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57集)


時間:2016/9/29 作者:果林果梅

我們先來背一下,「五帝本紀贊」。好,預備起:「五帝本紀贊,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不簡單,有沒有用這半小時背起來的?好,謝謝。

我們剛剛一起學習《說苑》的一篇文章,主要強調是「尊賢」。我們翻到六十頁,「齊桓公問於管仲」這一段。

【桓公問於管仲曰。吾欲使爵腐於酒。肉腐於俎。得無害於霸乎。】

齊桓公問管仲,我想要,這個『欲』就是想。這裡應該是有筆誤,應該是「使酒腐於爵」,『爵』是指酒杯,應該是「使酒腐於爵」。不過為什麼不改?因為它原文是這樣寫。古代這些學者就是在後面注一下應該是筆誤,他不輕易改原文,因為開了這個頭,怕後面的人亂改。所以這個齊桓公很有意思,他這句話就代表他比較奢侈,他想讓酒放久了在酒杯里壞了,肉在肉板上腐爛了。這個『俎』是指切菜、切肉的板子。這樣的奢侈會不會有害於霸業?這齊桓公也挺有意思的,他把自己的缺點講出來。

【管仲對曰。】

管仲對答得也很妙,他說:

【此極非其貴者耳。然亦無害於霸也。】

剛剛講的這個情況,『非其貴』,就是不是一個富貴、高貴的人應該做的事,因為這個奢侈不可取法,所以這不是一個君子應該做的。但是這麼做了,也無害於霸業,因為霸業的關鍵還不在這裡。接著:

【桓公曰。何如而害霸。】

那怎麼樣,哪些行為,才是真的對霸業有害?

【管仲對曰。】

管仲接著說:

【不知賢。害霸。】

這個霸業必須要有賢才來輔佐。剛剛那篇文章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叫「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文章很長,關鍵那幾句把它背起來就受用了。所以不知道賢德之人,這個沒有辦法成就功業的,『不知賢,害霸』。知道了他是賢才而不用他,害霸;用了之後,又不能讓他承擔重任,害霸。承擔重任:

【任而不信。】

承擔了重任,你還有懷疑他,不信任他,這也害霸。你信任他:

【復使小人參之。】

就還身邊有一些小人,或者沒有遠見的人給他礙手礙腳,干擾、干預他,這樣也害霸。桓公說:

【善。】

所以從這段話,這個「尊賢」容不容易?尊賢不是說知道他是賢德,他就能為整個團體國家做事,要知他賢,還要能用,而且用還要委以重任。任了之後,還要信任,還不能派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干擾他,這樣做才是真正尊重這個賢德之人。所以「尊賢」,不能是口頭上說說,不能是做樣子的,要具體落實在這些關鍵上面。下一段裡面有提到:

【魯人攻鄪。】

這個字念必。魯國攻打『鄪』這個地方。

【曾子辭於鄪君曰。】

曾子向鄪地的國君告辭,說:

【請出。】

就跟他告辭說,我要走了。

【寇罷而後復來。】

這個軍隊離開以後,我會再回來。魯國派軍隊來攻打,我不在的這段時間:

【請姑毋使狗豕入吾舍。】

拜託你,幫我看一下我家,不要讓小狗跟野豬跑到我的房子裡面來,曾子給他交代拜託一下。

【鄪君曰。】

大家想一想,這個鄪國的國君聽了感受怎麼樣?我大難臨頭,你不跟我同生共死,還叫我幫你看家。鄪君就說:

【寡人之於先生也。人無不聞。】

整個國家裡面誰不知道我對先生尊重?沒有人不知道這個事實。

【今魯人攻我而先生去我。】

今魯國攻打我,先生居然要離開我。

【我胡守先生之舍。】

我何必還要守你的房子?大家感受一下。其實這個鄪君,能不能懂曾子的意思?所以有時候賢德之人在點人的時候,是很含蓄、很委婉,我們要會聽、要善用心就知道人家的意思。

【魯人果攻鄪而數之罪十。】

魯國果然攻打鄪,而且提出十條罪狀責備鄪君。

【而曾子之所爭者九。】

曾子,其實平常規勸鄪君的,力爭他要改善的,就占了九條。所以大部分曾子在平時早就都提醒、勸告過鄪君,鄪君並沒有珍惜曾子的勸告。

【魯師罷。】

這個『罷』就是退軍,魯軍回去了。

【鄪君復修曾子舍而後迎之。】

這個鄪君趕緊去整理好曾子的家,然後把他迎接回來。所以尊賢不是口頭上,也不是做樣子,這樣其實賢德之人,他可以感受到我們誠心不足,甚至還有可能變成什麼?尊賢也是沽名釣譽,要做給別人看說我很尊賢。其實我們假如常常都是要做給別人看,虛榮跟名利心就在其中,就污染我們的心,道德學問上不去。都應該是體會到聖賢人這些教誨,都是幫我們恢復明德、恢復本性,都是在自己的習氣當中下功夫,這個叫會學。好名、虛榮本身就是習氣,做個尊賢的樣子看起來是依教奉行,還是染著了。所以孔子在《論語》裡面,也是強調「巧言、令色、足恭」。話都講得很好聽,道理一篇一篇的,但是行為沒有跟上自己講的,這都修成偽君子了。表面上對人都非常恭敬,但是事實上對人沒有真誠,甚至背後還講人家的壞話,贏得很多社會大眾的讚嘆,孔子覺得這樣的行為是不妥當的。所以下面也舉一段歷史,剛好:

【子路問於孔子曰。治國如何。】

治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關鍵在哪裡?

【孔子曰。在於尊賢而賤不肖。】

能夠尊重賢德之人,這個『不肖』是無德之人,品德不好的人,這個『賤』就是遠離。其實,我們看這些歷史典故,都離不開《論語》跟四書的教誨,我們在《中庸》裡面講尊賢,這些關鍵。接著:【子路曰。】

因為子路聽孔子說尊賢賤不肖是治國最關鍵的,他馬上腦子裡想到,有一個地方這箇中行氏他很尊賢賤不肖,結果他的國家是滅亡的。顯然子路看得淺,孔子看得深。所以子路曰:

【范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

他怎麼會滅亡?孔子對曰:

【曰。范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也。】

看起來很尊重賢德的人,但是他卻沒有重用他。當時孔子到衛國,衛靈公也是號稱尊賢的國君,結果當代的聖人去他那裡還是沒有被重用。所以衛靈公也是好個「尊賢」的名。

【賤不肖而不能去也。】

雖然他強調要遠離無德之人,可是看他身邊還是有很多無德之人。所以他只做表面,慢慢他身邊的人,人心都會起變化。

【賢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

日久見人心,他尊賢是做表面的,所以賢德的人知道他『不己用』,就是不用己,他不會被重用。等於是無禮於這些賢德之人,當然人家就會埋怨,『而怨之』。

【不肖者知其賤己而讎之。】

這些無德之人也知道,這個國君其實也瞧不起他們,但這些無德之人他就會動歪腦筋,他就會仇視這個領導者。

【賢者怨之。】

賢德的人埋怨。

【不肖者讎之。】

不肖之人又仇恨他。

【怨讎並前。】

怨氣跟憤怒、仇恨同時聚集,交集而來。

【中行氏雖欲無亡。得乎。】

這箇中行氏想不滅亡,可能嗎?『得乎』,就是可能嗎?所以這兩段也是提醒我們,尊賢真正關鍵在要聽賢者的話,進而去做,然後利益了自己、利益了國家,這是這些賢德之人最歡喜的事情。他又不是為了名利而來、為了俸祿而來,他是為了利眾而來的!所以《大學》裡面有一段話說:「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見到賢人不能推舉又不能用他,這是怠慢,不敬這些賢者。見不善而不能退,就是不要讓這些不好的人來把持這些重要的位置,甚至於退了以後你還要遠離他,不然還是會受他影響,假如不能遠離這些無德之人,自己就有過失。

前面我們講到齊桓公,他知道易牙、豎刁、開方不好,管仲都提醒過他,他沒讓他們當宰相,有沒有退?有,見不賢有退,但退而不能遠。把他們辭退沒讓他們當官,但心裡還想著他們,突然有一天受不了,想吃好吃的,又把易牙找來了;想玩好玩的,又把豎刁找來了,把這些不好的人又找回來了。所以事實上,人假如不能把很多內心這些不好的欲望去掉,很容易又感來無德之人到身邊來,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一般都講「物以類聚」。人生的因緣都靠自己的心去感召來,是發自內心尊重賢人,發自內心希望把事做好、希望能利益更多的大眾,自然這個緣就能成熟。

孔子在《論語》當中又講了一段話,這對我們「尊賢」這個議題也是很重要。孔子講,在「子罕第九」裡面提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這段話大家記得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大家應該對最後一句話有印象,「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的意思就是,孔子說那我也拿他沒辦法。這個聖人的感嘆,都是我們學習當中最重要的一些關鍵點。「法語之言」,就是人家義正詞嚴的勸告我們,而且講的話都是跟經典相應的,這叫法語之言。我們聽了,是是是,對對對,這就是從。是是是,你講的對我太重要了,都是我最缺乏的,都是我最嚴重的。很好,代表接受了,從乎。但是不是在那裡點頭,是是是,之後呢?回去還是不改,那不是沒有把這些長者、這些善知識的話記在心上嗎?那只是表面上做恭敬的回應而已。那是表面上,因為是是是,剛好想到《弟子規》有句話叫「聞譽恐,聞過欣」,對對對,我趕緊要裝著都聽進去的樣子。所以有沒有聽進去,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接著去改。假如這些長者、善知識給我們講完以後,我們一樣也沒改,下次我們在那裡是是是,人家心裡怎麼想?又在裝了。有時候自己裝,自己在欺騙自己,自己不知道。然後旁邊的人講了一句話說:他好謙虛,人家怎麼跟他講,他都是點頭接受。結果我們一聽,還覺得挺高興的,你看人家滿肯定我這個態度,看我都聞譽恐,聞過欣。其實,當下人家一稱讚,自己一高興,叫八風又動了。

所以修行得時時不欺騙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行,得不被自己賣掉才行。所以聽了這些好的教誨,要用心的改自己的問題,改之為貴。愈改,這些善知識他愈歡喜,你是真受教,孺子可教也,他會更疼惜你。為什麼?他沒有私心,他就是希望為民族、為聖教多栽培一些後繼人才。所以有沒有感得善知識來幫助我們,還在我們的態度。而這個態度不能做表面,得真乾,得從真實心中去領受、去改。「改之為貴」,能改才是最可貴的。「巽與之言」,這個巽與,有包含比較婉轉的,或者是稱讚的言語,肯定我們的言語,聽了挺受鼓舞的。「能無說乎」,人有時候還是需要鼓勵的。但是「繹之為貴」,這個繹就是能深思,我有他講的這麼好嗎?他是過譽我,誠惶誠恐。人家這麼信任我,我的德行、學問、能力還差一大截,趕緊不能自滿,好好的再加功用行來提升自己,這就是「繹之為貴」。

「說而不繹」,聽到稱讚的話很高興,但是不去反思,那就陷在高興裡面,就陷在要人家稱讚裡面,之後沒人稱讚就沒力氣。所以「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只是在那點頭,好好,你講得太好了,我接受,但是不去改過。這個孔子就講了,他都這樣自我欺騙,那誰幫得上他?假如這個善知識給我們講實話,反而我們面子掛不住,惱羞成怒,下次不跟他見面,或者是生氣,背後還罵他,那人家不蹚這種渾水。所以,我們能得身邊這些善知識多大的利益,還在我們自己的態度,要真幹才行,不能落在表面上。所以《大學》這些話,《中庸》的話,包含《論語》,都提醒我們,尊賢最重要的依教去奉行。

我們回到「緒餘」講的,「上則優賜有嘉,下則鞠躬盡瘁,禮行於君臣矣」。當然為人臣者,這個鞠躬盡瘁就是恭敬、謹慎,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禮行於君臣矣。

【定省溫凊。出告反面。禮行於父子矣。】

前面我們講孝悌這個部分講得比較多,這裡就不再陳述。當然我們也從『定省溫凊,出告反面』,這些要求孩子的生活禮貌,重要還是長他的恭敬心、長他的愛心、長他的細心、長他的責任心,都是在這些為人子之禮當中慢慢內化的。比方「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諸位學長,請問您什麼時候只要有吃的東西都會先想到父母長輩?您什麼時候養成的,有沒有人說是我三歲那一年的三月五號?不可能,這叫潛移默化就內化了。所以家教重要。

【外內位正。和而有別。禮行於夫婦矣。】

這裡這個『外內位正』主要就是夫婦分工,男主外,女主內。這個『和而有別』,別在職責不同。我們想一想,女子主內是相夫教子,這個家興不興旺,女人占的關鍵最大。男人很清楚這一點,對於妻子的恩德、妻子的付出不敢忘,時時念著這分恩,所以他們相處起來非常和諧,彼此感激對方。這個不是我說的,孔子說的。孔子在《孔子家語》裡面有講到,「妻也者」,孔子一開始是說,「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這些聖王都非常尊重他的妻子,然後重視孩子的教育,這個妻子包含太太跟孩子。因為,孔子接著講,「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親」是指整個親人、家族,「主」就是這個家能不能和睦、能不能興旺,最重要的主角是誰?太太。大家有沒有聽過家庭主婦?典故從哪裡來,明白了沒有?所以很多人說我們中華民族不尊重婦女,這個亂講。你們有沒有聽過家庭主夫?有沒有?沒有,那個電影亂叫的,他那個沒有依據經典,家庭主婦。為什麼叫太太?不都是彰顯女子在一個家族當中的重要性嗎?周朝出最多聖人,就是因為他們的太太,好幾代的太太都培養出賢德的後代!太姜、太任、太姒這三代的女聖人,成就了周朝好幾代的聖賢子孫。而「子也者」,孩子,「親」,這個親是指父母、祖宗,「之後也」,孩子是我們祖宗傳承下去的後代,我們要教育好下一代,才對得起祖先,要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所以古人懂這些道理的,對於教育孩子都擺在第一位,他生怕自己的孩子沒受好了教育有辱祖上,那就是他大不孝。這個「和」來自於互相的尊重跟互相的感恩,所以『禮行於夫婦矣』。

【長幼有序。伯友仲恭。禮行於兄弟矣。】

『伯』是指哥哥,『友』是愛的意思,『仲』是指弟弟,『恭』是恭順的意思,『禮行於兄弟矣』。這在之前「悌」的主題,我們也談過不少例子。接著:

【樂群敬業。毋相聚以邪談。禮行於朋友矣。】

『樂群』就是合群,跟人都能和睦相處,不會發生衝突。『敬業』,朋友、同學之間非常尊重學業,尊重事業、家業。所以交朋友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德行修養。《論語》裡面才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毋相聚以邪談』,朋友之間道義相交,有緣相聚,都是要彼此提升、彼此成就,而不是談一些沒有意義的事,甚至於是談一些會增長邪思,那就更要不得。所以「毋相聚以邪談」,就要做到「不欣世語,樂在正論」,只要跟經典相應的這些道理,聽了就非常歡喜,而不是談人家的隱私談得很高興。比方,有個名詞叫八卦,那都是違背教誨,叫相聚邪談就是談八卦。朋友的道義當中應該是不言朋友的隱私,不在別人面前談他的家庭、談他的缺點,談了就有損於朋友的道義。所以以文會友,這個「以文會友」其實就是「樂在正論」,然後以朋友來輔助自己提升道業、提升仁德之心。交朋友當中,歷史典故里,最具代表的是哪一對朋友?我們說這個朋友很知心,然後剛剛講的刎頸之交,都會想到管仲跟鮑叔牙,我們說「管鮑之交」。俗話又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可見得這個朋友能夠惺惺相惜,共同的志向,共同的目標,又共同成就彼此的道業,這是非常難得的朋友因緣。

我們一起來看「管晏列傳」,《史記》,在四十四頁。這裡提到管仲跟鮑叔牙的交往過程,司馬遷選到這篇文章,可能他也有感觸。因為司馬遷當時遇上李陵投降匈奴,但是司馬遷覺得李陵是因為當時派的援兵都沒到,可能是他的權宜之計,他不是真正投降,或者傳的有誤,所以他替李陵說話。漢武帝那時候特別生氣,他還替李陵說話,最後被關入獄中,然後執行宮刑,所以也很悽慘。而當他下獄的時候,這麼多的朝廷同仁,卻沒有人替他講話,可能也是感觸良多,所以這篇文章裡面就比較詳細有談到管仲跟鮑叔牙的交往過程。我們來看文章: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管仲』,「仲」是字,『夷吾』是名,管夷吾,字仲。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這個「潁上」是現在的安徽省。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

『少時』應該是年輕的時候,常常跟鮑叔牙交朋友。這個『游』是交遊。

【鮑叔知其賢。】

在交往的過程當中,鮑叔牙深深了解管仲是一個很有賢才的人。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

管仲家裡比較窮,結果跟鮑叔牙在南陽做生意。『常欺』,這個「欺」,不是欺負,是占便宜,賺了錢多拿點。

【鮑叔終善遇之。】

這個『終』就是至始至終,『善遇』就是對他很好,「善遇之」。

【不以為言。】

他度量也很大,不會去計較這些事情。『不以為言』就是不會說些什麼批評的話。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

這個『已而』是後來,鮑叔侍奉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糾。】

他們各為其主。

【及小白立為桓公。】

後來公子小白先回齊國當了齊桓公。

【公子糾死。】

公子糾沒有趕回齊國,就死了。

【管仲囚焉。】

管仲被關在牢裡,因為他要射殺齊桓公。

【鮑叔遂進管仲。】

這個鮑叔牙,我們剛剛提到,七十次推薦管仲,最後齊桓公接受了。

【管仲既用。任政於齊。】

管仲被重用了。『任政於齊』,就是把齊國的政治重任付託給管仲。

【齊桓公以霸。】

齊桓公最後成就霸業。

【九合諸侯。】

這個『九合』有好幾種說法。《史記》裡面記,確實有九次。另外的經典有兩個說法,一個是「糾」,就是督導的意思;再一個說法是這個「勼」,聚的意思。不管哪一個意思,都講得通,就是多次把諸侯團結起來,抵禦這些戎狄外患。因為那時候情勢也比較危急,這些戎狄都要入侵中原,他能團結大家。「九合諸侯」,重要的是尊王攘夷,讓所有諸侯都能尊重周天子,然後攘夷,就是抵禦這些外族。

【一匡天下。】

這個『匡』是匡正。當時候天下這些諸侯都比較無禮、都比較僭越,然後他帶頭來做表率尊重周天子,其他的人也尊重佩服他,也跟著效法,讓天下得以匡正。

【管仲之謀也。】

這多虧了管仲的智慧謀略才達到了這樣的效果。這是敘述管仲跟鮑叔牙的交往過程。接著管仲說:

【管仲曰。吾始困時。】

這個『始』就是當初,我當初很貧困。

【嘗與鮑叔賈。】

這個『嘗』,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了,就是曾經。大家看到這個「嘗」字,有想到哪句經文沒有?「吾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范仲淹《岳陽樓記》。這個嘗就是曾經,這『賈』就是經商,我曾經跟鮑叔一起經商。

【分財利多自與。】

在分錢的時候,『自與』,就是給自己,多拿了。

【鮑叔不以我為貪。】

鮑叔不覺得我是貪心。

【知我貧也。】

知道我貧窮,家裡需要。

【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

他曾經幫鮑叔辦事、出主意,結果出了幾次反而讓情況愈來愈糟,『更窮困』就是陷入窘境。

【鮑叔不以我為愚。】

鮑叔不覺得我是愚笨。

【知時有利不利也。】

因為鮑叔知道時機有利跟不利,我是剛好都遇到時機很不利,不是我笨。大家邊讀這個文,邊觀照一下自己的人生。你假如遇到一個朋友,你多拿的時候,他不覺得你貪心,知道你家裡貧窮;還有你給他出主意,出了好幾次都砸鍋,更慘了,他不責怪你,還覺得剛好時節因緣。接著:

【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

這個『仕』是當官,三次當官。『見逐』,這個「逐」就是逐出,被罷黜了。本來當官,當得不好,領導把他fire掉了,把他辭官,免職了。三次當官,三次都幹得被人家免職。

【鮑叔不以我為不肖。】

不覺得我是無能:

【知我不遭時也。】

沒遇到好時機、好領導。

【吾嘗三戰三走。】

我又曾經三次打仗,三次都失敗,趕緊逃走。

【鮑叔不以我怯。】

這個『怯』是膽怯。打仗最重要的勇氣,我失敗逃走了,鮑叔不覺得我是膽怯。

【知我有老母也。】

知道我還有老母要奉養,不能死。

【公子糾敗。】

『公子糾』管仲曾經輔佐過。「公子糾」死了,當時是召忽跟管仲輔佐公子糾,一起輔佐,結果公子糾敗了以後,召忽很有氣節,他馬上就自殺,跟自己的主子一起死,但管仲沒有死,他被關起來。

【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被囚禁,受屈辱。

【鮑叔不以我為無恥。】

鮑叔不認為我不知羞恥。知道:

【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鮑叔非常理解我,我是不為這個小節感到羞恥,而是怕自己這一生不能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留名於後世,這才是我最羞恥的事情,功名不能在天下顯揚。接著管仲講了一句非常真情的流露: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諸位學長,你們交的朋友當中,有沒有你的朋友曾經感動的對你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某某朋友、同仁也。但是我們現在這整段文章讀下來,我說任何人遇到鮑叔牙,都會被他的誠心感動。這麼樣的信任,這麼樣的支持我們,我們假如不真乾,我們假如不真正以心相交,感覺好像對不起這個朋友。大家讀著讀著,有沒有覺得這個鮑叔牙挺傻的?人傻到別人都不想欺騙你,那是智慧,那是修養!當然,鮑叔牙也確實能看到管仲內心世界。管仲有沒有缺點?我想是有,但是鮑叔牙都是看人家的好。再來,鮑叔牙都是時時以天下為重,他念念想著管仲可以利益齊國,後來成就了這個因緣。接著文章講到:

【鮑叔既進管仲。】

鮑叔牙,『進』就是推薦、薦舉管仲。

【以身下之。】

『下之』就是居管仲的部下。

【子孫世祿於齊。】

他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俸祿,因為他有德行,他念念為國家著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的後代子孫:

【有封邑者。】

『邑』就是國家封給他們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屬他們管理。這個地方所收到的這些人民的納稅都由他去掌管,有這個封邑的後代就超過十世。

【十餘世。】

就是十幾世。

【常為名大夫。】

而且都是很有德行,聞名於國家社會的好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天下不多』,這個「多」是指讚美。當時候的天下人,以至於後世的人,比較不多讚美管仲的賢才,反而更多的讚美鮑叔能夠知人,能夠識別好的人才,進而去推薦他,為國舉才。所以進賢受上賞,這不只是為國家,為整個自己的團體,甚至為了文化的承傳,推薦賢德之人,會得到老天最大的封賞,因為這樣會利益的人群跟時間非常深廣。蔽賢、嫉妒,讓團體、國家用不到賢才,馬上會遭天譴,很明顯的處罰會看到。我們曾經舉過秦國李斯嫉妒自己的師弟韓非子,最後他後代都被誅殺,「蔽賢蒙顯戮」。「進賢受上賞」,這段就做了最好的註解,「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好,接著講到:

【管仲既任政相齊。】

擔起了重任,為齊國的宰相。

【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

這個『區區』就是小小的意思。以一個小小的齊國,而且還位處於海濱,位處於邊陲的地方,流通貨物是『通貨』,『積財』是積聚財富,而且還『富國強兵』,等於是政通人和,百業興盛,國家、軍隊也很強。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像我們剛剛講的得民心,人民團結和睦就能興盛。『與俗同好惡』,這個「俗」就是指人民,他時時想著人民需要什麼,人民需要財富、需要養家餬口、需要生活安定,這都是人民需要的。孟子講:「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人民不喜歡作奸犯科這些行為,厭惡這些行為。孟子有段話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去成就人民的幸福,人民也會為你想,怎麼讓你幸福;時時想著怎麼去化解人民的憂慮,那人民回報回來的,也是常常想著你的憂慮。所以能以父母的心來照顧人民,那一定可以王天下。就是把整個國家帶得非常好,人民團結一致,都來自於與民同憂喜、同好惡。其實就是跟人民的心完全緊密結合在一起,都是為他們想。

【故其稱曰。】

『故其稱曰』,「故」是所以,「其」就是指管仲。所以他說到: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倉廩』,「倉」是指放穀類的倉庫,「廩」是指放米的倉庫。其實就是存放糧食的這些倉庫都非常充足,人生活沒有匱乏吃得飽,才知禮節。一般的老百姓,你讓他都挨餓受凍,然後叫他來重視禮節,比較困難;他要先生活無憂,他進一步來學習這些忠孝節義的道理。所以他能理解老百姓這些生活的需要。『衣食足』,衣服、食物都非常富足,人民慢慢的他就知道榮辱,什麼是光榮,什麼是羞恥,讓他們吃得飽,進而再教育他們禮節榮辱。所以孔子在《論語》裡面也是講到「富之」,進一步再「教之」,讓他們生活無憂了,趕緊要教他。假如生活無憂,不趕緊教他,慢慢愈來愈有錢,社會風氣就會墮落。笑貧不笑娼,整個道德仁義跟財富沒有並進,愈來愈有錢,道德觀念沒有提升,社會容易扭曲掉,這在很多經濟特別發達的地方,就很明顯。所以這個管仲也點出來了,先讓他生活無憂,進一步再教他禮節、教他榮辱,這些道德觀念。下面也強調:

【上服度則六親固。】

『上』是指領導者,『服』就是能實行,自己能實踐,上位者能實踐,『度』是指法度、禮儀,就是他帶頭守法、守禮,他的行為都是跟聖賢教誨相應。這一點清朝開國的幾個皇帝做得很好,康熙、雍正、乾隆,尤其康熙做得非常好,他都是帶頭做。比方皇帝那個時候都有祭農神,重視農業,幾千年來是以農立國,而且皇帝親自耕田。那個時候康熙皇帝為了在耕田的時候能耕得水平比較穩定,自己私底下還常常練習,代表他很重視,給人民做個榜樣,自己親耕,重視農業。所以上位者能真正以身作則,『則六親固』。上位者也做出孝道,落實五倫、八德,六親就會非常穩固、團結。「六親」是指父子、夫婦、兄弟。父母、兄弟、妻子這幾個關係,六親固。康熙皇帝是很孝順的,他母親不在了,可是他對他的奶奶很孝敬。有一次,他奶奶孝莊,有一次要出去,請幾個人扛轎子。結果他奶奶不忍心,這麼遠的路,這幾個人會很累,還是坐車就好了。結果畢竟他奶奶年紀大了,大家想,康熙皇帝的奶奶,歲數至少要多他四十歲左右,結果實在因為馬車顛簸,老人家骨頭還是受不了,所以奶奶就說「我還是有點受不了」。結果康熙皇帝說,「奶奶,我請他們一路跟來」,就是那些扛轎的,雖然奶奶拒絕了,但是他很細心,怕奶奶中途受不了,所以趕緊換上這些轎夫,繼續後面的路程。雖然是一個細節,但是可以看出康熙的孝心非常細膩,想得很周到。接著講到:

【四維不張。】

『四維』是指禮、義、廉、恥。『不張』就是不能發揚光大。

【國乃滅亡。】

『乃』是就要,國家就要滅亡。這一段話在管仲的文章裡面有講到,「國有四維」,就是禮義廉恥,「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禮義廉恥只要有一維不足、嚴重缺乏了,這個國家社會就傾倒,問題就會層層不絕;「二維絕則危」,假如兩個四維不足了,那這個國家危險了;「三維絕」,這個國家就要翻覆了;假如四維都沒有,「四維絕」,鐵定就要滅亡。好,我們從管仲這段話來看看,我們自身跟我們的下一代,現在四維是什麼情況?大家笑什麼?我們現在來思惟面對情況,這不是開玩笑,這些都是古聖先賢,他們的話都很值得我們省思!只要這四維的德行沒有,他再有博士學歷,他有再多的財富,他的家庭社會還是要亡掉。所以「德者本也」,值得我們深思!

【下令如流水之原。】

上位者下命令,如流水自源頭下流。等於是上位者就是源頭活水。而這個下的令要怎麼樣?

【令順民心。】

才好。順了民心,下流以後就通達無阻,政通人和。這段話還是很強調上位者要做榜樣,要考慮人民的實際情況,法令要能順民心,而且四維也要上位者來做表率。

【故論卑而易行。】

這個『論』是指政令,『卑』是平易。這些政治命令不會太繁瑣,很貼近老百姓的生活需要。「論卑而易行」,「易行」就是易於遵守。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這個『俗』還是指一般的老百姓,他們『所欲』,就是所希望的。『因而予之』,能洞察到人民的需要,然後給予他們。

【俗之所否。】

這個『否』就是厭惡,不喜歡的。

【因而去之。】

就是把不好的法令,把它去除掉,或者是不好的社會風氣,把它矯正,人民他就會很歡喜,他的生活就愈來愈好,安定。這是談到管仲治理齊國,他的這些做法、政治理念。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

『為政』就是治理這些政事。管仲很有謀略,腦筋也很清楚,善於把本來是禍的事情轉成福,轉失敗為成功。為什麼他能因禍得福,轉敗為功?因為他考慮事情能夠:

【貴輕重。】

能重視把握到輕重緩急。

【慎權衡。】

就是謹慎衡量利害得失,當然也是考慮得很遠,權量這些利弊得失。

【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

打仗畢竟不是好事。以前,古代打仗都是凶,不得已才打。結果這次齊桓公生氣去打仗,因為齊桓公有個妃子叫蔡姬,他這個太太有一天跟他出去玩,然後齊桓公坐在船上,這個蔡姬很懂水性,也會游泳,她就跟齊桓公開玩笑,她就把船盪了一下。齊桓公可能不大會游泳,所以被她驚嚇了。結果一驚嚇,齊桓公很生氣,你這個女子,怎麼可以跟君王我這樣亂開玩笑?就罰她回娘家閉門思過。這也挺有道理的,也沒有休掉她,閉門思過。結果,也挺誇張的,這個蔡姬的父親,就是蔡國的國君,女兒不像話他也不反省,還把他女兒又改嫁給另一個人。這個齊桓公怎麼受得了?所以就發兵打蔡國。結果,當然這是自己家裡事,也不是什麼光彩事。管仲很厲害,既然都出兵了,順便打蔡國連著的楚國。因為楚國不像話,不尊重周天子,還自立為王,三代了,都不進貢,沒有盡到為臣之禮。這麼一打,天下人關注到哪?關注到主持正義,本來是家裡的這種荒唐事,管仲把它一轉,變成替天行道。所以『管仲因而伐楚』:

【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

指責楚國太囂張了。『包茅』,「包」是指包裹,就是裹束,把它成捆。把什麼東西成捆?精茅,精華的精。這個「茅」,精茅是指一種香草,用在祭祀的,常常拿這個東西進貢給天子。他都沒有做,所以無禮,這是一個事件。管仲確實轉敗為功,因禍為福。

【齊桓公實北征山戎。】

又有一次,齊桓公實際上是征伐北邊的山戎,戎狄。結果已經發兵,北上了。

【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因為也剛好路過燕國。在周成王的時候,有三個大臣,周公、太公、召公,都是當時候的聖賢。而燕地當時候就是封給召公,所以就藉這個機會督促燕國,你們應該恢復召公時候的善政,也教訓了燕國的朝廷,燕國的國君。所以管仲很會算,出一趟門,多做些重要的事情。這是另外一個事件。又有一件事:

【於柯之會。】

剛好齊國跟魯國打仗,結果齊國打勝了,然後要魯國割一塊地給他。結果就在柯的地方討論,要割這個地方給齊國。剛好魯國有一個臣子叫曹沫,他也很機智,當場挾持齊桓公,挾持齊桓公說「你告訴大家,你不要魯國這塊地了」。齊桓公答不答應?當然答應,刀都到脖子上還不答應嗎?齊桓公馬上說「好好,我答應你」,答應了。但是事後桓公受不受得了這個氣?我泱泱一個大國,你居然這麼欺負我,好,他心裡想,我就進攻魯國,順便殺了曹沫。

【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

這個『信之』,就是管仲勸齊桓公,你既然當眾答應了,要守信,不然你就會失信於天下。管仲看事情不是看恩恩怨怨,看天下大局,所謂「貴輕重,慎權衡」,這要很冷靜的人,不情緒化的人才辦得到。結果齊桓公也難得,管仲講得有道理,他也聽了,他也把這個憤怒壓下來。所以齊桓公壓下憤怒好幾次,他不簡單。

【諸侯由是歸齊。】

因為最後他忍住氣了,還是守信諾,反而天下人知道說,齊桓公面對人家要挾,答應的事還守信,這樣的國君好,都來歸附他。那是不是轉禍為福,轉敗為功!

【故曰。】

所以說到:

【知與之為取。】

知道給他反而是取得了。

【政之寶也。】

這是從政的法寶。當然,大家要了解,這個不是說要給的時候就想著,我待會兒就有了,那個心態就是錯的。他與之都是符合道義的,所以與之了反而能取,取什麼?取信於人。他做的都跟道義相應,他得的是人心,他取得的是人的信任。所以「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我們之前信篇裡面,一直強調孔子這段話,沒有信任,這個團體、國家是很脆弱的。所以能與之、施信義,與之也是時時體恤人民的需要,自然取得信任,國家團結。「政之寶也」,政治的法寶,也是從政重要的原理原則。今天先跟大家講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