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西方確指第7集


時間:2016/11/22 作者:大福報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三十一頁,我們這裡有一個科判,《西方確指》的科判,也是按照佛經的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來分的,現在我們還是講到了正宗分的第四十一段。第四十一:【菩薩示無朽曰:「大抵修淨業人,行住坐臥,起居飲食,俱宜向西,則機感易成,根境易熟。室中止供一佛一經、一爐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餘物件。庭中亦掃除潔淨,使經行無礙。要使此心一絲不掛,萬慮俱忘,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並不知我今日所做是修行之事。如是則與道日親,與世日隔,可以趨向淨業。蓋汝生時撇得乾淨,拋得乾淨,念頭上不存一些子根節。大限到來,灑灑落落,不作兒女子顧念身家子孫之態。豈不是大丈夫舉動!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別無沾滯,正為此一大關目也。至於修清淨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汝今晨起,即誦《彌陀經》一卷,持阿彌陀佛一千聲,向佛前回向,念《一心歸命文》,以此文言簡而意略也。此為一時之課。若初起或身心未寧,日止四時。稍寧,漸增至六時。又漸增至十二時,合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聲。更於回向時禮佛百拜,亦可分作為四時。此為每日常課。余工不必計數,或默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又持名之法,心要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華,登不退地。若餘年未盡,猶得以其所證,為四眾嚮導,報佛深恩。汝若於我所說,一一遵依,方不負覺明菩薩示汝正道,令汝出家。方不負三昧和尚為汝剃度,授汝大戒。此非小小因緣,汝莫自生輕慢,慎之慎之!」】專勤念佛,不雜世念。就是專一精勤地念佛,不夾雜世間的念頭。

大家知道《西方確指》它的來歷非常奇特,是來自明末清初,有八個修道家功夫的修行人他們扶乩請大仙降壇,來開示道術的方法,結果感召過來的卻是一位從西方極樂世界過來的菩薩叫覺明妙行菩薩,給他們開示念佛法門,這個乩壇的八個人也是八百年前跟覺明妙行菩薩有師徒關係。覺明妙行菩薩早已在東晉的時候,就成就淨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是極樂世界的大菩薩,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然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又常常回到我們中國——震旦國示現種種的身份教化眾生。這一期所表現的善巧方便就在乩壇上有二十四次的開示,對怎麼修淨土法門的方法、理路,有一個根據八個人根機的深入開示。這八個人也就代表著我們世間修淨土法門的八種不同類別的根機,我們在每一個人的開示裡面,都可以找到跟自己相類的類型。

那麼這一段開示是覺明妙行菩薩對無朽的開示,無朽是這八個人為頭的人,也出家了,覺明妙行菩薩介紹他到三昧和尚那裡出家受具足戒。所以這段開示也就是對一個出家人,作為比丘如何修淨土法門的一種開示。那麼這一段有四個結構段,先看第一結構段。菩薩的開示是說,大概一般的修淨土法門的人怎麼用功夫?要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在日常生活的起居飲食當中,首先他在方位感方面要有一個習慣性的培養,就是都要面向西方。所以我們無論是誦經、打坐、念佛最好是面向西方,包括睡眠都要面西而睡,這樣我們能感之機就容易成就;因為西方就是我們即將要去的地方,我們要跟這個方位建立一種密切的關聯。我們的六根面向西方的境界,產生了一種親切、熟悉的關係,它就會作用到我們的心性當中,臨命終時,西方極樂世界法爾自然地顯現。

你看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他也是示現行住坐臥、睡眠都要面西——面向西方這個方位。那麼自己修行的念佛堂裡面要非常簡潔,不要放多餘的東西,裡面只是供養一尊阿彌陀佛像,一佛一經、一爐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餘物件。你看這就是:修行人一定要簡潔,供養就供養阿彌陀佛——供在那裡,一部經典、一個香爐、一個供桌、一個床鋪、一把椅子。不是像世間人一樣的:自己的家裡、屋子裡面擺滿了東西,所以一定要簡之又簡,簡到這個程度:多餘之物,一件都不能要,然後自己還常常要經行,庭院當中也要「掃除」,打掃得乾乾淨淨,使在庭院經行沒有障礙。在行住坐臥、這樣的經行當中,要使當下這一念心一絲不掛:不牽掛任何世間和出世間的東西,一切心意識、一切憂愁掛慮都忘記它,使意地當中空空洞洞。甚至忘記了有這個身體,也不知道有這個世間的存在,這就是萬緣放下,不以萬法為侶。不以萬法為侶,這個無依之心就現前。甚至不知道有世間,不知道有自己的身體,並且還不知道今日我所做的是修行之事,連修行的這個概念都沒有。修行的概念沒有,那麼修道念佛就成了像空氣、陽光一樣:我們每天都在呼吸空氣,但是我們沒有呼吸空氣的概念。如果能這樣修行,就能夠與這個「道」日日地親近了。道是什麼?清淨道:諸法的空性,不染一塵的實際理地——無量光、壽。這個道,我們就日益跟它趨近了,道念能夠增長一分,世間的雜念、雜物就會日益地隔離開,這樣才能夠趨向淨業。第一個段落就是把一個修道人的心態,這種一絲不掛、萬慮俱忘、空空洞洞、單提一念的行為展示出來。

第二個層次就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你在生死,在你還在這個世間生存的時間,就能夠在意念當中以般若的空慧,把世間的五欲六塵、種種的勞作都「撇得乾淨」——把它撇乾淨,把它放得下「拋得乾淨」,在我們的念頭裡面不存一點點世間的東西——這種根結。如果有世間的根在那裡,它就會長出藤蔓,它就長出種種枝節,那就扯不乾淨,這就是要真的看破放下了。這樣到了臨命終時——「大限到來」就是「臘月三十」臨命終時,自然就「灑灑脫脫」——很瀟灑,不再去關顧留戀自己的家庭,眷屬、子孫這些東西。你在生前都已經跟它劃清界限了,不再去留戀這些東西了,那能這樣做就是大丈夫的舉動,出世間修道人的作略。所以要你一心一意這樣來修行,對世間的五欲六塵、恩恩怨怨,沒有一點的粘連和滯礙,就是為這個「一大關目」,就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要領。我們很多人臨命終時為什麼不能往生?也就是心裡對世間的五欲六塵,還有很多的關愛,有很多的捨不得,有很多的系縛,這就說明他的願還不成就。為什麼要厭離娑婆?厭離娑婆就是包含著你對娑婆世界所有的一切,把它看空看透,知道它一切都是苦,這樣才能「撇得乾淨,拋得乾淨」。如果你拋不下,撇不乾淨,臨命終時就是障礙。好,這是第二段。

第三段就談到修行淨土法門要注意一個秘訣,就是「『專勤』二字」。什麼叫專?專就是專一,不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這一輩子就是專門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只為這一件事情。如果你一下子念這個佛號,一下子持那個咒,一下子又想開悟,又想得神通,又想當生怎麼怎麼樣……這些,你就離開了「專」,這就雜了。所以要做到一門深入,惟此惟大,就是這一件事,這件事情是大事因緣。那有這個「專」,下面就是「勤」,要精勤。勤就是不虛棄任何時間,一切時。光陰為真寶,要珍惜時間都用在念佛這個事情上。

那麼這個「專勤」具體表現一種方法,就是你早上起來誦一卷《阿彌陀經》。誦完一卷《阿彌陀經》,再就念一千聲阿彌陀佛名號,念完這個佛號就向佛面前回向,回向文就念慈雲尊者那個《一心皈命文》,每天我們做晚課念的那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這個《一心皈命文》。這個願文言詞簡略,但是意思非常完備,念這個就可以,這就叫「一時之課」。就是一個時辰,你定這個功課。如果開始修行自己的身心還比較散亂,那麼你每天就按這樣的修行作四次,在四個時辰裡面去作。如果身心逐步地安寧了,就逐漸地增加到六時;這個「六時」都是按我們中國的時辰,就是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你這個功課開始先作四個時辰,四個時辰那就等於是八個小時;漸漸地增到六個時辰,又漸漸增到十二個時辰,就是在日夜十二個時辰裡面,都貫穿著念《阿彌陀經》一卷,念阿彌陀佛佛號一千聲,向佛前回向;這樣一天就念十二卷《阿彌陀經》,佛號一萬二千聲,而且在回向的時候再禮佛一百拜。如果開始是四個時辰來做四次功課,那就拜四百拜,這就是每天的日課——「常課」。除了這樣的定課之外,其他的時候就不必計數了,就把佛號貫穿在你的行住坐臥起居飲食的全過程,或者是默念,或者是出聲念;無論是默念、出聲念,都要攝心認真地諦念。「諦念」,就是你念出來,聽清楚,念念不空過,這叫「攝心諦念」。一定要念的時候心在這裡,心能夠攝住。

那麼執持名號的方法,就是這六個字字字句句要做到聲心相依;你念出的聲音和你能念的心是聯繫在一起的,是不脫開的;如果你有聲音出來,心都跑了,還是打其他妄想了,這就是聲音跟你的心不相依。你的念頭和你的聲音相依,就是你當下這個心不跑,全體的聲音就是你心裡的一種外化。在這個聲心相依的過程當中裡面不夾雜一點點世間的念頭。那什麼叫世間的念頭呢?這世間的念頭常常會跑出來,一下子想到家裡怎麼樣,一下子想到我這個錢怎麼賺,這個人際關係怎麼做,這個家親眷屬情況怎麼樣:這個不招自來,這些離不開五欲六塵恩恩怨怨的都是世間念頭。對於一個念佛的人來說不夾雜任何這樣世間念頭,這個世間念頭一來,你要生慚愧心,馬上把它轉化成阿彌陀佛。你這樣來修,久久就會成熟。什麼叫「成熟」呢?就是我們對五欲六塵慢慢生疏了,遠離了,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越來越熟悉了,熟得像一個親人見面,熟得像母子會面;這就由生變熟,由熟變生,這樣就決定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坐七寶蓮華,登不退轉地。

這都是實實在在修行的方法,能這樣修不僅僅是往生了,而是上品上生的修行方法。如果盡形壽能這樣修,功夫得力上軌道;不是說你功夫到了就馬上往生,它不是這樣;你還是要活完你今生命定的壽數。如果你壽數還沒有盡,你還可以你念佛所證的境界、功夫、福德、智慧,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作嚮導;就是你還可以弘法利生,去把你修證的理論和方法向四眾弟子講述。自信,教人信,讓更多的人執持名號,用這樣的方法來修都能夠成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是勸進行者了,就是無盡燈法門:一盞燈點燃所有的燈了,這樣做就是「報佛深恩」。我們怎麼報佛恩?而且佛對我們像大海般深廣的恩德,怎麼去報答得了?實際上就是能夠勸進行者:傳揚淨土法門就真正是報佛深恩。

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又殷切地叮嚀無朽比丘:你如果能對我上面所說的這些話能夠遵守,能夠依循,落實在行動上才不辜負覺明菩薩給你開示正確的修行方法。「示汝正道」,就是指示往生西方之大道,並且覺明菩薩還讓他出家,觀察到他有出家的因緣「令汝出家」,出家讓他拜的師父是三昧和尚。當時三昧和尚是見月律師的師父,三昧和尚是一個戒律非常精嚴的祖師,無朽比丘就是在三昧和尚座下剃度的。你能夠這樣念佛修行,勸進行者,才不辜負三昧和尚給你剃度,給你授大戒——三壇大戒,那麼這不是小小的因緣了,這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無朽原來就是一個修道人,只不過是修道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八百年來都在身心憔悴地流轉。今生由於他原來的老師,覺明妙行菩薩已然成就,以師生的因緣登壇教化他,教化的是一個出世間往生淨土的大法。這些無論是能感和所應都不是小小的因緣,這是多生多劫難以遭遇的殊勝的一時,「你千萬不要自己生起輕慢之心」,不要以為這個法門很簡單,你不去這樣修。如果你不這樣修,你想今生解決問題是不可得的,到時候又輪轉到什麼地方去飽受痛苦,這就是交臂而過,就會耽誤幾百年、幾千年甚至若干劫。這樁事情可是要慎重又慎重,一定要按照前面修行方法去做;對於四眾弟子尤其是比丘,能這樣修才叫真正的專勤來修行淨業。

這個「專勤」,你看他專到什麼程度?非常簡單,就是念《阿彌陀經》,就是念阿彌陀佛名號,就是拜阿彌陀佛——禮拜,就是這樣的方法。你每天就這樣做,行住坐臥都是這句佛號,貫穿自己的二六時中。你看這樣的人那還能不往生嗎?他往生的品位絕對不在中下。這樣的開示似乎沒有什麼玄妙,但是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落實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當中,能夠幾年、幾十年、盡形壽這樣去做,那這個人就太了不起了,那是人中的芬陀利華,他的信、願、行將是非常堅固的,這種人一定是上品上生的。好,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三十二頁,現在是談第四十二段:【菩薩示常攝曰:「汝向持《大悲神咒》,祈觀音冥加,速得入道,甚好。但不得一向延緩,使志事不立。要須並日而作,兼程而進。自今當刻定期限,約準數時,杜絕人事,安止一室。每咒百卷作一時。兼禮四明所立《懺法》一卷,懺諸業障,助發勝功,為一時。晝夜分為六時,以五時持咒,一時禮懺,余時安坐修禪,深入不思議慧。何言乎不思議慧?了知心外無法,法法無名,直下纖塵不立,一念圓融,不可以思思,不可以議議,故名不思議慧。依此妙慧,則心攝於微。攝無攝相,所謂攝無所攝而不礙於攝,名善攝心也。由心攝故,無事不辦。總而言之,無時無在而不心心流入,為持咒攝心之本。自然夙障冰消,定心朗現,或得三昧開發,契本妙心。庶無虛糜歲月,可以刻期進道。不然,今日明朝,來年後月,若作不作,欲前不前。保汝百年後,仍自目前行止,斷不能移易寸步也。慎之勉之!」】刻定期限,持咒禮懺。

這段是覺明妙行菩薩對常攝的一段開示,這段開示也就把修行的具體方法非常細緻地做了一個開顯。常攝他平時好樂持誦大悲神咒,祈禱觀世音菩薩冥地里加持,快速地契證佛道:這是常攝的一個修行方法。覺明妙行菩薩有六種神通,一看,就能知道眾生的根機,平時修什麼法門;所以對他持大悲神咒給予一個正面的評價「甚好」,你這樣做很好。我們對大悲咒的功德要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每天我們都在誦大悲咒,這齣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裡面,屬於密教裡面的一部經典。在這部經典當中,所說法的地方是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當時釋迦牟尼佛準備「演說總持陀羅尼」,就在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放光現瑞,十方世界現出金色的顏色。當時與會的有一位總持王菩薩,就以偈頌的形式來問佛,為什麼會現出這樣的瑞相?那麼佛就告訴總持王菩薩說:有觀世音菩薩,他有神咒要宣說,是觀世音菩薩放光現瑞,現出稀有的瑞相。這樣觀世音菩薩就從座位而起,向佛合掌,稟白釋迦牟尼佛:我有大悲心陀羅尼今當欲說,欲說大悲神咒,這個就是大悲心陀羅尼。

目的是什麼?這個目的真是從大悲心流現出來的:利益眾生的大利益。為諸眾生得安樂故,一切眾生都在恐懼不安當中。說這個大悲咒:第一為眾生得安樂,第二就去除一切眾生的病苦,第三是讓一切眾生得到長的壽命、得到富饒——財富、滅除一切多生多劫的罪業、惡業重罪,令眾生在修道的過程當中離開障難,增長一切善法和諸多的功德,成就過去和現在一切諸善根,遠離一切驚恐怖畏,速能滿足一切所求的願望。你看這個大悲神咒就能達到這麼多的目的,觀世音菩薩祈願世尊「慈哀聽許」:希望你能夠允許慈悲哀憐眾生故——允許我來宣說。那麼這個咒,它的來歷無量因緣哪!這不是觀世音菩薩自己創造的一個咒。觀世音菩薩自己陳述在過去無量劫前,他在千光王靜住如來座下,是千光王靜住如來所說的。當時說這個神咒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在他座下是一個初地的菩薩,聽到這個神咒頓然就到了第八地。那這個咒也不是千光王靜住如來息創造的,乃是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宣說的。所以這個咒就是大不可思議了。

觀世音菩薩當時得到了從初地到八地的殊勝法益,自己就發願——要利益眾生故:如果我將來能夠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當願我現在就能現出千手千眼;這一發願,觀世音菩薩真的就現出了千手千眼。這個咒呢,就是在持誦的時候,因為它是大悲心的一種體性。大悲心的體性的相狀也就是大平等心、慚愧心、感恩心,這樣的一些智慧心。所以要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要發願——發菩提願:至一切法,開智慧眼,成佛度眾生,要發這些願。發了願之後,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也說應當也要「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的名號。然後這個咒一天誦五遍,誦五遍就能得到種種的法益:治療一切疾病,開發一切智慧,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臨命終時隨願就可以往生到淨土;所以這個咒確實自古以來持誦得到靈驗的非常多。

上次有人說:我的果園裡面要噴灑這個農藥,不噴灑就不行,怎麼辦?其實這部經裡面就說,如果能用淨沙、淨水或者淨灰,能夠持誦二十一遍大悲咒,你噴灑在果樹上、田四邊,一切毒蟲、一切昆蟲都不會損害。經典當中都這樣明確地告訴了方法,而實際上我們現在有些居士這樣做,還真的就產生了這樣的效果。但是他得到利益,這裡特別談到對這個咒要有決定的信心,如果你有懷疑,這個咒就不靈了;他的咒靈不靈,就看你信心的程度。這是觀世音菩薩得到釋迦牟尼佛的允許在這個法會上宣說的,也是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說的。所以誦持大悲咒的時候,當下不僅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冥加」,乃得到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的加被,令我們無論是修道還是世間的方面都能吉祥如意。所以我們這些念佛行人也可以兼念大悲咒。

好,當產生了這種信心,知道大悲神咒的功德之後,你就得當下撩衣便行,落實在行動當中,就不要「延緩」。你一延緩,就使你修大悲神咒的功德利益不能成立,所以一定要「並日而做,兼程而進」。並日而做,就是兩天的功夫放在一天去做完;就像一個部隊急行軍,一天走兩天的路程——兼程而進,快速去做。任何一種信解,一定要落實在行持上,信、解、行、證,你相信了,理解了,就落實在行動上,就有悟入,就能證到。那麼怎麼做呢?具體的比如持大悲咒,刻定一個期限,比如閉關七天,或者二十一天,或者三個月,或者半年,一年,你刻定這個時間,「約準數」,就是一天念多少遍,要有數量。在刻定期限來修這個法門的時候,你就杜絕人事,不再跟人來往了,最好不要見人了,不要開手機打電話了,一切外緣截斷,安心地坐在一間屋子裡面。

坐在一間屋子裡面怎麼修呢?它分六個時辰來修,一個時辰就念一百遍的大悲咒,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兼禮四明所立《懺法》一卷」,就是可以修懺法。「四明」就是四明法智大師,天台宗的祖師,他是做過《觀經妙宗鈔》的。這個「《懺法》一卷」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沒有留下來,都竟然得到了覺明妙行菩薩的認可,說明這個懺法還是很殊勝的。我們從記載當中只是知道,法智大師雖然在天台教觀上是一個祖師,然而他確實仰承著智者大師的遺風,對修淨土法門一往情深。他曾經聚集了十個比丘一起發誓,共修三年:修懺法、念佛,在這三年當中決定往生淨土。當時他請了一個齋主,是個護法的功德主,叫楊億——楊文公。楊文公是朝廷的大臣,當時他聽說四明法智大師決定三年往生,還專門寫了封書信《請四明法師住世書》,希望他三年不要走,還要留下來弘法利生。

四明尊者還有很長的回答楊億公請住世書的一篇書稿,這篇書稿寫得很精彩,主要是談到他為什麼要決志修懺求生淨土的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雖能一心三觀——妙觀殊勝,但是自己的根機不夠;所以還是要先求往生,再回來做弘法利生的大事。這個是非常正確的知見,並且四明尊者還發心廣大,他結了一個萬人念佛社,要引一萬個人都修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四明尊者跟慈雲遵式大師也是同一時代人,他們有過書信來往。現在懺法有慈雲遵式大師的一個淨土懺,在《淨土十要》裡面,我們現在看不到四明尊者的懺法,可以按照慈雲遵式大師的淨土懺去做這樣的一個懺法。

那麼懺法就是懺除我們今生,乃至多生多劫的業障:我們無論是善業、惡業、無記業,都會構成我們修聖道的障礙。有業障,我們本具的如來藏的德性開發不了。懺除了這個障礙,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就會顯現出來,不由他悟,不從外得,這就「助發勝功」。那麼晝夜分為六時:日三時,夜三時。這六時的分配呢,以五個時辰來持大悲咒,一個時辰來做禮懺——懺法。那除了這樣做之外,餘下的時間怎麼呢?就「安坐修禪」,就是坐禪。通過持咒又禮懺,這時候心就相當的寧靜了,你就得要迴光返照,要住顯觀慧——「深入不思議慧」。這個「不思議慧」,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表現為無師智、廣大智、自然智,這些智慧是我們眾生本具的。但是由於我們心都在五欲六塵裡面分別,執著,住在外境裡面,我們的般若智慧就顯現不出來。如果我們不住在外——不住一切法,就住在般若上,這個般若的智慧就是不可思、不可議的智慧。

那麼這個智慧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是對心性智慧的一種描述,就是明了知道「心外無法」。心外無法,當然法外也無心了,也就是即法即心,了知外境的一切法,都是我們心的一種顯現——萬法唯心。「法法無名」,所有的無論心法、色法,它是沒有名相的,也就是自性本空的。一切法的建立都是建立在我們念頭基礎上的,念頭是生滅法,是緣起法,所以顯現的法也是緣起性空的。這就要有點天台講的,一心三觀裡面的真觀——就是空觀,法法無名,都是自性本空,當下就「纖塵不立」。「纖塵不立」,就是不染一塵,不立一法。「一念」——當下這一念就「圓融」,就絕待,就契入到不二的心體,般若智慧是不二的。這樣的一個不可思議的智慧,你很難去把捉它,不可以用我們的心意識邏輯思維去思惟,不可以用我們的語言去描述,去議論。離言語相,離心緣相,這就叫不思議慧。

好,依託這樣不可思議的妙慧,那麼當下這一念心就契入到微密的狀態當中,攝於微密——一精明。最後連一精明也把它空掉,阿賴耶識——無論是它粗的相分,乃至它顯現的見分,都是我們妙真如性的顯現形態。那麼見分、相分都是如空中華,如水中月,自性了不可得的。能攝和所攝都打成一片了,攝就沒有攝之相,沒有能攝所攝之相;雖然能攝、所攝都沒有,但也並不妨礙它攝心。這就是「攝無所攝」,你能把控它自性理體的空,但又不妨礙它的攝,而空中又能出假,又能在不立一法的空裡面,建立一切法,這就是從體啟用。無論是空和有,它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就是「中」——中道。能契入到這樣的中道,不落兩邊,不住中流,這就是善巧的攝心。這樣的攝心,實際上是一心三觀這樣的由空出假,由假顯中,實際上就是佛的智慧,這就是不可思議的智慧。由於心攝,顯發不可思議的智慧,我們自性本具如來藏的德能就會顯現,神通、辯才、光明等等都現前,你就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事情、事業都能成辦,所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那麼總括來說,你通過持咒、禮懺——修懺法,又能夠深入到自性的般若智慧,一切時、一切處心心念念都跟佛的智慧——跟自性清淨心相應,心心流入薩婆若海,那麼這就是持大悲咒攝心的根本。這個「本」就是法界,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回歸到我們自性本源的根本,那自然我們實相的心現前,無量劫虛妄造作的虛妄業障,就像冰雪遇到了太陽一樣,自然就消滅了。這樣,我們禪定的心就朗然現前,就能得到正受正定——三昧的開發,無量三昧就會現前,那麼念佛三昧是諸三昧之王。這個王呢,就是以念佛心契入到不生不滅的實相理體,這實相理體就是我們妙湛真心,本覺妙湛真心,我們就契入進去了。如果能這樣做才不會虛度歲月,可以刻期精進辦道。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要因循苟且,今日復明日,今日事情等到明日去做,又想到「來年後月」,覺得時間還很多,想去做,實際又沒有行動;想要向前進,又挪不開步子。實際上這就把一切眾生修行的毛病顯發出來了,雖然也想做,但又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又有很多的掛慮,所以他就動彈不了他的步子,這就是懈怠放逸了——因循苟且,如果你是這樣的一個行為,敢保你百年之後——臨命終時,乃至於多生多劫,還是像目前這樣凡夫的「行止」,斷斷不能移動寸步,還是在輪迴裡面打滾,在五欲六塵裡面:「沼澤地帶」掙扎,越陷越深。所以這樁大事你要明白,要謹慎,如果你因循苟且就一定輪迴不休。如果能夠像前面一樣,並日而做,兼程而進,杜絕人事,精進辦道,就能夠長揖生死,快速成佛,這是要勉旃、要勉勵的一樁大事。好,今天就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三十三頁,請看第四十三段:【菩薩又示常攝曰:「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身大事。在今日決不是牽郎拽弟、打哄過日子之時矣。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斂跡韜光修淨業。這是覺明妙行菩薩對常攝居士的一段開示,第四十二段也是對他的開示,就是關於持大悲咒、拜懺的開示。這段開示雖然很短,但確實把我們凡夫眾生修行當中一個巨大的障礙點出來了。

覺明妙行菩薩對常攝說: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這個點示確實具有深切的因緣,內涵深廣。這個常攝居士可是在梁武帝的時候,就已經在覺明妙行菩薩座下修念佛法門,在唐朝唐僖宗的時候,這八個人也依然是覺明妙行菩薩所示現的一個比丘座下的弟子。然而八百年來,還一直在這裡輪迴不休,未曾成辦往生淨土之事。那其原因,覺明妙行菩薩就把這八個字說出來,就是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對人情,這個人情包括父母子女之情,夫妻之情、親屬之情、朋友之情、同學之情,這些人世間的情感,你都沒有去割斷它,而是勉強地去隨順這個人情,勉強地遷就這個世故,世間的一些東西就耽誤了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之大事。不僅這一生,而且生生世世,你都是敗在這八個字上。

那我們看常攝居士也就是我們一個當機者,我們在座的四眾弟子也是多生多劫曾經修過念佛法門。為什麼今生還在這裡顛倒不堪呢?是不是我們自己在「強順人情、勉就世故」上仍然是這個毛病?你只要看看世間很多四眾弟子確實就有這個問題。前段時間還有個居士說,她本來是受了五戒的,結果有一次大家朋友聚會,原來她是喝點酒的,所有朋友都說:「大家都在喝酒,你怎麼啦?」就一定要她喝酒。這時候她想到實在是擋不過大家的這種所謂的友情,所以說:哎呀,那就這樣吧,你們等一等,等我把這個戒舍掉了,再跟你們喝吧!她馬上把飲酒的戒舍掉了,就開始暢懷大飲了。這不是強順人情嗎?那世間「勉就世故、強順人情」很多,如果你在念佛的時候,正好你的家人要搓痲將,三個人還缺一個人「過來,過來」,那你說:哎呀!算了,人家缺一個人,我就替補替補吧!你可能就強順人情了。那再可能人家看一些不好的光碟什麼的,人家都在看,我也勉強去看一看。反正這個勉強的事情都是人情世故,恰好跟我們的道業嚴重相悖。

有時強順人情、世故,甚至到了可笑的程度。前幾年有一個比丘到我這兒來,他已經出家十我年了,說他要還俗。我說:「你怎麼要還俗?」他說一個小姑娘愛上了他,甚至說:「你不還俗跟我結婚,我就自殺。」他覺得要有慈悲心:我不還俗跟她結婚,她就會自殺,我就沒辦法了,我只有還俗,還出現這個事。我說:你不要這麼顛倒!那個小姑娘到底是什麼小姑娘?她想自殺,我說:你叫她到我邊來自殺,我給她準備好一把鋒利的刀子,就告訴她:這個比丘不會還俗的,你要自殺就在我面前自殺好了。最好你這一刀刺準一點,如果刺個三刀、五刀都死不了,就比較痲煩了。我跟這個比丘說:這完全是一個小姑娘的伎倆,你還去聽她幹嘛呀!

這方面的事情還常常出現,是去年什麼時候,我接了個電話,也是一個女的打來的。她說:我是個女居士,我聽過你的光碟,現在我碰到一個感情問題,她說:「法師給我解決解決。」我說:你感情問題找我幹什麼?我又不是婚姻介紹所的人。她說:好愛上了一個比丘,怎麼怎麼……又是怎麼怎麼愛。我說:這個事情你不要來問我,如果你要我給你一個忠告,你千萬把這個心收起來,你破僧尼梵行這個罪過無邊!天下男子這麼多,你為什麼偏偏受一個出家人呢?這不是一個很糟糕的事情嗎?在末法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出現,她還向我諮詢,我就把她訓斥了一頓。動不動就說你要自殺諸如此類的,奉勸這些當事人,你不要去聽她的,要自殺就讓她自殺好了。這些人都是身見很重的人,她能自殺嗎?她就是嚇唬嚇唬你,你不要去上她的圈套。所以這方面——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你對這些人情世故過分地去勉強的隨順,完全就耽誤了自己的道業。這個常攝居士在八百年來也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耽誤自己。人情世故包括面也很廣,我們修行念佛為什麼心裡得不到清淨,功夫不能上軌道?也就是世間的多生多劫的一些人情世故看不破,斬不斷。這些東西如果在心裡非常堅固,實際上也是我們往生巨大的障礙。

這裡可以跟大家講一個公案:在《淨土聖賢錄》裡面清代有一個女居士她就叫百不管,她是杭州人,曾經請教一個和尚:修什麼法門能夠離生死之苦?她有出離心。這個和尚就跟她介紹念佛法門,說:念佛不難,難以持久;持久不難,難以一心;如果你能夠一切不管,專心念佛,至誠發願往生,那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脫離生死苦海。這個女居士聽了就很高興,是一個老居士,年紀比較大。她回到家裡還真的就馬上行動,把家務事什麼的都分給她的媳婦去了,自己專門辟了一間佛堂就開始念佛。念了一年多,又去請教和尚,說:一年前你給我開示,我真的把家務事放下了專門念佛,自己考量也是沒有懈怠,但是這個心還是不清淨,妄想雜念很多。現在你有不有更好的方法教我呀?這個老和尚就告訴她:你雖然拋棄了家庭事務,但是你內心的念頭還是兒孫、眷屬,這些愛根還很深。你愛根這麼深,怎麼能一心呢?所以你現在念佛要拔去這些愛根,真的在心理上將一切放下,然後才能夠得一心。這位女居士一聽,她感慨:哎呀,師父話太對了;雖然我身體上沒有管家務事,但是我這個心天天在管家務事,天天在想家裡的事情。從此以後,她要真當「百不管」:她在念佛的時候對家親眷屬的愛心一起來的時候,她就自己默念「百不管」。如果家裡有事向她請教,家務事怎麼處理,她也說「百不管」,來把這些放下。過了一年多,她向那個老和尚感謝,她說:師父對我的教導真實不虛,現在我真正做到「百不管」三個字,我現在往生有把握了。果然,幾天之後無疾而終,預知時至往生。

為什麼淨土法門講信願?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這厭離娑婆不是在口頭上說的,而是在內心深處要把它厭離到徹骨徹髓的程度,這些家親眷屬、恩恩怨怨什麼都要徹底地斬斷,放下,你才能夠念佛上軌道。由於強順人情,勉就世故,所以今天還在輪迴,還在這裡打哄過日子,還在迷惑顛倒,「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我們對這個無常至速——但念無常,有不有切身的感受呢?有時候也是很難的。「無常」就是死亡的意思,死亡馬上就要到達,死亡不是多少年之後的事情,是我們每時每刻都會遭遇的事情。怎麼把死掛在額頭上去思惟它?

原來有這麼一個小故事:一個老人死了去見閻王爺,見了閻王爺他就指責閻王爺:你讓我過來,為什麼早不給我通個信呢?閻王爺說:我已經給你通了幾封信了,說:你的眼睛昏花的時候,這就給你發的第一封信;你的耳朵慢慢地聾了,聽不到聲音,這是給你發的第二封信;你的牙齒慢慢地都掉光了,這是給你發的第三封信;以後你身體五臟六腑都日益衰退,骨頭硬了,走都走不動了,這些都是給你發的一封一封信。你還說我沒有給你發信?說得這個老人就無話可言。

但是到閻王爺那裡報到的,還有一個年輕人,他就起來有話說了:你給這個老人發了這麼多信,還有道理。你看我的眼睛很明亮,耳朵聽聲音也很清楚,牙齒也很完整,身體很健康。那你為什麼沒有給我發信呢?閻王爺說:我也給你發過信,你自己沒有察覺到而已。說:你東面的鄰居,一個四五十歲的人死亡,你知不知道啊?「暴亡,」他說,「知道。」「這可不是給你發的第一封信嗎?」說:你西面的鄰居,一個二三十歲的人死亡了,你知不知道啊?知道。這是給你發的第二封信。還有不到十歲的人,還有就在孩提、嬰兒時死亡的人,這可都不是給你發的信嗎?

所以一個良馬,不需要抽在身上:見到鞭子的影子,它就會馳騁。必須要用一個鐵錐,一直錐到皮膚裡面,才有所痛感,這是一個多麼駑劣的馬呀!所以我們對無常的感覺:一定要把一切眾生那種生命的無常看成是自己的無常。你到醫院太平間去看看,你去感受一下汶川大地震的情況,你去感受一下海嘯、海浪把所有的人吞噬下去的情況;這些就真正讓我們感覺無常迅速,這種急迫感就會調動起來。到了這個時候,你趕緊就會韜光斂跡,趕緊去一心一意念佛,趕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喪考妣,如救頭燃,不再有一刻的耽誤,這才是叫真念佛人的心態和行為。

好,下面請看第四十四段:【達本奉教出家。菩薩示曰:「汝老年出家,不得泛學餘事。但誦《彌陀經》,日課佛名一萬二千。自少至多。真真切切,求生極樂,此事一了百當之法。莫學世俗愚流,高談闊論,說性說心。見人念佛,便一概抹去。及叩其所行,不及三家村一個不識字的漢子,十字街頭一個念《三官經》的乞兒。枉使擲卻光陰,誤卻大事。因汝平日喜說禪而不達要妙,又未必能深信淨土、老實念佛,故發此論。」】老年出家宜念佛。

這個達本奉覺明妙行菩薩的教誨,出家了。菩薩就給他開示,這些「奉教出家」的也都是他有出家的命、出家的緣份。開示說,你老年出家,已經很難得了,不容易。老年出家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呢?日暮途窮,要了解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不能泛泛地去學其他的事情。只要誦《阿彌陀經》,每天日課佛名一萬二千聲,可能開始念不到那麼多,你從幾千聲慢慢地到達一萬二千聲。這個念佛,每一句佛號要「真真切切」。大家注意,念佛一定要用至誠心去念,真切的心。這就是《觀經》講:圓發三心即得往生,圓發三心:第一心就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真真切切」。你這個念佛求往生的心是非常懇切的,是真誠的,不是口頭上敷衍的,不是口頭念彌陀名號,心裡還留戀五欲六塵的,那就不叫真切。以這樣一個真切的心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樣的深信切願稱名,就能感通彌陀的大悲願力,就能令我們當生帶業往生。你只要往生——成就往生一法,就解決了一切問題。所以這樁念佛往生淨土之事,它是「一了百當之法」,你只要成就往生這一件事,就「一了」。「一了」就是成就往生這一願,「百當」就是所有的事情你能夠圓滿解決。讓達本比丘了解這個法,千萬不要去學世俗的那些愚痴之流。

愚痴之流說什麼呢?就喜歡「高談闊論」,談玄說妙,「說性說心」——口口說空,步步行有。談玄說妙的人,就是愚流之輩,看到他人念佛還諷刺,還嘲笑,說:這是愚夫愚婦所修之法,是著相。我們都是要高高山頂立,都是當下即心成佛的,一概抹去念佛一法。雖然他的樣子眼空四海,高談闊論,但你看他的行止——言談舉止,還趕不上一個三家村里不識字的漢子。「三家村」,是指偏僻的鄉村,在偏僻的地方,又不認識字,這樣的漢子肯定就很粗俗了,不懂得威儀、禮節、涵養了;這些喜歡談玄說妙的人,實際上行為連這種人都不如;甚至不如一個在十字街頭念《三官經》的乞兒,不如一個乞丐的行為。如果這樣——不在心地上用功夫,不在身、口、意三業當中規範,卻喜歡高談闊論,入理深談,這就冤枉地浪費了寶貴的光陰,耽誤了了生脫死的之大事。

這些開示都是對機而說,覺明妙行菩薩知道:就是因為你平日喜歡說那些禪,而又不了解禪宗的要妙,喜歡說禪又得不到禪的利益。這樣喜歡說禪,同時又未必能夠深信淨土落實在老實念佛上,所以禪又靠不上,淨又靠不上,兩頭落空,那可不是又冤枉地虛度了一輩子,辜負了這一世出家的好因緣嗎?在我們出家人裡面有這種情況,真正老實本分念佛求生淨土的人,可能在東林寺看到的大部分比丘都能做到這樣。來東林寺的比丘都是跟淨土法門有或深或淺,應該說是比較深厚的因緣的,所以我們看到他們都在念佛室。但是你到其他的寺院看看,真正老實念佛的人比例也不是很高;喜歡談玄說妙的人還不乏其人。

那麼對禪和淨,自古以來歷代的祖師大德都在向我們做懇切的開示,在大乘的修行方法當中確實禪宗和淨土是兩個主要的行門。那麼禪宗在我們中國從達摩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這樣一個祖師禪流通到我們震旦國「一花開五葉」,確實給中國的佛教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氣象,利益眾生甚大。但是有其大利,也隱藏著它的大弊。如果在晉唐之際,依禪宗得利益,那時候善知識如林,學人的根機深厚,出離心很強,道心堅固,般若氣氛很濃;所以一言半句機鋒轉語之下能夠契入就開悟,大徹大悟的人,大有人在。這個開悟,就是悟到了我們自性本具的理性佛——「理即佛」。但是從了生脫死的層面來看,你光悟道了還不夠,一定要證道;談證就得要談斷煩惱的問題:斷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如果具有大菩薩的根性,大祖師的根機,他是即悟即證,那當下了生脫死毫無問題,就像六祖慧能這樣的,但是這種人可能千萬人中難得一二。大部分人是開悟了,但是他的煩惱沒有斷;如果見、思惑斷得很多,但有一毫的思惑沒有斷,三界也出不去。

這就是自古以來那些宗門下很多開悟的人,他就有後世轉身,所以我們常常會說:五祖師戒禪師轉生為蘇東坡,草堂青禪師轉生為曾魯公,真如喆禪師是那時候禪宗的大佬,坐禪40年,連他身上穿的紙襖都能燒出舍利子,這樣的一個大德轉生到大富貴之處,古德都很厚道,實際上就是轉生成了宋代的最後一個皇帝宋欽宗,一生憂愁,成了亡國之君。甚至那些像參禪有一定功夫的,雁盪山的一個禪和子轉生成了一個宰相——秦檜,成了一個奸臣。海印信禪師卻到他的大功德主、施主朱防禦家裡投生為一個女孩子去了。當時杭州的圓照本禪師特意去看望他,朱防禦的妻子抱著滿月的一個小女孩出來,圓照本對著這個小女孩大喝一聲,說:「海印信,你錯了啊!」,這個小女孩一聽大哭一聲,就死了;海印信禪師都投生為一個女孩去了。

所以為什麼永明延壽大師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暼爾隨它去;這都是痛心疾首而且真實不虛的事情。「有禪」,就是禪宗開悟了;但是「無淨土」——沒有信願求生淨土這樣的信、願行。這樣他到臨命終時「陰境若現前」就是他的中陰身,他因為見、思惑沒有斷,一定會有後生,就有中陰身,中陰身隨著最重的一個業力就投生去了。你就是個大修行人能夠保持下輩子做國王,做宰相,能夠三世保住人身就算了不起了,以後都是迷惑顛倒的。所以這就告訴我們:喜歡說禪,實際上開悟都很難,更何況開了悟還有後身,這是一條險道。如果以參禪的這段精神、這種功德,專心信願稱名往生淨土的話,那大部分都是上品上生了。所以在這裡覺明妙行菩薩非常誠懇地告訴達本比丘:你要深信淨土,要老實念佛,不要去走那些無緊要的禪,談玄說妙。實際上臘月三十到來,生死岸邊是起不到作用的。唯有仰靠彌陀的願力才能夠帶業橫超三界,這是一個末法眾生最能夠當生解脫的法門。好,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三十四頁,請看第四十五段:【菩薩又示無朽曰:「《彌陀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不要增,不要減,只依著我行去。但經要勻勻淨淨,不緩不急,不疾不徐。佛要聲聲心心,不澀不掉,不浮不沉念去。至於回向,不是但誦舊文一過,須從自己心中,發出真正大菩提願,至誠懇切,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而我心無所著,如虛空等,是名回向。又靜坐時,反觀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無能無所。如是諦觀,更無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見。如是坐一時,便起經行,又更持誦,有個次序。若忙忙促促,一氣趕去,謂可完卻一日課誦,便有苟且了局之念,非真正修行矣。大抵學道人不遵知識明誨,決定勞而無益,未久必敗,慎之慎之。又諸經中所談淨土依正莊嚴,須講誦明白。倘坐中,或經行,或禮誦時,淨土現前,便可覺了,不為異境所惑。」】淨業課誦。就是修淨土法門每天應該怎樣做功課,這段就是覺明妙行菩薩對無朽比丘的開示。

在第四十一段裡面談專勤念佛,不雜世念,就是對無朽比丘的開示。無朽他是八人當中為頭的,在三昧和尚座下剃度出家。所以對無朽比丘的開示覺明妙行菩薩顯得更詳細,對他的期待更高。談到一天怎麼去做功課:念《阿彌陀經》十二卷,這十二卷不是一口氣念完,而是把它分布在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作為一個單位的做功課的時間,就念一卷《阿彌陀經》,再念一千聲佛號,再做回向。餘下的時間或打坐,或經行,或拜佛——都可以。這個方法,把它分布在十二個時辰去做。覺明妙行菩薩說:這樣的功課不要增加,也不要減少,你就依循我提供的方法行去,去修行去。誦經要怎麼誦?誦經要「勻勻淨淨」,就是誦經不要趕,「勻」——很平勻,很清淨:勻勻淨淨,實際上就是我們誦經時候的這顆心是真誠的,是清淨的,所以顯發的聲音也是勻勻淨淨。這個心是勻勻淨淨,聲音「不緩不急」,這個聲音不是很緩慢,但也不是很急躁,這個節奏把握得「不疾不徐」。這就表明一種中道、安祥,這樣的一個誦經的韻律和節奏。好,這是誦經的一種風格。

那麼佛號怎麼念?佛號要「聲聲心心」,就是每一聲佛號都有你心靈力量的貫注。要念茲在茲,你念出聲音,心就在當下,每一聲佛號是用我們深信切願的心來貫注,來莊嚴的。你這樣每聲佛號都有這個心在裡面,實際上每聲佛號就在我們的心波裡面造作了,這樣就「不澀不掉」。「不澀」就是:它不是枯澀的,「不澀」就表明這個佛號很流暢,不是滯澀在那個地方。「不掉」就是:你無論念六個字還是四個字,這四個字、六個字你念得不要掉句,不要掉字。有人還真的就是:有時候他就念「彌陀佛、彌陀佛」就掉了一個字;他時候就念「阿彌陀、阿彌陀」又掉了個「佛」字;有時候這個心跑了,他可能全句都掉了。全句怎麼掉了呢?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掉的。比如我常常舉那個例子,他就是做花生生意,等他做晚課的時候,本來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結果他想到:我進了一批花生,這花生怎麼出去?可能想得很投入了,不知不覺地就「花生、花生、花生」,這樣你都把一句佛號全掉了,換了——調袋了。這東西都是常常出現的,這說明——你把全句都掉了,你心就跑了,所以要不澀不掉去念。

還要「不浮不沉」,這句佛號不要念得很浮躁,你念得心氣很浮躁,它個聲聲都是向外跑的,這就是浮。有時候他念得又沉——沉下去,一沉呢,就容易昏沉,念一念就打瞌睡了,就打呼嚕去了,這就沉下去了。浮呢,就是心穩定不了,念句佛號,妄想就在那裡轉來轉去,它就是浮。止觀、定慧都沒有;你不浮就是有止的功夫,不沉就是有觀的功夫,止、觀、定、慧要相資,這句佛號才能夠念得上軌道。所以要把這佛號念得聲聲心心,不澀不掉,不浮不沉,這是我們念佛的一些法則,不是很簡單的。好,這樣念下去呢就能夠慢慢地把六根攝住,聲音和心相依,這就是叫攝心念佛。

那麼念完佛不是最後還有個回向嗎?回向就是做「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個回向。當然回向文很多,也包括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這些回向文。回向文呢,也要注意,不要僅僅是把這個回向文的文句有口無心地讀一遍。不是這樣,而是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把這個回向發願真實的含義顯發出來,就是要發出真正的「大菩提願」:要至誠懇切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每個回向發願文都有這個意思,但看看我們發心是不是能發得出來。蓮池大師在回向發願文開始的一句,就是談這個大菩提願的問題:弟子某某,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首先就發願。「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這就是所緣之境。你要發菩提心,首先依什麼境界來發?你依的境界狹小,菩提願就狹小;你依的境界廣大,你的菩提願也隨之廣大;所以先從狹小的開始,四恩:天、地、君、親、師,這對我們有恩德的,就要給他回向發願。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眾生,這又比四恩的眾生要擴大一點,進一步擴大到整個法界的眾生。這你就要發法界之心:要為法界所有的眾生讓他們得到大乘佛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現在一門深入專心持念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夠使四恩三有法界眾生一起都成佛,這就是要發菩提願。在菩提心裏面來念這句佛號,比沒有菩提心念這句佛號,功德那是天壤之別。如果念佛不能發大菩提心就很難跟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你不能相應,不感應道交,你就很難往生了。發了這個大菩提願,還要專心念佛才能夠成辦往生之事。所以省庵大師為這個事特意寫了一篇《勸發菩提心文》,這是我們淨土宗祖師非常悲心的一篇文稿,大家可以去好好讀誦一下。

這裡談到回向發願,回向發願首先在事相上發,而且還要在智慧的觀照當中,你發的這個心,而且不加執著,就像虛空等。這是什麼意思呢?省庵大師說發菩提心的八種相狀:邪正、大小、偏圓、真偽這些。其中談到圓教的發心,圓教發心怎麼發?如果知道自性是眾生,我就願度自性的眾生;自性就是佛道,所以願成就。無論是一切法門、一切眾生、一切煩惱、一切佛果,這些法都是不離我當下這一念心。所以就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並且也無虛空之相可得,這就是般若的空慧了;你又不要執著虛空有個相,虛空也是了不可得。如果你能這樣發菩提心,就是圓教的發心,就有般若的智慧。這個般若常常講到三輪體空:布施沒有能布施的我,沒有被布施的他人,中間亦無布施之物;這樣三輪體空的布施,你的功德就是無量無邊;但一切眾生都是住相布施,它就只能變成有漏的福德。所以你看禪宗有位大德——龐居士,他是個大富之人了,家裡有很多金銀財寶。他開悟之後專心修道,把他所有的金銀財寶全都沉到江底去了。那別人就質疑:你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布施啊?不做善事啊?這龐居士說:我多生多劫就是被布施所累,所以全都沉到江里去。你看這個舉措,他就具有大人的作略,他連布施也布施掉了,毫無布施之相。這就是屬於般若的智慧,要以這樣的一個般若的智慧來升華回向發願的內涵,這樣的功德就很真實了。

好,那回向完之後,就可以「靜坐」。這個靜坐呢,這裡覺明妙行菩薩談到了觀心法門:當「反觀深究」,就是你開始念佛,當下這一聲佛號即念,即這句佛號當下這一念,你就反觀深究,追究它的來源。能念的心是什麼?所念的佛是什麼?那麼能念之心了不可得,所念之佛也了無所得;就在了無所得當中,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曆歷分明。實際上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都是實相,以空印空,似水投水,那麼佛就是我當下這一念心「是心是佛」。既然佛就在我這個內心完整具足,那一切佛都是我心裡顯現出來的,不假外求——不需要到外面去求,這就是用一種智慧,叫慧觀。前面我們在事相上念佛,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信心成就亦能往生。但是如果我們加上觀力成就,觀慧的力量成就,可以得到理一心,那你往生的品位就會增高。你在這樣的觀慧當中如真如自性而住,那麼住在這裡也沒有能所的對待:沒有能念之心,沒有所念之佛,心佛一如,能所打破。能念的心是始覺之智,所念的佛是我們本覺之理,理和智和合——始本和合。那麼我們清淨本然之體朗然現前「唯一心故」。你能夠「如是諦觀」當下這一念心,一境三諦,一心三觀,「更無二念」,當下就是清淨本然之體現前。那麼你可不就是「修行三昧」嗎?

那麼修行三昧我們看看可以跟大家沿用一下徹悟禪師的一個偈頌,他寫過十道《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十首偈頌寫得非常好。看這個「聲聲心心」,他有個偈頌:一聲佛號一聲心,直下分明豈外尋,鞭影未勞頻舉示,白牛運出古黃金。我們這句佛號起來,這句佛號就是我們當下妙明真心,所以就在當下能念的這句佛號當中,直下分明就是我們清淨本然的心體,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就朗然現前。還要到外面去尋找嗎?「直下分明豈外尋」。那「鞭影未勞頻舉示」,對一個良馬來說,不需要時時把鞭子舉起來,它當下就明白,馬上就跑得很快。那麼「鞭影未勞頻舉示」指的是什麼?大白牛,大白牛比喻成摩訶衍、一乘法。你發大菩提心來執持這句名號,就能運出「古黃金」,古黃金就代表我們自性本具的亙古亘今永恆存在的性德——如來藏。你每一聲佛號以這個菩提心去念,就運出了我們如來藏的功德「古黃金」,這是一首。

還有一個偈子:一聲佛號一聲心,心佛雙忘趣轉深,定久不知誰喚醒,滿天霜月照幽林。你看這個偈頌,當下這句佛號就是:我們要一聲佛號一聲心,心佛兩忘,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都忘了,泯滅了它們的界限,所以趣入到這個深心裏面去,「轉深」轉到更幽深的心性裡面去,這樣就得到禪定了。在這個定中「定久不知誰喚醒」,是這句佛號把我的主人翁喚醒,還是主人翁把佛號喚醒?「不知誰喚醒」已經是沒有主客體的對待了,已經是到了不二的情況下,才沒有誰和誰的關係,所以才「不知誰喚醒」。在不二的情況下這種「滿天霜月照幽林」,「滿天霜月」代表我們清涼的般若智慧的光明。在這裡面它能夠照出幽林,幽深的菩提覺林。你看這些偈頌都代表徹悟大師確實是證念佛三昧的人,沒有這樣的境界他寫不出來。但也恰恰我們就理解它為覺明妙行菩薩講修行三昧是什麼境界?可以把這個來作一個註解。

好,那麼在這樣的一個修行念佛三昧當中切記不要「亡形死心」。認為我身體都忘記了,我沒有念頭了,我心死了,就是好境界,恰好相反,這不對哪!這落到外道和魔的知見裡面去。那些外道修無想定就是「我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他無非就是無想定而已。禪宗講這個就是叫枯木禪了,那都要呵斥的。

談到枯木禪有一個公案,這個唐宋時期有很多老婆子都是很厲害的明眼人,有個叫婆子燒庵的公案:說有一個婆子供養了一個庵主,就是禪和子——修禪的,供養了二十年。供他修行:給他一個修行的屋子,常常讓一個年輕的女子給他送飯,後勤工作,能讓他安心辦道。有一天,這個婆子就對這個女子說:你今天送完飯,等他吃完飯,就一下子把他抱住,就問他『這個時候你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女子還真的就依教奉行。等這個二八妙齡女郎一下把他擁抱住:「啊,這時候你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庵主倒是回答了兩句話:「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說了這兩句話。這個女子就放了手,回去就把這個經過告訴了婆子。這婆子一聽就說:原來我二十年供養的是一個俗漢,就走過去把這個庵主趕走了,把這個庵也燒掉了。

那大家參一參,為什麼?從持戒——戒律的角度來看,他很講戒律,但為什麼這個婆子說他是個俗漢?你想一想,這裡是不是又進入了亡形死心的狀態啊?「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修行到這個程度,對嗎?我們講阿彌陀佛名號為什麼講寂和照的統一?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你在寂中一點照都沒有,這就是枯木禪了;沒有一點「暖氣」,這不不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在心意識裡面,他還在對待法裡面,所以他是一個俗漢,他沒有得麼佛法的精髓;這都要注意。

覺明妙行菩薩說,如是打坐一段時間,可以再起來經行念佛,然後再去持誦經典。這樣經行、念經、拜佛有個次序,交叉進行。但要注意,不要匆匆忙忙,不要好像趕集樣的,一口氣把所有功課做完,說「我今天佛號全念完了」,但是你當下是一個敷衍了事的念頭。你就不叫真正的修行,修行是心性上的細活,不是在事相上——「我把事情幹完了」。一般修道人一定要遵守善知識的明智的教誨。如果不遵守知識的明誨,決定修行「勞而無益」。前面我們知道什麼叫善知識?善知識就是過來人。你要到北京去,怎麼問路?問一個曾經到過北京的人。如果他自己都沒有到過,你去問他,說不準就問錯了——他指錯了路哪。善知識是明眼人,是過來人;如果不遵守善知識的教誨,過不了很久就會失敗;這是要謹慎的。覺明妙行菩薩告訴無朽比丘:我就是過來人,你要決定按我的教誨來做。

再下面談到,淨土經典以及旁涉經典所談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一定要講誦明白。依正莊嚴的境界實際上就是妙真如性的境界——涅槃的境界,也就是佛的法界。這些,作為淨土的學人,一定要在我們內心薰習,薰習依正莊嚴,就是用真如薰習我們當下這個迷失的心,薰習一顆新生的淨業種子。但這種薰習,你要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在我們內心很熟悉,它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多生多劫熟悉的都是人間的事情、五欲六塵的東西,對這麼清淨平等的境界,我們是很生疏的。我們讀了很多遍《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但還是覺得像水和油的關係,入不到心裡去。要把它明白、熟悉,一定要有一個耐心的滲透過程。那怎麼滲透呢?可以有幾種方法:或者讀誦——反覆讀誦,或者抄寫——抄經,或者一字一字拜經,再加上講演,用這些方法,而且不斷地反覆,天天照面,才慢慢熟悉一點,要麼我們都是懵的。

熟悉之後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我們在靜坐的時候,或者在經行的時候,或者在禮佛誦經的時候,這些淨土的境界現前了,你當下就能覺了這個境界是好境界,是正的還是邪的,當下你就有個辨別能力。辨別能力來自什麼?來自經典,跟經典相應的就是真境界,跟淨土不相應的就是假的、偽的、邪的;這樣就不至於被其它的境界所迷惑。尤其到了臨命終時還有各種境界,有時候你看淨土的一些往生者,他可能首先來的是天界的:或者忉利天的天人來接他,它也很莊嚴;這時候他知道這不是淨土境界,他不為所動。過一下子又夜摩天的境界現前,天人吹吹打打來接他,他也不走。一定要等到極樂世界的淨土現前,他才愉快地走。那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定要平時對這種境界非常熟悉,你才能夠有一個明晰的判斷。按照覺明妙行菩薩這樣的方法來修,而且不增不減,再加上這樣一個觀慧的靜坐,那這相成功一定是上品上生了。希望大家依教奉行,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