子曰。】

就轉告了。

【汝。】

是指你,就是對學生也是提醒了。你們都有聽過我講過,那個瞽叟有一個兒子叫舜。而舜侍奉他的父親,只要他父親需要他協助了:

【索而使之。】

叫喚他了。

【未嘗不在側。】

他很敏感,父母需要他,他趕緊就過來幫忙了。

【求而殺之。】

他的父母動了壞念頭了要傷害他的時候,都找不到大舜。

【未嘗可得。】

或者殺不了他,他都想方法克服掉、逃掉了。而且他是:

【小棰則待。】

父母拿著小棍子打他,他就接受這個處罰。

【大棰則走。】

父母的棍子太大了,趕緊跑。這個就是權變。

【以逃暴怒也。】

當下失去理智了,棍子又這麼大,一下打到頭怎麼辦?是吧?會出人命的。

【今子委身以待暴怒。】

你父親拿那麼大的棍子,你還屈著身在那裡等著被他打。

【立體而不去。】

真乖,動都不動。

【殺身以陷父不義。】

你爸給你打出問題、打死了,你陷你父親於不義,你父母終身遺憾,生不如死。

【不孝孰是大乎。】

這樣子假如出狀況了,那真是大不孝,這個是很大的不孝了。

【汝非天子之民邪。】

你不是天子的人民嗎?

【殺天子之民。罪奚如。】

就是說你的做法很可能讓天子之民死了,甚至讓他的父母痛苦一輩子了,這個是很大的罪過。所以:

【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門。有罪不自知。處義難乎。】

曾子算很用功了,又在孔子的門下挺久的了,但是這裡還不懂得權變,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是最適當的。所以,處在任何境界當中,都能合情合理合法,這個『義』,合情合理合法,權變的意思,這是不容易的,這算是學問很高的境界了。這個是孝的一個權變。之後,還有提到悌忠信這一些我們再來舉例子。接著我們來看,「孝篇」後面兩篇「緒餘」,這主要談女子的孝道,一百三十二頁。大家讀了這幾篇故事、文章,有沒有覺得讀文言文挺有味道的?跟讀白話文不大一樣。文言文每個字,那個背後深意我們體會到了,真的是讀著讀著,「三月不知肉味」,覺得這個有味道,世間這些享受沒有這個味道濃。我們看到這個「緒餘」第三篇,孝道的第三篇。

【孝者。所以事親也。】

孝就是強調如何侍奉自己的父母。

【人子之身。】

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都來自父母。

【父母之分身也。】

所以我們的根是父母。今天我們不孝父母了:

【則此身根本已失矣。】

那我們就沒有做人的根本了。身來自父母,還對父母不孝,那天地都很難容了。

【有身如無身矣。】

人沒有孝心了,就行屍走肉了。不過這個時代因為很缺乏倫理道德教育,有少數特別的家庭,他的父母可能是不懂,虐待、殘害他的孩子。尤其像我們跟孤兒院裡面的孩子,你跟他說孝順父母,他連父母是誰都不知道。那我們宣揚傳統文化,契理契機,大家到孤兒院去,講「父母呼,應勿緩」該怎麼講?那你要告訴孩子,生的放一邊,養育恩德大過天,就是養育的恩德大過生育。養育是一點一滴,從我們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一把屎一把尿這樣拉拔上來,養育之恩是很大的。而且沒有血緣關係,又全心全意照顧你,這恩德太大了。這個時候要讓他們知恩報恩,更珍惜這個孤兒院裡面的老師、孤兒院的創始人,對他們的恩德。其實這個孝字就是飲水思源,知恩報恩。

而面對,說實在的,家庭變故,人生當中有發生一些很悲慘經歷的人,我們可不要一下子又把這些大道理給他壓,他會反彈。所以還得要了解客觀的情況。這個時候他的情緒非常激烈,要先讓他的情緒可以疏通,發洩掉。所以這個時候讓他講出來,陪伴他、愛護他,讓他信任我們,這個很重要。等到他在情感當中很能接受我們,再引導他走出那個憤怒。因為說實在的,人不放下憤怒,傷害最嚴重的是誰?是自己。我們也是抱著愛護他的心,慢慢的引導他,放下這些情緒跟怨恨。緊接著更重要的,要讓他寬恕、包容他生命中這些不幸,原諒沒有負責任的親人,因為這些親人也不懂。「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他的父母也沒學,他這些長輩也不懂。所以他們不懂,做錯事,他們也很痛苦!總要讓他寬恕、包容。說坦白的,當我們寬恕別人的時候,同時也是放過了自己。把那個怨恨放在心上,摧殘的也是自己的身心。

所以這個時代因為缺乏倫理道德,很多人的人生有不幸,我們真的要讓一個人能身心健康,真的要有耐心去幫助、去引導、去協助。所以對人要有愛心,幫人要有耐心。假如我們幫著幫著,脾氣上來了,「孺子不可教」,那還是我們真心是假的。真心不會變的,是有耐心的。而我們今天接受父母的養育、教育,假如還不知道報答,那這個有身就如無身,因為我們是已經沒有做人的根,行屍走肉。

【父母之身。祖宗之分身也。】

所以這個是一脈一脈相承下來。

【孝父母。即孝其祖宗矣。】

而人走入婚姻,這個婚姻的意義,「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這些經典裡面最重要的教誨,大家要把它記一下,說不定哪一天北京大學請你演講,你最起碼要給他來個幾句,人家覺得你很有學問。當然不是拿來炫耀的,是要講講,人家對你才有信心。尤其你到北京大學去,國語就要很標準。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走入婚姻,成立家庭,是繼承家道,繼承家風、家規、家學、家業,承傳祖先的家道,對得起祖先、對得起父母。對下是繼後世,好好教育好下一代,讓這麼好的家道世世代代去承傳。所以時時想著上一代,是「老」,把老人放在心上,把祖先放在心上,慎終追遠;時時想著下一代,是「子」。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就是這一個「孝」字,合成一體。孝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連婚姻都是孝道的實踐。所以這裡講到,孝父母即是孝祖宗。

【而女子之孝。則尤有進。】

女子的孝比一般為人子的孝又進一步,難度更高了。

【在家則孝其父母。出嫁須孝其舅姑。】

這個『舅姑』,「舅」是指公公,「姑」是指婆婆。這個「姑」字單獨是指婆婆,假如加一個「小姑」,那就是先生的妹妹;「大姑」,先生的姐姐。所以出嫁須孝順公公婆婆。

【蓋以夫者。舅姑之分身也。】

主要是因為丈夫是公公婆婆的分身。

【人每愛其夫。而以舅姑謂無生身之恩。恝然置之。】

這個字念「夾」,意思就是不加理會。就是對公公婆婆冷淡,提不起孝心來。這一段是告訴我們,女子愛他的丈夫,可是她覺得公公婆婆對她沒有生育、養育的恩德,所以就不願意孝順。

【抑思舅姑之育夫。】

這個『抑』,就是指應該,這麼想一想。這個「抑」,它有這幾個意思(益、宜、應該),都講得通。這個「宜」就是,人這麼想才對,這麼想才適宜。這個「益」就是更加應該這麼去想。這個都講得通。你要想著,公公婆婆養育我的丈夫,跟我的父母養育我是完全一樣的辛苦。

【夫妻一體。而謂可忽乎哉。】

這個夫妻是一體的,怎麼可以分彼此?「這是你爸爸,那個才是我爸爸」,分得這麼清楚,那就已經沒有能夠懷著夫婦一體的心來經營家庭、來侍奉公公婆婆了。所以我們婚姻的儀式裡面,迎娶回到家裡面,丈夫帶著新娘進家門,接著是喝交杯酒。這個交杯酒是用葫蘆瓜做杯子,是同一個葫蘆瓜劈成兩半,肉是苦的,盛的是甜酒,夫妻喝這個交杯酒。代表喝完這杯交杯酒,夫妻很自然的提起什麼心態?你們都沒喝過是吧?回去補喝。這個太重要了。所有的禮儀,在那種莊嚴肅穆之下,會讓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一刻。所以這個喝下去,就讓夫妻生起的是同甘共苦。而是同一個葫蘆瓜,所以不分彼此。既然不分彼此了,哪還有你爸爸、我爸爸的?

所以人有時候心態不對,講起話來讓人很難受。「你爸」,你看那個講出去了,分得這麼清楚,「我爸」。有時候連言語都得罪家裡的人。應該說「咱爸」、「咱媽」,都是一樣的。再來,「財物輕,怨何生」。你稱呼也好,然後錢財也好,都要盡人情,都要體恤人情。你不能說,「你爸給五百,我爸給六百」,那就不平了。「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不要講情緒的言語,要講柔軟、體貼的、不分彼此的言語,人家聽了歡喜、安慰。而且這個夫妻真的是要視為一體。讓公公婆婆覺得多了一個女兒,讓岳父岳母覺得多了一個兒子。我們稱這個女婿叫「半子」,像兒子一樣,那你就痛快做個「全子」,做徹底一點,比兒子還孝。那不簡單。甚至於是讓他的兒子都生慚愧心,那這個女婿做得不簡單。

而夫妻孝順公婆、孝順父母,這是真正愛護自己的孩子,給他最重要的人格基礎,他就學到孝道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假如媽媽不孝順公公婆婆,孫子很痛苦,孩子很痛苦。我們曾經問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問他們,因為剛好跟他們講,「女子要有德行,要婦德、婦言、婦功、婦容」,結果接著就問小朋友:「你們覺得什麼樣的媳婦好?」讓他們談談他們的想法,我們也了解一下這些四五歲的孩子是怎麼想的。結果很奇怪,最多的答案是什麼?是要對爺爺奶奶好。從孩子的回答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老人跟父母衝突的時候,誰在旁邊流眼淚?誰的心在滴血?小孩。為什麼?他跟爺爺奶奶也是天性的關係,那分親愛,他怎麼會願意看到爺爺奶奶痛苦、爺爺奶奶被罵、爺爺奶奶被虐待?這都不是他願意看到的。所以我們得真正了解到,以身作則,成就孩子健全的人格。

【女子以節孝為主。】

這個『節』就是操守、志節,當然就是有德行。

【萬善百行。惟孝為尊。】

孝是百行之首。而且女子被稱為孝婦的時候,請問誰最光榮?她的婆家最光榮。所以有一句話叫「母夸女」,母親夸自己的女兒,「門腳底」,出不了這個門。而且出去了,人家聽了還覺得挺起雞皮疙瘩的,自己在夸自己,老王賣瓜,是吧?可是「婆夸媳」,婆婆夸媳婦,「傳千里」,誰聽了誰高興。為什麼?沒有血緣關係,卻能夫妻一體的心去孝順婆婆,誰聽了誰感動。所以這個「婆夸媳,傳千里」。而且,一個家和不和,跟這個嘴巴很有關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一言興家,一言也喪家。所以多說肯定的話,多說鼓勵、感恩的話,全家都是和氣。而這個婆婆夸媳婦,傳出去以後,後來媳婦知道了一定很感動,兒子知道了很歡喜。而且婆婆只講媳婦好的,不好的不講,這個媳婦就想了,我這些好,婆婆都夸;不好人家都不提,這麼給我留面子。她慚愧心就起來了,那就愈做愈好。所以我們總要去體恤,體會到人心的變化。所以說好的,她受鼓勵,潛力發揮,慚愧心起來,愈來愈好。這叫良性循環。可是假如罵媳婦,還拿個麥克風,號外號外,大家都過來聽。人有時候不理智,都沒去想到講出去以後會怎麼樣,反正我不講不痛快。講完,後面就有苦可受了。

所以夫子講,「忿思難」。人講話,尤其憤怒的時候不要講話。憤怒一講話,所造成的後果很難收拾。那個一憤怒,翻舊帳,講刻薄的話,人家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原諒,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所以有一句話說,「三年交情」,三年的好朋友交情,「一語寒心」,講那個話讓人家涼到腳底,「溫情盡消」,這個交情就沒了。所以「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不然你這個憤怒出去了,彼此的衝突、對立起來了,你可能以後就要擔心受怕了。這一些提醒我們言語一定要心平氣和去講,歡喜讚嘆去講,絕不可憤怒去講。所以老祖宗說「心平氣和則能言」,才能講話。不然後果都不好。所以假如脾氣快發起來了怎麼辦?趕緊先避開,「對不起,我先上個廁所。」不然你發出來就很難收拾了。去廁所,看你要發洩發洩,調整一下情緒都好。但是你得忍住,心平下來再去講話。

同樣的,教孩子也是一樣。發脾氣不要教孩子,教孩子的時候就不能發脾氣。因為你帶著情緒講的話,所有的道理都沒聽進去,留在孩子的印象就是,「我媽脾氣很大」、「我爸脾氣很大」、「我老師脾氣很大」,「今天真衰,被他抓到了,罵一頓,改天不要被他抓到」。道理都沒聽進去。所以我感覺我父親教訓我的時候不帶情緒的。所以我的印象很深,我爸爸教訓我那個景象我都還歷歷在目。而且我爸教訓我的時候,可能是那個浩然正氣,一句接著一句,很順。真的,你一心為孩子,祖宗保佑加持,那道理都如泉水一般湧出來。因為我爸就說,「奇怪,我跟你媽又不大會講話,怎麼生這個兒子這麼會吹牛?」我說,「爸,你有所不知,我小時候你教訓我的時候,那個真是辯才無礙,統統不用逗點。那個時候記憶猶新,就是那個當下學會的。」所以確實掌握情緒很重要,才能掌握好自己的未來,才能掌握好這個家庭的未來。

所以這個是提醒我們,憤怒之後很難收拾,總要冷靜,調伏自己的脾氣。所以有一句話提醒我們,「家醜不可外揚」。因為你把家裡人的不好講出去,說坦白話,我們冷靜想想,我們把先生不好、太太不好、公公婆婆不好,出去講,有哪一個人是把家裡的不好講出去,然後聽的朋友說,「我真尊重你,你講得真好」?一個也沒有。反而愈讓人瞧不起你,瞧不起我們的家庭,是吧?然後傳得沸沸揚揚的,所有聽到的人都瞧不起這個家。這叫自取其辱。人家說,你婆婆對你不是很好。你說不錯,很好,好在哪,都還是只看婆婆的好,這些朋友對你肅然起敬。所以媳婦都只記婆婆的好,只講婆婆的好,傳回婆婆的耳朵里,人都有良心,「我對她不好,她一字都不提,只宣揚我的好」,慢慢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個家就愈來愈好了。這裡提到:

【萬善百行。惟孝為尊。故八德以孝先焉。其各勉之。】

我們一定要勉勵自己,從百行的根,孝道,開始做起。下一篇又提到:

【女子之孝。不僅溫凊定省而已。】

不只是冬天暖被窩,夏天搧涼蓆,晨昏定省,就是這些生活的禮節、問候、體恤而已,不只是這樣子而已。

【凡各項事務。與父母舅姑。有切實關係。皆當挺身擔任之。】

其實很多古代的讀書人,他剛好出外當官,為什麼他能一心為國家,他不擔心家裡?因為他們是夫妻同心,他很放心自己的太太,一定一心一意照料好這個家。所以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代夫妻的道義、情義、恩義。所以這裡也提到了,女子面對自己的父母、舅姑,有切身關係的時候,要挺身去扛。

【惟情有難易之不同。】

就是還是有比較難或者比較容易,一般的人的一種感受。覺得孝順父母比較容易,孝順公公婆婆比較難,或者是在哪一些事情上還是比較困難做。我們接著看,哪些是比較難的。

【如未嫁時。】

女子還沒嫁的時候。

【倚父母以生存。】

倚靠、倚賴父母長大成人。

【則奮不顧身。以急父母之事。】

這個姑娘在家裡,父母有什麼急難的時候,奮不顧身來做。

【乃良知良能之發現。】

她『良知良能』自然的流露,「良知」就是不學就知道。什麼不學知道?愛父母。你說那個孩子,一兩歲、兩三歲,對父母那種親愛很自然,這不用學的,天性。「良能」,就是不用思慮就會的。這個都是指我們本有的這個天性良知。

【猶親親之本心也。】

親愛父母親的這一個本性自然流露的。

【迨既嫁以後。】

這個『迨』就是等到,到了嫁人的時候。

【有夫與子以牽其情。】

有丈夫跟孩子的情感牽動她,這個時候對待自己的父母:

【此時對於父母。亦奮身急事。一如未嫁時。則其至性。】

一個女子,嫁出去有了丈夫、有了孩子了,對父母那種奮不顧身的孝心沒有絲毫的改變,那這個女子『至性』,不簡單,這個是不容易的。

【不為私念所奪。】

她的這個孝心沒有任何的私念去影響她。

【若非有毅力者。曷克至此。】

這個『毅力』就是堅毅,永不改變的這一顆孝心,才能夠做得到。

【至子婦對於舅姑。】

就是這個媳婦面對公公婆婆。

【似無毛里之屬。】

這個『毛里之屬』,它是《詩經》的「小弁」這一章,《詩經》裡面的一篇詩文。這個「毛里」,毛是指衣服的外表、表面,里是指衣服的內里、內邊。所以毛是指父親,里是指母親。其實強調的就是,我們是連在父母身上的,我們的懷胎、成長,都是依附著父母長大的。其實這個「毛里之屬」也是強調父母的養育。所以公公婆婆沒有親自養育我們。

【未蒙撫育之恩。】

但是為什麼還是孝敬?

【無非敬夫所尊。】

因為尊敬自己的丈夫,因為公公婆婆是丈夫最恭敬、最感恩的人。

【愛夫所親已耳。】

所以夫妻一體,敬夫所尊、愛夫所親的這個態度。

【乃能推孝父母之心以孝之。】

拿對父母的孝心推己及人來孝敬自己的公公婆婆。這樣子確確實實是:

【修人補天。】

其實我們看到『修』字,就是修養,德行。看到『人』、看到『天』,我們就想到《三字經》有一句話,「三才者,天地人」。人最可貴的就是以天地的無私為榜樣,效法天地的無私,成就自己的德行。要提升德行,最重要的要去私心,不要自我,不要自私自利。要能放下我這個私心,夫妻一體,共同來孝順公公婆婆。去了私心,真的才能把天地的無私演出來,才可以「與天地參矣」,這個《中庸》裡面講的,我們才配人這個身分,才能配得上這個三才的身分。

【尤恆情所難。】

就是一般的人情覺得這個不容易,把公公婆婆視為自己的父母,不容易。

【而至孝之人。則無所謂難者。】

其實說實在的,難跟容易是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好惡造成的,事情上沒有難易。假如是真正至孝,真正都是把道義擺在第一的人,道義,應該做的,他覺得再難他都會去做,他不會退縮、不會逃避。所以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這個就是我們整箇中華民族的氣節就在這裡。而且真的,人真的是時時想著「這是我應該做的」,他就不會覺得很痛苦,他也不會覺得很艱難。看大家的表情好像不大同意我說的。舉個例子大家感覺一下。三、五十年前的媽媽比較不容易,還是現在的媽媽?這個問題這麼難嗎?你看三、五十年前,一個媽媽要養六個、八個孩子,而且什麼都要自己,納鞋底、做衣服,都要靠自己的能力。然後常常忙到半夜還在那忙。早晨,又跟婆婆住在一起,天還沒亮就要起來做飯了,一天睡不到幾個小時。我們有時候想說,以前這個奶奶還是媽媽,這樣的日子居然過了三十年,怎麼過來的?我一天就昏倒了。可是大家看,這老奶奶、老媽媽,從她們嘴上講過一個「難」字嗎?講過一個「苦」字嗎?沒有。可是現在的媽媽,吃香的喝辣的,是吧?才帶一、二個孩子,常常就「苦苦苦苦苦,難難難難難」。所以苦跟難不是遇到的境界,苦跟難在哪?心。都想自己了,都只有自己了。忘了自己就不苦不難,時時只想自己就又苦又難。所以得把真正苦的根找到。

我們從這個難字,我們舉幾個例子。比方唐朝有一個女子姓李,一講到姓李,好像所有我們姓李的學長與有榮焉。她嫁到張家,結果她的先生不幸去世了,留下一個婆婆,瞎了眼睛,又很急躁,脾氣大;又很傲慢,剛愎自用,動不動就罵人。而這一位李氏就去乞討,當乞丐,把乞討到的東西來奉養她這個瞎了眼的、壞脾氣的、剛愎自用的婆婆,又會謾罵、咒罵別人的婆婆。請問諸位學長,你們現在有遇的比她難的嗎?有沒有人去做乞丐的?沒有。所以大家想一想,這個當乞丐已經夠苦的了,女子去當乞丐更苦,而當乞丐來奉養婆婆已經是很難了,又要奉養瞎了眼睛的婆婆,又是脾氣大,又罵人。所以她所處的是至苦至難的人生境界。但是大家想想,她覺不覺得苦?她覺得我心安理得。這樣的人你看她很苦,人家眼睛一閉上,三分鐘以內就睡著了,她無愧於天地。我們現在感覺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盡到本分,還得吃安眠藥睡覺。

但是大家要了解,人欠你,天會還你的,人世間沒有吃虧的事情。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個人後福無窮。她在奉養婆婆的過程當中,還有那個有錢人拿著一百兩要來娶她。她拿著那一百兩就丟回去給他了。你看這麼苦、這麼難,面對這麼多的錢,如如不動。還有一些男人拿著漂亮的衣服、食物要給她,她都把它扔回去,很有氣節。後來把她婆婆送走了,處理好後事,盡心盡力。最後削髮為尼,活到八十八歲,安詳坐著就走了,一點都沒生病。所以大家覺得,這個苦跟難值不值得?太值得了,最後這麼殊勝。想不想坐著沒生病就走了?所以人欠你,天還你。人生總得不計較,總得學吃虧,吃虧是真正的福氣。所以這個奉養自己的婆婆真的很難。

還有是面對生死危難的困難,很多女子在這個當下完全置生死於度外,去解救她的父母、她的婆婆。我們都聽過「楊香扼虎」。古代楊香,有一天跟父親出去耕田,剛好有一隻老虎把她父親給咬住了,千鈞一髮。結果楊香看到父親有危難,就全身心撲過去,以最快的速度走到老虎面前,就把老虎給抓起來,「你敢咬我爸!」一下子把那個老虎給揪起來,抓著它的脖子,這個頸部拉起來。這隻老虎被她嚇了一大跳,「我怎麼沒遇過這樣的人,居然有人不怕老虎的?」就被她嚇跑了。救了她的父親。大家想一想,楊香當下那個念頭完全沒有自己,也完全沒有死這個概念,只有她父親的安危。那個動作,雖然只是一個動作,那都是人至孝至愛的流露。古人可貴,古人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都是在這個細微的動作里。

另外有一位張姓的女子,「顧張待雷」。這個都是在《德育故事》整理出來的這些風範,而且大部分都是參考史書整理出來的。這個都是我們這些古聖先賢表演出來,真正是可歌可泣的風範。這一位張氏,剛好她夢到神明告訴她,她前世不珍惜聖賢的書,聖賢的這些文章,不惜字紙,糟蹋了這些經典,上一世本來要接受雷轟的結果,剛好前世生病就死了,還沒有接受這個雷轟的結果,所以這一世還得要受這個果報。所以人明白這些因果報應的時候,就真正要期許自己不要再造惡事了。造的每一件惡事,就像一顆不好的種子,它遲早緣成熟了會發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他們共同強調的教誨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不同民族、宗教對於善報惡報的說法不完全一樣,但是它的精神都是勸人要行善,不然會有惡報。

而這一個教育非常的重要,因果報應的教育。為什麼?人學習倫理道德,恥於作惡,他的羞恥心起來了,他不願意作惡。而學習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不敢作惡。因為他有畏懼的心、敬畏的心。而一個人產生對倫理道德的尊崇,進而恥於作惡,這個沒有幾年的教化還真不容易達到。可是因果報應一講,人就容易記住,他就警惕,「我這麼做了,殃及我的子孫了,殃及我自己」,他就懂得警覺跟收斂。

但是現在這個時代,人又說因果報應是迷信。這個我們得冷靜去看待。為什麼?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都印證,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在我們的經典當中,《詩經》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尚書》說,「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這個天作孽就是說每一個人的命不同。為什麼會有命?跟前世的善惡報有關。不然為什麼差異這麼大?一定有前面的原因,這是天作孽。以前已經做的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可是我們當下可以斷惡修善,轉變命運。可是假如前世已經做得不好了,命不好了,這一世還不肯好好修,那就叫自作孽了,那命就會愈來愈差了。所以「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而且《書經》又告訴我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現在要化解世界種種天災、災禍,不讓人明白因果報應,很難挽回。這個我們得了解,不能說,「我講了怕人家不接受」,都不講了。其實說實在的,這是最後的救命丸,再不趕緊大家好好的去從自己身上,善有善報表演出來,不大力的去把這些歷史當中真實的故事告訴他人,現在的人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了,肆無忌憚了,都沒有什麼怕的,都很敢做。都說,「死了就沒了,這一生好好放縱」。他不知道果報的可怕。

你比方說,你就可以告訴他,范仲淹善有善報,他的家族都很好。這個就是因果報應。你再舉,這個縣令搶了人家的錢,最後自己生病死了,五個兒子、六個孫子統統得同樣的病死了。這個也是因果報應。他就會有畏懼,不能作惡。而且那個橫財得到了,絕對是禍。所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個就是《大學》裡面講的因果報應。而且,以不義的手段拿來的錢財,最後還是要散盡,而且還要受罪。因為你橫取人財,你已經造孽了、造罪了。不只錢要還人,還要受罪,甚至還要殃及子孫。這些故事多講,人才有一種警惕跟敬畏。

所以這一位張氏,以前的人都懂,她認命。隔天一大早,確確實實那個雷聲大作,她就想,我是因為自己造的罪孽,可是不能殃及我的婆婆。你看人在面對生死的時候,還是一心想著她的婆婆。她趕緊走出門,在一棵桑樹底下,就等著接受天律的制裁了。結果她在那兒等了一會兒,突然天空就放晴,就傳來,「這個婦女是個孝婦,延壽三十年」。就她面對生死那一念,就是為她的婆婆著想,這一念善心感來延壽三十年的果報。所以我們從這幾個故事都感覺得到,這些女子在行孝道的時候,確實她的心中是至孝,沒有所謂的難易的問題了。

我們接下來再來看一則很難的,《德育古鑒》三十頁。晉朝時候,陵城東邊有一個人叫顧成,娶了錢氏女為媳婦,他是公公。結果媳婦剛好歸寧,在她母親家裡。當時候瘟疫非常的厲害,瘟疫甚盛,「轉相傳染」,都會有生命危險。「有一家數口俱斃者」,都死了。「有巷不留數人者」,就是這個村裡面整條巷子幾乎沒有人了。「令人神悸股慄」,人聽到都會毛骨悚然,更何況是在其中的人,那就是更驚慌了。「至親不敢過問」,連最親的人都不敢去關心。「成先得是疾」,這個顧成先得到了這個病。「婦及諸子凡八人」,他的太太還有他的孩子家人總共八個人。「俱伏枕待命」,就是都躺著等死了。

他的媳婦聞到這個訊息,「急欲趨視」,就要趕緊去看望照顧他們。父母盡力的阻止他女兒去。結果這個媳婦講了,「夫之娶妻」,我丈夫娶我,「原為翁姑生死大事」,就是為了能夠照顧好這個家,奉養好公公婆婆。「今翁姑俱病篤」,我的公公婆婆病得都非常的嚴重,怎麼忍心袖手旁觀讓他們就這麼死掉?那與禽獸有什麼差別?所以,「吾往即死,不敢望父母顧也」,她是很堅定,假如我不去,我縱使活下來了,我良心不安,生不如死。所以縱使父母不願意她去,她也得去了。「隻身就道」,她一個人去了。這個顧成家裡的人,都看到,「明見」,都看到了這些瘟疫這些疫鬼神互相講,「諸神皆護孝婦歸矣」,這個孝婦過來,很多的善神都護念著她一起過來了,「吾等不速避,受譴非小」,我們趕緊走吧,對孝婦無禮,我們還得受罪,還得犯罪了。所以「一家八口俱得活。此順治甲午三月事也。」所以確實人的這個至孝可以化解很多的災難,而且在他們的心中確實沒有難易之分。

今天就跟大家先講到這裡,這些「緒餘」剛好講完。我們下一次跟大家繼續交流的是我們上次也有提到,十六頁的「論孝悌」,《論語》論孝悌這一個部分。而父慈子孝,所以孩子要孝順,父母要慈愛。慈愛表現在有智慧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下一次除了研討《論語》的這一個孝悌以外,我們接著可以預習七十頁「誡兄子嚴敦書」,馬援寫給他的侄子的。另外,七十四頁是「誡子書」,諸葛亮「誡子書」,是教導他的孩子的。再來,九十一頁,這個文章都不是很長,你們不要害怕,「訓儉示康」,這個司馬光教他的孩子的。父慈子孝,我們看看古代人家當父母的。尤其這一篇,訓兄子,人家當伯伯、當叔叔都是非常用心來教育好晚輩。為什麼?以祖宗的心來看,那是沒有分別的,都像自己的孩子。這幾篇我們可以先預習一下。好,那今天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