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西方確指第10集


時間:2016/11/23 作者:大福報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四十二頁,請看第五十四段:【王定佑求子。菩薩曰:「汝自今莫殺生命,勿食異物,勿多欲逞忿。何以故?殺生,傷天地之慈,乖長養之道。食異物,必境淫穢,或致惡疾。多欲逞忿,則戕損壽命,暴折元和,又多犯陰陽之忌。汝當永戒此三,一意奉養老母,推惠行慈,濟貧拔苦,廣行陰德,積累不廢,天必錫汝佳胤也。」】求子之法,就是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家親眷屬、功名利祿都會從般若的層次作如夢如幻如露如電之觀。然而佛法也不離世間法,諸佛菩薩在教化眾生的過程當中善巧方便,眾生有什麼需要,佛教也仍然不排斥。那麼求子女,這是眾生的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尤其在我們中國社會儒家講的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子女後代就失去了傳宗接代、祭祀祖先、接續香火的這種可能、延續性,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總是把多子、多福擺在一起。一個家庭,也確實如果沒有子女就顯得家庭都不完整了,現在即便不能生育的夫婦,如果沒有子女也得要領養一個來完成一個家庭的完整、家庭的氣氛。

這裡,面對的是王定佑居士求子;求子,這是世間眾生的需要。覺明妙行菩薩也慈悲地開示,教給王定佑能夠滿足求子需求的方法。這方法,你看都是很切合實際的,對現在那些想求子的人,按這個做也一定會有效果。首先,從這個戒律的角度來看:第一,從現在開始不要殺害生命、不殺生。第二,不要去吃那些異物,異物就是五穀雜糧之外的那些動物、禽獸的肉——肉類。第三,不要有過多的貪慾和忿怒的情緒。那為什麼在行為層面要戒這三種呢?這直接跟有不有子女相關係的,如果殺生就會傷害天地之慈。

那我們要理解天地是以什麼為本懷?天地以好生為德:好生——保護生命,為它德行;天賦予一切,地運載長育一切,都是這個慈悲的表現方式。如果你殺害了生命,就跟天地之道相違背,也違背了天地長養萬物之道。你生子女這本身就是跟天地生萬物道理是一致的,你傷害了其他眾生的生命,也必然與自己的子女能不能有,有直接的關係。這是第一,要戒殺。

第二呢,為什麼不要吃其他飛禽走獸的肉——食異物?為什麼不能這樣?就由於那些飛禽走獸它在畜生道裡面,本身就是由於貪慾,淫慾心很重,很污穢才投到那一道去。如果你吃這些豬肉、狗肉什麼的,就必定會增長自己的淫慾之心,就是說:吃什麼像什麼。一般這個可以做個試驗,素食的人跟吃肉的人在淫慾心方面:食肉的人就會強很多。食肉多了,肉類裡面有種種毒素還會導致身體很大的疾病,這是避免食異物的原因。

好,第三,就是為什麼不要多欲逞忿?多欲逞忿就會戕害損傷自己的生命本源。一般要求子的人,要保身節慾,來培養自己先天之精氣。如果你身體很薄弱,就像現在南方那些人都已經說:未來的時候都生不出小孩了,因為現在的男性是越來越緊張,身體越來越弱,精子的質量越來越差,所以他都很難去生育小孩。所以一個要求子的人一定要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來自於:他的淫慾要節慾,來培養先天的元氣。如果你這個淫慾心很重,常常洩漏自己的精、氣、神,這就是損害生命,以及壽命都要受到折損,就是折損自己本有的元氣、和氣;而且你多欲呢,又常常犯陰陽之忌。這「陰陽之忌」是什麼意思呢?因為男女的這種行為也屬於陰陽的範圍,外部自然界的陰陽在一種和諧的狀態當中,她容易受孕,容易得子女。如果你陰陽正好相悖,那就一方面很難得子女,另一方面可能還會導致很大負面的地方。

印光在師曾經有一篇疏文,就是《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也談到這個問題。《求子疏》談求子有三要:第一要就是「保身節慾,以培先天」;第二要就是「敦倫積德,以立福基」建立福報的基礎;第三要主是「胎幼善教,以免隨流」要注意胎教,培養那種正人君子的氣概;所以這三件事一定要實現。再以這樣的基礎上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求觀世音菩薩賜給自己一個福德、智慧的子女來光宗耀祖、來利益國家。如果能做到前三要,又能至誠禮請觀世音菩薩,那你求子的願望一定能夠成就。為什麼呢?由於觀世音菩薩就有這樣的願:眾生有這種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要滿眾生的願,他有這樣一個慈悲恩德的加被在這裡。

那麼犯陰陽之忌呢?你要注意培養先天,節慾培先天之後,等雙方身體都很健康,選擇一個吉日良夜、天氣清明的時候,女方生理正好乾淨的時候,這時候就容易受孕。如果大自然是大風大雨、雷電震閃,這個時候就切記不能同房。這一點在中國的《禮記》裡面有一篇叫《月令》,就是在春天打雷的前三天,都有一個官員——宣令之官,就叫遒人——遒人就是傳達指令的官,以木鐸——震那個木舌大銅鈴巡於居民的道路上,就一邊震木鐸一邊說: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沿路就講這幾句話。就是這個春天來了,即將要冬眠醒來,到了春天就要震雷的時候,這時候不要犯陰陽。「有不戒容止者」,就是如果有不戒備自己容止,容止就是房事,你在這裡不注意自己房事,這時候如果受孕的話,生子不備。「生子不備」,就是會生殘疾人,或者會生一個怪物出來。「必有凶災」,就是你在這個陰陽不好的時候夫婦之間同房,或者得大病,或者以至於死亡。所以你看古代的這些聖王,對這個老百姓真的像父母關念自己的子女一樣,愛憐自己的老百姓,特別派宣令來宣布這個指令。並且又把這個事情放在經書裡面,這真是天地、父母之心!所以就不能犯這個陰陽之忌。

好,那麼覺明妙行菩薩就說:你應該要永遠地戒上面的三點,不要殺害生命——如果求子的人,不僅不殺生,而且要放生,培植一顆仁愛的精神。那麼下面就指出三點正面的,培養福基的方法。福德的基礎:首先你在家裡要一心一意地孝養老母,因為你的孝道能夠培養你最大的福德。第二是「推惠行慈」,要布施給他人,要行仁慈之心,要幫助那些貧窮的人,常常發要救大家苦的心。再就是要常常地積陰德——「行陰德」,你這樣去做能夠堅持不懈地去積累福德,那麼上天就必定會恩賜你好的後代。

那麼這一點古往今來都很多了,這方面的例子。就是祖先、父母積德會感召很好的子女過來投生。一般父母跟子女的關係:要麼來還債的,要麼來討債的,要麼來報恩的,要麼來報怨的。那麼父母感召什麼子女,實際上福報也差不多:如果父母的福德大,子女——想投胎的人,福德小,他也投不過來。如果父母的福德小,這個子女的福德大,也很難投生過來。一定是父母跟子女的福德差不多,受孕、投胎的可能性會大。你要把一個福德智慧的子女感召過來,當然你自己也得要有福德、智慧呀!就好像你開一個商店,你這個店的檔次、品位是什麼,來的顧客就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子女,跟父母積德有絕對的關係。

你看有一個公案叫貴子復來,看這公案你就知道,裡面還真的是具有一種很好的教育作用,這是宋代的事,這個故事在《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裡面有。這個「貴子復來」,宋代虔州有一個叫王汝弼的,是個讀書人,行為非常嚴謹。他住的地方,東面的村莊有個叫劉良的,西村有個叫何士賢,這兩個家族,祖父都積累了很厚的德,積德很厚。所以這兩個家族當時各生了一個兒子,生下來非常聰穎、優秀;這兩家就共同請王汝弼來做這兩個小孩的老師。原來傳統社會都是私塾嘛!私塾老師——西賓。

有一天王汝弼正站在門口的時候,哎,看見一個情景,就是有很多人馬過來,好像是官府裡面的一個派頭。一過來以後,就向何士賢家裡好像劃一個什麼標誌;劃完標誌以後,緊接著又到了劉良的家裡,也劃了一個標誌;他看得很清楚。但是他問劉良家和何士賢家,說:你們家出了什麼事啊?是不是來過人啦?這兩家一聽,都說:「沒有啊!不知道這回事。」這就很蹊蹺了。過了不久有瘟疫產生——流行瘟疫,這兩家的子女——就是這兩家的兒子都在這個瘟疫裡面得病死了。這個事情,當然這兩家就非常悲痛了。

就在當年的秋天,這個王汝弼被攝魂到了冥間。到了陰間見到了有一個可能是閻羅王了,穿得像帝王一樣的在南面,就對他說:「你是不是陝西乾州的王汝弼呀?」王汝弼這個時候就被攝錯了,「王汝弼」名字是一樣,「但是我是江西虔州的王汝弼!」那個陝西的乾是乾坤的乾,他這個虔原來是虔誠的虔,地名不一樣。這一回答,閻羅王就叫查查檔案,說:「江西虔州的王汝弼怎麼回來?」他的命運怎麼回來?這一查,哎,命還沒有到,俸祿壽命還遠呢。喔,這時候就知攝錯了,同名但不是一個地方。攝錯了,就要把他放回去,放回陽間。

這個時候王汝弼就利用這個機會,趕緊向閻羅王磕頭,就問他內心搞不清楚的一件事情,說:是什麼原因?劉良家和何士賢家的兒子,怎麼就死了呢?閻羅王說:這兩個兒子本來可以做朝廷高官,相當於宰相之類的官,因為他們的祖先積陰德很厚,以他祖先的陰德要使他的後代發達。但是想不到呢,劉良和何士賢,這兩個人和他祖先的行為截然相反:行為處事非常刻薄,沒有道德;由這個原因就奪其貴子,把他富貴子女給他奪回來,並且馬上要把他家族的財產全部掠奪一空,是這麼一個報應。聽到之後,這個王汝弼就回陽了,一甦醒過來,已經死亡兩天了。幸好家裡看到他胸口還是熱的,沒有把他裝到墳墓裡面去,這樣他就復活了。

復活之後,他趕緊把劉良和何士賢找過來,就詳細誠懇地把他在陰間的這個事情告訴了一番。劉良和何士賢聽了就非常的痛苦,淚流滿面,就慚愧,懺悔,覺得自己真的是辜負了祖先的陰德。他一懺悔呢,於是就改變了原來那種自私的刻薄心性,就廣積陰德,儘量做利益他人的事情,給老百姓做了很多善事。這一改變,後來這兩家又各生了一個子女,也是很優秀,就又請王汝弼來做私塾老師來教訓。這兩個小孩子長大之後,都同年考上了進士,做了高官,這就是「貴子復來」。

想求一個好的兒子,從哪裡求?所以你看看,覺明妙行菩薩雖然短短的這段開示,就把我們能得到子女,而且是福德、智慧的子女的方法,在這裡作了一個很透闢的開示。但是現在人,卻正好跟這些行為相反;跟這些行為相反,一方面很難得子女,另一方面即便命中有了子女,由於他行為不端、心行的澆漓陰險,他也感召那些不好的子女過來。那些不好的子女過來,對於一個父母來說也是非常痛苦了:一天到晚在家裡,父母和子女之間見面就像冤家對頭似的。由於他感召不到一個溫良的、有福德的、有智慧的子女。一過來之後,他是一個敗家子,就處處跟父母作對。你雖然是給子女費了多大的心,但是他不認帳啊!他還常常地怨恨父母哇!現在的子女怨恨父母的心,實在是比例不少哇!

我去年就碰到一個北京的女居士帶著她的女兒過來,還特意從北京過來。一看她的女兒——還剛剛在念高中,充滿著對她母親的怨恨!還在我這裡哭哭啼啼:她的母親怎麼不愛她、她的母親怎麼刻薄她、她的母親怎麼不帶她去玩、怎麼怎麼回事……她的母親就在旁邊掉眼淚。實際上她的母親很關愛她的女兒,這個女兒就是真的有點懵懵懂懂,一點都不能體察母親的心理,所以她的母親就希望她來學佛。哎,她也看點佛書,她也在學佛,她說:我也在學佛。我一學佛,很快就懂得很多,我這個老媽學了很多年,一下子都不如我,動不動就是這樣的一個口氣跟她母親講話。生一個這樣的女兒,這個母親都為她操透了心,她一天到晚就是怨言、怨氣、埋怨,這不是挺難受的嗎?那一般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子女的那份心都是無私的奉獻,都恨不得把命交出來給子女的心,但是她不理解呀!

現在很多中年人他可以放下一切,就是子女放不下;甚至很多貪官貪很多錢,說到底還是為子女來貪。這不是冤枉嗎?難怪《莊子》裡面寫,有一次堯到地方去視察,去巡視。當時華封人,就向他獻祝詞,首先是希望堯能夠長壽,堯說:「辭」——不要,就推辭;其次就希望堯能夠富裕,堯也推辭;第三就祝堯多子,堯也推辭;堯說多子就多懼——多恐懼,長壽就多辱——多被人侮辱,這些都是不好的事情。你看世間這些富貴、長壽、多子,實際上從終極意義上來看,都是不值得去追求的,都是我們輪迴三界的根本。但一般的人他沒有這種智慧看穿,他當然對子女就非常地執著;既然對子女非常執著,佛教也順應眾生的需要,恆順眾生,滿他的願。但你要求一個有福德、智慧的子女,怎麼去求?你就要培植慈心不殺,放生,不要吃動物的肉;不要多淫,不要逞忿恨——憎恨;不要違背自然天地之道和陰陽之忌諱。同時要培植自己的福德之基,從孝養父母開始,從關愛眾生開始,廣行積德;然後再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向菩薩去祈請。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在民間有這麼大的知名度,大家這麼感恩他,其中有一點就是他能夠給眾生福德,其中包括送子。為什麼自古以來觀音畫像:送子觀音,那麼受歡迎?你向觀世音菩薩去求,還真的他就可以給送子。不僅送子,你看《觀世音菩薩感應錄》裡面很多事,比如一個家庭,一個年老的,他只生了一個女兒。由於他一生很行孝,很有道德,但年老體衰,在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都給他一個什麼樣的驚喜呀?為了使他有後代,就讓他的女兒變成了一個男人。先給他託夢,然後他女兒就感覺菩薩給了她個丸子,紅色的丸子,她就吞下去了。吞下去,生理上有一個急劇的變化,再醒過來一看,女人變成男人了。觀世音菩薩就有這樣的一個威神之力,以及大的慈悲,來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求;在這個求子女方面,尤其讓眾生能夠得到滿足。大家要知道怎麼去求子,多看一下印光大師的《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以及按照覺明妙行菩薩這段開示去做,那你一定能夠有求必應。好,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四十三頁,請看第五十五段:【菩薩示陸定息偈曰:「親近老成,莫狎惡少,君子上達,汝曹當效。勸母修行,是為大孝,必誠必敬,遵菩薩教。」】勸母念佛乃大孝。勸勉母親念佛乃是孝中第一等的孝行,大孝當中的大孝。覺明妙行菩薩對陸定息居士做了一個開示偈,這八句是非常重要的開示:親近老成,莫狎惡少,君子上達,汝曹當效。勸母修行,是為大孝,必誠必敬,遵菩薩教。

那麼這八句我們看看,第一句「親近老成」,就是親近善知識。這個「老成」就是指閱歷豐富,對世間人情非常練達,道心很堅固的人。那麼修行一定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好處?就好像你迎著吹過來的風:那個風是從栴檀林吹拂過來,就是香風;如果風吹過來的是一片垃圾地帶或者茅坑廁所,它風就是臭風。就好像衣服放在有香味的地方,這個衣服也沾了香味;放在污穢的地方,衣服也很髒穢。人跟什麼人接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一定要鑑別善惡的情況。

那麼親近老成,我們從袁宏道寫的《西方合論》裡面看到,他提到要親近善友,善友區別有十種。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十種,我們親近能得利益。第一種,是山林閒適之友當親近,就是住在山林裡面閒曠的善友應當親近。為什麼呢?由於他能夠止息我們躁妄的心。第二種,是嚴持戒律的善友應當親近,他能夠淡泊我們五欲六塵的欲望。第三種,是智慧廣大的善友應當親近,由於他的智慧之言能夠拔我出迷惑的誤區,從迷津裡面拔出來。第四種,是總持文字的善友當親近,就是對世間的典籍和出世間的典籍都能夠通達的善友要親近。為什麼呢?由於他能解決我們種種修學上的疑難問題。

第五種,是寂寞枯槁的善友應當親近,寂寞——他安住在禪定的、萬緣放下的狀態當中,他使我們所謂世間的進取心能夠平淡下來。第六種是謙卑忍辱的善友應當親近,他能夠消除我們的貢高我慢。第七種,是直心忠告之友應當親近,就是有正直心、看到你有過失,能夠直面相告的朋友,他能夠阻止我們種種的過失,朋友有責善之責。第八種,是勇猛精進的善友應當親近,他能夠令我們快速圓成道果。第九種,輕財好施的善友應當親近,就是對財物看得很輕,喜歡布施的善友應當親近,他能破除我們慳貪的心。第十,仁慈覆物不惜生命之善友應當親近,就是有仁慈之心,愛護一切動物;為了救一個動物、眾生的生命,不惜把自己的生命獻出來的,這個善友應當親近,他能夠摧毀我們的我執、身見。

一個善友他就能幫助我們降服這麼多煩惱,增進我們這麼多道業,所以修行人當求善知識。但是善知識也難遇,如果沒有這樣的善知識,那就乾脆自己獨處,自己成辦自己的道業。以佛像作為導師,以經論作為道侶;像其他的那些酒肉朋友、玩耍的朋友、爭強好勝的朋友、無事生非的朋友、貪愛繁華熱鬧的朋友都應該杜絕。就好像進入一個花園,沒有善知識就好像這個花園裡面沒有高貴的花;沒有高貴的花,但是你也不要去種植臭草。你如果親近那些惡少,惡少正好跟老成的德行正好相反;「狎」就是小人之交,就是很濃厚的情意,等你有勢的時候,他非常親熱,等你失勢的時候,他理都不理你。然後之間有很多利益上的交換,相互的吹棒,結黨營私,這些都絕對要杜絕。如果你親近這樣的惡少,就是種植臭草,對賞心悅目沒有一點好處,徒然增加了很多的污穢情況。所以我們看一個人格怎麼樣,實際上也看他交什麼朋友:他常常跟他的朋友在一起也相互受影響。所以這裡就提了同個原則:要親近老成之善知識,莫要輕易接近那些惡少。

「君子上達」,這是孔子的一句話:君子上達,小人下達。上達是什麼呢?「上」就是根本的意思,做人的根本就在道德,就在仁義;所以君子舉心動念、行為造作都是依於仁,據於德,志於道。這就是上達,超越了世間那種名利的追求。那小人正好相反,他是下達,「下」就是末;不是根本,是枝末。枝末是什麼?就是財——金錢、利益。小人一天到晚就想到怎麼賺錢,賺大錢。見利就忘義,所以就搞成了很多的圈套、機心、人間的悲劇、社會的災難都是這些「小人下達」不擇手段所導致的。所以一個學佛的人,一定要學「君子上達」,勸陸定息居士以及與會大眾應當效仿君子的行為。除此之外,還要勸勉母親修行,母親對我們的恩德最大,不僅在世間要關心、贍養她身體的需要,更要注重她精神上、性上的解脫,最大的利益就是了生脫死往生極樂世界,圓成佛果。要勸母親修行淨土法門,這就是大孝當中之大孝。無論是自己修行還是勸他人修行,它的過程必須要誠敬——「必誠必敬」。

我們無論是儒家的君子提出存誠主敬,誠以待人、敬以處事;還是我們佛家歷代的祖師大德都特彆強調「誠敬」二字。這個「誠」就是心性上不二的心體,這個「敬」就是誠的表現形態;淨土法門尤其重視「誠敬」二字,有誠敬才能跟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感應道交,就能感通佛力:當生獲得現世的利益,臨終蒙彌陀願力加被,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誠敬,大家注意看《印光法師文鈔》,它處處談這一點。印祖曾經有一段開示說這個誠和恭敬:這兩句話舉世之人都知道,但是為什麼要誠和恭敬的道理舉世之人都不明白。印祖說自己由於罪業深重,出家以後就希望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所以就常常尋求古聖先賢古德的修行:他們是怎麼修持的,作為自己的榜樣,這樣的出入經典,《高僧傳》了解之後,才得出個結論。結論是什麼?就是:誠與恭敬是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修道」你什麼最高的秘訣?秘訣就是誠和恭敬,沒有其他的秘訣。印祖說,我幾十年修道的經歷,就發現了這個秘訣;所以就常常跟有緣的修行人談這個事情。所以常常有一段名言:佛法利益當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如果沒有恭敬,雖然修善業,能得一點遠因;但是其褻慢之罪,有不堪構想者也,不斷地談誠敬問題。

比如對三寶的恭敬:你看到佛像,就像真佛在面前;看到佛經,就好像佛在親自給自己講經說法,不敢有一念的懈怠。不像你看佛經——像看世間的武俠、言情小說似的,那就是褻慢之罪;把佛經放在很髒亂的地方,對佛像也顯現不出恭敬。今天有個居士提問: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是下氣,就是所謂放屁,控制不住怎麼辦?這實際上也跟恭敬有關,如果你高度的恭敬心上來,你敢在佛堂裡面放屁嗎?它還是恭敬心的問題。這個東西,跑到外面也來不及,你可以屏住氣,向上提一提。古人本來:放屁就被斥放肆,放肆的人才會這樣——沒有恭敬心,處處表現恭敬。實際上這種誠敬它能開發智慧,每個人都有佛性,他多生多劫的業力,可能根機鈍一點,或者根機利一點;實際上他在修道的過程當中都能夠轉變過來。一個鈍根的人,如果他有誠敬心修學佛法,他的進步也將很快。一個利根的人——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誠敬心,他也慢慢沒有作為;所以一個修道人能不能有成就,還是要在誠敬當中去判別。

大家看,有個公案,就是倓虛老法師寫的《影塵回憶錄》,它裡面談了一個例子,諦閒老法師的徒弟。倓虛法師也是在諦老那裡學過三年的,學天台的。一個叫持律法師的,談這個人,很有意思。這個持律法師他的外號叫曬蠟法師,曬蠟燭的法師;原來是住在金山,在那兒坐禪堂當香燈師。一般叢林到六月初六不要曬經嗎?當時有一個小侍者,因為他可能人比較笨,比較愚痴。這個小沙彌就跟他開玩笑,就戲弄他,說:大家都曬經了,你的蠟燭也快長霉了,你的蠟燭還不拿出來曬一曬啊?這個持律師說:哎,這個蠟燭還能曬嗎?那個小沙彌:蠟燭怎麼不能曬呀?曬了就不會長霉呀!他一聽:「好!好!好!」他把一罈子蠟燭端到外面,放在牆角下,一根一根擺好曬。經過中午這一曬,把油都曬化了,就剩下蠟燭的芯子。他到晚上收這些,還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就用刀子一塊塊起出來,又放到罈子裡面,他以為曬蠟應該是這個樣子。也還挺高興:今天我把蠟曬了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上殿,維師叫他點蠟燭,他就把那個罈子裡面的蠟燭,曬成像餅一樣的都拿出來,把那個燈芯子放在上面。維那師說:我們不是有一罈子好蠟燭嗎?你怎麼拿這個?他說:這就是好蠟燭啊!我昨天曬了哇!這個維那師一聽就知道,就說:哎呀,這個太愚痴了!被愚弄了都不知道。如果打香板吧,也沒有意思——也太不值。這個維那師第二天就當著大眾的面說:持律師,像你這樣大智慧的人,坐在這個禪堂裡面當香燈師參禪,這太屈才了。現在溫州頭陀寺諦閒老法師正在辦班培養法師,你應該到那兒學法作大法師,以後利益人天,宏范三界;到時候等你成功了,我來給你當維那。大家下面一聽,就知道這個維那師要起他的單。大眾一看,竟然維那師當面都要起他的單,大家也附和:是啊!持律師你這麼聰明的人,這麼大智慧的人,以後當大法師好哇!大家都糊弄他。糊弄得這個持律師笑眯眯的:大家都說我很有智慧,那好哇!那我就去學教哇!大家趕緊把他的衣單綁好,當下就要他走了。他也不知道,傻呵呵的背上那個架子就到了頭陀寺。

頭陀寺客堂一看他那個粗笨的樣子,就問:「你從哪兒來啊?」他說:「我從金山來。」「你到哪兒去啊?」「我就到這裡。」「你到這裡幹什麼?」他說:我們那邊說我有大智慧,讓我到這兒學教,混飯三界;「宏范三界」他說混飯吃的「混飯三界」。這個知客師一看他樣子,就知道這是一個活寶,一個「寶貝」來了,怎麼辦呢?本來按禪堂規矩就要把他趕走,但正好諦閒老法師曾經跟客堂打過招呼說:你們要對人家來掛單的客氣一點,尤其要到這裡來學教的要客氣一點,不能對人家太嚴厲,把人家嚇跑了。這個知客師:正好寶貝來了,就交給諦老吧!就到方丈寮說:「有一個學教的。」諦老說:「請他過來吧。」持律師就到諦老那裡先頂禮,然後諦老問他怎麼回事,從哪來?他又複述了一遍:我們那邊都說我有大智慧,到這裡來學教,混飯三界。諦老一看他這樣子,就知道他被人愚弄了。諦老看看,還是把他留下來吧!就跟他說:你來這裡不要急,先修苦行,早晚都拜佛求智慧,經典就有空慢慢學。

但是可貴的是這個持律師非常聽話,他真的就修苦行:打掃廁所、除糞、挑水、行堂、洗碗,反正一天到晚都是沒有停的為常住作事。然後得空呢,早晚還真的就拜佛求智慧;然後請人教他先學五堂功課,學完五堂功課——都背下來之後。又請人幫他學《楞嚴經》、《法華經》,他開始根本就不懂;不懂的話,他就背法華文義、楞嚴文句,他在這個過程當中全都背下來了。他這個人有一點:他很正直,他很真誠;這樣呢,他的記憶力好,他沒有心機,就把這些主要的經典,用了十多年的功夫全都背下來了。背下來之後,在這個不斷修苦行,消業障的過程當中,慢慢的他的智慧開發了。以後他就對經典的義理掌握得很好了,好像忽然得到語言三昧似的,能夠辯才無礙了。到了十多年之後,他就能代座——就是副講,做諦老的副講。諦老如果身體不好,他可以講大座,披祖衣講大座。以後諦老還帶他在外面弘法,也帶他都講大座,還真的成了一個很好的法師。

最後,原來嘲笑他的那個維那師,聽說他真的能夠講大座了,都很慚愧,就跑過來看他。你看,原來這個維那師十多年前說過:你以後成了大法師,我給你做維那,以後真的兌現了:持律法師在講經的時候,原來的這個維那還真的給他做維那;然後,原來嘲笑他的那些大眾都在下面聽他講經。那你看看,持律法師這麼一個愚笨的人,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大法師?來自什麼?還是誠敬——開發智慧。所以一個修道人絕對不能用機心哪!機心就障礙了自己的智慧,這叫愚不可及。最後持律法師臨往生的時候是預知時至的,還有種種瑞相的。倓虛老法師寫到這個事都特別感慨,持律法師在這樣一個愚笨的根機情況下,能得這樣的成就。說明佛法不可思議,只要真誠地學佛法,有修行的力量,都能成功。所以我們一定要在誠敬上下足夠功夫,要遵循菩薩的教誨。

那麼下面又重複的開示陸定息說:【復示曰:「回去向爾母親,諄諄切切,勸她至心念佛,求生極樂。即不能素食,莫勉強她,但不可殺生。她若肯歸向彌陀,自斷血肉。此是世間第一孝行,汝宜勉之。」】

你回去以後要向你的母親善巧方便,非常真誠懇切的勸你的母親,至心念佛求生極樂。沒有比這樁事情更重大的,世間上的一切——你吃好穿好,壽命長一點等等,都是夢幻泡影;唯有至心念佛求生極樂才是最真實、最得大利的一樁大事,這是你體現大孝的一個行為。即便你的母親暫時不能吃素,也不要去勉強她;因為吃不吃素並不是往生的前提,往生是看她有不有信願;「至心念佛」裡面就包括信、願。那她幾十年都吃肉過來,你忽然讓她素食,不一定她能做得到。但可以循序漸進,先讓她初一、十五吃點花齋,或者六齋日、十齋日吃齋,要循序漸進。

他有的人勸人家:你吃肉就不行,吃肉就不能念佛,因為口不乾淨,這些,你一定要循序漸進:她吃肉,只要肯念佛就好。你不能把這個吃素作為她念佛的先決前提,「你不吃素就不能往生」,你千萬不要這樣說。但是至少讓你的母親先不要殺生,吃現成的三淨肉,不要在家裡殺生,一般人都能做得到。如果你這樣去勸勉她,她只要肯至誠的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走向這個念佛的途中,你就等於把你的母親交到阿彌陀佛去料理了。她只要肯念佛,念念念,念到一定的時候,她自然而然的善根發露,自己就不想吃肉了,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你勉強讓她不要吃,她做不到;但你念佛,你心裡越來越清淨,就會感覺這個肉,原來感覺到肉很鮮美,你念佛念到有點功夫,覺得這個肉一點都不好吃,很腥很臭。再加上如果他知道眾生跟自己同體,是多生多劫的父母,是未來的佛,她了解這個道理,她自然而然就不吃了。你強迫她吃,她也不會吃了,這都是在過程當中去完善的,開始不可能她有這樣的一個知見和境界。所以她不能吃素,你就先讓她念佛,慢慢的她就能做到吃素,這是世間第一等的孝行。

我們救度眾生,首先要救度自己最親的親人:父母、家親眷屬,這是體現孝行的一點。你看《觀經》講中品下生就是純孝之人,他平時沒有怎麼念佛,臨命終時只要一念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順利的就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這個孝是非常重要的。你看宋代的宗賾禪師,他作為方丈和尚,也是勸母親念佛。為了讓母親念佛,把她接到寺院裡面去住,天天勸母親念佛。他母親在寺院念了七八年之後,也安祥往生。宗賾禪師等他母親往生之後,成立一個蓮華盛會地,就是一個結社的組織,動員大家來念佛。那念佛主要是一天念一萬聲佛號,劃十字這格的。

他這個法會一發起來之後,馬上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三十多歲的貌美男子,穿著白色的衣服和黑色的帽子,氣質非常俊秀的一個男子。在夢中說:聽說禪師建立這個蓮華盛會,我要報名參加。宗賾禪師說:好啊,你報名參加,那你叫什麼名字?他說:「我叫普慧。」寫好之後,那個男子說:「家兄普賢也要參加。」就把普賢也寫上了。結果等他醒過來一看,跟其他的長老一說,長老:哎呀,這可不是華嚴《離世間品》裡面兩位大菩薩:一個普賢,一個普慧?建立這個念佛的蓮華盛會都能得到華嚴的大菩薩幽贊,也是宗賾禪師善行的感召。在這裡覺明妙行菩薩開示:你們以陸定息為當機眾的這些與會的人,應該勤勉地修行,就是前面的——親近善知識。注意仁義道德、勸母修行,這個全過程必須要至誠懇切,就能得到現世和出世間究竟的利益。好,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四十三頁,這在我們科判裡面就開始進入第三大部分:流通分。流通分——第五十六段:最後的開示,就是覺明妙行菩薩在乩壇上的二十四會最後的一會;這一會,主要是對在場的每一位弟子,針對他們的根機和修行的情況作的開示;大部分都是以偈頌的形式表達。那麼這些開示都是很重要了,也是覺明妙行菩薩以他的大慈悲心,對眾生老婆心切的循循善誘,指點迷津,直指西方圓成佛果之要道。

我們來看第一小段:【爾時菩薩化緣已終,因遍召諸弟子,各授已訓。示定勉曰:「當號自開。勉力修行,自得開悟無上菩提,作善知識,續佛慧命。汝毋自棄。」】示定勉努力修行。

「爾時」,就是當時、一時。覺明妙行菩薩對這些有緣眾生教化的因緣已經終結,就是有善根深厚的已經讓他們得度了;未來緣份得度的眾生也已經種下了種子了。「化緣已終」,也就是眾生能感之機盡了,那菩薩的應化之緣也就了了,這都是因眾生的因緣來變化、來教化的。化緣已終,就普遍的召集所有的弟子,對每個人給予教訓、開示。那麼這些開示是做最後的一個開示,當然就更是簡潔明了。

當時給定勉的開示:你的名字叫定勉,另外給你一個號——號叫自開。那把名和號聯繫起來:定勉是勉勵修行的意思——努力修行;自開是什麼意思呢?「自得開悟無上菩提」。大家注意這個「自」,「自」,意義非常深邃、深廣。我們讀《無量壽經》,講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以大國王的身份「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出家以後就作世自在王如來座下的弟子。首先在世自在王佛所,用偈頌讚嘆佛的身、口、意三業的功德,最後向世自在王佛稟白:唯然世尊,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這是法藏比丘在佛座下的請法和發願:發建立淨土的願,發快速成佛的願;不僅拔出自己生死勤勞之根本,也拔出一切眾生兩種生死的根本:這是大願了。

當時世自在王佛聽了這大願也心懷喜悅,就向法藏比丘開示: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這裡出現一個「自」。「如所修行」你修行的淨土實際上是你真如本性當中具足的,你把真如本性的性德調動起來,就能以無量的德行莊嚴你的淨土,這一點你自性裡面就具足。「汝自當知」,汝自性了知,自性圓成,所以這個「自」就是大不可思議了。就像《法華經》舍利弗請佛說法,佛三次說「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為什麼要「止止不須說」這樣的妙法?「妙法蓮華經」的妙法就是妙心,這種絕妙、圓妙的心,其義理之深廣是難以用語言去說,難以用思惟去思惟的。所以就三次說:「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你看這個「自」,在禪宗裡面也屬於那種法身向上本分的境界。那在這個境界當中,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個「見性」就是這個「自」。大家看那個《六祖壇經》,當時六祖在五祖弘忍座下得衣缽之後就離開。當時弘忍祖師下的很多弟子就不甘心,以為慧能是偷走衣缽的,就來追。當時有一個——原來做過四品將軍的惠明跑得最快,漸漸地就趕上了,眼看著就要趕上六祖了。六祖一看他跑上來——他是將軍出身,跑得很快,也沒辦法;他想這個衣可不是靠力量能奪走的,乾脆就把這個衣放在大石頭上,他自己隱到雜草叢去了。

這個惠明一看到衣在這裡,趕緊來拿,但是竭盡他的全力都不能動一分毫,拿不動。惠明畢竟是修行人,這時候他就明白了,趕緊就改口說:「我不是為衣而來,我為法而來。」那慧能聽說他為法而來,就走出來:好,你既然為法而來,你現在就坐下來。讓他坐下,六祖慧能就坐在上面,他在下面,對坐——靜坐,靜坐一會兒,這時候六祖就指點了:不思善、不思惡、就在當下,那個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這一指點,一下子惠明就開悟了。開悟以後他還有貪心疑心:剛才你說密語密意之外,是不是更有密意呀?六祖說:「但有言說,都非密意;汝能返照,密在汝邊。」你只要返照,那個「秘」——秘密、秘藏,就在你那一邊。實際上也就是直指當人的自性,所以禪宗的祖師大德無論是棒喝、是機鋒轉語,都是指向這個境界。所以這個「自」裡面有廣大智、自然智、無師智。

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就說:你叫自開。你能夠努力修行,就能打開你的自性如來寶藏,能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無上菩提。當你打開了自己的如來寶藏,你自己「不由他悟」,「歸無所得」,才能得無上菩提,這時候你就可以為一切眾生作大善知識,就能在這個世間續佛慧命。給他這麼一種開示,說:你千萬不要自暴自棄,要有承當精神,要有「是心是佛」的承當,也要有「是心作佛」的努力,所以他的名叫「定勉」,你就要「是心作佛」,你「自開」就是「是心是佛」,就能做善知識續佛慧命,這是第一個開示。

好,再看第二段:【定開問一心三觀之旨。菩薩曰:「台宗三觀,妙在圓心。圓心若知,其道盡矣。」令與定勉並立,付偈曰:「一開二開,今日重來,菩提有種,妙手雙栽。」】第二段是開示定開一心三觀之旨,就是給定開開示天台的一心三觀的宗旨。由於定開他可能好樂天台宗,所以他就請問一心三觀的宗旨。

那麼覺明妙行菩薩說天台的一心三觀「妙在圓心」,這個意思大家一定要體會了。天台宗的三觀,有別教的次第三觀:先空觀、再假觀、再中觀。有圓教的一心三觀: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就在同時具足。一心三觀:就是當下這一念心你要具足百界千如、三千性相,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叫一境三諦。一境三諦,大家要注意:一切法即一法,這叫真諦;一法即一切法,是俗諦。你看這個真諦,一切法:就是現象當中的森羅萬法,你要了解它們就是一法,就是真如自性——諸法的空性。但由這個空性——諸法實相裡面能夠緣起一切法,這叫「一法即一切法」,這就是俗諦。那非一非一切:不是一法也不是一切法,雙遮兩邊,這就是中諦。這個三諦實際上就是一諦,一諦也成三諦;一諦、三諦圓融無礙,相互融攝,這就叫不可思議的三諦,叫一境三諦。

好,那怎麼去觀?於我們現前的心法、色法,等等這些,你於一切法見一法就是空觀:一切法都是緣起的,緣起的就是性空的,這就是作空觀。那於一法中見一切法:空——正因為自性畢竟空,才能緣起一切法,這就是假觀。非一,非一切,是中觀。這裡面它就是互為主伴,當你觀一法空的時候,一切法都是空的;一切法都是空,那你的假觀、中觀都是空,這叫總空觀,就你總的要做一個空觀。

那你如果在這個假觀層面:一法假,一切法都假,一假一切假;那你空觀和中觀都是歸到這個假觀裡面,這就叫總假觀。那你以中觀作為主體:一中一切中;那一切的空觀和假觀都是中觀,這叫總中觀。這就成為天台講的:不思議一心三觀。用不思議的一心三觀來觀不思議的三諦,這就是圓教的觀想方法。

一般天台講一心三觀,它首先要體認當下這種圓妙之心,就是依照這個圓妙不可思議的性德,依性德來生起它的修德;由這個修德可以親證圓教的三德:涅槃的德性。所以因地當中是一心三觀、一境三諦,它成就之後就是涅槃三德。涅槃三德就叫法身德、解脫德和般若德。這三德常常表現——叫∴字三點:一點在上面,兩點在下面。那上面一點代表什麼?代表法身德,就是本具的圓妙的性德;那這個般若德和解脫德代表修德。所以這個∴字三點就是性修,性修雙遮、性修不二、不縱不橫。你說它是縱,它不是在一條線上;它豎不在一條線上,橫不在一條線上;它是屬於一個品字型:不縱不橫,這就是不可思議的一心三觀的道理。

這個一心三觀,「妙」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它「妙在圓心」。大家注意這個「圓心」,圓心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的介爾一心。他在圓教層面談這一念心,這個「圓」包含著圓妙的意思、圓融的意思、圓滿的意思、圓頓的意思……,這個「圓」包含著很多意思。總之,我們當下這一念心在圓教的層面來看是大不可思議的;那大不可思議的這個情況就建立圓頓修行不可思議的結果。大家可以從圓教的層面了解這幾部經,有幾部經所反映的圓妙心的這種不可思議,比如《華嚴經》,《華嚴經》它屬於一乘的圓教,全圓之教。你看在《如來出現品》,就講毗盧遮那要到閻浮提示現八相成道的時候,全身每個部位都放光,其中腳板的光就射到地獄裡面去。到了地獄,地獄的眾生蒙這個光明的照射他都生到了兜率天。一到兜率天,這時候毗盧遮那佛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了,又到南閻浮提來了,降誕八相成道。就有一個天鼓,聞到天鼓無作妙用的善根力講經說法,就證到了圓教的十地。證到十地之後,他就能顯出無量無邊的神通,現量見到釋迦牟尼佛在閻浮提示現八相成道,講經說法。他們又從兜率陀天下來參與這個法會,來散花供養,來感激佛德。你看,這就是體會一下圓心:就是這樣一個地獄眾生能夠頓然到天上,到天上聞到天鼓的法音能夠證到圓教十地,這唯有在圓教不可思議的心性層面才能產生這樣一個頓超的效果。

那大家再看看《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稱為是一乘純圓之教,《華嚴》是全圓,《法華》叫純圓——純圓獨妙。你看,他在為與會的弟子授記作佛,其中授記提婆達多未來作佛。提婆達多在佛世的時候屬於造五逆罪的人,是墮阿鼻地獄的;然而佛授記在無量劫以後,提婆達多當得成佛,這個佛號——「號曰天王如來」。那就在建立圓教、圓心層面:一個五逆罪惡下阿鼻地獄的眾生最終能成佛。你看我們淨土法門也是大乘的圓教,《觀經》講那個下品下生者,他具造五逆十惡的罪行,臨命終時地獄猛火都現前,即將下地獄的人;這時候蒙往生善知識勸勉念佛,他信願稱名,至誠懇切地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地獄猛火化成清涼風,風吹著朵朵蓮華,蓮華上有化佛來迎接這個將下地獄的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心三觀:要了解我們當下能觀的這個心是大不可思議的;如果當下這個圓妙之心、圓頓之心、圓融之心我們能了知,那一切佛道、一切佛法都在裡面,都完全了知了。

因為他叫定開,就說:「你跟定勉站在一起。」就給他們一個偈頌。「一開二開」,「一開」就是前面講的定勉他的號叫自開,那麼這裡第二個叫定開,所以就「一開二開」就是指他們兩個人。「今日重來」,今日重來是什麼?就是:八百年前你們曾經在我座下做過弟子,但是我到極樂世界去了,你們還沒有成就,在這兒輪轉;到了八百年後的現在你們又重新過來了,這叫「今日重來」。「菩提有種,妙手雙栽」,這個菩提的覺性是一切眾生本具的,就像種子。菩提,有情識的生命都有佛性:菩提有種子。「妙手雙栽」,妙手,一般我們是把佛法稱為寶山,身到寶山要滿載而歸,要靠手去拿——提取,才能滿載而歸。如果沒有手去拿,深入寶山也是空手而歸。所以一般就把這個妙手比喻為信心,信為能入。以不可思議的信心來培植菩提的種子,持戒念佛就一定能夠成為參天的菩提樹果;這叫「菩提有種,妙手雙栽」,這是第二段。

大家看第三段:開示上德,念佛相續。這幾句很簡單,很簡略:【示上德曰:「頭既禿,當知足。念無常,斷愛欲。南無阿彌陀佛,念念恆相續。」】說得很簡潔很直白,但是非常管用。

「頭既禿」,就是頭已經禿了,說明年紀大了,年老力衰了。在這時候特別要注意三點在心性上:第一要知足「當知足」,這是一個對治的良藥。孔子曾經有一段話:「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就是一個君子修心養性,他的一生有三個階段要注意要戒的一個主題。你青少年階段血氣未定,身心還沒有健全,這時候你「戒之在色」,色慾要戒。如果你這個淫慾心很重,提前有種行為,你身心就受到了戕害。等到你年壯了——到了中年的時候,身體也很壯實的時候,血氣方剛,這時候最容易去競爭,去跟人家斗——「戒之在斗」。到了老年了,血氣衰弱了,這時候要戒什麼?「戒之在得」,這個「得」就是貪得。因為一個人到了年老的時候,這時候反而覺得:我奮鬥的時間不多了,也沒有多少資本了,我要掠取更多的東西儲存起來了;所以年紀大的人都容易小氣、容易貪很多東西。你看這個官場上的貪官有一個「五十九歲現象」,他可能以前還不怎麼貪,他想到:我馬上要退休了,最後一年了,這時候往往他就會越過警戒線。這都是聖人早就看到眾生有這種心理上的煩惱——這樣的一個誤區,所以就告訴這個上德:你要知足,年紀大了要知足。

知足一法是佛法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示,常常點示。一般會把這個少欲、知足放在一起:少欲知足。什麼叫少欲?你對於外境的五欲不求不取,這就叫少欲。知足是什麼?就是得到了一些——得少,但不悔恨、不懊惱,這叫知足。對目前的生存狀況他感覺到很滿意,這叫知足。那麼修心養性之人特別要注意寡慾知足,孟子都說「養心者莫善於寡慾」,多欲之人,心就散亂了。《佛遺教經》裡有一段很好的開示:說少欲之人就不會對他人諂媚、委屈,因為你有求於人——多欲就求人,求人就得諂媚,就得討好,求人家給他好處。但少欲之人他就比較剛直一點,無有諂曲,也不為這個六根的欲望所牽。少欲的人他心中很坦然,沒有畏懼感,少欲者就有涅槃。佛告訴這些比丘:汝等比丘,想要脫離諸多的苦惱,要觀知足一法,知足一法就是富樂安穩之處。你能知足,雖然臥在地上都像天堂一樣安樂;你如果不知足,雖然處在天堂那樣好的地方,也覺得不如意。所以不知足者,雖富而貧;雖然很富裕,但還是顯得很貧窮;「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那這個知足一法對於現在這樣的社會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思想資源,現在我們很多人活得很累,包括對整個的生態環境肆無忌憚地破壞:就在於多欲、不知足、貪得無厭;所以使我們的地球整個形成一種很大的危機。你看這次哥本哈根會議正在舉行,全世界各地關於整個的地球生態氣候問題,各個國家要承諾:要把這個排碳量降低。如果再不有這麼一種行為,不把排碳量降低的話,我們這個地球可能會提前毀滅的。但是這次據說也沒有形成一個法律文本方面的東西,只是各個國家有一個自我承諾的約束而已,還沒有法律上的約束。你看我們中國也承諾到2020年,在2005年排碳量基礎上降低40%到45%。在降低近一半的情況下,中國該怎麼辦?如果我們的國民能夠知足、能夠少欲、能夠素食、能夠過簡樸的生活、能夠惜福,我想我們國家的排碳量下降的幅度會很大。如果不能觀念上改變那種高消費,占有更多生存資源的貪心的話,你想把排碳量下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所以第一是「當知足」。

第二是「念無常」,無常就是死。一個修行人想到「我明天就要死了」,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猛厲的貪慾、追求都會當下瓦解、融化;所以要常常念死。然後「斷愛欲」,年老之人要斷愛欲,這是保養身體,得到身體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對這一點,印光大師曾經在《壽康寶鑑》裡面有一段對世人非常好的警示,他老人家很慈悲的說:世間之人十分裡面有四分,占到四分:四分是由於色慾過度直接死亡的,還有四分是由於色慾過分身體虧損感染其它的疾病間接而死的,世間之人能夠在他命終安分死亡的,只是占到一兩分而已。你看,這個愛欲對人的損害有如此之大!所以一個真正了解事情真相的人到年老的時候,你的子女都已經長大成人,子女都已經結婚以後,應該要走向斷愛欲的道路。你能做到知足、念死、斷愛欲,然後剩下的一件事是什麼?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念念恆相續」;坐也阿彌陀,行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忘阿彌陀。你就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念念不空過,「念念恆相續」——「淨念相續」,你就能夠轉凡成聖,你就能夠到得心地的清淨,臨命終時就能夠感得阿彌陀佛拿蓮台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作菩薩,最終成佛。所以這是對年老的人最好的開法。好,時間到了,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請看第四十四頁。這個流通分裡面最後開示的第四小段:示耳之精勤念佛。這個偈子念一下,【示耳之曰:「勤則不病,不勤則病,勿謂夙業,其報甚近。慈父彌陀,數數親覲,可以永年,況乃卻病。」】好,這八句偈頌講得非常直白,看過去好像沒什麼。仔細思惟:這裡面包含著佛教甚深的義理和心性上甚深的利益。那麼從這段開示來看,耳之可能就是一個性情上比較懈怠、放逸的人,根據這個來加以對治。

「勤則不病」,一個人要勤勞、勤奮、勤苦、精勤;無論是世間的事業,還是出世間的道業都要勤奮。這個勤奮在六度裡面就稱為:精進波羅蜜。那一個在世間他能夠什麼事情都自己動手去做,遇到事情都能夠動腦筋去想,身心都很勤快勤勞,他身心的各個部分——五臟六腑,大腦的神經細胞,都能夠活躍,他就調動了人潛在的免疫系統,就能不生病。反之,不勤奮、不勤勞就容易生病。

我們看現代人,雖然好像物質生活比古代提高了很多,但是為什麼病這麼多呢?現在你要到醫院去——現在最跑火、生意最好的就是醫院;醫院蓋多高的樓還是人滿為患,病人特別多。這裡面跟不勤有關係:現代人都容易放逸,比如現在發明的一些東西都是很容易導致疾病的。大家都喜歡去買汽車,一個長期開車的人他容易生病;不願走路的人,一出門就想坐車;一上樓也不爬樓梯,就上電梯:這些都容易導致疾病。一般的是身體動、心靜,這個人身體會比較好。但現在的情況是身體不動:坐沙發、坐汽車、坐電梯,身體很舒服;但是心很亂,心亂想,正好相反,這就導致種種的疾病,尤其是心理上的疾病。

不勤則病,關於這一點,我們中國上古的古聖先賢都很了解勤奮跟放逸的利害關係。大家注意看《尚書》其中有一篇叫《無逸》,這是周公寫的,周公輔佐成王,成王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武王比較早去世,成王還很小,周公輔佐他,等到成王長大成人就即天子位。周公是他的叔父,就恐怕他年輕耽逸,放逸享樂;所以就作這一篇《無逸》來教訓他。那麼《無逸》為一篇呢,主要是教成王要曉得民眾耕家種田的艱難以這個作綱領入手的:由農民種莊稼的艱難來推崇簡潔樸素,來節制那種田野遊玩,要聽從周邊諸大臣的忠諫;遠小人,守先王的法度,能夠容忍各種誹謗——這些內容來教育成王。如果能這樣做,就能夠得到壽命長,國家也就能夠興旺發達;國家的興衰、治亂,跟一個君主是否勤奮和放逸有關係。

其中提到了一些歷史的好的一面,比如像殷商有幾個國君非常英明,像中宗、高宗、祖甲,他們的享國都很長久:有坐天下九十多年的,七十多年的、五十多年的。一般他們都能在位這麼長時間而且導致天下大治,都是由於他們對老百姓非常關心,勤於政務、對天命有敬畏來獲得的。所以這些人他們不僅國家得到興旺,自己的壽命也很長。反之,那些一登上君位就開始放逸——遊樂,放縱五欲的快樂,這樣的君主往往都是國家很難治理好;自己在位的時間都會很短,有的就是十年、八年,乃至於五年、三年,這方面的君主也很多。所以一個人的壽命的長短,也就看他的修德,這個德方面就包含著勤奮。當你生病的時候,你不要以為這是以前的業障,實際上就是你現生放逸、懈怠、不勤奮的報應。

這個六度裡面精進波羅蜜為什麼很強調?就在於你無論持戒、忍辱、禪定,沒有精進波羅蜜一切都會落空。那麼當一個人很精進、勤奮的時候,就能夠引發他善的種子,善業就能夠相續。當一個人放逸的時候、懈怠的時候,他的煩惱就會現前,就把他以前不好的業力種子引發出來,再加上放逸、懈怠;當一個不好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他也沒有自性健康的力量來對治,都是煩惱跟煩惱相應,就加大了身心的疾病乃至種種的障礙;所以就得要勤奮。那勤奮行善——勤奮要落實在善上,在世間所有的善裡面唯有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最高的善,是第一的善。所以你能精勤的就像上一段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恆相續的話;那麼阿彌陀佛大慈悲父我們就能夠常常親眼見到。如果精勤的去念彌陀的萬德洪名,就可以延長壽命,阿彌陀佛本身就是無量壽喔!你天天念無量壽,那可不是令我們現世也能延長壽命,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完整地獲得像阿彌陀佛同等的壽命了:可以永年,並且可以「卻病」。就是身心上的疾病在我們念佛的過程當中都能夠治癒,一切疾病都會遠離,這一點在種種開示裡面講到念彌陀名號就能治病。

那麼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會相信這一點,像我們上個禮拜怕流感就要放醋,覺得只有放醋能夠殺菌,好像你念佛就不管用;其實對阿彌陀佛名號有決定的信心,我們都在彌陀名號的持念當中難道還不能夠拒絕一點感冒的病毒嗎?最終還是信心問題。所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萬病總持,一定是能夠治癒各種疾病的。我想這幾年無論是我們打佛七,還是閉關活動,使很多人親自感受到念佛就能治病。前不久我們閉關活動裡面,有個女居士談到:她的癌症真的就治好了,就在這裡做了一個十天百萬佛號閉關,走了一個晝夜念佛的修行,回去後一檢查,什麼癌細胞都沒有了,這樣的例子還是不少的。

好,請看第五小段:示陳大心撇脫怡悅。這個偈子是這樣說,示陳大心曰:【「老不撇脫,死定兜塔。兒女債完,可以怡脫。極樂非遙,勿自隔絕。」】好,這六句話實實在在是對症下藥:到了老年了,你還不撇脫,「撇」就是撇開一切,「脫」就是從世俗種種的纏繞當中解脫出來。這個「撇脫」就是:比如說到了年老,面對死亡即將要來的時候,首先對家親眷屬的眷念之心,你要心理上把它撇開。不要一邊想著念佛求往生,一邊又放不下兒子,又放不下孫子,又放不下女兒,又關心這個,又掛慮那個——不得撇脫。然後在自己的財產上,我還存了多少錢,這些錢怎麼辦……心裡也放不下。所以年老的居士這時候一切都把它分配好:你的財產怎麼分配,你子女的安排,各方面你都把它搞清爽之後,心理上就完全劃上一個句號,再也不去想它了,天塌下來都不想它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想他去幹嘛呀?你已經盡到了養兒育女培養子女的責任了,兒女的債已經完了。很多情況:給你做兒女就是來討債的,那你辛苦了幾十年,還完了債了。你就輕鬆了,可以為自己活幾年了,可以心裡快樂一點了。一定要有這樣的一種心理。有很多人就是扯不斷——藕斷絲連,他心理上根本就很難安在佛號上。如果你這些世間的情啊,債呀,錢啦,各種關係呀,你都擺不平,都在心理上還在糾纏著。那你死亡來的時候,那一定是「兜塔」,兜塔,就是說一定會遇到痲煩,一定會遇到波折,你死都死不瞑目:或者有人扯你的後腿,或者什麼事情都來了。

甚至原來有個公案,一個修行很好的居士,他念佛本來都要走的,結果他的妻子在旁邊哭哭啼啼,說:你怎麼就走哇?你怎麼把拉下哪?我怎麼辦哪?這一哭,哭得他情愛又上來了,又捨不得。但是命又到了,「啪啦」一下,他變成什麼?到他妻子的鼻子裡面做一個蟲去了。他那個妻子還在那裡:看到丈夫死了哭哭啼啼,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擤鼻涕時候一擤,把那個蟲擤下來。她一看,是一個蟲,就用腳去踏死。這時候正好碰到一個比丘他證到阿羅漢,說:你不要踏,你知道這個蟲是誰嗎?這就是你的丈夫。你看看,就是這個情愛!還有的對他的財富非常執著,存了很錢,就死了。死了,又捨不得那個財,「嘣」的一下就變成一條蛇,就盤在那個錢上。這都是你在身前不把它撇開,死亡來的時候,這些就會糾纏著你「死定兜塔」,就是這個意思。在輪迴裡面,這些都是太可怕了,所以要想到把一念這樣的心撇脫。我把世間的這種恩恩怨怨、家親眷屬、財產什麼全部撇脫之後,指向哪裡?就指向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那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離我們並不遠、不遙遠,這個意思是非常深邃。《觀經》裡面在講觀想法門的時候,首先釋迦牟尼佛就告韋提希夫人:「阿彌陀佛,去此不遠。」阿彌陀佛去此——離這個地方不遠。那進一步,我們看《無量壽經》,那不是不遠了,而且就在當下。釋迦牟尼佛在講完了依正莊嚴之後,就問阿難:你是不是想見阿彌陀佛呀?阿難尊者當然很高興了:「很想見!」釋迦牟尼佛告訴他面西合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阿難尊者依教奉行,一頂禮下去,還沒等抬頭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現前了,放出熾盛的光明。在彌陀的光明當中,天界人道的法界、包括餓鬼、畜生、地獄的法界全都打開,西方極樂世界也在面前。這時候見極樂世界的景象,以及極樂世界諸菩薩、聲聞的情形,就像一個有天眼通的人拿著鏡子看自己面相那樣的清楚。不僅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與會大眾見到極樂世界,那極樂世界也能見到娑婆世界。

這段經文寓意非常深刻,深刻到什麼地方?實際上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在當下。不僅不遙遠,就在當處,只不過是我們只能感受三維空間,加上一維的時間,四維時空區,這是我們業力所感召的世間。如果阿彌陀佛的光明讓你超越時空,馬上就全打開了;一打開,原來天界、極樂世界、地獄界都在當處;是這麼一個現量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所以大乘經典講:所有眾生的世界、菩薩的法界、佛的法界是在當處,它就是重重疊疊在一起;但我們每個眾生只能看到跟自己相應的法界。

「極樂非遙」,你看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有一段話,也是談什麼呢?當你信願稱名的時候,把一切妄想、雜念都休止,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會出什麼境界呢?他有一段話,這段話很具有詩情畫意,很美妙,這就是蓮池大師修行淨土法門的現量境界:到了一心不亂的時候,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蓮華;不出戶庭,金地繞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到一心不亂的時候,「乃知」,這時候才了知,「不離跬步」,就是你不挪開一步,七寶池裡面就湧出了青、白、黃、紅的四色蓮華。你不離開這個庭院,黃金地面上就遍繞著七重的行樹;到處都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聲音,每時每刻都有蓮華化生這些往生者。極樂世界那種百鳥,彌陀光明顯現的珍禽與世間一般的鳥共同的發出了清暢哀亮的法音。極樂世界那種七寶的宮殿和我們這個世間的茅棚共同放出同樣的光彩。你看這不是就在一處嗎?

了解「極樂非遙,勿自隔絕」,就提醒你:你不要自己跟極樂世界隔開了。我們跟極樂世界是在一起的,極樂世界跟我們不隔,由於我們的業障重就隔開了,這叫不隔而隔。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諸菩薩超越了時空的障礙,他是隔而不隔;雖然好像是十萬億佛剎之遙遠隔開的距離,但是在佛菩薩眼裡是不隔開的。所以這個點示「極樂非遙,勿自隔絕」,不要自己用錯誤的知見、自己的業障跟極樂世界隔開了。所以當我們至誠懇切念佛的時候,你要想到:阿彌陀佛就在我面前,極樂世界就在當處;你不要想到阿彌陀佛都在很遙遠的地方,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裡「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它是真實不虛的。

好,請看下面第六小段:示沈元輝。【示沈元輝曰:「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敗。念既不真,不得自在,禍福吉凶,汝自作怪。」】好,看這一段。

我們把菩薩的開示一定要想像成:就好像對自己開示一樣,確實很有受用,我們一般的人都喜歡張揚炫耀。那麼修道要怎麼樣?要深潛不露,韜光斂跡,深深地潛下來,不露自己所謂的才華。你深淺不露就在持戒,你深淺不露就在攝心:攝心為戒。你看法藏菩薩在他積功累德過程當中特別談到這個:首先要「深樂寂滅」,深切地好樂那個寂滅的境界。寂滅就是向內心走,不是向外面五欲六塵去馳騁的;在這樣深樂寂滅、深潛不露當中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當你內心向深潛的時候,當然對外部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不會去對待,不會去追求。當我們內心跟六塵不產生對待的時候,當然中間就不會有那些分別、執著、貪戀、作意在裡面;你的心攝住了,這就是持戒。

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很浮躁,一切都向外去跑;那一個人為什麼天天要到外面去追逐呢?無非還就是財、色、名、食睡嘛!那你浮在外面追逐這些名利,由於心一浮躁,煩惱就會現前;煩惱現前就會造業,就會破戒,智慧也生髮不出來,福德也積累不了,人際關係也搞不好;雖然你想追求外面的東西,很快——你就必然要失敗。其實真正的在外面要做好一種事情,還要首先做深潛不露的修心養性的功夫。功夫到了一定層面,從體起用才能做成一個事;如果你的體性都沒有開發一點,你就在外面做那些東西,肯定要失敗的——做不成的。所以自古以來建功立業在心性上沒有一點修養的人,是做不成的。

好,那在這個情況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念頭,你一切成敗的關鍵是:你的念頭是不是正、是不是真誠?如果開始最初那一念就不真誠,那你就不得自在。這裡面就是很深的道理了:佛法講人與人之間種種果報的差異,實際上他都追溯到最初那一念是它的原因。由這一念,萬法唯心生嘛——這個現象就現前了:如果你最初一念善,就好像你用一個甜種子播在一個肥沃的田裡面;如果你一念是惡念,那就植了一個苦的種子正種在一個貧瘠的田裡面;再加上水呀、土哇,陽光的這個因緣,時節到來,你無論是甜的種子,還是苦的種子,都會抽芽、布葉,次第地長出來:生出它的枝、葉、花,長出它的果子。

唯識家為什麼講異熟果?你是清淨的種子還是染污的種子,是善的種子還是惡的種子,你以後的果報是跟這相應的。所以外境的優劣勝異都跟自己有關係,最終是跟自己的念頭有關係。所以一個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不埋怨外境,要常常端正自己的念頭,這才是聖賢之學。你要使外境好的話,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內心寧靜下來。內心一定要寧靜到什麼程度?心虛境寂。你的心很沖虛,外面的境界才會安靜;你的念頭一起來,境界就會隨之起來;你的「水」越渾濁,這個「波浪」就越顯得大;你的「水潭」裡面清澈,「月亮」就會現出來。明白這個道理——萬法由心生,那一切修行都要在念頭上下手。

所以「眾妙之門」都是在這個念頭裡面,「禍福吉凶」都是從一念裡面生髮出來的。這裡就直接警示:如果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的念頭不真誠,不正確,由這個念頭導致的行為、導致的不善業就會得到不好的果報你就不得自在了,就被這個惡的果報所系縛,你就會痛苦;痛苦,你就會埋怨,甚至你會冤冤相報,就每況愈下——惡性循環。所以世間的命運——這種禍福吉凶,都是來自於念頭在這兒作怪,不是由於其他的問題。

好,這些開示實際上,都是非常具有佛教圓頓的道理。那念頭裡面,我們這一念落在什麼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我們的念頭裡面真正要做到真誠,唯有念阿彌陀佛才能夠到家;所以念頭一定要安立在彌陀名號當中,離開彌陀名號,你都很難去「真」,因為我們的念頭念念都是虛假的、染污的、分別的——都是這個念頭。我們為什麼輪迴三界?就是這個念頭太糟糕了,對自己念頭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為什麼進行百萬佛號閉關?你老實的在閉關當中透過這個名號觀照自己的念頭,你就知道你自己是怎麼回事了,知道自己是吃幾碗的了。所以念頭要真誠,還就是念念不要離開阿彌陀佛;你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名號,最終就能得大自在。那這裡面就有得真實大利的果報在等著我們,就是離開生死的輪迴,橫超三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做阿鞞跋致菩薩,一生快速的成佛。好,時間到了,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