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問答

仁清法師:佛弟子怎樣平衡學佛與家庭的關係


時間:2016/11/11 作者:清淨平等蓮

問:對於沒有智慧的在家弟子,應如何在學佛與家庭中找一個平衡點?

答:你這個前提是對於沒有智慧的在家弟子,是如何在學佛與家庭中找一個平衡點?不錯,你這問題非常好。為什麼呢?前提是沒有智慧的佛弟子。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修學和家庭本來是不矛盾的,佛教並不反對學佛的人去盡家庭的責任。

六祖慧能大師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的角是不存在的嘛,如果你離開世間,去尋找一個修行,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是出家人專職的修行身份,也跟世間打交道,無非他掌握的是世間覺悟了的那一部分。

比如有的人,他去吃喝嫖賭。僧人修行,他就不可以。這就是世間覺,有很多人把慧能大師的偈語理解錯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哎呀,殺人放火也是世間法,他那個意思是六祖慧能大師說了,就等於允許他去殺人放火,這是一種錯誤。“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覺,悟的是那個層面,不離世間覺,悟的是修行方法。

諸佛如來成佛,是示現以人身去成佛。為什麼?還是從世間。釋迦牟尼佛降生以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是最後身”。什麼意思?他是說的佛性,佛性唯我獨尊,就是他已經成佛了,再來示現成佛,還是從人身,通過人去修學,用他修學的這種行為,去指導、帶領大家去修學,告訴大家,佛,任何人都能成,就看你乾不乾。

一個凡夫,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去修行,是能圓滿佛果的。所以說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最好把修行和家庭這個關係處理好,真正地想找平衡點不難。有很多人家庭出現了疑難問題的來問,“師父,我是信佛的,我的丈夫不信佛。”或者是“師父,我是信佛的,我婆婆不信。”或者信其他什麼教,不讓供佛像。我就這樣給她解答,“供佛像有功德,不供佛像你會修行,照常有功德。”要會修行,這就是所謂的平衡點。如果你的家人極力反對你的事相,那么事相上可以不做,在心裡修行就行了。其實,佛教是心地法門,就是主張修心。

1999年的時候,我們在建寺,大家都去發心幹活,有一次來了一個老師,幹活非常賣力。跟我說:“師父,我不敢出聲念佛怎么辦?”我說:“阿彌陀佛說,你悄悄地念佛也來接。”“喔!明白了!”是不是?經上雖然沒這樣說,但是經上的道理就是這樣,所以修行不僅僅在形式,要勇於超越形式。

在家佛弟子如何平衡學佛和家庭的關係,這裡邊確實需要智慧和方法,需要方便。我在很多地方經常提到,你得會學,得有責任心,既然你是個在家佛教徒,說明你是有社會責任的,說明你是有家庭責任的,這個因緣你還沒有了,就不可能像出家人一樣去修學。有的人可以上哪個地方打佛七,可以上哪個地方去精進,是不假,那一個時段,你家庭同意了可以,如果你家庭不同意,沒有必要搞得大家煩惱,當家人煩惱的時候,你修行的功德也不見得能生髮。

我舉過一個例子,雖然障礙有時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有一些我們是完全可以去避免的。三口之家,孩子在外地上學,老兩口在家吃飯。女的學佛男的不信。以前嘛他倆輪流著洗碗,今天我洗碗明天你洗碗。哎,這下女的學佛了,吃完飯把碗一推,“你洗碗我到點了。”“幹啥?”“念佛。”第二天,“你洗碗我又到點了。”“幹啥?”“念佛。”他丈夫一聽,學佛了就是讓我洗碗啊?那就是在製造矛盾了是不是?

你得會修,會修是什麼呢?念佛難道只是口稱名號嗎?難道不是在行動上有所表示嗎?念佛難道是不幹家務了嗎?你要學會修行。“我信佛了,從今天開始你的碗我給你包了。”為什麼呢?“你可以去溜達溜達了我給你洗。”我洗我的碗的時候念好幾句阿彌陀佛,再洗丈夫的碗的時候又念了好幾句阿彌陀佛,你增加了一倍的功德。

再一個問題,為家庭付出是你的責任,你這種因緣還沒有盡,為家庭為社會付出的時候,你就是在行持,哪一種行持呢?在布施啊,六度萬行當中的布施。布施分好幾種:一種是財的布施,一種是無畏的布施,一種是法的布施。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我們先不講到法的布施,我們只講到財的布施。

財的布施又分為:外財和內財。外財就是我們說的錢和物。內財說的體力勞動和頭目腦髓。為眾生付出體力、付出勞動、付出工作,先不要說為眾生,你給你的丈夫也應該做吧。儘量地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給家人,儘量要做得更好,讓大家看出你的變化,心情的變化,情緒的變化,身體的變化,態度的變化。你看,學佛真好。你丈夫會說我又撿回來個好媳婦,通過學佛打造出來的。這是一個比喻,實際上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我們理智地去思考,正確地掌握一個方法。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