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 第七


時間:2016/10/13 作者:積善之家

第七品是〈利益存亡品〉。前一品是講地藏王菩薩度眾生的力量,讚嘆地藏王菩薩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力量。這一品講現在實在的事情,就是顯地藏王菩薩利益眾生的妙用,給死者、生者利益,讓他確實見到好處,得到實惠。這兩種利益,一種是未來的利益,這種利益很遠,要延續百千萬劫,第二種是近的利益,就是現在我受持、聞名之後,最近的利益。

佛當時在忉利天說了《地藏經》的好處之後,在忉利天所集來的那些鬼神、力士、菩薩、及天龍八部等,那些未成熟的,他們當時就得了利益都度脫了。而地藏王菩薩在這個世界的利益,要從近的說起;從地藏王菩薩在賢劫的拘留孫佛到釋迦牟尼佛以來,在佛前種了善的,有成熟的因,有的得了解脫成佛了,究竟解脫了。前面第一品就說過,那些到忉利天來集會的諸佛、那些大菩薩都是地藏王菩薩教化度脫的,這是在忉利天會中所得的近的利益。那些過去成熟的,就是遠的利益,現在在忉利天又種了新的種子,到未來成佛的,受佛授記的,決定成佛就是遠的利益了。還有就是這一品,那些聞到《地藏經》的千萬億那由他閻浮提的鬼和神,發了菩提心,這就是聞法的利益。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這是總說南閻浮提眾生思想的情況,什麼情況呢?容易退心,舉心動念都是在造罪,「無非是罪」。雖然是脫了苦難,得了利益,但是又多退初心,發了心又退,做一件事都不定,漸漸的又不信了。希望說發財馬上就得發財,說病好,不管是癌症、什麼症,馬上就得立竿見影,而不管業的輕重。沒有得到,就會謗毀,退了初心。要是遇到惡緣,可就念念增益,益就是增上多的意思,要是有惡緣,他馬上就變了,隨惡緣走了,善容易退,惡容易增。但是客觀的現實,外界的境界多是惡,善很少,誰不想做好事!但是想做好事做不成,障礙很多,原來根本不想做壞事,但常為了客觀的現實情況而所迫。

像有些道友問我說,做生意不說兩句瞎話,直去直來,我這樁生意就做不成了,利益得不到了,真的是這樣嗎?要不說瞎話簡直活不成了,換句話說,妄語非打不可,是不是這樣的呢?還有,我們有些道友開的是葷菜館,他說不賣海鮮這個問題無法解決,客人要吃海鮮沒海鮮,飯館就開不成。換句話說,我不殺生,我也活不成,我沒有飯吃,我就得殺生,這個可以怪他嗎?不怪他,這是客觀現實逼迫的。所以在閻浮提的眾生,善緣很容易退、善業很不容易做,惡緣呢?漸漸增長、處處都在。

我說你最初是怎麼選擇這個職業呢?他說那我要做什麼?我說你找對人有利的事,衣、食、住、行各方面對人幫助很多、改行可以不可以?因為殺業太重!眾生業太重了,現在飯館業很蕭條,房地產業也很蕭條!房子給人住不好嗎?房地產業蕭條,因為欺騙太大,沒有一個賣房子的會說,這間房子我五萬元買的,賣你七萬元,我要賺兩萬塊錢,沒有一個人這樣講,我賣你沒有賺到利,我很吃虧的!大槪做生意的都這樣說,要讓人家信,但哪一個也不信,互相欺騙,你騙我、我又騙你,我在那處買,人家要減我價錢,你也得削價。其實他在那處買,人家也沒有削他價錢,非要欺騙不可,正直地過生活不行嗎?我想也不會餓死。客觀環境就是那樣子。要不是那樣呢?閻浮眾生就舉心動念不是罪,是善業了。

我們最初發心信佛的時候是什麼心情?甚至信到懇切了,拜佛或者禮懺、誦經得到感應了,也有一念間都可以舍掉生命的。我看見很多道友出家的時候,心猛利極了,住到山裡頭,老虎、獅子或者狼來了,他根本不把它們當回事,他真的是將生命置之度外,在茅棚或洞穴里一住,以生死來換不生死,真是有那個道心,心很猛烈!

我有一位師伯,他住在一個叫壓獸洞的山洞裡頭,最初我看他在洞裡住了十五年,他認為說:「以我的功力,在這裡吃苦應當開悟,可是現在還沒有開悟。」我說:「無量劫來造的罪,十五年來換取成佛,哪有這麼回事,業障沒有消失這麼快。」不過他這一生儘是住洞,後來他離開那個洞又到五台山,也是很苦,這就是苦行僧人,他以他自己所受的苦難來換取未來無量劫的幸福。

像我們很多的弟子沒有受什麼苦,或受不了一句話,受不了一點小氣,總感覺不舒服,總是想要悠悠自在的成佛。或者念上幾十部《地藏經》!要換取什麼?這本來是無價的,你拿有價去換,不但換不到,還喪失了功德。應當怎麼樣呢?應當不退初心,遇到惡緣時,要認為那是對你功力的測驗,你能不能定得住?佛常教導我們說,人身難得。得人身艱難極了,得了人身就隨便浪費了,信了佛,遇到因緣又退失了。現在的人都不怎麼好名,反而看利看得特重,前面講地獄的苦,一念一個身,百念就百身,千念就千身,受完苦又回來,回來又受苦、受苦又回來,百念千生,大家要堅固自己的信願力,莫退信心。

「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我們要是身上扛了很重的石頭在稀泥中走,走一步陷一步,走一步陷一步,愈陷愈深、愈來愈重,增加負擔。遇到惡緣,念念增長,你的罪業不是愈縛愈重嗎?這是形容的意思。

「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腳,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這是用比喻來顯法的力量。要是遇到一位有知識的人,這位知識不是惡知識,而是善知識,引你向善道上走,幫你負擔,減少你的煩惱或把你的石頭拿過來,他全部幫你背,或者幫你減少一些負擔。「是知識有大力故」,這位善知識他很有力量,一邊替你負重,一邊還牽引你的手,叫你把腳站穩,一步一步的走,要是到達平地了,沒有稀泥陷足的地方,就是到達平地了,就囑託你,說你要注意,你剛才走過的路是惡路,千萬不要再回頭走這條惡路。

我們對做惡業的,心裡起惡念的,一再地囑咐他,要念念的思念三寶,思念地藏王菩薩也好,思念觀世音菩薩也好,思念大乘經典一偈一句都好,那麼你就是思念善路,千萬莫再陷入泥湯,就是這個意思。就像在人間,我們大家互相共同勉勵,互相學習。你拜懺、念經、讀誦大乘經典,不要勾心鬥角,盡在利害關係上打主意。

我們有些弟子看不破放不下,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盡在利上打主意,見害就躲,這個害處對眾生有多大我不管,只要對我有害,我就不乾;這個利益對眾生產生多大的惱害,我不管,只要對我有利,我就要去取。這需要個人反省才能知道,我們在這裡聽經講經學佛法,等遇到具體事實,佛法就擱到一邊了,自己想怎麼做就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了,這樣怎麼能相應呢?不可能相應的,學等於沒學,只是浮泛的種善根,浮泛的善根還不曉得什麼時候我才能享受得到利益呢?而眼前就失掉善力了。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眾生造惡從一點點發展到很多很多,我們要用這種見解;你看小說也好,看報紙也好,用正確的知見來看,完了,你去判斷。小說你一看前面就看到後果了,他要害人整人,他最後還是被人整被人害下台,不論哪一位,就算是過去的名人,等到臨終時,他才知道晚了,大錯已經鑄成了,罪惡已經定了。所以習惡就是習種性,過去多生累劫的做惡習慣。

我們在監獄罵管理我們犯人的,給他起個口頭禪,見了他,我們就念「三天不害人,走路沒精神」,要是三天不害人了,他走路都沒有精神。這些人怎麼樣了,他寫不出小報告,連走路都沒有精神,這就說明他天天得害人,不害人他活不得,因為這是他的職業。

我有這樣的經驗,不論黃河開口在任何地方,要發大水時,最初是一點點,不太注意,看到水一點點滲覺得沒有關係,但是一點點增大一點點增大,等到大了,你想堵也堵不住!黃河發水都是這樣,這是明流。還有暗流,黃河的火難是很不好治理的,黃河的水一發,水是從地底下來的,你在地面上還不覺得,等水一來了,距離一、二十里路的村落也都認為沒有關係,離我們這裡還很遠,等水一來了,一夜之間房子一塌,完全是汪洋一片。

這是形容習惡眾生就像黃河發水似的,我們的心念最初從心裡打主意時起,到發展造成事實。最初都是心裡打主意,想辦法怎麼樣害人,怎麼樣整人;有好多的政策就是從一個人想起,害到千千萬萬人,為什麼讓他害呢?業!大家造成的業!哪能死得這麼多,這個造惡的眾生造慣了,從一點一點發展成無量無邊,像這類的眾生怎麼辦呢?地藏王菩薩就說了一種方法,他說:

「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

他有這個惡習,他才去做惡,怎麼辦呢?要在他命快死的時候。「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然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

中國有一句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將死時所說的話都是好話,他那時造惡也造不成了,在這個時候他知道改悔,但由於往昔惡習種子現形,現形薰種子,種子又滋長現形,交相薰習,所以有如此習。〈起信論〉講「薰習」,我認為很有道理,有些學唯識的不承認,就是這樣薰習!過去的惡業現在遇到惡的環境又把我們的善念薰習了,把它轉變,客觀現實迫使他如是,善習的薰習沒有惡習薰習的力量大,惡的根性太深了,接受惡的快得很,接受善的不能持續,因此要度一個人很不容易。

但是到了他將死的時候,這時他的六親眷屬應給他供佛求福,使他前面的路走得光明一點,不要走黑暗路了,減少他到三塗的痛苦,怎麼做呢?或者懸旛蓋或者燃油燈供佛,或轉讀《地藏經》或供養佛像,或者一切聖像都可以,菩薩、聲聞像都可以,要是這些都做不到,法供養好了,念佛菩薩的聖號或者念辟支佛的名字,或念阿彌陀佛念釋迦牟尼佛,或念那尊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可以。

「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在他將死未死的時候能聽到,「或聞在本識」,這個時候他的眼睛看不見了,耳根也不大靈活了,讓那還沒有離體的神識感覺到,他雖然眼不能見,還有意識的感覺;他還沒有死,也就是識還沒有完全離體的時候,識有所感覺。《灌頂經》說,男、女要死亡臨終的時候、或已經死了,用黃色的布或綢,建造一個旛,廟上掛的幢旛寶蓋就是那個旛,如果說實在不行,用黃紙也可以,懸到他屍體上,使他能得到利益,能離八苦、厄難,這就是「懸旛蓋」的旛。蓋呢?在上面做一個寶蓋的蓋,沒有力量,拿黃紙做一個也可以,這也算供養佛了,乃至於點個燈也能做得到。點個油燈但可不是給亡靈點的,要用意念供養佛、菩薩,有菩薩聖像就供養,佛菩薩聖像、辟支佛像就是連聲聞像都可以,這時念一聲佛名號,使他的耳根或他的神識都能知道,這些造惡眾生就能脫離苦難了。

惡業因必定感果,必定有業果隨著這個業因。「必墮惡趣」,一定墮地獄的,或墮畜牲道、墮餓鬼道;如果這個人假這個因緣,假這個念佛、佛號得聞或供養燈、香什麼都可以,那麼這些眾生所造的果報就得以消失,把他過去所造的罪,假這個佛,就抵消了。這裡有個問題,我們不是說業果不失嗎?有時佛不能轉眾生的業果,必須眾生自己轉。像地藏王菩薩有這個方便善巧,這是他發的願,假他的願力可以使眾生所造的惡業暫時消失,悉皆消滅。不過,我認為還是要他自己修,這是假地藏王菩薩的力量消業,但是必須有因,什麼因呢?他要有這種福報,往往臨終人遇不上,誰給他念經,特別是我們所謂的現生有錢有勢的人,不如我們普通的信佛人,他沒有這種福報,臨終時有人給他做這種好事?沒有的!因為他的惡業、惡習所感的,他遇不到這種因緣。

為什麼修行?就是為了要走的好,別人問我們學什麼?我們學死亡!把這個方法學會了,圓寂的時候走的很好,比活著享受還好得多,你再換一個面貌,你就有宿命通,有宿命通不做壞事,你就善習成熟了,不是嗎?善習成性永遠做善。

我經常勸大家莫要煩惱,煩惱就是惡習,為什麼勸大家斷絕煩惱呢?煩惱來了,你認識它,為什麼要煩惱?煩惱是從什麼生起的?不是利、就是名,煩惱不會從好事上生起的,而是從貪、瞋、癡上生起的,那是總的煩惱。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不只是死者得到利益,現在活的人所得的功德更大,在你給死者做佛事的時候,他只能得到七分當中的一分,你做佛事得六分。在死以後七七四十九天,為什麼說七七四十九天呢?人死之後善業也不種、惡業也不種,一時的因緣沒有成熟,他投生的地點還沒有確定,四十九天正是在審查當中的階段,這幾天所做的佛事,他的善業就猛增,大家給他念佛回向,善業猛增,當然他沒有做惡業了!千萬不要死了之後替他請客、殺豬宰羊的來做喪事,那就痲煩了,那就是惡業增長,善業沒有了,立竿見影的下地獄。

要是能給他做七七四十九天的佛事更好!但也不一定說要請很多人,如果沒有這個經濟力量,怎麼辦呢?你自己給他念七七四十九天,四十九部的《地藏經》,在靈堂也可以,或者把他火化後,在骨灰盒前念也可以,乃至把他的照片擺在面前給他念也可以。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

這段話很重要,人死後辦喪事,大肆殺豬宰羊,雞、鴨、魚,不曉得殺害好多眾生,造惡!反而送他下地獄。這是地藏王菩薩對佛說的;說什麼呢?勸閻浮提的眾生,說這個國土、這個世界的眾生臨命終的時候,對於殺害的事要特別慎重,絕不能犯,不能殺害也不要造許多的惡緣,前頭說的是善緣,這裡說的是惡緣。

更不要拜祭鬼神。關聖帝君是神,中國把他當做護法伽藍,是從隋唐之後才有的,以前並沒有。求什麼神像、神廟,不但不能得到好處,反而增長罪惡,求到了你必須得殺害,神都是吃葷的,都是惱害眾生的。魍魎就是魑、魅、魍、魎四小鬼,惱害人的,什麼緣故這樣說呢?

「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殺害、拜祭,一點點利益都沒有,這怎麼能利益亡人呢?亡人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但結罪緣」,前面說結惡緣,就是這些人,在亡者死亡之後不去結善緣,還去造作惡緣,這樣讓他的罪業更增加了。我們一定記住,千萬不要做這種事,有些人是半個佛教徒,怎麼是半個佛教徒呢?他信,信正知正見,但是只有他一個人信,家裡的六親眷屬不信,或他家裡又有地位又有勢力,婚喪嫁娶不辦幾桌酒席,好像是不孝順的!這叫邪知邪見,這位信佛的弟子也沒有辦法,他不能幫助死者乃至他自己也如是。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

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的好事情,他的果報不是生天就是生到尊貴處,來到人間也生尊貴處。因為他的外緣不好,就是他的眷屬在他死後做了很多惡因,給他添了很多的痲煩,也就是幫倒忙;不但不能幫他減少惡業的痛苦,反倒給他增加惡業;不但不能幫助他善業的成長,反倒拉他的善業後退。「殃累對辯」,使他生善處就困難了,晚了,假使再生善處也錯過很多時間了。

「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在生時沒有善根沒有做好事,在他死後這樣一做,自然的更受惡趣了,惡趣更加深了。很奇怪的,凡是做惡業的人,惡業愈猛利,善根愈沒有,絲毫沒有臨終的助緣,只是增加惡業,自受惡趣,那就逃脫不了。「何忍眷屬更為增業」呢?他的六親眷屬還給他罪上加罪,怎麼還忍受得了呢?就是這個意思。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這個道理很好懂!有的人三天都沒有吃飯了,背著一百斤重的東西,還在勉強的走路,困難到了極點,又碰到一位不懂事的鄰居,又給他增加一點東西讓他幫著帶回家,使他的困難更大了。也就是死亡的時候沒有什麼善根,帶著一包惡業走,又碰見這些眷屬給他增加了一些重罪,那麼他就困難重重了,走不動了,壓死他了,本來他的罪已經夠大了,墮地獄還沒有那麼長,再增加一些罪,在地獄的時間更加延長了。

「世尊!我觀閻浮眾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誦此經或稱佛名號,可以免這個火難,可是你並不知道,非得火難受到身上了,完結了這個火難,這才得到好處。有很多的佛教徒往往在無形中免了這些火難,自己並不知道,我們一定要用智慧觀察。

以下舉大辯長者為例。「辯」是辯論,辨明是非,也就是有智慧的意思。在會中的這位長者是在社會上很有道德、很有地位的,是有神通的法身大士,就像維摩詰居士一樣的。在這個會上,這位長者就是大辯,他是「久證無生」,證得無生法忍,是出世間的長者,不要以世間的長者來看,證得無生法忍了才是法身大士,忍可一切法無生,無生也無滅,證得了無生無滅的真理。「久證無生」,他不是一劫兩劫了,多劫以前就成了法身大士,「化度十方」,到十方世界去化度眾生。現在在這個法會當中他示現的是長者身,對於一沙一渧的功德,他是知道的,他是為了利益眾生髮起這個因緣,讓大家都能懂。他尊敬地藏王菩薩,才說「大士」,「大士」都是指稱法身理體的大菩薩摩訶薩,意思是一樣的。

南閻浮提的眾生,命終之後,他的眷屬或者他的子女或他的父母,給他做功德,或請人念經、拜懺做法事,或是設齋供養僧眾。那時在印度,凡是有紅白喜事,都要請僧供養,不像我們現在要念什麼經,那時的印度沒有念《金剛經》、《地藏經》,而是請三寶的僧人來到家裡頭供頓齋,這就是無上的福德了。

所以說乃至設頓齋「造眾善因」,設齋供養僧眾,是植福田,種了善因,這個善因回向給命終的人,命終的人能不能得到大利益,及解脫否?解脫就不容易了,解脫就得了自在了,自在就不受六道輪迴了,證了果了,或者把他送到極樂世界,解脫就是脫離生死苦難,永遠的解脫再不墮三塗,這是大辯長者請問地藏王菩薩說的。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

地藏王菩薩就對大辯長者說,長者!你問這個問題,我是假佛的加持力,大概給你說一說,「略說」就是大概的意思,不是詳盡的意思。

「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這裡沒有說世間利益,而是說出世間利益,若有臨命終人,他的眷屬給他做了佛事,或者給他誦經或者拜懺,得不得到利益呢?得不得到解脫呢?地藏王菩薩答說,他臨終捨命、在要死未死的時候,有人在他跟前、在他耳邊對他念一聲佛的名號,或者菩薩、辟支佛名號,辟支佛就是緣覺,比聲聞高一點點。緣覺是緣念世間法的生滅而開悟的,出生在有佛時日就叫緣覺,出生在無佛時日就叫獨覺。這個時候能夠知道一個佛的名字,辟支佛的名字、菩薩的名字、都可以,不管他過去造的,有罪沒有罪,都能得到解脫,能夠成道。

這裡有一個問題,假如說他造了很多的罪,臨終一聞到佛的名號他就能得生?那是他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加持他得解脫,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加持他得解脫,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加持他得解脫,怎麼解釋這個道理呢?

佛在世時有位比丘叫那先比丘,有一個國王請他說法。這個國王說人在世間上做惡做了一百歲,到臨死的時候,一聲佛號就能得生淨土,他不信。那先比丘就跟他說個比方,面前一個湖,我們把石頭擺在湖面上,石頭沉不沉?國王說當然沉,一定沉。我擺一百塊石頭、一千塊石頭比它大十倍的擺在船上沉不沉?他說不沉了。為什麼在船上不沉,在水上沉?他說,船給他負擔了。那先比丘跟他說,臨終念佛名念聖號就譬如是船,這個眾生的罪惡譬如是石頭,為什麼他不沉了呢?為什麼他解脫了?因為菩薩給他負擔了。

要是我們也發菩薩願了,好比我們也發願代眾生苦,別人的苦由我來承受,如果你平常沒有什麼病,你看到有病的人你說願意替他害病,讓菩薩加被他,讓他的業報轉化。是不是你馬上就害病,他就好了呢?不是這樣的,如果是代眾生苦受罪的話,像觀世音菩薩跟地藏王菩薩代眾生苦,把一切眾生的苦難都擱到自身上,但是個人的業不相代,為什麼又能加持他呢?怎麼轉化呢?他臨終有人給他念佛,就說明了他自己的心力,發現了這個善根力,不然哪能碰到呢?但是臨終時耳根念的,跟以後做的佛事完全不一樣的,正在臨終的時候你給他念的效果要大的多,他可以全部得到,因為你一念佛,他的心念就隨著你念佛的音聲,觀念佛號去了,死亡的痛苦就沒有了,就不注意了,乃至於假佛的力量加持,一念佛,心裡緣念佛,他的思想境界起了變化,所以他隨著佛的音聲,假這個力量,他能得到解脫。

因為業果千差萬別,我們想一想自己在夢中或是碰到鬼、虎、狼、獅子,碰到種種危難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要是能念佛或念菩薩聖號乃至念經,你就有功夫了,假如你在睡夢中,每逢一做夢你就能警覺著念佛念經,那麼你在死的時候不需要別人念了,你自己自然能念,這就是觀心的力量,平常還沒有到死的時候自己就準備,不必等別人來念,自己準備好了。

念《地藏經》,臨死在轉生的時候不昧宿因,知道我前生是幹什麼的,知道我前生是念佛的,今生我就能信佛,勸人念佛,這樣子才能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惡,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

沒有念佛的,說他沒有做好事,只做壞事,但是他死了,他的眷屬知道幫他做好事,給他造福利,給他放生、乃至到社會敬老院去,這都算是好事;有形的有相的,世俗間的善業都算是給他造福利。至於這些念經、念佛、念三寶,這是出世間的善業,聖事,「聖」是聖人的事情,想得解脫是聖人的事,但是死亡的人得的很少!

「七分之中而乃獲一」

本來這樣的人按罪是要受報的,因為他的眷屬給他做了福德的事情,轉化了,《地藏經》裡婆羅門女知道她母親不信因果,不信佛法,毀謗三寶,她死了就給她做功德,一做功德她母親就生天了,但是轉化也是有限的,光目女使她媽媽脫了地獄難又來到人間,來到人間壽命很短促,十三歲又要死了,第一步只能轉化成這樣,人死之後所做的功德所得的福報,活的人得六分,死的人才得一分,但是這一分的功德就能轉化他的報、他的業。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七分的功德,死者才得了一分,活的人得六分。你現在的身體健康,為什麼不自己修?未來世的眾生或現在世的眾生,善男信女聞到佛法了,在身心健康的時候,趕緊自己修行,自己修就全得了,「分分已獲」,七分你都得到了。

臨死的時候為什麼在屍體面前點燈呢?大家學過《藥師經》,供佛點燈給死者也點燈照明!燃燈續明,你這供佛的燈就指引死者的魂識看見光明,不是黑暗的,看見光明,他就有選擇,他要走好道,不會走惡道了,有這麼一種涵義。所以就是要你自己修行,趁著你有精力、能夠念的時候,你多念一點,這個念也不要著相,最好不著念,聲音也不要太大,你自己聽見就好,這叫「金剛持」,也就是綿密不斷的意思。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客群苦。」

無常本身就是一切法,一切都是無常、幻化,我們有誰知道哪一天會死呢?沒有定期,這個星期死不了,下個星期沒有定,有些是突然的,像有的病我們可以知道,病是死的因,死是突然之間的,心臟病發,我們有位同學法尊法師,他譯經的時候筆掉下去了,他一撿筆就死了,這類死亡的事太多了,一念間就死了,是你不能預料的。

「游神」就是你死亡之後,神識所看到的都是黑暗的,死後的遊魂在這個時候不知道自己是受罪還是享福,是生天還是下地獄?絕對不是生淨土,生淨土就不是這種景象了,生淨土,魂識剛一離體的時候,乃至於佛菩薩應你的時候,你的神識馬上就到了淨土,極迅速、比電波還快的多;十萬億佛土,這邊神識一離體就到蓮華世界了,這是業所感的業力,非常之快。這裡是指一般的,不是到淨土的,一般人惡業不太重,善業也不太猛利,七七日內必須得審定惡業。

馬上深陷地獄的很多,活著的時候就到地獄了,有很多人像挖煤的人就跟在地獄差不多。大家可能沒有挖過煤,我聽到挖煤的人說,你到挖煤的洞裡,還有淘金的金洞子,都是這樣子。在黑暗當中,或者碰到瓦斯爆炸,或者沒頂,所謂沒頂者是上面打的洞塌下來了,當時就壓死在裡面了,活著是在地獄,死了還是下地獄。我有這樣的感覺,在監獄裡沒有定案的,就是你的罪正在審查當中,沒有判刑的,在這個時候犯人心裡急的晝夜不安,不知道判大判小,判死刑、無期徒刑,判好多年?不定,心裡焦得的不得了。

我就想了,就像這段經文所說的,剛剛死之後,還沒有走到確定轉生的地點,「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一共七七四十九天的期限。像我在監獄中,前面十五年都不跟你說個一、二、三,你到底犯什麼罪啊?判好多年啊?沒跟你說,等到他要給我判了,我已經住十五年了。判十五年就完了吧?還沒完,還有餘罪,什麼叫餘罪呢?你刑期滿了還得改造,思想還沒有好,還得繼續改造,也就是勞動改造。

報有果報、有餘報,還有華報,我們把苦受完了,做了人了,你跟別人不一樣?病苦特別多,小時候六根就不全,這不是很多嗎?有時候生下來就是跛子、瘸子,六根不具就是余報。

「諸司」,也就是管理這些業報的人(這些都是鬼神,在《華嚴經》上說的鬼神特別多)來辯論你的一生,或前生的罪業、多生的事業,給你算總帳,辯論你的業果,說你這個因該受什麼報。還沒有確定下來前,在討論當中必須得審查,是你造的才去受報、才去受生。在還沒有確定之前,這個遊魂是千萬愁苦。按人的時間七七四十九日,這個時候他的眷屬給他做佛事,過了七天,決定他到那裡去就不知道了。為什麼給亡者做佛事要趕七七?大概就是依照《地藏經》說的,一個七一個七的這樣做。

死亡像什麼呢?等於我們搬家一樣,我們這一生搬家搬的不是很多嗎?到了很多地方嗎?走了很多處所嗎?人的分段生,就像我們這些佛教徒,佛教弟子沒有大善大惡,不是人間就是天上,而這間房子不住了,再換一間!換一個比這個還好一點的,如果今生修的多了,再換一間比這個還好一點的房子,四大是假合的,就像我們住房子一樣的,要像這樣來認識它、來理解它,你經常的修這種觀,到死亡的時候不但不是痛苦,而且很愉快的,有些人在死了之後,他的面容還是微笑的,因為他到了更好的地方,比這個地方還好一點,所以他沒有痛苦。

「過是日後隨業受報」,過了四十九天,那就隨著他做什麼業感什麼果了,這一受報,那苦的日子就長了。「動經千百歲中」,這個說法是按短的說,沒有說千萬億劫,而是千百年,一歲就算是一年的意思,千百年的罪都受不完,在人間受一年的罪可以換取地獄一劫的罪,你要這樣認識,假使人間輕賤你辱罵你,你不計較,你說:「我這是還業的。」「是人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金剛經》不是這樣說的嗎?要是等到地獄去受的時候,那個時間就長了,「無解脫日」,想得解脫就很不容易了,要是墮到五無間大地獄,那就是千劫萬劫永受諸苦。

學《地藏經》,我請大家要有個觀念,沒有地獄!不要著相,著相是很危險的,地獄是你自己的業境變現,心裡的變現。我們做夢的時候,夢見人家拿刀砍你,誰來砍你?你一醒什麼都沒有了,但當你做夢的時候,你知道這是做夢嗎?有時候知道,我有時候是這樣做夢,或者夢到很高興的事情,我就知道這是做夢。完了這個境界又變化了,又變成苦的,我說這還是做夢,自己認識到做夢。等到這個夢又變了另一個夢,不知道是做夢了,或者第三輪不知道還是在夢中,往往到第五輪都在夢中。第一個夢我好像醒了,其實沒有醒,再做第二個夢,第二個夢又認為醒了,沒有醒又做第三個夢,可以做到第五輪,我不曉得別人有沒有這個境遇,我是有過這個境遇。夢也有五輪,也有連續的夢好像看章回小說一樣,今天早上夢醒了,夢醒了昨天的事忘了,到睡覺時間了,一睡著了那個夢又跟著接上來了,前一回沒了,下回繼續,有時能繼續很長的時間,人生就是在夢中。

所以《金剛經》上說:「如夢幻泡影。」那確實是如夢,大家將來可以研究夢,很有學問的,把夢研究完了,我們活著還是在做夢,這個夢長一點,不論苦、辣、酸,你所有的經歷是一夢。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里有這麼幾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因為你在夢裡看見,又是人又是天,又是鬼又是畜牲,醒了什麼也沒有。所以佛總是教導我們說,眾生在大夢當中永遠不醒,醒了就知道了。

我的意思是要大家做觀想,地獄的苦難不要觀想成是實有的,而是隨你的業、隨你的心起的變化。有些自稱斷見,社會上有些人認為地獄、天根本沒有,就死了,完了;所以他就什麼業都沒有做,你的業你的罪還非受不可,要是沒有因果還得了;但因果是緣起的,你要是證得性空了,緣起就是假的,當你沒有證得性空,緣起就是真的。

現在我們頭痛腦熱,你說當假的,可假不了他痛,確實很苦!你說這是假的,沒有關係,你要是真正的把身體觀假了,那你不痛苦了,你就不做夢了,要這樣來理解地獄。但是當我們造罪了,地獄也是真的。我們經常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們一生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一下子很富貴很高興,股票一跌馬上就很窮,就是這麼反反覆覆的。你說假的,現在火難重重,到處是水火,也有戰爭也有火火,你說假的,等到你身受的時候一點也假不了,真正的觀修成了,就是假的,在這個世界上還去度別人,叫別人認識這是假的,這就是大菩提心。

以下是勸人修齋,說到解藥了。

「複次,長者,如是罪業眾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為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

供養大眾齋,「齋」就是期的意思,佛教講齋是有限期的,不要一天到晚吃,永遠吃東西,一會含一塊糖一會吃塊餅乾,那就是數數吃,不叫吃齋,我們出家的比丘,過午不食,一過了中午的界限以後不能吃。這裡專講供齋的意思,要是有罪業的眾生,他命終死了之後,他的眷屬骨肉給他營辦齋飯,齋就是飯。

「資助業道」,就是幫助他往善業道,天、人是善道,惡鬼、地獄就是惡道,資助他的善業,往善道上走。齋跟沐浴兩個是相連著的,要是祈禱或做什麼佛事,得先洗澡、沐浴穿上潔淨的新衣服。還得修心,心裡正念現前,念佛、念法、念儈。所以眷屬骨肉為他修齋,是為了幫助他生善道。在營辦的時候、淘米的時候,要乾淨,不要灑的滿地都是米,洗菜的時候不要滿地都是菜,把它淘得乾乾淨淨,洗得乾乾淨淨就是不浪費,做好了一定要先供佛供儈。儈可以代表聖儈,不一定要請到家裡,像你供羅漢儈、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尊者像,都叫聖儈像。你做好了飯菜,打齋的時候,沒有供佛供僧之前你不能吃,要是先吃了,就沒有功德。如果你亂拋灑洗,滿地都是米,滿地是菜,也沒有功德,如果違背了這個教導,你所得的功德跟其它的功德,回向的功德都沒有了。

「如有違食」,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定去供,非法,不但沒有功德還有罪。「如有違食及不精勤」,「精勤」兩個字專指米跟菜業不棄於地,洗菜洗米的時候不要糟蹋糧食,如果違背,不精勤了,那個命終人得不到好處,資助不到他的業道,得不到好處。假使精勤護淨都做到了,又供佛齋儈了,是命終人七分獲一。前面不是說做佛事七分,亡者得一分嗎?營齋的功德也如是,得了七分的功德,臨亡的人只得到一分,另一面就是你現在健康的時候自己做,分分皆獲,七分你都得到。

「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存亡獲利」,活的人跟死的人都得到好處,怎麼樣才能得到好處呢?「精勤護淨」,先供養佛儈,為什麼出家人吃飯要念供啊?在吃飯時念個咒語,念三遍或七遍都可以,不要出口只是默念,你看每一位和尚吃飯都要供養、合掌,那就是供養了,上供諸佛下侍眾僧,那就是供佛及儈了,心裡一作意就是了。

所以說他的父母或者眷屬給亡人做佛事的時候,供齋一定要這樣做。到廟裡打齋供眾,你怎麼回向呢?你布施給一切眾生,完了給現世的自己,生前就求了福德,我看打齋供眾的往往不是寫一個人的,乃至於父母、家庭、眷屬,把名字都寫上了,人人有一份,都算他們現生所做的功德,那不只是自己得了,但是這個有局限,你應該把這個功德普遍供養一切法界眾生,這個功德就無窮無盡了,不要先回向給自家眷屬,這就是《華嚴經》的境界了。我附帶在《地藏經》上說的,你供養法界眾生,你一發心一動念,念念都念到法界眾生,不只是閻浮提,那麼你的功德就念念無窮無盡的。

「說是語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發無量菩提之心。」

這是指在法會上發心的人有好多呢?有千萬億發心,發什麼心呢?發菩提心,凡是說到發菩提心的,都是大乘經,不是小乘經,把這個齋儈修福薦亡,拿去利益眾生。怎樣利益眾生?就是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的覺,發菩提心有三心,即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正念,身如法智心,正念真如就是念佛性,念我們自己的本性,曉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一心,這叫直心,正念真如,這一心一個是體,一個是在諸佛,在我們眾生就是造業,就是一心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隨著心生滅門,那就是轉了。

〈大乘起信論〉就是業、轉、現三相,完了,就是智、取、相續、計,名字、起業、業系苦相,我們最初造業,一但造業就被業縛住受苦。現在我們翻過來了,執行正念真如,念直心的體,無苦無樂,清淨無染,盡虛空遍法界,不論是有情世界、無情界都是一體,就這麼一個總體直心,正念真如發菩提心的人,就是執行正念真如。這個要假方便,這種功夫恐怕一時之間做不到,假什麼方便呢?在菩薩說,就是行六度萬行,簡單一點說就是度眾生,度眾生叫什麼呢?叫深心。深心,一切法都要學,為什麼學?他為了方便利益眾生,方便法門利益眾生這叫深心。現在我們普遍用的都是第三心,就是大悲心,菩提心就是大悲心,讓自覺悟、讓他覺悟,讓眾生自他都覺悟,究竟成佛。這個大悲心不是愛見大悲,像我們利益眷屬,都在情當中,屬於愛見大悲,這個菩提心不是愛見大悲,對一切眾生都平等,拔他們一切苦,給他們一切快樂,這樣的大悲心到究竟了也無苦無樂了。認識度無苦無樂,認識到度眾生沒有眾生可度,這是真正的發菩提心了,這又回到直心正念真如了。

地藏王菩薩在忉利天宮說的這個法,就是修福德、利益眾生的法,而且聞法者就悟到得了無量菩提心。前面講的是利益鬼神,這個地方鬼神是發心了,誰教他的?佛跟地藏王菩薩教的。發什麼心?發菩提心。得到什麼利益呢?解脫。真正使亡者自己解脫,莫要再來人間受罪了。

所以說佛是福慧兩足尊,在印度有這麼兩句話:「修福不修慧,香象掛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我在西藏拉薩就看到達賴喇嘛養了幾匹馬,從來不騎,養一匹馬得派兩個人服務,而且每匹馬都戴著珊瑚寶貝。吃什麼呢?一天要吃兩口袋的貝母,也就是我們做藥材的貝母,免得馬哮喘。我說這些馬都是前生修福,但是沒有智慧。我們要修行就看這社會的情況,可以去分辨,你自己多用點心,你瞪著看就不行了,觀山不是山,就是這個意思。你必須以另一種境界來看。

有些在哲蚌寺、色拉寺學經的喇嘛,一心的學經,他不出去打工,西藏的喇嘛生活自理,沒有人供養,你不打工沒有錢,自己掙吃或者掙幾個月帶上幾口袋的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 第七

粑,去廟裡住著學經,糧食吃完了再去掙,沒有人給。西藏喇嘛都是自理。有的喇嘛節省吃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 第七

粑,就是炒麵乾,很節省的吃,都不如那匹馬,這就是修慧不修福,前生沒有福德今生就受罪。但是在本人身上,這喇嘛認為受苦不受苦沒有這感覺,他樂在其中,有智慧的人是這樣的。你說那匹馬再享受多好,還是畜牲不能念經,不能拜懺也不能禮拜,他沒有三寶的概念,修福好?修慧好呢?還是修慧好,最好是兩者一起修。有福德了要多布施,這叫福慧雙修。因此忉利天宮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他聞了法之後,發菩提心得解脫成佛果。「大辯長者作禮而退。」

這個會上是講法的利益存亡,是大辯菩薩向地藏王菩薩所請的法。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