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問答

慧淨法師:自力、他力念佛的不同意義


時間:2016/9/13 作者:hzgws

問:剛才聽師父講,觀經的眼目就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稱名定往生,但是,這種稱名,它和有一種理論解釋的,就是要稱到什麼樣子才能獲得不退,是否一樣?請師父再把這兩種稱名具體的含義解釋一下。

答:剛剛我沒有說清楚,應該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個稱名再加以解釋,稱名有幾種,而那幾種稱名的內涵,性質又是怎麼個樣子。

稱名分為自力的稱名和他力的稱名。

自力的稱名就是一般通途的淨土門的稱名,什麼是自力呢?也就是他力中的自力。他力就是指彌陀本願力的救度,本來彌陀的救度是彌陀的力量,統統具備了,可是我們不曉得那個原理,以為阿彌陀佛雖然要救我們,可是他高高在上,遠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這裡低低地頂禮,遠遠地在這裡祈求;雖然要求往生,卻認為必須累積多善根、多福德,累積這一句稱名的功夫、功德,這樣回向才能與彌陀的救度相應。他認為雖然彌陀要救度我們,可是我們如果沒有具備某種的條件,是不能被救度的。這個是他力中的自力,以為彌陀有條件的,這不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

另一種是純他力的念佛,純他力的念佛就是第十八願,本願的稱名念佛,就是真正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這種念佛,完完全全是沒有條件的,完完全全領受彌陀的救度的念佛,念佛的本身沒有盤算,沒有籌量、計度。

如果認為應該要念到一心不亂,不能理一心也要事一心,否則的話,至少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淨念相繼,這樣的話,面對臨終的時候,就更有把握了;不然,現生如果沒有那個功夫,臨終怎麼又會有這個正念呢?所以,平生的時候,先培養不亂的功夫,等到臨終,就會有正念,那個時候,佛就會來迎接,否則,臨終沒有正念,佛就不會來迎接,這種就是自力的觀念。

這是完全不了解六字名號的原理、彌陀的救度,那一種人,等於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彌陀的胸膛上。因為阿彌陀佛的本意完全不是這樣的,而且,如果這樣的話,十方眾生能夠達到這個標準,合乎這個目標的就很少很少了。可是彌陀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把我們看成他自己,而且救度我們的功德已經完成好了,只求我們讓他救,他怎麼會給我們提出某一種條件?

如果彌陀設立下某一種條件的話,十方眾生都不可能往生的啊,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智慧心中難道不知道,而會硬要立下某一種條件嗎?這是不可能的!這個慈愛的爸、媽,從小就失去了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現在已經發現兒子所住的地方,這個兒子在那裡受風受雨、受苦受難、三餐不濟的,慈愛的爸媽一看就心疼,所以,巴不得趕快把兒子接到家裡來免除那一種貧窮、困苦。那兒子一直愚痴,心性低劣,以為爸媽所擁有榮華富貴的地方,自己沒有資格,要能夠進去的話,起碼必須要怎麼樣怎麼樣才能進去。所以,兒子在外面待久了,自會有一種怯弱卑劣的想法,不敢接受彌陀的救度,不能體會慈愛父母的悲心,那樣的話,使父母更加心疼。

所以,我們對彌陀擁有那一種觀念,等於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彌陀的胸膛上,那是一種自力的念佛法門。

他力的念佛法門一概不講那一些,就是以我們本身這一種根性去念佛,不管你念多、念少,念得能一心、不能一心,都不管。因為,不是以這個為目標、為標準的,是領受彌陀的救度而去稱念這一句名號,你念一聲也往生,念百千萬億聲也往生;百千萬億聲不多,一聲也不少。因為彌陀的功德寶珠在我們的心中,今天這一聲佛號念出是這一顆寶珠所放的光明,明天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也是這一顆寶珠的光明;即使念了十聲、百聲、千萬億聲,聲聲都是這個寶珠所放出來的光明。並非說這一聲是這顆寶珠,那一聲就不是了,不是的,聲聲都是這顆寶珠的光明,往生是這個名號的寶珠使我們往生,不是我們口中念多念少能往生的;只是說:既然我們心中有彌陀名號的寶珠,我們就會時時刻刻地流露出稱名念佛。雖然你這樣流露出來,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心中並沒有一種要累積功夫,或者是要累積一心不亂的那種觀念,因為曉得已經被彌陀救到了的人,已經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了,現在念佛就是內心那一顆明珠所散發出來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

所以,善導大師在解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時候,他所解釋的是:「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行、住、坐、臥,那表示這顆心是散亂的。因為在行、住、坐、臥當中,不是說靜靜地在蒲團上,在那裡靜坐觀想地念佛,是行走也念佛,站立也念佛,躺臥也念佛,而且又說:「不問時節久近」,不管你時間長短,我念了一年,或者十年、二十年,或者是念了一百聲、一千聲、一萬聲、一億聲,時節久近都不管的,這個才是真正「乃至」的意義。

「乃至」就是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善人、惡人,男女、老少,智愚賢不肖,這個都是「乃至」啊!如果不是乃至的話,他如果限定說:要出家發菩提心之乃至十念,糟糕了,出家的人少,而且發菩提心,誰發得起來啊!但是「乃至」,連身份上也是乃至,數目上也是乃至,心情上、心理上也是乃至,所以這個乃至的含義非常的廣。

因為有「乃至」兩個字,所以,使我們安心啦!本願念佛就是這一種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而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本來就已經領受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之故啊!

這就是自力、他力念佛的不同意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