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慧淨法師:彌陀同我三約定(三)


時間:2016/8/12 作者:宗聞

第三,臨終來迎的約定

「臨終來迎的約定」主要記載在《阿彌陀經》,但是《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也都有記載臨終必定來迎的內涵。所以這三種約定,在淨土三部經都有很明顯的說明。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中的第十九願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說: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你只要把這些功德回向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的話,我保證在你臨終的時候來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假設這個人,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但沒有發願回嚮往生極樂世界的話,那他跟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就沒有關係了。因為他不是專念佛,又沒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以這樣的善巧方便,來讓他發願。這樣就跟阿彌陀佛有關係了,就跟極樂世界有關係了。所以第十九願是善巧方便的接引不曉得彌陀的救度,不曉得彌陀的慈悲,不曉得名號的功能而雜修雜行的人的方便願。

若是第十八願,不管有發願、沒發願,當下都是跟阿彌陀佛有直接關係的,因為早已是生命共同體,是佛凡一體,自他不二,以淨土宗專有名詞來講就是「機法一如」。

因此在《阿彌陀經》就說: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也以第十九願的臨終來迎顯示,對念佛人是平生保護,並含蓋著臨終必然往生。

一般人對《阿彌陀經》沒有正確了解,認為平生要執持名號達到一心不亂,這樣臨終阿彌陀佛才會來迎接,這是錯解經文了。

經文是說「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之後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它是有因果關係的,這個叫做「三段經文,二重因果」。

第一段「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是專一不雜的意思,這是因;有這個因,就會有臨終彌陀來迎的果;這個果也成為一個因,有了這個因,是人終時自然心不顛倒。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說:「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現前來迎接我們,然後加持我們,使我們心中不亂,因而就心不顛倒,而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追根究本,都是來自於執持名號;追根究本,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慈悲加佑。全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心、願力、佛力的功能。對平生執持名號的念佛人,阿彌陀佛不是臨終的時候才來迎接,現在的時候就已經親臨攝護了。

因此「來迎」有二種含意:

一種是「平生來迎」,現在就已經來迎,已經攝取不捨了,一直到我們臨終都不改變,臨終則顯現救度我們到極樂世界,也稱為「不始來迎」。不是臨終才開始來迎接我們,是現在就來迎接我們了。這是就第十八願的念佛眾生來說的。

第二種是「臨終來迎」,也稱為「始來迎」,臨終才開始來迎,平生沒有來。為什麼呢?第十九願的人不是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蒙受攝取不捨的利益,但是阿彌陀佛也不捨棄他,臨終也必定顯現來迎接他。因此,這是就第十九願的眾生來講。

攝取不捨的故事

有關「攝取不捨」,我來說明一個故事。

十幾年前,屏東(台灣的南部)有一個蓮友法號叫淨智。她開始學佛時也跟一般人一樣,是雜修雜行的,後來,她看到我們的淨土宗叢書,曉得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念佛就能夠往生,她很歡喜也很感動。她的先生跟二個孩子也都有學佛,所以她就把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門,也介紹給她的先生跟二個孩子,她的先生跟二個孩子也很肯定這個教理。她也祈求阿彌陀佛讓她對彌陀的慈悲智慧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有一天,她看《觀無量壽經》第九觀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她眼睛一亮,心想:只要是念佛的人阿彌陀佛都攝取不捨,她一方面很高興,一方面又懷疑,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那麼我們平常雖然有在念佛,可是睡覺的時候,做事的時候,還有打妄想忘記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是不是依然攝取不捨呢?還是只有念佛的那個時段才攝取不捨呢?

她有這個疑問,希望能得到解答。所以當天晚上她就到佛前去求阿彌陀佛,讓她能夠了解「攝取不捨」的真正含意,之後就去睡覺了。她原本想,跟阿彌陀佛求了之後,或許明天或什麼時候,她會在書中或者聽錄音帶時得到解答,或者在什麼環境之下逢緣觸境而悟到了「攝取不捨」的道理。萬萬沒想到,當天晚上阿彌陀佛就親自示現生動的情境來為她解惑,讓她非常感動,因為這種解釋方式是所有方式當中最好、最貼切、最直接的。

淨智自述:

整個夢境氣勢非常磅礴、十分壯觀,實非筆墨所能形容,沒有身歷其境根本無法想像,我只能做很粗淺的概述。

在一艘堅固無比的大船上,載有許許多多的生活必需品,應有盡有,我和外子還有兩個孩子,全家四人坐在船上面,整座船四周被一個無形的大圈保護住,好像在一個大的透明玻璃球裡面。圈外,浪海濤天,狂風大作,天空漆黑,一片黑暗,而且因風浪太大,船隻經常覆蓋在浪水底下,而在保護圈內的我們,處在此船上感覺像在大地一般穩固,面對圈外這般駭人恐怖的景象卻絲毫不受影響,非常平靜,甚至我內心從來不曾有過此時的安全感,而在整個夢中,我全家四人當時卻並沒有在念佛。

為什麼當時她沒有在念佛,她沒有記載下來,但是她說,儘管他們沒有在念佛,可是這條船還是很穩固、很安全的保護著他們,不受外面一點點的影響,是毫無危險的,是百分之百的安全。阿彌陀佛是以這樣來顯示「攝取不捨」。

這個夢境代表什麼呢?「一片黑暗」表示我們心中的無明,因為無明,所以黑暗。經典上說無明黑暗是凡夫的本性,無明就是沒有光明,而且黑暗比無明更重;我們的貪、瞋、痴、慢、疑、種種的妄想雜念、嫉妒、不平、不滿、苦惱,都是從無明而來的,對我們來講,是從黑暗而來的,沒有比黑暗更深的無明了。

「海浪濤天」,表示貪瞋痴很深;「狂風大作」,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可說是狂風大作,照說這樣是會被濤天海浪淹沒海底的,可是他們沒有被淹死,反而是被光明罩罩住,而且穩固、平靜、安如泰山,這顯示念佛就是乘坐在阿彌陀佛的佛船、願船上,受阿彌陀佛光明船的保護。

這樣的夢境,很貼切的回答她,什麼叫「攝取不捨」。──念佛的時候,固然攝取不捨,沒有念佛的時候,也照樣攝取不捨,因為你是一個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毫不改變的人,所以就攝取不捨。難怪龍樹菩薩就用坐船來比喻念佛的法門。

龍樹菩薩把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歸納為二個法門:一個是乘船的法門,也就是念佛的法門。龍樹菩薩說乘船是容易、輕鬆、安樂、快速而必定到達的。另一個是陸道步行的法門,顯示的是辛苦的,是漫長的,而且是有危險的,也不一定能夠到達的。所以這一個夢境跟龍樹菩薩的這個解釋不謀而合。

另有一個「攝取不捨」的故事,發生在古代的日本。

在法然上人那個時代,有一位比丘為了了解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真意,就到一間寺院去閉關七天,七天中他專一念佛,希望阿彌陀佛為他開示,讓他領悟什麼叫做「攝取不捨」。第一天過去了,沒有感應,第二天過去了,也沒有訊息。一直到第七天的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佛堂之中的本尊阿彌陀佛,來到他的面前,一伸手就抓住他的手腕,一抓就不放了,他被這突然而來的動作嚇到了,當下要逃跑,結果逃不掉,就好像被鐵鍊鎖住了一樣。然後本尊阿彌陀佛就張開嘴巴跟他講,這就是「攝取不捨」。就是說凡是念佛的眾生,都已經在阿彌陀佛的手掌之中,被阿彌陀佛握住了,逃不掉了。你即使逃到地獄,阿彌陀佛也一定要把你帶到極樂世界。而且已經在阿彌陀佛的手掌之中,就跟阿彌陀佛是一體不離的。這像《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翻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他以為已經離開如來掌了,結果始終都在如來掌中,逃不出如來掌。

念佛人已經都坐在阿彌陀佛的願船之中,只要念佛不變,就永遠都在阿彌陀佛的手掌之中。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註解到第七觀「華座觀」的時候,就用問答來解釋阿彌陀佛的攝取不捨:

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系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阿彌陀佛站立在空中,不管任何人,只要回心念佛,就必定當下能獲得往生的身份,這是顯示阿彌陀佛站立在空中的目的、含意。之後善導大師自問自答解釋說,一切眾生之中,佛最尊貴最高無比,阿彌陀佛既然有這個大悲大願大力救度眾生,他為什麼不輕輕鬆鬆的坐著,而一定要站著?回答說:我們都是五濁惡世的罪惡凡夫,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惡,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火已經燃燒過來了,人生無常,一氣不來,就墮落在三惡道的火坑裡了,所以在千鈞一髮之際,阿彌陀佛「立撮即行」,他站著在等我們,緊急中,怕來不及,三隻手指頭一抓就要帶眾生往極樂世界去了,心情是如此急切,所以不會說輕輕鬆鬆的端坐著,是隨時站著等待,而且弓箭步是站好的,手也是伸出來的,你只要念佛,他一抓就要到極樂世界去了。

「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這個「立撮」的「撮」就是「攝」的意思。攝取的「攝」是提手旁,提手旁是五個手指頭,那阿彌陀佛是三隻手指頭就好了,三隻手指頭一提,就能讓我們離開三惡的火坑、六道的輪迴,到極樂世界去成佛,這是以「立撮即行」來彰顯「攝取不捨」的情狀。

有關臨終來迎的典故,我再來說一件我外祖母往生的瑞相。我出家到現在將近四十年了,幫人助念的次數雖說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少數,卻從來沒有看到像我外祖母那種的瑞相。

我外祖母是台南市人,生長在附近一個叫做「喜樹」的海邊鄉村,在那裡看海,遙望過去就是廈門。那個時代,大多數人家生活很苦,海邊的人都是靠捕漁維生的。我外祖母沒有上學受教育,一生很刻苦,但做人倒是很好,很有中國傳統婦女的美德,口德也很好,從來不批評別人,講別人的壞話,或者傳是非;她也很有忍辱的心性,比較不會跟別人計較,刻苦耐勞;同時也為家人構想,好的東西,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用,都先給她的孩子們。

外祖母的晚年與賃居高雄的小舅同住,小舅當時在作生意,對於極樂、地獄的事情,無所見聞。

民國七十五年(1986),外祖母時年八十四歲,因老邁體衰,加上脊椎患骨刺,因此臥床超過半年,無法下床活動。

那時我剛好住在高雄縣的山上(我民國六十六年出家,七十四年農曆二月一日離開佛光山,但還是獨自住在高雄縣的山上),農曆五月間,我有事下山,順便到小舅家,才看到躺在床上的外祖母。當時心想,外祖母的壽命應已將盡,如太陽西落,不可能再好了。但我感覺外祖母心中定然執著放不下,因為我這位小舅再續弦,而小孩卻仍年幼。

那時,我給外祖母一串念珠,勸她念佛。告訴她念佛能讓身體較無病苦,若壽命已盡,阿彌陀佛會接引她到極樂世界,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極樂世界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四季如春;沒有壞人、沒有壞事;既沒有老病死的苦,也沒有其他任何的苦,只有身心無量的安樂。在極樂世界所有事都能如意,並有神通,可以來去自如,而最大的利益,是能和阿彌陀佛一樣具有無量光、無量壽。我跟外祖母說,只要稱名願生,必得往生。不過,因為我住得遠,外祖母是否真心愿生,並常念佛,我就不知道了。

過幾天,我再去看外祖母,她仍然躺在床上。

我問她:「阿嬤,您有念佛嗎?」

答:「有啦!有啦!」

問:「您怎麼念?」

答:「就心裡想著、念著,反正總是這樣」。

我當時就想,阿嬤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一定要讓她有個決定能往生的環境。

可是小舅對佛教並沒有信仰,所以祖母往生的責任就在我身上了。為使外祖母有必定往生的境緣,我找了兩張彌陀立像,並送到高雄裝框。預備一幅懸掛外祖母面前,讓她睜眼就能隨時看到;一幅放在頭部上方,表示阿彌陀佛常在其頂,日夜護持。並拿一塊念佛的錄音帶(當時還沒有發明念佛機),請小舅購買放音機播放念佛磁帶。

總之,要使外祖母眼常見佛像,耳常聞佛聲,而憶佛念佛,相續不斷。然而當時小舅因尚未學佛,不重視此事,放音機一直未買。

農曆六月一日,我想佛像應已裝好框,便到高雄迎請送往小舅家,當時小舅不在,大門深鎖。我就將佛像託放鄰居家,請其轉交。

回到山腳下,我打電話給小舅媽,告訴她要趕緊將佛像掛上,因為外祖母可能即將往生。當晚小舅返家,就立即將佛像置於外祖母前後,果然外祖母一見佛像,就合掌膜拜。小舅媽並說,那天早上外祖母還請舅媽為其擦洗全身,更換新衣,並說明日不用再洗。

隔日(初二)中午過後,外祖母雖然依舊躺在床上無力起身,然時而凝視佛像,時而合掌作膜拜狀。到三點半神情異樣,四點十分突然呈現昏迷狀態。舅媽立刻連絡小舅回來,並輾轉請人通知我。

我六點多接到通知,即於佛前祈請彌陀不捨本願大悲,接引外祖母往生。隨即攜帶引磬、木魚趕往高雄,到達時已七點多。台南的大舅父、大舅媽及三舅媽也趕到了,只見外祖母已被換妥壽衣,雖未斷氣,但已不省人事,唯存一絲氣息。不久救護車到,準備載祖母回台南老家往生,我向祖母作簡短開示後,隨即上車,一路念佛,於晚上九點多回到台南老家。

經過一晚上一早上的開示助念,到隔日(初三)中午過後,祖母依然唯存一絲氣息。我想祖母應有掛念之事,致遲遲不能隨佛往生,便將想法向在場長輩說明。在旁助念的小舅媽當下便合掌跪下,向祖母說:

「阿婆!阿婆!(小舅媽都稱祖母為阿婆)如果阿彌陀佛已來接您,就請您跟隨阿彌陀佛往生;我前幾天跟您所說的話是無意的,您往生之後,我絕對會好好撫養小孩,直到他們成家,請您放心吧!」

這幾句話一說完,原本一直躺著不動的外祖母,立即連續合掌三次,第四次左手提起放在胸前,如手托蓮花的樣子,接著掌心在下的右手也翻掌成接引相,與此同時,呼吸立即停止,臉相也逐漸圓滿紅潤,那時一點二十分。

一室親戚,親眼目睹,皆面面相覷,鹹感驚奇讚嘆,不覺念佛之聲,更加虔誠響亮。九十二歲的外祖父說,從來沒有見過人往生後,臉色這麼好看。

事後三舅媽跟我說:「昨晚(初二)阿彌陀佛的侍者有來。」

我一聽好奇的問:「阿彌陀佛的侍者長得怎麼樣?在哪裡看到?」

三舅媽說:「因為天氣悶熱,大家在室內念佛,我拿一小凳子坐在室外念,正好看到一尊尊排滿虛空,就像佛光山大佛城四周一排排的佛像。」

她的意思就是說,像佛光山的阿彌陀佛大佛旁邊的一尊一尊的小佛,她說那就是阿彌陀佛的侍者,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的侍者都遍滿虛空了。

在《觀無量壽經》就說:「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這顯示阿彌陀佛老早就要來迎接我的外祖母了,同時化佛、化菩薩浩浩蕩蕩已經預先站在虛空上等待了,一直到六月三號中午一點二十分,我的外祖母才顯示三次合掌,接引狀,然後斷氣往生。

我外祖母沒有皈依,沒有吃素,一生也沒有聽經聞法,有沒有念佛、怎樣念,我也不知道。我送念珠給她的時候跟她講什麼法,大多已經忘記了,不過一定是講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極樂世界的清淨安樂,六道輪迴的痛苦、恐怖……等等;當時我的外祖母已無力的躺在床上,無法像我們一樣虔誠有力的念佛,可是照樣往生極樂世界。

一般人都會執著,我的外祖母也曾一直執著不肯離開,但是阿彌陀佛也一直等、一直等,等到我小舅的姨太太跪下來安慰她,要她不用掛念、不用擔心,那個時候她才斷氣,才跟阿彌陀佛去。假設小舅媽沒有跪下來跟他安慰保證,阿彌陀佛會不會一直等啊?還是會一直等,攝取不捨嘛!

我的外祖母已是即將命終的人,即使執著還能執著多久啊!頂多一、二天,非得斷氣不可。那她氣一斷,會不會往生極樂世界?還是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攝取不捨,已經被阿彌陀佛抓住了,即使要逃也逃不開了。何況所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因為佛的慈悲加佑,會使她的心能領悟不再執著,使她的心能放下,並曉得往生極樂世界必定圓滿心中所願,這就是平生攝取不捨直到臨終,進而顯示臨終來迎。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