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西方確指第6集


時間:2016/11/21 作者:大福報

《西方確指》

地點:秦皇島市工人文化宮

時間:2009年11月

主講:大安法師

第6集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請掀開文本,請看第三十二段:【有年少僧四人進謁。菩薩曰:「諸年少!眾生無始時來,因於恩愛,故成眷屬。而眷屬中,父母於子,又為恩之至重,愛之至切,難割難捨。今爾等出家離俗,得為比丘。當知父母於爾,又有恩上之恩,非言所喻。故應趁此壯年盛力,勤辦道業,答父母最初割恩斷愛一片苦心,方不愧出家兩字。若復放逸懈怠,以致終身廢墜,是不孝中之不孝,為天地間極重罪人矣!當因吾語,猛生痛念。」】勤辦道業報親恩。

有年少的比丘四人來參拜菩薩請求開示,覺明妙行菩薩做了如下的開示,這對於出家從尤其要加以關注。菩薩云:諸年少比丘,眾生無量劫以來是由於恩恩愛愛的因緣,才成為家親眷屬。在家親眷屬,人倫關係當中,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五倫裡面的父子關係,也是父母跟子女的關係,是恩愛極重的。父母對子女那種血緣的愛,是至深至切的;由於深切故,所以難割難捨。要讓這些年輕的比丘迴光返照,知道父母恩重,現在汝等出家離俗能夠到佛門裡面得做比丘,就應當知道父母對你們又是恩上之恩。第一個恩,就是生育了你;第二個恩,難割難捨的愛又割斷了;這種恩上之恩的程度不是語言所能比喻的。恩重如山哪!天地深廣都難以比喻父母的恩德。作為出家人怎麼去報答呢?就應當趁「壯年盛力」年輕力壯的時候,精勤地去修行道業,只有道業成辦,才能報答父母最初割恩斷愛的那一片苦心。如果不能這樣做,這個後果嚴重;只有成辦道業報答父母之恩,才不愧為「出家」兩個字。

那麼父母對於割恩斷愛的一片苦心,到底是什麼苦心呢?有時候,可能年輕的比丘不一定能夠確切地去理解。那麼這裡可以引用一封母親的信,這是清代玉琳國師的母親給玉琳國師的一封信,看看一個出家人的母親的恩愛,她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子的。玉琳國師母親的信是這樣寫的:我與汝往世有甚深的因緣,才能這一世得一個母子的情分,現在卻竟然恩愛從此永訣。「懷汝時」——就是懷胎的時候,是「祈神禱佛」——祈神禱佛,願意生下一個男孩子——「男子」。十月懷胎滿月,命若懸絲,生下的是一個男子,就像珍寶一樣地愛惜,三年哺乳不倦,是極為的辛勤勞苦。剛剛長育成人,馬上送到學堂去念書,每天下課稍微晚點回來,我就在門前懸望——「倚門懸望」。父親早亡,母親還在,兄薄弟寒,我無依靠。娘無舍離兒子之心,兒子卻有丟棄母親之意。一時汝往他方,就是出家到處參訪求學,我是日夜常灑悲淚。苦哉苦哉!你既然再不回家,只得任從汝便,再也不望你回家了。不願你學王祥臥冰、丁蘭刻木,這是二十四孝的兩個孝子:王祥為了母親吃鯉魚臥在冰上,感得冰開,鯉魚跳出來。丁蘭父母早亡,就刻木像,日夜像父母活著一樣地供養。現在你出家了,我也盼望不到你像王祥臥冰、丁蘭刻木那樣的孝順。只是願你如大目犍連尊者,度我的來生。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我就鬱悶情結還在。這是一個比丘的母親的一封信,代表著普遍的母親的心態。

一個出家人如果不能了解父母恩重,父母割捨讓你出家的一片苦心,還在僧團裡面放逸自己的懈怠,不在道業上精勤修行,自己終身道業不得成就,自己不能解脫自己,那你父母盼望讓你救度的願也落空。世間,你行不了世間的孝道:贍養父母。出世間,你又不能讓父母出離六道輪迴:那可就不是不孝之中之大不孝嗎?天地之大,怎麼能容這樣極重的罪人呢?出家人要有這麼一種觀念。你們要因我這樣的開示,猛然回首,痛深思念,即辦道業,報答父母讓你出家的一片苦心。

請看第三十三段:【菩薩又示眾曰:「諸善男子!人之一身,父母所生,父母所育。現前爾等種種營謀,種種受用,即使父母不曾一得一錢,也還是父母生卻你身,故有今日。萬事身為大,身為本。從本而推,豈不是父母之恩難言難盡。所以佛言,於父母邊出一高聲重語,尚獲罪無量。況今有甚於此者耶?若言父母或以不堪相加,不得不諍,則是視父母如路人矣。只可歡然順受,父母自有感悟之日。決不得爭個你非我是,做逆天背倫之人。」】父母之恩難言盡。這還是談孝道,可見佛門對孝的關注是多麼的重大,這齣在一個極樂世界菩薩之口。

覺明妙行菩薩又開示眾弟子:諸善男子,人的一生,身體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育。你們現前種處的生活狀況,種種的資生用具——到達這個程度,即使父母沒有給過你們一分錢,沒有給你們留下什麼家產。但是你們的身體也還是父母生養的,才有今天你的事業,你的家產、你的生活。在所有的事裡面,身體為最大,身體為根本,就是修道也離不開這個假合的身體。人身難得,人身是修道的道器。人做世間的事業,也要靠這個身體。從這個根本上來推究,可不是表明父母生育我們身體的恩德,是以難以用語言所表達的嗎?就光這一點——生育了你的身體,恩德都無量無邊。所以佛在經典當中說,一定要孝順父母。如果你用不孝的心,在父母旁邊出一高聲重語,就是不聽父母的話,還跟父母用高聲重語來對抗,這就尚且要得無量無邊的罪過。更何況現在有人比在父母前用高聲重語講話還重嚴重的行為,那他的罪過更是不堪構想。

對這一點,我們看看現實的生活,確實孝道文化已經遺落得太多了,普遍地不知道對父母孝順,不知道對父母孝功德無量,供養父母等同於供養十地菩薩的功德,父母就是家裡的活佛。不供養父母,不恭敬父母,而且怨父母。你看很多做子女的埋怨父母窮,沒有給他這個,沒有給他那個,只是想到向父母要錢,沒有想到返哺之恩——回報父母。甚至有很多拋棄老人的現象,有些多子女家庭,本來父母老了,應該是一家養一段時間,然而就像踢足球一樣的,你踢給我,相互踢吧!讓父母真是無家可歸。醫藥費也不出,相互推諉;子女住最好的房子,父母住最差的房子。最近我還聽一個居士說,在農村他親自經歷的真事,就是父母老了,那個村莊竟然有這樣的習慣:把年老的父母趕出門去討飯。還有一位居士說,她的一個哥哥在農村,竟然把他的老母親用機車拉到沙漠裡面丟下——丟棄了,過了幾天之後,他的那個老母親就在那裡餓死了,死的時候很慘,一手指著天,一手就是那樣的一個姿勢——踮著腳,望著天、指著天的樣子,就是這樣一個死亡的情況。他一談都談得太悲慘了,竟然發生在現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還有殺害父母的現象。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程度,連孝都沒有,那就是連動物都不如:羊都有跪乳之恩,烏鴉都有反哺之德,現在連動物都不如了,這就非常糟糕。

所以對父母的孝道,我們一定要在這個時代重新張揚。孝是萬德之本,一個人在家裡孝都做不到,你說他還能夠對社會、對他人有好的行為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傳統社會把孝和忠是同等來看的: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你在家裡是孝子,在朝廷做事才是忠臣。所以你看看,現在在政治上的那些貪污腐化——那些貪官們,他就是不忠嘛:拿著國家的薪水,利用自己的權力去牟取私利。國家給他的待遇不低,但是為什麼做這個事情?最終的根源還是不孝。如果在家裡是孝子,他就在朝廷是一個忠臣。所以我們提升整個民族的道德水平,建立每個人的道德人格,要從孝下手。這個孝文化是放之法界而皆準的真理。那處理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哪怕是父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有講的不對的地方,你都要容忍,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有的人說:「哎呀!我的父母……」就像前天有個人說,他要管教父母,認為父母打痲將,喝酒,先講出這個話顯出這個行為一看就是不孝;不孝馬上在他身上體現出來,果然是一個精神分裂病者。你怎麼能這樣呢?即便是父母有讓你不能接受的東西,你也不要去爭論。

曾子他有個孝行:父母打自己,用小棍子打就容忍;用大棍子打,要打死的話,就趕緊跑,但是不去爭論。只可歡心地去順受,如果你爭論,要跟父母辯一個是非邪正,你就把父母看成是路人了。所以古人對這種父母和子女天然的血緣關係,是非常護持的。比如,為什麼小孩不讓父母教,是讓其他人去教?因為教育它是要責善的,做的不好,是要責怪他的,甚至要打他。但是父母如果在教育過程,用打罵的形式,就會破壞父母和子女的血緣關係、親善的關係,所以就叫「易子而教」。自古相互易子,你的子女給另外的人教,自己的子女給他人教。那老師教小孩要在家裡孝順父母,父母要教小孩在學校恭敬師長,相互這樣地教育,共同地來扶持這個幼小的心靈在一個道德、禮儀的層面成長起來。對父母做得不對的地方,你可婉言勸諫,等父母高興的時候你可以勸諫一下,如果勸諫三次不聽,你也就不要再去爭論了,等待父母慢慢醒悟過來的日子;千萬不可爭一個你是我非,這就是不孝之人。

你看《二十四孝》為什麼把虞舜放在第一?虞舜在處理他父母的關係問題上,他的父母確實在一般看來是頑劣的,他的母親是一個後母。他的父母甚至就要害死虞舜,還有他的一個後母生的弟弟——象,這三個人共同對付他,虞舜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當中。父母對他不好,他只是自己責怪自己,說自己做得不好。但是對父母一定是恭恭敬敬,歡然順受,最後終於把他的父親、母親、還有弟弟感化過來了——大孝。堯——唐堯尋找他作接班人,就是由於他大孝,大孝感得:他耕田的時候——在歷山耕田,青鳥為他拔草,大象為他耕田,他都有這樣殊勝的感應。你看,堯看中他作接班人,真是看準了。他對於頑劣的父母竟然這樣地能轉化,盡到了純孝之心,他把這一念孝心一擴大,所有的天下百姓都是他的父母。你看他會奉行什麼樣的政治?百分之百的仁政、德政。所以他以孝治天下,垂衣裳而天下治——無為而治,就是他孝感人心,孝通神靈。如果一個不孝的人,整個的道德人格完全瓦解,做人都做不好,所有的事業全都破產,業障深重,下一輩子做地獄的眾生去了,這是不得不加以了解的。

好,請看下面,第三十四段:【菩薩曰:「諸弟子當知,十方諸佛是眾生心,十方眾生是諸佛心。是故憶佛念佛,則十方諸佛現汝心內。然亦非諸佛入於爾心,亦非汝心出於諸佛。皆是覺妙本明,不可思議。」】覺妙本明,念佛佛現。這一段闡釋,佛跟我們眾生內在的同體的關係。

覺明妙行菩薩就開示:諸弟子,你們應當知道,十方諸佛是眾生心,十方眾生是諸佛心。這兩句怎麼理解?十方諸佛他在以前發心修行也是凡夫眾生,由於他勇猛精進,修菩薩六度萬行,斷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證到了法界理體。那麼十方諸佛所證的是什麼?所證的就是我們一切眾生現前介爾一念的心,十方諸佛證到了。這個心,我們本具,在因地當中具足佛性了。十方諸佛在果地上讓它朗然現前了,這就是:十方諸佛所證的是眾生的心。他證到的這個心,是一切眾生和諸佛同體的真如妙性,所以在這樣的心裏面,十方諸佛在這個心性裡面——含攝。《華嚴經》有句話,就是菩薩要思惟,他的念念當中,有無量無邊的菩薩都成佛了;不僅菩薩成佛,在這個菩薩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無邊的眾生也一時都成佛了。因為十方眾生跟這位成佛的菩薩是同體的,所以佛在眾生的心中,眾生就在佛的心中,這就是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於是佛所證的心——心是無心,以無心應一切眾生的心,所以佛證到了無為法性,就能遍知十方無量無邊眾生的心。由於無心,就能應眾生的心來示現不同的身份,來教化救度。由於我們眾生的心跟諸佛的心是平等不二故,所以當我們憶佛念佛的時候,十方諸佛就法爾自然地在我們的心內顯現出來。

這裡十方諸佛我們理解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的話,憶佛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中顯現出來,這就《觀經》講的:當我們憶佛念佛的時候,是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相就出來了。但是我們有時候覺得:念佛,佛相為什麼我看不到?念佛的時候佛就現在面前,這是由於我們心還很渾濁,很散亂。當我們念到心清淨的時候,就能夠見到佛,所以得念佛三昧,現前就見佛了。這個現象也不是阿彌陀佛從十萬億佛剎之遙遠的地方到了你的心裡,也不是你的心就變出了阿彌陀佛,這裡面就是我們本具的覺妙本明。「覺妙本明」,就是我們這個佛性的一個表達,這種本覺是奇妙的,是光明的;本覺的理體跟阿彌陀佛的關係,就像一個摩尼珠跟另外一個摩尼珠的關係——光光互攝的。

所以當我們起心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顯現出來了;不是阿彌陀佛來我這裡,也不是我要去阿彌陀佛那裡;都是法爾自然的一種顯現。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有我們的妙覺本明的心,就像這個摩尼寶珠自然映出另外一個摩尼寶珠的影子。這個珠子映過來,我們這個珠子也映過去;而且這個映著阿彌陀佛影像的影子,又映到了另外一個珠子裡面;這是重重無盡的,像因陀羅網一樣的。這個確實屬於大不可思議的境界,就是在我們所思惟的有限時空態裡面,它是很難去理解的,只有到了事事無礙的境界,才會現出這種法爾自然的現象。這是覺明妙行菩薩讓與會的弟子知道這樁事情——在理上明白,你去念佛,就能夠契入到第一義諦的境界,得上品往生的資糧。

好,請看下面。第三十五段:【菩薩曰:「心行處滅,是諸佛常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其間不容絲髮。若汝等能綿密加工,使此心無些子空隙,方得幾分相應。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謂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處,切宜慎之。又工夫雖加,若未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處,猶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見些影響,便即歇手,是為半途之廢,必至棄其前功,毫無所益。此又學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斷非小小知見之所能盡。應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切莫作容易想。」】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就是對這個淨法門要髮長遠心:盡形壽修習這個法門,要把它修到登峰造極的程度才歇手。

覺明妙行菩薩開示: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這個道理,大乘圓頓的經典常常是這樣表達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就是我們的念頭,這個生滅的念頭沒有了,滅盡了。「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那個寂滅是十方諸佛的常住真心,這常住真心有時候表現為佛性,有時候表現為一真法界,有時候表現為圓覺,有時候表現為無量光、壽。所以我們要體會常住真心,一定要達到無念的狀態。那麼「心行處有」,就是我們心裡這個五蘊,尤其是受、想、行、識,念念不間斷。有那個念頭的話,這個有念的業識的心就是我們眾生無量劫以來在六道生死輪迴的「業心。」所以是真心還是妄心,就是在有念和無念當中判斷,這裡面是不容一絲毫的差錯。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修行做功夫怎麼做?就是要截斷這種生死的業心,要像香象過河,截流而過。截流而過,我們念佛就得要「綿密」,淨念相繼,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使這個念佛的心沒有一點點「空隙。」你稍為有空隙,馬上妄想、雜念乘虛而入。這個妄想、雜念不招自來,洶湧澎湃,這是無量劫以來的六塵的緣影在我們內心的累積。所以一定要把這個空隙擋住,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淨念相繼,才有可能得到「幾分相應」的功夫。這個功夫確實是要髮長遠心的,要累積起來的。這個心性上的功夫不是你在外面作秀,做宣傳廣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功夫用得是不是得力,用得是不是綿密,這是不能騙人的。做功夫一定要長遠地去做,不能說念了半年或者十個月,就好像沾沾自喜:你看看,我多麼苦心修道,每天我要念多少,你就是做了半年,十個月的功夫嘛!你就覺得很了不起了,甚至就想歇手不幹了,這恰好就是障道之處,千萬要避免這樣的一個短期行為。

再就是,念佛功夫雖然精進,你念得比較長遠,但是這個功夫如果還沒有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的時候,還沒有到「打成一片」的時候。我們確實念佛的功夫要取法於上,爭取做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你要耕耘哪!你一天幾萬聲佛號要雷打不動地去念,你無論是閉關還是打佛七,真正是要忘我地投入,使這句佛號在心性上像銅山鐵壁一樣的堅固啊!銅山鐵壁的力量上來了,你的虛妄的妄想、雜念,它就進不去。這樣,念念都是清淨的佛號,你才有功夫成片的可能性。你千萬別說,我念念佛,好像得了點輕安,好像很舒服,就認為功夫到家了,差不多了,就停下來了;這就是半途而廢。你半途而廢,必定是前功盡棄。為什麼呢?古人把修行比喻成鑽木求火。木頭裡面有火,但你鑽木求火的這過程,得要有很大的耐心,你不能鑽一鑽就停下來。停下來,再拿起來鑽:這個樣不是猴年馬月都不會成功嗎?所以鑽木取火,就是你盯著這個木頭不斷地鑽,鑽得有點「影像」,就是有點暖氣了,有點溫度了,但是你還要鑽鑽鑽。鑽得即將起火的前身,它還會冒煙,等冒煙的時候,還不是成功的時候,你還要繼續鑽鑽鑽。鑽到「砰」它火起來了,你才成功了。如果你鑽得火沒有起來,只是有點溫度,有點冒煙,你就停下來,它又冷了,冷了,你再鑽。那不是前功盡棄嗎?毫無利益嗎?念佛也是啊!本來你這段時間念得很清淨,念得比較好了,這時候你一放放幾個月,去忙世間的事業了,等忙了一頭霧水——心很散亂,想一想,再來念念佛。念一段時間,又覺得還不錯,又放下來了,又去忙什麼東西,你就等於是:鑽木求火,火沒有出來,老是給它中止。這是凡夫眾生修道的大病:得少為足。這是不可不知道的,要知道這個心性的修行:「佛法如大海,」你功夫用到一分,對佛法的理解就增進一分。佛法像深廣的大海,你會覺得越進入就越深,永遠找不到它的底,無有邊涯。這佛的智慧無限深廣,你怎麼能說你修行一段時間就能到家呢?

大家知道龍樹菩薩,他是公元二世紀左右的一位上根利智之人。他原來沒有接觸佛法之前,所有外道的書籍、典籍都通達,他真是過目不忘,非常聰明:等他以後出家,在很短的時間當中把所有的佛經全都看完。看完了以後他就生了一念傲慢之心,覺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另外立一個宗教,做教主。大龍菩薩就憐憫他,怕他以這種傲慢心造孽,所以就方便引他到龍宮,打開龍藏讓他看。龍樹菩薩這一看:哎呀!龍藏裡面無量無邊的佛經,這時候他才知道佛法太深廣了,他傲慢心才被降服下來了。《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誦出來的——大本、中本、小本,誦了一部小本的《華嚴經》,十萬偈,翻譯成中文是四萬五千偈;我們八十一卷的《華嚴經》不夠小本《華嚴經》的一半,所以這個佛法的大海絕對不是凡夫那種鼠目寸光的知見,所能窮盡的。

現在我們在這世間修行佛法,為什麼難?難就難在:第一,我們的知見狹劣,難以理解大乘佛法圓頓的奧義。第二,壽命短暫,你好,好不容易看點人佛經,有點味道,但是壽命到了——死魔。所以我們在這個時代,要以謙恭的心盡形壽來修習淨土法門,一定使修行這個法門到達一定的高度,這裡講「造極為則」。造極為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作為我們的目標。這個目標,說實在話:我們要樹立取法於上,但能不能達到?還是有相當的難度。事一心不亂是伏斷見、思惑,理一心不亂都要破一品無明,有相當的難度,但我們也要儘量去做。所以對佛法的修行切莫作容易之想,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面對佛法的大海,都有興嘆之感,更何況一般根機的人。在這個時代我們發四宏誓願:佛法無邊誓願學,我們要發這個願,但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能真正兌現這個願。

好,請看下面第三十六段:【菩薩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所成,非由他致。今爾等念佛,晝夜不能如一,亂想猶復間真,皆是用心不得力處。」】念佛三昧,心力所成。這談念佛三昧問題,三昧是正受、正定的意思。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打成一片,離開心意識,展示我們心性的全新境界;念佛三昧是我們一切淨業行人所神往的一個境界。那這個境界是由什麼所成就的呢?還是唯心而已。是由心的大勢力所成就的,不是由其他的原因所導致的。這個心怎麼有大的勢力,這就是我們要考量的;現在我們的心沒有力量,叫做怯弱的眾生。通身都是業力,都是煩惱,都是分別,都是執著,於是我們都是業識的心:是虛妄的心,它是沒有力量的。這個心的大勢力,就是我們自性的清淨心,妙覺本明的心——顯現出來了,它是無盡的寶藏,是從空性裡面顯發出來的巨大的力量。

修心為什麼要持戒?持戒使我們心有力量的一個重要的功能。你不持戒,就是貪、瞋、痴,你行為就很邪僻,於是這個心就被你的業障障礙住了。那持戒使我們的心趨向跟道相應:對治貪、瞋、痴,就能夠心比較清淨,比較穩定,這時候心的力量上來了——心性力量;所以戒律——持戒,是有力量的。那有持戒的力量,就會導致禪定的力量,禪定的功夫不可思議。那個定中都能有種種不同的神通,神通是從禪定裡面出來的。那禪定尤其能開發自性的般若智慧,這個般若智慧力量就更大,所以比喻為金剛,能夠摧毀一切,摧毀一切煩惱。當我們把煩惱、分別摧毀的時候,我們自性本具的真如、如來——的力量就現前了。我們戒、定、慧的修持,包括菩薩六度的修持,菩薩六度為什麼要布施?布施就是破慳貪心。凡夫有慳貪心,它就遮蓋了心性的力量,就使「我」怯弱。如果是布施了,慳貪心沒有了,它力量上來了。常常發脾氣,瞋恨的心一覆蓋,沒有力量了,所以要忍辱。這些都是讓我們心得到解放,得到解脫的一些方法,而且必須要修行的方法。

好,那麼念這句阿彌陀佛,是讓我們的心得到大勢力的最好法門。為什麼呢?這句阿彌陀佛直接指向我們自性本體的一個生命的原型,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就直接撬動我們本元力量的源泉。無量壽證到了,無量光就現前了,無量光、壽就有穿透一切的大勢力,就能讓我們得到念佛三昧。你在念佛三昧當中就能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就能獲得阿彌陀佛的神通、光明、妙力的巨大加持,這時候六種神通、種種應化都能現前。所以我們了解這個明了念佛就是修清淨心;念這句名號就安立在無上正真之道,這句名號就是打開自性如來藏的金鑰匙。以生滅心憶佛念佛,最後到達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就是心的大勢力從因到果的過程。也就是大勢至菩薩所示現的,專修念佛三昧的根大圓通的方法。大勢至,你看這個名號就告訴我們:就通過念這個名號得到心性的大勢力,就叫大勢至。由於他通過念佛打開了心性的大勢,就能到達如來地「至」就是到達,到達如來地,到達阿彌陀佛的剎土,所以就叫大勢至。所以我們一切專修念佛法門的人,以這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方法去修行,我們每一個人也能成為大勢至菩薩。

菩薩開示:汝等念佛,晝夜不能得到一心,妄想雜念常常還在間斷,這都是念佛用心不得力的情況。所以念佛不得力,妄想雜念常常洶湧,所以心性的力量也就很難顯發出來,念佛三昧也就遙遙無期。

好,請看正面,第三十七段:【顧定成求教。菩薩曰:「汝來此庵,欲依淨業。可知道云何得生極樂?」答曰:「念佛往生。」菩薩曰:「汝知云何念佛,即得往生?」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菩薩曰:「如是一心不亂?」定成不能對。菩薩曰:「吾知汝第能言之,未必能如法行之也。汝諦聽我語。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汝今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行名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淨業功成,直趨上品。」定成再拜曰:「濁世凡夫,心智淺劣,未能深達至理,更求詳示。」菩薩曰:「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更欲上進,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汝今當具深信,慎毋學彼庸流,聞而不受。更莫學彼半真半假、半疑半信之徒,名雖受而無誠心奉行也。」】何為一心不亂。

弟子顧定成來請教誨,覺明妙行菩薩應他的根機來作開示。就問他:你來到這個地方,想依淨土來修行,你可知道怎麼樣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顧定成就回答:「念佛往生。」菩薩又問:你知道怎麼樣念佛才能往生?顧定成回答: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八個字是出在《阿彌陀經》裡面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菩薩就問:「如何是一心不亂?」你看,句句緊逼。顧定成一聽這個問題,答不上來。

下面菩薩就對這個問題自己給出了回答,我們讀《阿彌陀經》,對「一心不亂」歷來的注經家有種種的說法,那麼看看覺明妙行菩薩對這個經文是怎麼詮釋的。菩薩就說:我知道你對我的問題一一都能回答,但是未必能夠如你說的如法行持,現在你認真的聽我的開示。善男子……首先從自性本體,這些開示都是很玄妙的,都是指向那種實際理地去開顯的,那種無上的開示。有時候可能我們只是在事相上念,不一定注意到這些,也很難去理解。但是我們理上了解一點,對我們事相上的功夫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如果你能夠把這個理解完全,又能落實到事相的行持上,理和事都能圓融,還真的就有往生上品的可能。

好,首先要了解「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我們介爾一念——這個妙真如性,就是真如妙心;這個心——本心——本覺之心,本來是無念的。這是一個概念:有念就是虛妄,無念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禪宗有時候這些開示都是指歸無念的心體,就好像六祖慧能對那個慧明開示,讓他坐下來:不思善,不思惡,就在當下什麼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不思善,不思惡,打破善惡的對待,這就指向無念的心體;宗門這個樣子,他還是以般若的理念來施設的。那淨土法門其實它也有甚深的般若道理在裡面,你不了解般若的空性就很難理解淨土的妙有。這個本心是無念的,有念就是妄想。那這個「想」——這個妄想,就是虛妄不真實。但往往這個虛妄的妄想牽著我們走,意識流,我們認為它很真實,舉心動念都被它牽著走了。妄想本來是一個賊——煩惱賊,但無量劫以來我們把這個賊認為是很親熱的兒子:認賊為子。當認賊為子的時候,我們本有的主人翁往往就睡眠了,被忘記了。所以被這個虛妄的、六塵緣影的攀緣的心來做主宰,就造作諸多的惡業,流轉三界六道輪迴永無終期: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的可憐的現象。

現在你應當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它的情況不一樣,它不是從妄想生起來的,也不是從念頭裡面去有的。大家知道,這句阿彌陀佛它的本意:是無量壽、無量光的。無量壽、無量光實際上就是一切眾生當下一念的佛性、實相;就是我們眾生有無量光、壽的性德,依據這個性德來建立阿彌陀佛名號。所以阿彌陀佛名號是有我們心性的依據,離開我們的心性,無量光、壽的性德,就沒有阿彌陀佛名號的施設。反過來說,沒有阿彌陀佛名號的施設,也就顯發不了我們本具的無量光、壽的性德。這裡有點像法相唯識講本質鏡和影像境的互動關係,所以這句阿彌陀佛不是從我們虛妄的妄想生起來的,也不是從我們的念頭裡面有的。這句阿彌陀佛你尋找它的出處:不住在心內,不住在外面,也沒有相貌,也沒有顏色,也沒有形狀;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所以這句阿彌陀佛的來源,你覓它的出處了不可得。這個「盡」,掃盡我們的妄想之處,就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就在當下,這是從理性上去理解阿彌陀佛的本源,阿彌陀佛也就是一切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的法身。

那麼這樣的一個法身,你既不能說它是一,也不能說它是二;你很難去分別它到底是有還是無,是一還是二;它離開了我們思惟、分別的範疇。建立對阿彌陀佛這樣的一個認知,以這個心態去念這句名號,那在名號的這種孤明歷歷當下,我們一切虛妄的煩惱、塵勞,無斷無縛。你不需要去斷,也沒有人來系縛你,你孤明歷歷的這句名號就是你「一心」的展示,心性的展示。所以孤明歷歷的一句佛號,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個心「非一非二」,不在內,不在外,「不從想生,不從念有」,和盤托出了我們在煩惱淤泥當中隱藏了無量劫的那個心,這樣去執持這個名號,就叫「一心不亂。」能夠這樣去念,這樣一心不亂,這個淨業功夫一定成就,往生都是上品往生。

這個都是在理性上談得比較玄妙,顧定成聽了之後,他又頂禮來問,意思就是他可能聽這些似懂非懂,但怎麼下手?五濁惡世的凡夫眾生福報很淺,智慧很陋劣,不一定能夠深切地理解這樣至深的道理。有時候一談實相問題,真的覺得很難講,實相無相,不在內,不在外,沒有青黃赤白色,沒有長短方圓的形狀,覓之不可得,但又不能說它無,又存在它的功能作用。所以繞來繞去,還是很難理解。但不管怎麼說,我們聽這些,知道——就像前面說的「無則決定無,有則決定有」。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如來的法身,他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跟我們無量光、壽的性德耦合相連。理解不了這個道理,顧定成就想更求詳細的開示,就是把這個理又回歸到事上來請求。一般陋劣的眾生智慧不深,就應該從事相上去講,他才聽得懂,才覺得能夠下手。

這個菩薩就說:那你在事相上就是發大願。信、願、行裡面,願是紐帶中樞:你發往生願的時候,信心就在裡面,行也能夠帶起來。所以《阿彌陀經》就講光是發願就能往生:若已願就若已生,若今願則今生,若當願則當生。為什麼發願就能往生?由於這個真誠的願往生心跟阿彌陀佛攝客群生往生的願,這兩願互動、溝通了,願和願像磁石吸那個針一樣的吸住了,那發願的眾生一定往生。所以淨土法門非常重視發願,有種種不同的發願文。上半年我在寧波居士林也講這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這個(願文)事理圓備。願一定要從自己內心真真切切地發起來:發了這個願之後一定要落實在行動當中,這個行持就是至誠懇切地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這就是由願導行。

那念這個佛號的時候,怎麼念得功夫上路、得力?這裡教一種方法:一定要使你念出的聲音跟你的心相依,要「聲緣於心,心緣於聲」,就是你的心在這個聲音上。緣聲是什麼?就是這個聲音你聽得清楚。如果這個聲音你聽不清楚,說明你的心跑了。這個心和聲相互互動,念清楚,聽清楚,這叫「聲心相依」。你能念佛的心跟所念出的聲音是相依的,依靠在一起的。這種相依就好像「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如貓捕鼠」,禪宗他也強調,用這個比喻。比如你參話頭,參的這個話頭不讓它丟失,就好像貓捕那個老鼠。你看老鼠也很機靈,這個貓抓老鼠非常警覺,有時候這個老鼠躲到洞裡面去了,這個貓就在洞口等著,睜大眼睛,一眨都不眨,因為眨一下眼睛,說不定老鼠「哧溜」一下就跑了。它就盯著洞口,等這個老鼠要跑的時候「啪」,它的爪子就上去了,把它按住——抓到了;你看,是這麼高度警覺的一個情況,所以我們念佛也是這個樣子,如貓捕鼠,提起全副的精神,這句佛號從內心非常明晰地,孤明歷歷地出來,然後非常清楚地聽進去,中間不能有絲毫的差錯,歷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昏沉,不散亂。這樣功夫用得久久不打失,就進入正憶念三昧。

「正憶念三昧」,就是你心和佛相依了,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了,全心即佛,全佛即心,這就成為正憶念三昧,這是在事相上去做。如果你還進一步要明向上的心地法門,就得要廣參大善知識——明眼人「博詢高明」。要透過念佛來覺悟「即心是佛」的玄妙道理,這就要了解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諸法的空相。《觀經》講上品中生它的往生資格就是解第一義諦,解第一義諦相當於禪宗的開悟;你以開悟的資格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得上品中生。一個念佛人具有般若的氣氛,具有甚深般若的善根,他的往生品位是增上的。

菩薩開示顧定成:「你現在要具足深切的信心。」有深信切願,老實稱名,如貓捕鼠、久久不失,這樣去做;謹慎,不要去學那些一般庸劣之流,庸劣之流聞到了淨土法門不相信,還哈哈大笑,甚至生起輕慢之心「啊!這個法門都是愚夫愚婦修的,」我是上根利智,根本不需要修這個法門,不去念佛,這是一類。還有一類就是也在念佛,但是他是「半真半假、半信半疑之徒」,這種人不少。說起來他也是修念佛法門的,但是他心不真誠;你說不真誠,又有點真,但是虛偽的心也有。比如說念佛求往生,他有時候也覺得應該念佛求往生,他往往是——哎呀!這段時間身體生病了,各項事業做得不好了,冤家對頭碰面了,生活很潦倒了,覺得這個世界沒意思,啊!我念佛求往生。過段時間境遇好起來了,又有錢賺了,又有官當了,身體也忽然好了,這時候他其它的妄想雜念又出來了,又要幹這個事業、那個事業,說求往生極樂世界,等一等,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呢,這就是半真半假。

那有時候念佛,他又半信半疑,說不相信吧,看看大家都在念,好像是有:但真正要發心,要放下一切求往生吧,他又有懷疑,這種懷疑還會導致他不安。你說我把世間的事情放下,這麼多時間去念佛,到時候真的有極樂世界還好一點,如果萬一沒有,怎麼辦呢?我五欲沒享到,極樂世界又沒有,我這一生可不吃了大虧嗎?這就是他的疑——懷疑,他不能決斷。這在念佛行人當中還是有相當比例的,這種人雖然也在修持淨土法門,他的真誠性還是有欠缺的,所以能否往生也是有風險的。因為往生還是要具足信願,你半真半假、半信半疑,就不是具足了。當然,阿彌陀佛非常慈悲,對那個半信半疑之徒,你還能夠相續念佛也能攝受你往生,這就是有一類往生者屬於邊地疑城往生,就是半信關疑之徒的這種往生的情況。

好,請看下面,第三十八段:【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抱持,恐有不淨。」菩薩曰:「汝謂不淨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則獲罪無量。莫計淨與不淨,只管念去可也。」】不念佛則獲罪無量。由於菩薩有六種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具備,與會弟子的種種情況一目了然,所以作出的開示是對症下藥。當時菩薩就對查定宏的母親,查定宏的母親原來曾經是一個比丘的身份,由於墮到空見的邪見就輪迴三惡道,最後出了頭還是得了一個女人的身體,這麼一個情況。

菩薩就對這個查定宏的母親說:「你為什麼不老實念佛啊?」這一問,意下就是:你最近根本就沒念佛,念頭不在佛號上面。查定宏的母親回答:是由於添了孫子,我要帶孫子,常常抱小嬰兒,恐怕有不乾淨,所以不敢念佛;這都是知見不正確的。菩薩就說:你害怕不清淨念佛有罪,但你不知道,你不念佛則獲罪無量。這句話,注意,非常有分量,而且千真萬確。為什麼?我們一心具足十法界,當我們至誠念佛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所系緣的佛號就是佛法界,它就令我們不清淨的心轉為像佛那樣的清淨。但你如果不繫念佛號,我們這個心一定要落在九法界其中一個法界,一般也很難落到聲聞、緣覺、菩薩法界,都會落在六凡法界。六凡法界,按我們慣性的力量都是充滿貪、瞋、痴、慢、疑的,都是充滿煩惱的,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的念頭都是落在三惡道的法界。這樁事情是絲毫不爽的、千真萬確的。所以為什麼佛菩薩、歷代祖師苦口婆讓我們每天念佛,因為我們不念佛就是充滿貪瞋痴、人我是非、恩恩怨怨、功名利祿,都是下三惡道的種子。所以你不念佛就是獲墮三惡道的罪過,無量無邊,這就是一個嚴峻的心性上的現實。

所以菩薩就開示查定宏的母親:你現在不管抱小孩乾淨不乾淨,你只管念佛就可以了。抱小孩你也念,不乾淨你也念,到了不乾淨的地方你心裡默念,但是心不要離開佛號。這樣就使我們的心習慣於跟佛法界產生互動,用佛法界來薰習我們無明的業識心。佛號是我們的本命元辰,我們每天要靠佛號來滋養我們貧瘠的心地。佛號熟悉了,就能夠直往極樂世界,功德無量。

好,請看下面,第三十九段:【陳永壽問結局。菩薩示偈曰:「節慾戒瞋,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作家法。隨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守此四法,結局通達。這是陳永壽來問菩薩自己的結局,結局就是:我一生的命運怎麼樣啊?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呀?就是問這個事情。菩薩給他示了一個偈,這個偈頌對我們——無論日常生活,還是我們的修行道業,都是很好的開示。

「節慾戒瞋,是保身法。」我們每個人都想保養身體,延年益壽,身體健康,歷來都有養生之學。實際上說了很多養生的方法,最核心的:節慾、戒瞋兩種。「欲」,五欲,要少欲,尤其是男女的欲望、不能縱慾。縱慾,你消耗了很多的精、氣、神,你身體是很空虛的,所以身體容易生病。放縱自己的欲望,常常使你命中的壽命都不能保證,中途夭折。再就是瞋恨的心不能有,要制怒。你能夠知道少欲知足,知足常樂;瞋恨心不起,你的身體、身心就會安樂,就能延年益壽,這就是保身法。

第二是「收斂安靜,是作家法」,「作」就是造作,做某件事情;「家」是到家、成功的意思;就是你做世間的事業,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心性要收斂,要安靜,才能成辦事業。這也是很好的開示,大家不要以為一天到晚奔波就能辦成事,實際上一定要安靜下來。安靜下來就能汲取我們心性的能量,開發我們的智慧,然後你做什麼事情就非常到位,非常有力量,就能成辦這件事情。所以你看港台包括日本那些企業家他們知道這個道理,基本上每年再忙都得抽一個月到寺院去進修一段時間,或者坐禪,或者念佛。你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忙,沒有一刻回到內心安靜下來,它最終就好像你的拳頭打在外面是散的。你要有力量,往往要收回來再打出去一樣;磨刀不誤砍柴功。所以要做一定程度上收攝心性,安定心性的工作,你才能把事情做成功,這是「收斂安靜,是作家法。」

「隨力婚嫁,是省事法」世間有很多事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果處在一個大家攀緣的情況,這個婚嫁相互攀比,非要講排場不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到處借債,搞得很忙——一頭霧水:這些都是煩惱重重,所以隨著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力量辦多少事。人家有錢的人要在五星級賓館請酒,你是一個工薪階層、小康之家,不一定非得要像那些豪富不可在那個最頂級的賓館請酒,你非得要打腫臉胖子不可,那就借了很多債,又何苦來著呢?隨著自己的經濟條件隨分隨力來娶親,來嫁女,這是省事之法。對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一定要省事,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處理,不要搞得那麼複雜,尤其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那種攀緣、那種排場都把它放下。無非那個排場還是個我執,一個虛榮心嘛!實際上我們用節儉的方式來做事,對自己節省福報以及節約自然資源都有極大的好處。用隨力婚嫁,來代表我們對一切事情都要用這種態度去做,隨分隨力,越省越好——省事法。

最後是「行善念佛,是出世法」我們處在世間,要把世間法做好。世間法:保養自己的身體,事業上得到成功,做事比較節省;最後出世間法就是行善,念佛。行善體現在淨業三福,首先從孝道開始——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行好這個善;專門念「南無阿彌陀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讓我們直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出離三界的輪迴。如果能夠堅守這四種法,你的結局、命運就會通達。

好,請看第四十段:【顧善記問終身及行善之方。菩薩曰:「汝若存正心,行正事,得個正終身。你若存邪心,行邪事,還你個邪終身。至於『善』之一字,隨時隨地可行,大事小事皆是。又兼戒殺放生,隨力舍貧施苦。持念阿彌陀佛,回向極樂,是是不間。如是三年不改,方許你『好心行善』四字」】終身行善之方。

這也是弟子顧善記來問菩薩終身,「終身」也是問命運怎麼樣,以及行善的方法。菩薩就開示:「你如果能存正心……」有時候我們會表示存好心。正心誠意——這個儒家講八條目,正心怎麼獲得?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你只要格去非分的私慾,開發了本具的智慧,才能做到正心、好心、善心、利益他人的心,好事留他人,壞事留自己,那種慈悲的、平等的、博愛的、惻隱的心,這些都是真心,還有慚愧的心、感恩的心,存這些心,然後用這個心來行正事,「行正事」就是行善事利益他的事,這樣你就能得到「正終身」,你不是要好的命運嗎?好的命運是一個果報,果報,你有善因就能得善果,這是表達一個因果的法則。

如果你存的是邪心——「邪心」,念念都是自私自利、念念都是淫慾的心、嗔恨的心、傷害他人的心、挑撥離間的心、偷盜的心,你用這個心行了殺、盜、淫、妄的邪事,那就是不好的命運。所以人的命運好壞完全是操之在自己的念頭和行為上的,自因自果的。這是一個真理,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這是放之法界而皆準的真理,因果的法則決定不虛,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你相信了這個因果,心性上,行為上,就會傾向於善的一面,不會像一般人認為:行善就吃虧,實際上行善是得大便宜,得善是得好命運的方法。如果你造惡就能得好的結局,那一切聖賢的教化都早就顛覆了,你造惡最終就得到極慘重的後果,所以一定要傾向於善的一面。

那麼「善」這個字,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去做,大事小事都可以去做,不一定行善是要有條件的,非得我賺了很多錢才能去行善事。這不一定:你賺了很多錢,固然做善事的力量大一點,影響面大一點;你沒有錢,也可以行善事。原來佛陀在世的時候,說有個樹神,有人迷路了,問那個樹神,還很餓,那個樹神手指都出乳汁。那人問:你是怎麼樣一個善事得到這個善報?他說:我有一世是一個窮人,我做了什麼事情?就是在路邊為問路的人,那些比丘問我什麼地方有供齋,為那些比丘指路,哪裡是供齋的地方,他一生就做這個事情——指路,感得了他的手指流出了牛奶、奶汁這樣的果報。指路你總可以做吧,是不是呀?水龍頭「嘩啦、嘩啦」在那裡開著,你把水龍頭關一下,這個事情總可以做吧?腳踏車倒在地上讓人走不了路,你把腳踏車扶起來,這總可以做吧?那個路被荊棘、什麼雜草給它阻塞,你把它修整一下,讓大家這個路好過,你總可以做吧?所以這個善事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不是說,非得要等到我怎麼怎麼樣不可才做善事。所以會做善事的人,一切時、一切處都能行善。

再加上要「戒殺放生」:斷除殺業,放生。你看菩薩也在這講放生,上午有一個條子也談:放生有不有價值?放生有極好的價值。現在有的人自己不放生,還妨礙別人放生,人家一放生,他就說:哎呀!你們怎麼放生?放生都把生給放死了,因為它運輸過程可能免不了會有些魚蝦死亡的情況,我們要儘量地去避免這些,但是免不了的情況下,你不能以由於這個小事來阻礙放生的大事嘛。還有的人說:你看看,你放生又讓人更多地去捕殺,當人家提這些,我們一方面堅持放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善巧:不一定說規定哪個放生的日子,讓很人為了牟利到處去捕鳥捕魚來等著你來買。這也倒不需要,要有智慧來做這個事情。但放生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好。

而且要隨分隨力地布施給那些貧苦無告的人。布施,這就是種福田,福田裡面有悲田,有敬田。我錢多,多布施一點;錢少,我也可以——哪怕布施一塊錢,我也有一份布敬之心,也有一份福報。對那些鰥寡孤獨、窮苦無告,飯都沒得吃的人,首先要去布施,這就在行善。在這個行善的基礎上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把你行善念佛的功德都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心量再擴大一點,也令一切有緣的眾生乃至法界眾生,由於我行善念佛的功德都往西方極樂世界去。如果你能這樣去做,做三年不退轉,就可以稱你為「好心行善」四個字。菩薩開示得很平實,但是我們只要落實下去,我們的命運就會改善,我們的結局就會通達。以這個行善的功德往生極樂世界回向,就能增上我們往生的品位。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