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慧淨法師:《無量壽經》概說


時間:2016/9/9 作者:修_精進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本次「佛一」要和大家研討的內容是《無量壽經》概說。

《無量壽經》是淨土三經之一,也是淨土三經中最根本的經典。所謂淨土三經,就是《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和《佛說阿彌陀經》。在三藏十二部經典當中,釋迦牟尼佛說到有關阿彌陀佛或極樂世界的經典,統計起來就有二百多部。譬如《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悲華經》、《涅槃經》¨等,都有說到極樂世界,也有介紹到阿彌陀佛。但是,這二百多部的經典都不是我們淨土宗主要依據的經典,淨土宗主要依據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這三部經典。我們是修學淨土法門,根本依據的經典有所謂:「正明正依」、「旁明正依」、「旁明旁依」。

「正明正依」,就是指這部經典的主要內容,是在說明阿彌陀佛的救度,以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所以我們就將它做為主要的依據,這叫做「正明正依」。淨土宗「正明正依」的經典,就是這三部經。

「旁明正依」,就是指這些經或論注,雖然不是專門在解釋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但是它的重點、核心,卻是圍繞著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這樣雖然是旁明,但從外圍來解釋,仍然歸屬在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所以也可以做為正依,這叫作「旁明正依」。

「旁明旁依」,就是說這些經或論注,雖有提到但不是主要在說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像這樣也可以作為淨土三經的補充參考,因此叫做「旁明旁依」。

這部《無量壽經》在歷史上,從後漢一直到北宋初期,共有十二種翻譯本,也就是有十二位三藏法師、高僧大德翻譯過,所以共有十二種版本。但是,因為戰爭或者流傳年代太久,其中有七部已經遺失,現只存留五部,這叫做「五存七缺」。在尚存的五部之中,我們所依據的法本是曹魏時代的三藏法師康僧鎧所翻譯的。這部《無量壽經》分為上、下二卷,經題雖是六字,但也可簡稱為《大經》、《大本》,或《壽經》,因為它是二卷,所以也稱為《雙卷經》。

經過學者的研究,認為《無量壽經》,並沒有十二種翻譯,其中可能有重複的,不過,不管有無重複,現在實際所留下來的就是五種。傳說會有十二種之多,可見這部經在歷史上是經過很多次的翻譯,多次的翻譯表示這部經很受重視,而且這部經在當時的印度,是經過佛陀多時、多次的開講,所以有很多人在傳誦,因此,翻譯的人多、翻譯的版本也多。

現在所流傳的這五部《無量壽經》,它的經名各有不同:最早是後漢時代所翻譯的叫《大阿彌陀經》;第二本是《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第三就是現在我們所依據的,康僧鎧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第四則列在唐朝時代所翻譯的《大寶積經》之內。《大寶積經》裡面有一會叫做《無量壽如來會》,仍分為上、下二卷,這《無量壽如來會》和《無量壽經》的內容是一樣的;第五是北宋時代法賢三藏所翻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總共有這五部。

對淨土其他的經典來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是「根本經」,其他的經叫做「枝末經」,而《無量壽經》是根本經中的根本經。《觀無量壽經》是《無量壽經》的開展,《阿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結論;《無量壽經》主要是在說阿彌陀佛成佛的因和果,以及眾生往生的因和果。論《無量壽經》的根本,就是在講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這四十八大願之中,第十八願是根本願,也叫作願王,因為有四十八願的開展,所以才有《觀無量壽經》的發揮,最後才有《阿彌陀經》結論性的經文內涵。

這五種《無量壽經》的翻譯本,若互相比較,到底是哪一本較優秀?當然,就是現在我們所依據的這本康僧鎧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因為它最為詳細、最為完整。

日本有一位凝然法師,他有寫一篇文,叫做《淨土法門源流章》。在這篇文章里就說:「雖有五本,中國、日本,世多依行、讀誦、講敷、造疏、述義、舉世競玩者,只『康僧鎧』譯《無量壽經》而已。」這段文的意思就是說,不論中國也好、日本也好,在歷史上高僧大德所依據、所讀誦,或是所用來講演、用來註解的,都是依據康僧鎧的《佛說無量壽經》,而不是依據其他四部的《無量壽經》;也就是說,雖然有五本,但歷史上高僧大德都是依據康僧鎧所翻譯的這本,所以是最優秀、最完整、最詳細的版本。

其次就是唐朝時代菩提流支所翻譯的《無量壽如來會》,接著是北宋時代法賢三藏所翻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最後就是漢朝以及東吳所翻譯的其他二本,也就是《大阿彌陀經》以及《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

這五部經的差別,是以經文內容是否完整為主,若將康僧鎧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和其他版本比較,當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齊整、完備。但是和其他四部《無量壽經》比較起來,就已經是最完整了。

所以自古以來,我們淨土宗的高僧大德、歷代的祖師,都選定康僧鎧的《佛說無量壽經》作為主要的依據,並以其他四部經,做為補充的解釋;也就是說,這本《佛說無量壽經》沒有講到,但其他四部經有說到的,就參酌其他四部經來補充。

但是,它的骨幹還是《佛說無量壽經》,以此作為根本的原則和依據。其他四部經所說,若是和《佛說無量壽經》有所不同,就以《佛說無量壽經》為根據、標準。因此,我們現在修學淨土宗,不管是出家眾、在家眾,當然也要像歷代祖師大德一般,以康僧鎧所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作為我們研究教理的標準。然後,再參考其他四部經作為補充。

近代,約一百多年前,在印度北方的尼泊爾,有發現到梵文本,也就是印度原文的《無量壽經》。但是,這部印度文的《無量壽經》,沒人知道它是在什麼時代所寫成的。

現在,有很多學者在研究,約一百二十多年前的1894年,英國有一個馬克斯穆勒MaxMuller博士,將這部梵文本的《無量壽經》,翻譯成英文,收錄於《東方聖書》第四十九卷;又在一百零七年前的1908年,日本也有一位南條文雄博士,將這印度的梵文本翻譯成日文。

但是,這部印度梵文的原本,和現存的五部漢文本來比較,仍有很多缺漏的地方,甚至也比唐譯的《無量壽如來會》遜色,所以,還是康僧鎧所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比較完整、齊備,文句也較優雅。因此這本梵文本也不能作為我們淨土宗教理的基礎和標準;總之,五本漢文的翻譯本和這部印度梵文的原本合計六本,在這六本之中,我們的依據還是比較完備的《佛說無量壽經》。

因此,我們這個法脈的祖師:像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全部都依據康僧鎧的《佛說無量壽經》。乃至其他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他們在研究淨土的教理,在引用《無量壽經》的時候,一樣也是依康僧鎧所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作為根據。因此,這部經就是我們淨土宗,淨土三經的根本經。

為什麼歷史上會有十二種的翻譯本?為何現存的六種版本中內容有同、也有異呢?表示這部經在印度就有很多時代、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在課誦、在傳持。在古代,都是口耳相傳。等到有文字記載,是在好幾百年以後,因為經過長久的時代,也經過這麼多人的傳誦。所以在傳授、記錄的過程中,版本多內容難免就會有不同的地方。

不過,它的核心、它的宗旨,彼此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別。也就是說,這六部《無量壽經》都在說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莊嚴,都在說阿彌陀佛慈悲、平等的救度,都沒有離開這個根本和宗旨。

《佛說無量壽經》分上、下二卷,上卷的文字,包含經題總共有八千三百八十二字,下卷有九千零五十二字,總共是一萬七千四百三十四字。就這版本而言,因保存的地方不同,在文字上,也有幾個字的差異。譬如《大藏經》的刊本,以及我們現在的流通本,甚至韓國的《高麗藏》,我們中國的《龍藏》,這些藏經的文本中,可能在某些地方,文字會多一字或少一字。就像《無量壽經》「發起序」里的《釋迦出世本懷文》,其中有一句「欲拯群萌」。有的版本是「欲拯濟群萌」,多一「濟」字,其實「拯」也好、「拯濟」也好,意思都一樣,就是救度的意思,只是字句的差別。

現在開始介紹《無量壽經》概要,略分十段來作簡介:

一,如來出世本懷經;

二,彌陀因地之發願;

三,彌陀因地之修行;

四,彌陀果地之莊嚴;

五,眾生往生之因果;

六,釋尊勸誡惡行善;

七,釋尊誡信疑得失;

八,釋尊勸往生極樂;

九,釋尊囑流通念佛;

十,釋尊使此經獨留。

先以這十段文簡略介紹整部《無量壽經》的概要,然後再舉出五段重要的經文,因為這十段文只是簡略的介紹,但是,它重要的經文,則必須另外再做較詳細、慎重的解說。重要的經文有五段,就是:

第一、釋迦出世本懷文

經文說: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第二、第十八願願文

第十八願是「念佛往生願」,也是四十八大願的根本願,總共有三十六字: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第十八願文在整個《無量壽經》上、下二卷之中,是最為重要、最根本的,所以,我們也要特別來研討。

第三、第十八願成就文

總共四十字,和根本願第十八願有同樣的重要性,經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四、《無量壽經》付囑流通文

是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的「流通文」,這段「流通文」和第十八願的「成就文」,也同樣重要,因為,這段文等於是第十八願的歸結,說明第十八願的功能、力用,總共三十二字,經文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第五、《無量壽經》特留之文

當《無量壽經》快要結束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以非常慈悲、懇切的心,告訴我們,即使到了法滅時代,也就是末法萬年以後,所有的經典,三藏十二部經的教法都消失了,連三寶的名稱,三界六道、因果輪迴的教理也完全沒有人知道了。那時候,釋迦牟尼佛為了悲愍輪迴眾生未得解脫。因此,特別以他的神通願力,將這部《無量壽經》流存在世間,使它永遠存在。所以這段文就《無量壽經》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段文說: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釋迦牟尼佛慈悲哀愍,特別將這部《無量壽經》單獨流傳在世間百歲,文面上是一百年的時間,但是這「百」,不是數目字十、百、千、萬的百,而是指長久的意思,所以在《無量壽如來會》就說「永住不滅」,將這部經永遠流傳存在世間、不使消滅。在梵文本也說:「一直流傳,不使它消滅,讓眾生可以得到最高的利益。」

這一次的「佛一」,我先簡略的分為十段來簡介《無量壽經》。

第一、如來出世本懷經

每一部經開始,都有〈序分〉,接著是〈正宗分〉和〈流通分〉。序分可分為二種:一種叫〈證信序〉,另一種叫〈發起序〉。證信序就是在證明這部經確實是佛所說的,它有時間的證據、地點的證據、聽眾的證據,以及對機眾,紀錄者的證據,這叫做證信序六成就。

「證信序六成就」即是「聞、信、時、主、處、眾」。「聞」就是指阿難尊者,他親身聽佛所說《無量壽經》的內容,所以是可以相信且無需懷疑的,這叫做「聞」和「信」,再來就是「時」,就是某一個時間,「主」是指釋迦牟尼佛,他是主要的講說者,「處」是在某一個處所,「眾」是對大比丘、大菩薩等這些大眾所說的,這叫做「聞、信、時、主、處、眾」。

凡是每一部經的開始,都有「證信序六成就」,那《無量壽經》的「證信序六成就」,是怎樣說呢?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又與大乘眾菩薩俱¨。

我聞就是「聞」,如是就是「信」,一時就是「時」,佛住王舍城,就是「主」和「處」,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大乘眾菩薩的眾菩薩,就是「眾」。

這裡的菩薩眾,都不是普通的人物,也不是小乘的菩薩,全都是大乘的菩薩,經文形容說:「來會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示現八相成道之化儀。」也就是說,來聽釋迦牟尼佛解說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四十八大願,以及解釋極樂世界如何莊嚴的這些菩薩眾,都和普賢菩薩一樣,能以大願行,示現八相成佛,並倒駕慈航來救度眾生。因此,這些菩薩都可以和釋迦牟尼佛一樣顯化成佛來救度眾生,像這樣的大菩薩都來參加這次會座,都來聽釋迦牟尼佛解釋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

接下來有幾句經文可以讓我們體會到阿彌陀佛主動、平等、無條件的要將功德惠賜給我們,要消除我們業障的殷切之心。這幾句經文,我們若銘記在心中,好好的體會,就可以領悟到阿彌陀佛的慈悲,以及阿彌陀佛和我們的關係。讓我們在修學淨土法門時,能夠很安心、很法喜的來稱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些經文我將它分為五句,就是:「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孝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彌陀是我不請之友。這些菩薩全都是學佛的悲心、學佛的風範,佛的悲心就是「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類就是指我們罪惡生死凡夫,佛,是非常尊貴高尚的,不是我們凡夫有資格可以和他並肩同行、平起平坐、可以和他做朋友的。因為我們不是羅漢、也不是菩薩,我們不夠資格,因為我們是在六道中輪迴,貪、瞋、痴具足、煩惱、業障深重的凡夫,哪夠資格和佛作朋友呢?當然也不知道有佛願意來和我們做朋友,但是,佛卻不嫌棄我們,主動來找我們,要來和我們做朋友,要來救拔我們,這叫做「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彌陀為我荷負重擔。佛主動來作我們罪苦眾生的朋友,既是朋友,朋友有互通有無,甚至共患難同甘苦的情義。我們眾生有擔不起的重擔,他替我們擔起來。我們眾生有什麼擔不起的重擔?我們有生生世世以來殺生的重擔,生生世世以來我們都曾殺過生,殺雞、殺鴨、殺豬、殺牛、殺魚、殺鳥,甚至殺人,而且所殺之眾生不計其數。

請問蓮友,我們有殺生過嗎?(有),我們有殺過人嗎?這世我們沒有殺過人,但是,曠劫以來、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我們曾殺過人,而且,讓我們所殺的人,不管是善人、惡人,都不計其數。同時我們也不計其數的偷盜、毀謗及侮辱對方。也就是殺、盜、淫、妄,這四種根本的罪業,我們都曾不計其數的做過,所以罪業非常沉重。

請問,從小到現在,我們有說過謊話嗎?(有),曾說過別人的是非嗎?(有),有拿過不應該拿、賺過不應該賺、有借而不還嗎?曠劫以來這些都不計其數,這種業重不重?(重),我們擔得起嗎?(擔不起),所以我們的結果會在哪裡?在三惡道里。即使離開三惡道,出生在人間或者天上,如果這些業還沒有還清,永遠都會在六道中來來去去無法出離。想要出離六道就必須要將這些業還完,或者要勤修戒定慧,等完全熄滅了貪瞋痴,才不會被這些業所障礙。

因為我們今天所做的功德,無法抵償昨天以前的罪過;今世所累積的修行,無法抵償過去無量世的罪業,所以我們擔不起、也還不完。現在阿彌陀佛要來做我們的朋友,要來擔我們的重擔,為我們負責、替我們還業債,這叫做「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彌陀施我不請知法。將這些我們不知道要去追求的彌陀救度之法,主動介紹給我們,推薦給我們。當我們沒有能力、買不起、無法接受時,他就不講條件,白白送給我們、布施給我們、惠賜給我們。這叫做「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彌陀孝我如其父母。這些可以顯化成佛的菩薩,他們都效法阿彌陀佛,因此,他和我們眾生是什麼關係?他以什麼姿態來對待我們眾生呢?就是以「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的關係,將我們罪惡生死輪迴的眾生,當做他的父母,而以很誠心、很純樸,出自內心真誠的來孝順我們。對我們非常的孝、非常的順,隨順眾生、孝敬眾生,比孝子孝順父母還要超越百倍、千倍以上的孝。所以我們雖然恭敬諸佛菩薩、禮拜諸佛菩薩、供養讚嘆諸佛菩薩;但是,諸佛菩薩也是在供養著我們、孝順著我們,以不請之法,來惠賜給我們。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彌陀視我如他自己。就是說這些菩薩進一步將我們十方眾生,看作他本身,所謂「視人如己,愛人如己」。還在因地的菩薩都以這種心態來對待眾生了,何況已經成佛的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出自內心的真誠、是自自然然,沒有任何造作的。

以上說到《無量壽經》的證信序,接下來要簡略的介紹發起序,這部經發起的因緣。也就是佛為什麼要說這部《無量壽經》?他的動機與目的,這叫做發起序。發起序就每一部經來說,都有不同的因緣,《無量壽經》發起的因緣不是小因緣,是有非常殊勝的大事因緣,所以佛才講這部《無量壽經》。

《大智度論》說:

譬如須彌山,不以無事,及小因緣,而能令動,佛亦如是,大因緣故,而有所說。

佛陀每天的生活,除了說法,就是處在寂靜、禪悅之中:因為佛時時刻刻都安忍於「真如實相」之境,內心非常寂靜,既不起煩惱以及妄想雜念,也不受外界色、聲、香、味、觸、法、順境、逆境等種種因緣而浮動,所以,恆處在寂靜之中,要不然,就是說法,而且說法必須要因緣具足,他才會開金口,恆順眾生講經說法。

佛是在什麼因緣之下,來說這部《無量壽經》呢?經典中說,在一萬二千位的大比丘,以及無量的大乘菩薩眾聚會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特別顯現出一種非常莊嚴光彩的相貌,而且充滿著非常歡喜的心情。

當時的阿難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有二十五年的時間,都跟隨在佛的身邊,凡是佛所講說的經法,阿難尊者都親身聽聞,他的記憶力很好,可以說過目不忘,而且也是經耳不忘,只要一聽聞,就永遠不會忘記。

那個時候,阿難尊者覺得很特別,感覺有很大很重要的事即將要展現,他就問佛陀說:「自從做您的侍者以來,我從來不曾看過釋尊您的面容像今天這麼光彩、心情這麼喜悅,是不是佛陀您要來顯示救度眾生的大願、以及開講救度眾生的大法呢?」

那時,釋迦牟尼佛非常稱讚阿難尊者,說:「你真是有智慧,可以把握機緣,來問我這個問題,你這請法的功德,勝過供養一恆河沙的阿羅漢。因為你的請問,讓我來開示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救度眾生的法門。這個法可以使十方眾生,得度生死輪迴,並快速成就佛道。」讚嘆阿難尊者之後,釋迦牟尼佛就在這機緣之下,在這些大比丘、大菩薩聚會的場合之中,開示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妙法。

《無量壽經》的發起序,有一段文,它的核心、重點就是在說,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這段文叫做《如來出世本懷文》,總共有三十二字,請大家合掌隨我念: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段《如來出世本懷文》是發起序的主旨。因此,這部《無量壽經》也叫做《如來出世本懷經》。

這三十二字經文的內涵,非常的深奧,非常的重要。尤其是最後兩句,「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總共十一字,也有經本說是「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減一字,總共十字,但是,意思相同。

這兩句經文是在說明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現在這世間,他的目的在哪裡?動機在何處?所以非常重要,也可以說是整個佛教、整個淨土宗的基礎。因為有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才開演出淨土法門的教理,才能讓我們在這一世得到安心,來世能往生極樂世界,不久就可以成佛。

我們不論出家眾也好、在家眾也好,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所謂學佛、成佛,就近程來說,先要脫離三界六道輪迴;以究竟的目標來講,則是要成佛;若以聖道自力法門而言,單單解脫生死輪迴就非常困難,即使有能力脫離三界六道輪迴,但要成佛,仍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考驗,而且這是要從他可以降伏煩惱、斷除見惑算起,要不然,都在六道里輪迴,解脫無望。

唯有我們淨土門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決定可以在今生今世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看康僧鎧所翻譯的《無量壽經》,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這個道理,讓我們修學淨土的人,對於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有信心,得安心。而沒有任何不肯定或任何模稜兩可的疑慮,可以非常清楚、非常確定的,我們今生今世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簡而言之,使人往生極樂世界不僅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也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世間,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的目的,更是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

就佛門弟子來說,我們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此身來脫離六道輪迴。因為,若沒得到人身,就無法聽聞佛法、進而依靠佛法來解脫輪迴。現在這地球上,有七十億左右的人已經得到人身,但是假使沒有學佛,仗佛願力來脫離輪迴,那這些人要等到何生何世才能永離苦海?豈不是這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將一直持續下去?

所以我們人生的目的、我們學佛的目的、我們出家的目的、我們修行的目的,全都是為了要了脫生死、成就佛道這一件事。而了脫生死、成就佛道,是世間上最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依據《無量壽經》所說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救度之法,就「只要念佛」。

只要念佛,今生今世就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自然就能快速成佛。這些道理,全都在康僧鎧所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裡。

所以其他人翻譯的淨土經典,只能參考,不能做為依據。若沒有依據康僧鎧所翻譯的《無量壽經》,而依據其他的經典,或者根據現代人所編輯的會集本,那我們就不能得到安心和信心了。再者,因為這會集本,已經將五部的經典,尤其是康僧鎧這部《佛說無量壽經》,整個體系、整個組織架構,以及邏輯順序,全都打亂了。

若是康僧鎧這部經,教理的組織架構,就非常清楚完整,說出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無絲毫摻雜、不混亂,而且四十八願的願文和成就文,可以說是兩兩相對,非常符合因和果。但是,現在的會集本,在這方面都已經混亂、模糊,看不出了。所以希望我們淨土宗的行者,必須依據康僧鎧的《佛說無量壽經》,不要依據凡夫編纂的會集本。這發起序是在說明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堀山(也就是靈鷲山),進入大寂定,顯現殊勝的顏貌,也就是在顯現和阿彌陀佛一樣的威嚴、慈祥的莊嚴相,展現著非常歡喜、非常滿足的心情。也好像只要把這個法說出以後,他一生的任務就完成了一般。因此,這段文叫做《如來出世本懷文》,這部經叫做《如來出世本懷經》。

第二、彌陀因地之發願。

接著進入「正宗分」。釋迦牟尼佛又繼續介紹阿彌陀佛發願的內容,這段文在康僧鎧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裡就說: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這一段文就是在介紹阿彌陀佛因地發願的過程。

淨土法門主要的依據經典是淨土三經,加上祖師的論疏,就是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以及道綽大師的《安樂集》、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我們已將這些經、論、疏會集起來,編輯為一本,叫做《淨土宗聖教集》。凡是學淨土法門的行者,希望都能請一本回去研討。上述這段文是在《聖教集》的五十八頁到七十三頁。

釋迦牟尼佛說:「在過去無央數劫以前,有錠光佛、光遠佛等,總共五十三尊佛,相續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教化度脫眾生,使無量的眾生得道以後,這些佛才一、一進入涅槃。」

到了第五十四佛,也就是世自在王佛,出現在世間說法、救度眾生時,有一位國王,聽到佛講經說法之後,他就發大菩提心,要上求無上佛道,要下救無量眾生,並且捨棄王位,發心出家,捨棄他的名利、地位,和五欲的參加,來作一個生活簡單、樸素,心境非常寂靜的出家修行人。

他當時的法號叫做法藏比丘、或叫法藏菩薩。為什麼呢?因為,法藏菩薩他在世自在王佛的座下,已經證悟到「無生法忍」,也就是聖種性的菩薩。聖種性菩薩的位階,是指十地當中的第八地到第十地,所以,法藏菩薩這時已經是聖種性十地的菩薩。

《無量壽經》中說,法藏菩薩「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也就是說,法藏菩薩有著非常高超的智慧、能力和非常勇猛、精進的修持。可以說,在當時是超越所有的修行者,是沒有人可以和他相比的,這是《佛說無量壽經》所形容的法藏菩薩發心修行的情形。

若是依北宋法賢三藏所翻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就說:

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也就是說,法藏菩薩在當時,無論是就信心來說,或是對佛法的了解來講,全都是第一的,而且過耳不忘,聽過、看過就永遠不會忘記。同時他的修行,他的精進,他的智慧,和他所發的菩提心,也都是最殊勝,最第一的,當時的修行者,都無法和他相比。

法藏菩薩出家的目的,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因為當時他已經證悟到「無生法忍」了,所以他的天眼可以徹見十方世界,又經過世自在王佛的加持,因此,經典中說他能徹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並且依此以五劫的時間,來思考、攝取,莊嚴他將來要成就極樂世界的清淨之行。在這當中,他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廣發了四十八大願,並將這四十八大願的內容都詳細的說出來。這段經文就是法藏菩薩因地發願的過程。

當然,我們知道四十八大願中有一個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也叫做願王。若論四十八願,每一願都非常重要,如果有一願缺少或沒有完成,這樣就沒有極樂世界,也沒有阿彌陀佛。因為,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為了眾生,每一願都要成就極樂世界的莊嚴,每一願都要完成阿彌陀佛他本身以及救度眾生的功德,所以每一願都要成就。這樣,整個阿彌陀的佛極樂世界,以及救度眾生的功德才可以整體顯現。

在四十八願當中有三個願對我們來說更有重要而直接的關係。這三個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一願和第二十二願。

第十八願是我們往生的正因,也就是說我們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若沒有專一念佛,沒有完全依靠阿彌陀佛,而去修其他的行、念其他佛菩薩的名號或咒語、靠其他的法,這樣要往生就很困難,甚至無法往生。

所以第十八願,就是十方眾生往生唯一的正因,有這個正因,就決定百分之百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不管聖人、凡夫、不管善人、惡人、不管出家、在家,只要念佛,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現生之時,就蒙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捨,臨終之時,不管我們有無病苦、是否昏迷,阿彌陀佛都會顯現在我們面前,將我們迎接到極樂世界。

所以,對我們眾生來說,我們所要負責做的,就只是專一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就會負責以攝取不捨的光明來保護我們,臨終現前來將我們接引往生,這就是第十八願。

第十一願,也就是成佛的願。願文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不成佛、不成就極樂世界便罷,一旦成佛、成就極樂世界,他就能使得凡是念佛到極樂世界的眾生,當下就進入滅度。滅度就是涅槃、成佛的意思。所以,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成佛,這是第十一願的內容。

請問我們蓮友,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有?(成佛了),那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是不是每一願都全部成就?(是),那第十一願這成佛的願,有成就嗎?(有),這樣我們若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不是當下就可以領受到第十一願成佛的功德,是不是?(是),要另等一段時間嗎?(不用),因為,阿彌陀佛第十一願已經成就了,所以不用另外等候時間才成佛。

因此,不管我們眾生的身份、智慧、根器如何?是善多、善少;或者惡深、惡淺,這都不管,只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當下我們就能進入涅槃,就會成佛。

所謂滅度、涅槃或成佛,意思都是一樣,就是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當下,我們貪、瞋、痴的煩惱,以及萬古以來所累積的罪業和業障,當下就能完全徹底斷除,佛性當下就能完全顯現,而且具足所有的功德和智慧型。

所以說,八萬四千陀羅尼,三明六通當下完全顯現。為什麼?因為那是我們本性所具足的,所以不需要向外去學習,也不是說要經過多久的時間,才可以完成。

我們的佛性和諸佛菩薩的佛性,都完全一樣,沒有比較少、沒有比較差。只是佛已經成佛,我們還沒有成佛,我們還被貪、瞋、痴的煩惱所蓋住,被業障所障礙,所以本身所具足的佛性,所具足的三明六通,所有的陀羅尼,都無法顯現,如果到極樂世界,自然就能顯現。

就好像黑暗遇到光明,百千萬年來的黑暗就會在一剎那之間消失。明來暗去、暗去明來,當下一片光明。我們的貪、瞋、痴也好,萬古以來所做的罪業也好,就像黑暗;而極樂世界本來就是充滿光明燦爛的無量光明土,所以,一旦到了極樂世界,我們這如萬古長夜的黑暗,遇到阿彌陀佛燦爛的光明,黑暗當下就會消失,就和阿彌陀佛一樣,一片光明。

黑暗往哪裡去呢?其實黑暗無來無去,黑暗是虛假的,本來就不是真實的,就好像做夢,醒來時夢就完全不見。你若要問,這夢跑哪兒去?它是無來無去的,夢是我們眾生的妄想、是虛假的,如果沒有醒過來,萬古都在作夢,若是醒過來,萬古以來的夢當下就完全消失了,這就是第十一願,也是成佛願的內涵。

第二十二願是「一生補處,倒駕慈航」的願,為什麼呢?到極樂世界雖然我們已經證悟佛道,和佛一樣是無量壽、無量光,不過,一個淨土只有一尊佛,所以其他的聖眾,即使有成佛的功能和資格,但也要降到下一個位階,作為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就好像太子他雖已有資格可以做國王,但是,他的父王還沒退位,還未駕崩,他就暫時處在東宮的地位,必須等到原來的國王退位,他才能登基做國王。

菩薩要成為佛,最後的位階就是一生補處,也就是這一生他已經在候補佛位了,不必等到第二生,或者十世、百世、千世之後。不過,若是往生極樂世界,要成佛就必須要到其他國土去顯化成佛。

為什麼?因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無量壽。既然無量壽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呢?而且,有些經典說,阿彌陀佛的涅槃是就某種根機的方便說,若論極樂世界是報土,報土是有始無終,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所以,是有開始而沒有結束的時候,永遠都是報身佛。

因此,四十八願之中,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一願和第二十二願。其實每一願、每一願都非常重要,只是說這三願是比較根本性的,尤其往生正因的第十八願。

極樂世界不管有多殊勝,境界多高超,我們若不能往生,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就都沒有關係了。但如果我們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境界如何,就都和我們有深密的關係了。

所以,第十八願最重要,因此,我們學習淨土法門的人,首先就應該要了解第十八願的內容,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今生今世得到信心和安心,而且知道決定往生、決定脫離六道輪迴之後,從此就會專心一意的想佛、念佛,而永遠不會退轉,這叫做憶佛、念佛。

在《佛說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之中,我們知道,第一願是「國無三惡道願」,就是說,阿彌陀佛若是成佛,他的極樂世界是沒有三惡道的,意思就是要讓我們十方眾生,先有一個安心。我們十方眾生最恐懼的、最驚怕的、最顧慮的就是因為我們有罪業,將來會墮落三惡道,那要怎樣才能避免墮落三惡道?有什麼地方可以讓我們不墮落三惡道?

阿彌陀佛知道我們眾生的心理,首先,要使他的極樂世界,是無三惡道的地方,所以只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罪業就會消除,不可能再去六道輪迴,更何況是墮落三惡道呢!

現在我們再以宋代所翻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作為補充。經中說: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思就是說,極樂世界不但沒有三惡道,而且已經或將要墮落在三惡道的眾生,阿彌陀佛都要將他們救到極樂世界,不但使他們離開三惡道、離開六道輪迴,而且要使他們快速成佛。所以,不只沒有三惡道,而且可以救度三惡道的眾生。

這段願文,至少顯示二點:

第一點就是說阿彌陀佛要救度的是十方眾生,希望十方眾生都能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這顯示阿彌陀佛的願,就是弘願,是非常弘廣,非常徹底,無邊無盡的悲願。

十方眾生之中,若已在佛法界內,已經成佛,就無所謂救不救,若是三聖,聲聞、緣覺和菩薩,也無所謂救不救。不過這三種聖者,如果想要快速成佛,也要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快速達到目的。

再來就是六道的眾生,因為三界是火宅,六道是苦海,所以三界六道的眾生,無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都是心不安穩、充滿恐怖,都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因此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盡九法界所有的眾生,包括阿鼻地獄這種最極苦的眾生,阿彌陀佛都要救度,而普願一切眾生皆生極樂世界,不願獨留一人在娑婆繼續輪迴,這就顯示阿彌陀佛的悲願非常深廣。

第二點則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門檻的,同時是完全靠阿彌陀佛的佛力離開六道、離開地獄,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半點我們眾生的力量。

論三惡道的眾生,他怎麼有能力可以修行呢?要叫三惡道的眾生開悟,是不可能的;要請三惡道的眾生懺除罪業,也不可能;要三惡道的眾生持戒清淨,也不可能;要三惡道的眾生斷除煩惱,也是不可能的;要三惡道的眾生念佛念到可以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或者得到清淨心,才可以往生,更是不可能。更不用說,要他以多大的善事、多少的功德來回向,來做條件交換,阿彌陀佛才要救他。絕對不是這樣的,因為三惡道的眾生,尤其是在阿鼻地獄,完全只有受苦,怎麼會有時間來思惟、受持、來行善積德呢?沒有那種環境,也沒有那種心力,所以這就顯示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是完全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所以,像這樣沒有辦法向他們開條件的三惡道眾生,阿彌陀佛都要把他們救到極樂世界了,這就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不講條件的,沒有門檻的,是白白的要將他們救度到極樂世界的。

即使我們世間的人,或者天上的天人,有這種智慧型可以思考,可以精進的受持。但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因為可以讓我們精進的這種智慧型,還是在三界裡流轉的智慧型,它是沒有力量可以讓我們出離三界的。只有靠阿彌陀佛的功德,才能讓我們離開三界往生極樂。對我們來說,就是有智慧型、有修行,但都不足以當依靠。那要怎樣靠阿彌陀佛呢?就是淨土宗宗旨所說的「專稱彌陀佛名」,因為阿彌陀佛就是以名號來救度眾生,我們要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就要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是平生之機,那就一生念佛,若是臨終才遇到這法門,即使十聲也好、三聲、一聲也罷,甚至嘴巴無法張開,只有心中一念,願意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樣當下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從今以後就以這種信念,來想佛、來念佛,這樣說起來,就沒有任何的條件,沒有任何的門檻。這也顯示,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如果需要靠自己的力量,這些眾生就都不可能往生了。

再說,我們雖有智慧型。但這智慧型是無法讓我們脫出三界的,無論我們多麼有智慧、有學問、有道德、有人格,甚至有修行,到臨終的時候,這些都沒有半點力量可以讓我們離開三界。我們照樣都會受到生生世世以來貪、瞋、痴的煩惱,以及業障所障礙,而被綁到三惡道中,被牽引到六道輪迴。

所以我們的智慧型,我們的修行,根本無法使我們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因為,我們所修的行,若沒有斷除煩惱,都是有漏的功德,是虛假的雜善,要靠這種功德離開三惡道是不夠力、是不可能的,何況要進入極樂世界,那更加不可能。因為,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是報土,要進入那種境界,即使地上的大菩薩,也要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文殊、普賢菩薩,他們都要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也祈求阿彌陀佛,來消除他們往生的障礙。因此,唯有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才能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

在法藏菩薩要發四十八大願以前,他有先說出一個總願,以這總願來包含四十八大願。經文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阿彌陀佛他決定要上求菩提,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然後來廣度十方眾生,所以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一切有恐懼的眾生,都要使他們大安心、大歡喜。

我們有什麼樣的恐懼呢?我們有墮落三惡道的恐懼,有六道輪迴不能脫出的恐懼,甚至有不能成佛的不愉快。阿彌陀佛說,這些他都為我們來解決,使我們安心、使我們滿足,這叫「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各位蓮友,對於墮落三惡道,我們會驚怕嗎?(會),若沒有離開六道輪迴,即使能做人,也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的八苦;就是出生在天上,不管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到了天人要壽終的時候,也有五衰之苦,好像要墮落地獄一般的痛苦。

所以說,未出六道輪迴,就會有八苦的不安,也有天人五衰的恐怖,這樣說起來,凡是六道的眾生,都有恐懼不安。各位蓮友,我們有這種恐怖嗎?其實只要還沒成佛,我們的心都會有所不安。這種恐怖不安,要靠誰來讓我們安心呢?(靠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在這裡,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阿彌陀佛又說: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到我國,快樂安穩。

這段文,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的總願。阿彌陀佛說當他成佛的時候,所發的願,是非常深遠高超的,他所成就的國土,是十方世界國土之中最為第一的,不論是聖眾也好,或者聖眾所成就的果報也好,或是極樂世界的依報,譬如: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八功德水、天雨妙華等等,這種種依報、正報的莊嚴,在十方世界之中,是最為第一的。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顯明「總求最勝」。顯明阿彌陀佛他將來所成就的國土最為殊勝。所以「國土第一」這四字也叫做總求最勝,也表示極樂世界的一切都是最殊勝、最超越,而且是絕對的境界。沒有任何世界能和他作比較,所以接著說「其眾奇妙,道場超絕。

因此,阿彌陀佛成佛以後,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說:

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殊勝微妙,是超越十方一切世界,所以「國土第一」是就總體來說。接下來就分別來說明:

「其眾奇妙」,顯明「聖眾第一」。其眾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聖眾,「妙」就是不可形容,不可思議,我們若往生極樂世界成為聖眾之後,會怎樣奇妙呢?極樂世界的聖眾比起諸佛淨土的聖眾是超絕無比的,所以叫做「其眾奇妙」。

「道場超絕」,顯明「成佛第一」。「道場」就是成佛的意思,所以,成佛另外一個名詞叫作「坐道場」。這裡說「道場超絕」,就是指到極樂世界成佛是超絕於十方淨土的,若是依十方淨土來說,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那麼久長的時間。而且,在位階上,要先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然後到等覺菩薩,最後進入妙覺,才可以成佛,這是一般淨土的成佛的過程。

但是,在極樂世界不必經過這些過程,是遠遠超越這種境界,也就是說,在時間上不必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是當下即可成就。在位階上,也不需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當下就橫超到佛的境界,這就是成佛超絕的地方。

「國如泥洹」,顯明「快樂第一」。「泥洹」就是涅槃的意思,本來涅槃是指正報、本身證悟佛性而言。涅槃是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無始無終,無有變化,永遠常住,永遠存在,也沒有經過造作,純粹自然,所以就沒有任何的煩惱,沒有任何的業障,沒有任何的污染,純粹一片清淨,徹底的安穩和快樂。

但是,阿彌陀佛說他依報的國土,也和正報一樣,是涅槃的境界。這樣說起來,極樂世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凡是到極樂世界,就會脫離生死、證悟佛性,就自自然然進入涅槃,沒有經過加功用行等造作的過程。所以說「國如泥洹」。

涅槃本身是充滿不可思議的快樂,所以到了極樂世界是如同《阿彌陀經》所講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國如泥洹」就是快樂第一的意思。佛的樂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是法界當中最高的快樂,以我們善惡凡夫來說,最高的樂是什麼?所謂食色性也;以修行來講,入第三禪是勝過世間的五欲之樂。可是如果跟佛來比,這種樂是不究竟的,是會變動的,只有涅槃才是最高、最妙、最究竟的樂。

「而無等雙」,顯明「總結最勝」。總結的來顯示,無論正報、依報,方方面面,極樂世界的殊勝都不是十方淨土所能比擬的,所以說「而無等雙」。善導大師贊言:「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最為精。」就是說十方淨土雖然清淨、光明、莊嚴超勝,但是,依然無法和極樂世界相比。法藏菩薩在因地還沒有成佛的時候,就已經先發出這樣的誓願,當然到他成佛的時候,極樂世界就會是這樣的境界。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顯明「攝生最廣」。阿彌陀佛要成就這樣的淨土,並不是顯示他要和人競爭,也不是為了本身的名利和參加,而是為了愍哀十方眾生,要救度一切眾生到極樂世界去參加成佛的涅槃之樂。所以「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阿彌陀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憐憫十方眾生,而發願要度脫十方一切眾生,所以這一句顯明攝生願心最廣,一切眾生他都要救,不留任何一個眾生再去輪迴,可以說無窮、無盡的悲心,無量、無邊的救度。也顯示建立國土第一之本懷在於廣度十方一切眾生。

「十方來生」,顯明「生者最多」。以十方淨土來講,顯示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最多。

「心悅清淨」,顯明「信心最純」。心中對彌陀的信順是無疑惑雜染的,這裡顯明信心最純;也顯明往生極樂世界是歡喜的要往生,不是勉強的,所以說「心悅清淨」。

「已到我國,快樂安穩」,顯明「獲益最勝」。是說當他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要使他像佛一般的快樂、安穩、不變動。所以快樂安穩就表示得到的利益是最殊勝的。因為,「快樂安穩」只有佛才能擁有,我們世間的快樂都是無常、變化的,而且「樂」和「苦」是一起的,所以叫做「壞苦」。當快樂一旦過去,自然就帶來一種寂寞,一種無聊,一種不可形容的不愉快。即使是天人的樂,福報一盡,樂就馬上變成為苦,所以在世間上,沒有快樂安穩可言。唯有到佛的境界,到涅槃的境界,才能真正的安穩。既然安穩就沒有變化,不會變動,唯有成佛所得的涅槃之樂,才是沒變化,不會消失。所以,這八句經文,就可以顯示阿彌陀佛悲心的廣大,極樂世界的最勝第一。

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說: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所以,一切眾生沒有往生便罷,一旦往生,他的成佛,是不用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也不必經過初住、初地然後才進入七地不退轉,八地不動地,不用經過這樣的過程。這裡的「普賢之德」不是指普賢菩薩,而是指佛,佛降下一級成為一生補處的菩薩,再倒駕慈航,到十方世界去八相顯化,成道度眾生,這叫做「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這段文,在宋朝的翻譯本,《無量壽莊嚴經》就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就是說無量無邊的十方世界之中,不管是在三惡道的眾生,或者人道、天道的眾生,全部都趕快往生到我的極樂世界,都來領受成佛的涅槃之樂。所以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接著又進一步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彌陀佛從萬古至現在,直到盡未來際,都要以他的大慈悲心,來度盡阿鼻地獄的苦惱眾生。

阿鼻地獄的眾生分為二種:一種是指過去造了世間上最沉重的罪,現在已經墮落阿鼻地獄,受無間之苦的眾生;另外一種是,現在正在造阿鼻地獄的業因,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地獄的火車就會來接他,讓他墮落阿鼻地獄的眾生。

阿彌陀佛悲憫這些世間極苦的眾生,而要將這些眾生,全部都救度到極樂世界,一方面使他們離開這種苦,並且不要再造這樣的業,另一方面也要使他們成佛去救度以前他所惱害的眾生。

所以,由這個總願就顯示出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救度是大慈大悲,是拔苦與樂,是主動積極,不講任何條件的。只要我們願意讓阿彌陀佛救,此後,就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這樣就永永遠遠都會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好像磁石吸鐵一樣,鐵和磁石永遠都在一起,而不會分開。

所以,淨土法門往生成佛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憶佛、念佛」。憶佛、念佛,就好像磁石吸鐵,阿彌陀佛他有大悲誓願,主動要救我們,永遠不嫌棄我們、不捨離我們。但是我們若是排斥、拒絕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樣就和阿彌陀佛沒有關係,就離開阿彌陀佛了;反之,我們若是不排斥、不拒絕,出自內心,甚至歡歡喜喜來接受,這樣就和阿彌陀佛永遠在一起,現在在一起,未來世也在一起,永永遠遠都在一起,同樣也成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各位蓮友,這樣了解嗎?(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請放掌。

剛才說,淨土法門念佛可以往生成佛的原理,就是如同磁石吸鐵,大家聽清楚了嗎?磁石可以吸鐵,但是磁石可以吸塑膠嗎?(不行),磁石可以吸木頭嗎?(不行)。因為塑膠也好、木頭也好,對磁石來說是絕緣體,不能感應道交。必須是鐵才具磁性,才是同一類的。意思也是說,雖然有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主動、積極、無條件的救度,不過我們眾生若鐵齒、不相信,對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不相信、不驚恐,而且不要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想佛、不念佛,這樣就等於像塑膠一樣、如木頭一般,無法和阿彌陀佛這塊大磁石感應道交,互相吸在一起。

所以淨土法門的易行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只要回心轉意,想佛、念佛,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讓阿彌陀佛的磁石吸住了,和阿彌陀佛的關係就像磁石吸鐵一樣,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了。

鐵和磁石在一起久了,這塊鐵也自然會變為磁石。為什麼?因為鐵遇到磁石,就會被磁化,鐵分子排列的順序,就會跟磁石一樣的整齊,自然就會有磁石的吸引力。如果鐵的分子是混亂的,那就沒有磁石的功能。

就像我們凡夫的心若是很混亂、沒有定力,自然本有的佛性功能,就顯現不出來;若有定力,自然可以顯現佛的功能。雖然鐵的分子是混亂的,但是當它遇到磁石以後,原來混亂的分子,就會歸為整齊,等到它的分子整齊的時候,這塊鐵就會變成磁石,就有吸引的功能。

所以淨土法門的原理,很容易了解,就是阿彌陀佛想我們、念我們,要救我們;我們也回心轉意來想佛、念佛,要讓阿彌陀佛救,這樣就一拍即合,感應道交,所以這道理是很簡單的。

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以後,又再重發三個大願,來涵蓋這四十八大願,顯示四十八大願是超越的、他力的、以名號度眾生的,這叫做《重誓偈》,也叫做《三誓偈》,經文說: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若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因為阿彌陀佛的願是要救度十方眾生,所以,阿彌陀佛說他所發的四十八大誓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亦即,不僅要使聖者能往生極樂世界,也要使凡夫往生極樂世界;不僅善人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也要讓惡人、罪人往生極樂世界;不只天界眾生、人道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即使是阿修羅道的眾生、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甚至阿鼻地獄的眾生也都要讓他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因此叫做「超世願」。

不僅如此,還要讓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就像黑暗遇到光明,當下立即光明--這麼快速的時間就能成佛,所以叫做「超世願」。如果不是這樣,那阿彌陀佛的願就和十方諸佛的願差不多,沒有什麼特別超越的地方。但是,阿彌陀佛說他的願是「超世願」。所以這一段文,顯示出阿彌陀佛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十方諸佛有的,阿彌陀佛也有;阿彌陀佛有的,十方諸佛不一定有。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就是說阿彌陀佛不只過去到現在,直到盡未來的無量劫,他都要成為一位大施主。是什麼樣的大施主呢?就是要「普濟諸貧苦」。在這裡所說的「諸貧苦」,不是說沒有錢、沒有飯可吃,所以很艱苦,才叫做貧。不是的,這裡所說的「貧苦」是指六道的眾生沒有智慧,所以貧,因為沒有智慧就會在六道中輪迴,所以苦,因此是指六道苦海。所以,阿彌陀佛是要布施給在三界六道中因為沒有智慧而受輪迴之苦的眾生,要讓他們離開六道之苦,使他脫離三界火宅,阿彌陀佛是要做這樣的大施主。

當然,阿彌陀佛的救度,有二種利益,第一種利益,是指我們還在世、還活在這世界上,還未往生極樂世界之前,阿彌陀佛就會庇佑我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可以遇到好因、好緣來滿我們的願。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求當總統,我們就可以當總統。不是的,而是會適合我們的根器。因為阿彌陀佛知道:有值得我們要,有適合我們的身份,使我們未來可以安穩的,這樣阿彌陀佛就來成全我們,要不然,阿彌陀佛就不成全。

第二種利益就是,到了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不請自來,親自歡喜的將我們迎接到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就是要做這樣的大施主。

因此,這段偈語就顯示淨土法門是完全依靠他力。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功德力。而且也顯示阿彌陀佛是主動、平等,無條件的要將我們完全救度到極樂世界。

「我若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意思就是說他成佛的時候,他的佛名叫做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要以名號度眾生,因此要使這句佛號遍滿十方世界。有一個世界、有一個地方,沒有他這一句佛號的流布,這樣他就不要成佛。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說當他成佛以後,他的佛號若有人沒有聽到,有哪一個世界沒有這句名號,這樣他就不要成佛。等覺就是等正覺,就是佛的意思,所以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重誓偈》除了這三段偈文以外,還有幾段偈語,都在顯示阿彌陀佛主動的救度,及極樂世界的功能,和極樂淨土聖眾的功德。

其中有一句說: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這裡所說的「法藏」就是成佛的寶藏,「廣施功德寶」,功德寶就是成佛的功德。也就是阿彌陀佛已經為十方眾生預先修好成佛的功德,這功德無量無邊,都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之中。並且布施給我們,讓十方眾生只要念佛都能往生極樂世界成佛,所以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因此我們要離開三界六道,要償還生生世世以來的業債,只要念阿彌陀佛。因為念佛就可擁有阿彌陀佛的功德大寶,所以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念阿彌陀;要成佛,也只要念阿彌陀佛。

以上是《無量壽經》所講「彌陀因地的發願」的內容。

第三、彌陀因地的修行

在我們所編的《淨土宗聖教集》七十三頁,也就是《無量壽經》上卷的經文,從「阿難法藏比丘…」開始,一直到第七十五頁第四行「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這句經文為止。

這些經文都是在說明阿彌陀佛因地的修行,當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座前澈見二百一十億諸佛的淨土之後,以五劫的時間,去詳細深徹思考,來選取這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中,最善、最美、最殊勝、最微妙的,然後又加上自己智慧所思考出的理想,這樣來組合建立這四十八大願。

接著他又重新發這《三誓願》,來使不論是善人、惡人、有智慧、沒智慧的人,只要聽到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而念佛願生,就可以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使他往生極樂世界。他說這樣的誓願,若不成就,他就不要成佛。

法藏菩薩又以最純正、最真實、最清淨、沒有污染、沒有執著的心、最勇猛、精進的心,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的時間,去積植菩薩無量的德行,一直到了十劫之前,他的大願、大行,已經因圓果滿,成就淨土,也成就阿彌陀佛這尊佛。

經文中說:

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

不著色、聲、香、味、觸、法。

這段經文是在顯示阿彌陀佛當時為我們修行的時候,他都沒有絲毫貪、瞋、痴的念頭和思想,而且也不執著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沒有這六塵的污染,他的心純然一片清淨、純真、樸素。

經中又說:

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痴,

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也是說阿彌陀佛當時是齊修六度萬行,六度波羅密,完全圓滿。

又說:

和顏愛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倦。

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阿彌陀佛所求的是清白之法。什麼是清白之法呢?就是成佛的法,沒有半點執著、污染、罪惡的法叫做清白之法。以清白的法、清白的功德,來賞賜、來回向給我們眾生。眾生要成佛,必須要有清白之法。現在阿彌陀佛以清白之法,來回賜給我們。

又說: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

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阿彌陀佛所有的修行,都是為十方眾生而修,使我們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好像一個爸爸,他很有才能、很會賺錢,他賺錢都是為他的小孩,所以爸爸的財產,就是孩子的財產;現在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我們十方眾生的功德。

又說:

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阿彌陀佛的心境,永遠都住在「空」的境界,「空」就是無污染、無貪求、無執著。「無相」就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執著於這些外相。「無願」就是不執著他的善行功德。因為空所以無相,因為無相所以無願,時時刻刻都安住在「三空」的境界,所以雖然有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但對他來說,是無作、無起的,因為他對一切都是觀法如化,好像幻化一般,這就是法藏菩薩因地的修行。

第四、彌陀果地之莊嚴

這段有關彌陀果地之莊嚴的經文,《淨土宗聖教集》從七十五頁「阿難白佛:『法藏菩薩…』」開始,一直到九十頁上卷的最後「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這一大段經文,就是在說明彌陀淨土之果,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所修的行,已經圓滿成就,所以成為「阿彌陀佛」,而「國土」也同時成為「極樂世界」,又叫做「無量光明土」。

經中說:

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成佛以來,凡歷十劫。

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也就是說,法藏菩薩現在已經成佛,佛名叫做「南無阿彌陀佛」,他是在向西邊去此十萬億佛土的地方,建立一個名叫安樂世界的淨土。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而且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殊勝、微妙,是超越十方世界所有的佛土。

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現在,恆常都在十方世界,示現「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使所有眾生可以聽到,能夠來相信並接受他的救度。

阿彌陀佛這尊佛,具備了非算數可以比喻的無量壽命,所以他的壽命是超越一切時間永恆存在的。因此,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既然生命超越過去、現在、未來,就可以救度、可以接引任何時代的眾生。所以,即使一個人今生今世直到臨終,都沒有機緣遇到阿彌陀佛的救度,但他的未來世也會有指望。因為,阿彌陀佛時時都存在,都在等待要救度我們眾生。同時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壽命也和阿彌陀佛一樣,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都是永恆存在,這是無量壽的功能。

此外,阿彌陀佛也具備無量光明的德能,阿彌陀佛的光明是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也不能相比的。無量光的功能是不受任何障礙,以這種光明來救度十方世界任何地方的眾生,讓他們都可以來念佛,來接受著阿彌陀佛的救度。因此《阿彌陀經》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所以無量壽,是就時間來說,指阿彌陀佛的壽命豎窮三際永遠存在,可以救度任何時代、任何期間的眾生。無量光,是就空間來講:指阿彌陀佛的光明遍滿十方世界,使十方世界任何角落的眾生,都可以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而往生極樂世界。

以時間的無量和空間的無量,來顯示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力量是無量、無邊的。並且以超越時間的無量壽,超越空間的無量光,來顯示整個法界的本體就是阿彌陀佛本身,同時也把整個極樂世界這麼大的功能溶入這句名號,讓眾生因為稱念而同佛受用,所以才叫做「南無阿彌陀佛」。

總而言之,阿彌陀佛要建立極樂世界,要示現出南無阿彌陀佛這尊佛,目的就是要救度十方苦惱的眾生,使他們往生極樂世界,享受著無上的涅槃之樂。

這段彌陀果地莊嚴的經文,也可以用十段來說明:一、佛身之光明,二、佛身之壽命,三、大眾之功德,四、寶樹之莊嚴,五、道樹之靈德,六、音樂之殊妙,七、堂舍之偉觀,八、寶池之奇德,九、聖者之果報,十、華光出佛等十段。

譬如:第一、佛身之光明,是指阿彌陀佛成佛以後,他有什麼樣的光明?他的光明有什麼功能、力用?

《無量壽經》說: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成佛以後,他的光明在十方諸佛的光明之中,是最尊貴的,是第一的,其他佛的光明,是在第二、第三以後,但這還是就相對而說。若以絕對來說,就是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也就是諸佛的光明,是無法和阿彌陀佛的光明來相比,這樣就已經不是第一,而是唯一了,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最尊、絕對、唯一,獨一無二。

《大阿彌陀經》也說:

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也。

又說:

阿彌陀佛光明,是諸佛中之王也,是光明中之極尊也。

「光中極尊」表示他的尊貴是至高無上。而且以王來做比喻,王有二種涵義:一種是自在無礙;一種就是最高無二。因為一國之中,國王只有一位,而且其他的階層是無法可與國王來相比的。以宰相來講:有右宰相、左宰相;以將軍來說:有四顆星的將軍、三顆星的將軍、二顆星、一顆星的將軍,這都可以相比。但是到了王的時候,就無法相比,所以王是最尊,權力是最大的。

在經典中釋迦牟尼佛以「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來讚嘆阿彌陀佛。來顯示阿彌陀佛光明的絕對無比,那佛的光明有什麼功能、力用呢?

《阿彌陀經》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觀無量壽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大師將《阿彌陀經》和《觀無量壽經》的經文,融合來作解釋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為什麼叫做「阿彌陀佛」?因為他會用無礙的光明,來攝取念佛的眾生,一直到這念佛眾生在往生極樂世界之前,都不會舍離,因為有這樣的功能、力用,所以這尊佛的佛名叫做「阿彌陀」。

我們眾生只要念「阿彌陀佛」,就自自然然被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所攝取。所以凡是念佛的眾生,就像在阿彌陀佛的佛掌之中,是不可能會漏失,也無法逃離的,因此任何念佛眾生就萬無一失的決定會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是以名號來吸引我們,以光明來攝取我們,由此可知,對我們來說他的光明非常的重要。

所以,淨土法門有一個特色,就是「平生業成」,不用等到臨終,在平生之時,就已經往生有分、未來決定往生。因為是「平生業成」,所以也是「現生不退」。現在就進入「正定聚」,不會退失成佛的資格,這就是淨土宗獨有的特色。

如果不是淨土宗,而是其他的宗派、其他的教法、其他修行的法門,就沒有這樣的特色。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稱名念佛,就是依阿彌陀佛所發的願,這叫做「本願稱名」。「本願稱名」就可以讓我們凡夫平生業成,決定往生彌陀的報土,這就是我們淨土宗特色所說「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根源。

此外,就壽命而言,壽命是根本,因為,即使我們有智慧、有才能,但是,如果沒有壽命、沒有身體,一切的成就都沒有意義。我們有了健康的身體,就有手可以做事情,就有腳可以走路,若沒有身體,就不可能有手、有腳,也不可能有眼、耳、鼻、舌這六根的功能。

所以首先生命要存在,可是生命存在,但如果沒有智慧,這樣的存在也是沒有價值的。如果有智慧的功能,可是生命卻很短,這樣也很遺憾,因為無法永遠利益眾生,所以佛的光明和壽命,必須都要無量,這樣才可以盡未來際,廣度十方眾生。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會得到什麼樣的身分?會在什麼樣的境界?在第九「聖者的果報」這段經文裡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鹹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段經文,文句很高雅,內涵也非常深妙,使我們念佛人一看,心中就有很大的安慰與歡喜。意思說,極樂世界是清淨安穩、微妙快樂的境界,這樣的境界是次於無為泥洹之道的境界。泥洹就是涅槃,也就是說,這樣的境界就是等同涅槃的境界。

這也和阿彌陀佛在總願所說:「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一樣的意思。所以「次於無為泥洹之道」的「次」,和「國如泥洹」的「如」都是等同的意思。也就是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是涅槃的境界。

極樂世界又稱為安樂世界,這「安樂」二字,就是從這段經文來的,所謂「清淨安穩」就是「安」,「微妙快樂」就是「樂」。我們人生所要追求的就是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清淨就是沒有罪惡、沒有污染,而且常住、不會變化、永遠存在,這叫做「清淨安穩」;「微妙快樂」就是說他那種心境與快樂是無法形容、不可想像、不可言說,所以叫做「微妙」。「微」是非常微細;「妙」就是達到不可形容,無法想像的地步。簡言之,這樣的境界就是涅槃,這樣的快樂就是涅槃之樂。

涅槃之樂既然無法想像,當然,就無法以世間的文字來貼切的形容,也無法用言語來正確的表達。就如同禪宗所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沒有任何言語文字可以來形容,也沒有任何心念可以去思惟、想像的,「微妙快樂」的涅槃境界就是這樣。

總結來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是清淨無染、安穩快樂、微妙難思,如同涅槃的世界。所以極樂國土雖然是「依報」,不過他和「正報」涅槃的境界是一樣的。

所謂正報的涅槃境界,是怎樣的境界呢?就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本來常住,他不是經過人為花多少時間去造作才能完成的境界,而是天然本有,是天然的自性,是每一位眾生的本體,本來人。

本來人才是真正的我,肉體不是真正的我,因為肉體會生、老、病、死,而我們的心,也不是本來的我,我們的心是無始劫以來,六根追逐六塵,受六塵的污染,累積著六塵的虛妄,才成為我們現在的這個心。所以論我們的身和心,都不是我們的本來人,我們真正的本來人,就是涅槃的境界。

若極樂世界的本身只是有形象、有形體,可以看到、也可以聽到,則那種境界,並不是空寂的。反之,空寂的極樂世界雖然是有形體,不過他和涅槃無相、無體、清淨、安穩、不變動、不受污染,卻是一樣的。

就好像有一個形體非常清淨,像琉璃一般的清淨、透徹,看起來若有似無。因為它非常清淨,所以不受到阻礙;如果有形體且不清淨,就會有阻礙。就像圍牆就有阻礙,會讓我們無法通過,如果有一大堆人堵在這裡,我們也無法經過。而極樂世界雖有形體、有正報、有依報,但都像涅槃一般的空相,因為他是純然清淨微妙、似有若無的境界。

所以《往生論》說:

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極樂世界有種種的莊嚴,像《阿彌陀經》就說:黃金鋪地啦!七寶樓閣啦!八功德水啦!天散妙華啦!眾鳥說法啦!甚至微風吹動七寶行樹也在講經說法,顯現出這麼多的外相,但是,它和涅槃第一義空,第一義諦的境界是一樣的。

「第一義諦」就是「真如實相」。「真如實相」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空」;「極樂世界」是「有」,但是和「真如實相」的「空」卻是完全一體的,這叫做「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所以「極樂世界」也是「真空妙有」的境界,因為「第一義諦」就是空有不二的空,這叫做真空,因此叫做「第一義」,而不是「第二義」。

極樂世界雖然是有外相的境界,但和世間一般的外相不一樣,這「有」是空有不二的「有」,也叫「妙有」、「妙境界」,微妙的境界。所以叫做「妙境界相」。

這樣說起來,「極樂世界」的外相,和「真如實相」真空的境界,就沒有什麼差別。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也是從涅槃的真空中所顯現出來的,所以極樂世界不但高妙,而且也是超勝十方淨土。因此「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就是在形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而善導大師也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世界就是無為涅槃的境界。

那正報呢,經文中說: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鹹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就是指極樂世界,不論聲聞也好、菩薩也好、天人也好,他們從外相來看,都是同一個樣,沒有差別,就內心來講,也是一樣無差別的。

「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鹹同一類,形無異狀」,是指聲聞、菩薩、天人的智慧,都一樣而且是達到最高的境界,他們的六種神通,也同樣皆是徹底通達而沒有高低的差別,所以不僅內心的境界大家都一樣,連外貌大家也都相同無差別。也就是內德相同,外相相同,內證外用,都相同。

《無量壽莊嚴經》也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的「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而「鹹同一類,形無異狀」就是「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的意思。

既然這樣,就應沒有什麼聲聞、菩薩、天人的分別才對,因為既然內心、外貌都一樣,怎麼會有種種不同的名稱呢?經典中就說:「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因為隨順他方世界的習慣,才有聲聞、菩薩、天、人等種種的稱呼。意思是說,這些往生者過去如果是修小乘的,到了極樂世界,就隨順他方的風俗,稱他是聲聞;若是菩薩往生的,就說他是菩薩;若是天、人往生的,也就稱他為是天、人。

其實到極樂世界就沒有這些名稱,因為內心完全都和佛一樣,是大慈悲、大智慧的境界。外相也都和阿彌陀佛一樣,是金色之身、是無量的妙相。所以經文又說:「顏貌端正,超世稀有」,雖然有顏貌、有形體,但是形體的端正,是超越世間,無可比類的。

「容色微妙,非天非人」,有身而非人非天之身故微,非天非人而有身故妙。雖有形,而非天非人之形;雖有相,而超越一切世間之相。都是無量相好,無量莊嚴,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涅槃之相。

因此,進一步又說:「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論他的身體,是虛無之身、是無極之體。虛無也好、無極也好、自然也好,都是涅槃的境界。因此,不論任何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獲得這種微妙不可思議,如同涅槃的身相容貌,也就是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各位蓮友,我們對現在這個身體,你滿意嗎?對往生極樂世界後將擁有的身體,我們滿意嗎?如果現在的身體和極樂世界的身體,要我們選擇,我們會選擇哪一種?(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身體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是無法想像的,是超越十方世界,那樣的身體,我們當然願意擁有。

對我們而言:時間也好、空間也好,是真實存在的嗎?其實時間、空間都是虛假的,因為我們凡夫有妄想,所以才會有時間、空間這種物理現象。因此說「三界唯心所現」,三界就是我們凡夫的妄想心所顯現、所感受出來的。如果我們斷除煩惱,有了神通之後,你說,這面牆壁還是牆壁嗎?對有神通的人來說,這就不是牆壁,因為他可以自由出入。所以,以我們凡夫來看,是有形體的障礙,但對證果的聖者來說,就沒有障礙。即使是山河大地、十方世界,對他來說,都是虛幻不實的,任由他來來去去,都沒有任何阻礙,這樣豈不等同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都在他的身心之內?因此,他對這些現象是不會起心動念的。

此外,對我們眾生來說,有白天、有黑夜,有一年四季的循環,所以就感覺有時間性;但對聖者來說,因為他們的心都沒有浮動,所以沒有時間的感覺。如果我們到極樂世界,其實就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因為整個大宇宙,全都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身體是超越整個虛空宇宙的。

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就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我們到極樂世界就能成佛,而且身體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因為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以盡宇宙都在我們的眼前。因此,十方眾生他的三業行為、他的起心動念、他所說的話、所作的事情,對這個往生極樂世界的聖者而言,他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們有沒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都清楚了解,因為,這些全都在他的身心之內。

各位蓮友,這樣的境界好嗎?(好),不過,我們在世間有七情六慾、有感情。因為有感情,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所謂「我思故我在」。但是到了極樂世界就沒有七情六慾的感受和感情,這樣會不會很無聊?不會喔!不是無聊,而是充滿著清淨的法喜,因為沒有煩惱嘛!也不能說他失去了智慧型、或者說完全斷滅去,他是同樣靈靈覺覺,只是說他沒有煩惱、不會起心動念、不會有妄想,所以不受到心念的苦惱。

因為沒有煩惱、心念,所以能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因此,可以永遠都存在、沒有變化、沒有浮動、不會消失,而且能自由無礙、來去自如。其實,也沒有什麼來去,因為整個宇宙,都是在自己的身心之中,哪有什麼來、什麼去呢?所以極樂世界就是這樣的境界。以上這些經文是出自《無量壽經》的上卷,內容是在顯示阿彌陀佛自利圓滿的現象。

第五、眾生往生之因果

這段經文在《淨土宗聖教集》中,《無量壽經》下卷(第九十一頁)的最前面「佛告阿難:『其有眾生…』」,一直到一百零四頁第四行「百千萬劫不能窮盡。」為止,這整段經文都是在說我們念佛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因和果。

在《無量壽經》下卷的開始,就說明眾生往生的因有二種:一種是「念佛往生」、另外一種就是「諸行往生」。

現在先介紹「念佛往生」:因為念佛往生是完全靠阿彌陀佛的功德,所以,一旦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可以領受阿彌陀佛賞賜給我們的成佛之功德,我們到極樂世界就成佛,這就是念佛往生所得的果。

如果是修諸行再經回向而往生的,那他所得的是什麼的果呢?會到什麼樣的境界呢?在《無量壽經》的最後就有說出二種:一種是「化生」、一種是「胎生」。若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就當下蓮花「化生」,見佛成佛;如果是修其他法門再回嚮往生的,這樣他就暫時看不到佛、不能聽到法、不能和極樂世界的眾菩薩在一起。就好像嬰兒還在母胎里未出世,以此做譬喻,所以叫做「胎生」。有以上這二種差別。現在只是簡略的說明,以後有時間再詳細解釋。

眾生往生的果,是指念佛往生者在極樂世界的果報。《無量壽經》中,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一願就說:若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全都是「正定聚」的菩薩,是進入不退轉的佛果。接下來又說: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十方世界的無量諸佛,都異口同音在讚嘆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

《無量壽經》接著又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段經文又稱為第十八願「成就文」,是在說明念佛往生的「果」,也就是說即使臨終之時,乃至一念的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當下他也能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是進入「正定聚」的果位。如果是平生之機,還未到臨終的眾生,只要能念念不捨、相續不斷的念佛,同樣也是往生有份,肯定往生,現在和往生的人一樣得到不退轉的身分,這都是由於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我們今天說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