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大安法師:西方確指第11集


時間:2016/11/24 作者:大福報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四十五頁,請看第七小段。【示杜義見曰:「善則為義,不善不義,義善無二,所見唯義。以義為見,不見非義,見非義時,見無見義。」】第七小段就針對杜義見居士的開示,這個開示很巧妙,就以他名字的內在義理給他來談。

杜義見,什麼叫義?善就是義——「善則為義」,你的善良、你的善行,就叫義。這個「義」在我們中文裡面講:一般是適宜的意思、正當的意思、理的意思。一般我們講「仁義」,把仁、義擺在一起,實際上表達一種體、用的關係:以仁作為體,義就是仁的體在現象上的表達,所以仁義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的善端、善行,也是一切道德的根本。這個「義」有時候也反映為正義,這個「義」的義理非常深廣。你說這個人有不有義——義氣,比如中國文化講桃園結義,像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人桃園結義,就是仁的一種表達形式。如果你是不善的心、不善的行,你就稱不上義,就是不義,不正當,不符合天理,不合適,跟仁的境界相違背,這就不義。

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正義和善良是一體無二的,實際上就是仁的一種表現形式,也就是誠的一種表現形式「誠則明矣」,你的誠和明也是體和用的關係。既然義、善無二,就應該要把義「杜義見」,實際上你所見的應該全體都是義,全體是善;那義、善的本體是仁,是真誠。所以就告訴他你要思惟到這一點:由這個現象上的善,看到你本體上的仁心、同體的仁愛之心,那種真誠無妄的心,以這個「義」——正義、適宜作為自己的見地。自己的行為包括念頭當中不要出現非義「不見非義」,這個見就是不現:不現出不正當的、不合理的、不適宜的念頭和行為。

那最後兩句呢,是直接就指向心性,「見非義時,見無見義」;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要通過「見」指歸到見性,見能見之性。能見之性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這叫圓淨妙明的體性,在《楞嚴經》對這一點有深入的討論。《楞嚴經》佛開示文殊師利菩薩及與會的大眾,當住在首楞嚴大定的時候,這時候「見與見緣,並所想相」。這裡談「見」就是阿賴耶識的見分,「見緣」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並所想相」就是前六識所感知現象界的印象。這些都是什麼呢?「如虛空華」,虛空裡面的花,「本無所有」。為什麼會覺得虛空裡有花呢?是由於眼睛出了毛病,叫瞪目為勞,顯現了一種花的形態,實際上是自己病眼的產物,所以本質上虛空當中是沒有花的。那麼在「本無所有」的當下,你體認什麼?見以及見緣原來都是「菩提妙淨明體」,就是我們的妙真如性的體性。在這個妙真如性裡面超越了現象界的對待,所以在這樣的見性裡面:就是菩提妙淨明體當中,怎麼會有「有是非是」呢?「是」和「非是」都沒有,它沒有「是」和「非是」的對待。

好,那就這個來看,你「杜義見」在事相上要見到這種行為的善、行為的正當性、行為的合宜性。那終極層面指歸向上,指歸自己的本性,在你的見性層面,實際上你的見性並沒有見義和見非義的差別;你見義和見非義這些也都是像虛空花「本無所有」,指向人的見性就是你當下的妙明覺性,這個禪宗講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這段開示就比較深邃了,在事相上要為善為義是從,在理上要把它托空,見到見性的那種體性。

好,那麼我們請看下面:【示女弟子意安曰:「汝因病不念佛耶?噫!病癒甚,念愈勤,乃好也。若病到念不得的時節,卻是錯了也。」】好,這就是對女弟子意安的開示:念佛卻病。可見這個意安在生病狀態,生了病被病苦所纏繞很難提起念佛的正念。所以就根據這個情況來指點:你因為有病就不念佛嗎?噫!噫,就是讓她注意,有一點:你生病生得越厲害,這時候你更要念佛,病越重的時候你念得更勤快,這個病就能好。

這個事情對症下藥:我們大家都生過病,平時可能也念念佛,等到生病的時候,是不是就被這個生病的痛苦所籠罩了?發高燒哇,疼痛不已呀!心裡就是「哎喲、哎喲、哎喲」,這時候念佛的念頭就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這時候想到的:趕緊請醫生,趕緊吃藥,趕緊做這個治療、那個治療,可能這個佛號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是一般人的常態,但對於一個真正念佛人來說,這時候一定要覺照到:一定要把佛號提起來。在我們疼痛的當下,你得要思惟:我們的心性當中有不疼痛的東西,可能開始這個痛苦很難忍。但你要思惟到:這個身體是假的,四大假合的身體;既然身體都是假的,身體所感受的痛苦它也不是真的。何況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心性是離開的,就由於我們太執著這個身體為我,所以我們的心性都在這個身體裡面去了,所以它才會有很強烈的疼痛感受不了。

你要知道身體和心是分開的話,那身體自然痛苦跟我的主人翁,我的妙明真性,有什麼關係呀!它痛它的,我的心,我自己——在念佛。當這個身體在痛苦的時候,好像我這個心奈何不了它;但是我當下提起正念念佛的時候,這個身體的痛苦又能奈何了我們這個心嗎?它也奈何不了。所以開始覺得疼痛的身體和不疼痛的心好像是一個對待,漸漸地你去念佛,念念念,你全身都靠倒在這個佛號當中,你只知道有這個心,不知道有這個身體了;這時候你的痛苦就會減緩,甚至你就感受不到這個痛苦。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就能治療好疾病,因為疾病或者是四大不和,或者是多生多劫的業力;那麼這句佛號可以調節四大臟腑的和諧,也可以消除宿世乃至今生的業障,它就能夠治療好疾病;如果命終已到,他愉快地跟阿彌陀佛往生。

那古往今來很多念佛人都有這個休會,好像是清代有一個念佛人,他病好了以後說他有一個經驗,說:我這次病得很厲害,只能叫『哎喲、哎喲、哎喲』,幸好有個善知識開示:「你別忘了念佛啊!」他說:「哎喲!我念不起來。」那你就『哎喲、阿彌陀佛』嘛!他一聽有道理,他就:哎喲!阿彌陀佛!哎喲!阿彌陀佛!反正他就是拖一下:哎——喲!阿彌陀佛!最後念到:「哎喲、哎喲、阿彌陀佛!」慢慢的這句佛號越來越有力量了,最後就「哎喲」沒有了,剩下了「阿彌陀佛」了,病就好了。你看這個人:開始病得只有「哎喲、哎喲、哎喲、」結果這個「哎喲」裡面加了「阿彌陀佛」,最後是「哎喲」沒有了,「阿彌陀佛」有了。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不要被這個「哎喲」完全「哎喲」掉了;要打上「阿彌陀佛」的這個佛號進去,它就能夠治療疾病。如果認為:哎呀!我病得沒辦法,病得念不得佛號的時節,你這個觀念完全是錯的。這就要平時加強信、願、行的力量,一定要有堅固的信心:無論病苦、急難的時候這句佛號一定要現前才好。

好,請看下面:【示無朽曰:「尺璧豈寶,寸陰當惜。正念彌陀,信光赫奕。莫貪舊遊,前途永失。」】這是開示無朽珍惜光陰,無朽是這個群體當中為頭的,對他的要求顯然就更高。

「尺璧豈寶」,尺壁就是直徑一尺的那個大璧,大璧就是很好的玉器;一般用尺璧表明這個東西很珍貴。一般古代的玉器都作為祭祀之品,那些達官貴人身上也要佩玉。雖然這麼珍貴的尺璧,但是跟一寸光陰相比,還不如光陰來得更為珍貴,寸陰當惜;一寸光陰,實際上這個時間就是生命了。如果我們把人的一生平均壽命或者七十歲,或者八十歲,你把它分解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一百年也就是三萬六千五百天。那麼你說活一百歲都很難,一般人的壽命日子也就是二萬到三萬天的時間;你過完了一天,就邁向了墳墓的一天,所以這個時間就生命。那這樣的一個生命,時間怎麼愛惜?體現愛惜的行為就是要全身心的念阿彌陀佛名號,就在念彌陀名號當下,信願的光明就燦爛熾盛。

好,關於這一點,徹悟大師也有一段比較詳細的開示,這段開示,我們淨業行人好好要觀照一下,講得非常懇切,也非常有道理,我們怎麼面對時間和精神?「世間最可珍重的莫過於精神」,就是我們做什麼事一定要有精神,精神也就是我們生命的能量。「世間最可愛惜的莫過於光陰」,你要愛惜什麼?不是愛惜金錢,連那個「尺璧」直徑一尺的大璧這樣的寶都不是珍寶跟時間相比,更何況一般的金錢。那為什麼要珍重精神、愛惜光陰呢?我們當下這一個念頭,這一念,實際上就是精神;這個精神落在哪一個法界當中很重要。因為十法界都是由念頭決定的:我們當下這一念頭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佛法界現前了;我們不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是九法界現前了;如果我們念五戒、五常,只是人法界;如果貪、瞋、痴現前,都是三惡道的法界;所以你只要動一念就是十法界的種子現前。你對這一念的精神還不要珍重嗎?那十法界當中最好的法界就是佛法界,於是念頭落在佛號上是最珍貴的!再就是我們每天做晚課都會念《普賢警示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所以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怎麼能不愛惜呢?

如果知道這個生命的能量——精神,值得珍重,就不要隨便地使用。不能隨便使用,怎麼使用好呢?就是念念執持彌陀名號。如果知道光陰不可虛度,那麼就每分每刻都要熏修淨業,這是對精神和光陰最好的投資。如果你放棄彌陀名號不念,而去從修行的角度修聲聞、緣覺、菩薩這些聖賢的方法,那麼這都是什麼?這就叫浪費的用精神。因為你修聲聞、緣覺、權教菩薩法,還沒有到達佛法界,不是最好的投資項目,這叫浪用精神。也就等於你的精神,本來要做一個最大最好的事情,但你沒有選擇好,得到的收穫很小;就好像你一把千斤之弩可以射得很遠——射重大目標的,但是你卻為一隻小老鼠來發機了,大炮打痲雀了,這就是你不值得。修三乘聖賢的行持都是浪用精神,更何況你用這個精神來造六凡法界的事業呢?

那你看看,如果一個人的精神天天就是辦公司,想到當官,想到做世間的東西;那站在一個淨土圓頓的立場來看,那都是叫浪用精神了。如果放下念佛往生淨土的淨業不去修行,你就追求那些聲聞、緣覺的果位,這也就是虛度光陰。這就比如你有一個無價的價值連城的如意寶珠,你把它換幾件衣服、幾頓飯吃一樣。你追求聲聞,緣覺、權教的果位都是虛度光陰,更何況你追求世間的人天福報,有漏的果報,那更是虛度光陰。所以要在這個層面認知我們有限的精神,我們有陰的光陰投注在哪一方面?就是要投注在阿彌陀佛名號上。你能夠一心一意念彌陀名號,心就專一;一專一,跟阿彌陀佛就容易感應道交;你的修行能夠一門深入,能夠精進不已,你這個淨業就容易精熟,就容易成辦往生極樂世界的淨業。一到極樂世界很快就成阿鞞跋致一生補處菩薩,很快成佛,這才是對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的方法。

覺明妙行菩薩又提醒無朽「莫貪舊遊」,就是不要貪戀原來的修行,因為他原來喜歡修道家的功夫。告訴他:你不要再回到原來修行的路子上,如果這樣,你就會放下信願稱名,就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今世不能往生,那你未來的前途就堪虞喲!你往生淨土的前途就永遠失去。因為你不能往生極樂淨土,想得人身都很難;一到三惡道裡面去就不知道多少劫才能出得了頭的。所以莫貪舊遊——「前途永失」,一定要珍惜光陰,正念彌陀,成辦淨業。

好,請看下面:【示常攝曰:「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這就告訴他「絕群離俗」,一個修道的人一定要念念迴光返照,回歸自性本源。

「有口若啞」,雖然有口,但不要慎言,好像啞巴一樣,不要隨便說話。我們一天到晚嘴巴三寸不爛之舌「啪啦、啪啦」說了多少話,你想想一天造了多少口業?人我是非,恩恩怨怨,言不及義,東家長西家短,真的是:我們這個口業是最容易造的。所以一個修道人不輕易說話,有口好像啞巴似的。「有耳朵若聾」,不要隨便聽人家的話,有些人就喜歡打聽小道訊息:人家兩個人在那兒竊竊私語,他都要湊過去聽一聽怎麼回事。其實你的耳根一定要攝住「返聞聞自性」,聞自己能聞之性,外面的聲音跟你沒有關係,所以有耳朵就像是聾子似的,要這樣。自己的身業離開人群,離開世俗,為什麼比丘要住阿蘭若?不要在人扎堆的地方去;人只要一起,都不甘寂寞,他就想像種種熱鬧的場面來用所謂的「娛樂」活動來充實自己。一個修道人那是不適宜的,要離開人群,離開世俗,離開那些五欲六塵的薰習。這樣,你的道業才能夠崇高,才能高雅,才能脫俗,才能純潔。

好,請看下面:【示常源曰:「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廢者,多身後憂。」】這是第十一段:示常源勿自怠廢,就是你的修行不要懈怠;懈怠、放逸就不是比丘的樣子了。一個比丘他是為什麼出家?出煩惱之家,出三界之家;不僅僅是出兩扇門之家,那要出三界,要出煩惱,這是要勇猛精進修行的,這叫如救頭燃、如喪考妣。你看叢林為什麼打木魚,那個魚的眼睛是睜開的,所以一個比丘如果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睡眠時間很長,這都是不許可的。如果一個比丘自暴自棄自廢,「自廢」就是這種懶惰,念念不能提起正念,不能思惟無常,不能把精進勇猛的精神調動起來,一天到晚就不知道幹什麼。因為出了家也沒有名和利的壓力,如果他的道心上不來,他就容易放逸,容易懶惰。

有些人說是參學,實際上到處觀光旅遊;再就是有些自廢,也包括什麼?不用在道業上,去趕經懺佛事;一天到晚像趕場一樣的,這個寺院趕到那個寺院,這些都是自己荒廢自己的道業。如果一個比丘不能修行脫離生死的苦海,不能利他來住持法道,那你這個四事供養是吃不消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了。你接受供養不是好接受的:你不能自利處他,那接受供養是要還債的。那還債怎麼還呢?那就是披毛戴角還了,做牛做馬去還了;甚至如果你又破戒什麼,那都要下地獄;這就是自己廢棄道業的人他大都有身後的憂患。身後什麼憂患?就是沒有解決生死問題,甚至到三惡道裡面去了。好,時間到了,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四十六頁,請看第十二段。【示定茂曰:「汝是道人,當淨其心。能淨心者,可以超群。」】這是第十二段:示定茂當淨其心。這四句話非常直白,說汝是修道之人,修道之人就得要修行、修道。那在修道的行門當中當以淨心為主要,這個「淨心」修清淨心。

為什麼要修清淨心呢?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妙真如性一切眾生本具;而這些心意識的妄想、雜念本來是沒有的,一切善法也在我們的真心裏面完整具足,但是無量劫以來我們隨著迷惑、顛倒、污染的緣起,就斷不了本來空的妄想、雜念,就不能證得本有的真如佛性。那麼現在知道修行修道,一切性德本具而未修,佛性本是而未成就現在從哪裡下手?就要從淨心下手。要隨覺悟之緣、清淨之緣來獲得我們本具的清淨心。那麼在一切修清淨心的行門當中,念佛一法是最為直接、最為圓頓。為什麼呢?我們常常說幾句話,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你看它就是非常直接,一念相應——我們能念的這個心跟阿彌陀佛清淨的佛號相應,那麼當下我們能念的這一念就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能夠淨念相繼,念念跟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相應,那念念都是佛。

我們凡夫眾生的心要把它轉為佛心,就得要靠這句佛號。這裡比喻:就好像一顆清水珠它下在渾濁的水裡面,渾濁的水由於這個清水珠的力量就不得不清——變成清澄了。那麼我們的亂心——散亂的心,如果有阿彌陀佛名號投進來,我們凡夫散亂的心也不得不佛,也趨向於這個名號功德的清淨、平等、覺性、慈悲。這樣就以具足全佛之心:就是我們的心具足佛全體的功德,這叫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就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涵攝著心性所有功德的,當我們以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的時候,我們由自心顯現真實的果佛,果地上成就的佛,以他全體的福德、智慧、威德、神通道力就來加被我們,就能薰習我們,這就是修清淨心最好的方法。

那能夠這樣信願稱名修清淨心的人,就可以超凡入聖,跟一般人就不一樣。《觀經》就讚嘆念佛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人中的白蓮華。善導大師對「人中芬陀利華」用五句讚嘆的話,進一步詮釋這個經文,就是真正信願稱名的人是:「人中好人」,人裡面的好人;「人中妙好人」,不是一般的好人,而是妙好人,就是不可思議的好人;「人中上上人」,不是一般的上人,一般講上人你修得聲聞、緣覺都叫上人;上上人——上人裡面的上人;「人中稀有人」,就是能夠信願稱名求生淨土的人,在人裡面是稀有難得的,就好像人中之鹽;最後是「人中最勝人也」,是人中最殊勝的人;所以有這樣的讚嘆,就表明他可以「超群」,完全跟一般人不一樣了。

好,請看第十三段:示定隨當發道意。【示定隨曰:「老實是寶,又有不好。若只如此,止堪溫飽。何用出家,願離痴惱?當發道意,莫空過了。」】開示定隨的,那麼定隨顯而易見是一很老實的人。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這種老實是寶,很值得讚嘆、推崇。這個不老實的人,他以為他很聰明,很隨機應變,很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很善於運作,但這種人遲早是要吃大虧的。所以儒佛聖人都教育我們要誠實,誠實是美德,不能講假話,不能坑蒙拐騙。

這些是「寶」,但是「又有不好」怎麼理解呢?你只停留在老實的層面,這還是人天的道德規範;還不能僅僅只做老實人;如果你只是做老實人,就「止堪溫飽」,「止堪溫飽」,就是你只能保持得到人天的身份。現在你是一個出家人,如果你只是得人天的溫飽,你為什麼還要出家?出家就要出愚痴、煩惱之家。「何用出家,願離痴惱?」愚痴就是沒有智慧,迷惑顛倒;煩惱就是見、思惑具足;財、色、名、食、睡割不斷。所以不能僅僅停留在老實的層面,這裡特別要注意「當發道意」:就是應當發菩提心。

在大乘經典當中特別談到菩提心的功德,你修行佛道首先要發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你修一切善法都是魔業,這是《華嚴經》講的: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你忘失菩提心都是魔業,更何況你菩提心根本就沒有發;你沒有發菩提心,你怎麼可能了生脫死呢?怎麼可能圓成佛道呢?你基礎都沒有哇!那麼菩提心是什麼?「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發之心,就是發成佛的心,發度眾生的心。那麼成佛就不以聲聞緣覺這樣的化城——作為目的地,也不會去留戀人間、天上五欲的滿足,一切都要放下,直趨大乘的涅槃:要發出這樣的一個心;能發這樣心的人:就是真實怎從內心深處把這個心發起來,那他就是「初發心時,即成正覺」。這就是我們成就佛道最初的一個種子——這一念;由這個菩提心才會引導我們六度萬行,由這個六度萬行才能成就無上佛道。

那對於淨土法門來說,你這個菩提心具體要落實在深信切願,執持名號求生淨土。深信就是深刻的相信,怎麼信呢?信自己業障深重,修行靠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無量劫以來頭出頭沒,無有出離三界輪迴之緣,這是第一信。深信的第二個信,要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決定能救度我們,對這一點沒有懷疑,沒有憂慮,一生全身心投靠,這叫深信,這是善導大師對深信的一個很精闢的詮釋。有這個深信之後,然後願就是深切地厭離娑婆求生淨土——唯有這一件事情。那麼「執持名號」每一聲佛號的持念都是指向求生往生的,不是指向求開悟、求神通、求人天福報、求下一輩子童貞出家都不求這些,就唯一的念頭:求往生。因為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去就是阿鞞跋致,一去很快就能成佛。不怕不度眾生,就怕不成佛,你成了佛,同體的大慈悲心就出來了;所有的神通、智慧、善巧、辯才都顯現出來了。當你看到眾生在受苦的時候,你必定不能住在涅槃里,必定要隨眾生的緣份數數地應化,來救度眾生。由於同體的慈悲心決定了他:眾生還沒有得救度,只要有一個眾生在輪迴,他都不會安立獨享涅槃的境界上。所以一定要指向成佛:成佛必定能度眾生。一定要發這樣的菩提心,莫空過了出家的日子。

有些人真的就是:無論是出家、在家並不一定發了菩提心。你有時候問部:「你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回答是五花八門:修行就是臨終身體健康一點,不要受那麼多的苦;或者說,人間的福報很大,據說修行才能得到福報,所以好好修行,好好持戒;真正發成佛的心不是很多的。所以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個開示把自己擺進去:我們是不是自己把這個菩提心發起來了?念佛,往生,成佛,度眾生:這就是菩提心的本質內涵。如果不發這個菩提心,我們一切的修行都不會有結果,都是白空過這一輩子。

好,請看下面一段。【示查定宏曰:「菩薩說偈,家常茶飯。歸告汝母,已事早辦。」】這是第十四段:示查定宏已事早辦。這是一位居士,他本來也是想出家的,但是覺明妙行菩薩不許可,還是讓他在家修行;原來他是持咒來修行的,以後也就專修淨土。

這裡面談到菩薩說偈教化眾生是家常茶飯,就是雖然說得很直白,很平常;但是很平常的東西你不能不要!就好像你每天要喝茶要吃飯是平平常常一樣,但是你離開了茶飯你就活不下去,所以菩薩說偈叫你修行,你不要看成是平常。雖然平常,如果你不去修行,你最終就要死亡輪迴。「家常茶飯」不要小看,每天都得吃,所以「菩薩說偈」的意思每天都要依教奉行,並且告訴他:你回去告訴你的母親,要把自己修道了生死之事早日成辦。

前面曾經對查定宏的母親有過開示,查定宏的母親也不是一般人,她原來曾經做過比丘,前輩子做過比丘,做比丘修禪定的。有一次在禪定當中突然生起了一念邪見,他想速得成佛,說:成佛就是空,既然空了,我還修什麼行,我當下就是佛;他就生起了這樣的一個邪見,以後他就不怎麼修行了「豁達空」了。由於這樣的一個邪見故,沒有了生脫死,並且轉為女人。你看,這是他母親的一個因緣。所以在第六段開示就是「墮空邪見之惡果」——作為女人。作為女人,今生又產生不了真正的信心,所以告訴查定宏的母親一定要建立對淨土的正信正見,執持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麼他的母親也修行,但是有時會間斷。其中在第三十八段談到,她間斷是因她的孫子出世了,她要帶孫子;她抱她的孫子,她就不念佛。覺明妙行菩薩說:「你為什麼不念佛呀?」她說:我怕抱孫子不乾淨念佛怕得罪佛。這時候菩薩就開示她:不管幹不乾淨,你只念你的佛好了;你要知道,不念佛則獲罪無量;你不念,你得到的罪才是無量呢!你看,有前面因緣,在這個最終的開示當中還沒有忘記告訴查定宏:你回去一定告訴你的母親要精勤念佛,把求往生的大事要在今生成辦,不能再辜負原來曾經做比丘,今生又遇到菩薩的這樣殊勝的一個因緣。

好,請看下面。【示陳定耑曰:「惟天最高,無所不見。護汝初心,慎勿少變。」】陳定耑居士他前面有一個特點:他想修行,開始發的志向也很大,但是常常就不能維持得太久,就是恆心不夠。所以前面也講到:一定要「持志久遠」將「修行」二字就作為每天要吃飯的事情那樣來成辦。

在這裡特別講到「惟天最高」,這個「天」在我們中國文化當中出現的地方是很多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談對天命的敬畏。在古代對於天的解釋:我們中國人對天解釋,包括印度對天的解釋:就是有主宰的意義,有一個實體。所以儒家講「皇皇上帝」,道家講玉皇大帝——玉帝,佛家講天,跟玉皇大帝相對應的實際上就是忉利天王、三十三天王,實際上是同時表達同一個上帝。那麼天是有一個形體的主宰的力量,到了宋明理學家就不這麼去理解天了,他就用理來替代:說天就是理的意思。那這樣呢,就轉換了一種東西,如果說天有實體主宰的意思有他的威德力,就能夠讓一般的人有敬畏感,能夠起到勸化的作用。如果只是說,天解釋為理,一種形而上的,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那可能一般的人就肆無忌憚了,沒有害怕的感覺了。實際上把天理解一個有形體、有主宰力量的天,來得更好。

佛教講這個天,一般講有二十八重天了:在欲界天裡面有六天,跟我們最近的是四天王天,我們一般供四天王。四天王距離我們地球有四萬二千由旬,它的一天相當於我們人間的五十年,形體也很高大。到了第二重天——忉利天,它距離我們地球有八萬四千由旬,一天相當於人間一百年。這兩重天都是依須彌山來住的安立的。到了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它就依虛空來住的。這是欲界的六天,有形體,有欲望。那到了色界,它有形體,沒有男女的欲望,它有十八重天。再上面就是無色界天,既沒有欲望,也沒有形體,修四空定的:四禪八定,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四千大劫,這個天距離我們地球來說是最高的。

那天人都有天眼通,無所不見。特別是欲界的像這個忉利天特別關注人間的事情。為什麼他關注人間的事情?因為人間的善惡跟他們有直接的影響:如果人間的地方行善的多,就意味著他的天人增多;如果造惡的多,造惡的人都到三惡道裡面去了,他的天人的數量就會減少;這是第一個,他要關注。第二個關注呢,就是阿修羅常常向忉利天發動戰爭,戰爭互有勝敗;其中這個忉利天軍隊和阿修羅軍隊的兵力強弱是一個因素。還有個因素就是人間的善惡力量:如果人間善的力量占主導地位,它就對忉利天有加持力;如果人間惡的力量占主導地位,它就對阿修羅大軍有加持力;所以他很關注人間的善惡。也許忉利天會派所謂天人下來,所以原來講做皇帝的就叫天子,天之子。他們有天眼通,還有鏡子常常照見地球眾生的情況。六齋日為什麼要吃齋?由於有四天王天,包括忉利天還有他的太子要巡視人間的善惡。這一點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天人在我們最高處他在關注人間的事情,有時候他會給予干預。

原來講飛碟現象,飛碟也許就是天人的一種飛行工具。飛碟現象在西方國家研究得非常熱,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民間,特別是民間機構非常發達。那目擊報告都是幾萬、幾十萬的目擊報告。但我們中國由於奉信唯物主義,常常信的人少,所以這方面研究非常薄弱;動不動就說這是物理現象,這是什麼大氣層的折射,這是幻覺:都是用這些所謂的唯物主義觀點去解釋。他不了解這幾十萬的目擊報告,為什麼有那麼多驚人的相似,固然裡面有些幻覺,有些是假冒的;但是其中有一例是真實的都不得了。

站在我們佛法的角度,我們認為有地外文明,有更高文明程度的生命存在,這是很正常的一種認知啊!你不能狹隘地認為:只有地球才有生命,其他的星球沒有生命。因為地球在整個的銀河系、河外星系當中就像無量沙子的沙灘當中的一顆沙子。你怎麼說一顆「沙子」有生命,其他所有的無量多的「沙子」沒有生命呢?那說不過去的。大家只要一看《華嚴經》就知道,十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佛剎有多少眾生,有多少世界,有多少佛在那裡應化!這些我們都要深信不疑。知道這個天無所不見,我們才有敬畏感,我們才能慎獨,我們才能夠護住我們這一念真誠的心。你騙得了一般的人,你騙不了天——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要護持好你這顆初心。初心就是你真誠修道的心,你這顆心要護持好,要謹慎,不要由於外境的誘惑,或者周邊人的影響又變了;又變成了一個五欲六塵的心,又變成一個生滅、瞋恨的心、貪慾的心;所以告訴這個陳定耑「護汝初心」。

好,請看下面【示達本曰:「達本無本,萬緣應息。胡不寧處,猶是汲汲?一朝撒手,男耕女織。回想生前,汝自哭泣。」】達本也是出了家的,也是年紀比較大;覺明妙行菩薩觀察他有出家的因緣就教他出家了,所以他是老年奉菩薩教來出家的。

達本原來修行就喜歡明心見性、喜歡開悟,所以給他這麼一個名字叫達本。「達本無本」,就是你了達諸法的根本。了達諸法的根本是什麼?是無本,無本就是空。你不要執著有一個空,連空也不要執著;就好像諸法的根本是涅槃,涅槃你也不要執著,涅槃也是空,一空到底。雖然一空到底,在現象界你又能了解一切:善能了解諸法相,於第一義諦而不動,這就是「達本無本」。你知道一切法是「無本」,是空的,萬緣自息。萬緣——你對世間的惡緣善緣,出世間的什麼東西都把它息滅下去,平息下來。那禪宗修行他講這個,比如達摩祖師講閉關,你面壁閉關得什麼?「外息諸緣」,外面把一切緣全都放下;「內心無喘」,內心不要喘動不安;「心如牆壁」,這個心就像牆壁一樣寂然不動,這樣「可以入道」。

所以「達本無本,萬緣應息」,把它息下來,心如牆壁,才能夠契入到自性的妙明真體。這應該是你修行的一個最好方法,但是現在看你的心理「胡無寧處」,為什麼你不安寧呢?你的內心還有對萬緣、外緣的追求之心:「汲汲」就是這種渴望、追求的心。作為一個道人就不應該,你天天還在策劃這個,要想做那個,你就內心有求,就達不到閉關。要知道「一朝撒手」,到了哪一天撒手,就是死亡了。「男耕女織」,你去策劃,你去經營,都跟你無關,該是什麼情況就是什麼情況。如果你不把心息下來——息心念佛,不能解決生死問題,你再看看,想想你生前的行為,到臨終又解決不了輪迴生死問題,你可不是徒然地去哭泣嗎?去後悔嗎?這時候後悔就來不及啊!這就開示達本:你一定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再也不要對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去有追求之心了;唯一的就是願求淨土為好。這樣的一些開示都是婆心切切。好,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第四十七頁,這是最後開示的最後一段:【菩薩一一示已,復告諸人曰:「我自降此以來,凡所言說,皆修行要妙。汝等能時時體會,極力遵行,決生上品。菩薩從此不復再來矣。諸弟子宜各努力,勿虛此會。」時諸弟子聞菩薩語,皆涕泣悲戀,不能仰視。菩薩謂曰:「諸弟子,汝等謂菩薩不復再降,恐生懈怠,從此失足,然實不爾。何以故?從是以後,汝等精進,只是自己精進,舍塵途而登聖域,大智大賢之所為也。若懈怠,亦是自己懈怠,背大道而入淤泥,無知下愚之所為也。諸弟子,但須前進,莫生繫戀,但急著力,無事悲哀。」頃之復諭曰:「汝等不得更作菩薩再降想。所以者何?鸞乩之設,本為神鬼所依憑,非大菩薩應化常事。汝等若奉教無失,於菩薩生恭敬之心,難遭之想,即是大報恩處。」時諸弟子雖聞法諭,猶故圍繞,不忍散去。菩薩又諭曰:「諸弟子,菩薩往昔因中,與汝等具有大緣。從此雖不再降,然不得作遠離想。當知覺明妙行,時時在汝等眼前,相逐不捨。汝等慎無一日廢弛,自舍卻覺明妙行也。」少頃又諭曰:「諸弟子,法會既終,宜各散去。菩薩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莫只呆呆守著,菩薩定不在一副紙兒上也。各各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至誠作禮,頂戴奉行可矣。」】示撤卻鸞乩,專修淨業。

在這個最後的開示當中,能夠體會覺明妙行菩薩對與會弟子這種悲心切切,反覆叮嚀。有五段開示:爾時覺明妙行菩薩一一對弟子們,根據他們修行的情況、根機水平加以了開示之後。又對所有的人作開示,說:我自從降臨這個乩壇以來……這個乩壇前面介紹是從明末崇禎癸未年間到清初的順治丁亥年,也就是從1643年到1647年,這段時間有四年零五個月,一共有二十四會。在這段時間裡面所開示的一切言說都是修行淨土法門的要妙、修行的妙訣。

前面我們也看到,覺明妙行菩薩特別開示一個淨業行人要求善知識。但何謂善知識?他特別談到,比喻如果你要到北京去,你怎麼去?有人就說:「我要問人,問好路,我去。」覺明妙行菩薩不認可這種說法,因為問路如果你問錯了怎麼辦?你要去北京,他指到廣州去了怎麼辦?所以要問,一定要問到過北京的人,他指路才是正確的,這個佛門「過來人」。

那覺明妙行菩薩就是過來人,他在東晉的時候修淨土法門,七日七夜精勤念佛得念佛三昧;然後以七十五歲的年齡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為大菩薩。再以悲願不斷地示現到我們震旦國,作過種種的身份:國王、大臣、比丘、童男、童女、乃至乞丐、屠夫都做過,來隨順眾生的因緣,做種種的教化。所以這個過來人所說的是真空可靠的,是他的經驗之談,這就是「修行要妙」。你們如果能夠每時每刻來體會上面的這些法語,大身、口、意三業當中努力地遵行,落實在行動上;那麼其結果決定能夠上品上生。

這個《西方確指》它指向的目標,不僅是往生,而是上品往生了。所以我們看開示裡面,有時候是談理上的東西:第一義諦,你上品往生需要知道第一義諦的一些道理、一些訊息的;如果僅僅在事相上修,那都是中下品的範圍。好,「決生上品」。「從此以後菩薩就不再來了。」那就是做告別了,諸弟子應該要個個努力,不要虛度了這一次與會聞法見面的因緣。

那菩薩不再來了,菩薩為什麼不再來了?菩薩來是應眾生的機緣而來,眾生有能感之機,菩薩才有所應之緣;所以菩薩無論是以什麼身份、什麼形態出現,他的時間——就是所謂壽命,是以機緣為壽命的;眾生的緣息了,菩薩所應的這個緣也就息了。那在這一會當中,主要的緣就是這八個弟子八百年前曾經都是師生關係。但八百年流浪生死,還沒有得到正確的修行方法,還在道教裡面去搞煉丹之術。覺明妙行菩薩以悲憫故、以願力故、以這八個弟子的因緣故,降臨在乩壇上,來「確指正修路」,正確的指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正確修行道路,所以就叫《西方確指》就根據這個偈文來的。

好,當時的弟子們,聽聞到覺明妙行菩薩這樣的語言都掉淚了,都很悲痛,都很依戀,這是一般凡夫眾和的情態。就好像釋迦牟尼佛涅槃的時候,你看很多國王、一般的居士就是沒有斷煩惱的這些眾生,他那種悲痛到什麼程度呢?都是抓胸、捶胸還算好一點,有的就用刀挖眼睛,割耳朵,這樣表明他們的一種悲痛。那這個聲聞都有他一種很悲痛的表達:像阿難尊者悲痛得都忘了咨問,都好像不懂得什麼事情了。那你看那些菩薩呢,那些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一個個面容非常寧靜,他知道「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永不涅槃,只是示現而已;菩薩就沒有那種情緒化的東西。凡夫眾生他有這個情執,他必然就是悲痛啊,掉淚呀,依戀啦這樣一個情緒的表達,也表達對菩薩這份深厚的感情,甚至不敢仰視。

針對這樣的一個情形,覺明妙行菩薩就有第二段的開示,很慈悲地說:諸弟子,你們不要認為菩薩不會再來了,恐怕自己煩惱重,生起懈怠之心,解決不了生死問題,修道不能進步,又淪落到三界,這就叫「失足」,一失足成千古恨。那麼人有煩惱,知見如果一顛倒,行為就會造惡業,常常會失足的。這些弟子所以這樣「涕泣悲戀」,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就好像一個小孩子他希望依靠他的父母。一想到他的父母要離開他,他就覺得自己沒有辦法生存,就會哭泣,哀戀,是這麼一個情態。那麼覺明妙行菩薩就安慰這些弟子: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你們不要有這種情緒的表達。覺明妙行菩薩一定是這些弟子走向了正途,比較能自立,他才會離開。

為什麼他這一會的見面有四年五個月的時間?也就是培養他們一種自立,能夠站穩腳跟的一種過程。所以告訴他們:不會像你們所擔心的那樣。為什麼呢?從此以後,你們就會精進修行。這個精進修行不是一般的動力機制,是從你們自性裡面生起了一種好樂精進修行的心。就像讀書一樣的,不是被逼的要讀書考大學,而是自己對讀書有好樂,有認知,有興趣,欲罷不能。菩薩這四年多的循循善誘開示使這些弟子對修行認識了它的重要性,認識到它像吃飯喝茶一樣的:一日不敢離開,離開了就會餓死。他明白了這樣的一個價值,明白這麼一個道理,所以他自性發起了這樣一個善根:要精進修行。這是菩薩能夠看得到的,觀照得到的,所以他才能放心離開。你自己精進,就會舍這個輪迴,這個南閻浮提的塵途,「塵途」這個概念注意:五欲六塵的客途。在這個塵途裡面我們是匆匆的過客,這個地方不是我們的家鄉,是在輪迴過程當中很快就要過去的分段生死的這一段;而且走在這樣一個客途上是滿面塵埃,身心憔悴。

那麼你只要精進念佛,你就能夠舍這樣輪迴的塵途,而登上極樂的剎土,極樂世界就是「聖域」。這個一真法界——聖人住持的地方,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一去就是阿鞞跋致,所以就叫對域——就是指極樂淨土。那麼能這樣做,就是有大智慧、大賢德的人的作為。就像前面講「可以超群」,像人中分陀利華似的;你能夠精進念佛求生淨土,舍三界的塵勞登上極樂世界的聖域,這就是大智大賢的行為。如果你不能認知到這一點,沒有這樣的正信、正見,就會懈怠;這個懈怠也是你自性的知見不正導致的。你如果一懈怠下來,就違背了大道,「大道」就是清淨道、平等道、大乘的佛道,你就違遠了,違背了。你違背這個大道就會墮落到煩惱的「淤泥」,必然被這個煩惱所主宰。如果在煩惱裡面,你在那裡面掙扎過日子,在那兒起域造業,這就是「無知下愚」者的作為,那必然就會墮落到三惡裡面去。

所以告訴與會弟子你能不能念佛求生淨土,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你登上極樂世界的聖人法界,要麼你就在煩惱淤泥裡面到三界的三惡道裡面去註冊,去報到。有時候這種選擇可能就是別無選擇,只有兩條路可走。所以面對這樣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那只有讓這些弟子們明白:你們要明智地認識自己的前途與方向,必須前進。就是指向極樂淨土這個寶所,這個清涼池,朝向這個目標前進;不能墮到「淤泥」裡面去。對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家親眷屬、恩恩怨怨、功名利祿,不生一點系縛戀著的心,不要「繫戀」。一般的我們的心在輪迴裡面太久了,對這些家親眷屬、人我是非、功名利祿常常是留戀的,常常覺得它很重要。

那菩薩再告:對這些東西你得從心理上把它斬斷,知道它是如夢、如幻、如影的東西,不要去留戀這些東西;只是要趕緊著力,「著力」幹什麼?念佛。一個真念佛人他的內心是要有一種決絕的心的:對三界輪迴的東西他在厭離當中,真正厭離到極點,不去繫戀它。你有一絲的繫戀,你的厭離心就沒有成就;你這一念的繫念,就會構成往生的障礙;你的厭離心沒有成就,願就不能成就。所以菩薩就說:你們能這樣做,就沒有必要對我的離開表示這樣的悲哀;這個悲哀沒有必要也沒有作用,主要是你們要著力念佛。實際上菩薩的離開也就像佛示現涅槃一樣的,要讓他們生起稀有難遭之想,趕緊想到:菩薩人的開示就是藥,我們是病人;我這個病人趕緊服藥,服藥就能夠痊癒;就這個道理。

好,這第二段開示以後,這些與會的弟子還是心裡戀戀不捨哪!還是覺得心中沒有產宰,還是在那裡不肯離開。所以過了一會,覺明妙行菩薩又第三次開示;第三次開示就講到怎麼去報恩,怎麼去做,就指點他們。因為這些弟子還是想:哎呀,菩薩最好不要走哇!菩薩天天伴隨著我們哪!下次再來啊!還是這樣的心理。根據這個心理,就打破他們這些妄想,說:你們不要再做這樣的妄想了,說菩薩還要再來,不要做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呢?這裡特別提到個重要原因:就是乩壇——扶乩。乩壇的設施本來是神鬼所依憑的一個地方,那麼乩壇我們前面談到,它是東漢的時候中國民間道家傳下來的一種法術。也確實,自古以來很多地方都喜歡扶乩,請這個仙那個仙來;他有些靈鬼、神鬼也冒充是什麼大仙過來了,或者冒充什麼佛菩薩過來了。這些靈鬼有一個什麼特點呢?你問什麼事,或者想治什麼病,問過去問未來,有時候還真是比較準。問世間的善法,有時候也說得像那麼回事,也不能說他錯;但是如果要問佛法,佛法不是這些神鬼的所知範圍,他可能就說得不行了。對乩壇上出現的,你看很多民間團體會把乩壇上這些問的東西,包括這些神鬼大仙開示的會搞成小冊子到處去發行。他有些世間善法有時候講得比較對,但這個東西都是不值得去作為根據的。

這個紀曉嵐筆記裡面他談到他參加扶乩,紀曉嵐跟的長兄一塊扶乩。紀曉嵐詩歌寫得好,但是書法一般;他的哥哥是書法寫得好,但是寫詩一般化。然後這兩個人扶的時候還真的就有性格上的差異,紀曉嵐一扶乩,顯現的:問什麼詩歌,應對都很精彩;一寫什麼東西就寫得很潦草,不怎麼的;等他哥哥一扶的時候,書法非常遒勁——寫得非常好;但詩歌平庸。所以紀曉嵐通過那個經歷,就發現這些靈鬼是根據扶乩人的特點長處而顯現的。實際上這些靈鬼有個什麼樣的本事呢?他能夠把你阿賴耶識裡面特長的東西給展示出來,是用你對方人之長來作的;所以乩壇所反映的這些也「唯識所現」也有這個道理在裡面。

這樣的一個民間的東西——法術,你說它一概不正確,也不能這樣說;但是把它作為一個重大的依據,也是不可以的。作為重大依據可能就會出禍端,有些靈鬼他都是假冒的,他沒有這個本事,他沒有這個預測的能力,他沒有這個治病的能力;給你下個藥,你真的去做,說不準就把人治死了。治好的人有,治死的也有喔!所以就在佛法裡面不提倡這個扶乩。所以不是大菩薩來應化的經常的事情,只是這次來是一個特例,特別的例外。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乩壇,你們要把它撤掉,如果再這麼搞下去的是不如法的。

好,叫他們撤掉乩壇,那怎麼辦呢?你們如果能夠依照前面法會的開示認真的去做,於菩薩生恭敬之心,生稀有難遭之想,這就是報答菩薩「大報恩處」。菩薩不要求你們什麼,只要求你們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能解決輪迴的苦難,得到涅槃的常樂。這是菩薩的本意,你只要解脫了自己,菩薩就放心了;你能這樣做,這就是大供養,叫依教奉行供養;這就是對菩薩最大的報恩,這是第三段的開示。

當時這些弟子雖然聞到了覺明妙行菩薩這樣的開示,但還是戀戀不捨,還是像原來一樣的在那裡「圍繞」,不動不走,不忍心散去。你看,這也說明四年來道義上的情感是多麼的深厚!在這種情況下覺明妙行菩薩又作第四段開示,告訴諸弟子:「菩薩……」這「菩薩」就指自己,我在往昔的因地修行當中與你們有大緣,「大緣」就是很多生都聚在一起成為師生關係這樣的緣份。這一世又跟你們見面讓你們趕緊修淨土法門,從此雖然我不會再過來,但你們也不要作遠離之想;不要認為菩薩就不管我了,不理我了,永遠離開了,不要作這個想。

下面這段是非常重要的,「當知覺明妙行」,「覺明妙行」這個名號是阿彌陀佛起的。覺明妙行,它是代表著這個菩薩自利利他的德行來立名的。「覺明」是什麼?「覺」就是他的本覺,妙湛的覺心;「明」就是從這個本覺的體性生起的照明一切諸佛剎土的光明,有照明的作用,這叫覺明。那麼由這個妙覺明心來起度化眾生的妙行,「妙(行)」就(是)不可思議的度化眾生的菩薩行。所以阿彌陀佛根據他自利的「覺明」和利他的「妙行」,就給他一個名號「號曰覺明妙行」,這是這個名號的意思。好,現在這樣的一個「覺明妙行」,實際上是一切眾生本具的性德;只是這位菩薩把這個性德在他因地的修行當中給它展示出來。一展示出來,這位菩薩就有六種神通,乃至於具有著佛的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和佛眼。

你看《無量壽經》講西方極樂世界大菩薩都具足佛的五眼,他能夠以他的五眼六通來現量觀照法界一切眾生,尤其是有緣的眾生。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就每時每刻「在汝等眼前,相逐不捨」,實際上菩薩永遠不會離開我們,永遠在伴隨著我們。這就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母親每時每刻都在憶念著子女,只是子女不了解這個事情;他舍父逃逸,他不念母。就好像這個親友專門憶念另外一個親友,另外一個親友就專門忘這個親友。覺明妙行菩薩永恆以來都在念我們,都在隨逐著我們,都在關愛著我們;只是我們舍菩薩覺明妙行而不顧。

所以這裡面就告訴大家:我覺明妙行菩薩還是每天跟你們相逐不捨,如影隨形。汝等就一定要謹慎,不要有一日的廢弛:就是你們要迴光返照念菩薩的恩德,念菩薩教我修行的方法。如果你廢棄了這樁事情,被五欲六塵把念頭牽過去了,這樣就是你自己舍卻了,是你自己離開了覺明妙行,覺明妙行並沒有離開你們。如果你們專忘逃逝都在煩惱淤泥裡面去過日子,忘記了覺明妙行,是你們自己捨去了覺明妙行,我覺明妙行永遠不會捨去你們。談這麼一個道理。

最後這些弟子聽了可能還是覺得:是不是有更美妙的開示?因為還是依依不捨。所以過了一段時間,覺明妙行菩薩又作了第五段的開示,真是反覆叮嚀!你看看,縱然是一個慈悲心非常深厚的父母對他子女的叮囑也沒有這樣的深厚。又開示:諸弟子,法會已經終結了,大家應該各自散去;菩薩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要認知菩薩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就是菩薩證到了諸法的空性。我們有個偈子常常念: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菩薩就像清涼的月亮,永恆地在游,游在什麼地方?畢竟的空性——「畢竟空」裡面。所以菩薩的「清涼月」永恆在這裡,只要我們眾生的心水清淨,馬上月亮就會影現出來。所以月亮永恆地不會離開我們;只不過是我們的「水」看是渾濁還是清澈來決定菩薩是跟我們在一起,還是我們認為他不在一起。

既然是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應眾生的緣他會馬上就過來。所以你們不要呆呆的守在這個地方,菩薩一定不是在一張紙上存在的,菩薩是不住一切法的,菩薩又常住在法界裡面:「離一切法,即一切法」的。最後告訴大家,你們每個人都至心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以至誠心頂禮——「作禮」,「頂戴」就是對前面所作的開示要恭敬頂戴,要依教奉行就可以了,這樣就打了一個句號。我們想想,這些與會的弟子肯定非常懇切地頂禮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皆大歡喜,各自離開,依教奉行去了。

你看這個《西方確指》整個的緣起非常奇特,代表著佛菩薩二六時中都在觀照著我們,只要我們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佛菩薩就不失時機地用種種方式、種種身份來加以救度,這真是「如母憶子」。我們看這個《西方確指》要把自己擺進去,就好像覺明妙行菩薩為我們作開示似的,我們一定能夠在這八個人裡面找到一個跟我們根機類別相類似的,他就是對我們作開示的。當時與會大眾是那麼戀戀不捨,我們又何嘗不是這個樣子呢?那依依不捨最後要怎麼表達呢?怎麼表達無盡的這種感恩呢?最後還是至誠作禮、頂戴奉行,就是最好的報恩。如果能夠按照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所開示的方法認真地做,那麼覺明妙行菩薩在極樂世界常寂光土就含笑地加被我們,覺明妙行菩薩與我們與會的每一個淨業同仁也都是相逐不捨。以後等我們能夠依教奉行,也得以上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別忘了給覺明妙行菩薩去頂禮感恩。好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