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原創

五時佛經串講29--華嚴經解分20十地品之二第三地(選)


時間:2010/7/25 作者:覺海慈航

五時佛經串講29--華嚴經解分20十地品之二第三地(選)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蓮友,大家好!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首先,我們都來禮敬我們的大恩導師,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遍.

今天,我們來學習華嚴經解分的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後半部分內容。這是十地品中的第三發光地。請大家先看他的經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所謂:無常、苦、不淨、不安隱,敗壞、不久住,剎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又觀此法無救、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愛憎所系,愁戚轉多,無有停積,貪、恚、痴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如幻不實。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倍增厭離,趣佛智慧,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復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菩薩如是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愍心。何等為十?所謂: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愍心;見諸眾生貧窮睏乏,生哀愍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燃,生哀愍心;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愍心;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恆所覆障,生哀愍心;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愍心;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愍心;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愍心;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愍心。是為十。菩薩如是見眾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等眾生,我應救,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應令涅槃。』菩薩如是厭離一切有為,如是愍念一切眾生,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欲依如來智慧救度眾生,作是思惟:『此諸眾生墮在煩惱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之樂?』便作是念:『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菩薩如是觀察了知已,倍於正法勤求修習,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舍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聖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淨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此菩薩得聞法已,攝心安住,於空閒處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時,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離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樂,諸聖所說能舍有念受樂,住第三禪;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舍念清淨,住第四禪;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廣大無量不二,無怨無對,無障無惱,遍至一切處,盡法界、虛空界,遍一切世間;住悲、喜、舍亦復如是。「佛子,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能動大地;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聚;復雨於水,猶如大雲;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此菩薩天耳清淨過於人耳,悉聞人、天若近若遠所有音聲,乃至蚊蚋、虻蠅等聲亦悉能聞。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有煩惱心、無煩惱心,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脫心、非解脫心,有上心、無上心,雜染心、非雜染心,廣心、非廣心,皆如實知。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所謂:『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無量成壞劫,我曾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飲食,如是壽命,如是久住,如是苦樂。我於彼死,生於某處,從某處死,生於此處,如是形狀,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過去無量差別,皆能憶念。此菩薩天眼清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生時、死時、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業而去。若彼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及邪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墮惡趣,生地獄中。若彼眾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正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生善趣諸天之中。菩薩天眼皆如實知。此菩薩於諸禪三昧、三摩缽底能入能出,然不隨其力受生,但隨能滿菩提分處,以意願力而生其中。「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見縛先滅,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痴,悉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煉治,秤兩不減,轉更明淨。菩薩亦復如是,住此發光地,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痴,皆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此菩薩忍辱心、柔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皆轉清淨。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菩薩第三發光地。菩薩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能以方便,令諸眾生舍離貪慾。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三昧,得見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動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今天我們來學習十地品中的第三地發光地。前面,我們學習了十地品的第一地歡喜地,第二地離垢地,今天學的是第三發光地。這個十地,前前後後,如同流水連續,前前為因,後後為果,以前地為緣,以後地為起,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如是因果相續緣起。在第一歡喜地中,菩薩經過深種善根,立廣大志,慈悲現前,為著上求佛道、下度眾生而發廣大心,發十大誓願,修習布施為主而實行之。如是修行之後,得入第二離垢地中。在第二離垢地中,菩薩遏止十惡之業,修行十善之業,主修持戒之度,戒德嚴淨,令自己的實修功德日益增長,所以漸漸地得離塵垢。由第二離垢地,不斷脫離塵垢的污染之後,於是心性真精便開始顯現,開始顯現發光,就進入了第三發光地。這個由第二離垢地,進入到第三發光地,就象磨垢鏡一樣,漸磨而漸發光。這個道理,印光法師也有所開示,請大家看他是怎麼說的: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覺如彌勒菩薩,尚於二六時中,禮十方諸佛,以期無明淨盡,圓證法身。況其下焉者乎。而博地凡夫通身業力,不生慚愧,不修懺悔。雖一念心性,與佛平等。由煩惱惡業障蔽心源,不能顯現。譬如大圓寶鏡,經劫蒙塵。不但了無光明,即銅體亦不顯現。若知即此全體塵垢之鏡,具有照天照地之光。用力磨礱,日復一日,積功不已,銅質自露。又復加功,光明漸發。光明雖發,磨礱更切,力極功純,垢盡明復,照天照地,為世至寶。須知此光,鏡本具足,非從磨得。若非本具,從磨得者,磨磚磨石,亦應發光。又須知此光,鏡雖本具,不磨則永無發光之日。眾生心性,亦復如是。雖則與佛平等,若不改惡修善,背塵合覺,性具功德,永不能發。以本具佛性之心識,造長劫沉淪之業苦。猶如暗室觸寶,不但不得受用,反致受其損傷,可哀也已。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鄧伯誠居士書二)

這裡的第三發光地,就相當於印光法師所說的「又復加功,光明漸發」的光明漸發之時,達到這種程度,這時就得入了第三地了。現在我們來學習本品的內容。請先看所選擇出的經文: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所謂:無常、苦、不淨、不安隱,敗壞、不久住,剎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

在這裡,金剛藏菩薩解說一切有為法的如實相,就是說明一切有為法的真實相狀,是無常、苦、不淨、不安隱,等等,他說有為法是這麼一個狀態。在《金剛經》中,佛到最後,作總結說明,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是這樣為我們開示有為法的真實相狀的,佛的說法和金剛藏菩薩所說,意義都是一樣的,只不過表達的語言不同。我們又知道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處,所謂觀身不淨,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受是苦。這裡所說的有為法的無常相狀,可以通過觀心無常來作觀察;這裡有為法的苦的相狀,可以通過觀受是苦來作理解;這裡有為法的不淨相狀,可以通過觀身不淨來作了達;這裡有為法的不安隱等等相狀,可以通過觀法無我來作領悟。

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引起一切法敗壞、不久住,剎那生滅。一切法本自常處涅磐寂靜實相之故,所以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一切法,從總體來說,包括心法和色法。心法是主觀,色法是客觀,一切色法由心法所顯,心法是能顯,色法是所顯。一切法非從前際生故,過去心不可得;非向後際去故,未來心不可得;非於現在住故,現在心不可得。心經之義說,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即是諸法空相,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五陰虛幻故,一切法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顯現這所有一切虛妄法相的那個如來心性本體,卻是實際常恆存在著的,這所有一切虛妄法相,都是由這個一真絕待的如來心性之所顯現出來的,所以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無上甚深微妙法,應當如是解如來真實義。

我們再來看其後的經文:

又觀此法無救、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愛憎所系,愁戚轉多,無有停積,貪、恚、痴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如幻不實。

這一切有為法,無常故無可拯救,無我故無可依靠。無救故與眾生憂,無依故與眾生悲,憂悲糾結在一起,總是與苦惱同住,為愛憎所系。如是苦惱、愛憎相互纏繞,而令愁戚轉多,無有停積,乃至貪、恚、痴三毒眾火熾然不息,身心受此禍患,眾患所纏,日夜增長,但是追究這一切有為法種種惱患的實際情況,卻是如幻不實的東西,所以說一切眾生只是虛受其苦而已。

我們再來看其後的經文:

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倍增厭離,趣佛智慧,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復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

「見如是已」,就是見到上面所說的有為法所生一切苦惱憂悲而無救無依等,於是據此無邊深重苦況,就應當發出離心,於一切有為法、有為相狀、有為境界,於一切無常無我之有為敗壞法倍增厭離,這是一方面。與此同時,在另一方面,要對佛智慧生嚮慕心,立廣大願,願求無上菩提正覺,並落實在自己的一切行動之中,從而趣佛智慧。那麼,這個佛智慧有什麼殊勝之處呢?所謂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惱無憂,至無畏城而永離一切恐怖無常變易之法,恆處常樂我淨四大勝德,快樂安穩至於無極,不復退還於三惡道,乃至不退還於三善道之暫時樂中,所以成就佛無上菩提智慧,能救無量苦難眾生,永遠超出三界六道一切苦海,而得永遠無極之安穩快樂。處於迷界當中的一切眾生,由惑起業,由業受苦,輪轉於三界六道之中而受苦無盡。

我們再來看其後的經文:

菩薩如是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愍心。

這裡就總結性地分明宣說上面的全部內容,一方面是如來智慧有無量利益,另一方面是一切有為有無量過患。信佛的一切人,通過修學佛法,最終得成佛果,圓滿菩提智慧,就契入如如不動的無為法中,安住如來心體自性淨涅磐實相當中,安住無住處涅磐之中,寂而常照,照而不住,離一切相,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即相離相,是名無著。已成佛果,已成菩提智慧,則永斷生死,而常處涅磐。涅磐常住,無衰無敗,永恆安樂,常樂我淨,遠離一切煩惱苦患,這是自有無量安樂利益。成菩提智慧,成佛以後,一切功德與諸佛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四無礙智,五眼,六神通等一切具足圓滿,所以能夠以無為法之無量無邊功德能力,拯救濟度一切眾生,這是能夠利他無量利益。

另一方面,是一切有為有無量過患。三界六道,都是迷界眾生的妄心所顯有為輪迴之相。三界不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六道無常,敗壞惱患,生死輪迴,痛苦無盡。一切有為法,具足如是眾多的無常痛苦,是故具有無量過患。明白上面的無為無量利益、有為無量過患之後,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於是就生起十種哀愍之心。哀憫一切眾生的大悲心發,於是就把度脫眾生出離生死,拔眾生之苦,與眾生以樂,作為自己理所應然之責任,而義不容辭地肩負之,義無反顧地實行之。於是心中念念不忘於道,日以繼夜地思惟,勤求化度眾生之法。且看經文教導我們應如何做:

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舍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

菩薩如是勤苦聞法思法之後,修法於戒定慧三無漏學,修習甚深禪定,內心安住於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於修禪定之時,心恆安住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遍滿一方十方百方千萬億方乃至無量無數,遍滿隨心所現十方世界,如是轉轉明淨,入發光地,得大神通。住此發光地,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痴,皆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我們再來看其後的經文:

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處在第三發光地的菩薩,一是忍波羅蜜偏多,二是利行偏多。即是主要修於自修忍辱而利於他人。這個忍辱波羅密很不好修,特別是現在的末法眾生,煩惱重重,往往心浮氣躁,稍微惹到一點火就升騰起來了。可是這個忍辱,卻是波羅密之一呢,所以不管他再難修,也要迎難而上而修之。關於忍辱的重要性,在《佛遺教經》中說: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佛在這裡面,是說明嗔心要用忍辱來對治,嗔心是病,忍辱就是對治此病的藥,嗔心之病要用忍辱之藥來治療。大家看世間人之間的各種大矛盾,開先都是由小矛盾引起的,由於彼此不能忍辱,你記恨我,我記恨你,由一些小事情而仇恨在心,恨心糾結,不斷向上發展,最終鬧成你死我活的大矛盾。所以學佛之人,對於一切人事物,嚴守身口意三業,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實在是有其真實道理在裡面的,所以我們對於忍辱,都要真心信從,而發心努力行之。

那麼,應當怎樣來修行忍辱呢?佛菩薩已經為我們作出了最好的表范。如《金剛經》中,佛講述他曾修的忍辱之事,其中說: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這就是說,菩薩要離棄一切相,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是之心,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遍於一方十方百方千萬億方,乃至十方世界無盡虛空,遍起大慈大悲歡喜而舍,修行忍辱波羅密。對於他人節節支解於我,亦不生一念嗔恨。如是一忍再忍,一直慈忍到底,直至無生法忍,於是就如如不動,得成於忍,大功告成了。

好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為了更好地理解眾生輪迴的苦難,我們來補充學習一下三界和六道以及六道輪迴等相關知識。先學習他們的名相。

關於「三界」。 (一)眾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處於迷妄心態的有情眾生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分別的三個階級;是迷於生死輪迴等生存界(即有)的分類,所以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又者,三界迷苦的領域,如同大海的廣大無邊際,故而又稱苦界、苦海。

(1)欲界,即是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的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雜而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

(2)色界,色是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指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然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全部都由化生;其宮殿高大,是由色之化生,一切都殊妙精好。因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為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

(3)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種心識而無物質身之有情所住的世界。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關於「三界唯心」。 是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一切現象,都是由一心本性之所變現而成。又名三界唯一心、三界一心等。即心為萬物之本體,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此外無別法,凡是三界生死、十二緣生等一切諸法,實是妄想心識之所變化作成。六十華嚴卷十中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中略)心造諸如來。』又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中說︰『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大乘入楞伽經》卷二中說︰『大慧!云何觀察自心所現?謂觀三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作無來去。』有關此『心』之義,性、相兩家說法不同。

(一)在法相宗,指阿賴耶等心識;以此來證明阿賴耶緣起乃是唯識所變之義,所以攝大乘論釋卷四釋作『三界唯識』,是說心與欲等愛結相應,於是就墮在三界之內。

(二)在法性宗,指如來藏之自性清淨心;即真如隨緣而造作諸法之義。是說心造一切法,而一切法本離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乃是畢竟平等、不變不異,唯此一心,故稱真如。

實際上,一切法之體性,是由如來一心本性能力之所隨緣變化而成;一切法之表相,是由如來一心本性覺識之所顯現,一切法之功能作用,是由如來一心本性能力和本性覺識之所起用而成。法相宗,是偏向於如來一心不變隨緣,真如心性能力隨緣變成一切法體、真如心性覺識隨緣顯現一切法相來說的,主要是說明生滅隨緣門這一方面的,因此是偏向於俗諦來說的;法性宗,是偏向於如來一心隨緣不變,真如心性能力隨緣變成一切法體、真如心性覺識隨緣顯現一切法相,但是其真如心性能力和覺識卻依然始終保持不變、永恆保持不變,主要是說明真如不變門這一方面的,因此是偏向於真諦方面來說的。就象看同一座廬山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不管是生滅隨緣門,還是真如不變門,這兩門,都是由同一的如來一心之法所開出來的。所以說,法相宗和法性宗,只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說明同一個如來心性對象的情況的,因此這二宗之間實無任何矛盾。

關於「三界苦輪」。是指三界之迷苦,往返不止,是一切有罪眾生的生死輪迴境界。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中說:『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

關於「三界無安」和「三界火宅」。 是說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如同一個大火宅,不能求得真實常恆的安寧。法華經譬喻品中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法句經卷上世俗品中說:『世皆有死,三界無安;諸天雖樂,福盡亦喪。』故又有將三界比喻為火宅或大火聚者。

關於「六道」。 佛教世界觀用語。是指凡俗眾生因善惡業因而流轉輪迴的六種世界。因為之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故又名六趣。即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或三塗。阿修羅、人、天,稱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羅,則為五道,或五趣。

(1)地獄道︰即地獄受苦之處。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眾生若造上品十惡及五逆罪,則墮地獄。

(2)餓鬼道︰即孤貧潦倒受苦之鬼。經常處於飢餓中,到處遊行,求食不得。相傳有歷千百年不聞漿水食物之聲音,而常受餓渴痛苦者,故名餓鬼。眾生若造中品十惡業,則墮餓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豬、馬及一切蟲、魚、禽、獸等動物。眾生若造下品十惡業,則墮畜生道。

(4)阿修羅︰屬於非天道的一種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無德,性多嗔恚,統率夜叉、羅剎等,以阿修羅為首,故稱阿修羅道。眾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羅道。

(5)人道︰即人類。因人道苦樂參半,善於分辨事物的前因後果,易於知苦斷集,明理去惑,轉凡成聖,故《大智度論》卷四說,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眾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於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慾,故名欲界。色界,沒有男女情慾,唯色相莊嚴,故名色界。無色界,無有形相,唯精神心識存在,故稱無色界。眾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禪定、四空定,即可生於天界。

此六道,若加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界,即是天台宗所說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所以又稱六凡。聲聞等四界是聖者所住,所以稱四聖。

關於「六道輪迴」。 六道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由其未盡之業,故於六道中受無窮流轉生死輪迴之苦,稱為六道輪迴。這六道的眾生都是屬於迷的境界,不能脫離生死,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總之在六道裡頭轉來轉去,像車輪一樣的轉,永遠轉不出去,所以叫做六道輪迴。

先來學習三界方面的知識,引用界詮法師所著的《佛學基礎》中的說法:

第四章 佛學之宇宙論

第一節 三界六道及九地

對於宇宙天體的構造,佛教認為是有情業力所感。佛陀說教意在轉迷啟悟,所說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對於世界之形成不過於追究,諸般多隨世俗而說,倘若細究則有礙於修道。

宇宙者,指空間(宇)和時間(宙)。佛典中稱為法界,法是諸法,界是分界。又曰真如,因同一體性故。宇宙即世界,分有情世間、器世間二種。有情世間,即有情眾生,由前世之業力所招感的身心,即有情自體,五蘊假和合,成人天鬼畜等,別名有情世間。器世間,是有自體可依止之山河大地等。有情世間是正報,器世間是依報,容受有情故名器。世間,世為遷流義,破壞義;間為中隔義,一切有為事物個個間隔而為界畔謂為世間。

此世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又分三界有情為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道,或加阿修羅為六道。界者,持義,各持自相;又種族義,自類相通;又差別義,彼此差別,不相混濫。道者,道途義,眾生輪迴往來之道途。或有五趣,趣是所往義,眾生業因差別所歸趣處。

一、 欲界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別。

地獄:不可樂,又雲苦具、苦器、受罪處。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根本地獄有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

八大者:

1、 等活:死而復活。

2、 黑繩:繩縛而鋸之。

3、 眾合:眾苦俱逼。

4、 號叫:眾苦害故而發起悲號怨叫。

5、 大叫:逼於眾苦更發大哭聲。

6、 炎熱:火隨身起,炎熾周圍。

7、 大熱:熱中之極。

8、 無間:受苦無間,無有休息。

八寒者:

1、 頞部陀:極寒逼身起泡。

2、 尼刺都陀:寒而泡裂。

3、 頞哳吒。

4、 臛臛婆。

5、 虎虎婆:此三寒逼身而口發異聲。

6、 嗢缽羅:青蓮花,身裂所似。

7、 缽特摩:紅蓮花,身裂之形。

8、 摩訶缽特摩:大紅蓮花,身裂之形。

近邊地獄:十六游增地獄。即八大地獄中,每一地獄又有十六小地獄增其苦

處,則為一百二十八,加八大為一百三十六地獄。

孤獨地獄:由各人別業所感,獨在虛空或山野等。

鬼:鬼類中餓鬼最多,五趣中鬼就餓鬼說。常受饑渴名餓,恐怯多畏名鬼。

畜生:又雲傍生,傍行之生類,背負天,披毛戴角,多足無足等。

人四洲:多思慮故名之人。人處有四洲之別。中須彌山為一小世界之中心,由有情業力,從空界中,十方風起,互相衝激堅密不動為妙風輪。次起金藏雲遍而虛空,大洪雨降注風輪上,結為水輪。次起風,擊此水,令上結成金,為金地輪,於金輪上有九山,須彌山(譯雲妙高)處中而住,出水八萬由旬,入水亦然。此高山外有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七重金山圍繞之,是為一小世界。須彌山與七山間,各有大海,名為內海。七山外有鹹海以鐵圍山為限,此為外海。外海即鹹海,四方有四大洲,亦云四天下。

(一) 南瞻部洲,此洲有瞻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

(二) 東勝身洲,身形勝故。

(三) 西牛貨洲,以牛為貨。

(四) 北俱盧洲,於四洲中國土最勝。日月升起,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

洲日中,西洲日出。

六欲天:天是指住上界之生類,樂勝身勝,清淨光明,世間無比名為天。六天有欲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在須彌山腰,有東持國天、西廣目天、南增長天、北多聞天。

(二)忉利天,又雲三十三天,在須彌山頂,四面各有八天,中央是帝釋天。

(三)夜摩天,譯雲時分,彼天處時時多分快樂。

(四)睹史多天,譯雲兜率即喜足,於自所受五欲樂生喜足心。

(五)化樂天:自化諸妙欲境,於中受樂。

(六)他化自在天:於他化諸妙欲境中,自在受樂。此天能奪他所化而自娛樂。亦是四魔中之天魔。魔者,奪命、障礙、擾亂、破壞。四魔是:

(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

(二)陰魔:色等五蘊能生種種苦惱。

(三)死魔:死能斷人命根。

(四)他化自在天魔:能害人善事。或言第六天上,別有魔宮,魔王波旬(惡者)居之,非他化天王。

六天中,四王、忉利、依須彌山而住,名地居天。餘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釋是四王,忉利二處天主,他化自在天王為欲界主。

二、 色界

色,質礙為義。此界有情不但無男女欲,復離段食,寂靜清淨,唯有勝妙之形色,正報的色身,依報之宮殿國土殊妙精好名為色界。欲界雖亦有色,然彼欲勝但言欲。有色諸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處,因禪定有四種淺深,生處亦有四處之高下。

初禪有三天:

(一) 梵眾天:大梵所領所化。

(二) 梵輔天:大梵之輔相。

(三) 大梵天:廣善所生。此三天離欲界欲,寂靜清淨故稱梵天。

二禪三天:

(一) 少光天:謂此天內光明最少。

(二) 無量光天:光明轉增其量難限。

(三) 極光淨天:光明勝前。又稱光音天,以光為語,口出淨光。

三禪三天:

(一) 少淨天:意有樂受,離喜受樂為淨,淨不及上位名少淨天。

(二) 無量淨天:此淨轉勝其量難限。

(三) 遍淨天:此淨周遍。

四禪八天:

(一) 無雲天:前諸天依雲而居,此天依空而住。

(二) 福生天:有勝福力。

(三) 廣果天:果報最勝。又有於此立無想天,一期果報心想不行故名無想。

為廣果天攝,無別處所。

(四) 無煩天:無煩雜。

(五) 無熱天:意樂調柔,離諸熱惱。

(六) 善見天:見極清徹。

(七) 善現天:果德易彰。

(八) 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無有處能過於此。後之五天為五淨居天,是三果聖者所生之天處。或於色究竟天上立大自在天居色界頂,主大千界有大勢力。

三、 無色界

此界無形體之相,欲色並離。正報唯受想行識四蘊之假和合,無有色身。又無依報之國土,唯有以識心住深妙之禪定。無色故不能定其方處,因果報勝前,在色界上。此界修四空處定所得之正報,禪定壽命勝劣有殊差別有四:

(一) 空無邊處天:厭色而作空無邊際之觀解。

(二) 識無邊處天:厭外空而思內識無邊際之觀解。

(三) 無所有處天:厭識而思無所有之觀解。

(四) 非想非非想處天:定心勝妙,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細想故不同無心名非非想。

阿修羅:譯雲非天,果報最勝,而無天德,故名非天。有大神力,或居海底海岸,或居半須彌山岩窟,好鬥戰。

三界又稱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為有。三界中的地獄、餓鬼、畜生為三途,或三惡道,以殺盜淫為因,招感此三惡道之果報。人、天、阿修羅為三善道、合上三途為六道,聲聞、緣覺、菩薩、佛為四聖,六道四聖稱為十法界。

三界又分定散二地,地依處也。欲界名散地,因心散亂粗動,不能注一境。色無色界能住深妙之禪定,定心微細寂靜,能專注一境故名定地。

四、 九地

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地。

(一) 五趣雜居地:同為散地故合而為一。

(二) 離生喜樂地:色界初禪,離欲界之欲及惡不善法,生喜樂之受。

(三) 定生喜樂地:即二禪天,離初禪尋伺,禪定轉勝,由定所生之喜樂。

(四) 離喜妙樂地:即三禪天。離二禪欲,又離二禪粗動有分別之喜,住靜妙無分別之樂受,離喜之樂。

(五) 舍念清淨地:即四禪天,離三禪之欲,有樂故有動轉,離樂及尋伺心平等正直,心無動轉而能安住名舍念清淨,雖離喜樂尋伺而心不忘失,了了分明念清淨。因離喜樂受住清淨之舍受名舍念清淨。

(六) 空無邊處地:厭患身體質礙,盡滅一切色想,一心緣空,與空相應。

(七) 識無邊處地:厭患虛空,泯除空相,轉心緣內識。

(八) 無所有處地:覺住識仍有所依,厭患心識,依無所有寂然而住。

(九) 非想非非想處地:定心勝妙,無粗想非無細想。

無想定與滅盡定的區別。無想定是外道為了獲得無想天的果報而修泯一切心想的禪定,能於定中心想不起,尚未斷惑證真,此定是屬色界攝;滅想受定是滅受想之心,斷見思煩惱而證聖果。入滅盡定者,則息諸想念斷除貪愛之心,求出世功德;入無想定,則妄計伏心想以為解脫,求世間樂果。滅盡定是無漏業,不感三界生死果報;無想定是有漏業,感界內無想天果報。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識染分,無想定但滅第六識分別之見,不能滅第七識執我染分,並未斷諸邪見。故有此世間與出世間、感果不感果等勝劣不同。

第二節 三千大千世界

下從地獄,上至色界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處名一世界。即以須彌山為中心,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禪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含容小千中千大千三種千,合稱三千大千世界,此為一佛土,即一佛化境,號為娑婆世界。娑婆義為,此世界六道眾生雜處故。又堪忍義,此界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忍。《悲華經》云:「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又諸菩薩行利樂時,堪受諸煩惱義。

第三節 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壞為成住壞空四期,或稱四劫。劫者,譯雲時分、大時、長時,此大時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計算,時極少為剎那,時極長為劫。從人壽無量歲,每百年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又從十歲每百年增至一歲,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此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即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中劫又分成住壞空四劫。在成劫中有二十個增減,即三億三千六百六十萬年。住壞空亦如是,有四個中劫共有八十個增減,即有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為世界成立時的第一期。初一小劫成器世間,後十九小劫成有情世間。一切有情業增上力,空中漸有微細風生,風漸增盛乃至金輪的成立。成劫初有一有情從光音天(極光淨天)下生初禪大梵天中,是為梵王。後諸有情漸次有生梵輔梵眾,下生六欲諸天乃至畜生餓鬼,至最後一有情生無間地獄,成劫滿。

(二)住劫:世界成立後安穩存在時,初人壽極長,住劫初壽漸減,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為減劫,無增;第二十劫唯有增劫,無減。於劫末刀兵疾橫起。壞正報。

(三)壞劫:安住既去歸於滅壞,初十九劫壞有情世間,後一劫壞器世間。壞劫與成劫相反,從地獄漸漸上升,至地獄都盡,各隨其業因,或升之禪,或轉生他方世界。末劫大火燒盡初禪以下,二禪有水起,三禪風起,此器世間壞。

(四)空劫:此為破壞後唯有虛空時,亦有二十小劫。此時世界空虛,猶如墨穴,地晝夜日月,唯有大冥。

宇宙法界,虛空則無邊無際,世界有無量無邊,成住壞空四時展轉不停,時則無始無終,絕前後本末,因果相連續,因前有因,永不能知其始;果後有果,亦不能測其終。

補三界表:

┌─天道

│ 人道 ┌────────┐

┌六道┤ 修羅道│ │

│ │ 畜生道│ ┌東佛婆提│

│ │ 餓鬼道│ │西瞿耶尼│

│ └─地獄道├四部洲┤南閻浮提│

┌欲界┼───────┤ └北郁單越│

│ │ ┌四王天│ │ ┌天趣─┐

│ │ │忉利天│ ┌地獄趣 │ │人趣 │

│ └六欲天┤夜摩天│ │餓鬼趣 └五趣┤畜生趣├───────五趣雜染地┐

│ │兜率天└四惡趣┤畜生趣 │惡鬼趣│ │

│ │化樂天 └修羅趣 └地獄趣┘ │

│ └他化天 │

│ ┌──────────┐ ┌梵眾天─┬有尋有伺地┐ │

│ │ ┌無雲天 │┌初禪三天┤梵輔天─┘ ├離生喜樂地│

三界┤ │ │福生天 ││ └大梵天──無尋唯伺地┘ │

│色界十八天┤ │廣果天 ││ ┌少光天─┐ │

│ │ │無想天 └┤二禪三天┤無量光天├──────定生喜樂地├九地亦名九有

│ └四禪九天┤無煩天─┐ │ └極光天─┘ │

│ │無熱天─┤ │ ┌少淨天─┐ │

│ │善見天 │ └三禪三天┤無量淨天├無尋無伺地─離喜妙樂地│

│ │善現天 │ └遍淨天─┘ │

│ └究竟天 └──────────────────舍念清淨地│

│ ┌空無邊處天────────────空無邊處地│

│ │識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地│

└無色界四空天──────────┤無所有處天────────────無所有處地│

└非非想處天────────────非非想處地┘

再來學習六道輪迴方面的具體知識,引用方倫居士的《初級佛學教本》中的說法:

六道輪迴 (一)一切沉淪於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迴的塗徑,不出六道。所謂輪迴者: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有如車輪的迴旋,周而復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迴。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此中上三道,稱三善道,因其造業程度,及生活狀況,比較優良故;下三道稱三惡道,因其造業程度,及生活狀況,比較慘重故。天共有廿八重,其中四王天 (1) 在須彌山腰,忉利天 (2) 在須彌山頂,屬地居天,其餘皆屬空居天。在四王忉利之上,尚有夜摩 (3)、兜率 (4)、化樂 (5)、他化自在 (6)、皆有男女之欲,統稱欲界六天,再上則多習禪定,無男女,其中初禪三天 (7)、二禪三天 (8)、三禪三天 (9)、四禪九天 (10)、此四種禪天,雖離欲事,尚有色身,故稱為色界十八天。更上則禪功更深,並色身亦無,只有神識存在,故稱為無色界四天,或四空天 (11)。阿修羅,譯義為無端,言其容貌醜陋也。又譯無酒,言其國釀酒不成也。又譯非天,言其福報似天,而無天之德也。約略言之,其前生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能斷除嗔心、我慢、惡念、故福似天,而德不如。性好鬥,常與帝釋戰,國中男醜女美,宮殿在須彌山北之大海下。餓鬼為常受飢餓之鬼,其中略有威德者,為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棄食。無威德者,則常不得食,至於口中因渴出火,故名餓鬼。種類繁多,有多財 (12)、無財 (13)、針咽 (14)、焰口 (15)、大癭 (16)、臭口 (17)、針毛 (18)、等名。若究其因皆前生慳吝,不怖施,破律儀,犯菩薩戒 (19),毀佛涅盤等惡業所感。

【注釋】

(1)

須彌山腰,有四天王居之,各護一洲,因稱護世四天王,其天即名四王天,是六欲天的第一重。東為持國天,南為增長天,西為廣目天,北為多聞天。

(2)

忉利即三十三之義,宮殿在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天,中央帝釋天,統御三十二天,故稱三十三天。

(3)

譯言時分,謂隨時受樂故,為欲界六天中的第三。

(4)

譯言知足,謂於五欲境,知止足故,為欲界六天中的第四。

(5)

自變化五塵,而自娛樂,故名化樂,為欲界六天中的第五。

(6)

此天不用自己變現樂具,假下天化作,自在遊戲,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頂,其中的魔王,與色界摩醯首羅天,同為妨害正法的天魔。

(7)

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8)

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即少光、無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舍二受,與意識相應。

(9)

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即少淨、無量淨,遍淨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10)

此天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舍受,與意識相應,名為四禪。即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等九天。

(11)

此四天但有定果色,無業果色,故無身質。又正報無有色蘊,依報亦無國土宮殿,故曰無世色,又名空處天。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

(12)

得飲食較多者,為多財鬼。

(13)

不得飲食者,為無財鬼。

(14)

腹大如山,咽細如針鋒,滴水不容,名曰針咽。

(15)

,

口出火焰,名曰焰口。

(16)

項生大癭,流出臭膿,擠而食之,少得充飢,名曰大癭。

(17)

口常腐臭,飲食難通,饑渴狂奔,名曰臭口。

(18)

腹毛如針,內鑽自體,有如中箭狂走,時逢不淨物,少濟饑渴,名曰針毛。

(19)

大乘菩薩僧的戒律,名菩薩戒。依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其戒相為十重戒,四十八輕戒,是為出家菩薩戒。若依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則列六重戒,二十八輕戒,是為在家菩薩戒。

六道輪迴 (二)

地獄為六道中最苦之處,其位置在地中,故名地獄。分為三類:一名根本地獄,有八熱及八寒之別 (1),是為十六大地獄。二名近邊地獄,即八熱四門的十六游增地獄也 (2)。三名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無定,為各人別業所感,因此苦報及壽命,亦各不同。若論受苦,根本獄最甚,近邊次之,孤獨又次之,此智造罪的差別所感召。六道中,除卻天、阿修羅、餓鬼、地獄之外,尚有人及畜生二道,此二道,為吾人終日所接觸,舉目皆是,無庸再說。同為人矣,而夭壽、苦樂、貧富、美醜、智愚等,皆不相同,這是別業之因,所感得的異果 (3)。同為畜生,亦復如是。畜生中,大抵水族業最重,獸類次之,鳥類又次之,此皆十二因緣中的無明與行二支,所產生的報果也。天道為有漏福業心所感,屬上品十善攝。人道為網常五戒心所感,屬中品十善攝。修羅為嫉慢施予心所感,屬下品十善攝,地獄為逆惡謗法心所感,屬上品十惡攝。惡鬼為見愛慳貪心所感,屬中品十惡攝。畜生為貪慾疑想心所感,屬下品十惡攝,世間一切有情,每起一念,必落一道,種因在今日,感果則在將來,儒家謹存心,佛家慎舉念,就是這個緣故。畜生常在被殺,或互相吞食之處,稱血塗;餓鬼常在飢餓,或刀劍逼迫之處,稱刀塗;地獄常在寒冰,或猛火燒煎之處,稱火塗,所以三惡道亦稱三塗。若論修道,天道耽於遊樂,修羅福報似天,而嗔心復重,皆不能修。三惡道多愚疑, 或在受苦,亦不能修。惟有人道,苦樂參半,而智慧又較高,最宜修道。佛菩薩度生,其對象的大部份,是在人道,為人不修,至堪痛惜。

【注釋】

(1)

八熱者:即等活、黑繩、眾合、叫喚、大叫喚、炎熱、眾熱、無間等八獄,此八獄在閻浮地下,五百由旬處,重累而住。八寒者:即浮陀、尼賴浮陀、阿吒吒、阿波波、嘔喉喉、郁波羅、波頭摩、芬陀利等八獄,此八獄在鐵圍山底。

(2)

八熱地獄,每一獄的四門,各有十六副地獄,號為游增,言罪人游之,其苦增加也。罪人在八熱獄受罪已,復須經過十六游增,次第受苦。其名為:斤斧、豺狼、劍樹、寒冰、黑沙、沸屎、鐵釘、焦渴、飢餓、銅鑊、多鑊、石磨、膿血、量火、灰河、鐵丸。

(3)

一切眾生,由過去之業,感受心身,名為正報;為其心身所依止的一切土地事物,名為依報。

(三)無間地獄與閻羅王地獄意謂地下的牢獄,分為根本、近邊、與孤獨三類。此在第二十四課課文及其注釋中,已略說其情狀,惟眾生惡業,廣泛重大,因之地獄器品,亦至繁多慘毒,非片言所能盡,故有補說的必要,若欲知其詳,當閱地藏本願經,及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閻浮提東方鐵圍山下,暗無日月,有大地獄,一十八所;其所附屬的小地獄,則有千百,名號各別。無間獄城,周市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其中諸獄相連,獨有一獄,名為無間,亦稱阿鼻。上火徹下,下火徹上,無有空缺之處,鐵蛇鐵狗,吐火逐人。獄中有床,大一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夜叉惡鬼,口牙如劍,拋擲罪人,鎔銅灌口,熱鐵纏身,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更寄他方,此界成時,還來受苦。有五種緣由,故稱無間:一者,日夜受罪,無間斷時。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三者,罪器品類繁多,無非銅鐵火石。四者,不問男女華夷,天龍神鬼,一體受罪。五者,從初入至歷長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頃,暫停不得。五逆罪,亦名五無間業,任犯一種,即墮阿鼻獄。即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 (1),其中以破和合僧為最重。管理地獄罪報事者,為閻羅王,或譯為琰魔王,若譯義則為雙世,言其苦樂並受也。又為雙王,言兄妹二人並為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也。閻羅王往昔,因一念嗔心,欲治罪人故 (2),命終為王。晝夜三時,有大銅鑊 (3),從王宮內出,王見怖畏,有獄卒捉王臥熱鐵床上,以鐵鉤鉤開其口,用鎔銅灌之,從口至腹皆焦爛,受罪畢,復與采女,共相娛樂,彼諸大臣亦然。觀此可知:以嗔心發願,亦能成就,惟後作閻王時,雖判斷公平,並無枉曲,而自身亦日夜受重刑,世人舉心動念,可不慎歟。

【注釋】

(1)

眾僧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離間之,使之斗亂星散,而廢法事。或霸占寺廟,逼令還俗等,皆是破和合僧。因斷人慧命,絕人解脫善緣故,其罪至重,報亦最慘。

(2)

昔有一國,與鄰國戰而敗,國王忿極, 與諸大臣兵卒皆發願:願死後為地獄主,執鄰國諸惡人,一一投之地獄以泄忿。後此國王,死後為閻羅王,其大臣兵卒,亦皆為地獄官卒。

(3)

鑊音獲,為釜屬器,此鑊中盛鎔銅,備灌王口。

現在,我們來把今天學習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所有一切眾生,都結佛緣,都種善根,都入佛門受佛教化。願我們把學習的功德,回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請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禮敬我們的大悲慈父阿彌陀佛。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點我打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